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排风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系统; 同时工作但粉尘种类不同的扬尘点,当工艺允许不同粉尘 混合回收或粉尘无回收价值时,可合设一个系统; 温湿度不同的含尘气体,当混合后可能导致风管内结露时, 应分设系统;
局部排风罩概述

功能:
捕集有害物 控制其扩散

要求:
保证效果:室内空气质量 经济性:小风量

设计原则:
局部排风罩
1.密闭罩的工作原理
住 只留操作口 从罩外吸入空气 罩内污染空气由上部排 风口排出 控制效果最佳 排风量最小 能防止横向气流的干扰 优先采用
第三章
§3.2 密闭罩

局部排风罩
2.密闭罩的形式 用于产尘设备的密闭罩称为防尘密闭罩。 防尘密闭罩随工艺设备及其配置的不同,形 式是多样的。按照它和工艺设备的配置关系, 密闭罩可分为局部密闭罩、整体密闭罩和大 容积密闭罩三种基本形式。

局部排风罩设计:形式,几何形状,风量, 位置等。
本章学习重点

局部排风罩的作用是捕集有害物, 控 制污染气流的运动, 防止有害物向室内空 气扩散. 排风罩控制有害物的效果主要取 决于排风罩的结构参数, 排风罩吸口的风 流运动规律(包括风流结构和风速分布)和 排风量这三个因素. 因此, 学习本章内容 过程中, 要抓住每一种排风罩的这三个因 素的分析计算方法和这三个因素之间的相 互关系.



高悬罩排风量大,易受横向气流 影响,工作不稳定,设计时应尽 可能降低其安装高度。在工艺条 件允许时,可在接受罩上设活动 卷帘。罩上的柔性卷帘设在钢管 上,通过传动机构转动钢管,带 动卷帘上下移动,升降高度视工 艺条件而定。
第三章 局部排风罩
§3.6 槽边排风罩
槽边排风罩形式: 是外部吸气罩的一种特殊形式.根据罩的布置 和罩口形式不同,槽边排风罩可划分为不同 类型。 1.按布置方式分为: 单侧式(B<=700mm);双侧(B>700mm) 周边式:多用于圆槽或近似方形槽
§3.5 热源上部接受罩
低悬罩排风量: 对于低悬罩, 首先分析计算热射流流量, 然 后按“热射流流量+罩口扩大面吸入空气量” 的方法计算排风量. 排风量:L=L0+L1 L1=V1*F1 L0 V1=0.5~0.75m/s L1 L1 如何确定L0?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3.5 热源上部接受罩
§3.3 柜式排风罩
排风量计算: 排风量应满足孔口吸入风速达到控制风速 的要求. 排风量L按下式计算: L = L1+ ν ×F×β m3/s

其中L1为柜内气体发生量(m3/s); ν 为工 作孔口控制风速(m/s); F为孔口及缝隙总 面积(m2); β 为安全系统, β =1.05~1.1.
优化排风罩的结构参数

罩口上的速度分布对排风罩性能有较大影响。 扩张角α直接影响罩口速度分布和阻力,综合 结构、速度分布、阻力三方面的因素,α角应 尽可能小于或等于60°。
§3.4 外部吸气罩
控制风速法-前面有障碍物排风罩

大罩口的辅助措施
当罩口平面尺寸较大时,可采取以下措施改善吸入特性
第三章
§3.2 密闭罩
局部密闭罩
见动画所示。局部产尘点进行密闭,产尘设备及传动装 置留在罩外,便于观察和检修。罩的容积小,排风量少,经 济性好。适用于含尘气流速度低,连续扬尘和瞬时增压不大 的扬尘点。
§3.2 密闭罩
整体密闭罩

见动画所示,产尘设备大部或全部密闭,只 有传动部分留在罩外。适用于有振动或含尘 气流速度高的设备。


为了使沿条缝口长度方向的风速分 布均匀,条缝口的形式可设计成等 高条缝、楔形条缝和多风口式。 (1)等高条缝 条缝式槽边排风罩上的条缝口高度 沿长度方向不变的,称为等高条缝, 其结构与工作原理见动画所示.等高 条缝口的高度h按下式确定:

h=L/3600v0l m(4-6-1) 式中 L——排风罩排风量, m3/h; l——条缝口长度,m; v0——条缝口上的吸入速度, m/s。 v0通常取7~10m/s,排风量大时 还可适当提高。一般取h≤50mm。
§3.2 密闭罩
大容积密闭罩

见动画所示,振动筛的密闭小室,振动筛,提升机等设备全部密闭 在小室内。工人可直接进入小室检修和更换筛网。密闭小室容积大, 适用于多点产尘;阵发性产尘,含尘气流速度高和设备检修频繁的 场合。它的缺点是,占地面积大,材料消耗多。
第三章
§3.2 密闭罩

局部排风罩
排风口位置的确定: 排风口应设在罩内压力最高的部位,防止罩 内出现正压.不应在含尘气流浓度高的部位或飞 溅区内,以避免把过多的物料或粉尘吸入通风系 统,增加除尘器负担.


2按罩口形式:
罩口有平口式和条缝式 两种形式

(1)平口式槽边排风罩因吸气口上下 设法兰边,吸气范围大。但是当槽 靠墙布置时,如同设置了法兰边一 样,吸气范围由1.5 π减小为 0.5 π, 减小了吸气范围,排风量会相应减 小。
(2)条缝式槽边排风罩 条缝式槽边排风罩的结构与工 作原理见动画所示。 条缝式槽边排风罩的特点是截 面高度E较大,E=250mm的称 为高截面,E=200mm的称为低 截面。增大截面高度如同设置 了法兰边一样,可以减小吸气 范围。因此,它的排风量比平 口式的小。它的缺点是占用空 间大,对手工操作有一定影响。 目前条缝式槽边排风罩广泛应 用于电镀车间的自动生产线上。

(2)楔形条缝 楔形条缝罩的结构与工 作原理见动画所示。 采用楔形条缝口时,楔 形条缝的高度可近似按 表3-6-1确定。表中的 h0为条缝口的平均高度。

对于高悬罩, 首先分析不同上升高度热射流的 流量, 流速和断面直径, 然后按“罩口断面的 热射流流量+罩口扩大面吸入空气量”的方法 计算排风量: L=Lz+V1*F1

§3.5 热源上部接受罩

罩的结构参数确定原则:
低悬罩: 罩的结构参数按" 源尺寸加大0.5H" 的原则计算. D1=B+0.5H A1=a+0.5H B1=b+0.5H 高悬罩: 罩的结构参数按“ 罩口断面处的热 射流尺寸加大0.8H” 的原则计算. D=Dz+0.8H
第三章
§3.1 概述 §3.2 密闭罩 §3.3 柜式排风罩 §3.4 外部吸气罩 §3.5 热源上部接受罩 §3.6 槽边排风罩 §3.7 吹吸式排风罩
局部排风罩
第三章
§3.1 概述

局部排风罩
排风罩的类型及其特点: 1. 密闭罩: 污染源全部密闭在罩内, 其特点是排风量 小, 控制有害物的效果好, 不受环境气流 影响, 但影响操作, 主要用于有害物危害 较大, 控制要求高的场合.

清除污染,局部排风优先采用
局部排风系统

排风量确定:
宜按其全部吸风点同时工作计算
非同时工作吸风点的排风量较大时,系统的排风量可按同
时工作的吸风点的排风量与各非同时工作吸风点排风量的 15%~20%之和确定,且应在各间歇工作的吸风点上装设 电动阀门,并与工艺设备连锁。

系统的划分
同一生产流程、同时工作的扬尘点相距不大时,宜合设一
靠近有害气体源,减少吸气范围 吸气流与污染气流一致 污染气流不通过呼吸区 避免室内气流影响

密闭是关键!
基本形式

基本形式
密闭罩 柜式排风罩
外部吸气罩
接受式排风罩 吹吸式排风罩
局部排风罩设计

不同形式的排风罩适用于不同的场合,主 要取决于
工艺设备种类及布置 有害物性质及数量 工人的操作方式 便于安装、维护与管理等因素

条缝口上的速度分布是否均匀,对槽边排风 罩的控制效果有重大影响,高条缝罩沿条缝 口长度方向的风速分布均匀较差,设计进可 采取:减小条缝口面积(f)和罩横断面积 (F1)之比的措施,即通过增大条缝口阻力, 促使速度分布均匀。f/F1愈小,速度分布愈均 匀。f/F1≤0.3时可近似信为是均匀的。

第三章
§3.2 密闭罩

局部排风罩
排风量的计算: 密闭罩排风量L=由物料或工艺设备带入罩 内的空气量L1+由孔口或不严密缝隙吸入的 空气量L2 L = L1 +L2 ( m3/s)
第三章 局部排风罩
§3.3 柜式排风罩

工作原理:
第三章 局部排风罩
§3.3 柜式排风罩

其基本形式有:吸气式和吹吸式
§3.5 热源上部接受罩

热射流的流量的确定:(2) L0=?
L0 0.167Q B Q Ft F 热源对流放热面积 ;m
2 1 3 3 2
t 热源表面与周围空气温 差
对流放热系数 At
1/ 3
A 1.7(水平散热面) A 1.3(垂直散热面)
§3.5 热源上部接受罩


形成正压的主要因素有: 机械设备运动 物料运动 罩内外温度差
第三章
§3.2 密闭罩
局部排风罩
第三章
§3.2 密闭罩
局部排风罩
第三章
§3.2 密闭罩
局部排风罩
第三章
§3.2 密闭罩

局部排风罩
排风速的确定: 与罩内气流速度, 有害物飞溅状况, 粉尘 颗粒大小, 以及罩内压力分布等因素有关.. 对于极细的粉尘应控制在0.4~0.6 m/s 间, 对于较粗物料粉尘应不大于2~3m/s .
第三章
§3.1 概述

局部排风罩
排风罩的类型及其特点: 2. 柜式排风罩: 有一面敞开的工作面, 其它面均密闭. 敞 开面上保持一定的吸风速度, 以保证柜内 有害物不逸出. 主要用于化学实验室操作 台等污染的通风.
§3.1

第三章 概述
局部排风罩
排风罩的类型及其特点: 3. 接受式排风罩:

排风罩口直接对着具有一定速度的有害物混合气
流的运动方向. 由于有害物混合气流的定向运动,
罩口排风量只要能将有害物排走即可控制有害物
的扩散, 主要用于热工艺过程, 砂轮磨削等, 有
害物具有定向运动的污染源的通风.
§3.1 概述

第三章
局部排风罩
排风罩的类型及其特点: 4. 吹吸式排风罩: 由吹出射流和外部吸气罩组合成. 相同条 件下, 排风量比外部排风罩的少, 抗外界干 扰气流能力强, 控制效果好, 不影响工艺操 作, 但增加了射流系统. 主要用于因生产条 件限制, 外部吸气罩离有害物源较远, 仅靠 吸风控制有害物较困难的场合.
第三章
§3.2 密闭罩

局部排风罩
密闭罩的形式: 局部密闭罩, 整体密闭罩和大容积密闭罩 三种基本形式. 还可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 罩的结构形式及结构参数应根据生产设备 的工作特点, 操作方法, 产尘部位及溅射 方向和扩散范围等因素来确定. 经验性较 强.
第三章
§3.2 密闭罩

有害物的放散源全部罩
第三章 局部排风罩
§3.3 柜式排风罩

其基本形式有:下吸气式(用于冷过程且有害物的 密度较大)
第三章 局部排风罩
§3.3 柜式排风罩

其基本形式有:上吸气式(产热量较大的工艺过程)
第三章 局部排风罩
§3.3 柜式排风罩

其基本形式有:上下吸气式(用于发热量不稳定的过程)
观看新增FLASH动画
热射流的流 量的确定: (1) Lz=? (2) L0=?

§3.5 热源上部接受罩

热射流的流量的确定:(1)Lz=?
Lz 0.04Q Z Z H 1.26B
1 3
3 2
H 热源至计算断面距离 ;m B 热源水平投影的直径或 边长 热射流断面直径: Dz 0.36H B
第三章
局部排风罩
第三章局部排风罩
局部排风概述

特点:
结构简单 结合生产工艺 设计完善的局部排风罩,以较小的排风量达到最佳效果

使用: 污染源固定的地方,一定要采用局部排风措施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放散热、蒸汽或有害物质的建筑物,宜采用局部排风。当局部
排风达不到卫生要求时,应辅以全面通风
§3.5 热源上部接受罩
局部排风罩
第三章 局部排风罩
§3.5 热源上部接受罩

根据热源上伞形罩的安装高度H, 分为低悬 罩和高悬罩两类. H≤1.5√Ap的称为低悬罩, H>1.5√Ap的称为高悬类. (Ap为热设备水平 面积). 根据实验, H≤1.5√Ap高度内, 混入热射流内的空气量较少, 可忽略不计; 而H>1.5√Ap以上的高度,混入热射流内的空 气较多, 应考虑混入空气的影响. 因此, 低 悬罩和高悬罩的结构参数, 气流运动及排风 量的分析计算方法有所区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