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三国演义》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wenku.baidu.com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一种“尊刘贬曹”的倾向呢? 这种倾向的蕴涵是什么呢?
1、历史观中的“正统观”及其与特定历史时期 的民族意识相结合的影响。
-
2、是人民群众要求仁政德治理想和反对暴政思想 的寄托
-
《三国》人物形象
◆小说中的刘备是宽厚仁爱、重义轻利、 谦恭礼让的贤明君王的化身。
◆曹操在作品里是一个典型的奸雄形象。 ◆诸葛亮是贤相和才德兼备的完人形象。 ◆关羽是忠义的化身。
-
《三国志演义》的思想倾向:
《三国》总体上的思想倾向和情感态度是“尊刘 贬曹”,即把刘备写成仁厚爱民知人任贤的明君形 象,以他所代表的蜀汉政治集团作为人民的政治理 想寄托之所在。无论是在政治、道德、才能、武勇 的哪方面,蜀汉人物都最为完美,堪称典范。作者 有意地以吴、魏两方来映照蜀方,特别把曹魏集团 跟刘备集团对比着写。
一说《水浒》也是他与施耐庵合写的。
-
《三国演义》的版本 《三国演义》的今见最早版本是嘉靖元年的
《三国志通俗演义》,万历后有几种刊本,清初 毛纶和毛宗岗父子在李卓吾评本基础上作了修订, 增加评语,调整了回目,尤其对文字作了潤色加 工,以《三国志演义》刊行,成为三百年来最流 行的本子。
-
-
-
-
二、《三国演义》的内容
行了全面、生动的描叙,展示出波澜壮 阔、气象万千的战争图景,成为中国军 事文学的典范。
-
1、表现了三国战争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2、把战争置于三国历史的演进过程中,揭示出 战争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和影响。 3、在战争过程中逐渐揭示出胜负的原因。
-
4、以人物为中心去写战争。 5、既在总体上描绘出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和紧 张奇险气氛,又在局部穿插着富于诗意的情景。
-
作品把曹操写成一个残暴谲诈的奸雄形象,他在 政治上是一个野心家,欺君罔上,暴虐残民,屠毒 无辜;在道德品质上,他为了达到目的而耍弄权术, 甚至采取极端利己主义行为,显得卑劣丑恶。这样 一来,虽然这一集团中不乏德、才、智勇也很优秀 的人物,但从整体上还是给人以霸政、强权、奸恶 的印象。司马懿成为他的继承者。作品在对具体人 物和事件的描写中根据实际情况表现出灵活性,而 在总体上则明确地显示了尊贬、抑扬的原则性。
三部分(38—104回):鼎足之势的正式形成和持 续,三国互相争夺、联合,互相制衡
四部分(105—120回):三国均势失去平衡,向统
一方向发展
-
《三国演义》的历史文化内涵
1.广泛地反映了东汉末年至三国归晋近百年 里统治阶级内部和各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 军事、外交斗争,并具体生动地表现出斗争 的尖锐激烈和复杂多变,揭示了当时社会的 黑暗和腐朽,谴责了统治者的残暴和丑恶, 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并在一定程度上反 映了广大人民在动乱时代的深重苦难。
-
《三国演义》的故事结构
《三国演义》 描写了自东汉灵帝 (刘宏)中平元年(184)至西晋武帝 司马炎太康元年(280)近一个世纪的 政治、军事、外交斗争,内容可分四大 部分:
-
一部分(1—4回):序幕 三国产生的根源: 东汉末朝政混乱、败坏,黄巾军起义
二部分(5—37回):三国局面形成的酝酿阶段: 军阀混战
-
2、把概括的、简缩的“史实”充分展开,使之 具象化,给人物的活动赋予可信的情感动机和心 理逻辑,把原来分散、孤立的人物事件有机地组 织贯串起来,在故事的伸展中包含有虚构。
-
3、使某些史实或人物性格的某些方面产生变异。 4、按照历史的可能性去揣想虚构。
-
(二)《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艺术 对最能反映三国时代特色的战争进
第一章 《三国演义》
-
一、《三国演义》的成书
章回小说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 章回小说的体例特征。 《三国志通俗演义》是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
-
《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 三国故事经过了长期的流传和演变过程:
从历史到民间传说;
以民间传说为基础,结合部分史实编为讲史话 本、戏剧、曲艺;
以史实为主干,吸收民间传说、讲史话本、戏 剧曲艺的精华,由文人作家加工创作而成为长篇 小说。
-
2.在描写各集团的矛盾和冲突中,提供 了丰富的斗争经验和策略,它生动地传 播了历史知识,斗争策略,军事计谋, 外交方法,用人之术乃至为人处世之道。
-
3.在纷乱争战的特殊历史背景中,塑 造了一大批英雄豪杰形象,再现了历 史人物的豪情斗志,弘扬了我们的民 族精神。
-
4.揭示了历史发展的某些本质和规律, 表现了传统文化中政治理想与伦理道德 及才能事功之间的依存和矛盾关系。
-
对三国故事进行艺术加工写定,使之成为一部结 构宏伟,气势磅礴的长篇小说,主要应归功于罗贯中。
罗贯中(1300?----1400?),名本,别号湖海 散人
《录鬼簿续编》及《稗史汇编》等的有关记载
罗贯中的其他作品:《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 代史演义传》《三遂平妖传》等长篇小说
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
-
三、《三国志演义》的艺术成就
《三国演义》是中国历史演义小说的 典范,充分地体现了历史小说的审美特征, 标志着中国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
-
(一)善于处理历史素材和民间文艺中的三 国故事与艺术创造的关系,成为我国历史 文学的典范。
-
1、作品所写历史过程的主体构架,重要环节和基 本线索,人物性格基质和重要活动事迹,大体都有史 料依据。
-
-
-
三、塑造了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1)抓住人物性格的基本特征,通过各种艺术 手段反复加以强化,使人物形象异常地鲜明生 动。(2)注意到人物性格的多侧面描写,增加 形象的丰富性,个别形象达到相当复杂、丰满 程度。
-
四、创造出艺术化演史的独特叙事结构,宏 伟而严密完整。
五、适合于历史演义体的“文不甚深,言不 甚俗”的语言
wenku.baidu.com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一种“尊刘贬曹”的倾向呢? 这种倾向的蕴涵是什么呢?
1、历史观中的“正统观”及其与特定历史时期 的民族意识相结合的影响。
-
2、是人民群众要求仁政德治理想和反对暴政思想 的寄托
-
《三国》人物形象
◆小说中的刘备是宽厚仁爱、重义轻利、 谦恭礼让的贤明君王的化身。
◆曹操在作品里是一个典型的奸雄形象。 ◆诸葛亮是贤相和才德兼备的完人形象。 ◆关羽是忠义的化身。
-
《三国志演义》的思想倾向:
《三国》总体上的思想倾向和情感态度是“尊刘 贬曹”,即把刘备写成仁厚爱民知人任贤的明君形 象,以他所代表的蜀汉政治集团作为人民的政治理 想寄托之所在。无论是在政治、道德、才能、武勇 的哪方面,蜀汉人物都最为完美,堪称典范。作者 有意地以吴、魏两方来映照蜀方,特别把曹魏集团 跟刘备集团对比着写。
一说《水浒》也是他与施耐庵合写的。
-
《三国演义》的版本 《三国演义》的今见最早版本是嘉靖元年的
《三国志通俗演义》,万历后有几种刊本,清初 毛纶和毛宗岗父子在李卓吾评本基础上作了修订, 增加评语,调整了回目,尤其对文字作了潤色加 工,以《三国志演义》刊行,成为三百年来最流 行的本子。
-
-
-
-
二、《三国演义》的内容
行了全面、生动的描叙,展示出波澜壮 阔、气象万千的战争图景,成为中国军 事文学的典范。
-
1、表现了三国战争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2、把战争置于三国历史的演进过程中,揭示出 战争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和影响。 3、在战争过程中逐渐揭示出胜负的原因。
-
4、以人物为中心去写战争。 5、既在总体上描绘出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和紧 张奇险气氛,又在局部穿插着富于诗意的情景。
-
作品把曹操写成一个残暴谲诈的奸雄形象,他在 政治上是一个野心家,欺君罔上,暴虐残民,屠毒 无辜;在道德品质上,他为了达到目的而耍弄权术, 甚至采取极端利己主义行为,显得卑劣丑恶。这样 一来,虽然这一集团中不乏德、才、智勇也很优秀 的人物,但从整体上还是给人以霸政、强权、奸恶 的印象。司马懿成为他的继承者。作品在对具体人 物和事件的描写中根据实际情况表现出灵活性,而 在总体上则明确地显示了尊贬、抑扬的原则性。
三部分(38—104回):鼎足之势的正式形成和持 续,三国互相争夺、联合,互相制衡
四部分(105—120回):三国均势失去平衡,向统
一方向发展
-
《三国演义》的历史文化内涵
1.广泛地反映了东汉末年至三国归晋近百年 里统治阶级内部和各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 军事、外交斗争,并具体生动地表现出斗争 的尖锐激烈和复杂多变,揭示了当时社会的 黑暗和腐朽,谴责了统治者的残暴和丑恶, 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并在一定程度上反 映了广大人民在动乱时代的深重苦难。
-
《三国演义》的故事结构
《三国演义》 描写了自东汉灵帝 (刘宏)中平元年(184)至西晋武帝 司马炎太康元年(280)近一个世纪的 政治、军事、外交斗争,内容可分四大 部分:
-
一部分(1—4回):序幕 三国产生的根源: 东汉末朝政混乱、败坏,黄巾军起义
二部分(5—37回):三国局面形成的酝酿阶段: 军阀混战
-
2、把概括的、简缩的“史实”充分展开,使之 具象化,给人物的活动赋予可信的情感动机和心 理逻辑,把原来分散、孤立的人物事件有机地组 织贯串起来,在故事的伸展中包含有虚构。
-
3、使某些史实或人物性格的某些方面产生变异。 4、按照历史的可能性去揣想虚构。
-
(二)《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艺术 对最能反映三国时代特色的战争进
第一章 《三国演义》
-
一、《三国演义》的成书
章回小说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 章回小说的体例特征。 《三国志通俗演义》是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
-
《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 三国故事经过了长期的流传和演变过程:
从历史到民间传说;
以民间传说为基础,结合部分史实编为讲史话 本、戏剧、曲艺;
以史实为主干,吸收民间传说、讲史话本、戏 剧曲艺的精华,由文人作家加工创作而成为长篇 小说。
-
2.在描写各集团的矛盾和冲突中,提供 了丰富的斗争经验和策略,它生动地传 播了历史知识,斗争策略,军事计谋, 外交方法,用人之术乃至为人处世之道。
-
3.在纷乱争战的特殊历史背景中,塑 造了一大批英雄豪杰形象,再现了历 史人物的豪情斗志,弘扬了我们的民 族精神。
-
4.揭示了历史发展的某些本质和规律, 表现了传统文化中政治理想与伦理道德 及才能事功之间的依存和矛盾关系。
-
对三国故事进行艺术加工写定,使之成为一部结 构宏伟,气势磅礴的长篇小说,主要应归功于罗贯中。
罗贯中(1300?----1400?),名本,别号湖海 散人
《录鬼簿续编》及《稗史汇编》等的有关记载
罗贯中的其他作品:《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 代史演义传》《三遂平妖传》等长篇小说
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
-
三、《三国志演义》的艺术成就
《三国演义》是中国历史演义小说的 典范,充分地体现了历史小说的审美特征, 标志着中国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
-
(一)善于处理历史素材和民间文艺中的三 国故事与艺术创造的关系,成为我国历史 文学的典范。
-
1、作品所写历史过程的主体构架,重要环节和基 本线索,人物性格基质和重要活动事迹,大体都有史 料依据。
-
-
-
三、塑造了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1)抓住人物性格的基本特征,通过各种艺术 手段反复加以强化,使人物形象异常地鲜明生 动。(2)注意到人物性格的多侧面描写,增加 形象的丰富性,个别形象达到相当复杂、丰满 程度。
-
四、创造出艺术化演史的独特叙事结构,宏 伟而严密完整。
五、适合于历史演义体的“文不甚深,言不 甚俗”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