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曲线--PPT课件
合集下载
《溶解度曲线》课件
![《溶解度曲线》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4804855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91.png)
溶解度曲线的作用
判断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确定物质的溶解度范围 预测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变化趋势 指导工业生产中物质的溶解和结晶过程
溶解度曲线的绘制方法
准备实验材 料:包括待 测溶液、溶 剂、温度计 等
设定温度范 围:根据实 验需要设定 温度范围, 如0-100℃
绘制曲线: 将待测溶液 在不同温度 下的溶解度 数据绘制在 坐标轴上, 形成溶解度 曲线
葡萄糖的溶解度曲线是表示葡萄糖 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曲线的拐点:在特定温度下,葡萄 糖的溶解度达到最大值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曲线的形状:随着温度的升高,葡 萄糖的溶解度逐渐增大
曲线的应用:在制药、食品等行业 中,葡萄糖的溶解度曲线用于指导 生产过程和优化产品质量
硫酸钙的溶解度曲线
硫酸钙的溶解 度曲线是表示 硫酸钙在不同 温度下的溶解
优化结晶工艺:通过溶解度曲线优化结晶工艺,提高结晶效率和产品质量
结晶过程中的问题解决:通过溶解度曲线分析结晶过程中的问题,如结晶速度慢、结晶 质量差等,并提出解决方案
物质含量的测定
溶解度曲线:表示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确定物质的溶解度 测定方法:通过实验测定物质的溶解度 应用实例:测定溶液中某物质的含量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温度: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浓度:反应物浓度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催化剂:加入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压强:增加压强,气体反应物的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结晶过程中的应用
确定结晶条件:通过溶解度曲线确定合适的结晶温度和浓度
控制结晶过程:通过溶解度曲线控制结晶速度,避免结晶过程中的杂质影响
实验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温度,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 影响实验结果
2024-2025学年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下册+ 9.2 溶解度 第2课时 溶解度 课件
![2024-2025学年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下册+ 9.2 溶解度 第2课时 溶解度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8f30b24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21.png)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溶解度 /g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202
246
图像法
溶解度曲线
用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溶解 度,在坐标纸上绘制某种物质的溶解 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作 溶解度曲线。
解度小于50g,在100g水中加入50g乙物质形成的是饱和溶液,错误。
三、气体物质的溶解度
1.定义
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在1体积水里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 的气体体积。
四要素:
(1)条件:在压强为101kPa、一定温度。 (2)标准:1体积水。 (3)状态:达到饱和状态。 (4)单位:体积。
2.结合右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5.8g B.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C.升高温度可将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在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 B.在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都会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D.当乙的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析出丙
例1 下列关于氯化钠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100g水中溶解20g NaCl达到饱和状态,则NaCl的溶解度为20 g B.在20℃时,可把20g NaCl溶解在100 g水中,所以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20g C.在20℃时,把20g NaCl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所以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20g D.在30℃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37g NaCl恰好饱和,则3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7g
溶解度曲线--PPT课件
![溶解度曲线--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4f1989433687e21ae45a997.png)
90
. . .
(2)溶解度曲线
80 70
.
60 50
. 40 . 30 . .20
10
-
1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溶
解 200
度 190
( 克
180 170
160
)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溶
解 度
所有气体 与 固体Ca(OH)2
0
温度/℃
①硝酸钾 ②熟石灰 ③氧气 ④二氧化碳
-
19
应用1: (1)打开汽水瓶盖,有气体喷出。—— 压强
打开瓶盖, 瓶内压强下降,气体溶解度减小
(2)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 温度 喝汽水后,温度上升,气体溶解度减小
应用2: 烧开水过程中,不断有气泡冒出。
B. 试管里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
C. 乙溶液中剩余的固体减少
D. 甲溶液中剩余的固体减少
溶 解
甲
度
(g) 乙
冰水
甲
乙
-0
温度( C)
12
第九单元 溶 液
课题2 溶解度
(第3课时)
-
13
三、气体的溶解度
1、定义
《书》P38
101KPa、一定温度,1体积水中达到
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气体体积。
固体溶解度 表示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的
60℃时,100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10g乙,则甲、
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相比( D )
A.甲大于乙
B.甲小于乙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的应用课件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的应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5699d89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e2.png)
溶解度随着温度、压力和溶剂的性质而变化。温度升高或压力降低可以提高溶解度。
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度可能不同。
溶解度的单位
溶解度的单位通常为 “g/100g溶剂”或 “g/mL溶剂”。
不同单位之间可以通 过换算关系进行转换。
在科学研究中,也使 用其他单位如摩尔/ 千克(mol/kg)来 表示溶解度。
污染治理
溶解度是影响污染物在环境中迁移和转化的重要因素。
土壤修复
了解污染物的溶解度有助于确定有效的土壤修复方法。
水质控制
溶解度的测量可以帮助评估水质,预测污染物对水生生态系统的风 险。
在食品科学中的应用
1 2 3
食品添加剂 溶解度影响食品添加剂的分散性和应用效果。
风味物质 溶解度影响食品中的风味物质的释放和感知。
06
CATALOGUE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的模拟技术
计算机模拟原理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
01
利用计算机模拟分子在不同溶剂中的运动状态,预测溶解度。
蒙特卡洛模拟
02
通过随机抽样计算分子的分布状态,预测溶解度。
量子化学方法
03
利用量子化学方法计算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预测溶解度。
模拟软件介绍
Materials Studio
设计实验步骤
确定实验的操作步骤,包括实验条件 的控制(如温度、压力)、取样、数 据记录等。
选择合适的仪器
根据实验需求,选择适当的实验仪器, 如恒温水浴、离心机、分光光度计等。
实验操作流程
准备实验仪器和试剂
根据实验设计,准备所需的实 验仪器和试剂。
安装实验装置
按照实验步骤,安装实验装置, 确保仪器连接正确、密封良好。
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度可能不同。
溶解度的单位
溶解度的单位通常为 “g/100g溶剂”或 “g/mL溶剂”。
不同单位之间可以通 过换算关系进行转换。
在科学研究中,也使 用其他单位如摩尔/ 千克(mol/kg)来 表示溶解度。
污染治理
溶解度是影响污染物在环境中迁移和转化的重要因素。
土壤修复
了解污染物的溶解度有助于确定有效的土壤修复方法。
水质控制
溶解度的测量可以帮助评估水质,预测污染物对水生生态系统的风 险。
在食品科学中的应用
1 2 3
食品添加剂 溶解度影响食品添加剂的分散性和应用效果。
风味物质 溶解度影响食品中的风味物质的释放和感知。
06
CATALOGUE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的模拟技术
计算机模拟原理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
01
利用计算机模拟分子在不同溶剂中的运动状态,预测溶解度。
蒙特卡洛模拟
02
通过随机抽样计算分子的分布状态,预测溶解度。
量子化学方法
03
利用量子化学方法计算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预测溶解度。
模拟软件介绍
Materials Studio
设计实验步骤
确定实验的操作步骤,包括实验条件 的控制(如温度、压力)、取样、数 据记录等。
选择合适的仪器
根据实验需求,选择适当的实验仪器, 如恒温水浴、离心机、分光光度计等。
实验操作流程
准备实验仪器和试剂
根据实验设计,准备所需的实 验仪器和试剂。
安装实验装置
按照实验步骤,安装实验装置, 确保仪器连接正确、密封良好。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ppt课件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ce6b9c44693daef5ef73d86.png)
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 物质如:KNO3
)80
2、蒸发溶剂法
60
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的物质
如:NaCl
0
70 90 100
小知识 青海湖地区“冬天捞碱,夏天晒盐” 的原因是什么?
纯碱:主要成分碳酸钠, 这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 度的升高而增大,冬天 温度低,碳酸钠溶解度 减小,水中溶解不了,所 以结晶析出。 食盐:主要成分氯化钠, 这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 的变化不大,所以,夏天 温度高水份蒸发,氯化钠 析出。
2019/5/6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和应用从点、 线、交点三个角度来分析
自学指导一、如图所示为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说出图中A、B、 C三点的含义:
(1)A点位于曲线的 上方 ,表示此时溶液是 饱和 溶液, 且在溶液中有 剩余的溶质 。(过饱和溶液)
(2)B点位于 曲线上
,表示对应温度下该物质
的 溶解度 ,此时溶液必定是 饱和
练一练
下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度曲线示意图, t1℃时,A、B、C三种固体 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B>A>C ,
在温度 ﹥t2 ℃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
解度。
溶解度大小的比较: 看点(或线)的位置 高低 注意:只有在一定温 度下才能比较!!!
2、线 自学指导二、观察溶解度随温 度的变化趋势,思考:
(1)在50℃时,向100g水里放入 60 gA物质,可
得到A物质的饱和溶液。
(2)在40℃时,向100g水里
放入50gB物质,得到的溶液
是 饱和 (填“饱和”或“不饱和”)
溶液,其中溶质与溶剂的质
量之比是 2:5 。
(3)要使A从它的溶液中结
九年级下册化学课件:溶解度曲线
![九年级下册化学课件:溶解度曲线](https://img.taocdn.com/s3/m/3081d6a6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f0.png)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九年级下册化学课件溶解度曲线
目录
• 溶解度曲线基本概念 • 各类物质溶解度曲线特点 • 溶解度曲线应用举例 • 实验操作与技巧指导 • 生活中溶解度现象解读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01 溶解度曲线基本概念
溶解度定义及表示方法
溶解度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 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 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 溶剂里的溶解度。
绘制物质溶解度曲线图
01
02
03
04
选择合适的坐标轴
以温度为横坐标,溶解度为纵 坐标,选择合适的坐标轴范围
和刻度。
绘制数据点
将实验测得的各温度下的溶解 度数据在坐标轴上标出。
连接数据点
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各数据点, 得到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添加图例和标签
在图上添加图例、标题、坐标 轴标签等必要信息。
实验注意事项和误差分析
变化规律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总结出物质溶解度的变化规律。例如,对于溶解度随温 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可以通过升温来提高其溶解度;反之,则可以通过降温 来降低其溶解度。
02 各类物质溶解度曲线特点
无机盐类溶解度曲线
大部分无机盐的溶解度随着温 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钾、 硫酸钠等。
少数无机盐的溶解度随着温度 的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 硫酸钡等。
合物分离的方法等。
拓展延伸:其他相关概念介绍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 液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 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 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该种溶质 的溶液叫做该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九年级下册化学课件溶解度曲线
目录
• 溶解度曲线基本概念 • 各类物质溶解度曲线特点 • 溶解度曲线应用举例 • 实验操作与技巧指导 • 生活中溶解度现象解读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01 溶解度曲线基本概念
溶解度定义及表示方法
溶解度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 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 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 溶剂里的溶解度。
绘制物质溶解度曲线图
01
02
03
04
选择合适的坐标轴
以温度为横坐标,溶解度为纵 坐标,选择合适的坐标轴范围
和刻度。
绘制数据点
将实验测得的各温度下的溶解 度数据在坐标轴上标出。
连接数据点
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各数据点, 得到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添加图例和标签
在图上添加图例、标题、坐标 轴标签等必要信息。
实验注意事项和误差分析
变化规律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总结出物质溶解度的变化规律。例如,对于溶解度随温 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可以通过升温来提高其溶解度;反之,则可以通过降温 来降低其溶解度。
02 各类物质溶解度曲线特点
无机盐类溶解度曲线
大部分无机盐的溶解度随着温 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钾、 硫酸钠等。
少数无机盐的溶解度随着温度 的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 硫酸钡等。
合物分离的方法等。
拓展延伸:其他相关概念介绍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 液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 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 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该种溶质 的溶液叫做该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溶解度ppt课件
![溶解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71bb29a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b9.png)
24
Q P
A的 不饱和溶液,ω(C)= 20g/120g×100%
20 15
B ② 在t2℃时,将25gA放入到100g
C 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是A物质
的 饱和 溶液,ω(A)=20g/120g×100%
0
t1 t2 t3 温度/℃
③ t3℃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15g/115g×100% 在230gB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B 物质__3_0___g
采取措施
降低温度
升高温度 恒温蒸发溶剂或加入溶质 加入溶剂 升高温度同时加溶质
70 KNO3饱和溶液的W/%
60 M
50
40
N P
30
Q
Y 20
10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⑥沿曲线向下移动
降低温度
如上的六种操作中,能从溶液中析出固体的是第⑥种情况。
如何使溶液 从P点Q点?
D
大册P17 基础测评 1.2.3
D A C
大册P18 基础测评 4.5.6
A
C C
大册P18 拓展提升7
AB D B
C 不能
大册P18 自主梳理
大册P19 合作探究 问题1
31.6
100
131.6
饱和
C
(1)已知20℃时,S(蔗糖)=204g,将200g蔗糖放入100g水 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是蔗糖的 不饱和 溶液,其ω= 66.7%。 (2)已知20℃时,S(氢氧化钙)=0.2g,将1gCa(OH)2放入100g 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是Ca(OH)2的 饱和 溶液,其ω= 0.2%。 (3)已知20℃时,S(氢氧化钙)=0.2g,将0.15gCa(OH)2放入100g 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是Ca(OH)2的不饱和 溶液,其ω=0.15。% (4)已知75℃时,S(氢氧化钙)=0.1g,将0.1gCa(OH)2放入100g 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是Ca(OH)2的 饱和 溶液,其ω=0.1%。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ppt课件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9baff3f8e9951e79a892716.png)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7.2 物质溶解的量
第3课时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开鲁二中 胡春艳
学习目标 重点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重、难点
2.初步学会分析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3.能应用溶解度曲线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难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绘制和分析溶解度曲线,体验数据处 理的过程,和学习数据处理的方法。
数学思想在初中化学中应用的例子比较常见,溶 解度曲线图正是数学中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化学 中典型的应用。溶解度曲线就是在直角坐标系中, 用来描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 近年来,以溶解度曲线为切入点的题目已成为中 考命题的一个热点.由于该部分内容综合性强,因 而同学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也比较多。本节课 围绕溶解度曲线的学习来引导同学们分析读懂溶 解度曲线图并能尽可能熟练地应用于解题。
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 甲的不饱 化趋势; 和溶液 ④如何通过改变温度和增加溶质将不
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⑤如何通过增加溶质、改变温度或蒸 发溶剂,将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练一练
1.如图,A、B、C分别表示三 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⑴ 在t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
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C__>__B___>_A_。
前
140 130
120
提
110
100
诊
90
80
测
70 60
50
硝 酸 钠
A.
硝 酸
.B
钾
氯化铵 氯化钾
3.70℃时氯化铵的溶解
度为_6__0_g__
4.B点表示60℃时硝酸
钾的溶液为不__饱___和_溶液
9.2.2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课件(共40张PPT)
![9.2.2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课件(共4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144539b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ce.png)
冬季,北方养鱼池的冰面上打洞,增加 水中氧气的溶解量。
课时2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针对训练 1.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
是( C )
A.烧开水时,水沸腾前有气泡冒出 B.喝下冰镇汽水后,感觉到有气体冲到鼻腔 C.打开啤酒瓶盖时,有大量的泡沫溢出 D.夏季午后池塘里的鱼常跃出水面
课时2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说一说
1.“20 ℃时,氯化钠固体的溶解度为36.0 g”,其含义是什么?
在20 ℃时,100 g水中溶解36.0 g氯化钠固体,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在20 ℃时,100 g水中最多可溶解36.0 g氯化钠固体。
2. “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 g”,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完 成下表:
课时2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溶质的性质 溶剂的性质 温度
S
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因素
溶质的性质 溶剂的性质 温度
课时2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小试牛刀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指明错误原因。
1. 把20 g某物质溶解在100 g水里恰好制成饱和溶液,这种物质的
溶解度就是20 g。 × 未指明温度
提出问题 如何根据表中数据推测表中某一物质(硝酸钾)在某一未 测温度(25℃、85℃)时的溶解度呢?
课时2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设计并实施方案 根据表中数据绘制曲线,并获得所需要的信息。
2.曲线法 温度/℃ 0 20 40 60 80 90
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169 202
N点:物质a在t1℃时的溶解度为S1g。
P点:物质b在t3℃时的溶解度为S3g。
M点:在t2℃时物质a和物质b的溶解度相 等,都为S2g。
课时2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针对训练 1.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
是( C )
A.烧开水时,水沸腾前有气泡冒出 B.喝下冰镇汽水后,感觉到有气体冲到鼻腔 C.打开啤酒瓶盖时,有大量的泡沫溢出 D.夏季午后池塘里的鱼常跃出水面
课时2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说一说
1.“20 ℃时,氯化钠固体的溶解度为36.0 g”,其含义是什么?
在20 ℃时,100 g水中溶解36.0 g氯化钠固体,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在20 ℃时,100 g水中最多可溶解36.0 g氯化钠固体。
2. “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 g”,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完 成下表:
课时2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溶质的性质 溶剂的性质 温度
S
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因素
溶质的性质 溶剂的性质 温度
课时2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小试牛刀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指明错误原因。
1. 把20 g某物质溶解在100 g水里恰好制成饱和溶液,这种物质的
溶解度就是20 g。 × 未指明温度
提出问题 如何根据表中数据推测表中某一物质(硝酸钾)在某一未 测温度(25℃、85℃)时的溶解度呢?
课时2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设计并实施方案 根据表中数据绘制曲线,并获得所需要的信息。
2.曲线法 温度/℃ 0 20 40 60 80 90
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169 202
N点:物质a在t1℃时的溶解度为S1g。
P点:物质b在t3℃时的溶解度为S3g。
M点:在t2℃时物质a和物质b的溶解度相 等,都为S2g。
《溶解度曲线》课件
![《溶解度曲线》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4544894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7d.png)
研究展望
未来,溶解度曲线的研究将更加注重跨学科的交叉融合。例如,将化学、物理、数学、工程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引入溶解度曲线研究,以解决实际应用中的复杂问题。同时,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溶解度曲线的数据挖掘和智能化处理将成为研究的重要方向。
前景展望
06
CHAPTER
参考文献
溶解度曲线的基本概念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溶解度曲线在化学实验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分离提纯过程中,可以利用溶解度曲线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和条件;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可以利用溶解度曲线分析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在物质制备过程中,可以利用溶解度曲线优化制备条件和提高产率。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升高温度
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会减少,形成平缓的溶解度曲线。
降低温度
增加压力通常对溶解度影响不大,因为压力对溶解平衡影响较小。
常压下,压力对溶解度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常压
高压
极性
极性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通常较大。
非极性
非极性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通常较小。
相似相溶
极性物质易溶于极性溶剂,非极性物质易溶于非极性溶剂。
溶剂的纯度
溶剂的纯度也会影响物质的溶解度。
03
CHAPTER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溶解度曲线可以用于预测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的溶解度,从而优化化学反应的条件,提高产物的收率和纯度。
溶解度曲线可以用于研究物质的溶解机理和溶解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物质的性质和行为。
溶解度曲线可以用于确定最佳的分离和提纯工艺条件,例如在结晶、重结晶和萃取等过程中。
溶解度曲线可以用于研究环境中的化学反应和物质转化,从而更好地理解环境中的物质循环和生态平衡。
未来,溶解度曲线的研究将更加注重跨学科的交叉融合。例如,将化学、物理、数学、工程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引入溶解度曲线研究,以解决实际应用中的复杂问题。同时,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溶解度曲线的数据挖掘和智能化处理将成为研究的重要方向。
前景展望
06
CHAPTER
参考文献
溶解度曲线的基本概念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溶解度曲线在化学实验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分离提纯过程中,可以利用溶解度曲线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和条件;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可以利用溶解度曲线分析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在物质制备过程中,可以利用溶解度曲线优化制备条件和提高产率。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升高温度
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会减少,形成平缓的溶解度曲线。
降低温度
增加压力通常对溶解度影响不大,因为压力对溶解平衡影响较小。
常压下,压力对溶解度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常压
高压
极性
极性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通常较大。
非极性
非极性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通常较小。
相似相溶
极性物质易溶于极性溶剂,非极性物质易溶于非极性溶剂。
溶剂的纯度
溶剂的纯度也会影响物质的溶解度。
03
CHAPTER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溶解度曲线可以用于预测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的溶解度,从而优化化学反应的条件,提高产物的收率和纯度。
溶解度曲线可以用于研究物质的溶解机理和溶解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物质的性质和行为。
溶解度曲线可以用于确定最佳的分离和提纯工艺条件,例如在结晶、重结晶和萃取等过程中。
溶解度曲线可以用于研究环境中的化学反应和物质转化,从而更好地理解环境中的物质循环和生态平衡。
中考复习---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共20张PPT)【完美版】
![中考复习---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共20张PPT)【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8df44ed5e53a580217fcfe3b.png)
中考复习---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共20张PPT)【完 美版】
【例题1】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t1℃时,甲、乙的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B. t2℃时,将50 g甲加入50 g水中,可得到100 g溶液 C.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甲 D. t1℃时,分别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中考复习---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共20张PPT)【完 美版】
中考复习---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共20张PPT)【完 美版】
3.溶解度曲线 (1)含义。①曲线上的点,表示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 ②曲线的走向表示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曲线平缓,说明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
度变化影响较小;曲线越陡,说明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越大。 ③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还可表示该温度下,两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
(3)溶液不一定无色,常见的有色溶液有:蓝色的CuCl2、CuSO4溶液;浅绿色的FeCl2、FeSO4 溶液;黄色的FeCl3、Fe2(SO4)3溶液;紫红色的高锰酸钾溶液等。
(4)不同物质去污原理不同,如洗涤剂去油污是乳化作用,汽油去油污是溶解作用。 (5)溶液一定属于混合物,而水、乙醇属于纯净物,因此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中考复习---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共20张PPT)【完 美版】
中考复习---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共20张PPT)【完 美版】
【例题4】(双选)时,将等质量的分别加入到各盛有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恢复到,现 象如图1、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D )
A. 甲中加入的固体是 KNO3 B. 甲中溶液可能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乙中上层清液一定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C. 将甲、乙中的物质混合,充分搅拌,一定有固体剩余 D. 若将甲、乙的温度从升高到,两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溶解度ppt课件
![溶解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92a76a7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50.png)
6、如图是A、B、C三种物质在 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C
C
5、如图:A、B是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1) 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表明A 物质___________ (2) M点表示在__ºC时A和B的 溶解度______,在_____时A 物质的溶解度 >B物质的溶解度。在____时A物质的溶解度小于B物质的溶解度。
溶解性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
20ºC时的溶解度
3.溶解性与固体溶解度的关系
>10g
1-10g
0.01-1g
<0.01g
4.判断正误说明理由(1)某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一定变为不饱和溶液 (2)某饱和溶液降温后一定有晶体洗出 (3)在温度升高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能继续溶解该物质(4)不饱和溶液装华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在
1、完成书P20 “观察与思考”。
巩固练习
M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t2ºCA、C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判断正误: t2ºCA、C两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t2ºC100g水中溶解40gA溶液刚好饱和;那么50g水中溶解________g C溶液刚好饱和。(5)当温度为t 1ºC,三种物质溶 解度由小到大依次为______, 当为t3ºC时,溶解度最大的 是________。(6)从t3º C时的饱和溶液降到t2ºC时,质量分数大小顺序为______, 降到t1ºC时,质量分数大小顺序为______。
例1:20ºC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其含义是什么?
(1)在20ºC时, 23克氯化钾溶于水得到100克饱和溶液,则氯化钾在20ºC 时的溶解度为23克。(2)在20ºC时,100克水中溶有氯化钾23克,则20ºC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23克。(3)在100克水中溶解NaCl 36克恰好饱和,则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4)在20ºC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NaCl 36克,则氯 化钠的溶解度为36
C
C
5、如图:A、B是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1) 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表明A 物质___________ (2) M点表示在__ºC时A和B的 溶解度______,在_____时A 物质的溶解度 >B物质的溶解度。在____时A物质的溶解度小于B物质的溶解度。
溶解性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
20ºC时的溶解度
3.溶解性与固体溶解度的关系
>10g
1-10g
0.01-1g
<0.01g
4.判断正误说明理由(1)某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一定变为不饱和溶液 (2)某饱和溶液降温后一定有晶体洗出 (3)在温度升高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能继续溶解该物质(4)不饱和溶液装华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在
1、完成书P20 “观察与思考”。
巩固练习
M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t2ºCA、C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判断正误: t2ºCA、C两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t2ºC100g水中溶解40gA溶液刚好饱和;那么50g水中溶解________g C溶液刚好饱和。(5)当温度为t 1ºC,三种物质溶 解度由小到大依次为______, 当为t3ºC时,溶解度最大的 是________。(6)从t3º C时的饱和溶液降到t2ºC时,质量分数大小顺序为______, 降到t1ºC时,质量分数大小顺序为______。
例1:20ºC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其含义是什么?
(1)在20ºC时, 23克氯化钾溶于水得到100克饱和溶液,则氯化钾在20ºC 时的溶解度为23克。(2)在20ºC时,100克水中溶有氯化钾23克,则20ºC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23克。(3)在100克水中溶解NaCl 36克恰好饱和,则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4)在20ºC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NaCl 36克,则氯 化钠的溶解度为36
【知识解析】溶解度曲线-完整版课件
![【知识解析】溶解度曲线-完整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99cd556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c5.png)
溶解度曲线
1.溶解度曲线的含义
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得到物质溶 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 几
种 固 体 物 质 的 溶 解 度 曲 线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曲线
2.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意义
曲线上的点 点
两曲线的交点
表示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 两物质在该点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相等
线
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
曲线下方的点
表示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面
曲线上的点
表示溶液恰好为饱和溶液
曲线上方的点
表示溶液为饱和溶液且有未溶晶体
溶解度曲线
3.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陡升型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 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 大,表现为曲线“坡 度”比较陡,如KNO3
PART 1
02
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 一温度时溶解度大小
可以比较不同物质的溶 03
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 大小
04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
确定固体结晶的方法
再见
缓升型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随温度升高也在增大, 但变化不大,表现为曲 线“坡度”比较缓,如 NaCl
PART 2
下降型
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 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表现为曲线“坡度解度曲线
4.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可以查出某种物质在 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01
溶解度曲 线的应用
1.溶解度曲线的含义
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得到物质溶 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 几
种 固 体 物 质 的 溶 解 度 曲 线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曲线
2.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意义
曲线上的点 点
两曲线的交点
表示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 两物质在该点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相等
线
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
曲线下方的点
表示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面
曲线上的点
表示溶液恰好为饱和溶液
曲线上方的点
表示溶液为饱和溶液且有未溶晶体
溶解度曲线
3.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陡升型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 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 大,表现为曲线“坡 度”比较陡,如KNO3
PART 1
02
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 一温度时溶解度大小
可以比较不同物质的溶 03
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 大小
04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
确定固体结晶的方法
再见
缓升型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随温度升高也在增大, 但变化不大,表现为曲 线“坡度”比较缓,如 NaCl
PART 2
下降型
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 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表现为曲线“坡度解度曲线
4.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可以查出某种物质在 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01
溶解度曲 线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极少数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
【 如:熟石灰Ca(OH). 2 】
3
溶
解 200
度 (
190
180 170
克 160
)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讨论2:线的意义
硝酸钾
1. 可以查找某物质在 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2. 可以比较同一温度下, 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大小关系为A > B > C。
( 两3溶)液t1的℃质时量,是分B别用<100Cg水(配填制“>成”、饱“和<”溶、液或,“=B”、)C。
x
·
.
8
补充:从图中还可以获得的信息有(任写两条):
A的溶解度随温度上升而增大
;
A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B大
。
t20C时,A、B的溶解度相等
.
9
(4)有A、B、C三种物质的接近饱和的溶液,欲分别 使它们变成饱和溶液,都可以采用 增加溶质 法 或 蒸发水分法;另外,A、B还可以采用 降温 法, C则应采用 升温 法。 (不5)饱t3和℃时溶,液向(10填0克“饱水和中或加“入不2饱0克和B”)物;质欲,使所其得达溶到液饱为
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气体体积。
固体溶解度 表示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的
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
14
讨论: ①Why气体溶解度一般用体积来表示,而固体用质量表 示? ②与固体不同,气体溶解度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较大?
比较其溶解度时,规定的条件是什么?
③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Why会自动喷出? 喝汽水以后,Why会打嗝?
3. 曲线越陡,该物质的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大。
氯化钠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100
90 温. 度(t)
4
溶
解 200
度 (
190
180 170
克 160
)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讨论3:点的意义
点A(线上方所有的点): 硝酸钾 表示相应温度下,溶液饱和
60℃时,100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10g乙,则甲、
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相比( D )
A.甲大于乙
B.甲小于乙
C.甲、乙相等 D.无法确定
.
6
2.(1)t2℃时,甲的溶解度为 40 g。
(2)t3℃时,在100g水中放入40g甲,充分溶解后,
所得溶液在溶解度曲线图中可表示为 A (填“A”或
“B”)点;若将其降温至 t2℃时,溶液刚好达到饱和状
3、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
溶 200
解 度
190
g 180
(1)列表法
170
.
160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150
温
140
度
/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30
℃ 120
溶
解 度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8 202
246
CO2 能溶于水; CH4 极难溶于水;
HCl、NH3 易溶于水。
110
/g
100
90
. .
(2)溶解度曲线
80 70
.
60 50
. 40 . 30 . .20
10
.
1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溶
解 200
度 (
190
180 170
克 160
)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和状态可再加入 20克B物质;也可以把温度降低至 ℃;还t1 可以蒸发减少 克水5。0
.
10
4.根据甲和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甲物质属于 易溶 (填“难溶”、“微
溶”、可溶”和“易溶”)物质。
38
(2)200C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
溶解度 小 (填“大”或“小”)。
(3)400C时,50g甲或乙分别放在100g水中,充分搅 拌,所得甲溶液的质量是 150 g,属于 不饱和 溶液
态,可表示为 B(填“A”或“B”)点;若继续降温
t1℃,能析出晶体
g1。0
.
7
3.(1)如图所示的阴影部分中,A、B、C三种物质的 溶液分别处于什么状态(填“饱和”或“不饱和”):
A 饱和 ,B 不饱和 ,C 饱和 。 ( 为2A)=t2℃B 时> C,A;、当B温、度C三>种t2物℃质时的,溶三解种度物的质大的小溶关解系度的
10
0
1、硝酸钾和氯化钠谁的溶解能力更强?
硝酸钾
氯化钠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100
90 温. 度(t)
2
讨论: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有何规律?请举例说明。
1. 大多数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如:KNO3 ) 2. 少数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如:食盐NaCl )
A. 试管里甲、乙两溶液中的溶质都减少
B. 试管里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
C. 乙溶液中剩余的固体减少
D. 甲溶液中剩余的固体减少
溶 解 度 (g)
.0
甲
乙 甲
温度( C)
冰水
乙
12
第九单元 溶 液
课题2 溶解度
(第3课时)
.
13
三、气体的溶解度
1、定义
《书》P38
101KPa、一定温度,1体积水中达到
A
(还有没溶解的固体)。
点B(组成线的所有点):
B
表示相应温度下,溶液是
刚好饱和。
C 点C(线下方的所有点):
氯化钠 表示相应温度下,溶液是 不饱和溶液。
交点: 表示相应温度下,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两10种0 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90 温. 度(t)
5
练习
1.在20℃时,100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5g甲;
(填“饱和”或“不饱和”);乙溶液质量约为 g,13属8
于NaC饱l溶和解溶液度。受温度影响不大,一般不考虑温度
(4)有一瓶接近饱和的NaCl溶液,若要使它变为饱 和溶液,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加NaCl 或 蒸发H2O 11。
5.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现将两试管 分别装入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 未溶解的固体),再放进盛有冰水的烧杯里, 则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C )
固体溶解度 表示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的
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
15
三、气体的溶解度
1、定义
101Ka、一定温度,1体积水中达到 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气体体积。
例:0℃,O2的溶解度为0.049 。
101Ka、0℃时,1体积水中最多能溶解O2 0.049 体积。
O2 不易溶于水; H2、CO、N2 难溶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