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常见疾病的防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鸡常见疾病的防治
一、新城疫
鸡新城疫又叫亚洲鸡瘟。

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典型新城疫特征为病急,呼吸困难,头冠紫黑,下痢,泄殖腔出血、坏死、腺胃和肌胃交界处以及十二指肠出血,慢性病例常有呼吸道症状和神经病状。

对养鸡业造成巨大的损失,目前仍是最主要和最危险的鸡病之一。

[流行特点] 新城疫的主要传染源是感染新城疫的病鸡,病鸡与健康鸡接触,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

[症状]急性型病鸡体温升高至43-44℃,食欲降低,精神萎靡不振,不愿走动,垂头缩颈,眼半闭,状似错睡,离群呆立,鸡冠渐变暗红色或暗紫色。

病鸡咳嗽,呼吸困难,有沾液性鼻漏,常伸头,张口呼吸,甩头,有时打喷嚏。

病鸡嗉囊内充满体内容物,倒提时常有大量酸臭的液体从口内流出。

拉稀,粪便呈黄绿色或黄白色,有时带血,有的病鸡还出现神经症状,最后体温下降,病鸡一般在1-2天或3-5天死亡。

[防治]
1、预防。

定期预防接种,增强鸡群的特异免疫力。

根据明溪实际可参照以下免疫程序进行。

鸡出壳后7-10日龄用系或II系或IV系疫苗点眼或滴鼻进行首免;二免最好在首免后15天进行,疫苗同上,可用饮水免疫。

三免应在二免后25天内为宜,采用中等毒力疫苗(即I系苗)进行肌肉注射免疫。

2、治疗。

鸡群发病后,无特效药物治疗,应采取紧急免疫的措施。

可视鸡的日龄大小,小鸡用IV系疫苗加倍量饮水,大鸡用I系苗肌肉注射。

二、禽流感
禽流感又叫欧洲鸡瘟。

[流行特点] 禽流感在家禽中以鸡和火鸡易感性最高,其次是珍珠鸡。

鸭、鹅、鸽也可感染。

禽流感一年四季均可流行,但以冬季和气温骤冷骤热的季节更易暴发(如春天)。

[症状]急生型。

常由H5和H7亚刑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引起的,病鸡主要表现为:体温急剧上升,病初可达42℃以上,精神沉郁,活动减少,错睡,停食。

肉髯增厚变硬,向两侧开张,头冠呈紫红色。

两眼突出,眼睑肿胀流泪,眼角有小气泡,眼内有沾性或干酸样分泌物,严重者失明。

鸡冠、肉髯出血、发黑、坏死。

鸡脚鳞片有出血斑,呈紫红色或紫黑色,是本病特征性的表现之一。

部分病鸡出现头颈和腿部麻痹、抽搐等神经病状。

鸭和鹅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后,主要表现为肿头,眼分泌物增多,分泌物呈血水样,下痢,神经症状,头颈扭曲,后期眼角膜混浊。

幼龄鹅、鸭死亡率比较高,成年鹅、鸭的死亡率低一些。

野鸡、珍珠鸡的症头与鸡相似。

[防治] 禽流感属法定的畜禽一类传染病,危害极大,所以一旦爆发,确诊后应坚决彻底销毁疫点的禽只及有关物品,执行严格的封销、隔离、消毒和无害化处理措施。

禽流感主要靠预防接种禽流感疫苗。

鸡(推荐)的免疫程序:(1)种鸡、蛋鸡。

首免日龄10-15天,毫升/只肌肉注射;二
免日龄为开产前1个月,毫升;以后每3-6个月免疫一次。

(2)肉鸡。

首免日龄10-15天,毫升/只;二免日龄30-40天,毫升/只。

三、传染性支气管炎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呼吸道疾病。

[流行特点]本病各种日龄的鸡都可发病,但雏鸡最为严重,死亡率也高,一般以40日龄以内的鸡多发。

本病一年四季均能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多发。

鸡群拥挤、过热、过冷、通风不良、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因素都会促进本病的发生。

[症状]呼吸道型。

鸡群往往发病突然,出现呼吸道症状,幼雏表现为项,张口呼吸、咳嗽,有啰音,尤以夜间最为清楚。

随着病情的发展,全身症状加剧,病鸡精神萎靡不振,错睡,食欲废绝,羽毛松乱,翅下垂,怕冷,常拥护在一起。

常见流鼻液,流泪,频频甩头等。

成年鸡感染本病的呼吸道症状较轻微。

[防治]
1、预防
(1)加强饲养管理,降低饲养密度,避免鸡群拥挤,注意温度变化,避免过冷过热。

加强通风,防止害气体剌激呼吸道。

(2)适时接种病苗。

首免可在3-7日龄左右用传染性支气管炎弱毒苗H120滴鼻;二免可在25-30日龄时用H52弱毒苗饮水免疫。

2、治疗。

本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

发病鸡群应注意发送饲养管理条件,降低鸡群密度,加强鸡舍消毒,同时在饲料或饮水
中适当添加抗菌药物,控制大肠杆菌,支原体等病原的继发感染或混合感染,具有一定作用。

四、鸡白痢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主要分割雏鸡,在出壳后2周内发病率与死良率最高,以拉白痢、衰竭和败血症过程为特殊,常导致大批死亡。

[防治]
1、预防。

及时投药预防,雏鸡出壳后可饮用2-5%乳糖或5%的红糖水,效果较好,或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

2、治疗。

发病时可在饲料中加入四环素或土霉素,按%的量拌料中连用5-7天;氟哌酸或环丙沙星按50毫克/升饮水,连用3-5天。

此外也可用庆大霉素、新霉素等手疾眼快料或饮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