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管综合征 汇总
腕管综合征疾病详解
疾病名:腕管综合征英文名:carpal tunnel syndrome缩写:别名:疾病代码:ICD:G56.0概述: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是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中年人好发,为正中神经在腕部受到卡压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Paget 于1853 年首先描述此病。
流行病学:无相关资料。
病因:引起腕管综合征的原因很多,大致可分为三类:1.局部因素(1)引起腕管容积减小的因素:如Colles 骨折、Smith 骨折、舟骨骨折及月骨脱位后畸形愈合,以及肢端肥大症等。
(2)引起腕管内容物增加的因素:如脂肪瘤、纤维瘤、腱鞘囊肿、腕管内肌肉位置异常(指浅屈肌肌腹过低、蚓状肌肌腹过高)、非特异性滑膜炎、血肿。
2.全身性因素(1)引起神经变性的因素:如糖尿病、酒精中毒、感染、痛风等。
(2)改变体液平衡的因素:如妊娠、口服避孕药、长期血液透析、甲状腺功能低下。
3.姿势因素用腕过度劳动者,如计算机操作人员、扶拐杖走路的残疾人,手指及腕关节反复屈伸。
Gellman 等人对77 例截瘫患者调查发现,其中有38 例(占49%)患有腕管综合征。
但需指出的是,有一部分患腕管综合征的患者病因不清楚。
发病机制:腕管是由腕骨沟和桥架其上的腕横韧带共同构成的骨纤维性管道。
腕管的桡侧为舟骨及大多角骨;尺侧为豌豆骨及钩骨;背侧为头骨、舟骨、月骨及小多角骨;掌侧为腕横韧带。
腕横韧带尺侧附着于豌豆骨及钩骨沟,桡侧附着于舟骨结节和大多角骨顶。
腕横韧带很坚韧,近似梯形,大小如一般的小邮票(约2cm×2cm),厚 1~2mm,远端与掌腱膜相延续,近端与腕掌侧韧带(前臂深筋膜)相延续,其位置约在近腕骨与掌骨基底部水平。
腕管的横断面略似椭圆形,其顶点在桡侧。
在腕管中有 9 条屈肌腱和 1 条神经(即正中神经)通过,腕管的面积与 9 条屈肌腱和 1 条神经的面积总和之比约为3∶1,因而,腕管的面积为腕管内容物的活动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腕管综合征名词解释
腕管综合征名词解释腕管综合征是指由于腕部的腕管周围组织受到压迫或损伤而引起的一组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
腕管是指尺骨和桡骨之间的骨壁和屈腕韧带形成的通道,通过该通道通过的结构包括肌腱、神经和血管。
当腕管周围组织受到压迫或损伤时,就会出现疼痛、麻木、刺痛、力量减弱和手指功能障碍等症状。
腕管综合征的主要病因是腕管周围组织的结构改变,导致压迫或损伤神经和血管。
常见的病因包括韧带压迫、囊肿或肿瘤压迫、肌肉肥大、姿势不当以及重复性劳动等。
此外,一些疾病,如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甲状腺功能障碍等,也可以引起腕管综合征发生。
腕管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多样,最常见的症状是手掌和手指的疼痛或麻木感,尤其是夜间或早晨起床时症状加重。
病人还可能出现手指动作不灵活、握力减弱以及手指活动受限等功能障碍。
严重病例还可能出现肌肉萎缩和感觉异常。
诊断腕管综合征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体征,结合神经电生理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神经电生理学检查可以帮助确认神经传导受损的范围和程度,影像学检查如X线、CT或MRI可用于明确病因。
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主要是通过休息、使用支撑物、生物反馈和物理治疗等方法来减轻症状,包括疼痛和炎症。
手术治疗适用于严重症状无法缓解的病例,手术通常是通过放松腕管周围的组织压迫来缓解症状。
预防腕管综合征的方法包括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重复性劳动、适当休息、使用正确的工具和设备以及定期进行手部和腕部的锻炼等。
此外,对于存在慢性疾病的人群,如糖尿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控制基础疾病也有助于预防腕管综合征的发生。
总之,腕管综合征是一种由于腕管周围组织压迫或损伤引起的一组症状和体征的综合病症。
早期诊断和治疗是保证病情好转的关键。
通过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重复性劳动、适当休息以及进行手部和腕部的锻炼等方法,可以预防腕管综合征的发生。
讲课腕管综合征课件
病例分析与讨论
分析
两个病例均表现为手腕部疼痛和手指麻 木,这是腕管综合征的典型症状。病因 方面,第一个病例与长期手部劳动有关, 第二个病例则是由于外伤导致。
VS
讨论
腕管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是什么?如何预防 和治疗?针对不同病例,治疗方案有何不 同?
治疗经验分享
01
02
03
经验一
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 以采用保守治疗,如休息、 冷敷、口服药物等。
讲课腕管综合征课件
CONTENTS
• 腕管综合征概述 • 腕管综合征的治疗 • 预防与康复 • 病例分享与讨论 • 总结与展望
01
腕管综合征概述
定义与症状
定义
腕管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周围神 经卡压综合征,由于正中神经在 腕管内受到压迫而引起的症状。
症状
手部麻木、疼痛、无力、精细动 作障碍等,夜间或清晨症状加重, 活动后可缓解。
身体免疫力。
注意保暖
避免手腕受到寒冷刺激, 引起疼痛和不适。
04
病例分享与讨论
典型病例介 绍
病例一
患者年龄45岁,长期从事手部劳动, 出现手腕部疼痛、手指麻木等症状, 经过诊断为腕管综合征。
病例二
患者年龄38岁,因交通事故导致手腕 部骨折,愈合后出现手指麻木、肌肉 萎缩等症状,也被诊断为腕管综合征。
通过本课件的学习,学员 可以了解腕管综合征的最 新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 验,提高对该病的诊疗水平。
研究进展与展望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腕管综合征 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目前,
超声技术、神经电生理监测等技术在诊 断和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未来,随着研究的深入,腕管综合征的 同时,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
腕管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精选笔记(一)
腕管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精选笔记(一)
腕管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精选
什么是腕管综合征?
腕管综合征是大拇指、食指、中指和半侧手指由背侧尺神经支配的手部神经病变性疾病,又称为“Carpal Tunnel Syndrome”。
腕管综合征的症状
•手掌和手指的麻痹和刺痛感
•拇指、食指和中指的转动和伸展运动会受到限制,并出现力度不加的感觉
•拇指感觉过敏和疼痛,并且容易疲劳
•在睡眠时会出现手臂发麻和刺痛,尤其是更常见的是在夜间•按摩或者揉捏患处是无法使症状缓解的
腕管综合征的病因
•肥胖
•妊娠
•甲状腺机能紊乱
•糖尿病
•高血压
•风湿性关节炎
•习惯性过度使用手部肌肉
治疗方法
•患处穿戴提供支持的手套、腕带或者手腕托
•使用抗炎药物治疗炎症
•激素疗法
•手术治疗
注意事项
•避免过度使用手部肌肉
•控制身体质量,避免肥胖
•定期进行手部肌肉活动,以保持手腕和手指的灵活性以上就是关于腕管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相关内容的总结。
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如果在使用手部后出现麻木和刺痛感,应立即停止使用并休息片刻。
•最好避免手腕过度伸展或者僵硬,不要长时间绷着手腕。
•注意保持手腕正确的姿势,尽量使手腕保持自然弯曲状态。
•长期坐姿或者站立会使血液循环变差,应该适当休息一下手部,或者起来活动一下身体,以保持血液畅通。
总结
腕管综合征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手部神经病变疾病,如果发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手部正确的姿势,减少手部过度使用,以预防腕管综合征的发生。
腕管综合症名词解释
腕管综合症名词解释
腕管综合症是一种以腕痛为主要症状的复杂疾病。
它可能源于手腕或腕关节周围的多种病因,这些病因可能由受损的肌腱、腱鞘、骨头和关节神经引起。
腕管综合症的症状包括腕痛、僵硬、发热、肌肉萎缩等,这种病症可能伴有活动度受限和功能障碍,这往往受到遗传因素和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主要发生在工作者和运动员中。
腕管综合症的病因有压力性综合征、滑膜炎、滑囊炎、肌腱炎、卡氏症、慢性腕关节骨骼疼痛综合症等。
压力性综合征指的是在活动力量过大或过长时间重复使用的情况下,腕管的肌腱和韧带受损。
活动时可能伴有痛感,肘关节或旁肢可能萎缩或者发生变形。
滑膜炎和滑囊炎是腕管综合征的另一个常见病因,它们都会导致腕痛、肿胀和限制活动。
肌腱炎也可能是腕管综合症的病因,它会导致腕痛和僵硬。
卡氏症是一种特殊的腕管综合症,它伴有腕痛和肿胀,在活动时表现出疼痛和僵硬。
慢性腕关节骨骼疼痛综合症导致腕、掌、上臂或肩膀疼痛,因此,上述病因可能会对日常活动造成影响。
腕管综合症的治疗主要是以减轻症状为主,包括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
针对关节和肌肉疼痛,医生通常会推荐抗炎药,以减轻疼痛和抗炎。
长期抗炎药的使用也可以减少腕管综合症的症状,但需要注意依从性。
物理治疗是治疗腕管综合症的常见方法,它可以促进纤维韧带和肌肉伤处的修复,促进腕关节的肌肉平衡恢复,改善腕管的结构功能。
还可以根据个体的情况选择激光治疗,这种治疗方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温热组织,减轻症状,改善活动度和活动力量。
腕管综合征
腕管综合征原创:庞继光紫葫芦与解剖前天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迫所引起的三个半指(拇指、食指、中指的桡侧)酸痛、麻木等症候群的病症。
多见于30-60岁女性。
引起腕管综合症相关症状的原因是由于包在腕管内的正中神经受到了压迫。
正中神经是一条混合神经,也就是说该神经既有感觉功能,同时也能传导大脑发出的运动信号来支配肌肉的运动。
正中神经负责拇指、食指、中指以及环指的感觉和动作。
任何使得腕管内空间缩小的因素都可能导致正中神经受压。
这些因素或病因是多种多样的,比较少见的病因如骨刺,最为常见的病因是腕管内韧带以及韧带润滑层 (滑膜) 的肿胀与增厚。
o腕管内压力增大o腕管容积减小o腕管内容物增多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o感觉异常最常见的症状,拇指、食指、中指的桡侧的三个手指有蚁行感、麻木、肿胀痛,夜间或清晨明显;还常有难以形容的烧灼痛,并有肿胀与紧张感。
o手指麻木桡侧三个半指异样感及麻木感,有时累及五指,开始为间歇性;患手活动不灵,执行精细动作时手感笨拙,甚至严重功能障碍。
o肌肉软弱约44%患者有轻度拇短展肌的软弱,约21%有严重拇短展肌、拇对掌肌消瘦。
o营养改变拇指和食指严重发绀,指尖出现营养性溃疡,严重者坏死,间隙性发白和发绀。
三个常用的特殊检查o屈腕试验(Phalen征)令患者腕自然下垂、掌屈、肘关节伸直,持续1min后引起神经支配区麻木即为阳性。
阳性率约为71%。
腕部叩击试验(Tinel征)用指叩打患者腕部屈面或腕横韧带时,在其桡侧的某个手指出现麻木即为阳性。
阳性率约94%。
o止血带试验在患者患侧上臂缚一血压计的气囊,然后充气加压至收缩压以上,若在1min内出现桡侧的某手指麻木或疼痛为阳性。
阳性率约为70%。
【针刀治疗】1、适应症和禁忌症除占位病变以外,均适于针刀闭合型手术治疗。
2、体位仰卧位,患肢伸直,手掌朝上,腕下垫以薄枕。
3、体表标志腕横纹腕掌面可以看到三条腕横纹:腕近横纹位于尺骨头的平面上;腕中横纹相当于桡腕关节线的两端;腕远纹微凸向手掌,通过中腕关节线的最高点并相当于屈肌支持带的近缘。
腕管综合征专题培训培训课件
腕管综合征的预防策略与措施
02
01
案例分析与讨论
06
一名程序员,由1
一位厨师,经常长时间握持厨具,出现手腕和手指疼痛、麻木的症状,甚至影响到了日常生活。
病例2
典型病例介绍
对于病例1,由于该程序员长时间保持手腕和手指的同一姿势,导致血液循环不畅,肌肉疲劳和炎症反应。长期下来,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腕管综合征的发生。
体征评估
通过神经传导检查,判断正中神经在腕部的传导速度是否减慢,波幅是否下降。
神经电生理评估
与颈椎病鉴别
与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鉴别
与类风湿关节炎鉴别
腕管综合征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腕管综合征的治疗与康复
04
药物治疗原则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种类和剂量,同时注意观察不良反应。
药物种类
包括抗炎药、神经营养药物、止痛药等。
腕管是指由腕骨和腕横韧带构成的隧道,正中神经穿过腕管内,受到压迫而产生症状。
腕管综合征的定义
腕管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手腕部过度使用、损伤、炎症、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
手腕部反复活动、长时间握持物品、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打字、织毛衣等,可能增加发病风险。
腕管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腕管综合征的发病率较高,文献报道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多发于30-50岁年龄段。
可能影响到手腕和手指的正常活动,尤其是伸展和抓握动作
03
腕管综合征的预警信号
02
01
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与评估
03
症状
手指、手腕或手掌疼痛、麻木、感觉减退或烧灼感,以及大鱼际肌无力,拇指外展、对掌无力等。
体征
Finkelstein征阳性(握拳尺偏腕关节时,桡骨茎突处出现疼痛),Phalen征阳性(手腕于前臂纵轴方向屈曲,持续60秒,手腕掌侧出现疼痛和(或)感觉异常)等。
8.1.4-23腕管综合征
手法:按法、揉法、摇法、滚法、擦法、拔伸法等 操作: ✓ 1.患者正坐,将手伸出,掌心向上置于治疗台上,
医者用拇指点按曲泽、内关、大陵、鱼际等穴; ✓ 2.用一指禅推法或滚、按、揉法在前臂至手沿手
厥阴心包经往返治疗,在腕管和大鱼际处应重点
治疗。手法先轻,以后逐渐加重。
✓ 3.用摇法摇揉腕关节及指关节,捻指关节
一、概 述
1.定义:腕管综合征又名腕管狭窄症, 是指由于腕管内容积减少,腕管内容物增
大或增多,使腕管内压力增高,正中神 经在管内受到卡压而引起的以桡侧 三个半指疼痛、麻木、运动乏力为 主的综合征。
二、解 剖
腕管位于腕掌侧,由屈肌支持带(腕横韧带)和腕 骨沟围成。管内有指浅、指深屈肌腱和正中神经通过。
(三)体 征
1.患手食指、中指感觉过敏或减退(尤其 是指尖)。
2.皮肤发凉、苍白或发绀。
3.指部皮肤干燥、脱屑(血管神经营养障 碍)。
4.肌力检查时,拇指外展和对掌运动等笨 拙无力。
5.大鱼际肌萎缩。
6.特尼尔氏征阳性
(Tinel’s sign):在屈 肌支持带近侧缘,用手指 叩击正中神经部位,患手 疼痛麻木重现或加重。该 征又名叩击试验。
术后,用温经通络膏外敷,腕部用纸板固定于休息 位;病情缓解后,用中药外洗,或外用舒筋药物。
六 预后 ➢ 病情易反复,推拿治疗可以缓解症状,对症状
反复发作,且逐渐加重者,应进行手术治疗。
✓ 4.捏腕法:患者正坐,前臂置于旋前位,手背朝 上;医者双手握患者掌部,右手在桡侧,左手在 尺侧,而拇指平放于腕关节的背侧,以拇指指端 按入腕关节背侧间隙内,在拔伸状态下摇晃腕关 节,然后,将手腕在拇指按压下背伸至最大限度, 随即屈曲,并左右各旋转其手腕2-3次。
腕管综合征的诊疗及护理
腕管综合征的诊疗及护理
腕管综合征,是指正中神经在腕管内被挤压引起的一组症状和体征。
多发生在频繁腕部活动者,40~50岁家庭妇女患病率较高。
【主要表现】
患者感手指活动笨拙,桡侧3个手指感觉迟钝、麻木,活动增多时麻木加重,休息后减轻,反复发作,部分患者手指有烧灼样痛。
病久后可出现大鱼际萎缩,拇指不能对掌。
过度屈曲腕关节,患者感示、中指麻痛,称为屈腕试验阳性。
【治疗与护理】
(1)一般治疗:频繁劳动者,适当休息。
局部可外用伤湿止痛膏、东方活血膏等。
局部热敷有一定效果。
(2)封闭注射:腕管内封闭注射泼尼松龙有效,一般剂量为泼尼松龙12.5~25毫克,加入1%利多卡因1~2毫升,局部封闭注射,每10~14日1次,3次为1个疗程。
(3)手术治疗:必要时可做腕横韧带切断及部分切除术,解除正中神经受压。
手术主要步骤为:腕部“S”形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显露腕掌侧韧带及其下的掌长肌腱,切开腕掌侧韧带,牵开掌长肌腱,显露腕横韧带并切除尺侧缘,松解正中神经周围粘连。
(4)护理措施:适当局部休息,避免原重复动作。
8.腕管综合征
X线检查:
试
验
排除局部的骨性改变。
腕管综合征
【鉴别诊断】
手部桡侧半的麻木,疼痛,但同
神经根型颈 时伴有前臂及颈部症状与体征;
椎病
并且运动、腱反射也因神经根受
鉴
压的异常而变化。
别诊断源自常为双侧性,且不局限在正中神
多发性神经炎 经,尺桡神经均受累,呈手套状
之感觉麻木区。
腕管综合征
【辨证治疗】
(一)手法治疗 治则为舒筋通络、活血化瘀。 1.按揉法 沿前臂下段向屈指肌腱方向进行按揉, 配合腕部被动摇法,再配合穴位点揉。 2.滚法 重点滚患腕。 3.拔伸法 拔伸患腕,同时缓缓旋转、屈伸腕关节, 然后向远心端迅速拔伸,以发生弹响为佳。最后依 次拔伸第2、3、4、5指。 4.擦法 擦腕部穴位及压痛点,结束手法治疗。
腕管综合征
【病因病理】
劳损
骨折、脱位 畸形愈合
感染、外伤
腕管内压力增大
腕管容积减小
腕管内容物增多
压迫正中神经
腕管综合征
【诊断要点】
临床表现: 患手桡侧三个半手指感觉异常,麻木,刺痛
体征检查:
•患手桡侧三个半指痛觉减退,指端感觉 消失。
•拇指不能向掌侧运动,肌力减弱。
•屈腕试验 、叩诊试验阳性
屈 腕
(二)药物治疗: 中药:
内服:小活络丹 外用:外敷消炎止痛 膏或宝珍膏
海桐皮汤熏洗局 部
西药:解热镇痛药
(三)其他疗法
1.固定疗法 早期用纸板或铝板将腕部固定于中立位。 2.练功疗法 疼痛缓解后练习各指屈伸活动,再练习腕 屈伸及前臂旋转。 3.针灸疗法 4.封闭疗法 腕管内注射。 5.穴位注射疗法 6.小针刀疗法 部分或全部切断腕横韧带,行纵行疏通 剥离。 7.手术疗法 经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行手术切开腕横韧 带以减压。
腕管综合征 汇总PPT教学课件
Extensor pollicis brevis muscle 拇短伸肌 Extensor pollicis longus muscle 拇长伸肌
8
Cephalic vein 头静脉
Lateral antebrachial cutaneous nerve 前臂内侧皮神经
Lateral antebrachial cutaneous nerve 前臂外侧皮 神经
Axillary artery 腋动脉
Median ne肱动脉
Basilic vein 贵要静脉
Accessor y cephalic vein 副头静 脉
Median cephalic vein 臂正中静脉
前臂前区浅层结构
前臂后 区浅层 结构
9
前臂后区深层
Lateral epicond yle 外上髁 Median nerve 正中神经 Radial artery 桡动脉 Common interosseous artery 骨间总动脉 ulnar artery 尺神经 尺神经
3
前臂肌深层
Flexor pollicis longus tendon (cut) 拇长屈肌腱
Radius 桡骨
Flexor digitorum profundus muscle 指深屈肌
4
前臂肌深层
Flexor pollicis longus tendon (cut) 拇长屈肌腱
Radius 桡骨
拇短屈肌 flexor pollicis brevis muscle
dorsal branch of ulnaris muscle尺神经手背支 palmar branch 掌支 superficial branch浅支 hypothenaer muscles 小鱼际肌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肌和掌长肌之间注射入腕管。避免肌腱内注射,有肌腱断裂的危险;
避免神经内注射,(立刻感觉异常),因为会导致神经内沉积,使一 些纤维变细。 • 2、夹板治疗:腕关节保持中立位,这时腕管内压力最低。 • 3、物理治疗:如减少腕关节运动、理疗等。用于纠正伴有激素或代谢 不平衡相关的疾病。
手术治疗
• 如果临床可分辨出没有屈肌腱滑膜炎的话,不需要进行滑膜切除术
Palmaris longus muscle 掌长肌
Palmar aponeurosis 掌腱膜
Pisiform 豌 豆骨
Medical epicondyle of humerus 肱骨内上髁
Flexor digitorum superficialis muscle 指浅屈肌
前臂肌深层
Flexor pollicis longus tendon (cut) 拇长屈肌腱
Basilic vein 贵要静脉
Accessor y cephalic vein 副头静 脉
Median cephalic vein 臂正中静脉
前臂前区浅层结构
前臂后 区浅层 结构
前臂后区深层
Lateral epicond yle 外上髁 Median nerve 正中神经 Radial artery 桡动脉 Common interosseous artery 骨间总动脉 ulnar artery 尺神经 尺神经
Flexor digitorum superficialis muscles 指 浅屈肌 Flexor retinaculum屈肌支持带 Palmar aponeurosis 掌腱膜
Palmar branch of median nerve 正中神经掌支 Common palmar digital nerve 掌侧总神 经
腕管综合征的预防
最重要的是腕部行为方式的改变和调整。
1、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休息避免腕关节过度劳损
2、经常伸展手腕适当休息
参考文献
• 1.骆耐香,腕管综合征的解剖学基础,解剖与临床 2005年第 10 卷第 3 期 • 2.雷玮,腕管综合征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的研究进展,护理学杂志2 013年9月第28卷第18期 • 3.Christophe Oberlin,上肢外科学(学习指南),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年8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 4.Julien Bogousslavsky,Marc Fisher,神经病学,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年7月第一版第二次印刷 • 5.David C. Sabiston,克氏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4月底2 版第2次印刷 • 6.格氏解剖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Extensor digitorum muscle 指伸肌 Extensor digiti minimi muscle 小指伸肌
前臂后区肌肉深层
Lateral epicondyle 外上髁
Supina tor muscle 旋后肌
Extensor indicis muscle 示指伸肌
Abductor pollicis longus muscle 拇长展肌
腕管综合征
现在,越 来越多的人每 天长时间 地 接触、使用电 (carpal tunnel syndrome ,CTS) 脑,每天长时 间地在键盘上 打字和移动鼠 标,手 腕关 节因长期密集、 第一组: 1510880 陈威 1510895 柳一林 反复和过度的 1510930 刘嘉仪 1510946 王雅诗 1510952 杨若玲 活动,逐渐造 成腕关节的麻 痹和疼痛而造 成鼠标手。且
• 器械检查——客观感觉或运动表现障碍
腕管综合征的辅助检查
——肌电图研究和神经传
导速度检测 • 电生理诊断:应用定量的电流刺激腕部神经或肌肉,观察它们的 电兴奋性,以判定腕内神经和肌肉功能状态。 • 神经病学P78 投影
神经损伤的分类
Sunderland seddon
• 1、轴突传导的生理功能丧失 • 2、轴突解剖连续性丧失,但 是其包膜组织(神经内膜)未 断裂。 • 3、神经内膜断裂 • 4、神经束和神经束膜断裂 • 5、神经完全断裂,包括神经 外膜
Proper palmar digital nerve 指掌固有神经 Lumbrical muscle蚓 状肌
腕管综合征
• 背景 • 主诉 • 病因 • 诊断 • 辅助检查 • 治疗 • 后遗症 • 预防
腕管综合征的背景
• 多年来,我们把夜间手指的烧灼、针刺感成 为肢端感觉异常综合症(acroparesthesia syndrome)。1949年MacArdle指出这种综合 征可由正中神经在腕管处受压引起。(摘自 《神经病学》)
腕管综合征的主诉
桡侧3指及环指的桡侧部疼痛或感觉异常(屈腕 握拳时症状加重,夜间或晨起时手指麻木)。
临床特点:手部感觉和运动障碍,通常感觉异常在 夜间加重,疼痛可放射到前臂甚至肩部。
单纯主观感觉障碍
腕管综合征(CST)的病因
腕管:屈肌支持带深面的纤维骨性管道。
CST病因:腕管內容积减小。创伤,炎性疾病,内分泌疾 病,代谢性疾病等,使正中神经通过腕管时受压造成。 在腕关节屈伸时,如果腕管狭窄,正中神经受压,不滑润 地进、出腕管。腕关节的屈伸可对神经产生额外的损伤。 鼠标手就是腕管综合征的一种。
桡侧腕长伸肌
桡侧腕短伸肌 旋后肌 骨间后神经
Anterior interosseous atery and nerve 骨间前动脉和神经 pisiform 豌豆骨
前臂前区深层
Flexor retinaculum Ulnar a. and n. 屈肌支持带 尺动脉,尺 Median 神经 正中神经
Trapezium bone 大多角骨 Bamate bone 钩骨 Capitate bone 头状骨
谢谢
第一组:
轻敲屈肌支持带区域或其远端,正中神经支配区域疼痛和感觉异常 加剧。
器械检查
• 虽然诊断常常需要依据临床症状不用任何辅助的检查,但是后者 在一小部分病例是有用的。 • MRI可提供完整精确的解剖结构影像。 • 放投影(腕管容积)
腕管综合征的诊断
• 症状诊断——单纯主观感觉障碍 • 检体诊断——客观感觉或运动表现障碍
拇收肌 abductor pollicis muscle
deep branch深支 Palmer interosseous muscles骨间掌侧肌 palmar digital nerves指掌神经
Median nerve正中神经
Lateral 外侧 束
Medial 内侧束
Median nerve 正中神经
Biceps brachii muscle 肱二头肌
Axillary artery 腋动脉
Median nerve 正中神经
Brachial artery 肱动脉
Recurrent branch of median正中 神经返支
旋前圆肌 Pronator teres muscle
Thenar muscles 鱼际肌群
• 1、开放技术(小切口)切开腕横韧带——风险小
• 2、从腕管内切开腕横韧带(内窥镜)——风险大
腕管综合征的后遗症
• 保守治疗后,80%患者在一年后症状再次出现。内科治疗不能实 际纠正疾病的病因。看上去,有助于自发地改善或延缓了进一步 的恶化。 • 手术治疗后:运动和感觉障碍的恢复,特别是肌肉萎缩的恢复需 要较长时间。大小鱼际区疼痛,握力减小,三个月左右恢复。 • 若无治疗,神经长期受压,神经缺血缺氧引起麻木、疼痛、蚁走 感等异常感觉,最终造成神经变性,变成不可逆性损伤。患者神 经恢复可能性小,甚至不能恢复。表现为大鱼际肌(拇指下方肌 肉群)严重萎缩,形成猿手畸形,手部正中神经支配区域感觉完 全丧失,皮肤发干、发凉、色泽改变,甚至溃疡形成。
腕管综合征的诊断
• 症状诊断 • 检体诊断
• 器械检查
症状诊断
• 桡侧三指疼痛
• 烧灼样疼痛(一项独特的综合征,可伴发于混合性 周围神经的部分损伤,特别是正中神经和坐骨神经) • 掌侧面原本突出的鱼际变得平坦并出现感觉异常。
检体诊断
试验)
——屈腕试验(Phalen
要求患者肘关节放在桌上,前臂与桌面垂直保持双腕在充分屈掌位。 1分钟内再次引发症状,有力地说明正中神经在腕管区受压。
前臂肌浅层
Brachioradialis muscle 肱桡肌
Medical epicondyle of humerus 肱骨内上髁 Pronator teres muscle 旋前圆肌 Flexor carpi radialis muscle 桡侧腕屈肌
Flexor carpi ulnaris muscle 尺侧腕屈肌
腕骨
腕管
Trapezoid bone 小多角骨
正中神经 屈肌总腱 拇长屈肌肌腱
腕管腱鞘
Flexor digitoru m Profundu s tendons 指深屈肌 腱 Flexor digitorum superficialis tendons 指浅屈肌腱
手部肌肉
opponens digiti minimi muscle 小指对掌肌 flexor digiti minimi brevis muscle 小指短屈肌 Abductor digiti minimi muscle 小指展肌
flexor digitorum profundus muscle 指浅屈肌 Flexor carpi ulnaris muscle尺侧腕屈肌
拇短屈肌 flexor pollicis brevis muscle
dorsal branch of ulnaris muscle尺神经手背支 palmar branch 掌支 superficial branch浅支 hypothenaer muscles 小鱼际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