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素养,是小学语文教师的灵魂
盐城小学刘华
摘要:语文是一门语言和文字的学科,而其中语言是语文学科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教学的效果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从事基础语文知识教学的小学语文教师的语言修养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不断提升教师语言的纯洁性、准确性、启发性、激励性,是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语言素养
叶圣陶曾经这样总结过:“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俾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语文是小学的基础学科,那么,在语文课堂上,什么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怀着积极的情感体验,高涨的智力活动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呢?笔者认为,是语言,教师的语言魅力始终是吸引学生最强有力的抓手。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学语文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就给小学语文教师的语言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的语言是教师在语言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各个符合教育教学需要、遵循语言规律的职业语言。
一、小学语文教师语言素养的定义、历史要求以及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存在的问题
教师的基本素养包含七个方面:人文素养、教育素养、科学素养、创新素养、信息素养、美学素养、实践素养。实践告诉我们,言传身教是教师素养的最好的外在体现。教师的语言素养直接决定学生语言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小学语文教师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语言底蕴,才能搞好小学语文教育工作。由此可见,语言素养是小学语文教师的灵魂。
(一)小学语文教师的口头语言素养它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准确地规范地运用本民族语言来阐述观点见解、表达思想情感等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养,一般包括专业语言、态势语言、情感语言几种素养。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娴熟的专业语言、丰富的态势语言和情感语言。在传道、授业、解惑中要做到“文以载道”“文道统一”,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和课堂教学效率。这是语文教育本身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的要求,更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
(二)小学语文教师的语言素养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要求
在古代的教育教学中,以私塾教育为主,让学生死记硬背,教师只需能够解读文意即可;在中国的近代,学校教学受“师道尊严”的影响,课堂教学中满堂灌现象十分严重,学生的创新思想被教师的唾沫淹没了。于是语文课堂也就显得沉闷,学生身心疲惫。在现今信息化的时代,多媒体技术又抢占了课堂市场,教师的声音被声光电取而代之。传统的“读”“说”“诵”“背”能力退出了课堂。语文课堂
教学缺乏一种人文性,一种亲和力,学生自然也少了几分兴趣和激情。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纯洁自己的教学语言,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就更为重要、更为迫切了。
(三)小学语文教师在口头语言表达细节上存在着某些共性的问题
1、教师教学语言中,杂音很多,不简洁连贯,学生听起来很吃力。如部分教师在教学中的“嗯”“哦”“啊”等语气词过多,这在老教师讲课时尤为突出。我曾听了两位高年级的语文教师讲课,过多的使用关联词语影响了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一位是四年级教师讲课时吐字清晰,但语速较慢,又在讲解中过多夹杂“因此”“因为……所以……”等,虽思路清晰,但学生听来有点累。一位是五年级教师,教学中喜欢用“如果……的话,那么……”“对不对”口头禅。
2、语文教学时,语言表达还达不到信手拈来、出口成章的境地。譬如教师在对知识点的阐释时不够明确,仅围着教材教参绕来绕去,不能化抽象为具象,不能由远及近,由浅入深。没有生动地叙述,学生理解起来就很模糊,学法指导就不够明确。
3、讲课时部分语文教师普通话不够流畅、规范,夹杂着浓郁的方言色彩。
4、教学中教态不自然大方,或过于古板,或过于严肃。教学中缺少微笑、激情,缺乏抑扬顿挫,缺乏必要的教育机智。学生学习的气氛很压抑,教学双边活动开展很机械。学生就不会主动去质疑问难了。这样的课堂气氛,学生的创造性难于发挥,学习激情难于迸发,教学效果自然差。
另外,有些教师教学音域宽广不一,声音时大时小,这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评课时发现的这些教学细节问题,对于一个名师或者一个经验丰富的高级教师来说,可能不够成硬伤,但就整个教学规律而言,消除语言屏障,对学生认识事物、接受事物是至关重要的。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魅力是征服学生心灵的强有力的武器。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苏联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就曾鲜明地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问题是当前全体教师特别关心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向自己提出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分析教材和大纲、分析学生,找到准确的、鲜明的、经济的语言来为学生建构知识表象和体系。所以在教学中强化备课环节,研究学生,深究教材,培养教师教学的逻辑思维和语言素养是当务之急,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出发点。
二、小学语文教师口头语言素养的主要内涵、类型及特性
(一)主要内涵
1、小学语文教师口头语言素养是一种以有声语言为主,以态势语言为辅的言语表达形式。
有声语言要求:(1)语音准确,以符合教师语言示范性的特点;(2)音量适中,以谋求学生在听觉上的自然舒适;(3)语速合理,以保持语言的流畅与清晰;(4)语调抑扬,以寻求有声语言的色彩变化;(5)音色优美,以显示教师语言的审美追求;(6)用词恰当,以表示职业语言的丰富底蕴;(7)语法规范,以形成学生模仿的样板;(8)修辞精彩,以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
态势语言要求:(1)表情语丰富,营造一种愉快的气氛;(2)目光语柔和,产生一种亲切的情感;(3)手势语简洁,表示一种恰当的描摹;(4)距离语恰当,显示一种心灵的融合;(5)服饰语和谐,
标志一种教师形象。
2、小学语文教师的口头语言是以预设语言为主、随机语言为辅的话语表达形式。因为教学内容和教育内容是固定有序的,一般不能随意更改,任意发挥,所以教师必须依据教学和教育大纲,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实现准备好教案、讲稿和谈话提纲,力求内容准确、材料丰富、论证深入、过渡自然、结语恰当。但教案的完整、讲稿的充实、提纲的明晰并不能成为一节课和一个教育环节的全部,教师不能从头到尾去念教案、背讲稿、读谈话提纲,而是在预设性语言的范围里,或依据学生的反映,或依据时间的节奏,或依据内容的处理,或依据偶发的情况等,加入一些随机性语言,也就是“既不照本宣科,又不脱离教材”,“既不硬搬教条,又不脱离精神”的教学教育原则,使教学语言和教育语言既准确、完整,又灵活、贴切。
(二)小学语文教师口头语言的类型:包括教学语言和教育语言两种类型
教学语言是教师讲授知识,辅导学生和进行评价时的语言载体,它体现了教师与学生的双向活动,体现了情感与知识相互交融的过程。常见的课堂教学的言语方式有:(1)叙述性语言;(2)论证性语言;(3)评断性语言;(4)总结性语言;(5)演示性语言。
教育语言的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体现了教师对学生思想、心理等多方面的告诫、劝导、批评与赞扬,使学生们从教师的话语中逐渐懂得人生和社会的许多道理,获得独立工作和独立处理问题的方式与方法,有了更强的适应社会的能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等方面的教育时,选择的话语要尽量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因而就需要认真分析教育对象的各种情况,因地、因时、因人的不同而采取相应的言语方式。(1)按照内容划分,有沟通语、委婉语、暗示语、表扬语、批评语、启迪语等等。(2)按照形式划分,有面对群体的教育和面对个体的教育。
(三)小学语文教师的口头语言特性
1、纯洁性:教师的语言要健康、纯洁、文明。语言健康,就是在使用语言时,切忌一切粗俗、低级的污言秽语。语言纯洁,就是要讲普通话。语言文明,就是用语要优美、文雅,语气要和蔼、亲切,语调要悦耳、和谐,使学生听后能产生愉快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语言是一个人文明程度的表露。教师的语言修养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和审美修养会产生极大的影响。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对语言美的敏感性,是促使孩子精神世界高尚的一股巨大力量。这种敏感性,是人的文明和一个源泉所在。”因此,要想陶治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心灵,教师就要用醇美的语言去触动学生的心弦,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使其形成健康、纯洁、文明的心灵世界。
2、准确性:教师的语言要准确、简练、鲜明。所谓准确,就是要发音标准,遣词得当,观点明确,语意清晰,推理合逻辑,造句符合文法,用语具有学术性和专业性。所谓简练,是指语言言简意赅,提纲领;描绘画龙点晴,入木三分;分析鞭辟入里,丝丝入扣;见解独到深刻,令人耳目一新。所谓鲜明,是指语言要褒贬分明,饱含真情实感,赞扬什么,反对什么,爱什么,恨什么,泾渭分明。这样的语言才会具有感染力、吸引力和穿透力,才能够像春雨一样浸润学生的心田,同时把科学的知识和美好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