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个性化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句话是直到我教了两年的实验教材的过程中才慢慢体会到的,而在新的课改条件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在新的理念下的教学是要求教师把课程与大千世界的方方面面联系起来,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融入课堂,进而把学生拉到大千世界中去学习,去理解。而这样的理念就要求教师要有全新的视野,创造性地使用课文这个例子,让学生带着生活经验与感受走入课堂,又带着课堂的收获与感悟走向社会。因此,教师必须不断的探索,创造性地实践。
一、拉近师生的距离
充分的尊重学生,热爱每一个学生,是拉近师生距离的关键,也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重要前提。教师要把“微笑带进教室”,“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微笑中生活,在微笑中学习,在微笑中合作探究,使学生在微笑中得到了自尊,也找到了自信。在新课堂的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以往只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教师应该走下讲台,走进孩子中间,心贴心的交流,通过幽默,生动,有趣的语言,使课堂形成民主,宽松,和谐愉悦的氛围。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和交流对话的合作伙伴,参与学生的讨论,倾听学生的发言,走进学生的心灵,敢于让学生给自己提出不同的意见,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中,教师应细心观察,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每一位学生都寄予合理的期望,并给予足够的支持和鼓励,使学生体验到作为人的尊严和幸福感。
二、培养学生的个性
没有个性,就没有鲜活的人的发展,就没有创造人才的呈现。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背景下学习,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习,是培养学生个性的有效途径。
1.自主性学习
所谓自主性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与之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的基本特征是: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制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做出相应地调适。
2.合作性学习方式
所谓合作性学习方式是指课堂教学中以小组学习为主要组织形式,依据一定合作程序和方法促使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共同学习,从而利用合作性人际交往促成学生认知,情感的教学策略体系。合作性学习的特征是:互助性,互补性,自主性,互动性,评价自主性。合作性学习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交往互动形成,师师,生生,师生之间的合作互动,使个人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真正实现教育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目标。
3.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人类对学习活动不断认识,逐步形成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提高技能,优化思维,培养情趣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其基本特征为:提出问题,学习者围绕问题展开探究活动;收集数据,扩展和解释问题;形成解释,学习者对所探究问题做出回答;评价结果,学习者对自己的解释进行评价;检查结果,学习者交流和论证他们提出的解释[3]。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华特·B·科勒涅斯曾说:“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化的教学可以促进人个性化的发展,一个真正关注人的发展的设计,会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因此,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是培养学生个性化的有效方式。
三、扩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作为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拓宽学习内容,最大限度地争取学习空间,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兴趣,打通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的渠道。新课程标准强调,应拓宽学生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带着生活经验与感受走入课堂,又带着课堂上的各种收获与感悟走向社会生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在教学中比传统教学的手段有着更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它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综合运用,诱发儿童的情感共鸣。
授课之余,要努力拓宽学生的实践范围,比如:学校要开运动会了,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怎样写广播稿,既锻炼了写作,又增强了写作,又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这样无形中的锻炼提高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另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直接参与实践活动。例如: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三祖堂,了解人类始祖的历史,开展主题演讲比赛。学生广泛接触自然,社会生活,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而且在社会实践中受到了品德情感的陶冶。
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新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在课改实践中,要以教学方式变革为实验突破口,教师应该放下手中教鞭,面带微笑与孩子一起交流学习,用活教材,学活教材,激活课堂,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真正活跃起来,这就要求教师以课本为源头,挖掘出新的活水,为课本注入新的空气,进而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把学习当成乐事,给学生心灵放飞的自由,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学习的潜力就会充分发挥!就会内化为他们自己的一种学习新知识的动力,兴趣越大,创新能力就会充分得到发挥,这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转化角色,让学生走上“舞台”,当好“演员”,让学生当好“主角”,教师当好“导演”。因为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是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基础。“激励是产生兴趣的一种良好形式”,而兴趣又是最好的老师。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都期待着收获肯定和赞誉,为激发学生的兴趣,每周举行一次材料积累评比活动与展示会,促进他们互相学习,互相竞争。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对做得好的学生进行奖励,使其树立在创佳绩的信念。
《学习:内在的财富》中说:“个性的多样性,自主性,和首创精神,甚至是爱好挑战,这一切都是进行创造和革新的保证”,根据这个思想,追求学习者的个性发展,是世界教育或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势。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培养学生适应生活,享受生活和创造生活的能力。教师应改变自己以往的教学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要不断钻研,善于引导,勇于探索,敢于实践,这样才能将课改真正落到实处,才能培养出具有个性化学习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