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化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得到拟录取消息的前些天一直忐忑不安,想象着自己失败时的沮丧或者自己成功时的兴奋。
终于尘埃落定,内心激动,又面色平静地拿起手机给每一个关心我的家人和朋友发了这个好消息。
也想在这里写下自己考研路上的点点滴滴,给自己留一个纪念,也希望大家能从中得到一些收获。
立大志者得中志,立中志者得小志,立小志者不得志。
所以我建议刚开始大家就朝着自己喜欢的,最好的学校考虑,不要去担心自己能不能考上的问题,以最好的学校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去学习。
大家可以去自己想报考的学校官网上下过去的录取分数线,报录比之类的信息给自己一个参考和努力目标。
包括找一些学长学姐问下经验也是很有用的。
备考那个时候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们都给了我很多的帮助,让我在备考的路上少走了很多的弯路,尤其是那些珍贵的笔记本,现在回想起来依然很是感动,还好现在成功上岸,也算是没有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
所以想着成功之后可以写一篇经验贴,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话不多说,下面跟大家介绍一下我的经验吧。
文末有笔记和真题下载,大家可自取。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化学的初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701)分析化学
(813)有机质谱
参考书目为:
1、《分析化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武汉大学;
2、《分析化学手册. 9A. 有机质谱分析(第三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年陈焕文;
先说说真题阅读的做法…
第一遍,做十年真题【剩下的近三年的卷子考试前2个月再做】,因为真题要反复做,所以前几遍都是把自己的答案写在一张A4纸上,第一遍也就是让
自己熟悉下真题的感觉,虐虐自己知道英语真题的大概难度,只做阅读理解,
新题型完形填空啥的也不要忙着做,做完看看答案,错了几个在草稿纸上记下
来就好了,也不需要研究哪里错了为什么会错…第一遍很快吧因为不需要仔细
研究,14份的试卷,一天一份的话,半个月能做完吧,偷个懒一个月肯定能做完吧【第一遍作用就是练练手找到以前做题的感觉,千万不要记答案,分析答案…】ps:用书选择:木糖英语闪电单词+木糖英语真题。
第二遍是重点…你回头再从97年做起会发现答案是记不住的,还会错很多,甚至错的还不一样,以前对的现在错了,上次错的现在对了,正常……第二遍
一份卷子大概要4,5天才能完成吧,比如第一天你做完了,第二天从第一篇
文章开始从头看,不会的单词全部记下来到自己的单词本子上,最好是专门记
真题单词的本子,包括题目,选项里面不会的单词,虽然黄皮书上有解释,但
大都不全,甚至给的不是句子里的意思,这个工程还是挺大的,一天两篇就可
以了…这一遍也不需要研究句子和答案啥的,只不过记单词中除了自己买的单
词大本,还要加入真题单词的记忆了,考研不止,单词不息,单词反复背……
第二遍就40天来天能完成吧,最多也就两个月【时间都是宽裕的,能提前完
成点最好】…
第三遍自然是分析句子了,这时候以前看的长难句和单词就用到了,做完
以后一个句子一个句子的看【当然包括题目和选项】,分析下句子看看自己能不能看懂,看不懂的就要好好分析了,写在本子上也可以,我当时是直接看的,
用铅笔画画句子成分啥的,如果单词记得够好的话,这一遍应该也会很快吧,1个多月左右……
前三遍已经用了4个月左右了,后面就要快一点了,第四遍才是最痛苦的,通篇翻译,写在纸上很潦草都没关系,很偷懒的话就在心里翻译下再看看译文吧…我只坚持了一半,就翻译了七八年的好像,其他的就是刷一遍真题,在心
里扫一扫有没有翻译太不通的句子,有没有忘掉的单词啥的…这一遍挺痛苦的,也不要全部都翻译吧,能翻译6,7套试卷知道感觉就好了,不过好处还挺多的,这部分做的好,英语的翻译部分就会简单很多,这部分看你个人时间,时
间剩下还多可以多翻译几套试卷
第5遍,前面是打基础,单词,句子都解决了,就要看看行文了,比如提
出论点,展开讨论,这个可能比较抽象…比如类似事物对比,由此及彼等等,
因为考研真题的行文特征很多都是类似的,段落间的关系,这一遍也可以研究
题目了,出题的方式。
找到原文的句子,哪里最容易出题【长难句部分,大都
与文章主题有关系】体会怎么出题的,这边之后答案有的有些印象了,但没关系,不要以为没效果,这部分完成的速度会比以前快很多。
第六遍是研究答案的干扰项和正确选项,比如“张冠李戴”,比如“偷梁换柱”,真题的正确答案大都是同义替换,考研的英语答案太相似了,无论是干扰项还是正确答案。
复习核心—指定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最简单也最重要。
上面我已经给大家列过参考书了,这是大家最容易获得的信息。
参考书目是专业课出题的依据,可以说是最重要的资料。
大家可以在网上买,也可以向学长学姐要,说不定还能顺带获得相关笔记,一举两得。
如果可以,建议再找一本课后题答案,课后答案中很容易出现考点,就像保留比:组分的移动速度比流动相的线速度。
20分配色谱法(partition chromatography):利用被分离组分在固定相或流动相中的溶解度差别,即在两相间分配系数的差别而实现的分离的方法。
21吸附色谱法(adsorption chromatography):利用被分离组分对固定相表面吸附中心吸附能力差别,即吸附系数的差别而实现的分离的方法。
这道题的考点就在好几年的考试中都有所涉及。
学有余力的话,也可以再看看其他版本的教材和习题集,但一定要先把指定书目搞懂搞透,先给大家看一看我的习题集吧。
事半功倍—笔记与讲义
所考核科目的笔记与讲义会使复习事半功倍,你可能会从中得到复习的重点。
对于本校学生,笔记与讲义的获得很简单,自己本科课程的资料积累、学长学姐或者跟老师沟通,资料的获得十分简单。
对于外校的同学来说,学长学姐或者所考学校的本科同学都是你可以获得这些资料的途径。
学长学姐则可以找自己本校的、目标院校考上的或者网上认识的。
也可以发动身边的人脉,找到能够帮助你的本科同学,有最新的专业讲义与笔记,幸运的话还会有专业课的期中、期末考试试题,比如我在做期末试题的时候就有几道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出现在了考试里,我挑一些大家看一下吧,比如说这道题称取过磷酸钙肥料试样0.4891g,以HNO3-HCl溶解后,加入MgCl2、NH4Cl及NH3,使磷沉淀为MgNH4PO4,过滤、洗涤、灼烧成Mg2P2O7(222.55),称其质量为0.1136g,求试样中P2O5(141.94)的百分含量。
演练实战—历年真题
毫无疑问,历年试题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可以用于摸索出题模式、做题技巧,演练实战。
一些学院也会出售试题,可以尝试联系,邮购或拜托一下在当地的同学朋友代买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果学院不出售试题,学长学姐也是很多同学获得真题的途径。
一些考上的学长学姐会在网上售卖打包资料,要注意这方面的信息。
大家做题千万不要盲目,除了参考书的课后习题之外,大家还可以做研教新版的习题集,这个习题集是我用过的最贴近真题的一个了,基本年年都会有原题,不过我去年只遇到了在pH=10.00的条件下,用0.02000mol/L EDTA 滴定同浓度的Mg2+,当选用铬黑T作指示剂,则终点误差是多少?这一道原
题,我听有师兄说,往年最多的时候能出现三四道原题,所以大家一定要提起重视,我给大家的建议是,优先参考书,然后就是真题和研教新版的习题。
说到做题,大家可以在这里联想一下公共课,细想虽然科目不同,但其实做题时候需要注意的点,还有做题的技巧还是有共通的地方,考研的时间比较宝贵,在做《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的时候,可以去仔细看看真题的详解,然后通过这些详解找出类似的题目,找出规律,比如阅读的选项虽多,但是总的其实可以分为同义转述,无中生有,偷换概念,过度推理等几种,这其实就一个做英语题的小规律,以后在做练习时可以重点关注。
而政治也是如此,《政治新时器》上面的重点知识数量很大,不仅要做真题,关键是将真题的答案仔细研究,比如马克思部分的大题,数百字的答案,我们答题时不容易做到和原答案一字不差,这时候就可以将重点提炼出来,精简答案,在考场做题时用自己的语言重新组织就可以了。
说了这么多我们还是继续回归专业课。
然后是,读懂导师—导师论文
所报考院系导师近期的论文往往反映了导师所关注的学术热点,导师近期发表的学术论文对大家的复习有着很大的参考价值,因为一般真题答案会跟这些论文里的学术观点密切相关。
当然,论文的学习也要有所选择,大家时间宝贵,挑选与考试有关的即可。
注意要点
招生简章会告诉我们很多信息和重点内容,大家一定要详细看看。
学长学姐多交流
目标院校考上的学长学姐毫无疑问是你最有效的信息来源,他们有很多备
考经验,包括哪位老师的偏好是什么他们都会比你了解,可能会给你指出了一
条光明的复习道路。
优点:一举多得,省时省力
困难点:如何找到愿意提供帮助的学长学姐
解决方法:
1、在学校的贴吧或交流群去认识一些学姐和学长,刚刚考研成功的学长学姐一般都是很热心的,会很乐意分享自己的经验,当然大家直接找我也可以,
嘿嘿;
2、查到学校公布的录取名单,然后进行搜索,找到学长学姐,借复习资料,这样可能要花一些时间,不过广撒网的方法让你成功联系上学长学姐的概率较高;
3、利用考研群,考研群。
许多学长学姐在考研群中潜水,考研群中也有许多学长学姐在考上目标学校后在考研群中分享资料,不过可能存在勾搭人数太多,学长学姐没有时间单独给予回复的问题。
我总结的专业课真题命题规律
对于真题,不能只满足于看上去会做,而是应该去整体分析,分析其中的
出题规律和出题范围。
万事万物,必有规律可循,试题也不例外。
因此要尽量
去弄到更多的试题,最好能够搜集全最近五年的真题。
专业课历年真题命题存
在以下规律:
1、五年之内,论述题一般不会重复,这是出题人出题的主体思路;
2、简答题三年之内不会重复,三年之外很有可能重复,毕竟专业考试的出题范围有限,大家可以结合前面讨论的复习方法来比较和分析;
3、名词解释题三年之外必有重复,有些更是经常考到,成为常考点,多多留意;
4、密切关注常考点和不考点(五年之内没有考过的点),这两个点都极可能是下次考试的重点。
好了就先和大家说到这里了,我这里还有自己之前用的一些资料,比如真题、笔记、以及一些专业课的视频什么的,大家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去high研网和high研app下载,我都分享在里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