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族文化的观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從民族文化的觀點

看少數民族的生存與發展

許國宏

簡要綱目

全文大要

壹、前言

貳、問題的產生

參、少數民族的困境

肆、因應之道

伍、結論

全文大要

(一)少數民族多處於國家的邊陲地帶,幅員廣大,交通不便,資源豐富,多為國防的重鎮,亦多為貧窮與落後的象徵,在生存的競爭上顯係弱勢的族群。政府在施政的理念或措施上稍有不當,極易引起廣泛的反彈與不滿,加上宗教信仰的不同,不易溝通,往往成為棘手難解的隱憂,尤有甚者,易成為內戰的導火線。於是,最重要的是該如何挽回其頹勢,長保國家的長治久安。本文即試從政府與少數民族兩方面對問題的產生與因應之道,略作探討,希望有助於兩者之間的瞭解,進求問題的解決。(二)而不同的民族與文化,皆代表其階段性的生活體驗與內涵,尤其是他們對宇宙、人生最原始的體認、概念與認知。故研究少數民族的生存與發展,即是在尊重其人生的體驗和生活的內涵,因為它是「人類」共同的資產,不應掉以輕心,或以輕蔑的態度待之。因為,尊重他們,也就是在尊重我們自己!

壹、前言

不論在國際間或世界各國之各民族間,文化上的衝突可說是屢見不鮮,自古皆然。在後冷戰時代,民族主義──特別是少數民族追求民族自決所衍生的問題,無論對其國內或國際間的秩序,皆構成莫大的威脅。形成所謂歸併主義(irredentism)與分離主義(secession)的矛盾與衝突。據聯合國發展計畫署統計,一九八二年至一九九二年之間,共爆發約八十二場武裝衝突,其中只有三場是國與國之間的戰爭,其餘的武裝

衝突均發生在國家內部。俄羅斯鎮壓車臣共和國,及土耳其清剿庫德族游擊隊,就是最近的例子。

民族分布的地理界限與國家彊界間的不一致;許多疆界的畫分係戰爭與征服的結果,根本忽略了民族分布的「自然」界限,從而埋下了日後衝突之源。同時,雖然分離主義和歸併主義對領土要求種因於民族問題,其間也涉及重大的經濟與天然資源問題。一國之內的地區獨立,除了可能引發骨牌效應外,也可能使該國頓失許多天然資源與工業能力,因此勢必更難以割捨。

據研究,全球存在逾八千種「自然」的語言,其中有七百種語言是主要的語言,但現有的國家還不到兩百個,其中一百八十五國是聯合國的成員。民族的地理分布錯綜複雜,世界上不可能容納每個族裔都有自己的領土,任憑政治地圖再怎麼重劃,也會有不滿意的族裔。

貳、問題的產生

自一九九一年蘇聯解體之後境內各民族紛紛獨立,對於世界各國的少數民族的獨立運動產生了強烈的衝擊和鼓舞作用。少數民族為爭取獨立而不斷引發的動亂和抗爭已使各國政權的穩定性遭受嚴重的挑戰,而在處理抗爭時所採取的鎮壓手段,在國際上也受嚴厲的譴責。一般而言,少數民族地區雖然目前多處在貧窮狀態,但是,由於幅員遼闊且資源豐富,是經濟發展的腹地亦是國防上不可缺少的屏障,這些地區的穩定與否,關係到政權的安危甚巨。

略而言之,造成目前少數民族問題所以日趨嚴重,大致可歸納為下列四點原因:

一、少數民族地區普遍貧窮落後,為政者未能善加輔導,對政府喪失心:

各國政府也會試圖改善其經濟生活來贏得少數民族的支持,並且一再強調重視少數民族的工作,但是,由於先天結構性的問題以及各國政府長期以輸血式的補貼政策而不從根本解決經濟發展的問題,使得邊疆地區普遍呈現的仍是貧窮落後,因此少數民族對國家的認同產生歧見,各種分離運動不斷發生。

二、對民族政策左右搖擺不定,無法獲得少數民族的人心:為了維護少

數民族地區的統治權,在處理許多少數民族衍生的問題上,往往採取高壓手段,時而對少數民族的問題又採取較為寬鬆的政策。有時,除了確認他們的信仰、習俗、語言之外,也會進用少數民族的成員為政府官員。但是箝制的措施一放鬆鬆,少數民族即乘機宣洩歷年來積聚的怨恨,造成近年來邊區少數民族動亂有愈演愈烈的情形。

三、對少數民族宗教問題處理不當,遭致嚴重的反彈:由於在一國之內

各民族間的信仰不同,這種思想上的迴異,往往成為處理少數民族問題上最大的盲點。一國之政府為不願境內的少數民族利用宗教搞分裂的活動,在這個根本原則問題上,沒有任何妥協讓步的餘地。

因此,在中共鐵腕政策下,政教勢力愈大的少數民族地區,遭受的迫害也愈大,相對所招致的反彈也是最強烈的。

四、大量移入外來族群,企圖全面控制少數民族引起反感:各國政府多

有為了減輕城市人口壓力、改變邊區經濟模式,將大量外來的族群移往少數民族地區,人口數有的已超過了當地的少數民族。而且少數民族的官員最多只能當到副手或是被放在一些有名無實的位子

上,真正控制當地政權仍是主體族群的官吏,使少數民族感到自己是被統治者。

參、少數民族的困境

一、文化的迷失

我們要知道,少數民族傳統的習俗、思想和儀制在外來文化來臨之前,並未顯現落伍、禁閉、愚昧的弊病,因為他們就是孕育於此地的風土和人情。文化原本就不應比較,比較後的文化很容易讓人主觀的去分別優劣(註一)。雙方便以自己文化結構長期塑造的價值觀念去衡量對方展示的一切,掌握相異的特質後,便試圖改變對方。進而使強勢的文化凌壓弱勢的文化,因此,傳統少數民族的社會文化,在外來的優勢文化衝擊之下,早就已經崩解,原住民在無法困守原有的價值體系而苟活的窘境下,多半放棄傳統上的堅持,不論相信或甘願與否,在心理和具體的行動中接納外來的新觀念、新信仰、新價值觀。

部份少數民族為了生存與發展,不得不遠離家園,遷移到全然陌生的地方,即使能常與許多的族人來往,也能站穩腳步,建立新的家業,但是文化知識技能的縱橫交接、傳遞,不能靠少數人即可成就,它必須依賴全體民族的力量(有時一個已經衰微的民族尚且已沒有這樣的力量)才能收效;於是可見的現象是:第一代移出母體社會的成員尚能於返鄉時參加傳統的文化活動,他們的下一代由於認知度的不同,因此在情感的成分已經疏淡,如果上一代不曾用心的教導,那麼第二代成員便要在無識無覺中失去他們和文化族群的連繫;以後所有與民族密切的傳統文化活動,對他們而言都是陌生的,因為他們已經在不知不覺中站在旁觀者的位置上,失去了學習本族文化的能力和動機,無異割斷已身與母體的臍帶。隨風飛颺的蒲公英種子,落地生根,到了春天它們依舊是全般的蒲公英,而與自己文化國度決裂的族民,除了形色外,已經什麼都不是了。

二、農村的解體

留居原住地的少數民族絕大多數從事農作;由於歷年主政者對少數族所實施的農業政策往往未曾深入考量各地民族傳統的農作背景、

條件,更未曾考慮何種作物的栽植、農作知識技能最能銜接傳統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