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大作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6年秋季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题(开卷)

班级:16秋

学号:1646001450097

姓名:郑爱梅

一、论述题(50分)

1.理论联系实际,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5分)

2.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对党的基本路线的认识。(25分)

1.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它包括两层既相对区别、又紧密联系的基本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2谈一谈对党的基本路线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坚持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必须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充分吸取国外经济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增强自力更生能力,必须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要用我们不懈的拼搏和奋斗,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14日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党的基本路线,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须臾不可偏离、丝毫不可偏废,必须全面坚持、一以贯之。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指导全局的总路线、总方针、总政策的集中概括,是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的集中体现。党的基本路线同党在一定时期的主要任务密切相连,同党的事业密切相关。通常所说的党的基本路线,即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

线,是我们党经过几十年艰苦探索才获得的。

邓小平同志指出:“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全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党的十四大将党的基本路线首次写入党章。党的十五大强调:“全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党的十六大强调:“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风险,都必须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不动摇。”关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江泽民同志鲜明地指出:“在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上,我要十分明确地讲两句话:一句是坚定不移,毫不动摇;一句是全面执行,一以贯之。”党的十六大以来,党的基本路线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发展。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进一步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现代化建设目标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党的基本路线进一步丰富发展。

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集中起来,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

坚持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这是基于历史的经验教训和现实的复杂情况作出的科学论断,也是根据基本路线的特殊性和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得出的必然结论。党的基本路线不同于党的各项具体的工作路线和政策,它是总揽全局、统率党的一切工作的路线和政策,也就是总路线和总政策.

析题(50分)

阅读以下材料,运用相关理论分析说明自己的观点。

材料1

11月19日中午,在广东省梅州兴宁市龙田镇环陂村,“华南双季超级稻年亩产3000斤全程机械化绿色高效模式攻关”项目测产验收组测产后宣布:该项目年亩产量达到1537.78公斤,项目实验获得成功,并创造了水稻亩产量新的世界纪录。

袁隆平说,这是超级稻的第五代技术,此次项目成功,代表着中国水稻产量创下了一个新的世界纪录。

——来源《人民日报》材料2

从全球范围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一些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已经呈现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带动了关键技术交叉融合、群体跃进,变革突破的能量正在不断积累。即将出现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为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块头大不等于强,体重大不等于壮,虚胖不行。”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仍然是我国这个经济大个头的“阿喀琉斯之踵”。我国经济发展要突破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

——来源《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材料3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面临着经济发展速度换挡节点;面临着经济发展结构调整节点,低端产业产能过剩要集中消化,中高端产业要加快发展,过去生产什么都赚钱、生产多少都能卖出去的情况不存在了。

从一些世界贸易大国的实践看,当货物出口占世界总额的比重达到10%左右,就会出现拐点,增速要降下来。我国货物出口占世界总额的比重,2010年超过10%,2014年达到12.3%。这意味着我国出口增速拐点已经到来,今后再要维持出口高增长、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高比例已不大可能。这就要求必须把经济增长动力更多放在创新驱动和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上。

——来源《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请根据材料回答:

1.联系实际,并结合材料,谈一谈你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25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世界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

第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其中的生产资料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劳动者也同样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并向现实生产力迅速转化,改变了生产力中的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管理水平。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极大地提高了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能力,提高了生产劳动能力。在生产力系统中,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性要素和主导性的要素。

第二,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过去,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的投入,现代社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智力资源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要素,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第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强国之本。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增强创新能力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世界范围内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近代以来的大国兴衰史告诉我们,国与国之间的较量,、在经济、在军事,更在人才、在技术、在创新。谁占据了技术创新的制高点,谁就能把握住发展的主动权。

2.结合材料,谈一谈你对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的理解?(25分)

一、科学发展观体现了我们党执政的政治理念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体现了我们党的性质、宗旨。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群众的需要为本,它的着眼点和最终目的,不仅是物,更是人。这一要求贯穿于科学发展观的各个方面,是我们党领导发展的根本政治理念。以人为本的要义有两个方面。一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人的全面发展,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本质特征,我们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距离那样的理想境界还很遥远。党中央从这样的高度上来提出问题,不但表明我们党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对远大目标的执着追求;而且表明,从现在起,我们就要朝着这样的方向努力,做到符合现阶段发展水平的那种全面性的要求,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二是“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句话说明,我们党主张的发展不是为了少数人的利益,而是为了全体人民的利益。

科学发展观强调公平正义,要求把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做到这一点的关键,是因为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的私利,也不允许形成大的利益集团而为其所左右。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保证了这一点的实现。外国学者看到,中国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