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油脂类分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脂 萜类 甾体
§15-1 油脂(Fats and Oils,p404)
油脂是动植物细胞的重要组成物质,也 是动植物储藏能量,保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所 不可缺少的物质。 一、组成和结构 从动植物中取得的油脂是多种物质的混合 物,主要成分是各种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的混 合物。此外,还含有少量的游离脂肪酸、高级
脂类是生物体内形形色色脂溶性分子的总 称,除作为细胞膜的组分和能量的储备之外, 更重要的是作为各类信息传递的分子,对这些 分子还有所不知,尤其对许多超微量的、不稳 定的生物机体中现场合成的脂类分子还知之甚 少,而对它们与其它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 用则更是化学家面临的新课题。
O O R C O CH2 O C* H CH2 O C O P O + OCH2CH2NH3 R'
量油脂所能吸收的碘的数量,可测定其中所含
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
碘值:100g油脂所能吸收的碘的克数。
碘值↑→油脂的不饱和程度↑。碘值是油
脂检验中的另一个重要理化常数。
4.干化作用
某些油在空气中放置,能生成一层干燥而
有韧性的薄膜,这种现象叫做干化。具有这种
性质的油称为干性油。干性油可作为油漆的原
料,常用形成干燥薄膜的速度与薄膜的韧性来
内容提要
§15-1 油脂 一、组成和结构 二、物理性质 三、化学性质 §15-2 类脂 一、磷脂 二、蜡
内容提要
§15-3 萜类化合物 一、异戊二烯规则 二、分类 三、各论 §15-4 甾体化合物 一、结构特点 二、各论
第十五章
脂类
Lipids
脂 类
油 脂
类 脂 物态和物理性质与油 脂类似的化合物
COOH
在上述几种不饱和脂肪酸中,亚油酸和亚
麻酸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必须从食物中摄
取。另外,能预防心血管疾病和促进大脑发育
的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在人体中的
含量很少,且只集中在很少数组织中,而这两
种不饱和脂肪酸在深海鱼油中含量较高。
二、物理性质 纯净的油脂无色、无味、无臭,常因含有 色素和其它杂质而带有不同颜色和气味。油脂 密度小于 1 ,不溶于水,易溶于石油醚、乙醚 等有机溶剂。 由于油脂是混合物,所以没有固定的熔点 和沸点,只有一定的熔点范围。 三、化学性质 1.水解 油脂在H+、OH-或酶的催化下,能发生水 解反应,OH-催化下的水解反应常称为皂化。
直链羧酸。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饱和脂肪酸
软脂酸(十六碳酸) CH3(CH2)14COOH 硬脂酸(十八碳酸) CH3(CH2)16COOH
不饱和脂肪酸 棕榈油酸(顺-Δ9-十六碳烯酸)
COOH
油酸(顺-Δ9-十八碳烯酸)
COOH
亚油酸(顺,顺-Δ9,12-十八碳烯酸)
COOH
亚麻酸(顺,顺,顺-Δ9,12,15-十八碳烯酸)
气味的小分子醛、酮和羧酸,而湿、热、光会
加速这一过程。
(3)氧化脱羧
油脂水解后生成的饱和脂肪
酸在霉菌的作用下,氧化成β-酮酸,β-酮酸 进一步发生脱羧反应,生成小分子醛和酮。例 如:
RCH2CH2CH2COOH
O RCH2CCH2COOH
霉菌
O RCH2CCH3 + CO2
虽然各种油脂中都含有少量游离脂肪酸, 但酸败过程中会使油脂中游离脂肪酸含量增大 ,其含量与油脂的品质有密切的关系。常用酸 值表示油脂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
O CH2 CH CH2 O O O C O R1
C R2 + 3NaOH O C R3
CH2 CH CH2
OH OH OH
R1COONa + R2COONa R3COONa
皂化值:皂化1g油脂所需要的KOH的mg
数。
对于一定质量的油脂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油脂的mol数↓→皂化值↓
杂质↑→油脂的mol数↓→皂化值↓
三硬脂酸甘油酯
O CH2 CH CH2 O O O C O (CH2)16CH3
C (CH2)14CH3 O C (CH2)7CH CH(CH2)7CH3
α-硬脂酸-β-软脂酸-α-油酸甘油酯
由此可以看出,油脂主要是由简单甘油酯
和各种混合甘油酯组成的混合物。而甘油酯分
子中的高级脂肪酸绝大多数都是偶数碳原子的
酸值是检验油脂品质的又一个重要理化常数。 酸值大于6的油脂不宜食用。 3.加成作用 (1)加氢 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分 子的碳碳双键可发生催化加氢反应,从而使液 态的油转化成半固态或固态的脂肪。这一过程 也称为油脂的硬化。
(2)加碘
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分子
的碳碳双键能与卤素发生加成反应。通过一定
醇、高级烃、维生素、色素等。其通式为:
O

CH2 CH CH2
O O O
C O
R1
C R2 O C R3
R1 = R2 = R3:单纯甘油酯 R1≠R2≠R3:混合甘油酯
例如:
O CH2 CH CH2 O O O C O (CH2)16CH3
C (CH2)16CH3 O C (CH2)16CH3
2.酸败作用 如果油脂保存不当,放置时间过长时,会 产生难闻的气味,味变苦涩,甚至具有毒性, 这种现象称为酸败。其原因主要是: (1) 油脂水解 在高温、湿度大、通风不良 的情况下,油脂发生微生物或酶催化水解反应 ,生成高级脂肪酸。
(2)氧化
油脂水解后生成的不饱和脂肪酸
遇空气中的氧气,其双键被氧化成带有不愉快
油 脂Baidu Nhomakorabea
油 ①室温下呈液态; ②高级脂肪酸甘油 酯的混合物; ③以不饱和脂肪酸 为主。例如: 棉 子油,不饱和脂 肪酸占75%。
脂肪 ①室温下呈固态或固态; ②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的混合物; ③以饱和脂肪酸为主。 例如:牛油,饱和 脂肪酸占60~70%。
类脂
磷脂 甘油与高级 脂肪酸、磷 酸形成的酯
蜡 高级脂肪酸 的饱和高级 一元醇酯
衡量干性的好坏。天然油脂中桐油是最好的干
性油,不但干化快,而且形成的薄膜韧性好,
并能耐冷热变化、耐潮湿、耐腐蚀、耐光。
干化作用的机理很复杂,一般认为油脂的 干化过程是发生了一系列氧化聚和反应。所以 干化作用的快慢主要取决于以下两个因素: (1)油脂分子中的双键数目 双键数目↑→ 干化速度↑。而双键数目可用碘值来衡量: ①干性油 碘值>130,干化结膜快。 ②半干性油 碘值100130,干化结膜较 慢。 ③非干性油 碘值<100,不结膜。 (2)油脂分子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是否存共轭 体系 共轭链↑→干化速度↑。例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