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营养代谢疾病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胰汁分泌障碍,脂性维生素吸收不足或慢性胃肠炎。
对某种元素需要量剧增
高产泌乳、妊娠,生长快,,生产性能高而供给量少。 仔猪生长快,60日龄可达初重的15-20倍,铁的需要量
增多
6
营养代谢性疾病:防治措施
改良土壤
采用施肥的方法,使土壤中含量丰富 硒Se,铜Cu,硼B,磷P,钾K的缺乏与土壤
妊娠、泌乳、分娩或双胎都可导致酮病的发生
10
酮血症:发病机制 酮体的生成:酮体在肝中生成
在肝中,乙酰辅酶A 的氧化不完全,会缩合成酮 体,随血流流经肝外组织(心肌、骨骼肌及大脑 等)时,可被氧化利用
乙酰辅酶A来自脂肪酸的β–氧化和丙酮酸脱羧
乙酰辅酶A在三羧酸循环中被利用,它与草酰乙酸 结合后开始柠檬酸......草酰乙酸,在此循环 中,产生ATP
15
酮血症发病机制:低血糖
2.体内葡萄糖消耗量过大:高产泌乳 据统计,27公斤乳中含1225克乳糖 一个乳糖需两个单糖合成 如果日产34公斤乳,则几乎把体内所有的乳糖
全部消耗掉。 乳牛产后40天内可达到泌乳高峰 高峰期出现越快,产乳越多,越易患酮病。
16
酮血症发病机制:三羧酸循环障碍
乙酰辅酶A氧化需要草酰乙酸,如果草酰 乙酸缺乏,则乙酰辅酶A积聚酮体
根据临床症状
食欲骤减、乳产量急剧下降、神经症状等
低血糖、高血酮 亚临床酮病
血、乳中酮体浓度升高,乳产量逐渐下降, 多于产后6 周内发生,并可持续三周,并伴 有体重下降
高产、泌乳高峰期发病
21
酮血症:治疗
替代疗法 补糖:20–50%葡萄糖,500ml,一次静注
80%牛有显著疗效 效果好坏主要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机能状况 血糖上升,仅能维持2小时,最好每2小时打一次 也可10%皮下注射500ml,缓慢吸收
中的含量有关。
牧草喷洒微量元素:缺硒补硒 饲料、饮水中添加
7
奶牛酮病(酮血症)
概念
奶牛酮病又称醋酮血症 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血液中酮体(β–羟丁酸、
乙酰乙酸、丙酮)蓄积 使血酮、尿酮、乳酮含量升高,称为酮病
8
酮血症
临床特征 酮血症、酮尿症、酮乳症和低血糖症 昏睡或兴奋,偶而发生运动失调 体重减轻 产奶量下降
18
酮血症:临床Biblioteka Baidu状
高产奶牛分娩一个半月之内,3胎以上牛多发 消瘦 多尿。尿落地多泡沫。 产乳量迅速下降,乳脂含量增高,乳汁易形成泡沫,
类似初乳。 表现神经症状
初期可见兴奋不安、磨牙、肌肉抽搐、感觉过敏;转为 抑制时表现精神沉郁,对刺激缺乏反应,多数牛出现嗜 睡,无目的徘徊,或原地踏步,视觉障碍
家畜营养代谢疾病学
1
第一章 总论
概念 家畜营养代谢疾病学是研究动物营养物质(糖、
脂肪、蛋白质)、矿物元素(常量元素及微量元 素)、维生素等缺乏、不足、或过量而引起代 谢障碍,从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 内容包括
病因、发生机理、临床症状、诊断、鉴别及防治
2
营养代谢性疾病:临床综合征
生长发育受阻或停滞 消瘦 贫血 消化紊乱 异食癖 畜产品数量或质量下降 免疫力、机体抵抗力下降
西西南 甘肃新疆 黄海东海 疾病症状多样化
出现各种非特异症状,且出现亚临床表现(产品数量质量下降),如 奶牛酮病
不发生接触传染 一般不出现体温升高,常表现为体温下降 经化验可确定病因:饲料、器官元素含量测定 补充了缺乏的元素,疾病就能很快恢复
5
营养代谢性疾病:发病原因
饲料中某种元素缺乏或不足 消化机能障碍
13
酮血症发病机制:低血糖
低血糖:持续的低血糖,可导致脂肪大量动员,经β–氧化
而产生的乙酰辅酶A经缩合成大量酮体
1.瘤胃代谢紊乱
丙酸
草酰乙酸
生糖先质
纤维素
乙酸 丁酸
乙酰辅酶A
生酮先质
14
酮血症发病机制:低血糖
1.瘤胃代谢紊乱 瘤胃内纤毛虫活性降低分解发酵作用降低
生成丙酸减少,而乙酸、丁酸生成增多(可占 80%,正常各占50%)丙酸供给不能满足所 需,挥发性脂肪酸比例改变 在正常情况下,丙酸是反刍动物体内糖的主要 来源(50%),其次还有乳酸、甘油和生糖氨 基酸
3
营养代谢性疾病:诊断
排除传染病、寄生虫病
代谢性疾病在流行性、群发性、暴发性、地方 性、季节性等方面与传染病类似,必须结合病 原学、血清学、病理学等 手段进行鉴别诊断。
流行病学调查
不明原因疾病增多,应用疫苗效果下降 具群发性、地方性、季节性 发病率、死亡率
4
营养代谢性疾病:发病特征
发病缓慢:几天、几周甚至几月 发病率高,多为群发性 呈地方性流行:如硒缺乏,可分为三个流行带:东北陕
11
酮血症:发病机制
正常情况下,血流内酮体含量很少。肝脏中酮体 产生的速度与肝外组织分解酮体的速度处于动态 平衡
在某些情况下,肝中产生的酮体超出了肝外组织 的利用限度,会造成酮体在体内积聚,而造成酮 病
低血糖
三羧酸循环障碍
12
酮血症:发病机制
酮体的过量产生
脂肪 葡萄糖↓
乙酰辅酶A
三羧酸循环(草酰乙酸↓ ) 酮体↑
17
酮血症:发病机制
酮体对机体的危害
酮体本身毒性很小
但高浓度的酮体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 β–羟丁酸、乙酰乙酸是酸,可导致代谢性酸中毒 血糖含量下降,脑组织能量供应障碍,可使牛产生
神经症状:嗜睡或兴奋。 酮体可利尿,所以临床上表现脱水
由于脱水而表现迅速消瘦甚至拒食,使疾病迅速恶化,而粪 便常常干燥
发病情况 本病常见于高产泌乳奶牛,多 发于分娩后一个半月之内。
9
酮血症:病因
碳水化合物缺乏,脂肪、蛋白质饲料过多
奶牛酮病常见
碳水化合物饲料、蛋白质、脂肪饲料均缺乏,
称“饥饿性酮病” ,奶山羊多见。如“绵羊妊娠毒血症”
引起消化紊乱的一切因子都能引起酮病的发生
如生产瘫痪、子宫内膜炎、乳房炎、真胃左方变位、 创伤性网胃炎等。引起的酮病较轻,称“继发性酮 病”
19
酮血症:临床症状
呼出气、尿液、挤乳时可闻到酮味或大蒜味
血糖含量下降 一般下降到30–40mg/100ml(正常70– 80mg/100ml)
血酮、尿酮、乳酮含量升高 为30mg/100ml,正常0–7mg/100ml
亚临床酮病 生产中常见 症状不明显,但消瘦、产奶量减少
20
酮血症:诊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