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新教材)《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导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1预习准备区
02主题探究区
03综合活动区
04课后检测区
答案
1.植被的分类
01预习准备区
02主题探究区
03综合活动区
04课后检测区
2.森林
01预习准备区
02主题探究区
03综合活动区
04课后检测区
3.荒漠和草原
01预习准备区
02主题探究区
03综合活动区
04课后检测区
读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1)~(2)题。
01预习准备区
02主题探究区
03综合活动区
04课后检测区
答案
解析
3.雪线之下、高山草甸之上的过渡地带,通常海拔 4 000 米以上的砾石、 沙石处于不稳定状态,随时滚动,被称为流石滩。这里没有茂盛的草甸,更 没有葱郁的树木灌丛,少量植被多具有速生、叶片厚、根系发达等特点。
试分析流石滩上的植物是如何对抗恶劣的生存环境的。
(5)植被经过长期作用能使区域地理环境朝着一定方向改变。
01预习准备区
02主题探究区
03综合活动区
04课后检测区
01预习准备区
02主题探究区
03综合活动区
04课后检测区
1.判断正误。 (1)决定植被类型的根本因素是水分、热量以及二者的配合状况。( √ ) (2)植被通过呼吸作用影响地球上大气成分。( × )
01预习准备区
02主题探究区
03综合活动区
04课后检测区
科学思维 荒漠与草原区别的分析思路
第(1)题,读图可知,图示区域为中亚地区,气候干旱是其基本特征。根 据等降水量线分布可知,甲地降水在 300 毫米左右,乙、丙的降水量都在 300 毫米以下,而且丙地比乙地更少。故甲、乙、丙三地的典型植被依次是草原、 荒漠草原、荒漠。第(2)题,丁地东南方向是海拔较高的山地,正处在来自大 西洋湿润气流的迎风坡,降水相对较多。再从图上的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来看, 丁地降水在 300 毫米以上。
02主题探究区
03综合活动区
04课后检测区
提示
二、植被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1.自然环境对植被的影响
□ (1)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 01 减少 ,由此形成热带植被、温带植被、
寒带植被的格局。
□ (2)距海远近不同、 02 水分 条件存在差异,出现森林、草原、荒漠的
差异。
(3)洋流也是影响植被的因素之一。
01预习准备区
02主题探究区
03综合活动区
04课后检测区
2.植被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通过 □03 光合 作用影响大气成分。 (2)通过 □04 蒸腾 作用增加大气湿度,调节局地气候。 (3)植物根系具有保持 □05 水土 的作用。 (4)植物残落体变成□06 腐殖质 ,从而改变土壤的物理及化学性质。
课后课时精练
任务探究 世界主要植被类型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我国北部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冷夏热, 降水较少。下图为内蒙古植被类型分布图。
01预习准备区
02主题探究区
03综合活动区
04课后检测区
01预习准备区
02主题探究区
03综合活动区
04课后检测区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判断 A、B、C 三种植被类型。 (2)描述内蒙古植被的分布规律。 (3)指出影响内蒙古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 [成果展示] (1)A 为森林;B 为草原,C 为荒漠。 (2)森林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部大兴安岭地区,草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中 东部地区,荒漠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西部地区。 (3)水分(降水)。
其与自然环境 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布规律,说出主要分布地区。
的关系。
水平 4:结合区域,分析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地理实践力:观察学校所在地植被
类型,探讨其与植被的关系。
课前自主学习
课堂合作研究
随堂基础巩固
课后课时精练
01预习准备区
精心准备 夯实基础
课前自主学习
课堂合作研究
随堂基础巩固
课后课时精练
01预习准备区
02主题探究区
03综合活动区
04依次是( )
A.森林、草原、荒漠
B.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C.森林、高山草甸、荒漠
D.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2)丁地降水量及主要水汽来源是( )
A.大于 300 mm;大西洋 B.大于 300 mm;印度洋
C.小于 300 mm;印度洋 D.小于 300 mm;北冰洋
01预习准备区
02主题探究区
03综合活动区
04课后检测区
1.判断正误。 (1)不同的气候带,植被类型一定不同。( × ) (2)苔原植被一定分布在极地地区。( × )
01预习准备区
02主题探究区
03综合活动区
04课后检测区
2.常绿硬叶林分布在( ) A.南北纬 10°之间 B.热带干旱地区 C.地中海气候区 D.亚欧大陆北部
提示 流石滩地势高峻,多山地大风,温差大,土壤浅薄,无法生长高 大、稠密的植株,所以植被小而少。海拔高,暖季短,所以植被多速生;叶 片肥厚利于保温抗旱;根系发达可以抵御干旱和大风。
01预习准备区
02主题探究区
03综合活动区
04课后检测区
提示
02主题探究区
思维探究 实践运用
课前自主学习
课堂合作研究
随堂基础巩固
01预习准备区
02主题探究区
03综合活动区
04课后检测区
2.干旱地区植被再度减少,可能引起( )
A.气温年较差变小
B.空气更加洁净
C.土壤水肥增多
D.沙漠化加剧
答案 D
解析 干旱地区植被减少,防风固沙功能下降,空气中沙尘增多,故 B 项错误。区域气候变干,气温年较差增大,故 A 项错误。植被减少,枯枝落 叶减少,土壤有机质累积少,土壤肥力下降,故 C 项错误。植被减少后,气 候更加干燥,土地沙漠化加剧,故 D 项正确。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课程标准
学业质量标准
核心素养 人地协调观:尊重自然规律,合理
通过野外观察 水平 1:根据地理资料,说出主要植被类型。
布局植被。
或运用视频、 水平 2:运用地理资料,说明影响植被的自然环境 综合思维:分析植被与自然环境的
图像,识别主 条件。
关系。
要植被,说明 水平 3:能够运用资料,结合典型植被,说明植被 区域认知:运用地图,说明植被分
一、世界主要植被类型 1.热带植被主要包括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热带稀树草原等
01预习准备区
02主题探究区
03综合活动区
04课后检测区
2.亚热带植被包括常绿阔叶林、常绿硬叶林和亚热带荒漠草原
01预习准备区
02主题探究区
03综合活动区
04课后检测区
3.温带植被包括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和草原
4.寒带植被的苔原,由极地(或高山)灌木、苔藓、地衣和多年生草本植 物组成。
答案 C 解析 常绿硬叶林是在地中海气候区发育的典型植被。
01预习准备区
02主题探究区
03综合活动区
04课后检测区
答案
解析
3.对比说明雨林、硬叶林、针叶林形态差异及其主要原因。
提示 雨林茂密、常年葱郁,因常年水热丰富;硬叶林叶坚硬、有蜡质, 因夏季干热;针叶林稀疏、叶片呈针状,因为热量不足。
01预习准备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