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儒道美学思想的关系

合集下载

儒道音乐美学思想共同的理论基础——和

儒道音乐美学思想共同的理论基础——和

的音 乐活 动协调 个体 与集 体之 间 的关 系 ,使
个 人 的社 会 意识 有所增 强 ,协调 融合 了个体 与 社 会 的 关系 。在 原 始人 的 思维 观 念 中 神灵( ) 天 能 主 宰他们 的一切 ,只要神 灵 和人类 实现 了和
谐 ,人 们在 物质 上就 能得到 满 足 ,人 类 征服 自 然 的物 质 生产活 动才 能顺 利进 行 。所 以 ,原 始
基础 之 上 。两 家 的音 乐美学 思 想是对 “ ”的 和
音乐美 学思 想在 不 同方面 的发展 。这 也是两 家
音 乐 美学 思 想 之 所 以能 互 补 融 合 的 根 源 性 因 素。

人类 从 事音乐 的最终 目的是要 协和 人 与 自然 的

和 “ ”的音 乐美学 思想 的产生 关 系 。由以上 说明可 知 , “ ” 的音 乐思 想在 和
为基础 ,从哲 学 、美学 的高 度赋 予 了 “ ”更 和
有 着 特 殊 功 效 的 事 物 。 《尚 书 ・ 典 》 中 记 尧 载: “ 八音 克谐 ,无 相夺伦 ,神人 以和 ” 。一 方 面 它作 为 中 介能 沟通 并 调 和人 类 和神 灵( 天)
: 收稿 日期 :2 1- 12 l : 0 0 1 -3
王文卓
(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 学校艺术与体 育系 ,云南 临沧
670) 70 0

要: “ 和”的音乐美学思想产生并形成于远 古时期 的巫术礼仪 活动中。儒道 两家分别发展 了
“ ”的音 乐美学 思想 ,产生了共同的音乐审美理想 “ 人合 一”。在两家音乐美学理论不断完善 的 和 天
过 程 中 ,儒 家 形 成 了 “ 和 ” 的 音 乐美 学 范 畴 ,道 家 形 成 了 “ 中 虚淡 ” 的 音 乐 美 学 范 畴 。然 而 ,不 论 是 “ 中和 ”还 是 “ 淡 ” ,其 理 论 内 涵 都 是 “ ” 。 只 有 认 识 到 这 一 点 ,才 能 深 刻 理 解 儒 道 两 家 音 乐 美 虚 和 学 思想 的 互 补融 合 。 关 键 词 :和 ;天 人 合 一 ;中和 ;虚 淡

孔孟老庄美学思想比较

孔孟老庄美学思想比较

孔孟老庄美学思想比较周瑾儒道之学重在人生,本无意论美,其美学思想皆出自审美化的人生哲学。

故,论儒道美学即论其哲学也,亦即论其人生境界观也。

一孔孟之学以"仁"为根本,"成仁"乃其理想;老庄之言以"道"为宗尚,"体道"是其归宿。

两家本旨多有不同,前贤有治世治身之说,时彦有入世超世之判,皆以法度、自然明两家轸域。

审美精神之歧异亦无外乎此,盖先有人生境界观而后有艺术审美论也。

1.美善相乐与自然真美孔子论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缘《韶》主尧舜禅让以德,而《武》主武王征伐以力。

此美善相乐之论,源于其仁学思想。

仁为内在情性与外在伦理之融汇,此内外交洽之仁心乃"礼"、"乐"之根本。

"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仁学精神贯注于艺事中,非特悦人耳目、娱人情性而已,更当于潜移默化中激发善德良知也。

子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泰伯》)"乐"即音乐艺术,兼愉悦性情之形式美与感发意志之仁德美。

"成于乐"为精神沉醉、纯粹超越而至自由境界①。

孔子闻《韶》于齐,三月不知肉味,整个人生由音乐而艺术化、道德化,沉浸于美善统一之境。

斯乐陶染性灵、感发仁心,使人人本具之良知充满身心,一念自觉便可成仁。

子云:"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述而》)又云:"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诚哉斯言!孟子曰:"理义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

"(《孟子·告子上》)在中国美学史上首次赋予仁德以审美价值。

先秦时期儒道音乐美学思想探究

先秦时期儒道音乐美学思想探究

87SONG OF YELLOW RIVER 2022/ 22先秦时期儒道音乐美学思想探究孔晨曦 / 韩林彤摘 要:儒家和道家的音乐美学思想作为先秦百家争鸣时期最为璀璨的宝库,在中国音乐文化发展史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在本文的研究中,由表及里来看儒家、道家哲学思想,皆蕴含着浓郁的人文关怀精神,两种思想异曲同工却又可以相互补充。

这两种不同的美学观点奠定了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的基础,又为后世音乐美学的发展提供了经验。

在本文研究中,对儒家、道家具有代表性的音乐思想进行了细致地分析,并对二者的相同和异同之处进行了深度剖析。

关键词:儒家;道家;音乐美学;思想中图分类号:J601 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孔晨曦(1998-),男,湖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韩林彤(1987-),女,博士,湖北师范大学讲师。

春秋战国时期,东周统治衰落,天下共主,经过长期的兼并战争,社会制度出现了大变革,逐渐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

社会制度的变革、政治经济的繁荣发展致使社会阶层分化,其中“士”阶层的兴起与壮大是该时期的重要表征之一。

在奴隶社会,“士”是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间的阶层,位于贵族阶层中的最低阶层,他们享有一定的特权并接受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教育。

直至春秋末期,礼崩乐坏,接受了“六艺”教育的“士”阶层丧失了贵族特权。

至此,“士”阶层便由贵族阶层转变为了当时社会中的知识阶层。

受过教育的他们开始流向民间,著书立说,四处游说,广收门徒。

从而社会上形成了各种思潮争芳斗艳的局面,开创了中国古代历史中思想最为活跃,各种学术思潮盛行的时期。

在中国历史上,这个“百家林立”、各种学术思想互相争辩的现象,被称之为“百家争鸣”。

各家各派的思想相互影响,各种学说之间相互辩难、又有所交融,相互继承又有所改造,推动着中国古代的音乐美学思想不断发展、不断成熟,其中儒家和道家的音乐美学思想最为深刻。

一、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解析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

试论儒道两家“乐”论中的美学思想差异

试论儒道两家“乐”论中的美学思想差异

试论儒道两家“乐”论中的美学思想差异作者:张天月来源:《青年时代》2019年第17期摘要:儒道两家对“乐”理解之不同实际上也体现了两家根本思想的差异。

老子的“乐”论是具有自然主义色彩的,其强调“大音”而反对“五音”,庄子更是将音乐分为天籁、地籁和人籁,这种对有声之乐的否定虽然自后世有所缓解,但总而言之却依然是冲淡平和为美的。

而儒家则强调“乐”的教化和社会功用,自孔子开始,对雅乐便有所推崇倡导,其认同“韶”音而否定郑声淫,更体现了思想中对乐的伦理功能倡导。

这种思想发展至后世的荀子和阮籍《乐论》中也有所体现。

关键词:美学思想;儒道差异;乐儒道两家的美学思想有截然对立的一面,但也有理论上的相通性。

两家对“乐”的理论就体现此例。

同时,两家对“乐”的理解也正是其不同核心思想化在乐上的表现。

从理论渊源分析,儒道两家“乐”中美学思想有着共同的理论基础——“和”。

但是这种和却也不尽相同,儒家所侧重的和是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但道家所讲的和却是人与自然、人与天地之和。

也正因为两家思想的不同,所以其对乐各自的审美标准也有所差异。

儒家认为“乐”之美在于中和,雅正平和方为乐,而道家则将乐的美归结到冲淡之上,将乐作为实现人与审美自由间的工具。

这也就使得两家对乐的功能性认识也有所差异。

儒家重视音乐的教化,不仅强调音乐对于人格、人性的培养作用,而且还认为音乐有着治世安邦的巨大功能。

然而道家却不同。

道家主要给音乐以审美层面的解释。

从人类音乐审美实践来讲,音乐艺术不仅要传达某种社会思想,同时也必须得给人以美的享受。

可以说“功能论”和“审美论”差异就是儒道两家对于音乐功能性认识的差异所在。

一、儒家“乐”论中的美学思想在儒家思想体系中,“中和”之美是最高的境界。

实际上,儒家所讲之乐更多是一种政治之乐,是人心教化、维护统治之乐。

儒家思想体系下习惯将“乐”赋予政治意义,在《论语.八佾》里孔子对《韶》乐的评价是“尽美矣,又尽善也”这就体现了孔子的审美标准。

论儒道美学思想的差异性与交融互补性

论儒道美学思想的差异性与交融互补性

论儒道美学思想的差异性与交融互补性儒家美学与道家美学的根本差异: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儒释道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主流,而在中国文学艺术的审美领域,儒家美学和道家美学影响最大,但二者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差异,原因在于它们站在各自不同的立足点上来看待社会和人的本质。

1、儒家美学是一种伦理学的美学,道家美学是纯粹的美学儒家美学以氏族血缘传统为根基,在美与善的关系中寻找美的本质,追求美善统一境界,体现美学与伦理学的一体化。

这种思想,强调审美和艺术的社会作用,重视审美和艺术的社会功能,形成了我国古典美学的一个良好的传统。

但是,由于在儒家的思想中,美处在从属于善的地位,只是善的表现形式,因而美与善的统一经常是一种外在的统一。

当善被片面地加以强调的时候,就会导致对美的否定。

儒家虽然要求美与善统一,但却又无法消除美对于善的从属、附庸的地位,美自身不同于善的独立的价值始终未能得到充分承认,这就束缚了我们民族的审美意识和艺术的发展。

道家美学是纯粹意义上的美学自然无为是道家对于美的根本观念,是道家哲学和美学的核心。

而这种观念是以顺应自然规律而取得高度自由为美,也就是以自然规律和人的自由的高度统一为美。

在道家的观念里,美包含了善而又超越了善,从而美也就获得了它自身独立的崇高的价值,不是善的附庸,这在中国美学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如果说儒家美学还是一种伦理学的美学,美学是处处依附于伦理学的,那么道家美学则是超出了伦理学的,它已经是纯粹意义上的美学,其地位高于伦理学。

2、儒家美学与道家美学的鲜明特征儒家以仁义、中庸为美,都是由意念、伦理、道德等思想境界的修为而出现的感受。

道家以道德、知足为美,讲究遵循大道贵信上德,是由宇宙的辽阔、自然的完美和人类局限而来,是从有限和无限、无为与有为的辨正中而出现的感受。

概而言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儒家视善为美的根本,它极其重视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通过审美与艺术,用社会性的伦理道德思想去陶冶感化人们的感情。

儒道互补的美学功能

儒道互补的美学功能

儒道互补的美学功能儒道两家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两大重要学派,其中儒家强调礼仪、道德和人伦,追求和谐、秩序和稳定;而道家则注重自然、随性和自由,寻求无为而治的境界。

尽管两家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但它们也有着相互补充和对话的关系。

在美学领域,儒道两家也有着互补的功能,充实了中国传统美学的内涵。

其次,儒道互补的美学功能在于探讨人的修养和人格塑造的途径。

儒家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注重道德修养和人格塑造。

道家则追求自我超越、独立自主的自由境界。

两者结合,可以形成一种更为全面的人格塑造观念。

儒家的人伦关系和社会责任意识可以引导道家的个体自由意识,使个体有更高尚的目标和更广阔的境界,从而使人的修养不仅关注个体自身,还关注社会整体。

第三,儒道互补的美学功能在于启迪审美情操。

儒家强调孝道、忠诚、正直等美德的追求,道家则追求内心的自觉和境界的超越。

两者相结合,可以启迪人们的审美情操。

儒家的社会关怀和道德追求可以引导道家的美学观念,使人们的审美情操具有更高尚的品质和更广泛的视野。

同时,道家的超越意识和对自由的追求也能够丰富儒家的审美追求,使其不仅局限于传统的礼仪和形式,而能够更深入地探索美的本质和内涵。

最后,儒道互补的美学功能在于塑造艺术创作的理念和形式。

儒家提倡克己复礼、适度立身的人生态度,而道家则主张随性任性、追求自由的艺术创作态度。

两者相结合,可以形成一种更广阔而丰富的艺术创作理念。

儒家的秩序和道德观念可以引导道家的自由创造,使艺术作品不仅有个人的自由表达,还具备一定的价值取向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道家的自由意识和超越境界也能够为儒家的艺术创作注入更多的灵感和想象力,使其摆脱刻板和枯燥的局限。

总之,儒道互补的美学功能丰富了中国传统美学的内涵。

儒道两家在人与自然关系、人格修养、审美情操和艺术创作等方面的相互补充和对话,使中国古代的美学思想更加丰富多元。

这种互补关系不仅有助于理解和解读中国古代的美学思想,也为当代美学的探索提供了启示,促使我们对美的理解更为全面和深入。

中国儒道释美学审美

中国儒道释美学审美

中国儒道释美学审美中国儒家、道家和释家的美学理论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这三种学说各有其独特的审美观点和价值取向,同时也相互影响和融合。

本文将从儒道释三家的审美观点出发,探讨他们在美学理论上的贡献和影响。

儒家美学注重礼乐的教化功能,认为美是教化的工具。

儒家追求的是人的美德和高尚情操,认为美德是一种最高贵的美。

儒家经典《大学》中提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的是全面的人文教育,追求博大精深的美德和道德品质。

儒家注重的是内在的美,而非外在的形式美。

儒家对美的定义来自于“大美”,即宇宙、自然、道德的完美之美。

儒家提倡的审美取向是追求内在的高尚情操和修养,以及人格的完善和境界的提高。

儒家所追求的美是一种道德美、情感美和内在美,是一种可以教化人心、提高人格的高尚之美。

儒家也强调礼乐的教化功能,认为美的内涵是涵养性情,陶冶人的心灵,塑造人的情操。

儒家美学是以道德美、内在美和完善美为核心的审美观念。

道家美学则强调“自然”和“道”的美。

道家认为世间一切皆是虚幻的,真正的美只存在于超然的境界中,美是自然界的秩序和法则所体现出来的“道”的美。

道家认为,生命的美是自然、自由、自在的生命状态,是对于世俗和物质的超然之美。

道家经典《道德经》中提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强调的是超越世俗的美和拒绝相对的美。

在道家看来,美并不在乎形式和外在的表现,而是在于内在的内涵和真实的本质。

道家追求的美是一种超然而自由、自然而自在的境界之美。

道家美学强调超脱尘世的净化和归一,是追求一种内心的超脱和超然之美。

道家所追求的美是一种宇宙、自然、生命之美,是一种可以超脱世俗、超越物质的真实之美。

道家美学是以自然美、超然美和真实美为核心的审美观念。

释家美学则注重“慈悲”和“解脱”的美。

释家认为一切的痛苦和纷扰都源自于人们的贪嗔痴,只有通过慈悲与解脱才能获得真正的美。

释家经典《楞严经》中提到:“发菩提心,度一切众生。

”释家美学的核心是慈悲和解脱,追求的是一种超越生死、超凡脱俗的境界之美。

中国古代美学中的儒道互补

中国古代美学中的儒道互补

中国古代美学中的儒道互补张文勋提 要 中国古代美学中的儒、道互补问题,学术界早已提出并有不少研究成果,但对互补的内在机制,则还留下很大的研究空间。

本文从审美功能、审美判断、审美心理、审美趣味四方面,具体深入探讨了儒、道互补的内在机制,对儒、道两家的美学思想作了较全面的比较研究。

关键词 政教 虚无 道德理性 自由精神 儒道互补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其中包括美学)的儒道互补、庄禅互补的观点,许多学者早已提出,当代美学家李泽厚先生亦多有论述。

我在长期的研究工作中,也关注儒道佛三家学说之间的异同及相互融通的问题。

我很赞同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中华民族为“多元一体”的观点。

我认为,我国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既是多元但又相互融通共存的整体文化,这就是中华文化。

这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在我国古代美学中表现尤为明显。

《华夏文化与审美意识》及其它一些论文中,较系统地我曾在拙著《儒道佛美学思想源流》、论述了这些看法,但还未能深入到儒、道、佛三家美学思想互补的内在机制去考察,故拟分别就儒道互补、佛道互补、儒释互补等方面,再作一些补充和多角度的探索。

本文试图就我国古代美学中的儒道互补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当然,我这里不可能作上下几千年历时性的论述,只能就先秦时期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作共时性的比较研究。

一 政教为先与虚无为本:审美功能我国先秦时期的美学,已经比较明确地使用“美”字去表述人们的审美活动,但很少去讨论美的本质是什么之类的问题,而是侧重于审美的功能。

在这个问题上,儒家和道家的观点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显示出两家之间的互补性。

(一)儒家以政教为先的功利美学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对审美的功利主义观念是十分明显而强烈的,而这功利主义又具有为政教服务的明确目的,这就是把政治教化放在首位的功利主义美学。

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政治功能,也可以称之为为政治服务的功利主义美学。

首先强调“先王之道斯为美”(《论语・学而》以下引《论语》只注篇名),先王之道就是儒家所推崇的以周文化为集中表现的“王道”,也就是孔子说的“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的“王道”。

中国儒道释美学审美

中国儒道释美学审美

中国儒道释美学审美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儒道释三家,是指儒家、道家、佛教三种思想流派。

这三种流派对于美学思想和审美理念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

儒家强调礼、乐、信、义等,注重为人处事的规范,对于审美有着一定的倾向。

道家则强调自然和自由,追求无为而治,对于美的认知有着独特的看法。

而佛教注重人的内心感受,强调慈悲和智慧,其审美理念以禅境为主要表现方式。

下面将从儒家、道家、佛教三个角度出发,探讨中国儒道释的美学审美。

儒家发展于春秋战国时期,其美学思想的主要特征是注重审美的价值和功能。

儒家认为美是治国安邦、教化人民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实现天人合一的关键因素。

儒家所重视的审美标准主要来源于古代传统文化中的“礼乐美教”思想,即仁、义、礼、智、信、忠、孝等。

在儒家看来,美是一种精神和道德上的追求,是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其审美标准通常体现在文化、艺术、文学、音乐等方面。

儒家的审美思想和实践中,最为重要的是礼乐。

其中,乐是指音乐、舞蹈等艺术表现形式,礼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各种行为规范和礼节。

儒家认为,通过学习乐和礼,人们可以把道德情操、人格品质等良好的品德形成强烈的审美感受,从而达到道德教育的效果。

儒家所提倡的美学理念、审美标准,强调文化素养、收容、敬重,强调人的道德观念,认为文化艺术应该与道德相互矫正、相得益彰。

道家追求的是“无为而治”,“自然无为”,所以它对美、艺术、审美的认识比较具有独特的特点。

道家认为,世人对于美的认知常常会受限于社会规范、历史传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道家则追求“刚柔相济”,“无为自然”的审美标准。

道家的审美思想中,最重要的是自然美和无为美。

自然美认为,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没有人工的痕迹,因此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充满美的。

无为美则认为,无为而治不仅是治理社会的方式,更应是一种审美标准。

即所有的艺术作品都应该力求表达出“无为”的意味,强调自然的真实、自由、灵性、平和、无上限、无限逸。

佛教的美学审美佛教的美学思想,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儒家和道家美学的比较

儒家和道家美学的比较

儒家和道家美学的比较中文系08级汉语言文学二班唐卉107摘要:从内在的、隐蔽的、发生学的意义上讲,儒道互补有着两性文化上的内涵;而从外在的、公开的、符号学的意义上讲,儒道互补又有着美学上的功能。

对华夏美学的贡献而言,儒家的功能主要在“建构”,即为中国人的审美活动提供某种秩序化、程式化、符号化的规则和习惯;道家的功能则主要在“解构”,即以解文饰、解规则、解符号的姿态而对儒家美学在建构过程中所出现的异化现象进行反向的消解,以保持其自由的创造活力。

关键词:儒家道家美学基本特征互补一、儒家美学的中心儒家美学的中心是反复论述美与善的一致性,要求美善统一,高度重视美与艺术陶冶、协和、提高人们伦理道德情感的心理功能,强调艺术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积极作用,充分地、明确地、自觉地从人的内在要求出发,而不是从宗教神学的外在信仰出发去考察审美和艺术,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儒家美学突出了美的自然形式包含有社会的内容,这使儒家美学具有崇高的道德精神,但同时又使美等同于善,漠视了美不同于善的独立价值,继而使得人们对于自然美的欣赏常常偏离到某种狭隘的道德比附的说教上,要求自然附会和符合人世的现实规范与秩序,从而束缚了对自然的正确理解和观赏。

儒家美学是与社会生活、政治状态紧密相关联的,作为其重要美学原则的“和”(人和),本身就包含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它的着眼点更多不是对象、实体,而是功能、关系、韵律。

作为矛盾结构,它强调得最多的是对立面的相互渗透与协调,而不是对立面的排斥与冲突;作为反映,情调得更多的是内在生命意兴的表达,而不在模拟的忠实、再现的可信;作为效果,强调得更多的是情理结合、情感中潜藏着智慧以得到实现人生的和谐和满足,而不是非理性的迷狂或超世间的信念;作为形象,强调得更多的是情感的优美和壮美,而不是宿命的恐惧或悲剧性的崇高。

从儒家哲学的整体气韵来看,其思想主要是外观的,它本身也极注重内观,但是它的内观是最终必须为其外观服务的。

儒道美学关系

儒道美学关系

儒道美学关系儒道美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两大重要学派之一——儒家和道家对于美学领域的思考与探索。

儒家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注重道德修养和社会秩序;道家则强调个体与自然的和谐,追求内心的自由和自然无为。

儒家和道家的美学理念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冲突,但又相互补充和影响。

这种关系既体现在两大学派的思想和理论层面,也体现在实践与艺术创作中。

儒家注重人的修养和社会秩序,强调道德规范和伦理道德。

儒家美学强调美的道德性,认为美是善的表现,是人类行为和品德的体现。

儒家认为,通过修养和教育,人可以培养出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实现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和谐。

儒家的经典思想如《大学》、《中庸》等都强调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原则,这些原则也体现在了儒家的文化和艺术创作中。

儒家的美学思想在文学、音乐、绘画等艺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

儒家的文学思想注重对人性和社会关系的描写,强调情感的表达和人物形象的塑造。

儒家的音乐思想注重和谐与和睦,强调音乐的教化作用,以及音乐与礼仪的结合。

儒家的绘画思想注重形神兼备、典雅庄重,追求以画寄意、以形传神的艺术效果。

儒家的美学思想不仅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影响了现代中国的文化艺术发展。

而道家则强调个体与自然的和谐,注重内心的自由和自然无为。

道家的美学思想强调自然之美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道家认为,自然是最高的美,人应该追求与自然的和谐。

道家的美学追求的是内心的宁静和自由,追求超越物质世界的境界。

道家的文化和艺术创作中,常常体现出对自然的崇拜和对人生的思考。

道家的美学思想在诗歌、哲学等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

道家的诗歌思想注重感性的表达和对自然的描绘,强调诗歌的自由和自然流畅。

道家的哲学思想注重超越物质世界的境界,追求人生的真谛和内心的平静。

道家的美学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现代中国的文化艺术有着一定的启示。

儒家和道家的美学思想在实践与艺术创作中相互补充和影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美学常常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艺术风格。

孔孟老庄美学思想比较

孔孟老庄美学思想比较

孔孟老庄美学思想比较周瑾儒道之学重在人生,本无意论美,其美学思想皆出自审美化的人生哲学。

故,论儒道美学即论其哲学也,亦即论其人生境界观也。

一孔孟之学以"仁"为根本,"成仁"乃其理想;老庄之言以"道"为宗尚,"体道"是其归宿。

两家本旨多有不同,前贤有治世治身之说,时彦有入世超世之判,皆以法度、自然明两家轸域。

审美精神之歧异亦无外乎此,盖先有人生境界观而后有艺术审美论也。

1.美善相乐与自然真美孔子论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缘《韶》主尧舜禅让以德,而《武》主武王征伐以力。

此美善相乐之论,源于其仁学思想。

仁为内在情性与外在伦理之融汇,此内外交洽之仁心乃"礼"、"乐"之根本。

"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仁学精神贯注于艺事中,非特悦人耳目、娱人情性而已,更当于潜移默化中激发善德良知也。

子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泰伯》)"乐"即音乐艺术,兼愉悦性情之形式美与感发意志之仁德美。

"成于乐"为精神沉醉、纯粹超越而至自由境界①。

孔子闻《韶》于齐,三月不知肉味,整个人生由音乐而艺术化、道德化,沉浸于美善统一之境。

斯乐陶染性灵、感发仁心,使人人本具之良知充满身心,一念自觉便可成仁。

子云:"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述而》)又云:"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诚哉斯言!孟子曰:"理义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

"(《孟子·告子上》)在中国美学史上首次赋予仁德以审美价值。

2021儒道两家的文化及其美学思想范文3

2021儒道两家的文化及其美学思想范文3

2021儒道两家的文化及其美学思想范文 摘要: 人类不断对审美和艺术进行哲学思考,由此发展出美学。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不仅包括对自然、哲学规律的探讨,而且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

美学是一个民族审美素养的体现,也是对个人志趣的体现。

儒家文化以“里仁为美”,其美学思想可分为艺术美、社会关系美、自然美三种类型;道家文化以“大道至上”为审美核心,蕴含着追求虚实结合、简淡至真的审美理想。

关键词: 传统文化;儒家; 道家; 美学; 一、美与美学 甲骨文中的“美”字由上半部分的“羊”和下半部分正立的“大”字组成。

有人将其解释成“羊大为美”。

如,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有云:“美,甘也。

从羊从大。

羊在六畜主给膳。

美与善同意。

”这是一种基于实用目的的对美的认知。

也有人将“美”解释为“羊人为美”,认为“美”看起来像一个人头上戴了羊角,如同古代的人戴着羊角乞求风调雨顺。

不论“羊大为美”还是“羊人为美”,都是出于实用目的的对美的认知,因此,审美的发生事实上经历了一个从实用到非实用、从功利到非功利、从粗到精、从物质到精神的过程。

从美的出现到美学学科的诞生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在18世纪“美学之父”鲍姆嘉通提出美学概念之前,人类在“知”方面有关于理性的逻辑学,在“意”方面有关于道德活动的伦理学,但没有在“情”方面研究人类的感性与情感的学科。

在美学出现之后,人类的知识体系才出现了“知”“情”“意”的结合。

美学发展到今天,大致形成了自然美、社会美、人格美、艺术美及科技美等类型。

美学的发展使人们在追求理性的浪潮中开始关注感性,这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使人们不再把理性作为评判一切的标准,这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儒家文化及其美学思想 孔子是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被后人称为“圣人”,这与他治世的理想、实践以及对人类文化发展的巨大贡献密切相关。

他抱定匡正人心与救世的志向,是一个有爱、有情怀的审美人。

据杨伯峻在《论语译注》中的统计,“美”字在儒家文化的经典《论语》中一共出现过14次,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内涵。

论儒道美学思想的差异性与交融互补性

论儒道美学思想的差异性与交融互补性

第13卷第3期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V ol. 13, No.3 2010年9月Journal of Shazhou Profession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ept. , 2010 论儒道美学思想的差异性与交融互补性刘泽江(沙洲职业工学院,江苏张家港 215600)摘要:儒家美学与道家美学作为构建中国古典美学框架的两大重要派别,从不同角度共同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平衡发展。

儒家美学与道家美学在本质上既相互对立又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正确区分两者的本质特征,挖掘两者在对立中的交融互补关系,对进一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建设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儒家美学;道家美学;美学思想;传统文化;时代价值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429(2010)03-0028-04The Difference and Integrity between Confucian Aesthetics and Taoist AestheticsLIU Ze-jiang( Shazhou Profession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hangjiagang 215600, China )Abstract: Confucian aesthetics and Taoist aesthetics, both as the significant school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classic aesthetic frame, emphasize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human and nature, individual and society, interperson, and the individual itself. In essence, the two kinds of aesthetics are mutually opposed and definitely related. It is of positive and realistic importance to further promote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construct the harmonious society to make clear distinction of the respectively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 aesthetics and discover the integrity from their opposites.Key words: Confucian aesthetics; Taoist aesthetics; aesthetic thought; traditional culture; value of times中国古代诸子百家美学思想多种多样,其中,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美学思想和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美学思想是贯穿整个中国美学史的两条主线。

论先秦儒家美学思想

论先秦儒家美学思想

论先秦儒家美学思想作者:李鸫鸣来源:《金田》2013年第03期作者简介:李鸫鸣(1988—),女,白族,云南迪庆人,美学硕士,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美学专业,研究方向:中国美学思想。

摘要:以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是儒家美学的开端,作为中国古代美学的重要流派,儒家美学与道家美学、楚骚美学、禅宗美学共同构成了中国美学史上的四大思潮,对儒家美学得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刻的把握中国美学思想。

本文主要从人格美、艺术美、自然美三个方面论述了儒家的美学思想,从而去更深入的把握对中国美学史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儒家美学。

关键词:仁;中和;人格美;艺术美;自然美追溯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历程,就可以发现中国古典美学的基础奠定于先秦。

从理论形态上看,中国古典美学发展的源头是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和以屈原为代表的楚骚美学思想。

比较而言,儒道两家是构成中国美学思想体系的基本要素,源远流长,可谓“中流砥柱”,它们与楚骚美学和禅宗美学一起共同构成了中国美学史上的四大思潮。

而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更是对中国的美学、哲学、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孔子、孟子和荀子。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盛会的礼乐传统,以“仁学”作为分析和解决美和艺术的根本立场,为儒家美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儒家的美学思想在以儒学“仁学”学说为哲学基础的条件下,逐渐发展起来的,它强调的是个体心理欲求与社会伦理规范之间的相互统一。

孔子美学的基本点就在于:一方面充分肯定满足个体心理欲求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又处处强调把这种心理欲求的满足导向伦理规范。

所以,孔子的美学也是他的“仁学”的延伸和发展,其目的是为了“礼”的实现。

孟子的美学思想是孔子美学思想的继续,在他所著的《孟子》中,对以道德品性为特征的“仁义”和以美善统一为特征的“中和”等思想做了进一步的阐发,他还进一步完善了孔子关于人格美的思想。

儒道释美学思想传统研究和分析的艺术论文

儒道释美学思想传统研究和分析的艺术论文

儒道释美学思想传统研究和分析的艺术论文关于儒道释美学思想传统研究和分析的艺术论文一、儒家美学思想作为中国封建文化的正统意识形态——儒家,是由孔子开创的。

儒家推崇伦理化的自然,通过自然的人化,把宇宙纳入人心,使自然物象得以人格化、情感化、伦理化,并强调个体内在伦理道德的充实性,从而达到精神的无限扩张和升华,由此确立美。

而儒家的美学思想则是由“道”来实现的,此处的道体现为人道。

孔子强调遵从“天命”,从而引申出儒家的“人道”。

中国古代哲人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天道、人道以及天道人道的相应、相和、相融、相统一的天人合一之“道”。

“天人合一”的思想决定了中国古典美学和中国传统艺术的基本精神就是在宇宙中、自然界、社会中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天道”在儒家思想中通过人际关系的转化,就体现为“人道”,而“人道”在儒家学说中则表现为礼、表现为仁。

“仁”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仁”是要求把遵循等级制度的“礼”作为世人的内心自觉要求,即所谓“克己复礼为仁”。

“仁”突出表现了个体内心的精神力量,突出了个体人格的独立性和主动性。

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里仁》),“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仁”在上述中表现为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而仁学衍生到美学中则表现为个人崇尚的内在美和精神美。

仁或不仁,由个人的主观愿望和主观修养决定。

孟子在孔子哲学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他的仁学思想体系,孟子认为“,仁”就是爱人之意,即仁者爱人。

孟子认为仁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仁,即是人心也”。

人要想提高自身修养应从内心“诚信”做起,自觉扩展爱心,达到“万物皆备于我(”《孟子尽心上》)的境界。

因此儒家美学提倡美与善的统一,提倡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儒家学说强调艺术作品要体现礼义之道,这一点在孔子对艺术的社会功用的论述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论儒道互补

论儒道互补

论儒道互补standalone; self-contained; independent; self-governed;autocephalous; indie; absolute; unattached; substantive论儒道互补儒道互补正是中国文化中互为因果相互作用的两股力量,儒家的精神和道家的智慧构成一种周延的哲学形态,即儒家以道家为因,道家以儒家为果,而儒道之间又分享着共同的一元、自因和时间性哲学特征。

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结构的概括,先秦的诸子百家学说后来都衰落和断绝了,只有儒家和道家的学说得以广泛流传和发展,最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主干和主体结构。

就像李泽厚所述儒道互补是两千年来中国美学思想的一条基本线索,儒道互补犹如阴与阳、正与负的互动和互补一样,相生相融,相辅相成,奇妙无穷,经久不衰。

林语堂说:“道家及儒家是中国人灵魂的两面。

儒家主张人要加强自身修养,从而治国平天下,强调的是一种积极进取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心;达则兼济天下。

而道家强调的则是一种宁静和谐与超越世俗的观念;穷则独善其身。

儒、道两家的思想差别很大,却互相补充,构成了中国文化积极入世与顺应自然的矛盾统一。

从表面看来,儒道是离异而对立的,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乐观进取,一个消极退避,但实际上它们刚好相互补充而协调。

在“道不行”、“邦无道”的国家动荡衰亡的乱世中,作为社会中坚力量的士人们却往往游走于政治集团间权力斗争中,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着,这正体现儒家思想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个人修养观。

相对于儒家,道家就不再局限于自我的发展,而是上升到自然与人的层次,崇尚自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往往兼有这两种思想。

他们一方面受儒家哲学的影响,有较强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采取入世的积极的态度,以天下为己任;另一方面又受老庄道家哲学的影响,必要时采取超然和通达的态度,顺应自然而不刻意强求,能够安于平淡和自得。

论道家的音乐美学思想

论道家的音乐美学思想

论道家的音乐美学思想儒家、道家、墨家的音乐美学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人类文化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文化尊重人格,自然是生命的统一体,人与自然密不可分。

审美方式追求精神体验,强调理解。

中国传统音乐受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将美学思想渗透其中,并进一步发展成为独特的美学理论,对后世影响深远。

以下对以儒道墨为代表的音乐美学进行简要分析。

一: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1:儒家的音乐理论体系儒家的音乐理论对音乐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给予充分的肯定。

荀子认为音乐在动荡年代可以鼓舞前方将士英勇善战,而在和平环境中又能使人们以礼相代。

在音乐内容与艺术形式上,儒家的音乐理论把内容的"善"、"和"放在第一位,而艺术形式的美,则放在第二位。

中国传统的音乐审美以"和"为中心,对我国的音乐家发展有着极深远的影响。

儒家的音乐理论还把音乐家艺术看成是一种认识真理的途径。

2:代表著作《乐记》《乐记》是儒家的音乐家美学思想的代表著作。

《乐记》论述了音乐的本源:"凡间之起,由人心也:人心之动,物之使用使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音乐是由间组成,其根源是由于人的思想感情受到外界事物的激动,"物动心态",是原始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

《乐记》提出了与音乐艺术相关的许多问题如:音乐的成因和特征、音乐与国家政治的关系、音乐与现实生活的关系、音乐的审美作用、音乐的教育作用、音乐的社会功能等。

《乐记》提出了自己的音乐美学思想,如书中写道:"是故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行成而先,事成而后。

"--(《乐情篇》)。

就是说,作品的思想内容是主要的,技艺是次要的,品德的修养是首要的,事情的完成是次要的。

这就给我们一启示:在当代的音乐教学中,专业的音乐人才固然需要但通过音乐教育培养、扩展音乐素质,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更为重要。

3:代表人物(1)代表人物孔子(公元前511--公元前479)孔子是春秋时代的伟大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是中国音乐、文化史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儒家和道家的辩论演讲稿

儒家和道家的辩论演讲稿

儒家和道家的辩论演讲稿尊敬的评委、亲爱的观众们:大家好!我今天要为大家呈现的是关于儒家和道家的辩论。

儒家和道家是中国古代两大重要的思想流派,分别代表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两种不同的哲学观念和生活方式。

儒家强调的是人伦道德和社会秩序,而道家则注重的是返璞归真和自然之道。

今天我将从四个方面来展开我对于儒家和道家的辩论。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儒家。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即对人的关怀和善良。

儒家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追求的是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儒家注重的是正确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强调的是孝悌忠信等传统的中国美德。

在儒家的理念中,个人的利益必须服从社会的利益。

只有在社会各个层面上形成团结和谐的关系,才能实现社会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

因此,儒家是一种对人类社会进行道德规范和秩序建设的思想体系。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道家。

道家强调的是返归自然和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

道家注重的是个体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追求的是个体的自由和推崇。

道家认为,只有追求内心的自由和真实,才能体验到真正的快乐和和谐。

道家主张人与自然相融,顺应自然的规律和节奏。

他们认为,人应该摒弃功利的欲望和尘世的束缚,追求灵性和真诚。

因此,道家是一种追求自然和自由的哲学思想。

儒家和道家有着各自的优点和盲点。

儒家强调的是人伦道德和社会秩序,丰富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道德规范。

儒家的思想贯穿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注重的是家庭伦理和社会责任,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和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社会的秩序和和谐。

然而,儒家的思想也存在一些局限性,过分强调了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忽视了个体的情感和个性的发展。

而道家则强调的是个体的自由和返璞归真。

道家的思想让人们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让人们的思维和生活得到了解放。

道家的思想对于保持个体的独立和追求个人创造力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然而,道家的思想也存在着一些盲点,过分强调的是个体的自我,而忽视了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儒道美学思想的差异性
儒家主张入世,所以其美学思想是和现实、人世、社会紧密相连的;道家主张出世,所以其美学思想是远离尘世,追求自然、自由的。

它们的根本差别在于,儒家美学是伦理学美学,儒家注重探讨人格美,提出美与善的关系,完善人格美的概念;道家美学是哲学美学,它所提出的“道”的概念具有深刻的哲学意义,它所提倡的“自然无为”的自然美是超越功利的审美观。

具体来说,儒道思想的主要区别和特征表现在:
(一)在对什么是美的看法上,儒家认为善是美的根本,将美与善高度统一。

《论语·颜渊》: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这句话里的美与善同义,是“好”的意思,都属于道德思想范畴。

《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里的善就是美德,孔子强调美与善不能分离,美中有善,善中有美,二者有质的规定性和统一性。

可见儒家的美是与伦理道德相联系的,而道家则以自然无为为美,即以人的精神、情感的纯任自然的自由表现为美。

它所提倡的美是超越尘世超越功利的。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自然”是“道”的法则,是宇宙的普遍规律,也就是说只有按自身发展规律发展,才是自由的,才是美的。

(二)美可以划分为人格美、艺术美和自然美。

儒家的美学思想都有所涉及。

儒家将美与道德紧密联系,在对美的探讨中,它最先关注的是人格美。

孔子在《论语·尧曰》中提出了“五美”的人格标准,即:“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所谓“惠而不费”就是给别人好处、利益,对自己又没有牺牲损害;“劳而不怨”就是做事任劳任怨;“欲而不贪”就是可以有欲望,但是不可以过分贪求;“泰而不骄”就是心胸要宽大,不骄傲;“威而不猛”是指个人的修养要有威德,而并不是使人恐惧。

孔子对人格提出的“五美”,是针对统治者的,在孔子看来,“仁”是人格美的最高境界,是人格美的最高标准,他所提出的“五美”无不和“仁”相联系。

孟子提出“善”、“信”、“美”、“大”、“圣”、“神”的人格美的六个等级,《孟子·尽心下》:浩生不害问曰:“乐正子,何人也?”孟子曰:“善人也,信人也。

”“何谓善?何谓信?”曰:“可欲之为善,有诸己之谓信。

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大圣,圣而不可知之之之谓神。

乐正子,二之中,四之下也。

”“善”就是“可欲”,即追求符合仁义的东西;“信”就是“有诸己”,即个体在行动中处处以仁义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美”就是“充实”,即把仁义礼智的道德准则扩充到人的容貌形色行为等各方面,也就是内在修养充实、真善统一、内外一致;“大”就是“充实而有光辉”,指的是人的道德人格光照四方;“圣”就是“大而化之”,指用道德人格化育天下;“神”是“圣而不可知之”,圣人为什么能用道德人格化育天下,这是神秘莫测的,一般人是难以把握的。

可以看出,孟子所提出的六个标准也是和“仁”息息相关的。

荀子的”不全不粹不足以为美”指出人格美的两个特征“全”与“粹”,“全”是指全面深入地掌握了体现儒家之道的礼仪知识;“粹”指的是“道贯”或“统类”,也就是儒家之道的根本精神。

可见,儒家关于人格美的标准都是与“仁”相联系的,是按照君子的标准规定的。

道家很少提到对人格的严格要求,只求自然为好。

它主张无为,不要刻意按照社会的标准去要求自己。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老子·六十七章》)拥有这三宝,就可以“去甚,去奢,去泰”。

(《老子·二十九章》) 老子提出的要求是对圣人的要求,实际上老子心中的圣人就是自然人性的最高代表。

关于艺术美,儒家提出“尽善尽美”的价值标准。

孔子评价《韶》说“尽美矣,又尽善也。

”评价《武》说:“尽美矣,未尽善也。

”孔子认为,《韶》乐不仅符合形式美还符合道德美,因为《韶》乐是舜乐,舜行禅让,行仁义之道,所以《韶》乐不仅在形式上给人以感官的愉悦享受,在内容上也是完全符合“礼”和“仁”的规范的。

而《武》乐不完全符合道德美,因为孔子认为周武王是用暴力从商朝夺取证权的,这是不符合“礼”和“仁”的要求的,
在内容上没有体现道德规范所以是未尽善的。

可见,儒家关于艺术美的标准也是和伦理道德紧密相关的。

儒家不仅把道德作为艺术美判断的标准,而且将审美与艺术作为一种进行道德教育的手段。

《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孔子把诗的功能概括为四个方面,其中“兴”和“怨”侧重说明艺术抒发情感的特征;“观”和“群”则说明艺术通过情感感染所产生的特殊的社会效果。

儒家认为感性形式的美在于它表现了伦理道德,而道家则认为真正的美在于人的生命的自由发展,崇尚自然、反对人为的艺术。

这并不是说它否认感性形式的美,而是它认为最高的美是超越感性形式美的一种自由的生活境界。

《老子》第四十一章: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在老子看来,最美的音乐不是单纯用耳朵能听到的,最美的形象也不是单纯用眼睛可以看到的。

老子认为,美应该是天然而成、自然和谐,没有任何人工造作痕迹的。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在老子看来,“五色”、“五音”、“五味”等等都具有人工造作的痕迹,已经失去了其本来面目,让人无法体会“道”之初的自然和之“美”,只会使人“目盲”、“耳聋”、“口爽”、“心狂”、“行妨”。

“赤子”、“婴儿”般的纯朴天真才是老子眼中的“大美”。

庄子《天道》篇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他认为自然朴素的就是最美的,人为的艺术不仅不能成为最美的艺术,而且还对人们欣赏天然的艺术造成妨害。

道家并不从根本上否定艺术美,而是否定统治阶级所追求的那种放肆的、有害于生命享乐的美。

事实上,道家的美学思想都以“自然美”为轴心而展开的,而儒家的美学思想是围绕伦理美而展开的。

《论语·雍也》: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宋代朱熹释之曰:“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又似于水,故乐与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迂,有似于山,故乐山。

”“知者”之所以会乐与水,“仁者”之所以会乐与山,那是因为山水的品行与“知者”“乐者”得品质具有“异质同构”的关系,“知者”机敏,出世灵活,同水一样具有川流不息的“动”的特点,“仁者”稳重、处事泰然,同山一样具有阔大宽厚、魏然不动的“静”的特点。

孔子对山水的欣赏,是从道德角度的欣赏。

与其说他是醉心于自然山水本身,不如说他是由眼前的山水引起的一种道德品质的联想,是对实现理想人格的一种渴望。

自然美的事物之所以能成为审美对象,是因为它符合审美主体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

总之,儒家美学思想是紧紧围绕出世的,无论是人格美、艺术美还是自然美都是有目的性和功利性的,是与政治息息相关的实用的美学思想,而道家美学思想则是超功利的、“无用”的,以自然美为轴心,是亲近自然而与人世间的事物无关的。

他们的差异不限于此,这里只是很简单地比较了一些基本的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