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微生物学复习题-20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微生物学》复习题-2011
第一部分理论
第一章绪论
1. 微生物有哪些基本特点?
新陈代谢,繁殖,分化,信息传递,遗传,变异,进化
第二章原核微生物
2. 细胞壁有哪些功能?
固定细胞外形;保护细胞免受外力的损伤;阻拦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其化学组成可使细胞具有一定抗原性、致病性及对噬菌体的敏感性;协助有鞭毛的细菌进行鞭毛运动
3. 什么是荚膜?
荚膜是某些细胞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形成的,分泌于细胞壁外的黏液状物质
4. 什么是芽孢?
某些细菌生长到一定时期繁殖速度下降,细胞质浓缩凝集,逐步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椭圆形或圆柱形的抗逆性休眠体,称为芽孢
5. 什么叫菌落?
将单个微生物细胞接种在固体培养基的表面,形成的一个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堆肉眼看见的、有一定形态构造的子细胞集团,称为菌落。
6. 什么是放线菌?
是指一类呈丝状生长、主要以孢子繁殖和陆生性强的原核生物。
7. 什么是酵母菌?酵母菌的繁殖主要繁殖方式是哪种?
酵母菌是一群单细胞的真核微生物。
无性:芽殖、裂殖
有性:形成子子囊和子囊孢子
8. 什么是霉菌?霉菌的菌丝可分为哪几类?
霉菌:形成分枝菌丝的真菌的统称
菌丝可分为有隔膜菌丝和无隔膜菌丝
9. 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四大类微生物的菌落各有何特点?
细菌:湿润、较光滑、较透明、较粘稠、易挑取、质地均匀以及菌落正反面或边缘与中央部位的颜色一致等。
放线菌:干燥、不透明、表面呈致密的丝绒状,上有一层色彩鲜艳的干粉;菌落和培养基的连接紧密,难以挑取;菌落的正反面颜色常常不一致,以及菌落边缘培养基的平面有变形现象。
酵母菌:大多数酵母菌的菌落特征与细菌相似,但比细菌菌落大而厚,菌落表面光滑、湿润、粘稠,容易挑起,菌落质地均匀,正反面和边缘、中央部位的颜色都很均一,菌落多为乳白色,少数为红色,个别为黑色。
霉菌:菌落质地一般比放线菌疏松,外观干燥,不透明,呈现或紧或松的蛛网状、绒毛状或棉絮状;菌落与培养基的连接紧密,不易挑取;菌落正反面的颜色和边缘与中心的颜色常不一致。
10. 什么是原生动物?在水处理中主要是哪些纲?
原生动物:最原始、结构最简单的单细胞动物
在水处理中主要有鞭毛纲、肉足纲和纤毛纲
11. 草履虫和钟虫属于哪一纲?他们大量出现各说明污泥驯化程度如何?
同属于纤毛纲
草履虫大量出现预示出水较差,污泥驯化仍在继续
钟虫大量出现预示出水水质好,污泥驯化佳
12. 当活性污泥中出现轮虫时,往往表明处理效果如何?为什么?
好,喜好清水!高级动物对污染物浓度及毒性相对敏感。
但如数量太多,则是污泥膨胀的前兆。破坏污泥的结构,使污泥松散而上浮。13. 什么是病毒?
病毒:非细胞型+专性寄生+微生物
14. 什么是温和噬菌体?什么溶源细菌?溶源现象的生物意义是什么?
温和噬菌体:噬菌体基因与宿主染色体整合,不产生子代噬菌体,但噬菌体DNA能随细菌DNA复制,并随细菌的分裂而传代。
溶源细菌:带有前噬菌体基因组的细菌称为溶原性细菌。
意义:自我保护机制(反间计),细菌不仅获得了免疫特性,而且增多了自身的遗传类型,提高了进化程度,可谓一举而两得,化害为利。
15. 为什么病毒专性寄生?
没有独立酶系统
第三章微生物的营养与代谢
16. 什么叫生长因子?它包括哪几类化合物?
生长因子:必需,微量的特殊有机营养物,但不能自身合成
种类:氨基酸、维生素、嘌呤、嘧啶等
17. 根据碳源和能源的不同可将微生物分为哪几类?
根据碳源不同可分为无机营养和有机营养
根据能源不同可分为光能自养、化能自养、光能异养和化能异养
18. 根据功能不同,微生物培养基可分为哪几类?
可分为基础培养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
19. 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运输有哪几种途径?各途径的特点如何?
细胞膜以四种方式控制物质的运送,即单纯扩散(被动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送和基团移位(基团转位),其中尤以主动运送为最重要。
特点:单纯扩散:不需载体蛋白不需能量
促进扩散:需载体蛋白不需能量
主动运送:需载体蛋白需能量,运输前后溶质分子不变
基团移位:需载体蛋白需能量,运输前后溶质分子改变
20. 什么是微生物的酶?它有哪些特性?
酶:由活细胞合成的,对其特异性底物起高效催化作用的生物催化剂。
特性:高效性、高度专一性,反应条件温和、易受环境因素影响
21. 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温度、氢离子浓度(PH值)、氧化还原电位、溶解氧、辐射、渗透压、重金属、有机化合物、表面活性剂、抗生素
22. 什么是好氧呼吸?什么厌氧呼吸?什么是发酵?
有氧呼吸:以分子氧为最终电子(和氢)受体的作用,即有机物脱氢后,经完整呼吸链(电子传递链)递氢,最终以分子氧作为氢受体产生水,释放ATP形式的能量,最终产物为CO2。
厌氧呼吸:进行无氧呼吸的微生物生活在缺氧的环境中,这些微生物在产能的生物氧化过程中以无机化合物(NO3、SO4、CO2)中的氧化为最终电子受体,称为无氧呼吸。
发酵:在无氧等外源受氢体(外源最终电子受体)条件下,底物脱氢以后产生的还原力[H]未经过呼吸链传递而直接交给某一内源中间代谢产物接受,以实现底物水平磷酸化产能的生物氧化反应。
23. 比较葡萄糖经不同途径(EM、PP、ED和TCA循环)后的产能效率差异?
PP途径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氧化阶段:从6-磷酸葡萄糖开始,经过脱氢、水解,氧化脱羧生成5—磷酸核酮糖和二氧化碳。第二阶段为非氧化阶段:是磷酸戊糖之间的基团转移、缩合(分子重排)生成一系列7碳、4碳、3碳化合物,最后使6-磷酸己糖再生
ED途径的产能水平较低,1分子葡萄糖分解为2分子丙酮酸时,只净得1分子ATP和2分子NADH EM途径在厌氧条件下,每分子葡萄糖酵母菌发酵后产生2分子乙醇.2分子CO2和2分子ATP TCA循环(三羧酸循环)是机体将糖或其它物质氧化而获得能量的最有效方式。每分子葡萄糖经有氧氧化生成H2O和CO2时,可净生成32(30)分子A TP
第四章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环境
24. 什么叫分批培养?微生物分批培养时的生长规律如何?
分批培养:是将液体培养基臵于一个封闭容器内,然后接入微生物,在一定温度、pH、溶解氧条件下,微生物在其中生长繁殖的过程。
25. 分析为什么微生物接种以后,培养物会出现一个较长的迟缓期?若要缩短生长的迟
缓期,应采取哪些措施?
迟缓期:细胞对培养条件的生理适应期。
可以通过增加接种量、采用最适种龄、选用繁殖速率快的菌种以及尽量保持接种前后所处的培养介质和条件一致等方法来缩短或消除迟缓期。
26. 为什么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良好环境?
土壤具有微生物进行生长繁殖和生命活动所需的各种条件:
1.营养:动植物分泌液及其残体;土壤矿质成分
2.水分和渗透压
3.空气
4.pH:3.5~10.5,大多为6.5~8.5,且缓冲能力强。
5.温度:昼夜、季节温差都较小。
6.阳光:表土几毫米以下,微生物便可免于被阳光
直射致死。所以,土壤有“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之称。
27. 空气中有哪些微生物?
常见种类:(一些抗逆性较强的微生物)
霉菌:曲霉、青霉、木霉、根霉、毛霉、白地霉
细菌:产芽孢菌、产色素细菌,各类球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