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体制改革发展论文
谈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论文
谈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谈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金融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摘要】在当前的经济背景之下,金融体系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共识,而原先的货币经济也转化为了经济金融化的趋势。
这种趋势内在要求通过金融深化来推动经济的不断发展,并且已经被国外许多国家所应用并被证实。
对于我国来说,如何借鉴金融深化和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并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的金融深化道路,需要认真对待。
【关键词】金融深化经济发展金融体系当前,金融和经济的关系日益密切,金融作为经济发展的血液,其在经济发展中逐渐处于核心地位。
对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我国来说,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核心作用也不例外。
但是如何推动金融体制的深化,并且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是当前我国面对的一个战略层次的重要理由。
一、对金融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阐述二战之后,各国为了加速恢复国内经济,采用了不同的金融政策,但是在本质上分为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两种。
其中,发展中国家多采用了金融抑制的政策,但是其效果却很不理想,甚至出现了经济停滞不前的状况。
对此,支持金融深化的学者就纷纷抨击金融抑制的政策,他们认为金融抑制实际上是对金融业的歧视性课税,最终会酿成许多的不良经济后果,所以应该积极推进金融的自由化改革,并以此来助推经济发展。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麦金农首先在其著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及资本》一书中对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进行阐述,分析了两者之间的根本区别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随后,发展经济学家们纷纷将金融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作为自己的研究领域,并取得了许多的重要成果。
目前倾向于金融深化的学者们的观点认为,在发展中国家,不完全的市场经济造成了资源配置的扭曲,导致了经济的割裂状态,其金融抑制的存在更是严重的制约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也有学者从金融中介的角度得到了相似的结论,他们认为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改革首先要从金融改革开始,通过减少人为对金融领域的干预,以此来实现利率、储蓄、投资等元素的市场化,并通过市场化的机制来消除金融抑制,理顺经济发展的助推因素。
从“十二五”规划展望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论文
从“十二五”规划展望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3-078-01摘要在“十二五”规划蓝图中,金融体制改革是金融业所要努力的方向。
在外部环境与自身条件均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未来五年中,金融体制改革对于我国经济的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举足轻重,同时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十二五规划金融体制改革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的需要,也是完善市场竞争机制,提高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效率的必然要求。
“十二五”规划为未来五年的金融体制改革指明方向,为我国在未来保障金融运行的稳定奠定了制度层面的基础。
一、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在深刻分析国际金融危机教训、准确把握我国金融管理制度改革方向的基础上,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逐步建立起宏观审慎管理的制度,并纳入宏观调控政策框架,发挥其跨周期的逆风向调节功能,保持金融体系稳健:第一,建立金融体系稳健性分析监测和评估制度,强化宏观审慎分析,把握宏观经济走势及其风险变化,建立系统稳健性监测评估指标体系。
第二,建立和完善逆周期的货币信贷动态调控机制,加强对流动性、杠杆率、存款准备金的监管。
第三,注重金融机构的健康稳定发展。
完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市场和行业的管理制度,维护金融体系稳定,提升金融支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第四,加强监管部门配合,实现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审慎监管的有效协调,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二、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利率市场化改革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建立和完善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
结合当前我国面临的经济转轨时期,稳步有效地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可以从以下几点加以考虑:首先,要建立健全的自律性竞争秩序,实现正当公平的竞争主体,培育一个自由竞争的市场。
改革开放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启示论文
改革开放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启示论文改革开放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阶段。
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繁荣和幸福,深刻影响了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从改革开放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启示,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改革开放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1.实行经济改革,使民营企业快速成长改革开放的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改革经济体制,逐步发展市场经济。
改革建立了中国民营企业的基础,推动了我国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新型的土地流转、职工分红、金融市场开放等也吸引了不少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引入。
而在这种改革中,建立了我国的现代市场经济,并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新技术,创造了巨大的市场机会,使我国经济发展得到了快速发展。
2.积极开放市场,拓宽了国际经济交流改革开放建立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制度和体制,推动了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交流合作。
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和建立全球合作伙伴关系,拓展了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改革开放还吸引了大量的跨国企业,切实推动了我国的国际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
3.优化营商环境,提升经济效益改革开放对我国经济的重大意义还表现在推动我国营商环境的优化方面。
经济拓展,商业机会不断涌现,企业也在走向国际市场,环境的优化能够有效地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效益,使其更具投资价值和市场价值。
4.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积极推动产业升级改革开放推动我国科学技术的创新,提高了我国的知识产权的保护水平。
以“中国制造2025”为标志的制造强国战略,走到了一个更加高层次的新阶段。
时间推移,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和传统的生产要素相比,科技创新在创造经济价值和推动经济进步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推动了我国传统产业向集约化、智能化、高质量方向加速升级。
5.推动城市发展,增强创新活力改革开放使我国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科学城市和智慧城市不断创新和发展。
关于金融市场的相关论文
关于金融市场的相关论文关于金融市场的相关论文篇一《关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若干思考》摘要:当前,我国金融市场体系日趋完善,社会资金配置和使用效率稳步提高。
但是金融发展中的结构问题却令人担忧,严重威胁着金融发展的安全性。
本文指出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和监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应对策略,并就如何发展农村金融市场提出建议。
关键词:金融市场;安全;稳定;监管;农村我国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其稳定策略(一)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体系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金融市场体系日趋完善,社会资金配置和使用效率稳步提高。
但是也存在许多结构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金融产业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金融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行业结构严重失衡。
当前在我国现有的金融行业结构当中,银行业所占的比例严重过高,但是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租赁业等这些非银行业所占的比例却严重偏低。
二是银行业务结构和收入结构不合理。
金融市场结构不合理。
改革以来,我国金融市场在数量上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目前结构失调的问题却十分突出:金融市场的种类结构失衡;金融工具结构不合理;市场参与者结构失衡。
金融资产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金融资产结构的主要问题是货币性金融资产所占比重过高。
资产结构是信用形式结构的反映,它表明我国目前仍然是银行信用占绝大比重,而企业信用、个人信用等基础信用形式不发达,导致信用基础比较单薄,银行信用也因缺乏雄厚的信用根基而隐含了诸多风险。
(二)稳定我国金融市场的策略财政政策。
金融市场能否稳定,首先要看一个国家是否有一个稳定的财政政策。
如果政府长期入不敷出,不管如何强调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都达不到政策效果。
国有银行改制。
改制不等于全面私有化、分拆上市。
国有商业银行引入“民间”资本,适当降低国有资本的比重,同样有利于转变经营机制,也是在改革的路上前进了一大步。
值得注意的是:银行不是一般的国有企业,改制也要讲究一定的路数。
规范证券市场。
金融市场学论文范文(精选)
金融市场学论文范文(精选)金融市场通常是以金融资产为交易对象而形成的供求关系及其运行机制的总和,它们在为金融资产提供交易平台的同时,其联动关系的疏密程度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和金融资产流动的便利性。
希望你在阅读完以下5篇精选金融市场学论文后有所收获。
范文第一篇(1)题目:金融工程在金融市场中的风险管控探究摘要:随着时代的变迁,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根据金融市场的需求,金融工程应运而生,金融工程的意义在于对金融效率的不断追求。
金融工程是金融市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金融工程最为直观的体现在于对金融效率的提高,金融工程在对金融机构效率的作用主要在于微观效率的提升,金融工程不仅可以延伸出新型金融产品,还可以对金融机构长远发展有重大意义。
金融工程刺激了金融市场的竞争机制,并且开拓了市场规模,增进了金融效率。
并且使得投资更加便利,多元化。
在金融市场不确定因素很多,所以风险管控是必须的,本文就金融工程风险管控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探讨未来金融工程发展方向。
关键词:金融工程技术;风险管控;风险评估与防范金融工程最早来源于上个世纪50年代,可以算是最早出现的金融市场概念,并且大量应用于金融工程学术研讨之中,许多金融工程技术理论也从中获得启发,但是金融工程概念繁多,比如国外金融工程学科教授约翰-芬伲迪是最早引出金融工程概念的人,他所持有的观点是研究、开拓新型金融工具的系统观念。
其他学者还有洛伦兹-格里芬和约翰马歇尔,他们的着作也都对金融工程概念完善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我国清华大学宋逢明教授是国内金融工程学术奠基人,宋逢明教授对金融工程进行了系统性的划分,首先是广义,广义概念代表的是对金融市场风险进行有效管控,使得金融市场结构化,是不可或缺的一种有效金融工具。
而狭义的则代表了技术层面上对于风险规划的技术与工具之间的把握,这是其内在涵义。
虽然众多学者论断不一,但是金融工程的深层次意义在于对金融市场创新性的升级,并合理把握互联网金融的脉搏,增强企业发展与实力,提高业务开展,并对于风险管理水准成长加强,从而有效兴盛金融行业的进步。
金融论文范文10篇
金融论文范文10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 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 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 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 另外祝您生活愉快, 工作顺利, 万事如意!第一篇:对当前经济金融形势的若干思考一、引言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宏观经济整体呈持续向上的趋势, 社会生产力不断提升, 但是各产业部门的发展严重失衡, 产能水平参差不齐, 加上不同时期政策倾向的引导, 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经济结构性问题。
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各产业部门的生产力水平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 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 大部分产品市场已经转变为买方市场, 供大于求的现象非常普遍。
这种转变使得我国宏观经济过热的迹象非常明显, 并且具有非常高的通胀预期。
因此, 对结构性问题进行分析, 并对现阶段的经济金融形势进行认真的思考, 提出合理化的政策建议, 有助于加快改革进程, 引导宏观经济持续向好, 实现经济新常态的发展目标。
二、现阶段我国经济金融形势结构性问题的表现1.产品市场结构性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企业的生产力水平实现了快速的提升。
但是各个产业部门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资源禀赋和政策倾向等原因使得各部門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发展失衡问题。
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 这一结构性问题愈发严重, 由此带来的通胀预期和经济过热也对宏观经济的发展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
鉴于此, 我国政府及时制定发展战略对企业的发展给予政策性引导, 供给侧改革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尤其是对国企改革更是采取了多种政策措施。
目前,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 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 国企的结构性问题得到很大的改善。
与此同时, 其他的一些国企经过市场化改革以后也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效, 一些僵尸企业经过改革重新焕发了活力或者被市场化淘汰。
对于民营企业来说, 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 其发展的形式和方式也更加丰富。
通过对企业进行改革, 以达到对产品市场结构进行调节的目的, 进而有效解决产品市场的结构性问题。
金融的发展研究论文
金融的发展研究论文一、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金融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就像人的脉搏一样支撑整个社会的血液循环。
它不仅是经济活动中的重要纽带,也是资源配置的媒介,关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方方面面。
一谈到金融的发展研究,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银行、股市等高大上的词汇,但实际上金融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讨金融的发展研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首先金融的发展研究关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无论是购买房屋、购买汽车还是日常消费,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撑。
例如现在许多人通过房贷、信用卡等方式进行消费和购买资产,这都是金融发展的表现之一。
其次金融的发展还涉及到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在现代经济中,金融市场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增长与稳定。
例如金融市场是否能够有效配置资源、企业能否通过融资扩大生产等都与金融的发展息息相关。
金融的发展还涉及到全球经济的发展与合作,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越来越紧密,金融市场的发展对于全球经济合作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和研究金融的发展规律,以便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金融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一个专业术语,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紧密相连。
那么当我们谈论金融的发展时,实际上是在探讨如何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如何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繁荣与进步。
想象一下当我们购物时使用的支付方式从现金转向手机支付,这不就是金融发展的成果吗?但在这背后,还有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
金融的发展是否总是顺利的?它对社会有哪些影响?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其中的挑战与机遇?这些问题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背景。
研究金融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帮助我们理解经济的运行规律,还能为我们指明未来的方向。
比如通过金融的创新,我们或许能找到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新途径;通过深入研究金融市场的变化,我们或许能更好地预测未来的经济趋势。
这一切都是为了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每一位普通人。
金融体制改革与利率市场化
返回
第四方面内容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到目前为止已经取得了一定 的进展,部分利率已经或基本接近市场化。 (二)、储蓄存款呈稳步增长态势。 (三)、金融监管取得了明显成效。 (四)、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已初具规模。 (五)、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在建立适应市场的宏观调 控监管体系,构造市场主体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 返回
返回
参考文献
《现代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主编;唐旭、成家军。 《货币银行学》 主编:姚遂 李健 中国金融出版社 《现代金融通论》 主编: 潘金生 华艺出版社 《华北金融》 主编:郭明奇 《华北金融》杂志社 《中国经济时报》2005 《金融市场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金融时报》由中国人民银行主办的报刊。 《金融研究》谢平 中国金融出版社。 返回
中心论点
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使金融 业更好地为经剂社会发展服务已成为金融体制 改革的重中之重。
返回
论证要点
我的论文是通过6个方面论述的 金融体制改革与利率市场化的关系。 一、金融体制改革与利率市场化的关系。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 二、利率市场化改革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 在金融体制改革中, 三、在金融体制改革中,制约我国利率市场改 革的因素。 革的因素。 经过利率市场化改革, 四、经过利率市场化改革,我国金融业所取得 的初步成效。 的初步成效。 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骤。 五、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骤。 返回 为金融体制改革圆满成功, 六、为金融体制改革圆满成功,对利率市场化 改革的建议。 改革的建议。
毕业论文答辩
自我介绍 论文介绍
自我介绍
我是2003级开放金融专科班学生, 通过三年的专业知识学习,经过三周的 社会调查,完成了调查报告《扎实推广 小额农贷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 平》。又经过五周的时间,结合书本所 学的知识和各种金融刊物完成了毕业论 文《金融体制改革与利率市场化》一题。
金融体制改革与金融犯罪预测[论文]
浅谈金融体制改革与金融犯罪预测摘要分析目前国家确定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和精神,明显看出此次金融改革的一项重要目的在于打破银行的垄断地位,在法律政策上允许民间成立中介金融机构,公开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和存款,使民间借贷正式合法化。
同时,很大程度地拓展金融融资渠道。
这样既使民间资本找到合理的投资渠道,又使中小企业找到更多合法的融资平台,进而重铸民间信用,更好地适应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金融改革金融犯罪民间融资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1 金融体制改革的背景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
温州市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资金充裕,民间金融活跃。
但近年来,受国内外经济发展颓势影响温州部分中小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和企业主出走现象,对经济和社会稳定造成困扰,金融体制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涨。
开展金融综合改革,有效解决关系温州经济发展存亡的突出问题,规范和引导民间融资规范发展,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一方面对温州的经济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另一方面也对全国的金融改革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探索意义。
首先,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融资,民间融资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活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间融资日益活跃,民间金融呈现高速发展的势态。
但这并不等于说我国的市场主体可以无视国家的金融监管法律制度而随意融资。
其次,目前许多民营企业家因为不了解我国的金融监管法律制度而在民间融资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走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犯罪道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成为悬在民营企业家头上的一把利剑。
正确认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立法本意和犯罪构成,是民营企业家在企业经营融资活动中巧妙跳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这道鸿沟的重要前提。
然而,在这强劲的金融体制改革风暴下,以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为代表的金融犯罪又将呈现怎样的趋势,这是一个有待我们长期研究的课题。
2 金融体制改革方案金融体制改革可追溯至改革开放前,根据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关于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方针,从1979年起进行的金融体制方面的一系列重大改革。
金融体制改革背景下我国银行财务管理对策论文
浅谈金融体制改革背景下我国银行财务管理的对策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3-067-02摘要当前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银行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竞争中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和矛盾。
所以加强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就显得越发重要,已经成为商业银行提升竞争能力的一个重要条件。
文章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业财务管理的特点的和现状进行了分析,重点探讨了我国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改革银行财务对策当今社会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越来越趋向复杂化,它不仅仅要对银行的资产及其负债还有与之相关的一些经营活动进行核算。
还要对其经营活动所带来的风险进行估测以及管理和控制。
商业银行作为社会经济核心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财务管理不仅是商业银行进行风险实施、控制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商业银行管理经营的重要内容之一。
随着银行业业务的扩大、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各银行之间的竞争的激烈化。
如何优化财务管理,已经日益成为发展银行业的关键。
一、商业银行业财务管理的特征1.银行资金预算的复杂性当今,商业银行总的资金预算是在对其下属的各个支行进行预算的基础上得出的。
然而各个分行的具体经营情况却是时刻变化着的,因此,其相应的资金预算也会跟着做出调整,所以造成商业银行的总的资金预算也必须跟着发生变化,这就使得其具有了一定的复杂性。
2.信息采集的困难性众所周知,商业银行的下属分支银行很多,各银行的会计核算水平差异很大,所以在财务信息收集的完整性,及时性,以及真实性等方面都难以确保水平上的一致。
因而,资料的收集具有相当大的难度。
3.财务上的风险性这主要体现在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业务上。
一般银行都具有来源很多的存贷款,这些存贷款时间上或长或短,金额上或多或少,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
这就直接造成了财务工作上的巨大风险,易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引起金融上的波动,从而造成很多不利影响。
金融发展理论体系改革论文
金融发展理论体系改革论文内容提要:本文分析了金融抑制及其局限性、金融深化及其内在缺陷性、金融约束及其政策取向,提出我国金融体系改革应确定以金融深化为改革的终极目标,以金融约束为必要手段,协调货币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金融抑制;金融深化;金融约束;金融体系FINANCEEVOLUTIONTHEORETICSANDOURFINANCIAL SYSTEM’’’’SREFORMATIONCHENLiu_qin(TianjinEconomic&DevelopmentResearchInstitute,Tianjin30020 2,China)Abstract:Thispaperanalyzesfinancecontrolanditslocalization,fina ncedeepenanditsdisfigurementinherently,financerestrainanditstro pismonthepolicy,putforwardthatourfinancialsystem’’’’sreformati onshouldconfirmthefinancedeepenasanultimategoalofthereforma tion,takethefinancerestrainasanessentialmeasure,andharmonizeth econnectionbetweencurrencyfinanceandeconomicdevelopment.Keywords:Financecontrol;Financedeepen;Financerestrain;Finan cialsystem;一、金融抑制及其局限性金融抑制,是指中央银行或货币管理当局对各种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市场经营流程和市场退出按照法律和货币政策实施严格管理,通过行政手段严格控制各金融机构设置和其资金运营的方式、方向、结构及空间布局。
浅谈当今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
浅谈当今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哈尔滨理工大学本科生双学位货币银行学课程论文论文题目:浅谈当今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学院:机械动力工程学院专业:工业设计09-2班双学位专业:市场营销课程名称:货币银行学学生姓名:吴欣雨学号:0901030214长低通胀。
世界主要的市场经济国家也都无一例外地将利率政策作为最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
在许多国家,利率几乎是唯一经常运用的宏观调控手段。
(二)国外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经验与教训从国际上看,金融自由化成了近30年来各国普遍采用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经济政策。
无论从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到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如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我国的台湾省,还是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如智利、阿根廷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卷入这一浪潮。
虽然各个国家情况不仅相同,所选择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条件、时机、途径和程度及结果也不一样。
但经有关对比研究和分析,总结出的一些共同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国深思和借鉴。
1、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成功概率与经济发达程度成正比。
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发达国家不但利率放得彻底,没有反复,而且放开后对国内经济运行冲击较小,过渡也较平稳;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改革也较顺利,但不如发达国家进行得平稳;而发展中国家的则多反复。
条件好的有成功的,但以失败的居多。
其道路选择异常艰难,成本偏高。
2、改革方式的选择影响着改革进程的选择。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选择渐进改革者成功几率高,而选择激进改革者则多磨难。
3、宏观经济形势决定着改革的时机选择。
在宏观经济形势稳定的情况下,选择改革的多取得成功或进展顺利;而在宏观经济形势不稳定的情况下,改革多夭折。
4、微观基础建设的程度制约着改革的行进速度。
先培育金融市场(如资本市场、货币市场等),强壮金融机构后放开利率的成功者居多;而无扎实的市场基础就贸然完全放开利率管制者多以失败而告终5、监管体系健全可以弥补政策设计中的不足,保证改革能平稳进行。
建立起一套有效运作的金融监管体系、尤其是加强对银行行为的有效监管,可以弥补改革政策设计中的不足,缓和利率放开后短期内释放出的冲击波,缩少其对社会经济正常运行所带来的波动,保证改革能按既定的方向进行下去。
金融市场发展对我国崛起影响论文
金融市场发展及我国的崛起遇到的问题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一词变得越来越重要。
任何国家的崛起都意味着背后有一个发达的经济体系,国家的任何发展项目都离不开金钱的支援。
一个完整的金融架构不仅有助于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而且还可以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是一项重要的发展战略,我国的金融市场起步较晚但是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至今已经比较完善对我国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字:金融市场、金融市场的发展、我国的崛起一.金融市场1. 金融市场又称为资金市场,包括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是资金融通市场。
所谓资金融通,是指在经济运行过程中,资金供求双方运用各种金融工具调节资金盈余的活动,是所有金融交易活动的总称。
2. 与其他市场相比它具有三个独立的特征。
第一,它是以资金为交易对象的;第二,金融市场交易之间不是单纯的买卖关系,更主要是借贷关系,体现了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原则;第三,它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
3. 简单来说金融市场具有融资、调节、避险、信号四个作用,但拆分来看又有着许多不同的意义。
金融市场可以更直接的促进资金流动,提高资金配置效率;方便了金融管理部门对金融的调控;使金融工具多样化;分散和转移风险并降低交易的成本。
这些都能使我们在经济活动中占据极好的先机。
4. 经融市场的特点包括借贷活动的集中性、交易场所的广泛性、交易对象的特殊性、交易方式的特殊性、市场价格的一致性。
金融市场的交易运行还代表着资金的流动性这是其运行的基础不可或缺。
二.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1.早期金融市场,我国很久以前就已经出现了金融市场的萌芽只是不明显且发展缓慢,直至明朝的时候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当时金融也主体是钱庄而后又出现了票号和官银钱号等其他金融机构。
是我国最早的金融架构了。
2.近代金融市场,此阶段的标志是中国银行的始建。
清朝末期西方列强开始入侵中国鸦片战争后,以英国为守的诸强均在中国设立了银行,用来控制中国经济的发展。
【金融学论文】浅谈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创新趋势
摘要:随着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以市场化为导向不断改革和发展,我国金融市场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参与主体日趋广泛,基本形成了初具规模、分工明确的市场体系。
本文通过对我国金融市场的现状做了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及发展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金融市场现状创新一、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现状金融市场,是指金融商品交易的场所,如货币资金借贷场所,股票债券的发行和交易场所,黄金外汇买卖场所等等。
它是中央银行利用货币政策工具对经济进行间接调控的依托,是以市场为基础,在全社会范围内合理配置有限的资金资本资源,提高资本,资金使用效益的制度前提,同时也是发挥资本存量蓄水池作用,以迅速和灵活的融资方式把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渠道和场所。
国家和中央银行根据金融市场发出的信息,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同时,金融机构和企业也可依据金融市场信息做出相应的决策(一)、货币市场发展现状在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的期限集中在7天和20天,并有向7天集中的趋势。
实际上,我国一些金融机构的拆借资金并不是用来弥补短期内的头寸不足,而是被用于弥补贷款缺口,甚至被用于扩大固定资产贷款规模或被用于补充自有资金不足。
第三,拆借方式单一,风险较大。
我国目前的拆借方式基本上是单一的信用拆借,即使是期限较长的拆借也没有抵押或担保。
因而违约现象较多,融资风险较大。
第四,利率形成机制仍然扭曲。
一般来说,在金融市场上各类利率之间的正常关系应当是:民间借贷利率>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商业银行一般贷款利率>商业银行优惠贷款利率>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中央银行再贴现利率。
但我国的同业拆借利率实际上不仅高于商业银行优惠贷款利率,而且高于商业银行一般贷款利率。
这表明,我国的同业拆借利率、银行贷款利率与社会平均利润率之间没有建立起内在联系,各市场实际上是分割的,同业拆借利率的形成机制是扭曲的。
第五,货币市场的分割状况仍然存在。
货币市场各子市场之间仍然没有通过基准利率形成具有内在联系的利率体系,如银行同业拆借有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国债回购有国债回购市场利率,相互之间没有联系。
金融市场论文——我眼中的金融市场
我眼中的金融市场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似乎更加印证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乃至金融危机,都可能最先开始于金融市场。
回想上个世纪,30年代的金融危机、80年代末期日本泡沫经济崩溃、90年代初期的“巴林银行事件”以及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而21世纪除了07年的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还有08年的“法国兴业银行事件”,09年中信泰富巨亏等事件无不始于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之所以可能成为不稳定根源的原因在于,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在这个市场上交易的金融工具的价格可能产生较大的波动,再加上各个市场是相互关联的,如果一个金融市场中的不稳定扩展到整个金融体系中,最终就可能酿成金融危机。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衍生金融工具应运而生。
我将从衍生金融工具这个角度窥探整个金融市场,从我的视角论述金融衍生产品的广泛影响。
由于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衍生金融工具在世界各国迅猛发展,并在全球金融市场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衍生金融工具是一种其收益是由其他金融工具的收益衍生而来的金融工具。
主要是指从传统的基础金融工具如货币、债券、股票等的交易过程中衍生和发展出来的新金融产品,其主要形式有期货、期权等。
衍生金融工具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其最初目的是为了使投资者保值、获利,减少风险。
正如任何事物都具有双面性,从一开始,它就显示了两面性,在套期保值、规避风险的同时,也积累和放大了金融行业的不确定性,投资者和企业因此处于更大的风险之中。
近几年以来,衍生工具交易风波不断,1994年1月,德国MGRM集团在美国高息筹资,投资石油期货损失13亿美元,相当于集团一半资产;1994年12月,美国加州橘郡财务长雪铁龙以政府名义筹资,进行票据投资,最后亏损18亿美元,地方政府宣布破产;同年12月,美国最富庶的奥兰冶县由于从事金融衍生交易失败而亏损15亿美元,不得不宣布破产;1995年2月23日,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出现“327国债期货风波”,直接导致了国债期货市场在我国的暂停。
金融改革困境呼唤制度创新空间论文资料
金融改革困境呼唤制度创新空间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金融改革困境呼唤制度创新空间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温州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经济“保增长”为目的的宏观调控必定难以实现目的。
西方国家纷纷陷入金融衍生产品而导致的危机的外部教训,对中国宏观决策层而言,现在似乎陷入一种怪圈,如果金融监管没有到位,尤其是缺乏必要的金融立法和金融法治化基础,那么最好避开“金融市场化”产生出太多央企难以应对的危机。
也就是说,金融法治化的缺失,在特定结构下温州金融改革启动有日,步履艰难,据《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在8月8日,温州金融改革广场开业当天,当地官员感叹,“温州模式在经历着煎熬”。
围绕着危机的克服与模式的创新,从去年9月温州金融危机大规模浮上水面开始,经济界和投资界就期望温州能够通过金融综合改革扭转危机。
如今一年时间即将过去,温州金改当中,利率市场化没有提及,村镇银行没有放开。
而温州的危机却在日益扩大:进入2012年,与珠三角的东莞等外向型城市一样,由于外贸需求不足等多项结构性因素,温州经济所受打击严重。
温州银监分局数据显示,6月末,温州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181.4亿元,较年初翻番,导致商业银行放贷审核更加小心翼翼。
这种局面又进一步限制了温州民企的发展,以致有人悲观地宣布温州进入了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最困难的局面。
温州金融改革效果不明显,目前的批评集中在温州民营资本翘首以待的“利率市场化”和开办民资银行等项目没有进展。
这之所以没有进展,究其缘由,是地方政府设计改革措施时候,遭遇到政策壁垒,无法逾越。
利率市场化是大势所趋,也是决定金融改革能否真正取得实效的核心因素,不过,就国际趋势而言,利率市场化后,利差总体是趋向最小化的。
设立更多的银行,让民营资本进入,实行利率市场化,无疑会大大加大16家上市银行特别是几大国有银行竞争压力。
在“利差收入高,管理粗放,成本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的情况下,利率市场化对这些银行的投资方来说,的确是件忐忑不安的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市场体制改革发展论文改革开放以前,为了执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我国全面实行了计划体制,金融业也不例外.正规的金融市场被取缔,金融机构只剩下中国人民银行一家,既充当中央银行,又是唯一一家经营商业银行业务的金融机构,改革开放以后,原有的一些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渐渐恢复,还开设了一些新的金融机构。
到1997年底,全国单是银行、保险系统的总行、总公司已有12家,机构总数已达171601家,职工总数已达2187331人(《中国统计年鉴1998),第667页)。
但是,量的扩张并不意味着我国金融体系已经发展得十分完善了,恰恰相反,改革开放以后重建的金融体制带有很多计划经济的残余,还十分不完善。
东亚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我国金融体制的内在缺陷更加明显,建立与市场经济和我国现阶段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金融体制也显得更加迫切。
一、金融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从根本上说,金融市场和金融体制是实物经济发展的结果和需要,是为实物经济服务的,我国发展金融市场、设计金融体制也必须从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
现代经济增长的途径有三个:一是通过要素积累,增加资本、劳动和自然资源这三大投入要素中的一项或多项;二是经济结构转移、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转换;三是技术变迁.每个国家的要素、禀赋中自然资源是先天给定的,在生产中大规模增加自然资源比较困难。
劳动力的增长受到人口出生率的限制,"各国、劳动力变动的差异不大,一般年增长率在:1%一3%之间。
唯一对经济增长率有大的影响的是资本积累的变化,各国在要素投入增加方面的主要差异就:是资本积累率的不同、经济增长还可以通过经济结构升级的方式实现。
将投入要素由低效率的部门向高效率的部门重新配置,同样数量的投入要素的产出能在此而增加。
在经济增长的的三大源泉中技术变迁是最关键的。
技术创新使得资本的边际效率不会下降,从而维持经济长期增长。
单纯依靠增加要素投入的外延式扩大再生产迟早会停滞下来的,而且市场竞争会使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在资源耗竭之前就早早失去活力。
产业结构的升级会促进经济增长,但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则是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使既定要素投入可以生产出更多、更有竞争力的产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从而实现经济增长。
技术变迁与资本积累关系密切。
现代技术创新从科学研究、控制实验到新产品试制、投产,需要花费大量的资本投入,同时,许多先进的技术需要资本设备作为其载体,技术创新往往体现在资本设备性能改良上。
技术的升级实质上是通过资本积累来实现的,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两者相互促进。
相互依赖。
而一个社会资本的积累和配置效率决定于资本市场的效率;资本积累的速度和规模与资金的投资回报率正相关。
资本积累的高回报取决于资本的配置和利用效率。
现代金融体系存在的基本价值就是积累资本,配置资本,资本的配置效率依赖于金融体系。
的效率。
我国目前的金融改革出发点必须定位于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使其能够很好地动"员资本、配置资本,服务于经济发展。
二、我国金融市场的现状;落后与混乱改革开放以前,我国长期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金融体系是为实现这一战略服务的,由于我国是个落后的农业国,资本极为稀缺,因此,如果利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本,资本价格就会非常高昂。
而重工业一般是资本密集型的,投资周期长,风险大,需要从国外进口机器设备。
这样,在市场机制下,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就会落空。
为了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国家只好人为压低利率和汇率,以便降低资本价格。
在这种情况下,金融市场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政府用行政手段直接分配稀缺的资本。
这种计划体制可以保证处于优先发展地位的重工业获得足够的资本支持;但是却牺牲了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稀缺的资本没有配制到生产率最高的部门。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为了调动各方面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对经济的控制逐渐放松。
即遵循所谓"放权让利式"改革。
随着资源配置、的计划控制减弱,乡镇企业等非国有企业发展起来,由非政府部门掌握的剩余也多了起来,加上国有企业改革也在一步步走向深入,自主权扩大,因此客观上产生了对金融服务的需要。
国家为了重建金融体系,开始改变资本分配体制,对国有企业的财政拨款改为银行贷款,先后重建了四家专业银行,90年代初又恢复了证券市场,外汇管理也逐渐放宽。
人民币大幅贬值。
但是,在国有企业完全市场化以前,金融市场化会导致国有企业的资本成本大幅大升。
国有企业因为有政策性负担,没有自我生存能力,完全市场化必然使大部分国有企业无力负担资本成本而无法生存。
为了保护国有企业,国家并没有让金融体系市场化,而是具有很强的政策性。
四大专业银行80%以上的贷款给了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很难得到银行贷款。
其它融资渠道如有企业无缘。
改革开放以来,非国有经济发展很快,是中国量。
但是,非国有经济缺乏正常的融资渠道,进入正式的金融体系杨本很高。
甚至不可能,极大地限制了非国有经济的发展,除了银行以外,国家也陆续开始恢复或新建成保险、信托、证券等金融市场,这些非银行金融部门发展很快,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是,由于国有企业改革滞后,国有企业仍然承担着政策性负担,国家也仍然要对国有企业的经营负一定责任,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之间不能在产品市场上开展公平的竞争。
这在金融市场上则表现为金融市场缺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各健全的法制,金融市场十分混乱,非市场因素太多,不能有效动作,没有起到为技术创新呼经济增长积累、配置资历本的作用。
三、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基本特征如前所述,技术变迁对维持长期经济增长起着关键作用,而技术变迁又与资本积累关系密切,正是经济发展对资本积累和配置的需要才产生了金融市场,因此,金融市场的发展目标只能是为经济发展高效率地筹集和分配资本。
为了实现这个大目标,金融市场发展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融资,另一类是间接融资,两者各有优势,互相补充。
直接融资方式主要有发行股票、债券等,资金供需双方直接进行交易、或者在中介机构帮助下实现直接交易。
间接融资主要是银行贷款,资金供给着将钱存到银行,银行再把集中起来的资金贷放给资金需求者,实现社会剩余的动员和资本化。
在直接融资中,由于资金需求者和资金供给者之间往往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和监督技术问题,相对来说,资金供给者,特别是小额资金供给者,很难控制资金需求者的资金运用,面对的投资风险很大。
作为反面,由于不受或很少受到资金供给者的监督,直接融资的资金需求着可以较为自由地使用筹集到的资金,一旦经营失败,也不必负偿还责任,因此筹资风险小而且还可以利用信息不对称,在发行股票或债券时进行炒作,以获得溢价发行的好处。
但是,间接融资的情况恰恰相反,资金供给者只要将钱存到银行即可,由于商业银行受到中央银行的监管,有存款的再保险机制,投资风险完全由银行承担,因此资金供给者面临的风险微不足道。
从银行获得贷款的企业或其他资"金需求者却必须面对银行的严格监督,从贷款申请到使用、还款,都受到专业水准很高的银行监督,在相当大的长度上保证了贷放资金的安全。
在间接融资中,投资者的资金回报比较稳定可靠,银行承担了投资风险,并负责资金经营,所以要分离一部分投资收益,资金所有者得到的回报比较直接投资少。
但是直接投资者面临很大的投资风险,一旦投资失败,连本带利一概亏蚀。
对于资金需求者来说,由于信息不对称,为了说服资金供给着购买本企业的股票或债券人需要做许多工作,而且需要付给投资者的报酬也较高,因此直接融资成本高昂。
但是,如果通过间接融资,因为资金的直接供给者只是一家或数家银行、交易成本低廉、因而其融资成本就会大大下降。
从资金拥有者和资金使用者的角度来说,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的各有利弊,在现实经济中,金融市场是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结合,最有效的金融结构取决于企业、生产的性质。
如果一个经济中的企业以资金密集型的企业和产业为主,其融资渠道以从大银行贷款和发行股票、债务为主。
如果一个经济中的企业是以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为主,则有效的融资方式应以中小银行贷款和企业自有资金为主。
上述金融体制格局的形成主要是由交易费用和信息成本决定的。
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需要的资金不多,而且分散在各地,大银行等大金融机构获取其经营和信用状况的成本很高。
因此,中小企业难以得到大银行的资金支持。
即使想用间接融资,也因为规模小,承担不起股票、债券的发行费用,更不易取得公开发行上市的资格,因此中小企业一般不依赖间接融资。
大银行天生喜欢为大企业服务,因为无论银行贷款的数额大小,一笔交易的信息费用和其它成本相关无几,大企业资金需求量大,银行发放一笔大额贷款所需花费的平均成本比小额贷款低许多。
中小银行因为资金规模小,无力经营大的项目,只好以中小企业为主到E务对象。
而且,中小银行与中小企业一样,分散在各地,对当地的中小企业资信和经营情况比较了解,信息费用不高,因而中小银行也愿意为中小企业服务。
四、我国的产业发展与金融体制改革有一种错误信念在国内理论界和实践部门广为流传,以为在开放时代,中国应该重点发展资金密集、技术尖端的大企业,只有这样才有实力与外国企业展开竞争,否则民族工业就会在市场竞争中败北。
这实际上是过去长期推行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思想的变种。
实际上,一国产业的竞争力主要取决于其产品的成本,成本越低的产业竞争力自然就越强。
而一个产业的成本高低主要取决于其是否利用了本国的比较优势,比较优势又是由一国的要素禀赋决定的。
在我国,现阶段的要素禀赋是劳动力丰富,而资本稀缺,因此,具备比较优势的行业具有劳动力密集的特征。
如果我们举全国之力发展资金密集型的大企业,必然需要继续人为压低资本价格,井采取种种行政措施保护资本密集型企业免受市场竞争挤压,结果必然是保护落后,资本密集型企业既没有竞争力,也不思进取,不去努力增强竞争力。
这样,金融体系也不可能真正市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