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答案汇总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答案及评分标准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答案及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272a9bd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e1.png)
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1、微处理器(CPU)、存储器2、1100001010.0101、778.31253、11010101、110101104、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地址、数据、控制命令。
5、指令周期,总线周期。
6、读写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
7、模拟量、开关量。
8、可屏蔽中断、非屏蔽中断。
二、简答题(共15分,每题5分)1、答:存储容量即可以直接寻址的存储器单元数为220=1Mbyte(2分),其物理地址区域为00000H—FFFFFH,是与存储单元一一对应的20位地址(3分)。
2、答:(1)解决快速CPU与慢速外设之间的矛盾,使CPU可以与外设同时工作,甚至可以与几个外设同时工作。
(2)计算机实现对控制对象的实时处理。
(3)计算机可以对故障自行处理。
(错一项扣2分。
最多扣5分)3、当CPU与高速的外设进行成块的数据传送时要采用DMA方式。
(2分)DMA方式使外设与内存之间直接进行数据交换,而不通过CPU。
DMA 方式可扩展为在存储器的两个区域之间或两个高速的外设之间直接进行数据交换。
(3分)三、分析题(共45分)1、答:各段段首址:CS=10550H,DS=250A0H,ES=2EF00H,SS=8FF00H (4分)操作数的物理地址为:250AH×10H+0204H = 252A4H(2分)2、答:中断类型码分别是12H和23H,它们的中断向量应放在中断向量表的0048H和008CH。
(每项3分)3、答:(1)MOV AX,1200H ;AX=1200H(3)MOV AX,[1200H] ;AX=2AH(6)MOV AX,1000[BX][SI];AX=2AH(每项2分)4、答:(1)程序转向L2;(2)程序转向L3。
(每项3分)5、答:程序运行结束时,AX=8D00H,DX=0000H。
(每项3分)6、答:(1)立即寻址(2)直接寻址,地址:20100H(3)变址寻址,地址:20150H(4)寄存器间接寻址,地址:200A0H(5)基址变址寻址,地址:201A0H(每项2分)7、答:(1)错;(2)错;(3)对;(4)错;(5)对(每项1分)四、答:该通道应工作在方式2,即频率发生器方式。
微机原理及应用参考答案
![微机原理及应用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a66b6b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86.png)
名师整理优秀资源参考答案第一章计算机中的数制和码制第二章计算机概述一、填空题1.82.23. 10244. 25.5、11001.1、00100101.0101B5. 1000010B、42H、66H6. 41.625、29.AH7. 10001101B8. 11001001、110010109. -128 ~ +12710. 系统软件、应用软件11. 电子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二、单选题1. A4. C2. C5.A 3.D 6. C三、分析简答题1. 8086 CPU 的总线根据其中信息传送的类型可分为几种?哪几种?答:8086 CPU 的总线根据其中信息传送的类型可分为三种种,分别是: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2. 写出-25 的原码、反码、补码,并将补码转换成十六进制数 (设机器字长为8 位)。
答:X=-25=-11001BX 原码:10011001BX 反码:11100110BX 补码:11100111B = E7H名师整理 优秀资源 3. 举例说明什么是机器数,什么是真值?答: 将符号数值化了的数称为机器数。
如: -18=-10010B(真值);机器数为: 10010010B第三章 半导体存贮器一、填空题1. ROM 、RAM2. 6 个3. 8、4二、单选题1. A 5. C2 . B3 . D4 . B6 . C7 . B三、分析简答题1. 在对存储器芯片进行片选时,全译码方式、部分译码方式和线选方式各有何特点?答: ①全译码方式: 存储器芯片中的每一个存储单元对应一个唯一的地址。
译码需要的器件多;②部分译码方式:存储器芯片中的一个存储单元有多个地址。
译码简单;③线选:存储器芯片中的一个存储单元有多个地址。
地址有可能不连续。
不需要译码。
四、硬件接口设计题1. 答:(1)A10~08088CPUWEA10~0#CSY4WEA10~01#CS1Y5名师整理优秀资源(2) 存储器类型为RAM 总容量为4K×8地址范围: 0# 2000H-27FFH1# 2800H-2FFFH2. 答:(9 分)(1) 存储器类型:RAM该系统的存储器容量为:6K×8位(或:6K 字节)(2) 1#芯片的地址范围:1000H ~ 17FFH2#芯片的地址范围:0800H ~ 0FFFH3#芯片的地址范围:0000H ~ 07FFH3. 1)1K×42)2K×8或2KB3)地址分配范围第一组: A19~ A10 A9 A8 A7 A6 A5 A4 A3 A2 A1 A0 最小地址最大地址第二组:0 ~0 ~0 ~0 ~111111111111111111110 00000H~1 003FFH0 00400H~1 007FFH第四章微型计算机及微处理器的结构和组成一、填空题1. BIU、EU、指令的译码和指令执行2. 4、16、16、6、20名师整理优秀资源3. 8、164.1、2二、单选题1 . B2 . B三、分析简答题1. 8086/8088 微处理器内部有那些寄存器,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答:执行部件有8个16位寄存器,AX、BX、CX、DX、SP、BP、DI、SI。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课后习题答案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89b7db856a561252d36fe5.png)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习题解答第一章基础知识1.1 解释题(1)微处理器【解答】由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构成的中央处理器(CPU),叫做微处理器。
(2)微型计算机【解答】以微处理器为基础,配以内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总线以及相应的辅助电路而构成的计算机裸机,叫做微型计算机。
(3)微型计算机系统【解答】微型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即由微型计算机、配以相应的外部设备(如打印机、显示器、键盘、磁盘机等),再配以足够的软件而构成的系统。
(4)单板机【解答】将微处理器、RAM、ROM以及I/O接口电路,再配上相应的外设(如小键盘、LED显示器等)和固化在ROM中的监控程序等,安装在一块印刷电路板上构成的微型计算机系统称为单板机。
(5)运算器【解答】运算器是直接完成各种算术运算、逻辑运算的部件,主要由ALU(Arithmetic and Logic Unit,算术逻辑部件)、通用寄存器、标志寄存器等组成。
(6)地址总线【解答】地址总线是CPU对内存或外设进行寻址时,传送内存及外设端口地址的一组信号线。
地址总线的条数多少决定了CPU的寻址能力。
(7)数据总线【解答】数据总线是CPU与内存或外设进行信息交换时,所用的一组数据信号线。
它决定了CPU 一次并行传送二进制信息的位数,反映出CPU的“字长”这个重要性能指标。
(8)控制总线【解答】控制总线是在CPU与外部部件之间传送控制信息(如读/写命令、中断请求命令等)的一组信号线。
1-2 单片机应包括哪些基本部件?其主要应用于哪些领域?【解答】一般单片机芯片中包括微处理器、RAM、ROM、I/O接口电路、定时器/计数器,有的还包括A/D、D/A转换器等。
其主要应用于智能化仪器仪表及工业控制领域。
1-3 按图1-11和图1-12,写出取第二条指令操作码和执行第二条指令的过程。
【解答】ADD AL,12H指令的取指过程:1)IP的值(002H)送入地址寄存器AR;2)IP的内容自动加1,变为003H;3)AR将地址码通过地址总线送到存储器的地址译码器,经译码后选中002H单元;4)微处理器给出读命令MEMR;5)所选中的002H单元内容04H送上数据总线DB;6)数据总线DB上的数据04H送到数据寄存器DR;7)因是取指操作,取出的是指令操作码04H,即由DR送入指令寄存器IR;8)IR中的操作码经指令译码器ID译码后,通过PLA发出执行该指令的有关控制命令。
微机原理及应用课后答案
![微机原理及应用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9412a5a58da0116d17493f.png)
X = C3H = 1101 0011 B
Y =5AH = 0101 1010 B
{(X异或Y)与(X或Y)}= 1001 1001B = 99H
二、填空题:
1、512×4位的存储器分别需要9地址线和4数据线?8K×8位的存储器又分别需要13地址线和8数据线?
4.存储器或IO设备经缓冲后通过总线与CPU连接,且任一时刻只能有1个部件通过总线与CPU进行数据通讯,这是由器件中的三态门电路实现的。
5.8086从数据线上读取数据的时候,其引脚DT/R为低电平,将数据写入存储器或IO设备的时候,其引脚DT/R为高电平。
6.已知某微机控制系统中的RAM容量为4K×16位.首地址为4800H.其最后一个单元的地址为57FFH(=4800H+0FFFH),其所用数据线和地址线分别为16和12根。
答:所谓寻址方式,是指如何通过寻找内存操作数的地址寻找内存操作数。
Intel系列有七种寻址方式:
(一)立即寻址
(二)寄存器寻址
(三)直接寻址
(四)寄存器间接寻址
(五)寄存器相对寻址
(六)基址加变址寻址
(七)相对基址加变址寻址
18.计算325D的十六进制、二进制和BCD码的值。
325D=145H=101000101B=0011 0010 0101BCD
4.CPU内部16位地址寄存器如何寻址和访问CPU外部20根地址形成的1M地址空间?
答:用16位的段寄存器与16位的偏移量来解决这一问题,即各个段寄存器分别用来存放各段的初始地址。当由IP提供或EU按寻址方式计算出寻址单元的16位偏移地址(又称为逻辑地址)后,将与左移4位后的段寄存器的内容同时送到地址加法器进行相加,形成一个20位的实际地址(又称为物理地址),以对存储单元寻址。
《微型计算机系统原理及应用》课后答案_(第3版)清华大学出版社__杨素行
![《微型计算机系统原理及应用》课后答案_(第3版)清华大学出版社__杨素行](https://img.taocdn.com/s3/m/e17ca3d1360cba1aa811da17.png)
第一章 微型计算机基础题1-1 计算机发展至今,经历了哪几代?答: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非冯诺伊曼计算机和神经计算机。
题1-2 微机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微处理器、微机、微机系统的关系是什么? 答:1、微机系统分硬件和软件,硬件包括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和输入输出接口,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2、微处理器是指微机的核心芯片CPU;微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组成微机;微机、外部设备和计算机软件组成微机系统。
题1-3 微机的分类方法包括哪几种?各用在什么应用领域中?答:按微处理器的位数,可分为1位、4位、8位、32位和64位机等。
按功能和机构可分为单片机和多片机。
按组装方式可分为单板机和多板机。
单片机在工业过程控制、智能化仪器仪表和家用电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单板机可用于过程控制、各种仪器仪表、机器的单机控制、数据处理等。
题1-4 微处理器有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答:微处理器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和寄存器三个主要部分。
运算器的功能是完成数据的算术和逻辑运算;控制器的功能是根据指令的要求,对微型计算机各部分发出相应的控制信息,使它们协调工作,从而完成对整个系统的控制;寄存器用来存放经常使用的数据。
题1-5 微处理器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代?Pentium系列微处理器采用了哪些先进的技术?答:第一代4位或低档8位微处理器、第二代中高档8位微处理器、第三代16位微处理器、第四代32位微处理器、第五代64位微处理器、第六代64位高档微处理器。
Pentium系列微处理器采用了多项先进的技术,如:RISC技术、超级流水线技术、超标量结构技术、MMX技术、动态分支预测技术、超顺序执行技术、双独立总线DIB技术、一级高速缓冲存储器采用双cache结构、二级高速缓冲存储器达256KB或512KB、支持多微处理器等。
题1-6 何为微处理器的系统总线?有几种?功能是什么?答: 系统总线是传送信息的公共导线,微型计算机各部分之间是用系统总线连接的。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第四版答案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第四版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7c5057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9c.png)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第四版答案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第四版答案1. 简答题一:根据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第四版,答案如下:- 定义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是一种基于微处理器技术的计算机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部件,通常体积小、功耗低、成本较低,可广泛应用于个人电脑、嵌入式系统等领域。
- 描述微型计算机核心部件:微型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
CPU是微型计算机的处理器,负责执行指令、进行运算逻辑等核心任务。
内存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常见的有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等。
输入输出设备用于与外部环境进行数据交互,如鼠标、键盘、显示器等。
- 解释微指令:微指令是微型计算机中的一种低级指令,用于控制CPU的工作流程。
它通过微程序控制器中的存储器来存储和提取指令,包括控制信号和操作码等信息。
微指令的执行过程是顺序逐条执行,可以实现CPU的控制逻辑。
- 论述微型计算机系统结构: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结构通常分为五个部分: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总线。
其中CPU负责执行指令,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输入设备用于接收外部信息,输出设备用于将结果显示给用户,总线用于连接各个部件之间的数据传输。
2. 简答题二:根据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第四版,答案如下:- 描述微控制器的组成结构:微控制器是一种集成了微处理器、存储器和各种外设接口的单芯片计算机系统。
它通常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RAM和ROM)、输入/输出接口(I/O)、定时器/计数器(Timer/Counter)、串口、模拟/数字转换器等。
- 解释微控制器与微处理器的区别:微控制器是一种集成了微处理器、存储器和外设接口的单芯片系统,而微处理器则只包含中央处理器(CPU)。
微控制器因为集成了其他功能,所以可以独立运行,不需要外部的主板支持。
相比之下,微处理器需要通过外部的主板连接其他芯片来实现完整的计算机系统。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试题及答案1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试题及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b17bbb5e87c24028905fc366.png)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十进制33.25转换成十六进制数为()。
A.B1.4H B.1B.19H C.21.4H D.33.4H2. 计算机系统中采用补码运算的目的是为了()。
A.与手工运算方式保持一致B.提高运算速度C.简化计算机的设计D.提高运算的精度3. 为了把串行输入数据转换为并行输出数据,可以使用()。
A.计数器B.寄存器C.移位寄存器D.存储器4. 8086CPU执行OUT DX,AL指令时,DX寄存器的值输出到()。
A.地址总线B.数据总线C.控制总线D.控制字寄存器5. 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中,操作数处在()。
A.通用寄存器B.内存单元C.程序计数器D.堆栈6. 若有16条地址线,那么可访问的内存地址范围为()。
A.0001H~FFFFH B.0000H~FFFFHC.00000H~FFFFFH D.00001H~FFFFFH7. 在对汇编语言程序的处理过程中,用编辑程序产生汇编语言的源程序的扩展名是()。
A..EXE B..OBJ C..BAT D..ASM8. BUF1 DW 1234H,5678HMOV CL,TYPE BUF1以上两条指令汇编后CL的值为()。
A.01H B.02H C.04H D.08H9. PCI总线的数据宽度为()位。
A.8 B.16 C.32 D.6410. 能同时实现双向串行数据传送的方式是()。
A.单工B.半双工C.双工D.全双工11. 地址译码器的输入端应接在()总线上。
A.地址B.数据C.控制D.以上都对12. 总线的宽度用()总线的条数表示。
A.地址B.数据C.控制D.以上所有13. 8051单片机的MOVX A,@DPTR指令中源操作数的寻址方式是( )寻址。
A. 寄存器B. 寄存器间接C. 直接D. 立即14. 8051单片机中,要用传送指令访问MCS-51片外RAM,指令操作码的助记符是()。
李伯成《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课后习题答案
![李伯成《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ff6b4f5022aaea998f0fe7.png)
李伯成《微机原理》习题第一章本章作业参考书目:①薛钧义主编《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Intel 80X86系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2月第一版②陆一倩编《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其应用(十六位微型机)》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年8月第四版③王永山等编《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1.1将下列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X=10010110B=1*27+0*26+0*25+1*24+0*23+1*22+1*21 +0*21=128D+0D+0D+16D+0D+0D+4D+2D=150DX=101101100B=1*28+0*27+1*26+1*25+0*24+1*23+1*22+0*21+0*20=256D+0D+64D+32D+0D+16D+4D+0D=364DX=1101101B=1*26+1*25+0*24+1*23+1*22+0*21 +1*20=64D+32D+0D+8D+4D+0D+1D=109D1.2 将下列二进制小数转换成十进制数:(1)X=0.00111B=0*2-1+0*2-2+1*2-3+1*2-4+1*2-5=0D+0D+0.125D+0.0625D+0.03125D=0.21875D(2) X=0.11011B=1*2-1+1*2-2+0*2-3+1*2-4+1*2-5=0.5D+0.25D+0D+0.0625D+0.03125D=0.84375D(3) X=0.101101B=1*2-1+0*2-2+1*2-3+1*2-4+0*2-5+1*2-6=0.5D+0D+0.125D+0.0625D+0D+0.015625D=0.703125D1.3 将下列十进制整数转换成二进制数:(1)X=254D=11111110B(2)X=1039D=10000001111B(3)X=141D=10001101B1.4 将下列十进制小数转换成二进制数:(1)X=0.75D=0.11B(2) X=0.102 D=0.0001101B(3) X=0.6667D=0.101010101B1.5 将下列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1) 100.25D= 0110 0100.01H(2) 680.75D= 0010 1010 1000.11B1.6 将下列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1) X=1001101.1011B =77.6875D(2) X=111010.00101B= 58.15625D1.7 将下列二进制数转换成八进制数(1)X=101011101B=101’011’101B=535Q(2) X=1101111010010B=1’101’111’010’010B=15722Q(3) X=110B=6Q1.8 将下列八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1)X=760Q=111'110'000B(2)X=32415Q=11'010'100'001'101B1.9 将下列二进制数转换成十六进制数:X=101 0101 1110 1101B= 5 5 E D HX= 1100110101'1001B= 11 0011 0101 1001B= 3 3 5 9HX= 1000110001B= 10 0011 0001 B= 2 3 1 H1.10 将下列十六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X= ABCH= 1010 1011 1100 BX=3A6F.FFH = 0011 1010 0110 1111.1111 1111BX= F1C3.4B =1111 0001 1100 0011 . 0100 1011B1.11 将下列二进制数转换成BCD码:(1) X= 1011011.101B= 1'011'011.101B= 91.625d=1001 0001.0110BCD(2) X=1010110.001B= 1’010’110.001 =126.1 BCD1.12 将下列十进制数转换成BCD码:(1)X=1024D=0001 0000 0010 0100 BCD(2)X=632 = 0110 0011 0010 BCD(3)X= 103 = 0001 0000 0011 BCD1.13 写出下列字符的ASCI I码:A 41H 65D 0100 0001B9 39H 47D* 2AH 42D= 3DH 45D!21H 33D1.14 若加上偶校验码,下列字符的ASCII码是什么?字符原码加上偶校验码之后B 42H,0100 0010B 42H,0100 0010B4 34H,0011 0100B B4H,1011 0100B7 37H,0011 0111B B7H,1011 0111B= 3DH,0011 1101B BDH,1011 1101B!21H,0010 0001B 21H,0010 0001B?3FH 0011 1111B 3FH,0011 1111B1.15 加上奇校验,上面的结果如何?字符原码加上奇校验码之后B 42H,0100 0010B C2H,1100 0010B4 34H,0011 0100B 34H,0011 0100B7 37H,0011 0111B 37H,0011 0111B= 3DH,0011 1101B 3DH,0011 1101B!21H,0010 0001B A1H,1010 0001B?3FH 0011 1111B BFH,1011 1111B1.16 计算下式:(1)[‘B’/2+ABH-11011001B]*0.0101BCD=(42H/2+ABH-D9H)*0.21 BCD = = F3H*0.21 BCD =(-DH) *0.21 BCD= -2.73D(2) 3CH –[(84D)/(16Q)+’8’/8D]= 60D-[84D/14D+(56/8)]=60D-[13]D==47D1.17 对下列十进制数,用八位二进制数写出其原码、反码和补码:(正数的反码与原码相同,负数的反码除符号位之外其余各位按位取反。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课后答案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97832e763231126edb117a.png)
第1章习题1.3简述3个门电路的基本元素在电路中对电平高低的作用。
答:与、或、非。
1.4 布尔代数有哪两个特点?答:(1)值只有两个;(2)只有与、或、反3种运算。
1.5 布尔代数的“或运算”结果可用哪两句话来归纳?其“与运算”又可归纳成哪两句话“答:(1)“或运算”运算结果为有一真必为真,两者皆假才为假。
(2)“与运算”有一假即为假,两者皆真才为真。
1.6 什么叫原码、反码及补码?答:原码就是一个数的机器数。
反码:将原码每位取反,即为反码。
更准确的是:正数的反码就等于它的原码;负数的反码就是它的原码除符号位外,各位取反。
补码:反码加1就是补码。
更准确的是:正数的补码就等于它的原码;负数的补码就是它的反码加1。
1.7 为什么需要半加器和全加器,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1)因为加法的第一位没有进位,所以用半加器即可;而第二位起可能有进位,故需要考虑全加器;(2)两者的区别是半加器为双入双出,全加器为三入双出。
第2章习题2.2 触发器、寄存器及存储器之间有什么关系?请画出这几种器件的符号。
答:触发器是存放一位二进制数字信号的基本单元。
触发器是计算机的记忆装置的基本单元,也可以说是记忆细胞。
触发器可以组成寄存器,寄存器又可以组成存储器。
寄存器和存储器统称为计算机的记忆装置。
(2)其符号分别表示如下:2.4 累加器有何用处?画出其符号。
答:累加器作为ALU运算过程的代数和的临时存储处。
2.5 三态输出电路有何意义?其符号如何画?答:三态输出电路使得一条信号传输线既能与一个触发器接通,也可以与其断开而与另外一个触发器接通,从而使得一条信号线可以传输多个触发器的信息。
2.6 何谓L门及E门?它们在总线结构中有何用处?答:(1)L门:高电平时使数据装入、低电平时数据自锁其中的电路;E门:E门即三态门,当选通端E门为高电平时,可将信息从A端送到B端。
(2)L门专管对寄存器的装入数据的控制,而E门志管由寄存器输出数据的控制。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试题及答案.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008862eff9aef8941e069e.png)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半加器的和与其输入端的逻辑关系是()。
A.与非B.或非C.与或非D.异或2.下列系统部件中,一般不直接与三类总线连接的是()。
A.I/O接口B.外设C.ROMD.RAM3.完成将累加器AL清零,并使进位标志CF清零,下面错误的指令是()。
A.MOV AL,00HB.AND AL,00HC.XOR AL,ALD.SUB AL,AL4.在串操作指令前使用重复前缀指令REPE,终止串的重复操作条件是()。
A.CX=0且ZF=0B.CX=0且ZF=1C.CX=0或ZF=0D.CX=0或ZF=15.在PC机中,执行IN指令时,CPU进入()周期。
A存储器读 B.存储器写 C.I/O读 D. I/O写6.执行下面指令序列后,结果AX的值是()。
MOV AL,96HCBWA.0FF96HB.8096HC.0096HD.0F96H7.Intel8086采用独立编址时选取的存储空间和I/O空间的控制信号是()。
A.BHE A0B.S2S1S0C./M IOD.ALE8.下列关于8086传送类指令说法错误的是()。
A.立即数只能作为源操作数B.不能在存储器之间直接传送C.不能给CS和IP置新值D.堆栈操作指令必须以字节为操作数9.CPU响应中断时,最先完成的两个步骤是()和保护现场信号。
A.开中断B.恢复现场C.关中断D.不可屏蔽中断10.8086在最小模式下,分时使用AD0~AD15,所以必须外接地址锁存器,当总线上为地址信息时,通过()将地址送入地址锁存器。
A.DENB.ALEC.BHED./DT R11.8253-5引脚12CS RD WR A A、、、、为()时,表示对计数器2设置计数初值。
A.00010B B.10010B C.01010B D.10011B12.8253A-5工作在方式1时,欲使输出负脉冲加宽,则可以在输出计数期间()。
A.改变计数值B.改变控制字C.复位D.重新加入带有上升沿的GA TE信号13.梯形电阻网络中的电阻为()。
微机原理与应用课后答案
![微机原理与应用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f2b58e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d7.png)
微机原理与应用课后答案1. 什么是微机原理?微机原理是指微型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的基本知识。
微机原理涉及到计算机的硬件结构、数据存储、数据传输、指令执行等方面的知识,是学习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基础。
2. 微机原理的应用有哪些?微机原理的应用非常广泛,几乎涵盖了所有领域。
在个人生活中,我们使用的电脑、手机、平板等设备都是基于微机原理设计制造的。
在工业生产中,微机原理应用于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控制、传感器监控等方面。
在科学研究中,微机原理应用于数据采集、实验控制、模拟仿真等方面。
在商业领域,微机原理应用于信息管理、数据分析、网络通讯等方面。
3. 为什么要学习微机原理?学习微机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提高我们对计算机技术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微机原理的学习可以为我们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为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掌握微机原理知识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应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4. 微机原理与应用课后答案。
1)微机原理课后练习题。
什么是计算机的存储器?它的作用是什么?答,计算机的存储器是用来存储数据和程序的设备,它的作用是存储计算机运行时所需要的数据和程序,包括内存和外存。
什么是CPU?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执行指令、进行运算和控制数据传输。
什么是计算机的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举例说明。
答,计算机的输入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扫描仪等;输出设备包括显示器、打印机、投影仪等。
2)微机原理应用题。
请说明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及其主要组成部分。
答,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是基于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之间的协调工作。
运算器负责进行运算,控制器负责指挥各部件的工作,存储器负责存储数据和程序,输入输出设备负责与外部进行数据交换。
请简要描述计算机的指令执行过程。
答,计算机的指令执行过程包括取指、译码、执行和写回四个阶段。
微机原理及应用试题及答案
![微机原理及应用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67a0efa0116c175e0e481a.png)
一、填空题(每空1分)1.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字长、存储容量、指令系统、运算速度、系统配置。
2. 微型计算机系统硬件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等部件,这些部件通过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相连接。
3. 8086的标志寄存器中控制标志有:IF、DF、TF。
4. 8086的标志寄存器中状态标志有:CF 、AF 、ZF 、PF 、SF 、OF 。
5. 随机存储器RAM可分为双极型和MOS型两大类。
6. 只读存储器ROM可分为:ROM、PROM、EPROM、EEPROM。
7. 8255A是可编程并行输入/输出接口,它有3个8位端口,3种工作方式。
8. 8253是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它有3 个计数通道, 6 种工作方式。
9. 串行通信中的数据传送模式有:单工,半双工,全双工。
10. 串行通信中最基本的通信方式:异步通信,同步通信。
11. ADC0809有8 个模拟量输入信号,可用 3 位地址信号控制,有8 位数据输出。
12. DAC0832是可编程数/模转换器,有8位数字量输入信号,2个模拟量输出信号,可设置3种工作方式。
13. 8259A是可编程中断控制器,它有 4 个初始化命令字, 3 个操作命令字。
14.汇编语言指令语句格式:[标号:]操作码助记符[操作数1][,操作数2][;注释]15.CPU和输入/输出设备之间传送的信息有数据信息、状态信息、控制信息。
16. 串行通信中信号传输时的调制解调方式有:调频、调幅、调相。
17. DAC0832可工作在直通、单缓冲、双缓冲三种方式。
18.地址译码的方式有线译码、部分译码、全译码三种。
19.RS-232C串行通信接口T X D和R X D信号的电气性能中“1”= -3~-25V ;“0”= +3~+25V 。
20.8237是可编程DMA控制器,它有4个独立的DMA 通道。
21. 8253每个计数器有2 种计数方式,计数范围分别为:BCD 0~9999 ;二进制0~FFFFH 。
大学_《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吴宁著)课后习题答案下载
![大学_《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吴宁著)课后习题答案下载](https://img.taocdn.com/s3/m/5f3faa1d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80.png)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吴宁著)课后习题答案下载《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吴宁著)内容提要目录第1章计算机基础1.1 数据、信息、媒体和多媒体1.2 计算机中数值数据信息的表示1.2.1 机器数和真值1.2.2 数的表示方法——原码、反码和补码1.2.3 补码的运算1.2.4 定点数与浮点数1.2.5 BCD码及其十进制调整1.3 计算机中非数值数据的信息表示1.3.1 西文信息的表示1.3.2 中文信息的表示1.3.3 计算机中图、声、像信息的表示1.4 微型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1.4.1 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1.4.2 微型计算机软件系统1.4.3 微型计算机中指令执行的基本过程 1.5 评估计算机性能的主要技术指标1.5.1 CPU字长1.5.2 内存储器与高速缓存1.5.3 CPU指令执行时间1.5.4 系统总线的传输速率1.5.5 iP指数1.5.6 优化的内部结构1.5.7 I/O设备配备情况1.5.8 软件配备情况习题1第2章 80x86/Pentium微处理器2.1 80x86/Pentium微处理器的内部结构 2.1.1 8086/8088微处理器的基本结构2.1.2 80386CPU内部结构2.1.3 80x87数学协处理器2.1.4 Pentium CPU内部结构2.2 微处理器的主要引脚及功能2.2.1 8086/8088 CPU引脚功能2.2.2 80386 CPU引脚功能2.2.3 Pentium CPU引脚功能2.3 系统总线与典型时序2.3.1 CPU系统总线及其操作2.3.2 基本总线操作时序2.3.3 特殊总线操作时序2.4 典型CPU应用系统2.4.1 8086/8088支持芯片2.4.2 8086/8088单CPU(最小模式)系统 2.4.3 8086/8088多CPU(最大模式)系统 2.5 CPU的工作模式2.5.1 实地址模式2.5.2 保护模式2.5.3 虚拟8086模式2.5.4 系统管理模式2.6 指令流水线与高速缓存2.6.1 指令流水线和动态分支预测2.6.2 片内高速缓存2.7 64位CPU与多核微处理器习题2第3章 80x86/Pentium指令系统3.1 80x86/Pentium指令格式3.2 80x86/Pentium寻址方式3.2.1 寻址方式与有效地址EA的概念 3.2.2 各种寻址方式3.2.3 存储器寻址时的段约定3.3 8086/8088 CPU指令系统3.3.1 数据传送类指令3.3.2 算术运算类指令3.3.3 逻辑运算与移位指令3.3.4 串操作指令3.3.5 控制转移类指令3.3.6 处理器控制类指令3.4 80x86/Pentium CPU指令系统3.4.1 80286 CPU的增强与增加指令 3.4.2 80386 CPU的增强与增加指令 3.4.3 80486 CPU增加的指令3.4.4 Pentium系列CPU增加的指令 3.5 80x87浮点运算指令3.5.1 80x87的数据类型与格式3.5.2 浮点寄存器3.5.3 80x87指令简介习题3第4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4.1 程序设计语言概述4.2 汇编语言的程序结构与语句格式 4.2.1 汇编语言源程序的框架结构4.2.2 汇编语言的语句4.3 汇编语言的伪指令4.3.1 基本伪指令语句4.3.2 80x86/Pentium CPU扩展伪指令 4.4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4.4.1 程序设计的基本过程4.4.2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4.4.3 分支结构程序设计4.4.4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4.4.5 子程序设计与调用技术4.5 模块化程序设计技术4.5.1 模块化程序设计的特点与规范4.5.2 程序中模块间的关系4.5.3 模块化程序设计举例4.6 综合应用程序设计举例4.6.1 16位实模式程序设计4.6.2 基于32位指令的实模式程序设计 4.6.3 基于多媒体指令的实模式程序设计 4.6.4 保护模式程序设计4.6.5 浮点指令程序设计4.7 汇编语言与C/C 语言混合编程4.7.1 内嵌模块方法4.7.2 多模块混合编程习题4第5章半导体存储器5.1 概述5.1.1 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5.1.2 存储原理与地址译码5.1.3 主要性能指标5.2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5.2.1 静态RAM(SRAM)5.2.2 动态RAM(DRAM)5.2.3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的应用5.3 只读存储器(ROM)5.3.1 掩膜ROM和PROM5.3.2 EPROM(可擦除的PROM)5.4 存储器连接与扩充应用5.4.1 存储器芯片选择5.4.2 存储器容量扩充5.4.3 RAM存储模块5.5 CPU与存储器的典型连接5.5.1 8086/8088 CPU的'典型存储器连接5.5.2 80386/Pentium CPU的典型存储器连接 5.6 微机系统的内存结构5.6.1 分级存储结构5.6.2 高速缓存Cache5.6.3 虚拟存储器与段页结构习题5第6章输入/输出和中断6.1 输入/输出及接口6.1.1 I/O信息的组成6.1.2 I/O接口概述6.1.3 I/O端口的编址6.1.4 简单的I/O接口6.2 输入/输出的传送方式6.2.1 程序控制的输入/输出6.2.2 中断控制的输入/输出6.2.3 直接数据通道传送6.3 中断技术6.3.1 中断的基本概念6.3.2 中断优先权6.4 80x86/Pentium中断系统6.4.1 中断结构6.4.2 中断向量表6.4.2 中断响应过程6.4.3 80386/80486/Pentium CPU中断系统6.5 8259A可编程中断控制器6.5.1 8259A芯片的内部结构与引脚6.5.2 8259A芯片的工作过程及工作方式 6.5.3 8259A命令字6.5.4 8259A芯片应用举例6.6 82380可编程中断控制器6.6.1 控制器功能概述6.6.2 控制器主要接口信号6.7 中断程序设计6.7.1 设计方法6.7.2 中断程序设计举例习题6第7章微型机接口技术7.1 概述7.2 可编程定时/计数器7.2.1 概述7.2.2 可编程定时/计数器82537.2.3 可编程定时/计数器82547.3 可编程并行接口7.3.1 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A7.3.2 并行打印机接口应用7.3.3 键盘和显示器接口7.4 串行接口与串行通信7.4.1 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7.4.3 可编程串行通信接口8251A7.4.3 可编程异步通信接口INS82507.4.4 通用串行总线USB7.4.5 I2C与SPI串行总线7.5 DMA控制器接口7.5.1 8237A芯片的基本功能和引脚特性 7.5.2 8237A芯片内部寄存器与编程7.5.3 8237A应用与编程7.6 模拟量输入/输出接口7.6.1 概述7.6.2 并行和串行D/A转换器7.6.3 并行和串行A/D转换器习题7第8章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发展8.1.1 IBM PC/AT微机系统8.1.2 80386、80486微机系统8.1.3 Pentium及以上微机系统8.2 系统外部总线8.2.1 ISA总线8.2.2 PCI局部总线8.2.3 AGP总线8.2.4 PCI Express总线8.3 网络接口与网络协议8.3.1 网络基本知识8.3.2 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8.3.3 网络适配器8.3.4 802.3协议8.4 80x86的多任务保护8.4.1 保护机制与保护检查8.4.2 任务管理的概念8.4.3 控制转移8.4.4 虚拟8086模式与保护模式之间的切换 8.4.5 多任务切换程序设计举例习题8参考文献《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吴宁著)目录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成果,以教育部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基本要求V4.0”精神为指导,力求做到“基础性、系统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的统一。
《微机原理及应用》各章习题参考答案
![《微机原理及应用》各章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428a9d852458fb760b566c.png)
《微机原理及应用》各章习题参考答案第1章微型计算机概论一、填空题1. 微机硬件系统主要由CPU、(存储器)、(总线)、(输入输出接口)和输入输出设备组成。
2. 冯·诺依曼计算机的核心原理是(存储程序原理)3. 完成下列数制的转换1)10100110B=( 166 )D=( A6H )H2)223.25 =( 11011111.01 )B=( DF.4 )H3)1011011.101B=( 5B.A )H=(1001 0001.01100010 0101 )BCD4. 已知[X]补5. 已知A=10101111,B=01010000,则A∧B的结果为( 00000000 ) B=86H,则X的十进制表示形式为( -122 )6. -29H的8位二进制反码是(11010110 )B7.字符4的ASCII码=( 34 )H二、简答题1.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结构是怎样的,主要特点有哪些?解:将计算机设计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5个部分组成,所有的执行都以运算器为核心,采用存储程序工作原理。
2. 已知X=-1101001B,Y=-1010110B,用补码方法求X-Y=?解:[X-Y]补=[X+(-Y)]补= [X]补+[-Y] [X]补原=11101001B [X]补 [-Y]=10010111B原=01010110B=[-Y] [X-Y]补补= [X]补+[-Y]补X-Y=[[X-Y]=11101101B补]补=10010011=-0010011=-193. 写出下列真值对应的原码和补码的形式:1)X=-1110011B2)X=-713)X=+1001001B解:1)[X]原码=11110011B , [X]补码=10001101B2)[X]原码=11000111B, [X]补码=10111001B3)[X]原码=01001001, [X] 补码=01001001B=?4. 已知X和Y的真值,求[X+Y]补1)X=-1110111B Y=+1011010B2)X=56 Y=-215. 若与门的输入端A、B、C的状态分别为1、0、1,则该与门的输出端状态为?若将这3位信号连接到或门,那么或门的输出又是什么状态?解:由与和或的逻辑关系知,若“与”门的输入端有一位为“0”,则输出为“0”;若“或”门的输入端有一位为“1”,则输出为“1”。
(完整word版)《微机原理及应用》习题答案
![(完整word版)《微机原理及应用》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0cd085a417866fb94a8e17.png)
(完整word版)《微机原理及应用》习题答案《微机原理及应用》习题答案教材:《80X86/Pentium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答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1-3(1)01101110 真值=110(2)10001101 真值=-131-4(1)+010111[+010111]原=[+010111]反=[+010111]补=00010111 (2) +101011[+101011]原=[+101011]反=[+101011]补=00101011 (3) –101000[-101000]原=10101000 [-101000]反=11010111 [-101000]补=11011000(4) -111111[-111111]原=10111111 [-111111]反=11000000 [-111111]补=110000011-6(1) [x1+y1]补=[x1]补+ [y1]补=00010100+00100001=00110101(2)[x2-y2]补=[x2]补+ [-y2]补=11101100+00100001=000011011-7 (1)85+60解:[-85]补=10101011 [60]补=00111100[-85]补+[60]补=10101011+00111100=11100111 (11100111)补=10011001 真值=-25CS=0,CP=0, CS⊕CP=0 无溢出(4)-85-60[-85]补=10101011 [-60]补=11000100[-85]补+[-60]补=10101011+11000100=101101111 CS=1, CP=0 CS⊕CP=1 有溢出1-8(1) [x]补+ [y]补=01001010+01100001=10101011 CS=0, CP=1 CS⊕CP=1 有溢出(2) [x]补- [y]补=[x]补+ [-y]补=01001010- 01100001=01001010+10101010=100010110CS=1, CP=1 CS⊕CP=0 无溢出1-9(1) (127)10=(000100100111)BCD(2) (74)H=(116)10=(000100010110)BCD1-10(1) 41H 代表A(2) 72H 代表r(3) 65H 代表e(4) 20H 代表SP1-14(1) 69.57(69.57)10=(1000101.100)B=0.1000101100 X 27=0.1000101100 X 2+111浮点规格数为011101000101(2)-38.405(-38.405)10=(-100110.011)B-100110.011= -0.100110011 x 26 = - 0.100110011 x 2110浮点规格数为011011001100(3) - 0.3125(-0.3125)10=(-0.0101)2=(-0.101)2 x 2-001浮点规格数为1111110100001.+0.008342.(+0.00834)10=(0.000000100010001)2=(0.100010001)2 x 2-1103.浮点规格数为1010010001004.1-155.(1) (69.57)10=(1000101.10010001111010111)26. =(1.00010110010001111010111)2 x 21107. p=6+127=133=(10000101)28.单精度浮点数为010000101000101100100011110101119.(2)(-38.405)10=(-100110.011001111010111000)210. = - (1.00110011001111010111000)2 x 210111. p=5+127=132=(10000100)212.单精度浮点数为1100001000011001100111101011100013.(3) (-0.3125)10=(-0.0101)2=(-1.01)2 x 2-1014. p=-2+127=125=(1111101)215.单精度浮点数为10111110101000000000000000000000第二章 80X86/Pentium 微处理器2-3IO/M DT/R DEN RD WR读存储器 0 0 0 0 1写存储器 0 1 0 1 02-17PA=CS x 16+IP IP的范围为0000H~FFFFH 而CS为A000H因此PA的范围即现行代码段可寻址的存储空间范围为A0000H~AFFFFH2-201234ABCDH=00010010001101001010101111001101 BPA=SS x 16+SP=A0000H+0100H=A0100H栈顶SP=0100H-4=00FCH11001101 A00FCH101010110011010000010010 A0100F2-21(1) 1278H+3469H=0001 0010 0111 1000+0011 0100 0110 1001=0100 0110 1110 0001SF=0 ZF=0 AF=1 PF=1 CF=0 OF=0(2) 54E3H-27A0H=0101 0100 1110 0011+1101 1000 0110 0000=1 0010 1101 0100 0011SF=0 ZF=0 AF=1 PF=0 CF=0 OF=0当进行16位或8位加或减运算时,若最高位产生进位或借位时,将CF置1,否则为0,当进行带符号数补码运算时,运算结果超出了机器所能表示的数值范围,就产生溢出,将OF置1,否则OF置0,即OF用来表示有符号数运算的溢出,而CF则用来表示无符号数运算的溢出。
微机原理及应用参考答案
![微机原理及应用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40c9cca1c7aa00b52acb46.png)
参考答案第一章计算机中的数制和码制第二章计算机概述一、填空题1.82. 23.10244.25.5、11001.1、00100101.0101B5.1000010B、42H、66H6.41.625、29.AH7.10001101B8.11001001、110010109.-128 ~ +12710.系统软件、应用软件11.电子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二、单选题1. A 2. C 3. D4. C 5. A 6. C三、分析简答题1.8086 CPU的总线根据其中信息传送的类型可分为几种?哪几种?答:8086 CPU的总线根据其中信息传送的类型可分为三种种,分别是: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2.写出-25的原码、反码、补码,并将补码转换成十六进制数(设机器字长为8位)。
答:X=-25=-11001BX原码:10011001BX反码:11100110BX补码:11100111B = E7H3.举例说明什么是机器数,什么是真值?答:将符号数值化了的数称为机器数。
如:-18=-10010B(真值);机器数为:10010010B第三章半导体存贮器一、填空题1.ROM、RAM2.6个3.8、4二、单选题1. A 2. B 3. D 4. B5. C 6. C 7. B三、分析简答题1.在对存储器芯片进行片选时,全译码方式、部分译码方式和线选方式各有何特点?答:①全译码方式:存储器芯片中的每一个存储单元对应一个唯一的地址。
译码需要的器件多;②部分译码方式:存储器芯片中的一个存储单元有多个地址。
译码简单;③线选:存储器芯片中的一个存储单元有多个地址。
地址有可能不连续。
不需要译码。
四、硬件接口设计题1.答:(1)(2) 存储器类型为RAM 总容量为4K×8地址范围: 0#2000H-27FFH1# 2800H-2FFFH2.答:(9分)(1)存储器类型:RAM该系统的存储器容量为:6K×8位(或:6K字节)(2)1#芯片的地址范围:1000H ~ 17FFH2#芯片的地址范围:0800H ~ 0FFFH3#芯片的地址范围:0000H ~ 07FFH3.1)1K×42)2K×8或2KB3)地址分配范围第一组:A19~ A10 A9 A8 A7 A6 A5 A4 A3 A2 A1 A0最小地址0 ~ 0 0 0 0 0 0 0 0 0 0 0 00000H~ 最大地址0 ~ 0 1 1 1 1 1 1 1 1 1 1 003FFH 第二组:0 ~ 1 0 0 0 0 0 0 0 0 0 0 00400H~0 ~ 1 1 1 1 1 1 1 1 1 1 1 007FFH第四章微型计算机及微处理器的结构和组成一、填空题1.BIU、EU、指令的译码和指令执行2.4、16、16、6、203.8、164.1、2二、单选题1. B 2. B三、分析简答题1.8086/8088微处理器内部有那些寄存器,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答:执行部件有8个16位寄存器,AX、BX、CX、DX、SP、BP、DI、SI。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试题库答案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试题库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437fa9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3b.png)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试题库答案《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试题库及答案一、填空1.数制转换A)125D=(0111 1101 )B =(175 )O=(7D )H=(0001 0010 0101 )BCDB)10110110B=(182 )D =(266)O=(B6 )H=(0001 1000 0010)BCD2.下述机器数形式可表示的数值范围是(请用十进制形式写出):单字节无符号整数0~ 255 ;单字节有符号整数-127 ~127 。
(注:微型计算机的有符号整数机器码采用补码表示,单字节有符号整数的范围为-128~+127。
)3.完成下列各式补码式的运算,并根据计算结果设置标志位SF、ZF、CF、OF。
指出运算结果有效否。
A)00101101+10011100=11001001B SF=1 ZF=0 CF=0 OF=0B)11011101+10110011=10010000B SF=1 ZF=0 CF=1 OF=04.十六进制数2B.4H转换为二进制数是_0010 1011.0100B ,转换为十进制数是_43.25。
5.在浮点加法运算中,在尾数求和之前,一般需要操作,求和之后还需要进行和舍入等步骤。
6.三态门有三种输出状态:低电平、高电平、高阻态状态。
7.字符“A”的ASCII码为41H,因而字符“E”的ASCII码为45H ,前面加上偶校验位后代码为。
8.数在计算机中的二进制表示形式称为机器数。
9.在计算机中,无符号书最常用于表示。
10.正数的反码与原码相等。
11.在计算机中浮点数的表示形式有整数和小数两部分组成。
12.微处理器中对每个字所包含的二进制位数叫字节。
13.MISP是微处理的主要指标之一,它表示微处理器在1秒钟内可执行多少14.PC机主存储器状基本存储单元的长度是 .15.一台计算机所用的二进制代码的位数称为__字长_______,8位二进制数称为_8位机___。
16.微型计算机由微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组成。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课后习题答案教材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课后习题答案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19541c41a45177232f60a2a2.png)
习题一一、单选题1.CDBCA A二、填空题1. 8086的数据总线为16 位,地址总线为20 位,时钟频率 5 MHz,支持1M 容量主存空间。
2. 计算机的运算和控制核心称为处理器,英文为Processor/CPU ,微型计算机中的处理器常采用一块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称之为微处理器。
3.微型计算机系统可分为三个层次: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系统。
4. 微型计算机按体积的大小可分为:台式电脑,英文为Desktop PC ;笔记本电脑,英文为Notebook PC ;平板电脑,英文为Tablet PC ;手持电脑,英文为Handheld PC 。
5. 处理器的性能用字长、时钟频率、集成度等基本的技术参数来衡量。
6. 指令流水是指将完成一条指令的全过程分解为多个子过程,每个子过程于其他子过程并行进行。
7. 软件按照其完成的功能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是为解决某个具体问题而设计的程序及其文档。
8. 可以把应用软件分为两大类,通用应用软件和专用应用软件。
通用应用软件用于所有的领域及行业,例如:文字处理软件。
专用应用软件用于特定的专业领域及行业。
三、简答题1. 数值协处理器和浮点处理单元是什么关系?答:数值协处理器和浮点处理单元的功能是一样的,用于复杂的数学运算。
不同之处在于数值协处理器是一个独立的芯片,通过总线与微处理器(或主处理器)相连,用于80386及以前低档CPU的微机系统。
而浮点处理单元是主处理器芯片的一个功能单元,从80486开始数值协处理器的功能被集成在CPU内部了。
2. 总线信号分成哪三组信号?答: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
3.在计算机技术中,人工智能包括哪些内容?答:包括虚拟现实、知识系统和机器人。
4. Cache是什么意思?答:Cache指的是高速缓冲存储器5. ROM BIOS是什么?答:位于只读存储器ROM中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6. 中断是什么?中断(Interrupt)是由于外部或内部的中断事件发生,微处理器暂时停止正在执行的程序,转向事先安排好的中断服务子程序,当中断服务程序执行完毕后返回被中断的程序继续执行的过程。
(整理)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答案汇总
![(整理)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答案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f9c21ed6524de518964b7d49.png)
CH01微型计算机概述习题与思考题1.微型计算机由哪些部件组成?各部件的主要功能是什么?解答:算术逻辑部件(ALU)微处理器累加器、寄存器(CPU)控制器系统总线:AB、CB、DB(功能:为CPU和其他部件之间提供数据、地址微型计算机和控制信息的传输通道)微机系统输入/输出(I/O)接口:串/并行接口等(功能:使外部设备和微型机相连)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储器(RAM)(功能:用来存储信息)操作系统(OS)系统软件系统实用程序:汇编、编译、编辑、调试程序等外围设备:打印机、键盘、CRT、磁盘控制器等(注:CPU的功能--①可以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②可保存少量数据;③能对指令进行译码并执行规定的动作;④能和存储器、外设交换数据;⑤提供整修系统所需要的定时和控制;⑥可以响应其他部件发来的中断请示。
)2.8086/8088 CPU 由哪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主要功能各是什么?是如何协调工作的?解答:总线接口部件(BIU):负责与存储器、I/O端口传送数据微处理器(CPU)执行部件(EU):负责指令的执行协调工作过程:总线接口部件和执行部件并不是同步工作的,它们按以下流水线技术原则来协调管理:①每当8086 的指令队列中有两个空字节,或者8088 的指令队列中有一个空字节时,总线接口部件就会自动把指令取到指令队列中。
②每当执行部件准备执行一条指令时,它会从总线接口部件的指令队列前部取出指令的代码,然后用几个时钟周期去执行指令。
在执行指令的过程中,如果必须访问存储器或者输入/输出设备,那么,执行部件就会请求总线接口部件进入总线周期,完成访问内存或者输入/输出端口的操作;如果此时总线接口部件正好处于空闲状态,那么,会立即响应执行部件的总线请求。
但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执行部件请求总线接口部件访问总线时,总线接口部件正在将某个指令字节取到指令队列中,此时总线接口部件将首先完成这个取指令的操作,然后再去响应执行部件发出的访问总线的请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01微型计算机概述习题与思考题1.微型计算机由哪些部件组成?各部件的主要功能是什么?解答:算术逻辑部件(ALU)微处理器累加器、寄存器(CPU)控制器系统总线:AB、CB、DB(功能:为CPU和其他部件之间提供数据、地址微型计算机和控制信息的传输通道)微机系统输入/输出(I/O)接口:串/并行接口等(功能:使外部设备和微型机相连)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储器(RAM)(功能:用来存储信息)操作系统(OS)系统软件系统实用程序:汇编、编译、编辑、调试程序等外围设备:打印机、键盘、CRT、磁盘控制器等(注:CPU的功能--①可以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②可保存少量数据;③能对指令进行译码并执行规定的动作;④能和存储器、外设交换数据;⑤提供整修系统所需要的定时和控制;⑥可以响应其他部件发来的中断请示。
)2.8086/8088 CPU 由哪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主要功能各是什么?是如何协调工作的?解答:总线接口部件(BIU):负责与存储器、I/O端口传送数据微处理器(CPU)执行部件(EU):负责指令的执行协调工作过程:总线接口部件和执行部件并不是同步工作的,它们按以下流水线技术原则来协调管理:①每当8086 的指令队列中有两个空字节,或者8088 的指令队列中有一个空字节时,总线接口部件就会自动把指令取到指令队列中。
②每当执行部件准备执行一条指令时,它会从总线接口部件的指令队列前部取出指令的代码,然后用几个时钟周期去执行指令。
在执行指令的过程中,如果必须访问存储器或者输入/输出设备,那么,执行部件就会请求总线接口部件进入总线周期,完成访问内存或者输入/输出端口的操作;如果此时总线接口部件正好处于空闲状态,那么,会立即响应执行部件的总线请求。
但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执行部件请求总线接口部件访问总线时,总线接口部件正在将某个指令字节取到指令队列中,此时总线接口部件将首先完成这个取指令的操作,然后再去响应执行部件发出的访问总线的请求。
③当指令队列已满,而且执行部件又没有总线访问请求时,总线接口部件便进入空闲状态。
④在执行转移指令、调用指令和返回指令时,由于程序执行的顺序发生了改变,不再是顺序执行下面一条指令,这时,指令队列中已经按顺序装入的字节就没用了。
遇到这种情况,指令队列中的原有内容将被自动消除,总线接口部件会按转移位置往指令队列装入另一个程序段中的指令。
3.8086/8088 CPU 中有哪些寄存器?各有什么用途?标志寄存器F 有哪些标志位?各在什么情况下置位?解答:PF、CF。
标志寄存器F 的各标志位置位情况:· CF:进位标志位。
做加法时出现进位或做减法时出现借位,该标志位置1;否则清0。
·PF:奇偶标志位。
当结果的低8 位中l 的个数为偶数时,该标志位置1;否则清0。
·AF:半进位标志位。
在加法时,当位 3 需向位4 进位,或在减法时位3 需向位 4 借位时,该标志位就置1;否则清0。
该标志位通常用于对BCD 算术运算结果的调整。
·ZF:零标志位。
运算结果各位都为0 时,该标志位置1,否则清0。
·SF:符号标志位。
当运算结果的最高位为 1 时,该标志位置1,否则清0。
·TF:陷阱标志位(单步标志位)。
当该位置 1 时,将使8086/8088 进入单步指令工作方式。
在每条指令开始执行以前,CPU 总是先测试TF 位是否为1,如果为1,则在本指令执行后将产生陷阱中断,从而执行陷阱中断处理程序。
该程序的首地址由内存的00004H~00007H 4 个单元提供。
该标志通常用于程序的调试。
例如,在系统调试软件DEBUG 中的T 命令,就是利用它来进行程序的单步跟踪的。
·IF:中断允许标志位。
如果该位置1,则处理器可以响应可屏蔽中断,否则就不能响应可屏蔽中断。
·DF:方向标志位。
当该位置 1 时,串操作指令为自动减量指令,即从高地址到低地址处理字符串;否则串操作指令为自动增量指令。
·OF:溢出标志位。
在算术运算中,带符号的数的运算结果超出了8 位或16 位带符号数所能表达的范围时,即字节运算大于十127 或小于-128 时,字运算大于十32767 或小于-32768 时,该标志位置位。
4.8086/8088 系统中存储器的逻辑地址和物理地址之间有什么关系?表示的范围各为多少?解答:逻辑地址:段地址:偏移地址物理地址:也称为绝对地址,由段基址和偏移量两部分构成。
物理地址与系统中的存储空间是一一对应的。
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两者之间的关系为:物理地址=段地址×16+偏移地址每个逻辑段的地址范围:0000:0000H~FFFFH;0001:0000H~FFFFH;…;FFFF:0000H~FFFFH;共有232 个地址,但其中有许多地址是重叠的(体现出逻辑地址的优势,可根据需要方便地写出逻辑地址,又不影响其准确的物理地址,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的关系为多对一的关系)。
物理地址的地址范围:00000H~FFFFFH。
5.已知当前数据段位于存储器的A1000H 到B0FFFH 范围内,问DS=?解答:A1000H→A100:0000 以A100H 为段地址的64K 物理地址的范围是:偏移地址为0000H~FFFFH,即A100:0000H~A100:FFFFH→A1000H+0000H~A1000H+0FFFFH=A1000H~B0FFFH,∴DS=A100H。
6.某程序数据段中存有两个字数据1234H 和5A6BH,若已知DS=5AA0H,它们的偏移地址分别为245AH 和3245H,试画出它们在存储器中的存放情况解答:存放情况如图所示(左右两侧的写法均可):5AA0:0000H5AA00H···5AA0:245AH5CE5AH ······34H 12H 6B H5AA0:245BH5CE5BH ··5AA0:·3245H5DC45H5AA0:3246H5DC46H·· ·7.8086/8088CPU 有哪两种工作模式,它们各有什么特点?解答:为了适应各种不同的应用场合,8086/8088CPU 芯片可工作在两种不同的工作模式下,即最小模式与最大模式。
所谓最小模式,就是系统中只有一个8086/8088 微处理器,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总线控制信号,都是直接由这片8086/8088CPU 产生的,系统中的总线控制逻辑电路被减到最少。
该模式适用于规模较小的微机应用系统。
最大模式是相对于最小模式而言的,最大模式用在中、大规模的微机应用系统中。
在最大模式下,系统中至少包含两个微处理器,其中一个为主处理器,即8086/8088CPU,其它的微处理器称之为协处理器,它们是协助主处理器工作的。
8.若8086CPU 工作于最小模式,试指出当CPU 完成将AH 的内容送到物理地址为91001H 的存储单元操作时,以下哪些信号应为低电平:M/ IO、RD 、WR 、BHE /S7、DT/ R。
若CPU 完成的是将物理地址91000H 单元的内容送到AL 中,则上述哪些信号应为低电平。
若CPU 为8088 呢?解答:8086CPU①存储器写(AH→9100H[0001H])时为低电平的信号:WR 、BHE/S7 。
②存储器读(9100H[0000H]→AL)时为低电平的信号:RD 、DT/ R 。
8088CPU①存储器写(AH→9100H[0001H])时为低电平的信号:WR 、SS0(BHE/S7) 、M/ IO。
②存储器读(9100H[0000H]→AL)时为低电平的信号:M/ IO、RD 、DT/ R 。
9.什么是指令周期?什么是总线周期?什么是时钟周期?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解答:指令周期----CPU 执行一条指令所需要的时间称为一个指令周期(Instruction Cycle)。
总线周期----每当CPU 要从存储器或I/O 端口存取一个字节称为一次总线操作,相应于某个总线操作的时间即为一个总线周期(BUS Cycle)。
时钟周期----时钟周期是CPU 处理动作的最小时间单位,其值等于系统时钟频率的倒数,时钟周期又称为T 状态。
它们之间的关系:若干个总线周期构成一个指令周期,一个基本的总线周期由 4 个T 组成,我们分别称为T1~T4,在每个T 状态下,CPU 完成不同的动作。
10. 8086/8088 CPU 有哪些基本操作?基本的读/写总线周期各包含多少个时钟周期?什么情况下需要插入 Tw 周期?应插入多少个 Tw 取决于什么因素?解答:①8086/8088CPU 最小模式下的典型时序有:存储器读写;输入输出;中断响应;系统复位及总线占用操作。
②一个基本的 CPU 总线周期一般包含四个状态T 1、T 2、T 3、T 4 ,即四个时钟周期; ③在存储器和外设速度较慢时,要在T 3之后插入 1 个或几个等待状态T w ;④应插入多少个 T w 取决于 READY 信号的状态,CPU 没有在 T 3 状态的一开始采样到 READY 信号为低电平,就会在T 3和T 4之间插入等待状态T w ,直到采样到 READY 信号为高电平。
11.试说明 8086/8088 工作在最大和最小模式下系统基本配置的差异。
8086/8088 微机系统中为什么一定要有地址锁存器?需要锁存哪些信息?解答:最大模式配置和最小模式配置有一个主要的差别:①就是在最大模式下,需要用外加电路来对 CPU 发出的控制信号进行变换和组合,以得到对存储器和 I/O 端口的读/写信号及对锁存器(8282)和对总线收发器(8286)等等的控制信号。
8288 总线控制器就是完成上面这些功能的专用芯片。
②为多中断源的需要,常采用中断优先权控制电路(如 Intel8259A )。
8086/8088 系统一定要有地址锁存器――因为高四位地址和状态信号是从同一组引脚上分时送出的,低 16 位地址和数据是从同一组引脚上分时传输的,所以必须把地址信息锁存起来。
需要锁存的信息:地址信号、BHE/S 7 和IO/M (8086 为M/IO )信号进行锁存。
12.试简述 8086/8088 微机系统最小模式下从存器储读数据时的时序过程。
解答:正常的存储器读总线操作占用 4 个时钟周期,通常将它们称为 4 个 T 状态即 T 1~T 4。
T 1 状态,IO/ M =0,指出要访问存储器。
送地址信号 A 19-0,地址锁存信号 ALE 有效,用来控制 8282 锁存地址。
DT/ R =0,控制 8286/8287 工作在接收状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