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发展视阈下近代烟台开埠的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2-02-10
基金项目:2011年烟台市社科规划立项课题的部分成果.作者简介:王晓波(1970-),男,山东邹平人,滨州医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法学硕士.
大发展视阈下近代烟台开埠的启示*
王晓波
(滨州医学院 人文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3)
摘要:近代开埠以来,烟台作为山东省最早的对外开放口岸,经历过崛起与辉煌,长期以来却面临众多城
市与地区后来居上的无奈。在大发展视阈下,烟台开埠的启示包括,对外贸易是促进烟台发展的关键环节;主权独立与完整是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的前提条件;政府积极作为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性因素;解放思想,抓住机遇谋发展是实现烟台腾飞的重要保障。关键词:开埠;烟台;大发展中图分类号:F127.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382(2012)01-0055-04
自从19世纪60年代开埠以来,烟台作为山东省最早的对外开放口岸,经历过崛起与辉煌——社会各方面快速发展,奠定了迈向近代化的基础,一度成为中国北方经济文化发展的前沿,然而此后却面临众多城市与地区后来居上的无奈。今天,国务院与山东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战略,使烟台又一次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在大发展视阈下对近代开埠以来走过的道路进行回顾与梳理,总结、研究其中的经验教训,对于烟台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 近代烟台的开埠
自古以来,烟台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与烟台港息息相关。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烟台港就因地理位置优越,与碣石、琅琊、会稽、句章并列为全国五大港口,隋唐时期更是成为通往日本、朝鲜的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此后成为海运南北主航道上最繁华的港埠之一,直到明清时代才因为朝廷实行“海禁”政策逐渐陷入萧条。
1858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战败的清政府与英、法两国签订《天津条约》,被迫开放登州(今蓬莱)等十个港口为通商口岸。1861年,英国领事马礼逊在登州考察时,认为:“登州府作为一个港口是不利的,它的港口浅,并且非常无遮蔽”,而烟台港则无论是地理位置、自然条件,还是当时的贸易活动,都远
远超过了登州港[1]。
于是,英国政府强烈要求以烟台取代登州作为通商口岸,得到清政府的准许。1861年8月22日(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七日),烟台正式开关征税,并于次年成立东海关。之后,英国、法国、美国、德国、日本、俄国、丹麦、荷兰、西班牙、奥地利等17个国家相继在烟台设立领事或代理领事,各国商人大批涌入,纷纷开办洋行、银行,发展进出口贸易,烟台从此正式对外开放。
2 开埠后烟台社会的兴与衰
近代开埠是烟台适应世界资本主义发展需要而被动纳入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体系的结果,但是在客观上却促进了烟台的崛起,使烟台的经济、文化及社会
第18卷烟台职业学院学报
生活发生深刻变化。
对外贸易突飞猛进,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使烟台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工商业城市与经济中心。烟台辟为通商口岸后,因所处地理优越,“故船舶往来,四时不绝,帆樯林立,货物辐辏,买卖极盛,”[2]开始了达四十年的黄金发展期。到19世纪末,烟台港每年吞吐量已达30万吨左右,货运量达27万吨,贸易总额近3000万海关两[3],成为欧美和东亚各种舶来品以及北方地区各种出口土货的重要集散市场。对外贸易的繁荣促进了烟台经济的发展,民族航运业、工商手工业及配套服务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航运业方面,顺义船行等山东省最早的航运企业应运而生,航运范围远达国内外许多城市;工商业方面,截止到19世纪80年代末各式各样商号铺户竟达1600余家,从事商业人口占烟台人口总数29.6%,若加上摊贩人口,则占43%之多[4]。特别是近代民族工业企业建立并得到较快发展,以张裕葡萄酒公司、宝时钟表厂、酿泉啤酒厂为代表的工业企业的创办,标志着先进生产力出现,使烟台成为中国北方最具有朝气与生命力的近代城市之一。
伴随着西方传教士的传教活动,近代教育与科学文化技术在烟台得到较大发展。例如,美国基督教长老会传教士郭显德1866年率先创办文先小学及会英小学,后来将两校合并扩充成立会文学校。1920年会文学校与实益学馆(1871年由牧师韦丰年联合烟台绅商创办)合并改名为“益文商业专科学校”,这是烟台地区第一个高等专科学校。1898年差会①将在登州成立的启喑学校迁至烟台,开启了我国聋哑教育的先河。1911年郭显德夫人苏紫兰创办烟台第一个幼稚园,后来设师范训练班,培训幼儿园师资。一系列学校的创办,将西方先进教育方式引入烟台,对中国教育变革具有借鉴意义,对烟台民众意识具有启发作用。传教士还将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传入烟台,例如1895年美国传教士马茂兰夫妇创办“培真女校”,教授贫家妇女镂花工艺,提高了女工的技术和知识水平。1871年,美国基督教长老会派倪维思夫妇到烟台,带来优质的草莓品种,并将西方果树进行嫁接取得更优良的品种——扬名中外的“烟台大樱桃”、“烟台苹果”,在烟台园艺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近代服务业发展迅速,城市面貌与社会风俗为之一新,使烟台成为在许多领域开风气之先的近代化城市。在服务业领域,除了商业繁荣外,医疗卫生事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天主堂施医院、体仁医院、毓璜顶医院等先后建立,奠定了近代医疗业发展的基础;邮电业出现并得到发展,海关邮局和中华邮政总局烟台支局建立,海底电缆随后铺设,与国内外联系更为紧密;各种中西特色的旅馆、客栈、茶园、饭馆、读书社及电影院涌现,居民生活档次提高并促进了思想解放。开埠后,外国传教士、商人、政府官员等来烟台购买或者“永租”土地建设学校、教堂、洋行、领事馆,推动了烟台的建筑风格与城市面貌向近代化方向迈进。城里除了旧式砖木石结构小楼外,还出现了少数水泥、钢筋结构的楼房,这很明显是受外国建筑如教堂的影响[5]。特别是以烟台山为中心的外国领事区及侨民区建筑,设计精美,规划整齐有序,邮政、治安及卫生等事宜由专门机构管理,其进步意义及产生的影响不言而喻。西方文化传播与教育的发展使得传统社会风俗发生改变,例如,传教士向妇女宣传缠小脚的害处,劝说入教妇女放脚;教徒内部婚姻观念发生变化,嫁娶不用媒妁,必须男女私自承诺;旧有的娃娃亲,领童养媳、蓄妾、嫖娼、赌博等陋习都为教会所禁止[6]。
总之,开埠后烟台社会出现了新的生产力、新的阶级力量和新的文明,在短短四十年里实现了迅速崛起并向近代化城市转变。
然而,自20世纪初开始,烟台逐渐失去往日的辉煌。1905年以后对外贸易走向衰弱,进出口货物数量锐减;工商业风光不再,除客栈业等少数行业有所发展,商铺数量减少及资本数额减少已是大势所趋;受贸易和商业的影响,城市人口数量不增反减。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情况尽管有所改观,个别传统优势行业(花边编织、钟表制造等)发展较快,但是烟台经济规模与增长速度在整体上都明显落在一些新兴城市后面。随着胶济铁路的开通以及青岛、大连等城市的崛起,“芝罘仅作为山东北方的一个港口而存在了,”[7]烟台逐渐沦为中国北方的一个二流城市。此后的岁月中,尽管烟台也曾面临实现经济腾飞与再次崛起的历史性机遇,特别是改革开放初期被列为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成为时代的幸运儿,但是却再没有创造出历史性奇迹,不仅早已被青岛、大连反超,而且落在了曾经几次来烟台学习取经的无锡、东莞等地后面,不能不在令人叹息之余发人深思。
注释:①差会:天主教会的派出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