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文化与佛教文化剖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民族大学

论文名称:中国旅游文化的传播以佛教文化为例

学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胡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表日期2015年5月11日

目录

摘要 (3)

关键字 (3)

一、旅游文化的产生 (4)

二、中国佛教文化的特色 (4)

二(一)、具有强烈的民族独立性 (5)

二(二)、具有雄厚的融化外来文化的能力 (5)

二(三)、具有浓厚的民间色彩 (5)

三、佛教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 (6)

四、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7)

四(一)、佛教主题公园开发 (7)

四(二)、佛教节日庆典活动开发 (7)

四(三)、佛教餐饮开发 (7)

参考文献 (9)

中国旅游文化的传播以佛教文化为例

摘要:旅游是一种非常典型的文化经济活动,而宗教作为历史文化的一种载体,成为旅游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佛教文化是根植在中国历史和文化土壤里的一种价值创造,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与佛教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佛教文化会使原有的旅游资源趋于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而旅游业的兴旺,也有利于佛教文化的继承、传播、交流与研究,两者之间有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既深且广,对中国旅游资源和旅游事业的开发也作出了重大贡献。

关键词:旅游文化佛教文化旅游资源佛教本色佛教圣地

旅游是一种非常典型的文化经济活动,而宗教作为历史文化的一种载体,成

为旅游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历史上有许多宗教,

其中最主要的是佛教。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一方面与中国传统文化互渗互容,与中华民族的民风民俗相结合,从而出现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同化现象。另一方面,由于佛教本身的教义博大精深,使其在一个新的文化土壤扎根以后,逐渐形成诸多中国式的佛教文化,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原始佛教教义。在我国佛教史上,伴随着天台宗、三论宗、律宗、法相宗、华严宗、净土宗、禅宗、密宗等一个个佛教宗派的诞生,一个个佛教祖庭也相继出现在神州大地上。这些佛教祖庭以及佛教各宗派杰出人物讲经布道的场所,已成为后世佛教信徒们朝觐、发思古之幽情的向往所在。同时,也成为一般群众游览观光的理想去处。这样,佛教胜迹、圣地就与中国旅游业中朝觐型文化旅游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特定的旅游文化。

旅游本身是一种大规模的文化交流。文化是一个很古老的词语,它置身于社会学的视野下,指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形成和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有两个基本的内涵,一是人类创造的文化成果及其精神传统,二是在人类创造的文明中感化。

一、旅游文化的产生

“旅游活动,自古有之”我们在谈到旅游活动时,这句话不难听到,但并不代表有了人类,就有了旅游。在原始社会的早期,社会经济不是很发达,在很多方面可以说是欠缺,所以在那个时候人们并没有那么多的金钱去开展旅游活动,在他们的意识里也没有外出旅游的愿望,但不可忽略的是,他们那时候确确实实有迁移活动发生,或许是因为某些自然因素,比如气候变化、重大天灾等这些对他们的生存环境带来的影响,也或许是因为一些特定的人为因素,比如战争的发生给他们所带来的威胁。这样的迁移具有被迫性以及求生性的特点,所以它们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自愿旅行,也不属于现今意义上的旅游活动。可见旅游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那什么是旅游呢?瑞士学者汉泽克尔和克拉普夫在1942年提出,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逗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不牵涉任何赚钱活动。在我国旅游学界,这一定义常被简称为“艾斯特”定义。

旅游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活动,起源于人类进步文明社会之初,是社会进步的产物。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现代旅游随着有闲暇、有余钱有文化享受需求的人数的日益扩大呈现出大众化趋势旅游消费本质上是文化消费,旅游行为是一种文化消费行为,外出旅游的动机和目的是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和心理上的满足,所以旅游的经营提供的应是能满足旅游者文化享受的旅游文化产品。

二、中国佛教文化的特色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经过中国化,也有了较深厚的土壤和文化积淀,尤其是佛教的中国化最为明显和深刻。佛教是以佛陀释尊为开山鼻祖而尊崇信奉佛法的宗教。佛教传入中国的时候主要是以大乘佛教为主,其经典主要属于汉语系的,也称为汉语系佛教。佛教文化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部分,迄今已是具有两千余年悠久历史的

中国传统文化。这是一个极其真实的传统,活在当代,活在你我的心灵深处。宗教文化是人类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等方面,并渗透到文学艺术、天文地理等领域,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既是一种经济现象,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现代旅游是一种大规模的各种文化的交流,它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对宗教文化所起的作用,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已越来越受到有关方面的关注。所以,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是密切的,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旅游与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佛教文化已经成为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佛教资源,对推进当地的旅游有积极的作用。

我国现代旅游业起步较晚,只是在近十年中,由于全国实行改革、开放,才使旅游事业逐步发展起来。在佛教方面,由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贯彻落实,许多名山大寺修复开放,宗教活动正常开展,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外游人和香客。广大佛教徒在旅游接待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寺庙的开放,正常宗教活动的开展,有利于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许多外国友人到寺观教堂参观,见到教徒的宗教信仰受到尊重和保护,感到十分高兴;大批的华侨、台港同胞回到大陆寻根问祖,见到千年古刹保存完好,感到欣慰,其中许多教徒积极为寺庙的修复做功德,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出力;各地的信教群众在生产劳动之余,朝山礼佛,精神上得到满足,生产积极性更高。

二(一)、具有强烈的民族独立性

任何外来文化,只有适合于中国国情,适合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才能在中国流传、普及,中国的佛教文化亦不例外。佛教在西汉末年传入中国以后,与中国传统的伦理和宗教观念结合在一起,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佛教理论由初期依附于汉文译经进而建立起了多种独立的体系,并建立了适应中国国情的佛教礼仪法规,中国佛教文化的民族独立性是显然的。

二(二)、具有雄厚的融化外来文化的能力

佛教文化并不是中国固有的文化,因此,传入中国后缺乏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与斗争。但总体来讲,中华民族在坚守民族独立性的同时,对于外来的佛教文化,显示出其宽广的兼容并蓄的气度和雄厚的汲取融合的能力。遍布全国的寺院、宝塔、石窟等,均充分显示出中外文化相互融合的艺术魅力。

二(三)、具有浓厚的民间色彩

中国的佛教文化,由于与儒、道文化的融合,而更趋向于哲理化,宗教的色彩日益淡化;同时由于佛教愈益走向民间,使佛教具有更多的民间信仰氛围。

中国佛教文化的上述特色,使其有别于国外的佛教文化,充分表现出中国自己的民族特色。因而不仅具有中国人所喜闻乐见的内容形式,而且具有令外国人很感兴趣的无与伦比的魅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