《民族与民族主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邱志芳《民族与民族主义》
主要内容:
《民族与民族主义》论述民族与民族主义在欧洲近两百年历史中的种种表现及其内涵之演变。
作者回避了对民族的概念和标准等问题的纠缠,而是着重于它们的变迁与转型,并借助于民族主义的研究来说明民族问题的复杂性。
欧洲近现代史是因民族主义兴起而重新拼制版图的历史,各种民族与民族主义的意识也影响到周边地区与殖民地,因此,民族与民族主义的发展演变构成了这段历史的主旋律。
《民族与民族主义》对了解民族与民族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演变状况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民族的概念:
至今尚无一个通论或标准规则,可作为民族区分的标准——即使有人宣称“民族认同”乃是他们个人安身立命最基本而不可或缺的认同所在,是他们所依赖的社会价值所系,已无法解决此项明确界定的难题。
(p5)
民族根本不可能具有恒久不变、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客观定义,因为这个历史新生儿才刚诞生,正在不断的变化,且至今仍非举世皆然的实体。
语言、族群性等,其实都非常的含糊不清,想用他们来判断民族,无异缘木求鱼。
(p6)
作者对“民族”与“民族主义”基本立场
1.我所谓的“民族主义”是采用盖尔纳的定义,亦即“政治单位与民族单位是全等的”(p9)
2.作者认为“民族”不是一成不变的社会实体,民族不但是特定时空下的产物,而且是一项相当晚近的发明。
”民族”的建立跟当代基于特定领土而创生的主权国家。
……民族主义先于民族的创立。
不是民族创造了国家和民族主义,而是国家和民族主义创造了民族。
(p10)
3、民族,并不光是领土国家或民族情操的反应,同时也受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影响。
(p10)
4、“民族”是具有双元性的,它必定是有居上位者所创建,但却也一定得从平民百姓的观点分析才能完全理解。
(p11)
总结:
民族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人们共同体形式,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民族归属。
民族和民族主义的问题,一直就是自有民族以来的世界历史上为人们所关注的重大问题,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古今中外的学者和政治家们,从他们生活的年代和所从事的学科性质、政策应用等不同的角度和目的出发,分别给民族下了许多不同的定义,其中较有权威的是,1913年斯大林在他的《马克思主义与民族问题》一文中提出的:“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民族的概念至今还是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之一,民族实际上经历了一个从生物学、人种学到社会学、政治学演变的历史过程。
在这样一个漫长的岁月里,随着民族概念本身的不断演变,人们的看法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人们总在试图发现生活中的民族到底是怎样的?于是在衡量判断什么是民族时,便有了众多不同的见解。
地理学家们认为自然环境对形成民族具有一定的意义;历史学家们则把民族看做是生活在特定的领土内的、在共同的历史中因共同的愿望而拥有共同的思想和感情的、主权政治国家的全体居民;政治学家们认为民族是一类人的正式的组织;哲学家们认为民族是文化与共同的历史、语言、文学、传统、英雄和忠诚的统一体;社会学家们则把民族看成是最大和最重要的人类集合体之一,他们强调构成民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是一致或同一的感情;心理学家们把对民族的观察点定在个体的行为上,以寻找所谓的民族的心理特征;精神病学家们则把民族描绘成个人直接显示他的忠诚的最大的社会聚合体以及超我的外在的代表……。
从民族主义来研究“民族”的概念
“民族”最重要的涵义,是它在政治上所彰显的意义。
(p21)
当时,“民族”既是国民的总称,国家乃是由全体国民集合而成,是一主权独立的政治实体,因此,国家乃民族政治精神的展现。
由此可观,无论民族的组织是什么,公民权。
大众的普遍参与或选择,都是民族不可或缺的要素。
(p21)
很少的民族实体能够滋养民族主义,正如太多的民族主义能让一个民族衰落一样。
南斯拉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p21)
巴雷尔报告指出,当时有两种不同的民族看法汇聚一堂:其一是革命民族派。
这两种看法都将国家等同于人民,不过,对民族主义者来说,构成国家的人民,必须具有先天上显著不同于外国人的共同性;然而就革命民族派来看,享有主权的全体公民即等于国家,也构成“民族”。
(p26)
在斯密的思考脉络中,民族代表的是一个拥有固定领土的国家,或套用约翰·雷所说的:代表“每一个分离的社群、社会、民族、国家或人民”(p27)
政治经济学派的学者既无法也不想从“民族”的范畴中脱离出去。
在波特——他曾对1835年之前的民族进行追踪——看来,这是因为政治经济者“弄清楚民族这种财富,因为群体已借由这种财富成为诸民族之冠”。
(p30)
从历史经验观之,似乎只有三种固定标准可称上构成民族的要件,并且能够通过“门槛原则”的限制。
1、它的历史必须与当前的某个国家息息相关,或拥有足够长久的建国史。
2、拥有悠久的精英文化的传统,并有其独特的民族文学官方语言。
3、武力征服(p40)
围绕着民族定义的争论,实质上与民族主义的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
民族主义就是以上具有高度政治性的民族为中心的主义,讨论民族主义,必须以对民族的认识与理解为基础。
因为民族形成于近代,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民族主义也是一种近代的历史现象,它产生于近代民族的形成过程中,经过一定的政治、
经济和文化的交互影响与作用,在已有的民族感情的基础上,强烈地显示出对整个民族及其国家的热爱与忠诚。
离开了民族这一中心,民族主义便无从谈起。
民族主义的概念及其发展
近代民族主义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西欧和北美。
从那时起的两个多世纪里,民族主义便通过各种途径逐渐传播到整个欧洲和世界的其他地方,从而在构建欧洲和世界历史的过程中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0世纪,民族主义更是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两次世界大战后涌现的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以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民族主义的再度兴起,无不显示着民族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然而,如同民族没有一个公认的普遍适用和认可的定义一样,民族主义一词也存在着概念上的争论,这不仅因为下定义者立场、观点和角度不同,而且也因为民族主义有着一个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
一种观点认为,民族主义是一种思想状态,一种观点认为,民族主义是一种学说或原则,一种观点认为,民族主义是一种运动,一种观点认为,民族主义是资产阶级处理民族问题的纲领和政策,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综观有关民族主义的不同观点,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民族主义可以界定为一种以民族感情、民族意识为基础的纲领、理想、学说或运动。
相对于民族主义定义而言,有关近代民族主义的起源的看法比较一致,那就是在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下,随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民族观念以及民族国家的观念传遍欧洲并随着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而传播到世界的其他地区,并具有全球性意义。
它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一)兴起发展于西欧。
伴随着新教运动的展开和王权势力的扩张,民族主义在此阶段彻底瓦解了教会势力,建立了各自的民族国家。
各民族及其人民经历了从宗教信徒到王朝臣民到祖国公民的角色转换,从盲从教皇利益到效忠王朝利益到追求国家利益的历史进程,从迷信宗教神权到建立王朝王权到确立人民主权的斗争过程,最终确立了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体系。
(二)法国大革命后扩张到欧洲的其他地区。
拿破仑的侵略扩张野心,使法国所进行的战争的性质由革命转变为侵略。
遭受法军蹂躏的欧洲各国人民日益觉醒,民族主义由此萌发。
拿破仑对外扩张,不仅反映了民族主义功能的另一方面,即“争取民族的伟大,争取使每个民族有权把自
己的统治扩张到相似的民族或有关的民族中去,而不管后者是否同意。
”从此,欧洲的民族主义更多地带有对外侵略扩张的性质,也正是在这种狭隘的民族主义指导下,欧洲开始了空前的殖民扩张。
(三)民族主义传遍世界,成为广大亚非拉国家反对西方列强侵略和捍卫民族独立的有力武器。
有人认为20世纪的历史实际上就是民族主义通过作用于各种超民族的意识形态而对世界格局进行重构的历史。
这一时期,一方面民族主义在广大的亚非拉地区重新确立了它的建立民族国家和反抗外来侵略、捍卫民族独立的积极形象,推动着整个世界朝着民主、平等的方向前进;另一方面,对外扩张、排外类型的民族主义以及狂热地崇拜、依附自己国家的所谓“爱国主义”、仇恨和猜疑外部世界的情绪所引发的冲突与战争,使得整个世界动荡不安。
因而民族主义所遭到的谴责和批判,远远超过了它的确立和巩固以民族国家为主体的国际政治体系所产生的积极意义。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为主要标志,新一轮的民族主义浪潮在全球兴起。
这是在全球化的新形势下兴起的民族主义,除了旧有的民族主义的作用与功能程度不等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外,还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有人称之为新民族主义。
从地域上看,世界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中世纪的西欧处于基督教统治之下,随着资本主义发展,新的阶级——资产阶级与人民一起掀起宗教改革运动,建立本民族宗教。
当王权与民族的矛盾激化后,资产阶级作为全民族的代表与王权进行斗争,资产阶级革命胜利标志着民族国家的形成。
所以说在民族整合和建立民族国家方面,西欧走在东欧前列。
事实上,欧洲进入中世纪时,东西欧之间并没有明显差异,但是到了当中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东西欧却面临了完全不同的历史命运:在西欧各个君主开始致力于摆脱神权的控制,在民族范围内建立世俗权力的统治地位,从而形成民族国家;东欧却先后遭到奥匈帝国、俄罗斯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统治。
东欧各民族独立史中断严重,民族国家形成较晚。
民族地理分布复杂、发展水平相差悬殊。
民族国家边界变动频繁、最后划定尚未完成。
冷战结束后,苏联、南斯拉夫的解体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分裂标志着自一战后东欧又一次民族分离运动高潮的到来,一大批新的民族国家在原来的多民族国家疆域内诞生。
由此可见,民族分离主义一直是东欧民族主义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纵贯了整个东欧民族发展历史。
广大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主义,无论在
其起源上,还是在其表现形式上,都与欧美国家有着明显的不同。
其原因是两者产生和发展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不同,从而有不同的价值追求和表现形式。
亚非拉地区的民族主义可以分为经济民族主义、政治民族主义、文化民族主义和宗教民族主义。
经济民族主义是落后的民族国家在实现政治独立后,在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来振兴民族,确立民族形象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它是发展中国家民族主义的特殊表现。
政治民族主义是民族主义最本质的内容之一,它的基本含义是一个民族追求建立属于自己民族的独立的国家和政府,从而使民族的活动与追求国家身份的政治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
文化民族主义强调的是本民族的文化优越感,希望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来提高民族自信,寻求民族认同,抵制其他民族的威胁,并最终实现民族独立民族振兴。
宗教民族主义是以传统宗教为维系民族的价值纽带,从宗教信仰中挖掘整个民族精神源泉和价值追求,用宗教教义来诠释其建立和建设世俗的民族国家的努力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从时间上看,民族主义在两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同样也存在着不同的表现形式,有压迫民族的民族主义,也有被压迫民族的民族主义;有强大民族的民族主义,也有弱小民族的民族主义。
被压迫、弱小民族的民族主义,在反殖反帝的民族解放斗争中,在争取世界和平、民主的正义事业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压迫、强大民族的民族主义,在对外侵略扩张中,在片面狭隘的民族利益至上旗号下,在强权政治、霸权主义的驱使下,民族主义表现出消极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