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进校园大背景下学校武术教学改革之我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文化进校园大背景下学校武术教学改革之我见中华武术是拥有上千年悠久历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同时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学校开展武术教育不仅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促进了中华文化以及武术技艺的继承与

发展,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文化,提高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此外,武术教育还

能够培养学生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仅为提升其的民族责任感以及民族自豪感。

1 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

中华武术自成立至今,历经数千年经久不衰,独有千秋,中华武术在源远流长的发展过

程中,透着中国传统哲学、文学、美学、中医学、军事、教育、宗教、养生等文化思想的影响。武术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饱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基因。

1.1 儒家在强调"仁"的同时,还要求君子掌握"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孔子云"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看来孔子也是能文能武,并擅长驾车技艺,这些对武术的发展都着明显的导向作用。在儒家"仁"的思想影响下,

它构成了武德思想的核心。崇尚伦理、讲求仁义忠信是中国武术文化的鲜明特色。

中国古代的武术习练者不可选择地生活在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儒家为人们设计的生活结

构中,长期的儒家文化熏陶,自然塑造了传统习武者的生活模式,构建了传统武术习练者的

价值理性,导致了传统武术道德的形成,也就是我们后来说的自强不息的爱国主义精神。

1.2 道家对道的崇尚,影响了中华武术终极目标的确立。李小龙所讲的"以无法为有法,以

无限为有限"就是道家"无"的思想的现代表述。李小龙认为真正的有法,乃是无之法;真正的

有限,乃是无之限。李小龙对武学的参悟是来源于对道家思想领悟。

1.3 中国传统兵家学说讲究"示形而误敌",就是指通过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的手段造成

敌人的错觉与不意,陷敌于丧失优势与被动的苦境,从而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所谓兵不厌诈,这一理论用在武术实战技击中,就是"指上打下、声东击西、近而示之远、能而示之不能、欲左先右、拳骗而腿击、假摔而真打",等等。

1.4 中国医学博大精深、中华武术源远流长。二者融会贯通,互补互促,交相辉映,联系

密切。"拳起于《易》,而理成于医",这句古语科学地说明了武术与中医的关系。中国古代

优秀的武术家往往也是杰出的医者,诸如明代的傅山,近代的黄飞鸿等。

中医和中华武术这两种优秀的传统文化确系一个整体,二者的最高境界都是注重对"道"

的探索,对生命的感悟。中医先从人体生理学、病理学和解剖学等基础理论方面、中华武术

后在健身、养生、训练和技击的实践方面,实现了二者的互相影响、互相交融的过程。中华武

术融合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而且以一种有趣的方式展现出来。对于青少年来说,相

教于传统儒、释、道、兵、中医,武术更容易接受些。

2 自1910年霍元甲在上海创办的第一所把武术列为教学内容的学校,辗转至今已有百

余矣。精武学校以振兴中华为主旨,教习武术和武德。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

自信心。然而,校园武术发展至今,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很多学校可以说已经"名存实亡",学生喜欢武术,却对武术课不感兴趣,归纳起来,要是由于学校武术教育教学目标的错位,重于竞技化,或者说过度强调竞技化,看重金牌和运动成绩,学校武术教育作为培养高水平

优秀武术运动员的后备人才基地,必然引发学校武术教育比较突出的三个问题,"谁来教?教什么?和怎么教?"这样的问题。武术教育的改革任务尚十分艰巨,但是也势在必行。

在2017年3月3日全国两会会议上,陈宝生部长指出,要做好四件事!一是建设教材

体系,各个学段特点选择合适内容;二是拓展校园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有的涉及规律方法,

有的涉及技术层面,针对不同学段,教材适合什么内容就进什么,国画、书法、中医药、传

统体育,为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沃土和氛围;三是加强研究和阐释,按照创新性发展、创造性

继承原则,完成现代性转换;四是推进国际传播,弘扬民族文化。

中国教育需要教学创新,武术走进校园也一样的道理。教育无外乎是教书育人,要让学

生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通过文化知识的传播可以通过文字来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那教材

就必须有血有肉的结合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出来。

3 武术进校园需要进行教学改革

课程体系针对阶段性教育设置内容,中国武术是一项技术技能,要运用科学的体系去进

行教育教学,武术教学体系要深入研究:选择合适的内容进入教科书,针对不同学段,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适合什么内容,教材里面就进什么内容,武术教材也一样的道理。从幼

儿阶段对武术运动的启蒙教育阶段;到小学阶段对武术运动的身体动作姿态的理解;再到中

学阶段对武术运动的攻防实战练习;最后大学阶段对武术运动的技战术思考研究。

3.1 谁来教?

中国传统武术百花齐放,单单一个学校难以面面俱到,因此要响应国家"一校一拳",以

地方民族传统文化特色为根基,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选择一种地方性拳种在学校铺天盖地传

播传授起来。中国武术博大精深,各门各派各有千秋,南拳北腿风格各有不同,但任何拳术

都离不开人体的机体科学运动,各学校可响应国家"一校一拳"政策,找准切入点大力发扬某

种拳术,深入探讨技术教学内容,特别是在师资方面。

据调查,目前大多数院校的武术教育老师在本人的调查访谈中,大多数学校的武术教师

大都是大学体育系或者体院武术系的毕业生,他们自己本人接受的也只是现代散打竞技套路,对中华武术的传统文化也没有了解到位。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也只能含糊的说些"中华武术,博大精深"之类,这不仅不能吸引学生,更重要的是可能会造成学生对中华武术的偏见。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武术技巧和武术文化的双管齐下。加强对在教老师武术传统文化内

涵的培训。还有就是广东省是武术之乡,民间拳师深藏不漏,学校可以通过他们,利用同学

们的好奇心,加强对同学们对武术的认识,不仅是武术技巧上的,还有武德礼仪方面上的。

3.2 教什么?

2.2.1教育学生习武正当用途

武术不能只教学生拳打脚踢,而要让学生明白为何要拳打脚踢,在合适的场合,适当的

时机出于身体的本能反应条件反射,自然而然的出手。而只有通过平时的锤炼,刻苦耐劳,

持之以恒的毅力和精神才能出神入化。闭着眼睛,对手一旦出手,接到对手的出手就能用皮

肤去感知他的身体动作,接应来势汹汹的战斗,那就是不在乎招招式式,已经达到无招胜有

招的神明程度了。在教习学生的时候,不能简单的把武术定位为强身健体的一种体育运动,

中华传统武术里面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教习学生不单单是为了掌握功放技能,更多的是让

他们学会精武精神,传承习武的精、气、神,即便是不能为国为民,也在心中保留一分友邻

风度。

1.2.2教育学生在和平年代,通过习武,正当防卫保护自己

武术教予学生自身身体本能反应的技能,就如原始社会要适应大自然环境,那就必须学

会野外求生的生存能力,遇到野兽能就地取材与野兽作斗争,遇到野蛮的人能通过习武震慑

别人以及在身体收到侵害时能正当防卫并保护身躯。随着校园的暴力行为越来越严重,更应

该让学生懂得学会一两招数才能靠自己保护自己,体现掌握生存能力的可贵,通过习武野蛮

其体魄,锻炼其心智,壮大学生的胆量,教予防身的本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