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牢记使命做一个有品位的教师”师德征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忘初牢记使命做一个有品位的教师”师德征文
1做一个有品位的教师
上得了课堂,跑得了操场。
批得了作业,写得了文章。
开得好班会,访得了家长。
解得了忧伤,破得了迷惘。
Hold住多动,控得住轻狂……”看到这对新时代教师标准的网络调侃,我陷入沉思:新时代的我们,到底应该做什么样的教师?
教师的学养、智慧、能力等,都来自于阅读,没有真正的阅读,就没有好的教育。
教师如果不读书,不仅是我们自己的悲哀,还是我们学校、我们教育的悲哀,所以,学校应成为精神的王国,教师要做真正的读书人。
现在大多数教师,每天都被教育教学缠绕得焦头烂额,每天都在机械地重复自己,倦怠和疲惫正吞噬着他们曾经热血澎湃的心,要想点燃他们内心深处沉寂已久的教育激情,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鉴于此,学校要求每个教师假期里读一本好书,写一本读书笔记。
不管是硬性规定,还是教师的成长自觉,教师都应该做一个真正的读书人,给学生做出读书的表率。
记得去年刚放寒假,在书店门口遇见王老师,他的电动车篮里躺着几本书,他说寒假里要多看几本书。
岂止是寒假,在老校区时就经常听同事说,等学校铃落声息,整个校园都进入梦乡,王老师的屋里还亮着灯,他总是读书至深夜,文学、历史、哲学、教育教学,还有四书五经等传统经典无不涉猎。
每次组内听课,几乎都是先听他的,他从不推脱。
大量读书不但丰富了他的知识底色,同时也丰富了他的教学
底色,使他无论是解读文本还是指导学生阅读,都能游刃有余。
他的课虽尚未达到堂堂精品,节节优质,但总能在课堂上做到点石成金,让学生醍醐灌顶。
就像作家余华所说,“我对于经典作品的每一次阅读,都会被他们带走。
我小心翼翼地牵着他们的衣角,模仿着他们的步伐,那是温暖的和百感交集的旅程。
他们把我带走又让我一个人回来,当我回来之后才发现,我已经永远和他们在一起了。
”从小就爱读书的我,读《孩子你慢慢来》,享受到阅读的宁静;读《爱心与教育》,感受到教育的幸福;读《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享受到阅读带来的尊严。
突发事件的烦心,问题学生的棘手,毫无价值的应酬,通过阅读渐渐化为经验、化为理智、化为沉静。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阅读中,体验着成长的快乐,触摸着教育的幸福。
当代教育家杨一青说:“东坡先生云:‘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确实,老师们只有重视‘课外’工夫的积累,时时注意自己知识的‘厚积’,对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学问处处留心,兼收并蓄,才能得心应手地做好课堂教学。
”积土成山,积水成渊。
只有坚持不懈地读书,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并能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才能真正上活、上好每一节课,使自己的教学立于不败之地。
特级教师高万祥在张家港高级中学做校长时,为了督促教师好好阅读,每年给老师发书作为新年礼物。
张硕果老师凭着对教育的理解和对阅读的痴迷,扎根在经典书籍、扎根在教育的田野。
韩素静老师每次出差包里不离书,随手翻阅随时阅读。
常作印老师的海量阅读,
使他走出安阳,走向京城。
在读书的路上能够坚持多久,将最终决定一个教师在教育的路上能够走多远。
是具有文化品位的人越爱读书,即使在贫乏的环境中也能自得其乐,去享受宁静而精神富足的生活。
唐彪在《父师善诱法》中写到:“故读经史古文,则学充识广,文必精佳;不读经史古文,则腹内空虚,文必浅陋。
”因为读书不仅能拓展视野、激发情趣,给人带来心灵的震颤和思维的启迪,而且是发现语言规律、掌握表达技巧、丰富词汇、规范语言的必经之路。
刘勰所说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拜读王全周老师的散文诗集《吟唱与倾听》,近三十万字,何等精美何等感人。
陈海文老师说:“王全周是真正的读书人。
写作需要智慧,更需要厚实的学识垫底。
”
学无止境,教亦无疆。
无论是三十还是六十岁,不学习,就意味着进入了老年。
一个有文化品位的女教师,可以不漂亮,但一定要充满高雅的气质;一个有文化品位的男教师,可以不潇洒,但一定要具有儒雅的风采。
不管新时代教师的標准如何更改,有一点永不过时,那就是坚持读书,做一个有品位的教师。
2幸福教育,如何做一名幸福教师
一、胸中有梦
教师的幸福首先在于“胸中有梦”。
我们之所以强调要争取做到“胸中有梦”,是因为有梦的人生才是幸福且充实的人生,有梦的人生才是幸福且快乐的人生。
对于胸中有梦的幸福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
活的本身。
我们的一生不一定要干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它应当犹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它应当犹如星辰,远望像一盏灯,近看是一团火。
在“照亮”学生的过程中,同时也“照亮”了自己。
我们中间有许许多多“胸中有梦”的人,他们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有着十分明确的奋斗目标,在成就学生的过程中,同时也成就着自己。
二、身上有情
情感是人一切行为的动力,一个幸福的教师,必然拥有亲情,友情,爱情,是一个感情上的富翁!一个幸福的教师,在他的身上,必然洋溢着满腔的热情和澎湃的激情,必然充满着暖暖的温情和甜甜的柔情,同时还拥有高雅而有品位的闲情!
热情在每一个人的人生旅途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热忱是人的“内心之神”,“没有热忱,便没有伟大的成就”。
幸福的教师大多拥有热情、激情。
在事业上非常投入,热爱学生、热爱学校、热爱工作。
幸福的教师身上的情常常表现为:“别让我为了学生懵懂或前学后忘而伤心痛苦,让我比做母亲的更为慈爱,像母亲一般爱护那些不是我亲生的小孩……给我朴质,给我深度,让我每天教学时避免烦琐平淡,让我在工作时,抛开个人物质的追求和世俗的苦恼,让我的手在惩罚时变得轻纤,在爱护时更加温柔……”(智利著名女诗人米斯特拉尔语)在教育引领班级学生前进的过程中,幸福的教师都会以海洋般深沉宽广的爱去拥抱每个孩子,让他们在爱的洗礼中长成大树,长成栋梁,并且懂得以爱去回报社会,回报生活。
激情不老,应该成为每一个幸福教师重要的追求。
马克思说,激情是人追求自己的对象世界的一种本质力量。
幸福的教师对教育的激情,应该从现在的外在表象化为内在的精神气质。
不因年龄的增长,环境的改变,地位的升降而改变。
三、手中有书
有位专家曾经指出:“人类的精神史就是一部阅读史。
”金庸先生有一句名言:“只要有书读,做人就幸福。
”有人说:对于女性来说,书籍是最好的美容品;对于男性来说,书籍是挺酷的一张名片。
俄国作家契诃夫认为,人应当有三个头脑:生来的一个头脑,从书中得来的一个头脑,从生活中得来的一个头脑。
幸福的教师都明白:只有多读书方可重新认识自己,保持头脑的清晰,在竞争日渐激烈的社会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读书会让枯燥的生活变得有意义,会让工作永葆活力,会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让我们的心灵永远保持纯净,宁静,浪漫,激情……
幸福的教师都会热爱读书,把读书当作一种生活方式,当作一种生活习惯;他们永远不会等有时间才阅读,见缝插针,想读就读;永远不会坐进书房才阅读,因为他们知道任何地方都可以阅读;永远不会有用才阅读,因为他们清楚急功近利、立竿见影是妄想;永远不会嫌自己读得太晚,因为他们深知只要行动,就有收获。
四、眼中有事
一个幸福的教师是一个有眼力的人,能够从别人想不到的地方想到问题,能够从别人看不到事情的地方发现事情。
所谓眼中有事,这事是
什么?是课堂中学生生命活力的激发,是操场上学生生命的张扬,是寝室中学生生活的多姿多彩,是食堂里学生身体发育过程中的营养,是大自然中长大的一草一木,是日常生活中自己的一言一行。
幸福的教师在工作中善于观察事物,善于发现问题并及时跟进。
可以说,幸福的教师个个是眼中有物、眼中有事、眼中有人、眼中有活,并且能够做到用眼睛表达,用眼睛说话,随时发现学生与家长欲言又止的问题,提前看到学生与家长的下一步要求、打算,把问题解决在学生与家长提出要求之前。
我们应当好好学习并实践英国教育家赫·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观点:一是不要在自己情绪很糟时去教育孩子,因为这种时候,很容易把自己的糟糕情绪不经意间发泄到孩子身上,这样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因为孩子会感到莫名的委屈;二是努力营造快乐的、鼓励性的环境气氛,让孩子们有自我价值的实现感和成就感;三是努力做一个乐观、快乐的人,因为一个快乐的人将更容易看到孩子的优点,而一个不快乐的人则更容易看到孩子的缺点。
“做好每一件小事”是幸福的教师获得幸福一个基本的条件。
五、工作有心
一个幸福的教师在工作中十分注意讲究方法,用心去做,不断争取获得成功,换言之,“用心”是幸福的教师一个重要的特征。
幸福的教师的“心”表现在有一颗认真细致的心。
有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工作的有心表现在:把事情做透。
这个事包括工作和休息。
上班时投入,高效;下班时放下,放松。
一个幸福的教师的有心还表现在有一
颗博大宽容的心,这是因为学生的成长象蛇蜕皮似的一次次挣扎,老师要帮他们完成这一次次的成长,彼此必然会有摩擦、冲突,如果我们没有一颗博大宽容的心,学生就会经常失去学习、进步甚至活下去的信心。
所以一个教师,就要有一颗宽容的心,能够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要学会赏识孩子。
在评价孩子中,要能保持鼓励性的倾向,使孩子时刻感到自信,能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孩子犯错时,能给孩子一个台阶下,当孩子取得成绩时;别忘了给孩子送上一片掌声;孩子有疑难时,是孩子最好的心理医生和真诚的朋友;当孩子大胆表现自己时,让自己成为最好的欣赏者。
六、生活有“色”
一个幸福的教师绝不能把工作当作生活的全部,更不是唯一。
我们不提倡做“工作狂”,除了工作还是工作的人,是苦行僧,清教徒,活着是没有什么意思的;这有点偏离了人的本性,也背离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
不懂得休息便不懂得工作,不懂得工作便不懂得生活。
同时,我们也不提倡带病工作。
作为人来讲,教书育人是享受,我们应当还有别的享受,这才构成完整的幸福。
一定要善待自己,对得起自己。
要树立“留一点时间给生活,留一点生活给自己”的观念。
业余生活中最好的是丰富的文化生活,它可以极大地改善一个人的心态,调节一个人的情绪。
无论工作多么忙,都应该善于忙里偷闲,参与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学一点浪漫,多一点情调——
闭着眼睛听听音乐,让优美的旋律从全身的毛孔中慢慢地进入我们的心泉,这是最好的心理按摩;
看看电视,了解外面的世界,与电视剧中的角色一起喜怒哀乐;
养几盆花,种几兜草,拉拉琴,练练字,看看书;
利用寒暑假,彻底放松身心。
“智者乐山,仁者乐水”,把工作上的事情暂时抛在脑后,尽情地徜徉在大自然的山山水水之间。
我们一定要努力让自己的生活提升到“工作再忙心不忙,生活再苦心不累”这样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