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的_辩说_论述及其精神性意涵
总结荀子的主要思想特点
总结荀子的主要思想特点荀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儒家思想家,他的主要思想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首先,荀子提出了“性恶论”的观点。
他认为人性本恶,人的本性都倾向于追求自身的欲望和利益,而不愿意追求道义和公平。
他认为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建立是为了制约人性的恶,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荀子的“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形成了对立,成为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分歧点。
其次,荀子强调天命和动静观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类的命运是由天命决定的,个体的努力和奋斗只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命运的走向。
他同时提出了“寓言教化”的观点,认为通过讲述寓言和故事来启迪人们的智慧和道德观念,通过观察天象和变化来预测命运和社会变革。
荀子的这些观点体现了他对命运与人道关系的思考,以及对宇宙和社会运行规律的关注。
再次,荀子注重礼仪和道德规范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类通过学习礼仪和遵守道德规范来约束自身的欲望和行为,从而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和进步。
他提出了仁义、礼法、王道等概念,认为这些是建立和维持社会正义和道德秩序的基础。
荀子对礼乐的重视和儒家伦理观念的发展,为后世的儒家思想和社会伦理观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最后,荀子强调人类个体的自我实现和追求。
他认为人类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为社会作出贡献,还包括个体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他主张通过学习和修炼,追求人的内在素质和道德境界的提升,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精神追求。
荀子的这种关注个人追求和发展的思想,为后世的人文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想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综上所述,荀子的主要思想特点可以归纳为性恶论,注重天命和动静观,强调礼仪和道德规范,以及关注个体的自我实现和追求。
这些思想不仅为儒家思想的发展提供了独特的贡献,也对后世的哲学思考和社会伦理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荀子劝学的思想主张
荀子劝学的思想主张荀子劝学的思想主张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如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荀子劝学的思想主张,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荀子是继孔孟之后的又一儒学大师。
他批判性地继承和发扬了孔孟的礼学仁政思想,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提出与孟子截然相反的“人性恶”论点,一直为后人津津乐道。
或许是其“人性恶”论点过于鲜明而被人众所熟知的缘故,后世普通读者对荀子有关“法”的论述知之不多,甚至认为荀子继承和发扬孔孟礼学仁政思想有余,没有走出“礼”调整社会关系和治理国家的“樊篱”,对法律在规范社会关系和治理国家的作用重视不够。
在法学专家学者们看来,荀子是“礼法”并重的大家。
作为孔子、孟子之后的儒学代表,荀子在批判性地继承和发扬孔孟的礼学思想过程中,固然强调以礼为核心的道德体系建设,但也更加注重道德与法律在调整社会规范中的平衡作用。
由于深受管子学派的影响,又吸收了大量法家思想,与孔孟相比,荀子的礼学思想更多地包容了法治思想。
仔细研读,不难发现,尽管荀子强调“礼”是道德而不是法律,但其礼学思想,却既有“法”的刚性,又包含“法”的内容。
社会规范的调整,需要道德,更需要法律。
道德靠自觉,法律则依靠强制力。
道德的施行因为没有强制力作后盾,难免有失灵的时候。
从这种意义上说,当道德调整社会规范失灵之后,唯有依靠法律。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荀子以“礼”作为“人道之极”(《荀子·礼论》),更强调“礼”也即是道德应该具有“法”的刚性。
这可从荀子有关利益边界规定、社会财富分配的`主张中窥见一斑。
“贵贱之等,长幼之差,知愚、能不能知之……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荀子·荣辱》)。
《荀子》的内容及思想
《荀子》的内容及思想《荀子》一书是中国古代儒、法、道、墨等诸子学术思想的集大成之作。
它对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方方面面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
“人定胜天”、“性恶论”、“隆礼敬士”、“尚贤使能”、“重法爱民”、“节用裕民”、“开源节流”是其主要思想。
《荀子》立论严谨,语言生动。
《劝学》是其烩炙人口的散文名篇。
《荀子》是我国战国末期的进步思想家、教育家和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荀况的著作。
是荀况晚年为总结百家争鸣和自己学术思想而写的。
《史记·孟荀列传》中曾写到:“荀卿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营于巫祝,信机祥,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又滑稽乱俗,于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数万言而卒:”此书在汉代抄录流传有322篇,名《孙卿书》。
初经刘向整理校定,去其重复290篇,定著32篇,名《孙卿新书》,《汉书·艺文志》著录名《孙卿子》即《荀子》。
此书大部分为荀子自著。
其中《儒效》《议兵》《强国》等篇,似出弟子记录;附于书末的《大略》《宥坐》《子道》《法行》《哀公》《尧问》等六篇疑为弟子所记荀子语及杂录传记。
《荀子》一书,仿《论语》体例,始于《劝学》,终于《尧问》.系统性、思想性较强。
其中集中阐述自然观的主要有《天论》;阐述认识论、逻辑思想和思想方法的有《解蔽》《正名》;阐述人生论的有《性恶》;阐述教育理论的有《劝学》《修身》;阐述军事理论的有《议兵》;阐述社会政治思想的有《礼论》《王制》《王霸》《富国》等篇。
《非十二子》以是否符合封建统一原则为标准,对先秦诸子进行了政治性批判。
《成相》以民间文学的形式表达了为君、治国之道。
《赋篇》系荀子的文学作品,是一种散文的赋体,在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地位。
《荀子》的主要内容1.“重人轻天”思想。
《荀子》中的《天论》篇针对唯心主义的“天人合一”论,提出了“明于天人之分”的理论,论述了人和自然的关系。
荀子精神演讲稿
荀子精神演讲稿荀子是中国哲学史上杰出的一位思想家和文化名人。
他作为先秦时期的哲学家,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他独具特色的思想和学说。
荀子的思想不仅仅是对古今中外的国学大师影响甚大,同时也是对每一个普通人都有很大启示的。
在下面的演讲稿中,我将为大家介绍荀子的精神,并讲述荀子精神对我们当今社会的启示。
荀子的核心精神之一是为政以德。
荀子认为所有的国家都需要有一个好的政府和有德之人来进行治理。
也就是政治体系必须以德为本,以道德作为规范。
在今天的社会里,我们也需要一个具有高度道德的领袖,以达到治理的目的。
在荀子看来,德才兼备的人是可以担纲重任的人。
在政治领域,我们都知道腐败的存在以及其带来的不良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在治理中始终坚持荀子所倡导的为政以德的理念。
荀子的另一条重要精神是尊师重道。
荀子认为“礼”,即是尊师重道的表达,这是人们应遵循的一种行为准则。
在现代社会,这个准则同样适用。
我们必须学会尊重先贤智者,从他们的经验教训中汲取营养,这样才能从容应对我们所面临的挑战以及社会的变化。
荀子把孝道看作是尊师重道的一种体现,养老之道应该传承下去。
同时,荀子提出的礼的重要性已经超越了一个人的行为准则,它基本上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在当今社会中,我们也需要尊重传统文化,继承中华文化的精华。
荀子的精神还在于提倡教育自由思想的重要性。
荀子显然不同于儒学中的其他学派,他没有刻意避开那些重要的问题,而是主张从大量的互动和讨论中寻找答案。
他相信知识和思想的交流是人类进步的基石。
对于现代社会而言,荀子的这种教育观念正是我们所需要筑基的。
我们应提供一个自由思考、切磋、交流的平台,让每个人都有自由表达想法的权利和自信。
荀子在《荀子·离娄》一章中讲到“百家争鸣”的重要性。
在古代,不同的学派和流派的学术思想都被充分尊重,并在相互交流的基础上寻求真理。
在今天社会中,荀子的这种观点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在我们现代社会,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和交通便捷,世界越来越多元化,不同的文化和学派思想也在相互碰撞,我们需要适应这个快速变化的环境,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善于尊重和借鉴不同的观点。
荀子的重要思想主张介绍
荀子的重要思想主张介绍荀子尊号为“卿”,故又称荀卿,汉代避宣帝讳而改称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今山西南部)人,先秦著名思想家,那么你知道荀子的重要思想主张有哪些吗?下面是由店铺为你介绍荀子的重要思想主张,希望能帮助到你。
荀子的重要思想主张介绍1:从《性恶》篇看荀子的性恶论荀子的“性恶论”是其最主要的思想主张之一。
这一思想主要反映在《荀子·性恶》篇中,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所说的“性”是指与生俱来、自然而成的“自然之性”或生理本能。
“伪”不是“真伪”、“虚伪”的“伪”,而是“人为”之义。
因此,荀子认为:“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
礼义者,圣人之所常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
是性、伪之分也。
”(《荀子·性恶》)即礼义等善良的品性和德行是靠后天的人为的努力得来的,而不是天生就有的。
之所以说人之性“恶”,是因为“今人之性,生而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 “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
今人饥,见长而不敢先食者,将有所让也;劳而不敢求息者,将有所代也。
夫子之让乎父,弟之让乎兄,子之代乎父,弟之代乎兄,此二行者,皆反于性而悖于情也;然而孝子之道,礼义之文理也。
故顺情性则不辞让矣;辞让,则悖于情性矣。
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荀子在此已论证得很清晰条理,他一针见血地指出:饥欲饱、寒欲暖、耳好声、目好色等都是人生儿具有的天然之性,但是如果不对这种天然之性加以人为的节制和引导,那么人与人之间就会发生争夺、暴乱和相互残害。
荀子论“性”的多重含义及侧重点
荀子论“性”的多重含义及侧重点作者:皇甫梦华来源:《西部学刊》2021年第22期摘要:荀子言“人之性恶”并不是为了论证人的本性是恶,他所强调的重点是“化性起伪”,其最终目的是通过后天人为来引人向善。
《荀子》一书中多次谈到“性”,然而其中的“性”有不同的含义,既有人的天生质具层面,即本能之性,也有顺气而言的才性和人生而具有的知性。
荀子对于三种“性”有不同的态度和处理方法,如果不加以讨论,则会认为荀子的人性论是有矛盾的。
荀子的侧重点是知性,知性具有奠基地位,使圣人制礼作乐成为可能。
“知”是“心”的功能,“知”既指人的认知能力,也指人的智慧。
同时,“知”也需要一个实现过程,荀子正是通过人的知性能力处理人的情感欲望,从而“化性起伪”,实现礼义化的人生。
关键词:荀子;人性论;多重含义;知性中图分类号:B22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22-0153-04引言荀子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作为稷下学宫的学术领袖,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潮的影响下,其人性论思想也呈现出复杂性、丰富性的特点。
当前学术界的主流看法认为荀子的人性观是性恶论,并且历史上多数儒家及现代研究学者对荀子持否定意见,认为荀子是孔子和孟子的歧出。
牟宗三先生对荀子的人性思想即性恶论采取了贬低的态度,“荀子特顺孔子外王之礼宪而发展,客观精神彰著矣,而本原又不足,本原不足,则客观精神即提不住而无根,礼仪之统不能拉进来植根于性善,则流于‘义外’,而‘义外’非客观精神也”[1]。
劳思光先生认为,荀子只能将价值根源归于权威主义[2]。
欧阳祯人认为荀子把人性改造的成功与否寄托在“知性”之上是本末倒置的,与他的理论预设相矛盾[3]。
但是,荀子的人性论思想能否仅用“性恶论”简单概括?“性恶论”是否与荀子的其他思想相一致?“性恶论”的价值是否不高?这些问题应该值得学术界密切关注,不能简单地从字面上理解荀子的性恶论,认为其与孟子的性善论对立。
总结荀子的主要思想
总结荀子的主要思想荀子(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康),字灵均,后世尊为荀卿,是中国先秦时期的一位伟大哲学家、文化名人和教育家。
他对政治、伦理、教育等方面的思考与论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主要思想可以概括为贵性论、性恶论、教育论、仁义论。
首先,荀子的贵性论认为人性本善,每个人都有一种上等人性。
他认为人生而知,拥有良知和道德意识。
他相信通过教育和修养,人们可以发扬自己的优点,提高自己的品德和才能,实现人性的完善和升华。
荀子对于人类天性的理解,为后来儒家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次,荀子坚持性恶论,强调人性的恶劣和自私自利的一面。
他认为人的天性是贪婪、好斗、自私的,追求利益和权力。
荀子通过世事观察,深刻领悟到人性中的弱点和腐败,提出了“非礼勿视,非礼勿听”的政治主张。
他主张君主严格管理国家,限制个人的私欲,以达到社会秩序的稳定。
再次,荀子的教育思想强调了“养性”和“致用”的统一。
荀子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才能和品德,使其实现人性的完善和发展。
他主张通过良好的教育来改变人的恶劣本性,培养出高尚的品质和能力。
他提出了“三纲五常”的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孝悌、忠信、正直、禮義、仁道等美德。
荀子的教育思想影响了后世,被视为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荀子的仁义思想是他的核心思想之一。
荀子认为人类之间存在着互相依附、合作共赢的关系,倡导互助互利、和谐共存。
他主张实行仁政,通过厚德载物来治理国家。
他认为仁是人的养性环境和道德准则,只有通过修身养性,才能实现宽容和友善的相处。
他同时认为义是人与人之间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通过恪守义理,来维护社会正义和秩序。
总结而言,荀子的主要思想包括贵性论、性恶论、教育论和仁义论。
他深入研究人性,既强调人性的善良和高尚,又关注人性中的弱点和腐败。
他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实现人性的升华和完善,主张通过严格管理和道德治理来限制人的私欲和贪婪。
他强调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养性”和“致用”的统一理念。
荀子思想评述总结简短
荀子思想评述总结简短荀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思想主要集中在人性、道德、政治和教育方面,并提出了“性恶论”和“性善论”的观点。
首先,荀子的性恶论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人天生都有邪恶的倾向。
他认为人的欲望无穷无尽,常常追逐自己的私利,不顾及他人利益和社会规范。
因此,他主张通过严格的教育和道德规范来约束和改造人的本性,使人们能够遵守道德准则,遵从社会秩序。
其次,荀子的性善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人天生具有良善的品质。
他认为人天生具有道德良知,能够感知到善恶之辨。
然而,受到外部环境和自身欲望的影响,人们常常迷失自我,追求个人私利而忽视他人的福祉。
因此,他主张通过培养和发挥人的善良本性,人们可以实现道德完善,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此外,荀子强调政治的重要性。
在他看来,政治是一切社会治理和管理的核心,政府应该负责维护社会稳定、保障民众福祉。
他主张通过明君贤臣的治理来实现社会的安定与繁荣。
他认为君主应该具备儒家所倡导的仁、义、礼、智等美德,以身作则,对人民负责。
同时,臣子也应该尽心尽责,为国家和民众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荀子关注教育问题,认为教育对于培养人的品德和道德意识至关重要。
他主张通过教育来使人们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提高道德修养,从而实现个人和社会的进步。
总的来说,荀子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的思想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通过提出性恶论和性善论,对人性和道德的认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后世的道德教育和个人修养提供了借鉴和思考的方向。
同时,他强调政治和教育的重要性,为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和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理论依据。
荀子的思想对于塑造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荀子的辩才无敌
荀子的辩才无敌荀子,战国时期的伟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以其卓越的辩才和思辨能力而闻名于世,被誉为辩才无敌。
本文将从荀子的辩才技巧、思辨能力以及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以展现荀子的卓越之处。
一、荀子的辩才技巧荀子善于辩论,他的辩才技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荀子擅长利用比喻和譬喻来说明问题。
他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使得复杂的问题变得简明易懂。
例如,荀子曾经用“养生之道如同养鱼,必得为其凿渠补涸,引溪注之,上足底容,下盈遗余,则可以养生”来比喻人们在养生方面的方法,以此来阐释他的理论观点。
其次,荀子以发散性思维和对立观点的对话方式进行辩论。
他往往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吸收各种观点,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
他善于通过对立的观点来引申出新的思考方式,从而达到更好地进行论证的目的。
另外,荀子还善于提出问题,引导辩论的方向。
他善于找出问题的关键点,从而引导辩论的焦点,使得辩论的过程更加清晰明了。
他常常通过提问的方式来驳斥他人的观点,从而使得自己的论点更加有说服力。
最后,荀子对逻辑推理的运用和推断能力的发挥也是他辩才无敌的重要原因。
他能够准确地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基于逻辑推理得出合理的结论。
他的推断能力非常出色,能够根据已有的事实和信息,推断出更深层次的规律和结论。
二、荀子的思辨能力荀子不仅拥有出色的辩才技巧,更以其深刻的思辨能力而著称。
他能够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并从传统观念中解放出来,形成独立的思想。
他在《劝学》一文中提出了“非已之谓知,非人之谓能”的观点,强调个体的努力和实践是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最重要的途径。
荀子的思辨能力不仅体现在对问题的深入思考上,还表现在对道德伦理和社会问题的思考上。
他提出了“性恶论”,认为人性本恶,而通过教育和修养可以使人性得到完善,从而实现社会和谐。
这个观点与孟子的“性善论”形成了鲜明对照,体现了荀子的独立思考和对传统观念的挑战。
荀子及其思想概说 荀子的思想主张
荀子及其思想概说荀子的思想主张生平简介游学,《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录了他的生平。
荀(xún)子于五十岁始来游学于齐,至荀子襄王时代“最为老师”,“三为祭酒”。
后来被逸而适楚,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家居兰陵,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入室弟子,亦因为他的两名弟子为法家代表人物,使历代有部分学者怀疑荀子是否属于儒家学者,荀子也因其弟子而在中国历史上受到许多学者猛烈抨击。
荀子是第一个使用赋的名称和用问答体写赋的人,同屈原一起被称为“辞赋之祖”。
入秦在此期间,他曾入秦,称秦国“治之至也”。
又到过赵国与临武君议兵于赵孝成王面前。
最后老死于楚国兰陵。
他曾经传道授业,战国末期两位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韩非、李斯,汉初政治家、科学家张苍均为其门下高足。
著作集为《荀子》(唐代杨倞为其荀子塑像作注,因为荀子受历代学者的抨击,其注者不多。
直至清代考据学兴盛,注释校订者才增加。
现代研究荀子的学者也较古代为多,包括清代王先谦,民国时代的梁启雄。
清末学者谭嗣同,在他的《仁学》中这样评价:(中国)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
晚年的代表作有《劝学》。
)。
帝王之术《史记》记载李斯“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荀子的“帝王之术”,通过李斯后来的实践,体现出来。
北宋苏轼在《荀卿论》中说:“荀卿明王道,述礼乐,而李斯以其学乱天下。
”后世评论思想家荀况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
他的学问渊博,在继承前期儒家学说荀子像(中国大百科全书(简明))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各家的长处加以综合、改造,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传统。
现存的《荀子》三十二(1)提出人的自然本性的先天合法性,从人的实然层面来看待人性;(2)强调后天环境对人发展的作用。
(3)进而说明礼乐教化的价值与意义。
性恶论的限制在于:(1)从性恶出发,固然可说明礼乐教化之“伪”的现实必要性,但由于否认了人的道德先验性,圣人治礼作乐的“化性起伪”的教化行为就失去了坚实的存有论根据。
荀子“法后王”说续辨——兼及其所蕴含的礼治精神
本 刊 网址 ·在 线 杂 志 :www.jhlt.net.orl 基 金 项 Iil:国家 社 会 科 学 基 金 青 年 项 目“《韩 非 子 》研究 史 ”(17CZS064) 石 家 庄 人 ,博 士 ,北 京 师 范 大 学 历 史 学 院 讲 师 ,主 要研 究 方 向 :中西 思 想 史 。
107
弘 淮端 理 2018.4
理 于 新 .不 能无 因近 古 ”,言 “法 后 王 ”是 针对 典 章 制 度 的创 新 ,大凡 创新 ,对 旧制 又不 免有 因循 。犯) (四)刘 师培倡 “守 成之 主 ”说 。其 言“‘後 ’、‘后 ’古 通 。后 ,继体 君也 (见 《说文 》);盖开创 为君 ,守 成为 后 .开 创之 君立 法草创 ,而 成文之 法 大抵定 于守 成 之 君 ;如周之 礼制 ,定 于周 公 、成王是 也 。《苟 子》所 言后 王 ,均指守成 之主言 ,非指文武 言也” E相。(五 ) 韦政通 、张亨 等学者持 “积 累”说 。(] 张亨 先生解 释 称 .“经过历代 的累积 ,当然是 后来居 上 ,粲然 大备 , 照理说 只要 取法后 王就够 了”_5¨。(六 )梁启雄 、李 中 生 、周群 振 、陈礼 彰 等学 者 ,提 出以 “不变 之 法 ”变 “可变之法 ”说 。梁先 生释《天论 》篇 “贯之大体 未尝 亡也 ,乱生其 差 ,治尽其 详 ”云 :“苟子 法先 王 ,又法 后 王 。大概在道理 原则 上他是 掌握着不 变 的道贯 , 这 是 ‘原先 王 ’;可是 .在 法术 和政 教上 他是 随时灵 活地变 革的 ,这是 ‘法 后王 ’。”李 先生认为 ,苟子主 张稳定 不变 的道 贯与某 些 重要 的具体 礼法 是 不可 变 的 ,而不 重要 的具 体礼法 ,则可循道贯 而变 。 周 先生 提 出“以先 王所示 之价 值理 念为 宗纲 ,以后王 所 成之具体 实务为榜 样 ”。[71陈礼 彰先生亦 承此说 , 谓 “永 恒不变 的道 理原 则 以先 王 为法 ,与 时俱进 的 文 物制度则 以后 王为 法 ”。E8]此种 观点 尚有 未 尽详 之 处 ,如 ,为何 先 王后 王 分 而 论之 ,却 不 言 径 自依 据 先 王治道 而 变革 当世之 法 :由此可 变 的 、不 可变 的规 则 所组 成 的 结构 .可否 进 一 步推 知 “后 王 ”乃 至“法 后王 ”的精 确 内涵 与 外延 等 。 (七 )廖 名 春先 生提 出“成 王康 王 ”说 。其 言“周之 礼制 ,亦 即周道 , 其 基本 框架 成 于周公 、成王 之 时”,而 成王 、康 王作 为 “西周 盛世 之君 的代 表 ”,即荀 子所谓 “后王 ”。I9] 这 一类 释义 的具 体观点 虽各 有异 .然 综合 而言 .皆 将 “法后 王 ”指 向先 代圣 王 的各类 治道 法度 。根 据 此 类 师法往 昔圣 王 的释义 ,又能 够 (直接 或 间接 地 )推 出“法后 王 ”说对 特定 旧制 的保 守态 度 、重视 历 史 经验等 特征 。
说理雄辩 气势浑厚——荀子《劝学》的论辩艺术解读
说理雄辩气势浑厚——荀子《劝学》的论辩艺术解
读
荀子《劝学》是荀子思想思辩系列文章中最受欢迎的一篇,被认为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一部经典。
文章充满雄辩的气势,采取“结论与论据”的结构,朴素简明,练就了精妙的论辩艺术。
从文章的思想结构上看,荀子郑重文宣“老夫子”思想,以自己广博的学说及思想经验,向读者推荐“老夫子”学说。
他从“尽善尽美”的目标出发,把“老夫子”学说作为思想意义和精神体现,详述了它的具体内容,并进一步论证了它的实践价值。
荀子建立在自己宽广的高境界之上,结合大量历史事例,详尽介绍学习老夫子的意义,充分说明了他的学说的价值及其良好的影响。
他不仅以气势浑厚、理直气壮的口气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引导读者接受他的学说,而且把老夫子学说提升到更高的境界,说明其美德和学习价值。
从文章的文体表现看,荀子力图以振聋发聩的论辩艺术,将极尽叙述和论证的完美体现出来——精妙的比喻、令人叹服的押韵技巧等带给人们实实在在的思考和体会。
他使用不同的话语,奔放着前行,形成一种激情的语言现象。
文章金句排比、互补的语句,精致的思想铁律,令读者难以忘怀;他使用精湛的比喻手法,以让读者可以清楚地认识老夫子学说,将自己的思想深度透彻地表达出来,以此使“老夫子”学说得以深入甚至感染读者。
总之,论辩艺术是文章中的一个核心,荀子用他雄辩的气势,简洁的文字,敏锐的比喻,真实的论述和准确的论证,把“老夫子”学说提升到更高的境界,说明其美德和学习价值,从而赢得了一致赞誉。
读书心得——略论《荀子》文本蕴含的辨证思想
读书心得——略论《荀子》文本蕴含的辨证思想儒家提倡仁爱礼义,相比道家提倡的无为而治,对社会发展有更积极的影响和意义。
可注重仁爱礼义的儒家思想在运用到具体的事情上时,却容易缺乏行动力。
道家提倡的是出世的思想,自我无限的放大,逍遥游于天地之间、无所凭依;儒家注重礼法思想,容易造成行动时被礼法碍手碍脚。
荀子的思想不仅综合了二者的优势,且更具有辨证性的优势。
也有人提出荀子的两位学生后来都成了法家的代表人物,那么是否荀子的思想可以看作法家的先导呢?通过审视《荀子》文本,荀子的思想无论与韩非还是李斯都是有本质不同的。
而且,荀子本人也並不赞同法家提倡的严刑峻法,据说李斯做了秦国的宰相,荀子为了抗议,还曾经绝食。
通观《荀子》一书,在展开一个问题的讨论时,荀子都是力求做到全面,全方位的看待问题,避免片面地去看待一个问题,这正是他思想的辨证性的体现。
在化性起伪方面,荀子既提倡老师对礼义的传授,又重视法制的约束;在天人观上,荀子既尊重自然的规律,又提出人可以通过认识自然规律未雨绸缪;在知行观方面,荀子倡导知识和行为相互促进,相互补足的辩证性思想。
荀子与孟子不同,孟子提倡人性本善,荀子则提出人性本恶。
即便《荀子》全书言辞长于辩论,思想辨证性强。
但是因为“性恶”的提出,韩愈认为其“大醇小疵”。
但是有学者指出,近几十年来,海峡两岸的学者逐渐认识到荀子的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并非同一层次上的问题。
孟子所谓“性”与荀子所谓“性”,虽然同谓之“性”,但含义却完全不同。
孟子所谓“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是人之异于禽兽者;而荀子所谓“性”则是人的生性并非人的本质属性。
孟子所谓“性”,荀子不称为“性”,而称作“人之所以为人者”,“人最为天下贵者”。
所以二者讨论的本不是一个问题。
孟子讨论的是善与恶的问题,而荀子侧重的是一个人如何克服自然属性,最终成为一个具有社会性的社会一员。
在这个过程中,首先需要礼义的训导。
不学礼,无以立。
依靠礼义的教导,指导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总结荀子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总结荀子的主要思想是什么荀子是中国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被誉为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
在他的著作《荀子》中,他提出了许多关于政治、道德和教育的观点,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扩展和发展。
荀子的主要思想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人性论: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人类天生就具有贪婪、残忍和自私的倾向。
他认为人性中的恶是无法改变的,因此需要通过教育来加以约束和规范。
荀子的这一观点与孟子的人性善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强调道德品质的培养是通过艰苦的自我修养和教育才能实现的。
二、政治思想:荀子非常重视政治的重要性,并主张君主制。
他认为社会需要一个有权力的君王来统一治理,以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他主张君主应该具备德才兼备的素质,同时也强调合法的君权必须依靠道德和仁义的原则来约束。
他提出的“法治”思想强调法律的作用和权威,认为法律可以帮助人们遵守道德规范。
三、道德观念:荀子非常重视道德伦理,他认为人应该追求“人心”与“天道”的和谐。
他主张人应该修养自己的品行,并通过教育来培养和规范人的行为。
他提出了“教化”和“安民”两个重要的观念,强调社会需要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才能实现和谐与安定。
四、教育观念:荀子强调教育对于人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
他认为教育可以改变人的行为和品性,是社会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他主张推行全面教育,并提倡“劝学”和“笃学”的观念。
他强调教育应该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道德观念,使人能够理解天地之间的道理和原则。
总的来说,荀子的主要思想是以人性恶、道德修养、政治统一、教育改革为核心内容。
他对人性、政治和道德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观点和实践方法。
荀子的思想对于后世的儒家学派和政治哲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中国传统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荀子有关知识点归纳总结
荀子有关知识点归纳总结荀子的学说主要包括人性论、性恶论、性善论、教化论、政治理论等方面,其思想全面而深邃,堪称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瑰宝。
本文将对荀子的主要思想和观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希望对读者对荀子的学说有更深入的理解。
一、人性论荀子在人性论上的主要观点是:人之性恶。
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贪婪、自私、残暴的,如果不受到教育和规范,就会沦为禽兽。
他认为,人的天性好恶由来已久,一开始是先天的,而不是后天所为。
在《荀子?劝学》中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的人性论在儒家学说中是与孔子的“人之性善”相对立的。
孔子认为,人之性善,只不过在后天的社会环境和教育下,才产生了恶的倾向。
而荀子则认为,人的本性本来就是恶的,必须经过教化和规范,才能变得善良。
这一观点对后世的儒家学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性恶论荀子提出了性恶论,认为人的本性就是恶的。
他认为,人天生就有犯罪的倾向,贪婪、嫉妒、残暴、欺骗等都是人性的特征。
在《劝学》中说:“故当恶之而存者,莫大于情;当恶之而存者,莫大于欲;当恶之而存者,莫大于欲。
”他认为,欲望是人性中最大的恶。
荀子认为,欲望使人迷失道德,扰乱社会秩序。
荀子的性恶论与道家的“性恶论”有异曲同工之妙。
他们都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需要通过教育和规范加以约束和改造。
道家主张通过养气、修身来摆脱欲望的扰乱,而荀子则主张通过教化和规范来使人变得善良。
三、性善论荀子在性善论上提出了独特的见解。
尽管他承认人的本性是恶的,但同时也认为,人性中也包含了善的因素。
在《荀子?劝学》中说:“性有善恶,而志意有得失。
”他认为,人的性灵虽然有恶的因素,但同时也有善的倾向和欲望,只是后天的教化和规范使得善的因素得不到发挥。
因此,通过教育和社会规范,可以使人的善的一面得到充分的发挥。
荀子的性善论对儒家学说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它使儒家学说不再是单一的“人性善”的说法,而是更加全面和深刻的。
在后世的儒家学派中,荀子的性善论一直受到很大的关注和赞赏。
荀子的思想总结评述怎么写
荀子的思想总结评述怎么写荀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对于儒家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思想包括天人合一、性恶论、性善论、治国理政等方面,对中国古代哲学及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下面是我对荀子的思想进行总结评述的一篇1000字的文章。
荀子的思想总结评述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战国时期人,亦称荀卿,《荀子》的主要作者,为战国时期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
荀子的思想在儒家学派中属于积极向上的一派。
他认为人性本恶,主张用教化来调整人的本性。
荀子观察到了人的本性中存在贪婪、嫉妒等不良倾向,他认为这些负面情绪是人性的本质。
与孟子强调的人性本善的观点相反,荀子提出了“性恶论”的思想,并提出教化改造人性的观点。
荀子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他认为个人修身不仅要追求道德的完美,还要注重实践行动。
他主张身体力行地落实儒家经典中的价值观念,如仁、义、礼、智等,通过训练和实践来使自己不断成长和完善。
荀子的思想中还包含了以德治国和知行合一的理念。
他认为只有以德治国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良好的发展。
同时,荀子也不同于孟子过分强调个人修炼的观点,他主张知与行的统一,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他认为只有将所学的道德理念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才能够真正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境界。
荀子的思想还包括了对宗法制度和天人合一理念的思考。
他认为宗法制度能够有效地约束人的行为,提高社会秩序和道德水平。
同时,他也强调人与天地的关系,认为人应该顺应天地的规律,积极主动地改造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荀子的思想对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尤其是在封建社会中,荀子的教育思想和治国理政观点被广泛采纳,成为中国古代帝国君主的政治理论基础。
同时,荀子的思想也对后来的儒家学派和中国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总的来说,荀子的思想主张了人性本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知行合一和宗法制度等观点。
荀子的“辩说”论述及其精神性意涵
象非 常 明显 。《 乡党》 中x C : / L 子 日常 言行 的 记载 。
人要 对说话 采 取 审慎 的 态度 , 因为 这 是君 子 的重 要标 准 : “ 子 贡 问君 子 。子 曰, 先行其言 , 而 后 从
性” 情感 , 文章 的切入 点 , 是 苟 子 对 于 辩 说 的 论
述 。不过 需要 说 明 , 本 文 的“ 辩说” 主要 涉 及 苟 子
之” ( 《 论语 ・ 为政》 ) ; “ 子 日, 君 子 欲 讷 于言 而 敏
个 完全 现实 主 义的人 。要理 解 一 个 人 的情 感 , 并
需要 将其 放人 传统 儒家 的思想 背 景 中。
撇 开对 著述 的书 面言 说 不谈 ( 因 为这 种言 说 可 以看作 日常语言 行 为 的延 伸 ) , 可 以说 , 孔子 对 人 在 日常行 为 中应 当 如何 说话 非 常 重视 。在 《 论
的 自然 之天 ” , 所 以徐 复 观 先 生 说 , “ 由周初 所 孕
孔孟 思想 中的言 说与 论辩
语言 在 人 类 社 会 中 的重 要 性 不 言 而 喻 。 赋 予 声音 和符 号 以意 义 , 是 人与 人 之 间能 够 交 流 的 前 提 。不 过 , 交 流 的完 成 , 可 能需 要 更 多 的东西 , 因为按 照社 会 心理学 家 的看 法 , 交流 时 的 “ 姿态 ” 和言说 的 “ 态 度” 更加重要 。 _ 5 古 人 对 言 说 的看
荀子的知识点总结
荀子的知识点总结荀子,名况,字卿,中国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学说被称为“荀学”,对后世的儒家影响深远。
下面是荀子学说的主要知识点总结:一、人性论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强调人的本性是贪欲、自私的。
他认为人们都追求自身的利益,而不考虑他人的利益。
他认为人性的本恶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社会的利益和道德价值观可以对人性进行约束和教化。
二、性恶论荀子进一步分析了人性的本恶,认为人有四大恶性,包括:淫、乐、害、恶。
他认为人们在追求快乐和满足感的过程中,经常会陷入道德败坏的行为中,因此需要通过教育来使人们养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三、教化论荀子提出了教化论,认为人性是可以通过外界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得到修正和发展的。
他主张用教育来培养人的良知、儒家经典的学习,以及礼仪、音乐等来陶冶人的性情,从而使人们更加合乎道德规范,进而构建和谐的社会。
四、王道思想荀子提出了“王道”思想,主张国家政权应当依法治国,统治者应当尽忠职守、行礼仪、守文化。
他认为一切社会行为都需要遵守规范和道德的约束,只有国家政权建立了正确的制度和法律,就能够实现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五、尊儒抑墨荀子主张尊崇儒家学说,压制墨家等其他学派。
他批评墨家的爱人无差别,认为墨家的思想是不符合人性本恶的真实情况的。
他强调要恢复和发扬儒家经典的教育和价值观念,培养人的良知和道德规范。
六、权谋思想荀子有丰富的政治经验,他的文中充满了政治智慧和权谋思想。
他主张统治者应该稳定政权,采取适当的手段控制人民。
他提出了“如拔一毛而整体皆伤”、“威武不可以威胜”、“人性本恶,异常之善者勿信”等政治格言,警示统治者要慎重行使权力,以及认识到人性本质的恶性。
七、天命论荀子提出了天命论,认为天赋给君王一种神圣的大权,统治者应该遵循天命,负责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他主张国君应当以身作则、奉行仁政,以此取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在国家政权的稳定和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荀子》各篇简介
《荀子》各篇简介《荀子》是战国时期荀子和弟子们整理或记录他人言行的哲学著作,全书一共32 篇,以下是各篇简介:1. 《劝学》: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
2. 《修身》:论述修身的重要意义和具体方法。
3. 《不苟》:论述君子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
4. 《荣辱》:论述荣辱的产生及其对人的影响,以及如何正确对待荣辱。
5. 《非相》:批判相术迷信,指出人的吉凶祸福与相貌无关。
6. 《非十二子》:批判当时流行的十二子学说,指出其错误和危害。
7. 《仲尼》:论述孔子的思想和学说,对孔子进行了高度评价。
8. 《儒效》:论述儒者的作用和影响,强调儒者应该以身作则,为社会做出贡献。
9. 《王制》:论述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治理原则。
10. 《富国》:论述国家的经济制度和财富积累的途径。
11. 《王霸》:论述王道和霸道的区别,强调王道的优越性。
12. 《君道》:论述君主的职责和道德要求。
13. 《臣道》:论述臣下的职责和行为准则。
14. 《致士》:论述招纳贤士的重要性和方法。
15. 《议兵》:论述军事的重要性和用兵的原则。
16. 《强国》:论述强国的途径和方法。
17. 《天论》:论述天人关系,批判了天人感应说和宿命论。
18. 《正论》:论述正确的观点和方法,批判了当时的一些错误观点。
19. 《礼论》:论述礼仪的重要性和作用。
20. 《乐论》:论述音乐的教育作用和社会意义。
21. 《解蔽》:论述人的认识容易产生偏见和误解,指出应该如何克服这些弊端。
22. 《正名》:论述名实关系,强调正确命名的重要性。
23. 《性恶》:论述人性本恶,强调后天教育和礼法的作用。
24. 《君子》:论述君子的修养和行为准则。
25. 《成相》:用韵文的形式,表达了荀子的政治观点和道德观念。
26. 《赋》:包括《礼》、《知》、《云》、《蚕》、《箴》五篇赋,用文学形式表达了荀子的政治和哲学观点。
27. 《大略》:记录了荀子的一些言行和思想,内容涉及政治、哲学、伦理等方面。
荀子思想阐述
荀子思想阐述
荀子(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是中国春秋末期、战国初期著名的哲学家之一,提出了不少富有影响的思想理论。
本文将对他的主要思想进行阐述。
一、天人合一
荀子认为,天地万物皆有规律可循,人应该以此为依据来安排和规划自己的生活和行为方式,这体现了天人之间的联系和一致性。
二、性恶论
荀子提出了“性恶论”,认为人的天性本质上是邪恶的,需要通过教育、规范和自律等手段进行纠正和改进。
这个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起到了很大的启示作用,成为后世儒家思想的基础之一。
三、义利观
荀子在政治和社会方面的思想有其独到之处。
他认为,政治权力应该服从于道德原则,而不是单纯追求个人利益和权力的扩张。
同时,他还系统阐述了“仁义智勇”等传统价值观的内涵和作用,对于后世的思想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法治观
荀子提出了“法治观”,主张建立一种清晰、公正的法律制度,以保证政治和社会秩序的正常运作。
在荀子的思想中,法律不仅仅是一种约束和制约力量,更是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和存在方式。
五、纯朴自然
荀子提倡纯朴自然的生活方式,反对铺张浪费和浮华的生活。
他认为,通过自我约束和精神修养,人可以在物质极度丰富的现代社会中获得内心的平静和智慧。
这个思想在当时的社会中受到了不少人的推崇和赞扬。
以上就是对荀子思想的简要概括。
荀子作为中国古代哲学家中的一个重要代表,其思想对于中国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值得现代人们去学习和借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2-07-25作者简介:张清江(1986-),男,山东枣庄人,中山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广州,510275。
荀子的“辩说”论述及其精神性意涵张清江摘要:通过解读荀子的“辩说”论述可以发现,其经验性格的背后蕴涵着深刻的精神性、宗教性情感。
在儒家信仰受到激烈挑战的时代,荀子特别提出“君子必辩”的要求,不是为了为自己的行为辩护,而是要儒家士人担负起弘道的使命,并将之作为修身进路,在辩说中进行精神修炼,完善儒家人格。
关键词:荀子;辩说;君子必辩;修身中图分类号:B22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387(2013)01-0123-07荀子与孟子同为孔子殁后的先秦大儒,不过,荀子思想特重现实,强调外在的礼,与孟子“反求诸己”的理路颇为不同。
一般认为,荀子学说的品格,在于讲求现实和经验。
陈登元说,“荀子之真精神,以吾观之,即在切实二字上也。
”[1]冯友兰先生以孟子为儒家的“理想主义流派”,荀子则为“现实主义流派”。
[2]徐复观先生说的更清楚:“欲了解荀子的思想,须先了解其经验的性格。
即是他一切的论据,皆立足于感官所能经验得到的范围之内。
为感官经验所不及的,便不寄予信任。
”[3]荀子认定天人分途,天乃是“非道德的自然之天”,所以徐复观先生说,“由周初所孕育的人文精神,到了荀子而完全成熟。
由周初所开始的从原始宗教中的解放,至此而彻底完成。
”[4]不过,荀学的经验性格并不能说明荀子是个完全现实主义的人。
要理解一个人的情感,并不能以他学问的品格为唯一依据,一个虔诚的宗教徒可能写出非常经验主义的著作,同样,思想极为理性的人,也可能怀有深厚的“宗教性”情感。
本文试图发掘荀子经验性格背后的“宗教性”情感,文章的切入点,是荀子对于辩说的论述。
不过需要说明,本文的“辩说”主要涉及荀子对为何要辩说、应当如何辩说的现实教导,而较少涉及《荀子》一书本身的辩说意味。
两者的差别在于,前者只是后者中的一个具体问题,后者可以涉及荀子思想的方方面面。
一、孔孟思想中的言说与论辩语言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赋予声音和符号以意义,是人与人之间能够交流的前提。
不过,交流的完成,可能需要更多的东西,因为按照社会心理学家的看法,交流时的“姿态”和言说的“态度”更加重要。
[5]古人对言说的看法,既型塑着传统的思维模式,也受制于传统的思维方式。
因而,要理解荀子的辩说思想,首先需要将其放入传统儒家的思想背景中。
撇开对著述的书面言说不谈(因为这种言说可以看作日常语言行为的延伸),可以说,孔子对人在日常行为中应当如何说话非常重视。
在《论语》中,孔子反复提到对“言”的要求,基本是教导人要对说话采取审慎的态度,因为这是君子的重要标准:“子贡问君子。
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321荀子的“辩说”论述及其精神性意涵其行”(《论语·宪问》)。
这都是说,在说话的时候,不要讲自己没法做到的话,要重视行动多于重视言语。
[6]而且,言语也是“仁者”的特征:“仁者其言也讱”(《论语·颜渊》)。
朱熹注曰,“讱,忍也,难也。
仁者心存而不放,故其言若有所忍而不易发,盖其德之一端也。
”[7]巧言则可能乱德,故而很少能称为仁,“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并为孔子所耻。
孔子对弟子的教导,要求他们要“谨而信”(《论语·学而》)。
杨树达先生指出,“谨从言堇声者,盖谓寡言也”,[8]因而,“谨而信”便是要“寡言”。
孔子欣赏的,是“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论语·先进》)。
不过,“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并非较高的德性要求,而是“硁硁然小人哉”,是对一般人的普遍要求。
此外,言语还跟政治密切相关,突出表现在“正名”的思想上:名不正则言不顺,“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可见,言语作为孔门四科之一,虽然在地位上比不上德行,却是孔子日常教导关注的最普遍话题。
当然,在《论语》中,子贡向孔子的发问很多,而子贡能言善辩,孔子要经常特别提醒他注意语言的限度,这可能是《论语》中比较多讲到言语的原因之一。
但孔子对如何说话的这种教导,肯定具有普遍性。
因为说话是最经常的日常行为,它既是日常交流、达到相互理解的最重要手段,也是理解别人的重要途径(《论语·尧曰》:“不知言,无以知人”)。
同时,言语行为也是展现君子人格的最重要途径之一。
君子人格的最重要表现,在于其日常行为合乎礼仪的规范。
因而,“非礼勿言”是为仁的重要条目(《论语·颜渊》)。
对此,孔子有非常具体的教导:“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卫灵公》);“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论语·季氏》)。
这都说明,言与不言,要视具体的情境要求,做出符合礼仪规范的行为。
在这方面,孔子的典范形象非常明显。
《乡党》中对孔子日常言行的记载,生动表现了其如何合乎礼仪的说话,从而表现出自身的人格力量。
要获得这种力量,当然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和修养:言词是具体礼仪的基本组成部分,“不仅动作技能需要学习,而且正确地使用语言也要学习”。
[9]因而,学习如何说话,本身就是礼的要求。
总的来说,孔子对如何言说的教导,不仅包括对说话的要求(“言必信”),而且包括具体如何提高说话能力(“不学诗,无以言”)。
孔子更用现实的典范,诠释着应当如何遵照礼的要求去说话。
概括来说,孔子的教导是要求慎言、少言,而且要合乎礼的要求。
可以说,在孔子那里,如何说话本身,不仅是普通的日常交际行为,而且是实践礼的具体方式。
君子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修炼,使自己的言语行为达到礼的要求,而君子人格也正体现在能够得体的言说中。
这是一种实践智慧。
《论语》中没有出现“辩”字,这跟《论语》的论说方式有关。
在《论语》中,孔子处于“师”的地位,出于对孔子的崇信,提问者是在“求教”,因而,孔子的话便类似一种宣谕,并不需要彼此的辩难,甚至不需要对说法的证明。
[10]因而,我们很难确切知道孔子对于辩的态度。
不过,从《论语》中至少可以推测在有论辩的可能时孔子的态度。
首先是孔门言志的时候,子路率先应答,而夫子哂之,原因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论语·先进》),可见孔子强调与人言要谦虚礼让,如此自不会强调与人争辩。
不过,要注意这种语境是孔门道德共同体的内部,对于持不同政见的人,孔子仍然会有辩的冲动: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
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论语·微子》)听到别人非议自己的价值立场,孔子的“欲与之言”(注意“欲”的主动意涵)自然是要为自己辩解。
这种辩更多的有一种卫道的意味。
4212013年第1期对于《论语》中大量出现的关于如何说话的教导,《孟子》书中提的不多。
总的来说,孟子接受孔子对言的教导,强调要言而有信,说话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并要视具体情境而定:“士未可以言而言,是以言餂之也;可以言而不言,是以不言餂之也。
是皆穿踰之类也”(《孟子·尽心下》);“位卑而言高,罪也”(《孟子·万章下》)。
但他显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离娄下》);“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孟子·离娄上》)。
说话要符合义的要求,必要时甚至可以牺牲信的品德,显然,在孟子的价值等级中,义高于“匹夫匹妇之为谅”(《论语·宪问》)的小信。
孟子对孔子言说思想的发展,在于他特别强调通过言语进行内在修养。
孟子强调“践形”(《孟子·尽心上》),强调“知言养气”(《孟子·公孙丑上》),语言、声音成为人的内在精神品格的重要体现,因而,有德者不仅要通过“知言”了解他人的人格,更要通过言语方面的修炼提升自身的品格。
因而,不仅说很重要,听也一样重要。
[11]这种修炼在孔子那里当然可以找到源头,但孟子将其与自己关于“心”的论说联系在一起,特别强调内在的转向,通过“养心”、“修身”提升自身的内在精神品格,发而出言,自然能达到“金声而玉振之”的效果。
[12]因而,在孔孟思想中,说话不仅是一种日常行为,而且被赋予了一种精神修炼的意味,这种训练的基本要求是要慎言、知言,通过不断的修养,最终达到随口出言即能“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程度。
孟子的好辩众所周知,“外人皆称夫子好辩”(《孟子·滕文公下》)。
但对于世人好辩的评价,孟子说,“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孟子·滕文公下》)。
这说明,即使在现实中滔滔雄辩,但这大概始终不符合儒士谦逊的形象。
孟子说自己的辩是出于不得已,是为了“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孟子·滕文公下》),充满了强烈的护教色彩。
到了荀子那里,这种护教的意图更直接的表现在“君子必辩”(《荀子·非相》)的教导中。
二、“君子必辩”《论语》中孔子对言说的要求始终是要慎言,防止空言而不去实际行动,“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史记·太史公自序》)。
这种品格固然比较切实,不太关注玄远飘渺的东西,不过,把说话这种身体行为,跟君子人格的精神修炼联系起来,经由孟子的发挥,便具有了宗教性的意味。
这表现在说话成为内在精神光辉的显现,为了达到这种光辉,需要不断提高内在的修养。
表现在行为上,这必然导致对言语的极端谨慎。
因而,孟子即使非常雄辩,也要说自己的辩是不得已而为之,他明确批评擅长说服的纵横家苏秦、张仪不过是“妾妇之道”(《孟子·滕文公下》)。
可见,儒家对于言语的外在表现非常注意。
可是,荀子却直白地说:“君子必辩。
”整部《荀子》充满着辩说的意味。
[13]而且,荀子对如何说服别人,有着非常现实的考虑:“凡说之难,以至高遇至卑,以至治接至乱。
未可直至也,远举则病缪,近举则病佣,善者于是闲也,亦必远举而不缪,近举而不佣,与时迁徙,与世偃仰,缓、急嬴绌,府然若渠匽、檃栝之于己也,曲得所谓焉,然而不折伤”(《荀子·非相》)。
出于这种认识,荀子在实际的劝说中,不仅有从现实利益的劝诱,甚至用灾祸论达到说服的目的。
乍看起来,这种做法跟纵横家很相近。
改变孔孟传统谨小慎微的言说态度,把“辩说”作为君子的重要标志,荀子的意图何在?这蕴含着什么特殊意义?或者是否仅仅是荀子经验性格的自然生发?确实,《荀子》书中对概念的细致划分,让人不得不叹服其逻辑论辩能力。
这还和《孟子》中的辩说方式不同,孟子直接指出具体事实中人的性情,从而让人反求自心,唐君毅先生认为,这种不同是“宗旨”的不同:“孟子之辩,乃本人心之所同然,而以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以正人心而息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