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文化创意博览城概念设计说明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州文化创意博览城概念设计说明书
1. 用地概况及现状分析
1.1.项目背景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温州市在全球金融配置体系中,将拥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与地位;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促使温州市能够通过积极发展创新产业和跨资源培育的高新产业突破传统工业瓶颈;而生态时代背景下,拥有良好山水格局的温州市将在发展过程中以低碳生态的城市发展模式为指导,创造美好的城市环境。温州市作为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中的四大都市区中心城市之一,以及重点培育的四大创意城市之一,依托于多重叠加的政策优惠,至“十二五”末,会将文化产业发展为温州市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确立温州作为长三角、海西区和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重要文化创意之都的地位,成为以文化创新创意为主导的新型城市,温州社会经济发展必将出现再次腾飞。而处于温州中心城区的瓯海地区也将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
本次概念设计用地位于瓯海区东南边界,北以金丽温高速为界,南侧至瓯海区行政边界,与瑞安相接;东靠大罗山,西邻吹台山,大致范围为40平方公里。现状土地利用主要以村镇用地和农田为主。
1.2.区位分析:
⑴浙江省层面
《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20)》中明确温州市为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中的四大都市区中心城市之一,对其定位为: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强化国际贸易、文化娱乐、高等职业教育、海洋经济服务等职能。
温州的自然与人文特色地区为:市区瓯江两岸、三样生态湿地公园、温州西郊山林地区、大罗山绿心;城市特色为“江、屿、山、城”山水景观和“斗城”风貌。而未来浙江城镇格局确定的“三群四区七核五级”,“四区”中强调了杭州、宁波、温州,金华—义乌四个都市区是参与全球竞争的国际门户。
(2)温州市大都市区层面
温州市域总面积11784平方公里,海域总面积11000平方公里,2009年末市域总人口779万人。中心城区位于市域的中部偏北,沿瓯江东西发展。温州大都市区空间结构为“一主二辅五组团”;而沿瓯江、建设中的金丽温高速公路、金温铁路为横轴,沿海交通走廊地带(规划铁路、高速公路、104国道、水路)为纵轴形成的“T”字型结构对温州都市区空间结构骨架有重要的连接作用。规划区位于中心城市主城区的南侧边缘地带,东西两侧均临自然山体,有非常良好的生态资源,南部接瑞安副都市区,承担着重要的中心城区与副城区的连接作用。
(3)温州市中心城区层面
《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定义温州市城市性质为:东南沿海重要的商贸、工业、港口、旅游城市;浙南闽东北的区域中心城市;具有滨海山水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区位于四大都市片区的中心片区——瓯海片区东南部,所在片区城市定位为:以工业开发、对外交通、科研教育为主的城区。
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中期成果)总体规划解析中强调规划区定位为“智慧中心”。高教园区—仙岩—丽岙作为战略性节点进行管制,作为温州全市的科教研发基地,使之成为未来温州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1.3.交通条件:
⑴对外交通条件
铁路:金温铁路贯穿西南地区,始自金华市,终至温州市是浙江内陆通往沿海的交通大动脉。
高速:温丽高速是连接温州和丽水的主要城市对外交通,在瓯海区段与沈海高速连接。沈海高速北起宁波,经台州,南抵温州的分水关,为温州主要过境高架高速路。
国道:104国道(新双南线)是由中国北京、经济南、南京、杭州、到达福州的国道
交通客运点与轨道交通:规划区所在的地块,北部和南部为主要的火车客运中心,东部为航空客运站永强机场,南部为瑞安客运中心,规划区主要是南白象客运中心和规划轨道M3南北贯穿地块。
⑵内部交通条件
主干道:温瑞大道是温州市城市快速路框架系统“两纵两横一连一绕”中南北向的“一纵”,直接沟通鹿城、瓯海、瑞安等地区。瓯海大道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为温州市区东西主干道,同时是市区唯一一条高架路。瓯海大道东起温州永强机场,西至温州火车站。
村镇道路:下沈公路为现状丽岙镇的主要南北向通道
隧道:吹台山隧道(规划)
1.4现状生态格局分析
基地内生态源、生态廊道、生态节点共同筑起生态网络,形成“三片、两纵、八横、五点的”结构,其中“三片”为吹台山、凤凰山、大罗山;“两纵”为沈海高速绿化带,温瑞塘河廊道;“八横”为温瑞塘河支流与主要山谷线组成的山水通廊;“五点”为温瑞塘河主要支流与干流交汇点。
生态源:现状片区内外的生态源有大罗山、三垟湿地、吹台山、凤凰山等,其生态功能的正常发挥对于整体的生态系统的维持和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生态“斑块”的作用
生态廊道:生态廊道包括现状水系网络及灾害通道。现状片区内有贯穿南北的温瑞塘河所构成的现状水系网络。而温州灾害主要是沟谷型的泥石流。应保持山谷线(灾害通道)的畅通,防止建设对其侵害。
生态节点:河流交汇处为不同的生态交汇融合的地方,生物多样性较高,对维持水文、营养物质输送,保证生物群落和信息流等过程的连续具有重要作用。
1.5现状文化资源分析
温州具有2200年城建史,是中国山水诗的发源地,南戏的故乡,重商经济学派的诞生地,还是百工之乡和数学家的摇篮,也是歌舞之乡,书法大市。当地拥有丰富的民间工艺,如瓯绣、瓯塑、石雕、黄杨木雕等1.6.现状产业分析:
温州地区是以家庭工业和专业化市场的方式发展非农产业,从而形成了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格局。其山地多、平原少的自然条件导致农业基础薄弱;而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多,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少的工业结构导致工业附加值低,开发能力弱,工业基础较差,缺乏行业内部基础部件延伸。长年以来,由于人多地少,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转移,多以经营家庭手工业或外出经商,加工工业产品为主,且初加工产品多。规划区内主要发展鞋业、服饰、家具制造、摩配、五金、光学、电子、食品等等二类及三类工业。
1.7.现状建设情况:
主要建成区是梧田南村、金竹片区、梧田新区、丽岙镇。村镇建设用地内多为农村居民点,工业企业。其余用地为农业用地。
(1)梧田南村:东至双南线,南至梧田与丽岙街道山脊交界线,北至教导路,西至吹台山,规划用地面积约282.44公顷。地区内地势平坦,除河网外,以农居、农田及大量的沿山村镇小型工业为主。工业用地约5.9公顷。在西南部有规划已批的教育科研用地34.4公顷、报业企业用地面积约15公顷,片区内有若干历史文化资源。
(2)金竹片区:该地区位于瓯海区南白象街道的南部,辖南白象街道金竹村、霞坊村、南湖村,梧田街道蟠凤村,总用地面积为177.22公顷,其中建设用地83.10公顷,水域及其他用地94.12公顷。规划范围内主要以农村居民点,工业企业为主,工业类型主要涵盖服饰、家具制造、摩配、五金等二类及三类工业,工业用地面积约为25.4公顷,企业规模主要以小型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
(3)梧田新区:梧田新区位于瓯海区梧埏片南部,区块内有瓯海大道、南塘大道两条城市快速路,金丽温高速公路和甬台温高速公路交通枢纽以及老104国道穿过。片区内地势平坦,除河网外,以农居、瓯柑种植园、农田以及少量村镇小型工业为主,工业类型以鞋业、光学、电子、服饰、食品等为主,工业面积约为25公顷。地块内有若干历史文化资源。
(4) 丽岙镇: 丽岙镇位于温州瓯海区南进城口,北接瓯海新区,南临仙岩镇,东朝大罗山,西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