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311课程与教学论考研经验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行政管理专业,跨考青岛大学课程与教学论。
英语一、政治73,311教育学专业综合183。
分数不高,但回过头来看这十个月的复习,仍然有许多经验教训和大家分享。
成功者的经验必然值得借鉴,那么失败者的教训,是不是也可以看看,避免自己不走弯路呢?
1、写在前面:关于一些常见小问题
1.1跨考
我是跨考生,但从不因为跨考而纠结。
非跨考生的优势在于在考研准备之初对知识比较熟悉,而到进入考场前,只要好好学了,大家的知识掌握程度差不了太多。
1.2关于择校
有些人有名校情结,有些人则是抱着“只要考上就行”的心理。
所以这件事因人而异。
其实大家也无需在择校这里过多纠结,因为就学硕来讲,自命题学校的大纲也会参考统考的大纲。
所以在没确定学校之前,完全可以拿着311的大纲来复习。
选择统考的同学最好在九月之前下定决心,非统考的同学最好是在暑假搞定院校,这样有足够的时间搜集真题。
在报名之前搞定学校,就不用在报名过程中花费多余的心思。
1.3初试备考需要看论文吗?
看论文的前提条件是①暑假看②已经理解专业课甚至已经背了1-2遍③有目的的看论文
前两条无需多解释。
解释下第三条:
首先,311论述题前些年爱考人物比较。
看论文可以帮你丰富比较角度。
找到创新的地方,直接记下来拿过来用。
其次,蔡元培、陶行知、卢梭、赫尔巴特、杜威这几个人的思想有如下特点:内容多,难理解。
课外读物可以帮你更好理解。
最后,教育学原理中,各个原理的对比(例如各种人力资本理论、各种课程理论),以及中国、世界开展教育改革(也就是教育热点)都可以通过看相关论文的方式加深理解和记忆。
我暑假读了大约40篇左右,学习累了的时候就拿出来翻一翻。
备考初期不建议读,在头脑里一片空白的时候读论文就是在浪费时间;过了暑假就不要读了,没时间。
2、学习方法论
2.1关于教材
311有选择题,而311近年的趋势要求考生必须仔细抠书中的细节,所以对于这部分人来说看书应该贯穿整个学习过程。
对于非统考同学在备考的前半段也需要以统考的要求研究自己,后期再根据自己学校出题思路与策略进行调整。
中教史是最应该仔细看书的科目。
中教史今年有新版本,买新版本就行。
外教史有很多版本,吴式颖老师的最为经典,看它就可以。
教心往年的版本其实是不需要看的,因为书本的顺序和我们学习的顺序不同,且内容较为杂乱,对我们的帮助不大,但今年换了新版本,据说条理更强又增加了新内容,所以建议买新版。
教原有两本书,各有千秋。
其实看教原的目的在于为自己的主观题积累语料和表达方式。
教研其实不必看书。
我们并不需要每天抽出整块的时间专门阅读教材,只需要利用零碎的时间,多翻多看就可以了。
2.2如何做笔记
我大概经历了三轮复习,其中第一轮第二轮是无效的,虽然这两轮复习很浪费时间,但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熟悉知识、建构框架。
第三遍是把第二遍的笔记拿出来,一边听课,一边在上面增减、重构。
做笔记不要用本子,用A4纸+拉杆夹,这样增删都方便。
做框架是感知学科脉络的最佳方式。
从整本书到各个单元,各个单元再展开细节。
做完这一系列步骤后再回过头看整本书。
这一套做下来以后,你会感觉整本书都在你的掌握之中,剩下的工作就是填补细节了。
有些人做笔记可能会只把框架写下来,背诵的时候用别的参考资料。
我不喜欢这样做,而是直接把要背的内容杂糅到框架里,在背书的过程中只拿笔记,不会拿任何多余的资料。
在进行做题训练时遇到需要补充的直接往里补充就可以。
这样几轮下来,这本资料是经得住推敲的、个性化的、最适合你的学习习惯的、让你神定气闲的。
2.3如何背书
在整个背书的过程中,我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教育心理学学好了,完全是可以用来指导实践的。
我背书的顺序是:先框架再细节。
框架之间,努力找各种关系帮助记忆。
背细节的时候,先复述,再逐字逐句。
且我在背的时候,发现有些句子之间交换位
置更好记,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完全可以自己给笔记做精细加工。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应该算是奥苏泊尔的有意义接受说。
利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减缓遗忘速度也是很好的方法。
暑假的时候我会做表格,细化到每一天。
我的习惯是每一天五个科目都背一点,就会把表格分为第一、二、四、七天,再详细安排每天要背的内容。
背完一本书,会休息一天,再循环这个表格。
这个方法我一直用到十二月,后面就开始整本书背诵了。
除此之外,在背诵过程中,我会有意识的运用教心第七章提到的一些策略可以让背时过程更顺利、更有趣。
后期背书是一个进阶过程。
拿中教史为例。
我会分为古代和近代史,古代把所有学的内容在纸上列提纲,再对着提纲一个一个过。
选择题考点不需要逐字逐句,主观题考点现在脑里里过一遍,如果脑子里可以很清楚的浮现答案就pass,如果需要思考,就用笔写下来,忘了的知识在提纲后面做记号。
整本书结束后,回过头来看记号就可以。
多来几轮,总有些地方是你怎么也记不住的。
使劲重复就可以了。
我背书的方法是默书。
我个人非常讨厌一堆人在教室里哇啦哇啦哇啦的感觉。
我会找一个非常安静的地方,一遍一遍的默框架,默细节,重复写那些特别拗口的东西,直到我的手“背过了”我要背的东西为止。
到后期复习的时候,看到一个知识,我能很清楚的感觉到有一段答案就印在我的脑海里。
如果让我写答案,我的手写下来的内容也只是平时写过千万遍的内容,已经有了手感,根本不需要思考。
有时会突然卡壳,我就会不出声的张嘴,很快也就想出来了。
这是一种很神奇的感觉,只是大部分人可能从未有这样的体验。
3、各门课复习指南
教心:需要理解,也需要一字不差。
教心偏理。
整本书学习理论是难点,其他都还好。
如果直接拿书背效果会很差,所以网课多听几遍,笔记多看几遍。
如何判断自己理解了一个晦涩的概念呢?你看到它,可以用自己的话说出来,或者采用举例子的方式,就可以了。
但在考场上答题是不能用大白话的,所以,不管那句话读起来多拗口,都需要一字不差。
中教史:中教史的脉络其实就是朝代。
古代史以秦为分界,秦以前最重要的是教育家。
教育家学的第一个是孔子,孔子是一个很好的样板,一个教育家都需要掌握些什么,学了一个孔子大家就应该会举一反三了。
秦以后,各个朝代会有更清晰的线索,这个线索你要自己去找,而不是依靠别人。
自己要学会顺理。
近
代史的脉络是各个派别,鸦片战争后到洋务运动、早期维新、维新派等等,学完之后,自己就应该意识到可以用表格整理出来。
外教史:外教史难在大家不熟悉史实,所以备考前期愿意看书的可以去借一本世界历史,顺理一下时间线,这样会更清楚一点。
此外,外教史的教材又杂又乱,教材只是辅助,怎样把内容分成块状学习,请自行去听课。
311前几年爱在论述题出中外教人物思想对比。
所以大家也要自行训练怎样选取比较维度。
在暑假的时候我看了很多论文都是关于中外教人物对比的。
论文怎么用,会在后面讲到。
教原:教原是唯一让我学起来感觉抓耳挠腮的一门。
教原的宏观框架很清晰,开头的概述部分,有些概念稍微有点混乱。
课程与教学是大头,里面有很多理论。
为什么要把教育史和教心提到教原前面学习是有道理的:教育的发展历程中,中外教史知识是史实;教心会当做例子来论述原理。
所以打好基础,学起来没那么累。
总体来说,教原在试卷比重最大,重理解,尤其在311,出题角度刁钻灵活。
而且,后期要积累的教育热点,在考试的时候经常是用教育原理去分析。
教原在我看来是唯一一门不能速成的科目,平时多看教材,多看笔记,多思考。
教研:方法论这种东西,看起来复杂,内在的条理性很强。
而且,这些东西都是死的,没什么大坑,选做题教心教研二选一大家一般都会选教研。
这三十分是势在必得的。
在学习的时候,要细致,一丝不苟。
也要有意识的采用比较法,多比较各种方法之间的差别。
4、怎样用真题
看到专业课成绩后,我很沮丧,自认为方法是对的,背书也背了很长时间,为什么并没有得到这个分数呢。
仔细想了想,大概是运用真题的过程出了问题。
07年开始有了统考,一直到20年。
我个人认为,在没考试前,以15年、19年为界限,15年(不包括15年)以前的题直来直去,没啥难度;15-18年,难度肉眼可见的上升,体现在教原部分的判断和简答。
19年是一个关口,但总体来说难度是可以接受的,也是看了这一年的卷子,我知道试题一定会越来越难,但20真的是超出了我的预期——我知道会难,但不知道怎么会这么难。
以20为例,20年的难,有些是大家都不能克服的地方,比如选择的超纲,比如出题范围和方向的刁钻。
有些地方是可以克服的,比如外教史那道30分的论述题,比如有些人在这道论述卡壳后没时间答后面那道价值30分的非常简单的教研附加题,这我姑且把它称作为“考场机智”,也就是说,在考场上随机应变是很重要的。
首先,平时模拟真题将时间两个半小时以内是完全可以的,因为有很多题你平时都见过。
但是后面那半个小时请你也要不停书写,写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要断掉思考、书写。
多体验几次3个小时笔不停的酸爽,考场上就没那么累。
其次,那30分的外教论述题题干,其实在往年的选择题题干中出现过。
所以,做完以后请仔细看每一个选择的题干,有些题你如果自行判断可以考成大题或者有些选项你觉得设问很陌生,就一定不要害怕麻烦,单独拎出来记住它。
再次,教原的有些设问看起来让人万脸懵逼,但殊途同归。
整理设问很重要,有思路很重要,逻辑很重要。
对于311真题,我总结出来三个原则:一是时间原则,14年以前题不能说它简单,但的确不能和后面相比。
所以把仔细研究的精力适当倾斜到后半部分的真题;二是学科原则,教育史和教研如果实在不懂可以硬记。
教原和教心,适当的较真是可以的。
第三个就是前面一条,一定好好研究题干。
还有就是,自命题和统考并不是完全割裂的。
基础背书阶段可以把各个学校333的名词解释、简答拿出来,一个一个写。
333的特点是很多名词特别高频,比如苏格拉底法、六艺等等;进阶背书阶段可以把比较有名的自命题院校名词解释、简答拿出来,一个一个过,这些学校的有些名词简答有些很新奇(比如厦大曾经出过德国双元职业教育,超纲了),或者比较综合(这个我暂时想不到例子),想完了以后对照答案,丰富一下知识库;高级阶段可以看看自命题学校的论述题、材料分析题,借鉴一下分析思路。
当然大部分人可能不会有那么多时间,酌情考虑。
写在最后:好的坏的都是风景
考研真的很难。
这是一条必须一个人走的路,且路途会遇到什么是不可提前预料到的。
你必须要自律,必须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方法,必须有好的心态,必须要坚持,必须要有所牺牲。
但即使是这样努力,也不能保证你一定会成功。
成功者仍是少数,努力不一定能成功,但这不代表我们可以随便否决努力的意义。
所以,如果真的很想前进,离着优秀的自己更近一点,那么在考研的过程中,就要付出的更多一点。
这样,即使哪怕结果不那么尽人意,我们也可以没有遗憾、落落大方地承认自己的失败,而这失败相信也是暂时的,毕竟在每件事上都很认真努力的人,运气会有多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