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海水淡化行业现状及市场前景预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中国海水淡化行业现状及市场前景预测

2017-05-07

导读:受制于成本因素,我国海水淡化的实际应用发展速度还是较慢。海水淡化应用地域以北方沿海城市为主,2015年产能规模达73.76万吨/日,占产能的73%;总体以工业用水为主,2015 年工业用水工程规模为67.73 万吨/日,占工程规模的67%。

1. 海水淡化过去发展较慢,产能增长来自于大型工程

截至2015年底,我国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121个,海水淡化产能为100.88 万吨/日,过去4 年的复合增长率为9.21%。受制于成本因素,我国海水淡化的实际应用发展速度还是较慢。根据国家海洋局的数据,2012年我国建成海水淡化工程95个,海水淡化产能为77.44万吨/日。截至2015 年底,新增海水淡化工程26个,新增产能23.44万吨/日,平均每年新增产能为5.86 万吨/日。从新建工程规模上来看,产能规模91%的增长来自于万吨以上级别的新建工程,剩下8%来自千吨以上万吨以下级别的新建工程,只有不到1%来自于千吨以下的新建工程。从新建工程数量上来看,千吨以下级别的新建工程数量为14,万吨以上级别的新建工程数量为7,千吨以上万吨以下级别的新建工程为5。因此从2012 到2015年,我国海水淡化新建产能的主要增长来自于万吨以上级别的大型工程新建。

我国海水淡化工程数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海水淡化工程规模(吨/日)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 北方地区用水量较大,总体以工业用水为主

海水淡化应用地域以北方沿海城市为主,2015年产能规模达73.76万吨/日,占产能的73%;总体以工业用水为主,2015 年工业用水工程规模为67.73 万吨/日,占工程规模的67%。截止2015 年底,全国海水淡化工程主要分布在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沿海城市和海岛。北方以大规模的工业用海水淡化工程为主,主要集中在天津、河北、山东等地的电力、钢铁等高耗水行业;南方以民用海岛海水淡化工程居多,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海南等地,以百吨级和千吨级工程为主。其中,在海岛地区,海水淡化工程规模为11.43 万吨/日,主要分布在浙江、山东、辽宁和海南。

海水淡化产水规模(万吨/日)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全国海水淡化工程产水的终端用户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工业用水,另一类是生活用水。截止2015 年底,海水淡化水用于工业用水的工程规模为67.73 万吨/日,占总工程规模的67.14%。其中,火电企业为31.04%,核电企业为3.77%,化工企业为10.91%,石化企业为12.50%,钢铁企业为8.92%。用于居民生活用水的工程规模为33.13 万吨/日,占总工程规模的32.84%。用于绿化等其他用水的工程规模为240 吨/日,占0.02%。

海水淡化工业用水用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 国内以反渗透和低温多效蒸馏技术为主

由于我国能源结构的特点,在已建成的海水淡化工程中,基本上都是采用反渗透(SWRO)和低温多效蒸馏(LT-MED)技术。如今,商业化的海水淡化技术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热法和膜法,热法主要是低温多效蒸馏工艺(LT-MED)和多级闪蒸工艺(MSF),膜法主要是反渗透海水淡化工艺(SWRO)。热法和膜法都是已经大规模工程应用的成熟技术。总体来说,热法具有系统稳定、可靠、产品水水质高的优点,缺点是能耗较高;而膜法技术具有一次性投资省、能耗较低、操作弹性大的优点,缺点主要是维护量较大。

三种海水淡化技术对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截止2015年底,全国应用反渗透技术的工程106 个,产水规模65.45 万吨/日,占全国总产水规模的64.88%;应用低温多效技术的工程13 个,产水规模34.81 万吨/日,占全国总产水规模的34.50%;应用多级闪蒸技术的工程1 个,产水规模6000 吨/日,占全国总产水规模的0.60%;应用电渗析技术的工程1个,产水规模200吨/日,占全国总产水规模的0.02%。

我国已建海水淡化工程技术分类

4. 电改降低工业电价,解开能耗成本束缚

目前我国海水淡化制水成本在7-8 元/吨,与4-5 元/吨的国际水平还有较大差异。海水淡化制水成本大致由投资成本、运行维护成本和能源消耗成本构成。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规模的增长,国际海水淡化成本呈下降趋势。受工程规模、技术选择、能源价格、维护成本、人工费用等因素的影响以及产水成本计算方法的不同,2014 年我国海水淡化工程产水成本区间为5-8 元/吨。其中,万吨级以上海水淡化工程平均产水成本6.95 元/吨,千吨级海水淡化工程平均产水成本8.15 元/吨。由于我国目前以万吨级以上海水淡化工程为主,因此我们认为我国实际海水淡化制水成本在7-8 元/吨。而目前国际比较成熟的海水淡化技术成本可达4-5 元/吨,最低为以色列Sorek 海水淡化厂(淡水售价仅为3.6 元/吨,年生产年能力约2.3 亿吨)海水淡化的能耗成本高是束缚海水淡化应用发展的主要因素。目前我国万吨级别反渗透法和低温多效法海水淡化制水成本中,能耗占了超过一半的比例。反渗透法中,电耗约为3-4度/吨,占了总成本的53%;低温多效法中,电耗+蒸汽成本占了总成本的56%。目前全国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的能源主要由电力提供。其中,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能源以电力为主,一类是由国家电网提供,占工程数量的63.9%;另一类是由本厂自发电设备提供,占工程数量的36.1%。低温多效和多级闪蒸海水淡化工程主要采用电力与蒸汽相结合的能源利用形式,电力和蒸汽均来自其所依托的电厂。高昂的能耗成本造成了过去海水淡化制水成本的居高不下,成为海水淡化应用发展道路上的一大阻碍。

反渗透法成本分析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低温多效法成本分析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近期电改全面提速,电价下降到合理区间是长期逻辑。2016 年9 月6 日起,国家发改委、能源局批复同意福建、黑龙江开展售电侧改革试点,同意北京开展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同意甘肃、海南开展电力体制改革试点等,密集批复了13 省市电改方案。业内期待已久的《售电公司准入与退出管理办法》、《有序放开配电业务管理办法》、《电力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