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家训第四课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熹家训第四课《夫和妇柔》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朱熹家训》第四课是围绕我国传统美德“夫柔妇和”这一主题展开的,通过读原句、说释文、讲故事、想问题、我践行五个板块进行设计,体现出课文的文、意、理的统一。韵文“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从文字中体现出作为丈夫应该怎样对待妻子,作为妻子又应该如何对待丈夫。同时为学生提供了辨别和睦家庭的准则,对小学生日常养成“和人处世”的行为习惯提供很大的帮助。释文表意准确,通俗易懂,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揭示课文“和睦相处”的现实意义,为学生能继承和弘扬我国传统美德打下基础。故事《周恩来与邓颖超的故事》生动地诠释了“和睦相处, 和人处世”的朴素哲理。

二、教学目标

1、读中习法,引导学生字正腔圆诵读文本,以韵文做到熟读成诵。

2、读中感悟,结合释义与故事理解领悟如何做一个“和人处世”的孩子。

3、学中反思,借助情境,自觉运用韵文指导生活实践,传承优良美德。

4、学中陶冶,在诵读中感受古代韵文的音韵之美,内涵之美,激发学生热

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三、设计理念

1、层层推进,根据国学教学诵读,明意、悟理、导行的教学目标设立故事

导入,诵读成韵、故事诠释、明理导行这四个教学环节,层层推进,步

步结合,促进知行合一。

2、诵读化与故事生活化有机结合。针对小学生特殊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

诵读成韵,读准韵义的字音、节奏、音高,掌握停顿,创设情境引导学

生反思生活,指导生活实践。

四、教学流程

(一)故事导入

1、故事讲述,引发思考

梁鸿字伯鸾,是扶风平陵人。由于梁鸿的高尚品德,许多人想把女儿嫁给他,梁鸿谢绝他们的好意,就是不娶。与他同县的一位孟氏有一个女儿,长得又黑又肥又丑,而且力气极大,能把石臼轻易举起来。每次为她择婆家,就是不嫁,已三十岁了。父母问她为何不嫁。她说:“我要嫁象梁伯鸾一样贤德的人。梁鸿听说后,就下娉礼,准备娶她。

孟女高高兴兴的准备著嫁妆。等到过门那天,她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哪想到,婚后一连七日,梁鸿一言不发。孟家女就来到梁鸿面前跪下,说:“妾早闻夫君贤名,立誓非您莫嫁;夫君也拒绝了许多家的提亲,最后选定了妾为妻。可不知为什么,婚后,夫君默默无语,不知妾犯了什么过失?” 梁鸿答道:“我一直希望自己的妻子是位能穿麻葛衣,并能与我一起隐居到深山老林中的人。而现在你却穿著绮缟等名贵的丝织品缝制的衣服,涂脂抹粉、梳妆打扮,这哪里是我理想中的妻子啊?”

孟女听了,对梁鸿说:“我这些日子的穿著打扮,只是想验证一下,夫君你是否真是我理想中的贤士。妾早就准备有劳作的服装与用品。”说完,便将头发卷成髻,穿上粗布衣,架起织机,动手织布。梁鸿见状,大喜,连忙走过去,对妻子说:“你才是我梁鸿的妻子!”他为妻子取名为孟光,字德曜,意思是她的仁德如同光芒般闪耀。

后来他们一道去了霸陵山中,过起了隐居生活。在霸陵山深处,他们以耕织为业,或咏诗书,或弹琴自娱。

不久,梁鸿为避征召他入京的官吏,夫妻二人离开了齐鲁,到了吴地。梁鸿一家住在大族皋伯通家宅的廊下小屋中,靠给人舂米过活。每次归家时,孟光备好食物,低头不敢仰视,举案齐眉

《举案齐眉》告诉我们夫妻之间如何做?平时生活中父母又是如何相处的呢?

2、相机引导,揭示题意

出示一组夫妻和睦的图片,根据与学生的谈话交流,点明“夫和妇柔”的主题,夫妻和睦能营造出一个美满的家庭,发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努力去创造美好的新生活。“安乐窝”、“家和万事兴”,我们也应该以父母共同营造的和睦相处的小家为榜样,从小培养倡导和协相处的大家的习惯。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朱熹家训》选读第四课《夫和妇柔》,从我们抑扬顿挫的韵文中体会和学习做一个“和善”的孩子。

(二)诵读成韵

1、字正腔圆,读通韵文

A、《朱熹家训》是地方文化的积淀。“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请学生把韵文中不认识的字找出来,借助拼音读一读,再试着把韵文读两遍。

B、提出诵读要求:眼到、口到、心到。运用手指点读的诵读方式集体朗读韵文。用课件出示韵文及拼音。

2、轻重缓急,读出韵味

A、播放课件音频,让学生找出诵读的停顿节奏,按韵文节奏读文,请学生试着用斜线标出节奏。

夫 / 之所贵者,和也。

妇 / 之所贵者,柔也。

B、找出韵文中轻读与重读的字,按节奏读出韵文(全班集体读、男女生比赛读、个别读、接龙读)适时指导,相机激励/

夫 / 之所贵者,和也。

妇 / 之所贵者,柔也。

C、学生集体诵读,进一步强化诵读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韵文表达的是怎样的意思。

(三)故事诠释

1、图文结合,读文知意

书读百遍,其意自见,通过刚才的诵读,相信同学们对韵方已经成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要考考大家,请同学们一起来做个连线游戏(出示与课文相对应的图片及韵文)在游戏中结合释文让学生感知文意。

2、故事引路,深化文意

夫和妇柔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之一,从古到今,都有很多故事,下在,我们来听听《周恩来与邓颖超的故事》,学习他们的怎样给后辈人留下一段佳话的。

师生动讲述

《周恩来与邓颖超的故事》介绍了周恩来与邓颖超早年共同投身爱国运动的战友,战争中患难与共、并户战斗,后来结成了一对同心同德的伴侣。不论是战争环境,还是和平年代,他们都心心相印,相互关怀,相互尊重。他们不但爱“小家”也为百姓支撑起一个“大家”他们的爱情与事业的完美结合,为天下百姓树

立起了学习的榜样。

[说一说]

A、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用心想一想,周恩来与邓颖超是怎样的人?

他们为什么会那么互敬互爱?他们的行为符合我的《夫和妇柔》中的行

为准则吗?

B、点评,两位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爱情与事业值得我们学习,以他们为准则,

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和协相处”的习惯。

3、创设情境,依理明义

A、出示两则小故事,请学生根据韵文议一议。

安徒生童话《老头子做事总是对的》。说的是:

一对老人生活在穷苦的乡下,唯一的财产就是一匹漂亮的骏马,为了

解决温饱问题,老头子牵着他的马去集市上换些对他们更有用的东西。但是应该换些什么东西呢?

“老头子,你做的事总不会错的啊!快去吧。”老太婆说。

于是她替他裹好围巾,她把它打成一个双蝴蝶结,然后她用她的手掌心把

他的帽子擦了几下,同时在他温暖的嘴上来了一个吻。

路上有一个人赶着一只母牛走来,“它一定能产出最好的奶!”于是他们就换了。不一会儿他赶上了一个赶羊的人。这是一只非常健壮的羊,毛也好。赶羊人当然愿意换!

在一个横栅栏旁边他又看到一只大鹅。“我的老女人早就希望有一只鹅!"

所以他就换了只鹅。

走着走着,在路边的农舍里,他又看见了一只鸡,“一只鸡总会自己找到一些麦粒,自己养活自己的。”于是这只鸡又属于他了。

天气很热,他想吃点东西,就来到酒馆,一个伙计背了一袋烂苹果,老头想,老太婆最喜欢苹果了,于是就把鸡换成了一袋烂苹果。

酒馆里有两个有钱的英国人,当他们知道老头用一匹骏马换了一袋子烂苹果,乐的不行,就说他老婆肯定会狠削他一顿,而老头说非但不会,他还会得到一个吻。于是他们赌了一袋金币。

老头和英国人回到家,给老太婆讲马变成烂苹果的经过。每讲到一笔交易,老太婆就惊呼表示赞同。比如:啊,我们有牛奶喝了;啊,我们可以有鹅肉吃喽!啊,鸡会生蛋,蛋可以孵小鸡,那么我们将要有一大群小鸡喽!

当她得知最后是一袋子烂苹果时:她激动异常:“现在我非得给你一个吻不可,谢谢你,老头子,我的好丈夫!我们这地什么都不长,我和吝啬的邻居借一个她都说不,现在我可以给她十个,而我还有一袋子苹果呢!”随后她又说:“我就知道老头子做事总是对的。”

“我喜欢看这幅情景!”那两个英国人齐声说。“老是走下坡路,而却老是快乐。还有最爱的人赞赏,这件事本身就值钱。”

所以他们就付给这一对老人一袋金子。

B、引导学生找出与“老头子”对应的韵文“夫之所贵者,和也。”与“老太婆”对应的韵文“妇之所贵者,柔也。”

C、在领会文意的基础上再次诵读全文。

(四)明理导行

1、回顾生活,明理察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