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油气勘探理论 (6学时)分解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以含油气系统为基础的目标评价理论
Magoon ( 1994 )将含油气系统( Petroleum system )定义为 已发现和未发现的具有成因联系的油气藏及相关地质要素的集合 体。它包括成熟的烃源岩及其所形成的所有油气藏,并包含油气 藏形成时不可缺少的一切地质要素和地质作用。这些地质要素包 括烃源岩、储集岩、盖层及上覆岩层,地质作用包括圈闭形成、 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油气藏保存与破坏。 含油气系统是一种介于含油气盆地(凹陷)与油气聚集区带 之间的含油气地质单元。由于含油气系统将各种成油基本要素和 地质作用纳入到统一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进行静态与动态相结合 的研究,来阐明油气藏的形成机制与形成过程,强调了石油地质 研究工作的系统性、动态性,它不仅为预测有利油气聚集区带提 供了手段,更为区带及圈闭(目标)的优选决策提供了“系统化 “的逻辑思维方式。
四、古潜山油气田勘探理论
冀中坳陷古潜山油田的地质储量占了总储量的一半以上。在渤 海湾盆地辽河、济阳、冀中等坳陷中发现了一大批古潜山油气田。 1998 年在黄骅坳陷深层的奥陶系勘探又获重大突破,发现了千米桥古 潜山凝析气田。 我国石油地质工作者就建立完整的古潜山油气田勘探理论:(1) 将潜山油气藏划分为断块山(如任丘古潜山)、褶皱山(高阳低凸 起)、残山(板深7井潜山)等三种主要类型。(2)提出“新生古储” 型潜山油气藏的重要成油机理是“早抬、中埋、晚稳定”。“早抬” 是指前第三纪的构造运动使前第三系潜在储层抬升至地表和近地表, 遭受风化、淋滤、溶蚀,形成大量的次生储集空间;“中埋”是指埋 藏的最佳时期,特别是早第三纪时期,潜山被有效的生油岩覆盖,加 上良好的运移通道(断层、不整合面等),构成了古潜山形成大型油 气藏的关键因素;“晚稳定”是潜山油气藏得以保存的必要条件。(3) 对潜山储集体的储集空间类型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潜山油气藏高 产条件,并逐步形成了潜山油气藏针对性强的储量计算方法。(4)系 统研究了潜山及潜山内幕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使潜山圈闭钻探成功 率提高到了30—35%。
三、复式油气聚集理论
主要地质特点是: (1)断陷分割性强,不具备形成大型褶皱背斜的地质条件,而形成各种类型 断裂构造带,断裂网络纵横交错,切割形成不同级别断块区和断块体。 (2)在沉积上,每一断陷自成一个沉积单元,具有河湖沉积体系特点;沉积 物源方向多、沉积体系多相带复杂和岩性变化快;储集岩体类型多,规模小, 横向连通程度差,但在平面上不同类型储集岩体呈环带状分布,在纵向上它 们又相互叠置,具有明显不同于海相沉积的特点。 渤海湾盆地在中新生代具有多断陷、多断块、多含油气层和多种油气藏 类型的复杂含油气盆地,油气资源十分丰富,在油气分布规律方面,具有复 式成藏的基本特点。我国石油勘探地质家和勘探家于 80年代初,提出了复式 油气聚集(区)带的概念。 复式油气聚集(区)带一般从属于一定的构造断裂带,它不是一个单一 层系、单一的油气藏类型和规则的油水关系的油田,而是由多个含油气层系、 多油气水系统、多类型油气藏组成的油气藏群,常常是由大小不等、数十至 数百个不同规模的油气藏组成。它们在纵向上相互叠置,平面上迭合连片, 构成了一个复式油气田。
3.碳酸盐岩生烃理论
碳酸盐岩成烃特征与泥岩成烃有不同之处。尽管碳酸盐 岩中似镜质体和固体焦沥青所代表的成熟度已经较高(R0=1. 1~1 . 4%),但其所含的可溶重质沥青仍然保持着相当低的 成熟度(Tmax=420~440℃,临界成熟)。这种现象称为碳酸 盐岩中有机质的“差异成熟效应”,它的产生与碳酸盐岩的 催化效能较低以及固体有机质对压力作用比较敏感有关。 该理论的提出,使我们认识到,不宜把泥质烃源岩中可 溶和不溶有机质的同步成烃演化模式,生搬硬套地应用于碳 酸盐岩的成烃过程。对于碳酸盐岩来说,干酪根成熟度大于 生油窗的下限(R0=15%)时,仍有一定量的原油、凝析油 生成。据此可以认为,我国碳酸盐岩生油岩的生烃潜力是相 当可观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油气勘探理论方 面经历了三次大的飞跃: 是继大庆油田发现以后建立的陆相生油 和陆相大油气田形成理论; 是继渤海湾油气区发现以后,形成和发 展起来的油气分布理论,包括源控论和复式 油气聚集理论; 是继任丘油田发现后形成的古潜山油田 勘探理论。
一、陆相沉积盆地生油理论
1.陆相沉积盆地生油理论的形成 在30至40年代,中国石油地质学家孙健初在酒泉西部盆地调查了石油沟第三 系油苗后指出其生油层是陆相白垩系地层。1941年,潘钟祥教授根据四川、延长 等地区在陆相中新生界发现油气田的客观事实,认为石油不仅来自于海相地层, 而且也来自淡水沉积物。在40年代后期,中国还有不少地质家,如王尚文、田在 艺等,通过对陕北、新疆及甘肃等地的油田或油气苗进行了大量的地质研究,分 别提出了陆相沉积的侏罗系、白垩系及下第三系下部是这些地区的生油层的认识。 50年代中期,我国石油地质学家根据准噶尔、塔里木、鄂尔多斯、四川、柴 达木及酒泉西部等盆地油气地质条件的研究成果,总结出形成陆相生油岩系的基 本条件是:沉降幅度大的中新生代坳陷、封闭的沉积环境以及湿润气候下的湖相 沉积。陆相生油的有利条件是,有一定数量的生油有机质,并且具有有利于有机 质向油气转化的还原环境。 进入 70年代后 ,建立了陆相生油岩评价标准,以及不同盆地(凹陷)的有 机质演化模式,确定了油 / 岩和油 / 油之间成因关系,提出了生油量的定量计算 方法。陆相生油的研究开始步入以有机地球化学为基础的理论化、系统化、定量 化的新阶段。在此基础上,提出:陆相生油和海相生油在机理上没有本质的差别, 与海相地层大面积连片生油的特点不同的是,陆相盆地的油源区往往是以相互分 离的“生油凹陷”的形式存在的,只要具备了有效的生油岩体积和良好的转化条 件,就可以形成大的油气田。
2.低熟-未熟油理论
低熟油气系指所有非干酪根晚期热降解成因的各类低温早 熟的非常规油气,即烃源岩中的某些有机质在埋藏升温达到干 酪根生烃高峰阶段以前(R0=0. 2~0.7%),由不同生烃机制 的低温生物化学或化学反应生成并释放的液态和气态烃类,包 括天然气、凝析油、轻质油、原油和重油,相当于干酪根生烃 模式的“未成熟”和 /或“低成熟”阶段,国外文献上惯称为 “ immature oils” , 国 内 常 统 称 为 “ 低 熟 油 ” ( 王 铁 冠 , 1992)。 实际上,低熟油气与常规的成熟油气一样,也经历过有机 质脱含氧和加氢的生烃过程,油气的脂碳键都是氢饱和的,一 般都不含烯烃。因此,从烃类组成意义上讲,低熟油气本来应 属于成熟烃类之列,只是因其特定的有机母质的生烃活化能低, 可以低温早熟生成油气,生烃高峰出现于干酪根的未成熟—低 成熟阶段,才归诸于“低熟油气”范畴。
第3节 油气勘探理论新进展
80年代以来,世界石油地质理论新进展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一、是以板块构造为基础的盆地评价理论;
二、是以有机地球化学为基础的烃源岩评价理论,如煤成烃 理论和未熟-低熟油理论;
三、是以油气系统为基础的区带及圈闭评价理论; 四、是以层序地层学为基础的勘探综合评价理论 ;
一、以板块构造学说为基础的盆地评价理论
第1节 世界油气勘探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原始找油理论 二、圈闭找油理论 三、盆地找油理论
立足盆地找油,实质上是源控论与圈闭 论的有机结合,是现代油气勘探理论的最大特 点。70年代后提出和迅速发展起来的含油气系 统理论可以说是对盆地找油理论的系统总结和 上升发展。
第2节 具有中国特Biblioteka Baidu的油气勘探理论
70年代后,地质学家可以从全球角度利用古地理的再造来重塑盆地的 发生发展历史,可以通过盆地的分类来整体、动态地评价沉积盆地的含油 气远景。一方面,它使人们能够从全球板块构造格局角度来研究世界油气 资源的时空分布。另一方面,也使人们可以从盆地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来 进行盆地的分类,对盆地或者盆地体系进行油气资源的类比及远景预测。 根据全球大地构造的观点,全球油气资源可以划分为北方油气域、 特提斯油气域、冈瓦纳油气域和太平洋油气域。在地质历史时期,靠近赤 道古纬度30范围内以及全球性温暖气候变化时期(如侏罗纪)有利于烃源 岩的发育。北方油气域的古生代及特提斯油气域在地质演化过程中主要位 于赤道附近,因而成为全球油气资源富集的地区。据第十四届世界石油大 会的报道,全球常规油可采资源量为3113×108t,天然气328×1012m3,而 油气资源的 68%分布于特提斯油气域, 23%分布于北方油气域, 5%分布 于太平洋油气域,4%分布于冈瓦纳油气域。 以大陆内裂谷盆地和被动大陆边缘盆地为代表的拉张盆地,以前陆 盆地为代表的挤压型盆地,以及具有长期发育历史的克拉通盆地具有各自 不同的成油规律。以这些规律的正确认识,是我们合理评价盆地的勘探前 景,建立不同的勘探模式的重要依据。
二、以有机地球化学为基础的烃源岩评价理论
80年代以来,由于显微镜荧光测定 技术,热解分析技术和生物标志化合物 分析技术的发展,人们能够准确地确定 生油母质的类型和有机质成熟度,进行 油源对比和生油岩潜力的定量评价,从 而促进了烃源岩评价理论的发展,在这 方面有代表性的理论包括煤成烃理论、 低熟油理论、碳酸岩盐成烃理论等。
第二章 油气勘探理论 (6学时)
第1节 第2节 第3节 第4节 世界油气勘探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具有中国特色的油气勘探理论 油气勘探的基本理论依据 油气勘探与评价理论的新进展
本章重点
1.世界油气勘探理论的发展,圈闭找油理论和盆地找油 理论的内容及特点。 2.具中国特色的油气勘探理论的内容及特点。 3.油气勘探的基本理论依据: (1)沉积盆地是油气形成与聚集的基本单元,盆地的 发育阶段及勘探工作部署原则; (2)生油坳陷控制着油气田的分布和选坳定带的找油 气工作部署原则; (3)圈闭带的分布特点及其油气勘探部署原则。
四、以层序地层学为基础的生储盖综合评价与预测理论
层序地层学是八十年代后期在沉积学、地层学和地震勘探技术不断发展、资源 不断积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其理论基础是全球海平面的周期性升降、 构造沉降、沉积物供给、全球气候变化、地形和地貌等因素控制着沉积层序的发生、 层序的类型、层序内部地层的展布和相带分布。 层序地层学十分强调层序划分和地层对比的等时性,这是它区别于生物地层学、 岩性地层学、地震地层学的主要标志之一。因此,层序地层学在勘探程度低的探区, 可以使人们能够更精确地进行盆地范围年代地层学划分和精细对比,进行古地理再造, 建立盆地三维地质结构,正确恢复盆地的沉积充填和演化历史,为盆地模拟服务。 另一方面,层序地层学研究通过综合应用反射地震资料和露头、钻井资料,建 立盆地的等时地层格架,来进一步了解地层内部岩性岩相变化,进行生储盖的综合预 测,评价储层非均质性、流体性质、压力系统特征,为油藏描述服务。 在勘探程度低的地区,层序地层学是一种寻找和发现隐蔽油气藏的一种新手段。 低水位体系域中的盆底扇、斜坡扇等浊积砂,低水位楔状体中的三角洲及分流河道砂, 海进体系域中的席状砂等都是形成岩性和地层圈闭的有利场所,通常是油气勘探的重 要目标。而高水位体系域中往往形成大型的三角洲,是形成大型油气田的有利场所。 借助高分辨率地震、三维地震资料,可以成功地进行钻前的岩相预测,评价生储盖的 空间分布,来有效预测地层和岩性等隐蔽圈闭,从而提高圈闭钻探的成功率。在勘探 成熟区甚至油田开发区,通过层序地层学研究,储集层的精细对比,可以建立精细的 储层地质模型,来达到增加新的探明储量,正确指导油田的滚动勘探开发之目的。
二、油气分布的源控理论
基本思想是有效烃源岩分布区基本控制了油气田的大致分布范 围。其特点是:在陆相沉积盆地中,油气田一般围绕生油凹陷呈半 环状、环状、多环状分布;一个生油凹陷就是一个含油区,不论凹 陷的大小,只要其具备了良好的生油条件,即使是几百平方公里的 微型凹陷也可能形成丰富的油气聚集。 1961 年,基本明确了松辽盆地主要的生油凹陷在古龙、三台地 区,最有利和较有利的生油区面积约为 5×104km2;主力生油层为青 山口组灰色泥岩和页岩,平均厚度530m,最厚地区达1150m;有机碳 平均含量为( 0. 5 ~ 1.7 ) % 。 1962 年,正式提出了围绕生油坳陷找 油的观点,取得了良好的勘探效益。 BP蒂索在研究巴黎盆地侏罗系生油问题时,发现所有油田及孤 立的油流井均位于生油层最好的地区之中,而生油潜力小于500g/t 的地区只钻出了干井。前苏联地质学家罗诺夫的研究也表明,伏尔 加-乌拉尔含油气区附近的泥盆系地层的含碳量比俄罗斯其他地区要 高得多,产油区的平均有机碳含量为1. 6%,在无油区仅为5. 1‰。
1.煤成烃理论
研究表明,煤系地层形成的原油在烃类组成和有机质演 化方面具备一些独有的特性: (1)煤成油的族组成具有饱和烃含量高,而非烃和沥青质含 量低的特点,如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典型的煤成油,非烃+沥青 质的含量小于10%; (2)在生物标志物组成特征上,煤成油富含高碳数正构烷烃, 一般具有高的姥鲛烷优势(Pr/Ph>2),富含高等植物生源的 环烷烃类及其衍生物,富含陆源三萜烷及明显的藿烷类和含各 种芳香烃类,具有C29甾烷的优势; (3)煤成油的δ 13C的特征值为-27. 00—-25. 00‰,反映了煤 成油母质类型和基本物源构成特征。其族组成的碳同位素组成, 一般饱和烃最轻,非烃次之,沥青质和芳烃则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