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井钻井技术(1)

合集下载

探究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

探究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

探究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
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是油气勘探与开发领域中的关键技术,它们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油气资源的开采效率和效益。

本文将从深井钻井技术、超深井钻井技术和复杂结构井钻井技术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深井钻井技术是针对井深较大的油气井而设计的一项钻井技术。

一般而言,当井深超过3000米时,我们称为深井。

而在深井井段的钻进过程中,由于岩石力学性质的改变,钻井速度变慢,井漏、井塌等问题也随之增加。

深井钻井技术需要考虑钻井液体系的设计与优化、钻具与井眼之间的匹配、钻头的选择与设计等问题。

深井井下环境恶劣,对工具设备和井下作业人员有更高的要求,深井钻井技术还需要关注井下作业的安全性。

而复杂结构井钻井技术则是指针对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油气井而开发的钻井技术。

复杂地质条件包括但不限于水平井、斜井、S形井、复杂沉积层等。

针对这种类型的井,传统的垂直钻井技术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复杂结构井钻井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井眼的稳定性、钻进路径的控制、横向钻井技术的应用等。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技术手段,可以提高复杂结构井的构建效率和完整程度,从而提高油气资源的开采效益。

钻井新技术-深井钻井技术

钻井新技术-深井钻井技术

完钻。该井用时462天2小时30分,取心收获率达到70%,标志着我国石油天
然气超深井钻探工程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尽管这些井距世界12869米的最 深井还有不小的距离,但拉开了我国超深井钻井向纵深发展的帷幕,标志着 我国加快了超深井钻井技术与勘探开发前进的步伐
黄河钻井总公司
中国深井钻井技术发展现状 亚洲最深探井——塔深1井
黄河钻井总公司
• 全球勘探开发投资快速增长,1990~2005年,勘探开发投资增长 一倍多 • 2006年钻井投资比2005年增加50% • 预计2007~2010年全球海上钻井投资将超过2500亿美元
世界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投资额(亿美元) 1200 1000 800 659.07 600 400 200 0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176.52 103.49 588.7 498.46 359.28 249.16 472.16 326.95 431.88 314.44 486.01 331.12 383.82 412.59 552.57 599.97
日14时30分成功钻至井深7026米,4月25日17时顺利交井;钻井 周期717天0.5小时,建井周期772天10小时30分。
胜科1井不仅取全、取准了地质资料,地质上达到了勘探目的,而且检验了胜 利石油工程技术的实力,泥浆技术、固井水泥浆技术、测井技术实现了突破, 录井技术也有创新。 管理局副总工程师孙启忠分析认为,胜科1井的难点主要在盐膏层和超高温给 石油工程技术带来的一系列难题,有的甚至是世界级难题,这对钻井、钻井液 技术、测井技术、录井技术、钻完井技术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
俄罗斯 中国石油
4650 9027
4630 10454

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

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
智能故障诊断与预警
应用智能故障诊断与预警技术,对钻井设备和井下复杂情况进行实 时监测和预警,提高故障处理效率和生产安全性。
05 复杂地层条件下的钻井技 术挑战与对策
高温高压地层钻井技术难题及解决方案
难题
高温高压地层导致钻井液性能不稳定, 易出现井壁失稳、井喷等事故。
解决方案
选用耐高温高压的钻井液体系,加强 井壁稳定措施,优化钻井参数以降低 井内压力。
04 钻井工艺优化与提高钻井 效率策略
钻井工艺参数优化方法探讨
1 2
钻压和转速的优化
通过合理调整钻压和转速,可以实现钻井效率的 最大化,同时避免钻具的过度磨损和井下复杂情 况的发生。
钻井液性能优化
针对不同地层特性,优化钻井液的密度、粘度、 失水等性能,以提高携岩能力和井壁稳定性。
3
钻头类型与布齿优化
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
采用先进的钻井设备和工艺,实现超深井段的稳定钻进。
复杂地层处理技术
针对复杂地层情况,采用特殊泥浆体系、井壁加固等技术 手段,确保井眼稳定和钻井安全。
井眼轨迹控制技术
应用先进的井眼轨迹测量和调整技术,实现精确制导和顺 利完钻。
实施效果评价及经验教训总结
实施效果评价
项目成功完成预定目标,实现深层油气资源的有效勘探和开发,提高了油气产量和储量 动用程度。
根据地层岩性和钻进需求,选择合适的钻头类型 和布齿方式,以提高钻头的破岩效率和使用寿命。
提高机械钻速途径分析
01
02
03
高效破岩工具研发
研制具有高破岩效率的新 型钻头、钻具和井下动力 钻具,以提高机械钻速。
钻井方式改进
采用连续油管钻井、欠平 衡钻井等高效钻井方式, 减少起下钻时间和复杂情 况处理时间。

探究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

探究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

探究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的垂直钻井技术是钻井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它们是对地下资源勘探和开发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

深井超深井主要指的是井深超过3000米的油气井,而复杂结构井则是指存在大量非均质地层或者构造复杂的地质条件下的井筒钻井工程。

本文将就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进行深入探讨。

一、深井超深井垂直钻井技术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是油气勘探和开发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因为地下资源的开发需求越来越多地转向深层资源。

在深井超深井垂直钻井中,最关键的技术挑战之一是井深带来的高温、高压和高硬度地层,这对井下作业的钻头、钻柱和钻井液等设备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且,在深井超深井钻井中,井眼稳定和排屑及井环环空的完整性等问题也是需要解决的难题。

目前,针对深井超深井的垂直钻井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 高温高压钻井技术:高温高压环境下的固体控制、液相控制、井下设备选择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和应用;2. 钻柱设计优化:传统的钻井钻具在高深度井钻造施工能力上存在局限性,因此需要研发更加稳定可靠的高深度钻具;3. 钻井液技术:针对深井超深井的地层条件,研究开发适应高压、高硬度地层的钻井液技术,以保证井钻的正常运行;4. 井下设备研发:研发适应深井超深井井下环境的各种井下设备,包括测井工具、定向钻井仪器等。

通过以上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可以有效解决深井超深井井下作业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井深井的施工效率和成功率。

复杂结构井的钻井工程是指勘探开发中遇到非均质地层或者构造复杂的地质条件下的井筒钻井工程,这类井种在勘探开发中的比例逐年增加。

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的发展也是为了满足对地下资源勘探和开发的需要。

复杂结构井钻井中,井筒的方向、倾角和弯曲度都不断变化,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克服更多的困难和挑战。

1. 定向钻井技术:通过改变钻头参数、采用不同的钻头类型、优化钻柱结构等手段,实现对井筒方向的控制。

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

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

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第一节概述 (1)第二节地层孔隙压力评估技术 (2)第三节井身结构及套管柱优化设计 (4)第四节防斜打快理论和技术 (9)第五节地层抗钻特性评价与钻头选型技术 (14)第六节井壁稳定技术 (18)第七节钻井液技术 (23)第八节固井技术 (27)第九节深井测试和录井技术 (31)第一节概述对于油气井而言,深井是指完钻井深为4500~6000米的井;超深井是指完钻井深为6000米以上的井。

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是勘探和开发深部油气等资源的必不可少的关键技术。

在我国,深井、超深井比较集中的陆上地区包括塔里木、准噶尔、四川等盆地。

实践证明,由于地质情况复杂(诸如山前构造、高陡构造、难钻地层、多压力系统及不稳定岩层等,有些地层也存在高温高压效应),我国在这些地区(或其它类似地区)的深井、超深井钻井工程遇到许多困难,表现为井下复杂与事故频繁,建井周期长,工程费用高,从而极大地阻碍了勘探开发的步伐,增加了勘探开发的直接成本。

在“八五”末期,虽然我国在3000m以内的油气井钻井方面已接近国际80年代末的技术水平,但当井深超过4000m时,我国的钻井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美国5000m左右的油气井钻井周期约为90天,5500m左右约为110天,6000m左右约为140天,6500~7000m约为5~7月。

然而,我国深井平均钻井周期约为210天左右,特别是在对付复杂深井超深井工程方面的钻井能力和水平比较低,没有形成一整套与之相适应的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

为了尽快适应我国西部深层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工程的迫切需要,在“八五”初步研究的基础上,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将“复杂地层条件下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研究”列为“九五”重大科技工程项目之一(项目编号:960024),调动全国的优势科研力量开展大规模攻关研究,试图使塔里木、准葛尔、四川等盆地的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水平有较大提高,基本满足这些地区深部油气资源高效钻探与开采的技术需求。

深井施工工法

深井施工工法

深井施工工法深井施工工法是一种常用于地下工程的施工技术,它主要用于深度较大的井施工,如水井、油井、气井等。

该工法以稳定和高效完成井内工程为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施工步骤和工具,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一、工程准备阶段在深井施工工法中,工程准备阶段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首先需要进行地质调查,了解井区的地层情况和水文地质特征。

同时,还需评估施工地点的地质风险,确定施工的可行性。

在完成地质调查后,需要进行井身设计。

这一步骤主要涉及到井的直径、深度和壁厚的确定。

根据地层的性质和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井身材料,如钢管、混凝土或塑料。

此外,还需要进行设备的选型和采购,确保能够满足施工的需求。

一些常见的设备包括钻机、井下泵浦和动力设备等。

二、井施工阶段井施工阶段是深井施工工法的核心部分。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钻井钻井是深井施工的第一步,它通过旋转钻杆和钻头,在地下将井筒逐渐钻进。

钻井的方式有多种,包括旋转钻进、冲洗钻进和冲击钻进等。

钻井时需要不断注入冷却液和泥浆,以冷却钻头并将钻屑带出井口。

2. 安装套管在钻完井后,需要安装套管来加固井筒。

套管是一种管状结构,其主要作用是支撑井筒和防止其坍塌。

套管的选取要根据地层特性和井的深度来确定。

3. 水泥固井水泥固井是为了加固井筒、防止地下水和地层岩层的交叉污染。

该步骤需要将水泥浆注入井筒,填充套管与岩层之间的空隙,并形成坚固的固体结构。

这样可以确保井筒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4. 安装井下设备井下设备的安装是深井施工的最后一步。

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安装泵浦、传感器、管道等设备,为之后的生产、利用或测试做好准备。

三、施工安全与质量控制在深井施工工法中,安全和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并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和秩序。

确保工人具备相关的技能和经验,并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

质量控制方面,需要对施工材料进行质量检验,以保证其符合相关标准。

在井施工过程中,对钻进速度、水泥浆配比、套管安装质量等进行监测和记录。

勘探打井工作总结范文(3篇)

勘探打井工作总结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日益增长,勘探打井工作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勘探打井行业在技术创新、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本篇总结将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工作进行展望。

二、工作回顾1. 技术创新(1)钻井技术:过去一年,我国钻井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在深井、超深井、复杂地层钻井方面,成功研发了多项新技术、新工艺,提高了钻井效率。

(2)测井技术:测井技术在提高油气勘探成功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过去一年,我国测井技术取得了新的突破,如多波束测井、核磁共振测井等,为油气勘探提供了有力支持。

(3)地质勘探技术:地质勘探技术在油气勘探中具有基础性地位。

过去一年,我国地质勘探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果,如三维地震勘探、高分辨率地震勘探等,提高了油气勘探成功率。

2. 安全生产(1)安全管理体系:过去一年,我国勘探打井企业不断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2)安全措施落实:在钻井过程中,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措施,确保了安全生产。

(3)事故处理:对发生的事故进行及时处理,总结经验教训,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3. 环境保护(1)绿色钻井技术:过去一年,我国绿色钻井技术取得了重要进展,如环保钻井液、钻井废弃物处理技术等,减少了钻井对环境的影响。

(2)生态修复:在钻井过程中,注重生态修复,保护生态环境。

三、存在问题1.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勘探打井技术仍存在一定差距,需要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2. 人才队伍建设滞后:勘探打井行业对人才需求量大,但人才队伍建设滞后,难以满足行业发展需求。

3. 安全生产意识不强:部分企业对安全生产重视程度不够,存在安全隐患。

4. 环境保护意识不足:部分企业在钻井过程中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不够,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四、未来展望1. 深化技术创新: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勘探打井技术整体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探究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

探究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

探究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是石油勘探开发领域中的难点和重点。

为了提高井深和提高钻井效率,高效、安全、可靠的垂直钻井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是指针对超过5000米或更深井深的垂直钻井而言的,在这个范围内,钻井面临的挑战有:高温高压、地层钻进难度大、极易发生事故、井底钻头易受损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采用了下面的方法:1. 确定合适的钻井液体系结构。

钻井液的质量会对井的钻进效率起到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深井超深井钻井时。

2. 优化钻井工艺,特别针对井口、井筒以及井底的情况进行优化,减少阻力,提高钻进效率。

3. 高效地利用井眼以及钻头的各种功能,例如:钻头可以作为测井工具、地层样品采集工具等。

4. 使用新型的测井技术。

利用高分辨率测井工具,如多频声波测井技术、多角度声波测井技术等。

复杂结构井钻井技术,是指在非垂直井管内钻孔的技术,例如斜井、水平井、方向钻井等。

这种钻井技术常常被应用于开采层状、层状粘土、页岩、煤制气等井型。

为了解决复杂结构井钻井时面临的困难,例如遇到高压、高温、高地层压力、高气水比、钻柱损坏等问题,我们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1. 应用高压钻井液。

因为在水平井、斜井中钻井时,井眼形状复杂,液体能流阻力加大,因此需要使用高压钻井液,以弥补这种能流阻力。

2. 选择合适的防护装置。

为了防止顶部的岩石物质落入井眼,我们需要使用合适的防护装置,如套管、电缆保护管、钢丝绳内钢管等。

3. 选择合适的钻井工具。

钻井工具优化可以提高钻进速度、延长钻头使用寿命、减少钻柱损坏等问题。

4. 积极采用新型的钻井技术。

例如利用地下导向仪、方向钻井技术等。

总之,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的钻井技术与传统钻井工艺有很大不同点,需要我们采用先进的钻井技术,才能充分发挥其巨大的生产潜力。

深井钻井技术工艺探讨

深井钻井技术工艺探讨

深井钻井技术工艺探讨关键词:深井钻井技术工艺策略在钻井过程中,常常会受地层的影响遇到一些深井。

此类井由于深度特别深,井下地质状况不甚明晰,往往由于相关预告不准确导致钻井出现许多情况,从而影响钻井的速度和效率。

而探讨这些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策略是摆在相关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本文结合笔者经验就深井钻井来讲,如何提升钻井技术工艺谈几点看法。

一、深井钻井所存在的问题分析深井钻井要穿过多套地层,这些地层跨越的地质时代较多、变化较大,相应的地质条件错综复杂,同一井段可能包括压力梯度相差较大的地层压力体系和复杂地层等,施工时一口井中需要预防和处理几种不同性质的井下复杂情况。

再加上深部地层高温、高压、高地层应力等,会使井下复杂的严重程度和处理复杂的难度大大加剧。

就目前我国的钻井技术水平来说,钻深井存在的技术问题主要以下几个方面:钻井的主要装备性能差、比较陈旧,和国外的先进装备相比落后的太远了。

上部大尺寸井眼和深部井段提高钻井速度是一大难题。

多层套管时,深部井段小井眼的钻井速度问题。

减小技术套管磨损和破裂后处理问题。

防斜打直技术。

深井固井质量问题。

井漏、井涌、井塌、缩径等复杂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深井定向井、水平井钻井技术。

深井钻井液现有体系中的包被剂抗温问题、高温稳定剂的复配问题、深井高密度钻井液流变性能稳定问题、深井钻井液的环境保护问题、深井钻井液检测系统陈旧、不配套问题。

二、提升深井钻井技术工艺的几点措施1.提高深井大直径井段的钻井速度。

提高钻井装备的装机功率,解决大尺寸井眼所需的能量和排量问题。

采用大尺寸钻杆和钻铤,解决水力能量和破岩能量问题。

完善大尺寸钻头的结构和系列,特别强调的是要增加大尺寸钻头的移轴距和适应高转的性能。

采用井下动力钻具和复合钻进技术,提高机械钻速。

2.提高深部井段钻井速度。

深部井段的泥页岩和泥质砂岩等在上覆盖地层压力下变得非常致密,不仅密度和硬度增加,而且从常压下脆性岩石向塑脆性岩石或硬塑性致密岩石转化,牙轮钻头的牙齿在这种岩石中破碎起来非常困难。

第六章 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

第六章 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

第一节 深井、超深井概述
• 第二阶段从1976年到1985年。1976年4月30日, 我国第一口超深井四川女基井(井深6011m) 完成,标志着我国钻井工作由打深井进一步发 展到打超深井。从1976年开始,我国每年都打 深井(超深井),并且数量逐步增加,由1976 年完成3口上升到1985年完成29口。在这一阶 段中,除完成100多口深井外,还完成了10口 超深井。其中2口井深超过7000m(四川关基井 7125m;新疆固2井7002m),这是我国深井、 超深井钻井的初步发展阶段。
方 案 2
钻头尺寸in (mm) 套管尺寸in (mm) 间隙(mm)
26 (660.4) 20 (508) 76.2
18 ½ (470) 16 (406.6) 31.8
14¾ (374.7) 10¾ (273.1) 50.8
9½ (241.3) 75/8 (193.7) 23.8
6½ (165.1) 5 (127) 19.1
第一节 深井、超深井概述
• 与国际深井钻井水平相比,我国的主要 差距是: • (1)设计水平较差,主要表现是地质依 据不足,针对性差,软件落后等。 • (2)钻井设备相对落后,缺少深井大功 率电动钻机以及配套顶驱、自动仪表等 辅助装备。
第一节 深井、超深井概述
• (3)随钻监测和钻头、参数优选技术跟不上。 • (4)超深井钻井液体系有待进一步提高。 • (5)缺少适用于深井的特殊钻具及防斜、减 震等井下工具。 • (6)超深井的闭环钻井技术欠缺,如防斜打 直的VDC垂直钻井系统,美国贝克休斯公司的 SDD直井钻井装置等。
第六章 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
第一节 深井、超深井概述
第一节 深井、超深井概述
• 由于在钻井过程中随着井深的增 加地层变化幅度大,地层的压力 随之增大,井底温度提高,导致 了不可见因素增多,因此深井钻 井的设备、工具、材料以及工艺 都有它的特殊性。

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

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

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Driling Technology of Deep and Superdeep Well)主讲人:熊继有(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时间:2010-11-12地点:西南石油大学研发楼1504(教育部石油天然气装备设计重点实验室)一、概念深井(Deep Well):完钻井深为4500—6000米;超深井(Superdeep Well):完钻井深为6000米上;经常遇到的问题:高温高压、井眼失稳、钻速低、井控安全及储存伤害等安全问题。

地质情况复杂:山前构造、高陡构造、多压力系统、不稳定岩层、地质埋藏深、地质压力异常、岩性复杂、地层含盐膏层、地层可钻性差、及有些地层存在高温高压效应。

△技术难点:如何提高机械钻速的问题1)高陡构造,地层倾角大,井深质量难以控制;2)地层岩性复杂,井壁易失稳;3)盐膏层发育,钻井难度大;4)裂缝溶洞发育,漏失严重;5)深井固井难度大,裸眼段长,温度高,固井质量难以控制。

△易发生的井下事故及原因:1)井漏→堵漏方法:循环堵漏,注堵漏泥浆;2)压差卡钻→浸泡解卡法,U型管效应;3)断钻具和井下落物。

△井身机构优化设计套管技术的发展(可以成为研究重点发展方向)1、钻头设计及选型1)岩石的结构和特点:岩石的变形性质2)牙轮钻头的破碎机理:①冲击压碎作用;②剪切作用3)PDC钻头破碎机理:剪切、预压碎、犁削、磨削等方式破碎岩石4)钻头设计理念①三牙轮钻头设计理念;②常规PDC难以吃入、地层变化频繁、最大程度提高钻头的工作稳定性)2、钻井机械参数设计(钻头的工作参数——钻压和钻速)1)钻压的选用:钻压↑→旋转阻力↑→钻具所受挤压力↑2)钻盘转速的选用:①牙轮钻头钻井参数合理配合②金刚石钻头钻井参数合理配合(钻压、转速、排量——比水功率250W/cm²左右)3)超深井小井眼环空流体流动特性(小井眼的环空压力)3、钻井水力参数设计(建立小井眼环空压耗损计算途径)△深井、超深井钻井新技术A)防斜打直技术(①②③④⑤影响因素);B)国内防斜打直技术:1)钟摆法井斜控制技术;2)偏轴防斜打快控制技术(偏轴接头钻具)。

深井和超深井钻井技术全套

深井和超深井钻井技术全套

深井和超深井钻井技术全套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问题主要包括:复杂深井井身结构及套管柱优化设计,深井高效破岩及钻井参数优选技术,深井用系列高效钻头,深井钻井装备以及其他配套技术在深井中的应用等问题。

一、复杂深井井身结构及套管柱优化设计1.井身结构设计传统的井身结构设计方法对生产井和探井没有区分,都是自下而上进行设计,这种设计可以使所设计的套管层次最少,每层套管下入的深度最浅,节省成本。

对于深井钻井,尤其是深探井钻井来说,一般对所钻地区的情况掌握不清,要切实保证钻达目的层、提高深井钻井的成功率,就必须有足够的套管层次储备,以便一旦钻遇未预料到的复杂层位时能够及时封隔,并继续钻进。

但目前的套管、钻头系列有限,只能有2~3层技术套管,只能封隔钻井过程中的2~3个复杂层位。

因而,希望每一层套管都能尽量发挥其作用,希望上部裸眼尽量长些,上部大尺寸套管尽量下得深一些,以便在下部地层钻进时有一定的套管层次储备和避免小井眼完井。

自上而下的设计方法能很好地体现上述想法,可以使设计的套管层次最少,每层套管下入的深度最深,从而有利于保证实现钻探目的,顺利钻达目的层位。

自上而下的设计方法的基本过程是:根据裸眼井段必须满足的约束条件,首先从地表开始向下确定表层套管的下入深度,然后向下逐层设计每一层技术套管的下入深度,直至目的层位裸眼井段必须满足的约束条件均为式中i一—计算点序号,在设计程序中每米取一个计算点;Pmmax ------ 裸眼井段的最大钻井液密度,g/crrP; Ppmax——裸眼井段钻遇的最大地层孔隙压力系数,g/cm3;Sb——抽吸压力系数,g/cm3;Pcmax一—裸眼井段的最大井壁稳定压力系数,g/cm3;Ppi——计算点处的地层孔隙压力系数,g∕cm3;Hi——计算点处的深度,m;△P——压差卡钻允值,MPa;Sg——激动压力系数,g/cm3;Sf——地层破裂压力安全增值系数,g/cm3;Pfi——计算点处的地层破裂压力系数,g∕cm3;Hmax ----- 裸眼井段的最大井深,m;Sk一一井涌允量系数,g/cm3。

S105-1井膏盐层深井钻井技术

S105-1井膏盐层深井钻井技术

(3)钻进中定时补充新浆置换钻井液中的劣质固相,调整动塑比值,保 持较高的粘度、切力、屈服值调整好流变参数,清洗井眼,减少阻卡。
四、施工技术难点
4、 PDC钻头的使用
(1)12 ¼”井眼 KM226G:井段3233.91~4607.4m,进尺1373.49m,纯钻 时间171.5h,机械钻速8.01m/h; MS1952SS:井段4768.15~5130m,进尺361.85m,纯钻时
四、施工技术难点
3、 井壁稳定 由于库车组、康村组地层胶结疏松,造浆性、渗漏性好,极易形成厚泥饼, 造成井下复杂、阻卡,吉迪克组部以泥岩为主,夹砂岩为主,主要是防止砂 岩缩径、泥岩吸水膨胀。地层胶结性差、井眼大、保证和满足钻屑的携带、 井壁稳定、井眼畅通是钻井液工作的重点。再就是在N1j、E3S泥岩井段,要 特别防止钻头泥包现象。为此,本井段钻井液维护处理以包被、抑制、防卡、 防塌为重点,在技术措施方面: (1)为了解决大井眼携砂和上部蔬松地层的井壁稳定问题,在处理过程 加足K-PAM、AT-1的加量,使粘度、切力稍偏大一些,适当调整流变参数。 加入NP-2、JT-1控制滤失量。严格包被剂、抑制剂大小分子的匹配,在钻进 中勤观察返出钻屑的情况,适当调整其加量。 (2)由于进尺快,钻屑污染严重,保证固控是关键,严格四级固控,清 除井浆中的劣质固相,使井浆得到充分净化。
一开 3.14 二开 3.18 三开 4.20
914.4mm井眼x24m + 720mm导管x24m + 660.4mm井眼x300.5m + 508mm套管x299.9m + 444.5mm井眼x3000m + 339.7mm套管x2998m + 311.1mm井眼x5350m + 244.5mm套管x5347m + 215.9mm井眼x5674.36m + 177.8mm尾管 x(5056.9-5670.85m) + 149.2mm井眼x5986m

探究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

探究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

探究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引言: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而为了开采地下石油和天然气,垂直钻井技术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中,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的垂直钻井技术成为了研究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探究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技术特点进行梳理,为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一、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的定义和特点1. 深井、超深井的定义深井一般指井深大于3000米的油气钻井,而超深井则一般指井深超过6000米的油气钻井。

深井、超深井的特点主要包括井深巨大、井斜大、井径小、地温高、地压大、钻井液性能要求高、工作环境恶劣等。

2. 复杂结构井的定义复杂结构井主要指出现在外部地质力学条件变化、岩石破裂带、砂岩、泥岩层位变化等情况下,井眼扭曲、扭曲、偏差、位移、塌陷等所引发的技术难题。

复杂结构井的特点主要包括井眼不规则、井斜变化大、接近水平、局部陷落、分层不均匀、局部储量高、泥浆循环困难等。

20世纪50年代,随着石油工业的飞速发展,对于大井深、大井斜和大井径的需求不断增加,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开始得到重视和发展。

1980年代以来,国内外在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钻井技术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进展。

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 初级阶段在初级阶段,主要是通过技术改进提高井深,尤其在钻头材料、液相、地层处理、工程设计等方面开始有新的突破。

2. 内世代阶段内世代阶段主要是通过技术先进化、技术系统的整合和科技进步的应用来推动井深不断提高和技术发展。

1. 钻井液的优化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所面临的地质条件复杂,工程处理难度大。

而优化钻井液是一个重要手段。

钻井液的优化可以改进井内条件,减小对地层的影响。

优化钻井液,是一种提高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成功率的重要措施。

深井钻探施工工艺

深井钻探施工工艺

深井钻探施工工艺深井钻探是一项在地下深层进行的工程活动,通常用于石油、天然气、水源等资源的勘探和开采。

深井钻探的施工工艺十分复杂,需要严谨的操作和先进的设备。

本文将从深井钻探的准备工作、地层分析、钻井过程、套管完井等方面详细介绍深井钻探的施工工艺。

一、准备工作进行深井钻探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是选址工作,需要根据勘探资料确定钻探井的坐标,并对钻井区域进行勘测。

然后是搭建井场,确定井口位置,并进行现场平整、排水处理等工作。

接下来是准备钻探设备和工程人员,确保设备完好、人员技术过硬。

最后是制定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保障施工顺利进行。

二、地层分析在开始钻探之前,需要进行地层分析,了解地下情况。

通过地质勘探和实验室分析,确定目标地层的性质、厚度、岩性等参数。

这些信息对后续的钻探过程至关重要,可以提前预防潜在的风险,并指导钻井设计和井筒结构。

三、钻井过程钻井是深井钻探的核心环节,包括钻进、取心和安装套管等过程。

首先是钻进过程,通过旋转钻头和循环泥浆将地层岩石磨碎并冲出井口。

取心过程是为了获取地层岩芯样品,通过对岩芯的分析可以判断地层性质和含矿量。

最后是安装套管,用于加固井壁、防止塌陷及减小地层水压。

四、套管完井套管完井是深井钻探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保证井筒完整性和安全性的关键步骤。

套管完井包括封隔层的设计、注浆固井和封井等工作。

通过正确的封隔层设计和高质量的注浆固井,可以有效防止地下水和油气的扩散,保障井下设备的正常运行。

综上所述,深井钻探的施工工艺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工程活动,需要各个环节的配合和协调。

只有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施工,才能确保深井钻探工程的顺利进行,取得预期的效果。

希望本文可以为从事深井钻探工作的同行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共同推动深井钻探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探究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

探究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

探究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的垂直钻井技术是石油勘探开发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

随着油气资源勘探开发难度的不断增加,对垂直钻井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更好地探究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的垂直钻井技术,本文将从技术原理、地质条件、钻井工艺和装备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技术原理垂直钻井技术是指从地表向下钻探地下矿藏或构造地质构造的一种工艺技术。

在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的垂直钻井中,需要考虑的技术原理包括地层构造、地应力、井筒稳定性、井壁稳固、井眼完整性、钻井液控制等。

通过对这些技术原理的研究和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垂直钻井的成功率和效率。

二、地质条件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的垂直钻井技术需要充分考虑地质条件。

地质条件包括地层性质、地下水压力、地温、地震活动性等因素。

这些地质条件对垂直钻井的施工和装备选择具有重要影响。

在钻井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地质调查和勘察,以确保钻井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三、钻井工艺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的垂直钻井工艺具有一定的特点和要求。

需要选用合适的钻井工具和装备,包括钻机、钻头、钻柱、钻井液等。

需要根据地质条件和井口情况,合理设计钻井参数,包括钻速、转速、钻压等。

需要重点关注井筒稳定性、井眼完整性和钻井液控制等关键技术环节。

四、装备技术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的垂直钻井需要使用高科技装备和技术手段。

包括钻机自动化控制系统、钻头智能化设计、钻井液环境友好化等。

这些高科技装备和技术手段能够大大提高垂直钻井的效率和安全性。

五、发展趋势未来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的垂直钻井技术将更加注重高效、智能、环保、安全的发展方向。

预计在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的垂直钻井中,将出现更多自动化、智能化的装备和工艺,并将进一步提高垂直钻井的成功率和效率。

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1

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1
4
一、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发展现状
世界上完成7口特深井:前苏联SG-3井12869m及SG-1井过9000m、美国瑟 复兰奇1-9井9034m、巴登1号井9159m、罗杰斯1号井9583m、Emma Lou2 井9029 m、德国HTB井9101m,其中美国占4口。
国外超深井钻井技术发展主要集中在钻机、钻头、井下工具、钻井泥浆等 方面:
超深井钻机功率大、性能好、自动化程度高、配套设备性能可靠,从而在装
备上为快速打好深井提供了物质上的准备。
钻头质量好、品种全、选型合理,可获得钻头耗用数少、钻井进尺多、钻井 速度快的好效果。
钻井液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润滑性和剪切稀释特性、固相含量低、高压失 水量低、可抗各种可溶性盐类和酸性气的污染。
运用井下动力钻具提高钻速、井身结构设计灵活、高强度钻杆等工具配套齐
深井超深井钻井完井技术
1
提纲
一、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发展现状 二、深井超深井井身结构 三、深井超深井提速钻井技术 四、深井超深井井斜控制技术 五、深井超深井压力控制技术 六、深井超深井钻井复杂事故预防技术 七、深井超深井固井技术
2
一按国际通用概念:井深超过4500m或15000ft的井为深井; 井深超过6000m或 20000ft的井为超深井;井深超过9000m或30000ft的井为特深井。
9
一、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发展现状
复杂地质条件新区第一口深探井钻井情
地区
井号
库车 坳陷
南喀1 东秋5 克参1
塔西南坳 柯深1 陷 英科1
井深(M)
设计
6000 6400 6000
实际
5314 5314 6150
6800 6500
全,使得国外超深井钻井速度快、事故少、成本低、效益好。

钻井新技术1

钻井新技术1

一:1,多分支井钻井:在一口主井眼的底部钻出两口或多口进入油气层的分支井眼,甚至再从二级井眼中钻出三级子井眼。

主井眼可以是直井、定向斜井,也可以是水平井。

分支井眼可以是定向斜井、水平井或波浪式分支井眼。

2,几何导向钻井:对钻井井眼设计轨道负责,使实钻轨道尽量靠近设计轨道,以保证准确钻入设计靶区。

3,地质导向钻井:用地质准则来设计井眼的位置。

用近钻头地质,工程参数测量和随钻控制手段来保证实际井眼穿过储层并取得最佳位置。

地质导向的任务就是对准确钻入油气目的层负责,为此,它具有测量、传输和导向三大功能。

4,套管钻井:用套管代替钻杆对钻头施加扭矩和钻压,实现钻头旋转与钻进。

5,控压钻井:在油气井钻井过程中,能有效控制井筒液柱压力剖面,达到安全高效钻井的钻井技术。

二:对现代钻井技术包含的内容和未来钻井技术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对现代钻井技术包含的内容现代钻井技术主要进展1.1 随钻井下测量与评价技术定向井中使用的MWD与近钻头测斜器(MNB)配合使用,可以随钻测得井斜角和方位角,求出井眼实时偏差矢量,实现几何导向。

随钻测井(LWD)可进行地层电阻率、体积密度、中子孔隙度和自然伽马测井,已成为标准的LWD,可进行实时地面传输和井下仪器芯片内储地质导向技术(GST)是在MWD、LWD和SWD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前沿技术,是使用随钻定向测量数据和随钻地质评价测井数据以人机对话方式来控制井眼轨迹的钻井技术。

1.2 井下动态数据实时采集、处理与应用技术传感检测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进步,开发出了钻井动态传感检测元件和高速数据监测及处理应用系统(DDS),实现了钻井动态数据在井下采集和诊断,然后将诊断结果传输到地面,以有效地对井下钻具的运动状态进行控制。

1.3 井下闭环钻井技术闭环钻井技术是信息化、智能化钻井向自动化钻井迈进中发展起来的集成化钻井技术,包括以下6项工作:⑴地面测量,主要包括钻井液录井和钻井参数地面测量;⑵井下随钻测量,即采用MWD及LWD测量井下几何参数和地层参数;⑶数据采集和地面计算;⑷数据整体综合解释,主要包括把测量数据解释成有用参数以指导作业,并用“人工智能”把世界范围内专家经验应用于井场;⑸地面操作控制自动化;⑹井下操作自动控制,主要是利用“智能”型井下工具和可控的井底钻具组合进行控制。

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

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
钻井过程优化
在钻进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对钻井方案进行实时优化和调整,以 提高钻进效率和安全性。
井壁稳定技术
地层应力分析
分析地层应力分布和变化 规律,为采取有效的井壁 稳定措施提供依据。
井壁加固技术
采用水泥浆、树脂等材料 对井壁进行加固处理,以 提高其稳定性和防止坍塌。
压力控制技术
通过控制钻压、转速等参 数,控制地层应力释放和 平衡,防止井壁失稳。
钻井液与压力控制技术
03
优化钻井液性能和压力控制技术,有效应对复杂地层和超深地
层带来的挑战。
智能化与自动化
智能化钻机
研发具有自主决策和远程控制功能的智能化钻机,实现钻井作业 的自动化和远程监控。
自动化钻井系统
集成钻井、测井、固井等作业流程,实现各环节的自动化协同作 业。
数据驱动与人工智能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钻井数据进行实时分析,优化钻 井参数和提高作业效率。
解决方案
优化钻井设计和施工方案,提高钻井 效率,降低成本;同时加强成本控制 和管理,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04
深井超深井钻井的未来发展
技术创新与突破
新型钻头与钻具
01
研发更高效、更耐磨的钻头和钻具,提高钻井效率和降低成本。
随钻测量与导向技术
02
利用随钻测量和导向技术,实时监测钻井轨迹,提高钻井精度
和安全性。
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
• 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概述 • 深井超深井钻井的关键技术 • 深井超深井钻井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 深井超深井钻井的未来发展 • 案例分析:某深井超深井钻井项目实

01
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是指钻探深 度超过3500米的钻井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不同尺寸套管的下深能力
1、影响套管下深能力的因素
• 套管下深能力:指各种尺寸套管在不同约束条件下可 下入的最大深度。
• 约束条件: –钻机起重能力 –套管接头的连接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套管的抗外挤强度
2、套管柱的轴向载荷计算
1、套管柱自重产生的轴向力计算 2、井壁摩阻力的计算 3、泥浆摩阻力的计算模型 4、注水泥引起的套管柱附加拉力 5、套管弯曲引起的附加拉力
在14" 井眼用8 3/4"×12 1/4" ×14"偏心 钻头钻进,11 3/4" 尾管采用无接箍套管,在12 1/4 "井眼段,用7 7/8" ×10 5/8"×12 1/4" 偏心钻 头钻进。9 5/8"套管柱的上部用普通接箍的套管,进 入11 3/4"尾管及以下井眼的套管为无接箍套管。
2、国外深井超深井套管、钻头系列
目前,我国深井、超深井钻井中普遍采用的套管 结构程序为:20”—13 3/8”—9 5/8” —7”—5” ,少数陆地超深井和海洋钻井已采用 30”—20”—13 3/8”—9 5/8” —7” —5”的套管程序。
海洋复杂深井套管、钻头系列
(36 ” )30 ”-(26 ” )20 ” -(17 1/2 ” )13 3/8 ”-(14 ” )11 3/4 ” -(12 1/4 ”)9 5/8 ”-(8 1/2 ” )7 ” -(6 ” )4 1/2 ”
3、套管柱抗外挤计算
按套管内全部掏空时的泥浆柱压力计算;
4、钻机安全钩载的计算
API建议钻机的最大钩载应比最重套管柱大20%。
5、套管柱可下入深度的计算
•计算方法
– 钻机最大钩载条件下的可下入深度计算:
– 套管接头抗滑扣力条件下的可下入深度计算:
– 套管抗挤强度条件下的可下入深度计算:
6、套管柱可下入深度的计算结果
统后的有效处理问题。 (4)高陡构造高效防斜问题。 (5)提高上部大尺寸井眼和深部井段钻井速度问题。 (6)提高长井段小间隙高密度条件下的固井质量问题。 (7)减少技术套管磨损和破裂后的处理问题。 (8)严重井漏、井塌、缩径的有效处理问题。 (9)含硫气井的安全钻进问题。 (10)高密度(大于2.0g/cm^3),抗高温(大于150C),抗污
在数据库中创建了三个主要数据表。
•钻头数据表
一、深层钻井的主要技术难点
复杂地质条件下深探井和超深探井的难点主要有 以下三个方面:
1、探井具有地质不确定性,新区第一口探井的地质不确 定程度更大。
2、现有钻井技术不完全适应复杂地质条件深探井钻井的 要求。
3、深井钻井主要装备技术性能差,比较陈旧。
克服技术难点需要解决的问题
(1)提高地层压力和地应力预测监测的精度问题 (2)确定复杂地质条件下深探井合理井身结构问题。 (3)一旦同一裸眼井段内打开两套或更多套地层压力系
•36〃-30〃-24〃- 18 5/8〃-13 3/8〃-9 5/8〃-7〃-4 1/2〃 (沙特阿拉伯Khuff井)
•32〃- 24 1/2〃- 16〃- 13 3/8〃- 9 5/8〃- 7 5/8〃 (德国KTB超深井)12000米
•30〃- 24〃- 20〃- 16〃- 13 3/8〃- 11 3/4〃- 9 5/8〃- 7 5/8〃 (拉丁美洲和墨西哥湾地区)5638米
染钻井液问题。
表1 我国复杂地质条件新区第一口深探井钻井情况
表2 美国复杂地质条件初探井钻井情况
二、井身结构设计
目前国内深井井身结构设计的问题
• 套管与钻头系列单一 • 设计目标及方法有待改进 • 套管柱强度设计需考虑温度和三维受力问题
(一)深井超深井套管、钻头系列
1、国内常用深井超深井套管、钻头系列
3、改进的套管钻头系列方案
(1)、在20”—13-3/8”之间增加一层16英寸套管(常 规接箍)
3、改进的套管钻头系列方案
(2)、在13-3/8”—9-5/8”之间增加一层11-3/4英寸 尾管(平接箍)
4、新增套管钻头系列方案
(1)20”×14”×10-3/4”×7-5/8”×5-1/2” 主要特点是可以用9-1/2”钻头钻进下入7-5/8”套管。
深井钻井技术(1)
2020/8/4
主要内容
• 深层钻井的主要技术难点 • 井身结构设计
– 深井超深井套管、钻头系列 – 不同尺寸套管下深能力 – 推荐的深井超深井套管钻头系列 – 套管、钻头数据库 – 井身结构设计方法 – 套管柱强度设计
• 高效破岩工具 • 深井小井眼钻井技术 • 深井复杂事故监测技术
4、新增套管钻头系列方案
(2)20”×16”×11-7/8”×9-7/8”×7-5/8”×5-1/2”
4、新增套管钻头系列方案
(3)24”×18-5/8”×14”×10-3/4”×7-5/8”×5-1/2” 全井可以不使用偏心钻头。
(四)套管钻头数据库
数据库中已录入套管数据2948条,;钻头数据2079条,基本 覆盖了国内钻井需要的所有套管及钻头数据。
(三)推荐的深井、超深井套管钻头 系列
1、增加套管柱层次的途径
经过文献调研和分析研究,认为有四种途径增加套管柱层 次:
1、增大上部井眼和套管的尺寸 2、钻小井眼可增多套管柱层数 3、采用无接箍套管,缩小相邻套管柱及套管与井眼之间
的间隙 4、优化套管/井眼尺寸组合,设计新的套管钻头系列
2、套管与井眼间隙的研究
•20〃-13 3/8〃- 10 3/4〃- 7 5/8〃- 5〃 (美国西德克萨斯、俄克拉何马等地区)6900米
• 36〃- 26〃- 20〃- 16〃- 10 3/4〃- 7 3/4〃-5〃 (美国加利福尼亚最深井943-29R井)7445米
•30〃- 20〃- 16〃- 11 7/8〃- 9 7/8〃- 7 3/4〃-5 1/2〃 (美国怀俄明) 7582米
• 间隙大小对钻井的影响
– 间隙过大:将明显增加钻井成本;影响水泥浆顶替 效率,增加固井成本。
– 间隙过小:固井质量难以保证;不利于下套管作业 ;下套管的压力激动易压裂地层。
(1)、固井对套管与井眼间隙的要求 (2)、波动压力对套管与井眼间隙的要求 (3)、其它因素对套管与井眼间隙的影响 (4)、国内外实践过的套管与井眼尺寸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