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从历史教学中体现的社会美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从历史教学中体现的社会美教育
[摘要]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美,经常表现为各种积极肯定的生活现象。
历史学科的社会美往往是以历史人物为中心,并且通过历史人物的言行举止所显示出来的美。
历史教学中的社会美教育常常和德育结合在一起,表现为美德教育。
古往今来的风流人物,多如繁星的民族精英,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璀灿思想和精神风貌,是我们进行社会美教育的极好教材。
挖掘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挖掘理想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挖掘美德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
[关键词]社会美;中学历史;教学
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对陶冶人的思想情操和提高人的审美情趣有特别的功能。
在世人眼中,美术、音乐等艺术学科具有丰富的审美因素,而对社会学科中美的因素却挖掘不够。
殊不知,社会学科中也包含着丰富的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和艺术美的内容。
社会美是社会生活中客观存在的社会事物、社会现象的美。
它指的是那些包含着社会发展规律,体现人的理想愿望,给人以精神愉悦的社会生活现象。
历史是人类生活和斗争的记录。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一部美育的教科书。
历史学科的社会美往往是以历史人物为中心,并且通过历史人物的言行举止所显示出来的美。
历史教学中的社会美教育常常和德育结合在一起,表现为美德教育。
古往今来的风流人物,多如繁星的民族精英,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璀灿思想和精神风貌,是我们进行社会美教育的极好教材。
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中学历史教学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挖掘。
一、挖掘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
人的美包括人体美和心灵美,而起决定作用的则是心灵美。
爱国,这是心灵美的最重要的表现,也是社会美教育最基本的内容。
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有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
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在各个方面都是一个真正的人。
”鲁迅提出:“中国惟有国魂是最可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人才真有进步。
”历史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产生过许许多多的民族英雄和爱国志士,他们勇敢顽强的战斗精神,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给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西汉苏武不为名利所动,吞毡饮血,手持汉节十九载不降的傲骨,令人肃然起敬;南宋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秋瑾发出了“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的呐喊;孙中山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这些爱国志士的伟大牺牲精神,惊天地,泣鬼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同样,在世界史上,无数英雄人物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自由而奋斗不息。
从为了光复法国不惜流亡英国,组织“自由法国运动“抗德斗争,被毛泽东誉为”反法西斯和维护法兰西民族独立的不屈战士”的戴高乐将军。
从美国的开国元勋华盛顿、杰佛逊及其所起草的《独立宣言》,到倡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以及为了印度的独立谴责教派仇杀、呼吁团结成为教派冲突牺牲者的印度国大党领袖甘地、土耳其凯末尔党人制定的《国民公约》,无不洋溢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都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
其表现可以是惊天动地的壮举,也可以是默默无闻的奉献。
在今天和平建设环境中,作为一名中学生就是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维护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四个现代化贡献聪明才智。
二、挖掘理想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人本身的美是社会美的重要表现,树立并实现自己的伟大理想更能体现一个人的美和社会价值。
爱因斯坦说过:“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就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生活目的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
”
青少年时期正是世界观形成时期。
对青少年进行人生观教育,帮助他们逐步树立起远大的理想,特别重要。
毋庸置疑,历史教学同其他学科教学一样,都担负着这一任务。
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无数史实雄辩地说明,古往今来,一切有作为的人都是具有远大理想的人。
拿破伦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毛泽东在青年时代就立志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己任;周恩来在学生时代就决心“为中华的崛起”而学习;李四光说:“我是炎黄的子孙,理所当然地要把所学到的知识,全部献给我亲爱的祖国……”
利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理想教育的内容,对青少年进行理想教育,要帮助他们克服两种倾向,一种是片面强调自我,另一种是胸无大志,缺乏远大的理想。
要教育他们处理好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贡献与索取的关系。
历史教学要通过大量的史实,引导学生从优秀历史人物身上吸取营养,从小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的理想。
要使青少年逐步懂得: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人总是受社会制约的。
因此,个人的理想、抱负是以国家、社会的需要为基础的,个人只有为社会、为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才能得到社会和国家的承认,才能得到应有的尊重,自我价值才能得以实现。
三、挖掘美德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优秀道德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
它对中华民族的形成、繁衍、统一、稳定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到了巨大作用。
它是中华民族创造出来的人类精神文明的一部分,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中学历史教科书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素
有注重道德修养的传统,如孔子最早提出“仁者爱人”的思想,它除了有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作用外,对于协调整个社会人际关系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应该创建社会主义和谐友爱的新型人际关系,要教育青少年懂得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做到“与人为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诸葛亮重视“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认为注重品德修养是做人之本;岳飞强调“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惜死”等等,都表现了高尚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平凡小事,如赡养父母、尊师敬友、乐于助人、大公无私等等,一旦表现出高尚的情感和情操来,就极为感人。
正是雷锋、朱伯儒、孔繁森等这样平凡而伟大的人物,他们的行为所表现出的高尚情感和美德,汇成了时代的新风尚。
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时期。
为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造就适应时代需要的一代新人,中央领导同志已明确提出要对年轻一代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而且为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指明了方向。
因此历史教科书中传统美德教育内容的深入挖掘,必定有利于青少年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以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做一个具有中华民族良好美德的人。
社会生活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社会美的表现形式也是多方面的。
历史教科书中所包含的社会美教育的内容也不限于以上几方面。
深入挖掘内容,进行社会美教育,是历史教学的长期任务。
实施历史教学中的社会美教育,在方法上除了应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程序、优化教学过程外,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应着重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充分利用图片、幻灯、音响、多媒体等现代化视听手段。
历史的特点是它的过去性、具体性和多样性。
这些特点决定了现代化视听手段的运用在历史教学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教师要充分挖掘、利用教科书中社会美的因素,并借助于历史图片、幻灯、录音等形象化的载体,再现历史场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
如在讲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功绩和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时,播放歌曲《走入新时代》、《春天的故事》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崇敬和缅怀之情。
讲述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克服经济上的困难根据地军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王震带领八路军三五九旅进驻南泥湾开荒,成为大生产运动的模范时播放《南泥湾》激发学生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的苦命精神。
也可编制简易幻灯片,再现某一历史画面,“化虚为实”、“化远为近”,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从中得到美的享受。
二是引导学生从具体史实中认识历史规律,以实施社会美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社会历史的发展也是如此。
古人强调“以史为镜”、“读史明智”,就是指认识和驾驭历史规律,指导社会实践。
历史教学,不仅要传授具体的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历史知识中去认识规律,深层次地理解历史现象的本质,预测未来,指导现实。
如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其基本动因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决定的。
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以及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究其终极原因,是这些国家当时的经
济生活内部的矛盾冲突。
其共同规律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学生懂得这一规律,对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历史必然性,对资本主义制度最终代替封建制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同样,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失败,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最终胜利,说明中国的经济基础决定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无产阶级革命才能让中国实现独立、福强,傲然屹立于世界之林!社会美教育归根到底是为了提高人本身的素质。
历史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对诸多史实的归纳,认识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并在今后的实践中自觉地遵循和利用历史规律改造世界,创造未来,从而实现社会美教育的根本目的。
美源于生活,历史再现不同时期的社会美。
中华民族历史渊远流长,中国的现代文化承上启下、继往开来。
让我们从历史教学中深入挖掘中华文化的社会美,使学生深刻体会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让我们用现代科学的手段通过历史教学去再现社会美,使学生承载历史的重任实现自己的伟大理想,我们的祖国日益腾飞……。
在历史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的原则,既是从学科特点出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也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客观要求。
由此,在历史教学中实施社会美教育,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第每一位历史老师所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