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巨细胞病毒IgG抗体亲和力指数测定的意义

儿童巨细胞病毒IgG抗体亲和力指数测定的意义
儿童巨细胞病毒IgG抗体亲和力指数测定的意义

抗体的亲和力与亲合力

Affinity and Avidity of Antibodies Antibody Affinity Affinity measures the strength of interaction between an epitope and an antibody’s antigen binding site. It is defined by the same basic thermodynamic principles that govern any reversible biomolecular interaction: o K A = affinity constant o[Ab] = molar concentration of unoccupied binding sites on the antibody o[Ag] = molar concentration of unoccupied binding sites on the antigen o[Ab-Ag] = molar concentration of the antibody-antigen complex In other words, K A describes how much antibody-antigen complex exists at the point when equilibrium is reached. The time taken for this to occur depends on rate of diffusion and is similar for every antibody. However, high-affinity antibodies will bind a greater amount of antigen in a shorter period of time than low-affinity antibodies. K A can therefore vary widely for antibodies from below 105 mol-1 to above 1012 mol-1, and can be influenced by factors including pH, temperature and buffer composition. The affinity of monoclonal antibodies can be measured accurately because they are homogeneous and selective for a single epitope. Polyclonal antibodies are heterogeneous and will contain a mixture of antibodies of different affinities recognizing several epitopes –therefore only an average affinity can be determined. Antibody Avidity Avidity gives a measure of the overall strength of an antibody-antigen complex. It is dependent on three major parameters: o Affinity of the antibody for the epitope (see above) o Valency of both the antibody and antigen o Structural arrangement of the parts that interact All antibodies are multivalent e.g. IgGs are bivalent and andIgMs are decavalent. The greater an immunoglobulin’s valency (number of antigen binding sites), the greater the amount of antigen it can bind. Similarly, antigens can demonstrate multivalency because they can bind to more than one antibody. Multimeric interactions between an antibody and an antigen help their stabilization. A favorable structural arrangement of antibody and antigen can also lead to a more stable antibody-antigen complex as illustrated in Figures 1 and 2.

风疹、弓形虫、巨细胞病毒三项检查.docx

风疹、弓形虫、巨细胞病毒三项检查 目前调查孕妇中的感染主要通过病毒抗体水平的检测,如何看懂检测报告单呢?抗体IgG阴性的临床意义:没有感染过这类病毒。或感染过,但没有产生抗体。 风疹、弓形虫、巨细胞病毒三项 检查内容:包括风疹、弓形虫、巨细胞病毒三项。 检查目的:60%~70%的女性都会感染上风疹病毒,一旦感染,特别是妊娠头三个月,会引起流产和胎儿畸形。 检查方法:静脉抽血 检查时间:孕前三个月 检查价格:全套240元左右,医院一般每星期做一次检测。(因各地物价差异,此价格仅供参考) 检查对象:所有育龄女性 检查内容分析: 不同病原体导致的宫内感染对胎儿造成的不良后果也不尽相同。 巨细胞病毒感染对胎儿的危害:可造成多脏器损害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对胎儿的危害:可造成多脏器损害。 风疹病毒感染对胎儿的危害:可导致先天性风疹综合症,主要表现为耳聋、白内障和先先性心脏病。 弓形虫感染对胎儿的危害:多侵害神经系统。 诊断方法 目前调查孕妇中的感染主要通过病毒抗体水平的检测,如何看懂检测报告单呢?抗体IgG阴性的临床意义:没有感染过这类病毒。或感染过,但没有产生抗体。 抗体IgM阴性的临床意义:没有活动性感染,但不排除潜在感染。

抗体IgG阳性的临床意义:表明孕妇既往有过这种病毒感染。或接种过疫苗。 抗体IgM阳性的临床意义:表明孕妇近期有这种病毒的活动性感染。 一般认为孕妇的活动性感染与胎儿宫内感染有关,约40%的活动性感染容易引起胎儿的宫内感染,所以,孕期检查主要检查孕妇血中的IgM抗体。我国妇女中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风疹病毒、人乳头瘤的感染率很高,既往感染率高达90%。据调查,孕妇中各种病原体的活动性感染约在3%~8%,但也有一些IgM 抗体不高的孕妇可能有潜在感染,也可能造成胎儿的宫内感染。 经过以上的分析,您可能清楚了,在化验单上,不是一看到有加号(+),就认为会造成胎儿的宫内感染。IgG抗体阳性,仅仅说明既往感染过这种病毒,或许对这种病毒有了免疫力了。IgG抗体阴性,说明孕妇也许没有感染过这种病原体,对其缺乏免疫力,应该接种疫苗,待产生免疫抗体后再怀孕。接种过一些病毒疫苗的妇女,会出现IgG抗体阳性。如接种过风疹疫苗的妇女会出现风疹病毒IgG抗体阳性。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妇女会出现乙肝抗体阳性。所以,要分清哪个是保护性抗体,哪个是非保护性抗体。 相关链接:孕前检查,你清楚了吗?一般体检代孕前检查?莫儿戏!孕前检查,男人查什么?

巨细胞病毒和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断

巨细胞病毒和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断 文章来源: 2006-7-22 11:39:26 巨细胞病毒和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断 中华儿科杂志 1999年第7期第37卷专论 作者:方峰董永绥 单位:430030 武汉,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儿科临床病毒研究室 巨细胞病毒感染(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是由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CMV)引起[1],在我国相当普遍,且大多在幼年时期发生。据我们1995年至1997年连续3年对1 678例就诊小儿筛查结果发现,1~3岁组幼儿CMV感染率83.2%,~7岁组83.7%,~14岁组87.3%;成人组高达95%。虽然大多数感染者无明显症状,但在婴儿期和有免疫抑制的个体可引起严重疾病[2]。现在,国内不少单位已开展CMV感染的诊断工作,但存在不少问题。有必要对近年来有关CMV的病毒学研究和怎样正确诊断CMV感染予以介绍。 一、有关CMV的病毒学研究进展 (一)CMV的结构及其生物学特性[1]: CMV属疱疹病毒科(herpesviridae),不同毒株间核苷酸序列具有80%以上的同源性,有共同抗原,暂定为一个血清型,因此在临床检测上可以不受毒株型别影响。近年来,国外的病毒学家们对CMV的分子结构作了很多研究,现知完整的病毒颗粒直径约230 nm,内核为CMV DNA;其外为外径约110 nm的二十倍体,称核衣壳(nucleocapsid),由162个壳粒构成。病毒的最外层为厚约10 nm的膜状囊膜,或称包膜(envelope),包膜与核衣壳之间为无明显构型的被膜(tegument),厚约50 nm。CMV基因为线性双股DNA分子,长约230 kb,由长单一序列(U L)和短单一序列(U S)构成。CMV DNA携带大约200个开放读码框(ORFs)。与其他疱疹病毒的表达特性相似,CMV前早期(immediate-early,α)、早期(early,β)和晚期(late,γ)蛋白基因连锁调控,呈时序级联地相继表达。前早期抗原(immediate early antigen,IEA)主要包括IE1(72 000,UL123)和IE2(18 000~86 000,UL122)蛋白,在感染后1小时开始出现在感染细胞核内,这些转录调控蛋白与细胞蛋白相互作用,调节后继病毒基因的表达。早期抗原(early antigen,EA)在感染后3小时出现在感染细胞核和胞浆中,为一组合成子代DNA和蛋白质所需的酶和调控因子,如病毒DNA多聚酶(140 000,UL54)、核DNA结合蛋白(140 000,UL57)和一组核磷蛋白(分子量分别为34 000,43 000,50 000和 84 000,UL112)。另一种核DNA结合磷蛋白(52 000,UL44)在不同启动控制下于感染早期和晚期表达,可促进病毒DNA多聚酶的活性。晚期抗原(late antigen,LA)在感染后6~24小时内表达,为病毒结构蛋白。核衣壳含三种高丰余蛋 1

抗体亲和力成熟

题目:噬菌体文库系列——抗体亲和力成熟 摘要:多策略组合应用,搭配噬菌体展示技术,效果棒棒哒 近年来,随着抗体药物的广泛上市,抗体已经取代基因治疗成为生物制药领域的主要生力军。而抗体在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方面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亲和力的高低,随着抗体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何提高抗体亲和力已成为抗体工程的难题之一。围绕这一问题人们已经从不同的角度展开了研究,例如,提高抗体库的质量、增加抗体库的多样性、进行抗体重链或轻链的替换以及点突变有目的进行氨基酸替换等都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抗体亲和力。 抗体亲和力表示抗体与抗原结合能力的大小。抗体亲和力成熟是指机体正常存在的一种免疫功能状态。在体液免疫中,再次应答所产生抗体的平均亲和力高于初次免疫应答,这种现象称为抗体亲和力成熟。 噬菌体展示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抗体库构建技术能结合多种技术手段,于体外实现抗体的亲和成熟,并配合亲和筛选方法获得具有高亲和力的抗体。在噬菌体抗体展示技术中,VH和VL基因的随机重组,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了体内抗体亲和力成熟的过程。如果结合其它技术则可以使抗体的亲和力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下面介绍一些抗体亲和力成熟的方法。 体外抗体亲和力成熟的几种策略 要想实现抗体的亲和力体外成熟,就必须充分地了解天然抗体的亲和力体内成熟原理,设计模拟体内可能出现和存在的变化,从而促进抗体的体外进化。 天然抗体的亲和力成熟可以分为体细胞高频突变和克隆选择两个过程。在天然抗体亲和力成熟的过程中,抗原刺激下的体细胞高频突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亲和力体外成熟的策略也多在抗体基因突变水平上,即采用各种突变方法来模拟体内的高频突变。 1.随机突变 (1)错配PCR 通过改变PCR反应条件,提高核酸错配率将随机突变引入基因序列。该技术可以通过提高镁离子浓度、加入锰离子、失衡4种脱氧核苷三磷酸(dNTPs)浓度、使用低保真DNA 聚合酶等方法,来提高抗体基因的突变率。 除此之外,突变率的高低也可以采用改变模板DNA 的复制次数进行控制。复制次数越多,突变率将累积得越高。理论上经过多轮的PCR反应可获得0.15%~3%的突变频率,再用突变的抗体基因库建立噬菌体抗体库,最后从中筛选高亲和力抗体。噬菌体展示技术有效的改善了使用错配PCR技术导致的抗体亲和性和特异性的丧失,以及有效突变体过少的问题。 (2)DNA改组 DNA改组技术是对同源的抗体基因,采用脱氧核糖核酸酶Ⅰ将其切割成不超过50 bp的片段,再随机组合后进行PCR扩增成完整的抗体基因。它包含了抗体片段随机化切割、重组和筛选的过程,一定程度上模拟了天然抗体的亲和力成熟过程,并加快了体外定向进化速度。采用连续多轮的DNA改组具有去除有害突变优势。另外,DNA 改组获得的突变体,突变位点可以位于非抗原直接接触的区域,有扩大库容的作用。

65-人巨细胞病毒核酸检测标准操作程序

人巨细胞病毒核酸定量核酸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荧光PCR法) 1.目的 规范人巨细胞病毒(HCMV)核酸DNA(荧光PCR法)检测操作流程,准确进行人巨细胞病毒(HCMV)DNA分析。 2.应用范围 使用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人巨细胞病毒(HCMV)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 法)和PE GeneAmp 5700、ABI Prism 7000、ABI Prism 7700等仪器进行人巨细胞病毒(HCMV)DNA 检测。 3.职责 由PCR实验室制定程序文件,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执行,实验室主管负责监督实施。4.内容 4.1 实验原理和临床应用 本品选取人巨细胞病毒珠(即人疱疹病毒5型)-AD169基因组中编码即刻早期转录调节蛋白的IE1基因的一高度保守的非编码区为扩增靶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及荧光探针,扩增片段长度为86bp,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定量检测尿液、乳汁、血清或淋巴细胞样本中人巨细胞病毒DNA。 本品用于器官移植、骨髓移植及HIV阳性/AIDS患者尿液、乳汁、血清或淋巴细胞中的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的检测,用于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辅助诊断和疗效监控,不用于血源筛查。本品检测结果仅供临床参考,不能单独作为确诊或排除病例的依据。 4.2标本采集 4.2.1 使用标本类型:尿液、乳汁、血清和淋巴细胞 4.2.2 标本采集;由合作单位按照以下要求进行采集。 4.2.2.1 尿或乳汁:取晨尿或成熟乳1ml于1.5ml的无菌离心管中,离心取沉淀即为标本。标本可立即用于测试,也可保存于-20℃待测,保存期为6个月。 4.2.2.2 血清:用无菌注射器抽取受检者静脉血1ml,注入无菌1.5mlEppendoff管,4℃静置过夜。吸取上层血清(注意勿带入红细胞)至另一无菌1.5mlEppendoff管中,即为血清标本。标本可立即用于测试(48小时以内),也可以保存于-20℃待测,保存期为6个月。

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抗体及G型免疫球蛋白抗体亲合力检测试剂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附件2 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抗体及G型免疫球蛋白抗体亲合力检测试剂 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旨在指导注册申请人对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抗体及G型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G,IgG)抗体亲合力检测试剂注册申报资料的准备及撰写,同时也为技术审评部门对注册申报资料的技术审评提供参考。 本指导原则是对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抗体及IgG抗体亲合力检测试剂的一般要求,申请人应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确定其中内容是否适用,若不适用,需具体阐述理由及相应的科学依据,并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对注册申报资料的内容进行充实和细化。 本指导原则是对申请人和审查人员的指导性文件,但不包括注册审批所涉及的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如果有能够满足相关法规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需要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和验证资料,相关人员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是在现行法规和标准体系以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定的,随着法规和标准的不断完善,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指导原则相关内容也将适时进行调整。 一、范围 弓形虫( Toxoplasma, TOXO ) 、风疹病毒( Rubella virus , RV)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 CMV) 及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HSV) 四种病原体,以缩写形式ToRCH命名。上述四种病原体已引起围

产医学家和优生优育学家的关注,如何应用应基于大量的研究及相关学科的诊疗指南。 依免疫球蛋白重链抗原特异性不同,免疫球蛋白可分为G型免疫球蛋白(IgG)、M型免疫球蛋白(IgM)、A型免疫球蛋白(IgA)、E型免疫球蛋白(IgE)和D型免疫球蛋白(IgD)五种类型。ToRCH抗体检测试剂,主要检测的免疫球蛋白为ToRCH特异性IgG和IgM。在病原体感染的初次体液免疫应答中(原发性感染),特异性IgM抗体首先出现,但存在时间较短,通常为数周到数月。病原体特异性IgM抗体阳性常提示早期感染,可用于感染急性期的辅助判断。特异性IgG抗体,在免疫接种后、原发性感染及再次感染时都可检出,且较长时间存在。 在感染过程中特异性抗体对抗原亲合力随感染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升高,检测IgG抗体亲合力,能够较准确地判断感染时间,可作为ToRCH 抗体检测的一种补充,高IgG抗体亲合力可辅助排除近期原发性感染。 不同类型的ToRCH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在ToRCH病原体感染的辅助诊断及免疫状态的评估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ToRCH特异性抗体检测的准确性至关重要。相关的生产企业必须充分意识到该类产品的潜在风险,根据本指导原则的要求对该类试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科学合理的验证。 ToRCH抗体检测试剂是指一类利用免疫学方法,如酶免疫技术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等,对人体血清或血浆样本中的ToRCH特异性抗体进行体外定性和/或半定量和/或定量检测的试剂。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实验室指标,可用于ToRCH感染辅助诊断及免疫状态的评估。IgG抗体亲合力检测试剂是一类对ToRCH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的人血清和/或血浆样本中ToRCH特异性IgG亲合力进行体外定性检测的试剂,用于辅助判断感染时间,排除近期原发性感染。本类试剂尚不用作产前筛查。本指导原则适用于进行首次注册申报和相关许可事项变更的产品。

巨细胞病毒感染诊疗指南

巨细胞病毒感染诊疗指南 【概述】 巨细胞病毒感染(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CMV)是由人巨细胞病毒引起的先天性或后天获得性感染,人群普遍易感。主要通过母婴及水平传播。本病基本病理特征为受染的细胞体积增大,胞核和胞浆内出现包涵体。大多数感染者没有症状或亚临床表现。但在先天感染、免疫缺陷、器官和骨髓移植患儿中可引起严重感染,甚至危及生命。 【病史要点】 1.流行病学资料询问母亲在妊娠期间有无CMV原发感染或再发感染。有无输血和输血液制品病史。有无器官和骨髓移植病史。有无免疫缺陷病史。 2.临床表现 1)先天性感染①肝炎表现:有无黄疸,出现时间、程度、进展与否,有无白陶土粪便。有无鼻衄、皮肤、注射部位出血倾向(警惕肝功能衰竭)。是否伴食欲减退、腹泻、呕吐等症状。②肺炎表现:有无咳嗽、呛奶、呼吸困难、气急、青紫、伴或不伴发热(先天感染多伴有严重肺炎)。抗生素治疗后有无好转。③神经系统症状:有无小头畸形、智力低下、视力障碍、脑瘫、抽搐及神经性耳聋(主要见于先天感染)。 2)获得性感染①婴儿感染:重点询问黄疸及其程度,

有无肝功能异常。有无咳嗽、气急、青紫(该年龄段可以并发肺炎)。②儿童期感染:重点询问有无发热、皮疹、伴有黄疸或无黄疸,肝功能有无异常(多数感染CMV后没有症状)。③免疫缺陷者感染(包括原发性免疫缺陷、艾滋病、器官及骨髓移植):重点询问有无肺炎、肝炎、脑炎、视网膜炎、胃溃疡、糖尿病等多器官受累相应临床表现。 【体检要点】 1.体检皮肤巩膜有无黄疸,程度(轻、中、重),有无肝脾肿大,肿大程度、质地、边缘,有无腹部膨隆,腹壁静脉怒张,有无移动性浊音,是否伴有皮肤的出血点、浅表淋巴结肿大、浮肿。 2.体检智力发育及体格发育有无落后,有无小头畸形、视力减退、听力损害等。 3.注意有无气急、紫绀、呼吸困难、肺部啰音。 【辅助检查】 1.病毒分离或巨细胞包涵体的检测病毒分离或巨细胞包涵体的检测的传统方法是从血、尿、唾液、脐血等受检标本中培养出病毒,若呈阳性即可确诊。但阳性率和敏感性很低,且耗时长达1个月以上,临床已很少应用。 2.巨细胞病毒抗原检测应用单克隆抗体与特异性抗原结合的原理,借免疫组化手段测受检材料中的CMV抗原。目前最常用的抗原为PP56,该抗原为病毒活动性感染早期标

PCR HPV-DNA荧光定量检测标准操作程序

进行巨细胞病毒核酸定量的检测。 2.适用范围: 2.1适用于进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核酸定量检测的检验人员。 2.2适合仪器:LightCycler480型核酸扩增荧光检测仪 2.3方法原理:采用PCR方法结合荧光探针的扩增技术 2.4样品要求:宫颈脱落细胞 3.职责:实验操作人员应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实验。 4.试剂来源:潮州凯普生物化学有限公司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核酸定量检测试剂盒。 5.质控物:阴性、阳性对照及阳性参控品系列均来源于试剂盒 6.标准操作: 6.1 试剂准备(在试剂准备区操作) 6.1.1将试剂盒及其它所需试剂置室温解冻(临用前取出,用后立即放回冰箱,反复冻融不可超过三次),取出PCR MIX,室温下避光解冻,上下颠倒混匀后,8000转/分钟10s从试剂盒中取出DVA聚合酶,8000转/分钟lOs。 6.1.2根据当次实验标本量,取出相应试剂(1管=1 7.5ulPCR MIX +0.5ul DVA 聚合酶)总的需求量于一管中(其余随即放回原温度保存),如所需要的管数为n (n=标本数+1空白管对照+1管阳性对照) 取PCR反应管转移至样本制备区。 6.2样本处理(在样本处理区进行) 6.2.1.取宫颈脱落细胞样本0. 5ml~1ml(如果细胞数量少可以加大体积到2m1) 6.2.2. 13000转/分钟离心1分钟 6.2.3.弃上清,加入0.5m1细胞保存液重悬细胞 6.2.4. 13000转/分钟离心1分钟,尽量弃干净上清 6.2.5.每样本加入50ul细胞裂解液,充分振荡重悬细胞,煮沸10分钟。 6.2.6. 13000转/分钟离心10分钟,保留上清备用(上清中为释放的DNA)。6.2.7取上清2.0ul作为PCR扩增的模板,其余保存于一20℃ 6.2.8在对应的PCR反应管中分别加入2ul处理好的样本DV A,空白对照、阳性对照,盖 紧管盖,稍做离心(反应总体积为2o u 1/人份,每次反应需要设置一个阳性对照以及一个空白对照)。转移到检测区,放入相应的荧光PCR检测仪内,记录样本摆放顺序 6.3 PCR扩增(在扩增区操作) 6.3.1打开稳压器电源,再打开计算机电源。 6.3.2 打开扩增仪电源,按仪器操作规程进入扩增循环条件设定。 6.3.3设置四种荧光检测通道的报告荧光、淬灭荧光;Passive Reference选择none(见表1)

巨细胞病毒IgG亲和力检测

巨细胞病毒IgG亲和力检测:评估妊娠期感染风险 2011-01-23 09:06:18 作者:佚名来源:网络转载 当孕期巨细胞病毒IgM和IgG抗体检测结果同时阳性,临床医生无法判断孕妇感染状态时,可以通过IgG抗体亲和力检测,以明确鉴别感染时期,评估胎儿CMV感染风险。 巨细胞病毒(CMV)是一种疱疹病毒,人体感染后,将终身携带CMV病毒。巨细胞病毒在人群中的感染非常广泛,正常成人的免疫系统能产生保护性抗体,在中国约80%人群为巨细胞病毒血清学阳性。CMV通常为隐性感染,少数有临床症状。因此孕妇在孕期感染时,虽然对孕妇本身影响较小,但却会对胎儿产生严重危害。巨细胞病毒可通过先天性宫内感染、性接触感染以及围产期获得性感染等途径引起胎儿流产、死亡或畸形。对巨细胞病毒没有免疫力的孕妇,在孕期,尤其是孕早期的12周内,如果感染了巨细胞病毒感染,会严重影响胎儿的发育,因为这段时间是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和器官形成的主要时期。 长久以来,让妇产科医生困惑的是,孕期巨细胞病毒IgM和IgG抗体检测结果同时为阳性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应该如何评估胎儿感染的风险?在上世纪90年代早期,有一些孕妇,仅仅因为检验结果显示IgM阳性,便终止了妊娠,给孕妇和其家庭造成了伤害。因此,孕期CMV感染的准确诊断和感染分期是产科医生面临的巨大的挑战之一。临床医生需要判断该感染是怀孕之前的既往感染的再次复发还是怀孕后出现的原发感染,如果是前者,则胎儿将有充分的母体免疫作为保护,则危害和风险较低。反之,如果是怀孕时的原发感染,则母体很有可能将病毒传染给胎儿,危害胎儿的正常发育。 在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血清学模式中可以看到,在出现病毒血症后不久,抗CMV IgM和IgG抗体几乎同时出现,IgM抗体在感染后约4至6个月达到峰值,然后抗体滴度开始下降,并最终转变为阴性。而IgG抗体水平则逐步升高达免疫水平。如果多年后再次妊娠,尽管该孕妇对CMV病毒已有保护性,IgG抗体阳性,但也会出现IgM血清学阳性的检测结果。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妊娠期孕妇的免疫系统受到了抑制,导致CMV病毒的重新复制,出现IgM抗体阳性。而在CMV感染初期,人体免疫反应相对较弱,亲和力,即抗体与病毒的结合力低。随着感染的进程和时间的推移,免疫系统通过B淋巴细胞克隆选择,IgG抗体的与病毒的结合会逐步增强,即 IgG抗体亲和力会随时间升高(见图1)。检测IgG抗体与病毒的的结合强度可以帮助判断感染发生的时间和病程。 图1 CMV 感染的血清学模式图 因此,当孕期巨细胞病毒IgM和IgG抗体检测结果同时阳性,临床医生无法判断孕妇感染状态时,可以通过IgG抗体亲和力检测,以明确鉴别感染时期,评估胎儿CMV感染风险。 在对600名孕妇进行随访检测和科学统计后,澳大利亚威尔士亲王医院Munro教授推荐将CMV IgG抗体亲和力检测列入孕妇巨细胞病毒感染检测的诊断流程中(见图2)。Munro教授建议,孕妇应接受敏感的IgM和IgG抗体检测,如果IgG和 IgM血清学检测均为阴性,则该孕妇没有免疫力,该孕妇需在孕期随访检测,以明确其血清学检测结果是否保持阴性。如果检测结果为IgG阳性/IgM阴性,则该孕妇具有免疫力,无需做进一步检测。如果检测结果为IgG阴性/IgM阳性,则可能为原发感染的早期阶段,或者有可能是因类风湿因子对IgM抗体检测的干扰而导致的假阳性结果。建议患者三周后进行重新抽血化验。三周后,如果IgG检测结果转为阳性,则为原发感染。如果IgG检测结果仍为阴性,则原先的 IgM检测结果为假阳性。而对于IgM和IgG抗体均为阳性的孕妇,需要进行抗体亲和力检测。大部分感染巨细胞病毒的孕妇,约需4个月时间形成高亲和力抗体,如果该孕妇处于妊娠早期,IgG亲和力高,可以判断CMV感染

巨细胞病毒抗体igg的内容

巨细胞病毒抗体igg的内容 每个家庭都想要生育一个健康的宝宝,所以准妈妈每个月都会去医院检查身体,并且观察孩子的健康状况,巨细胞病毒抗体igg就是一种在妊娠期间的病毒坑提,巨细胞病毒对孕妇和婴儿都有着比较大的危害,很容易造成先天性的畸形或者是智力低下。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可以引起先天性感染。妊娠期有原发性感染或复发性感染,CMV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临床表现为巨细胞包涵体病,病儿有肝脾肿大、黄疸、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溶血性贫血,少数呈先天性畸形,智力低下、神经肌肉运动障碍、耳聋、脉络视网膜炎等,重者流产或死胎。围生期感染症状较轻。儿童或成人感染是通过密切接触和性接触传播。输血感染可引起异嗜性和EB病毒抗体阴性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 多症及肝炎等。免疫力低下者,如肿瘤、器官移植、艾滋病等,可以引起潜伏的CMV激活,导致全身严重的CMV感染,表现为间质性肺炎、肝炎,并可导致死亡。此外,CMV还可能有致癌作用。其实验室检查有病毒分离、PCR和血清学试验。 巨细胞病毒igg显阳性,只能说明曾经感染过。这种抗体是不起保护作用的,只要是曾经感染过巨细胞病毒,人体内巨细胞

病毒抗体都会呈阳性反应。其原因是因为一旦感染过巨细胞病毒就是永久了,这种病毒是不能完全从人体内清除的,是永远存在的。 只要我们有足够的抵抗力就会把它压住,影响不大的,所以一般情况下是不必进行治疗处理,但由于巨细胞病毒复发时多数是没有症状的,所以我们也只能定期复查了解。若复发时也可以尽早发现作出适当的治疗。 巨细胞病毒是一种性病,对男人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主要就是孕妇和孩子需要注意,巨细胞病毒抗体呈阳性的朋友们需要及时治疗,孕妇的身体健康关系到孩子的生长发育,所以孕妇在怀孕期间要尤其注意自己的身体,并且定期检查。

抗体亲和力应用手册

Countstar? FL在抗体亲和力实验中的应用 简介: 抗体是自然产生用于帮助免疫系统抵御细胞内外侵害的免疫球蛋白。免疫荧光法测定细胞水平的抗体亲和力大小是评价抗体效果非常重要的指标,当前主要的测定方法是利用流式细胞仪以实现相对定量。而Countstar?FL可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不同抗原抗体反应呈现的平均荧光强度直接定量评价抗体亲和力大小,同时也可检测细胞浓度、活率。此外,可获得细胞图片,实验过程中实时拍摄明场和荧光图像。Countstar? FL为客户在抗体药物筛选中提供了快速、准确、可靠的抗体亲和力检测方法。Countstar? FL(图1)是一个智能的、直观的细胞分析仪器用于多种细胞实验,包括细胞转染,细胞凋亡,细胞表面标志物,细胞活力,抗体亲和力和细胞周期的评估。该系统提供了强大的荧光定量结果。易于使用的自动化程序指导你完成从细胞图像采集到数据分析的过程。 图1 .Countstar? FL系统结合数字显微镜和图像分析功能的台面设备 材料: Countstar 产品 Countstar? FL细胞分析仪 Countstar?样品板 0.2% 台盼蓝染色液(CS0101001-50)

其他材料 CHO细胞系 DMEM细胞培养基(Hyclone-SH30243.01) 胎牛血清(Hyclone-SH30084.03) 胰蛋白酶(Hyclone-SH30042.01) 其中,CHO细胞系稳定表达X蛋白,用于评价原研药和仿制药的亲和力 一抗:不同浓度梯度的002-BMK1,002-BMK2, AB1, AB2, AB3, AB4, AB5, AB6, AB7, AB8, AB9, PCSK-9。其中,002-BMK1,002-BMK2能特异性的与X蛋白结合(阳性抗体),PCSK-9是阴性对照抗体。 二抗:Alexa Fluor? 488 Goat anti-mouse IgG (Biolegend),5μg/mL 软件 GraphPad Prism5? 方法: 细胞培养条件 1.CHO细胞培养在完全培养基中,组成为:500mLDMEM培养基,2 mM L- 谷氨酰胺, 1.5 g/L 碳酸氢钠和10% 胎牛血清。于37°C, 5% CO2培养箱中培养48小时; 2.消化收集细胞。 染色步骤 1.使用台盼蓝计数测定细胞浓度; 2.准备3*10^5个细胞/每个反应; 3.细胞样品于400g下离心3-5分钟,去上清,用100μL PBS重悬; 4.轻轻混匀细胞样品,于400g下离心3-5分钟,去上清,用100μL Cellstaining buffer重悬; 5.在细胞样品中加入不同浓度梯度的一抗,每种抗体最高浓度为10μg/mL,4

巨细胞病毒IgM抗体测定操作规程

血清抗巨细胞病毒IgM抗体测定操作规程 1、检测目的 规范巨细胞病毒IgM抗体的检测实验,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2、检测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IgM抗体。 3、检测原理 采用捕获法原理检测人血清或血浆样品中人类巨细胞病毒IgM抗体(HCMV-IgM),微孔中预包被鼠抗人-IgM(u链),首先加入待检标本的血清或血浆样品后,样品中的IgM抗体都可被捕获,未结合的其他成份(包括特异的IgG抗体)将被洗涤除去;第二步,加入酶标记物,酶标记物是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基因重组抗原HCMVrp52-65。被捕获的IgM中的HCMV-IgM会与辣根过氧化物标记的HCMV重组抗原特异性的结合,洗去其他未结合物,最后用TMB底物显色。通过酶标仪检测吸光度(A值)从而判定样品中HCMV-IgM抗体的存在与否。 4、实验条件 (1)实验室应具有空调、离心机、加样水浴锅,酶标仪等设备。 (2)检验人员应经过操作前培训。 (3)用酶标仪测定。 5、操作程序 (1)样本采集。无抗凝静脉血2ml,当日不做的标本4℃保存,必要时,-20℃冻存。 (2)操作步骤。参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一肌步骤如下:①取出已包被HCMV 抗原的微孔反应条板。稀释待测血清(血清1ul加稀释液200u1),加至微孔中,每孔100ul。将强阳性、弱阳性、阴性对照各100ul加至相应孔内。②37℃温育30分钟;弃去孔内液,每孔加200--300ul洗涤液,共洗5次。每次弃去孔内液体后均需在滤纸上拍于(下同)。③每孔加酶标记抗体100ul,37℃,30分钟。洗板同上。④加酶 底物/色原溶液(OPD/TMB),每孔100ul37℃,15分钟。⑤加终止液(2mo1/L H 2SO 4 ), 每孔50ul。于酶标仪上读取吸光度(A)值。 (3)结果判定:①阴性对照平均A值必须小于0 .2;弱阳性对照平均A值在0 .20~0 .65;弱阳性对照与阴性对照平均A值之比必须大于或等于2。符合以上3个条件,

巨细胞病毒igm抗体偏高介绍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巨细胞病毒igm抗体偏高介绍 导语:虽说巨细胞病毒是一种古老的病毒,到现在已经有很长一段的研究时间,但是每一个人的感染率还是很高的。这种病毒感染后的具体表现是和感染者 虽说巨细胞病毒是一种古老的病毒,到现在已经有很长一段的研究时间,但是每一个人的感染率还是很高的。这种病毒感染后的具体表现是和感染者的体质、免疫力和年龄都有关系。如果孕妇感染了这种病毒,轻者影响宝宝的发育,严重的话会直接导致腹中胎儿死亡。 新生儿的巨细胞病毒感染可在分娩过程中经过母亲产道时的接触而感染,或通过母乳喂养感染,还可通过多次输血感染。大多数新生儿感染巨细胞病毒后多无不良反应,但对早产儿和体弱儿有较大的危险,以神经肌肉受损为主要特点。幼儿与儿童感染后多无明显症状,偶见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和呼吸道疾病。青少年与成人感染多无症状,少数可出现发热、肝炎、全身淋巴结肿大或各种疹子,少见的并发症有肺炎、心肌炎、心包炎、神经炎、神经根炎、脑炎;细菌性脑膜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和视网膜炎。巨细胞病毒是一种疱疹病毒组DNA病毒。分布广泛,其他动物皆可遭受感染,引起以生殖泌尿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肝脏疾患为主的各系统感染,从轻微无症状感染直到严重缺陷或死亡。巨细胞病毒亦称细胞包涵体病毒,由于感染的细胞肿大,并具有巨大的核内包涵体,故名。 新生儿生命力还不是很旺盛,但是他们感染这种病毒的机率和成年人一样的。因此如果新生儿感染了这种病毒的话,那么能够治愈的概率是低之又低。父母在孩子出生后一定要多注意他们的身体状况,确保他们是健康的。而且也要确保妈妈的健康,因为这种病毒也会通过母乳传染。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PCR HPV-DNA荧光定量检测标准操作程序

1.目的:明确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核酸定量检测的操作规程,指导检验人员正确进行巨细胞病毒核酸定量的检测。 2.适用范围: 适用于进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核酸定量检测的检验人员。 适合仪器:LightCycler480型核酸扩增荧光检测仪 方法原理:采用PCR方法结合荧光探针的扩增技术 样品要求:宫颈脱落细胞 3.职责:实验操作人员应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实验。 4.试剂来源:潮州凯普生物化学有限公司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核酸定量检测试剂盒。 5.质控物:阴性、阳性对照及阳性参控品系列均来源于试剂盒 6.标准操作: 试剂准备(在试剂准备区操作) 6.1.1将试剂盒及其它所需试剂置室温解冻(临用前取出,用后立即放回冰箱,反复冻融不可超过三次),取出PCR MIX,室温下避光解冻,上下颠倒混匀后,8000转/分钟10s从试剂盒中取出DVA聚合酶,8000转/分钟lOs。 根据当次实验标本量,取出相应试剂(1管= MIX + DVA聚合酶)总的需求量于一管中(其余随即放回原温度保存),如所需要的管数为n (n=标本数+1空白管对照+1管阳性对照) 取PCR反应管转移至样本制备区。 样本处理(在样本处理区进行) 取宫颈脱落细胞样本0. 5ml~1ml(如果细胞数量少可以加大体积到2m1) 13000转/分钟离心1分钟 弃上清,加入细胞保存液重悬细胞 13000转/分钟离心1分钟,尽量弃干净上清

每样本加入50ul细胞裂解液,充分振荡重悬细胞,煮沸10分钟。 13000转/分钟离心10分钟,保留上清备用(上清中为释放的DNA)。 取上清作为PCR扩增的模板,其余保存于一20℃ 在对应的PCR反应管中分别加入2ul处理好的样本DVA,空白对照、阳性对照,盖紧管盖,稍做离心(反应总体积为2o u 1/人份,每次反应需要设置一个阳性对照以及一个空白对照)。转移到检测区,放入相应的荧光PCR检测仪内,记录样本摆放顺序 PCR扩增(在扩增区操作) 6.3.1打开稳压器电源,再打开计算机电源。 6.3.2 打开扩增仪电源,按仪器操作规程进入扩增循环条件设定。 设置四种荧光检测通道的报告荧光、淬灭荧光;Passive Reference选择none(见表 1) 表1: 设置四种荧光检测通道 将循环条件设定为

儿童巨细胞病毒感染

儿童巨细胞病毒感染 人巨细胞病毒(HCMV),正式命名为人疱疹病毒 5 型(HHV-5),其感染在我国极其广泛,一般人群 HCMV 抗体阳性率为 86%~96%,孕妇 95% 左右,婴幼儿期为 60%~80%,原发感染多发生于婴幼儿时期。 虽然 HCMV 是弱致病因子,对免疫功能正常个体并不具有明显致病性,绝大多数表现为无症状性感染;但是,HCMV 是引起病理性和生理性免疫低下人群,包括发育性免疫缺陷的胎儿和新生儿发生疾病的常见病原,亦是导致艾滋病和器官、骨髓移植患者严重疾病和增加病死率的重要病因之一。 1、什么情况下考虑可行巨细胞病毒相关检查? 当患儿出现发热、咳嗽、黄疸、肝脾大、淋巴结肿大等表现,尤其是出现在 6 个月以内的患儿时; 相关检验发现肝功转氨酶、胆红素升高、血常规示淋巴细胞升高、血细胞形态示异型淋巴细胞升高、胸片示肺间质改变等; 有输血、器官移植、艾滋病、免疫缺陷病、先天性畸形等病史; 母亲孕期有原发感染或再发感染的新生儿、大剂量或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或糖皮质激素治疗者。

有以上情况时,可行巨细胞病毒相关检查,如巨细胞病毒抗体、巨细胞核酸定量、pp65 等。 2、巨细胞病毒感染诊断标准: 具备活动性感染的病毒学证据: 1.HCMV DNA 定量:高 HCMV DNA 定量提示活动性感染; 2.特异性抗体:IgG 抗体从阴性转阳性表明原发感染,双份血清 抗 HCMV IgG 滴度≥ 4 倍增高或 HCMV IgM 阳性提示近期感染; 3.PP65 阳性 临床上又具有 HCMV 相关表现,如黄疸、脾大、肝酶升高等,排除现症疾病的其他常见病后可作出诊断。 3、患有巨细胞病毒感染后,抗病毒药物应用指征: ①有明显 HCMV 性疾病如黄疸型或淤胆型肝炎、间质性肺炎、脑炎和视网膜脉络膜眼(可累及黄斑而致盲),尤其是免疫抑制个体如ARDS 患者。 ②移植后预防性用药。 ③有中枢神经损伤(包括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先天感染者,早期应用可防止听力和中枢神经损伤的恶化。

巨细胞病毒抗体igg阳性

巨细胞病毒抗体igg阳性 巨细胞这个名词相信我们做为非专业的人并了解,除非经历过否则也是不明白其中的事情,尤其是怀孕以后出现这种情况会使孕妇朋友造成担心,生怕这种疾病会对胎儿的健康产生影响,那么巨细胞病毒抗体什么意思呢?下面我们大家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巨细胞病毒抗体igg阳性是什么病 巨细胞病毒抗体igg阳性是风疹,风疹病人是惟一的传染源,传染期在发病前5~7天和发病后3~5天,起病当日和前一日传染性最强。病人口、鼻、咽部分泌物以及血液、大小便等中均可分离出病毒,因此这些物质理论上说均可以传播风疹。 1.一般儿童与成人风疹主要由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人与人之间密切接触也可传染。 2.胎内被感染的新生儿,特别咽部可排病毒数周、数月甚至1年以上,因此通过污染的奶瓶、奶头、衣被、尿布,及直接接触等感染缺乏抗体的医务人员、家庭成员,或者引起婴儿室中传播。 3.孕妇早期感染风疹,风疹病毒通过胎盘感染胎儿,胎儿被感染后可引起流产、死产、早产,或有多种先天畸形的先天性风疹。 巨细胞病毒是什么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亦称细胞包涵体病毒,由于感染的细胞肿大,并具有巨大的核内包涵体,故名。它是一种疱疹病毒组DNA病毒。分布广泛,其他动物皆可遭受感染,引起以生殖泌尿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肝脏疾患为主的各系统感染,从轻微无症状感染直到严重缺陷或死亡。 抗体阳性就是表明曾经感染过,但已经产生了抗体,没有表现症状,不产生致病性,巨细胞病毒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人群对CMV普遍易感,成人CMV抗体阳性率90%以上,即90%以上人群感染过CMV,大多数为稳性感染,可成为潜伏感染。人群之间通过日常接触、性接触、输血及血液制品、胎盘、哺乳等方式传染。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亦称细胞包涵体病毒,由于感染的细胞肿大,并具有巨大的核内包涵体,故名。它是一种疱疹病毒组DNA病毒。分布广泛,其他动物皆可遭受感染,引起以生殖泌尿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肝脏疾患为主的各系统感染,从轻微无症状感染直到严重缺陷或死亡。 通过以上的介绍是不是可以放心了呢,一般如果积极治疗不会影响胎儿,所以为了让自己心安,发现自己身体有任何不适都要及时去医院诊治,毕竟医生的专业是无庸置疑的,检查以后还能去掉自己的一块心病,对于孕妇来说疑心病重也会给胎儿带来小小的伤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