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水线面双体船结构优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甲板
#K ms(0 .38 #L R + 1 .2 )$3 .0 3 .60 mm
内甲板
#K ms(0 .18 #L R + 1 .7 )$2 .0 2 .775 mm
一甲板前
#K ms(0 .42 #L R + 1 .3 )$3 .0 3 .787 mm
上层建筑侧板 #K ms(0 .3 #L R + 1 .0 )$2 .0 2 .777 mm
年第 卷第 期
尹 群、朱安庆、朱克强、张家新:小水线面双体船结构优化
MDOD 方法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离散变量优 化设计方法,它适用于求解各种复杂的、多变量和多
3 570t 小水线面双体船结构优化设计
约束的小、中和大型的工程实际优化问题。本文利 3 .l 570t 外倾式小水线面双体船结构优化结果
表 2 570t 外倾式小水线面双体船结构优化设计结果
设计变量
!l
!2
!3
!4
!5
!6
!7
!8
!9 (> l0
5
!l0 )(> l0
5
!ll )(> l0
5
!l2 )(> l0
5
!l3 )(> l0
5
!l4 )(> l0
5

!l5
母型船设计 3 5 7 6 6 4 5 5 5
5
5
3
5
4
380
I nitia 优化结果 3 5 6 5 6 3 4 5 5 .76 5 .76 5 .32 2 .97
0引 言
小水线面双体船是上世纪70 年代初出现的一 种新型高性能船舶,它具有优良的耐波性、快速性、 稳定性及操纵性等显著的航行优点,但由于其结构 载荷独特,结构强度要求高,导致其结构复杂、自重 大,结 构 重 量 往 往 比 同 吨 位 的 单 体 船 舶 重 20 ! 30 % 。再考虑到小水线面双体船水线面积小,纵向 倾斜的调整余地小,很容易发生纵倾现象,对船体结 构重量分布有较高的要求。从我国2000 年设计建 造的第一 条 小 水 线 面 双 体 海 关 监 管 艇 的 实 际 情 况 看,也存在着结构重量较大问题。因此很有必要对 小水线面双体船结构进行优化设计。
1 小水线面双体船结构优化的数学模型
本文以一570t 外倾式小水线面双体船为结构 优化对象,以48 "- 60 "舱段结构重量最轻为目标函 数,根据劳氏船级社特种船舶入级规范[3 ]中的有关
要求作为其约束条件,利用 MDOD 法对570t 外倾 式小水线面双体船进行结构优化设计。
1 .1 设计变量 570t 外倾式小水线面双体船为横骨架式,本文
为支柱壳板的厚度(mm);O6 为箱体舷侧壳板的厚 度(mm);O7 为舱壁板的厚度(mm);O8 为平台甲板 的厚度(mm );O9 为潜体肋骨的剖面模数(mm3 ); O10 为支柱肋骨的剖面模数(mm3 );O11 为湿甲板横 梁的剖面模数(mm3 );O12 为二甲板横梁的剖面模数 (mm3 );O13 为主甲板横梁的剖面模数(mm3 );O14 为 箱体肋骨的剖面模数(mm3 );O15 为肋距(mm)。
d
=
f
MB
MR 1000 Z d
(N/mm2 )
MB
=
f
MB MR 7Z
>
10 3
(N/mm2 )
MT
=
f
3x MT
MT7(7
+
1

P
Z
> 103
(N/mm2 )
式中:Z d 为强力甲板处的剖面模数(m3 );7 为主要
横向加强构件的个数;Z 为主要横向加强构件的剖
面模数(c m3 );x
为两支柱中心的横向距离(m
t 4- x 4 !0 ;G(5 ):t 5- x 5 !0 ;G(6 ):3- x 6 !0 ;G(7 ):
t 6-x 6 !0 ;G(8 ):t 7- x 7 !0 ;G(9 ):t 8- x 8 !0 ;
G(10 ):W9- x 9 !0 ;G(11 ):W10- x 10 !0 ;G(12 ): W11- x 11 !0 ;G(13 ):W12- x 12 !0 ;G(14 ):W13- x 13
用 MDOD 方法编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求解约束非线性混合离散变
本文 利 用 MDOD 法 编 写 了 结 构 优 化 软 件 对
量优化设计问题的通用程序,经过大量的课题考核 570t 外倾 式 小 水 线 双 体 船 进 行 了 结 构 优 化 设 计。
和实际应用,证明此程序的可靠性和效率都较好。
设计的初始值及优化后的结果见表2 。
计变量的初始值。在规范设计中,由于根据母型船
的数据进行设计(如肋距采用381 毫米),而在优化 设计中肋距的上下限确定下来分别为350 、500 毫 米,通过计算可以把母型船设计变量数据的0 .75 倍 作为优化设计变量的下限,其两倍作为上限,通过检
验证明是可行的。
1 .3 优化目标的选取 考虑到小水线面双体船主要结构载荷为横向载
摘 要 本文对小水线面双体船结构优化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以一570t 外倾式小水线面 双体船为结构优化对象,根据劳氏船级社特种船舶入级规范中的有关要求作为其约束条件,利用混
合离散变量优化方法(MDOD 法)对该船进行了结构优化设计。 关键词 船舶 小水线面双体船 结构优化设计 混合离散变量优化方法
中图分类号 U674 .951 .03
l 00
l0
I nitia 优化结果 3 5 6 5 6 3 4 5 5 .76 5 .76 5 .32 2 .97
5
5
380
=0
DSP 值 l l l l l l l l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l0
I nitia 优化结果 3 5 6 5 6 3 4 5 5 .76 5 .76 5 .32 2 .97
t = 22 .4s
#P fs
> 10 -3 mm
式中:s 为肋距(mm); 为系数; 为板的长宽比系
数,= AR(1 - 0 .25 AR );AR 为板的长宽比;f 为
屈服应力,取355 N/mm2 ;P 为设计压力值,具体计
算方法见文献[3 ]。
表1 小水线面双体船最小板厚要求
船底板
#K ms(0 .4 #L R + 2 .0 )$3 .5 4 .375 mm
壳板的厚度(mm);O4 为潜体壳板的厚度(mm );O5
图 1 570t外倾式小水线面双体船优化设计变量示意图
1 .2 约束条件 以劳氏船级社特种船舶入级规范中关于“小水
线面双体船(SW H )下体结构计算方法”中的有 关要求作为约束条件。设数组 G 作为“规范”的要 求值,其中从 G(1 )到 G(9 )为板厚的约束条件,I1 到I8 为“规范”要求的板厚最小值,例如I1 为对应 于O1 设计变量的“规范”要求 的板厚最小值;从 G (10 )到 G(15 )为剖面模数的约束条件,W9 到 W14 为“规范”要求的骨材剖面模数最小值,例如 W9 为 O9 设 计 变 量 的“规 范”要 求 剖 面 模 数 最 小 值;从 G(16 )到 G(18 )为下体强度的约束条件,其中!1 、 !2 、!3 分别为下体跨中壳板中周向中面应力、壳板 内表面纵向应力、肋骨应力;!S1 、!S2 、!S3 为相应的“规
Z=
P
s
l
2 e
Zf s
c m3
式中:Z 为剖面模数系数,查有关表格;l e 为有效跨
距;s 为肋距;P 为设计压力值,具体计算方法见文
献[3 ]。
1 .4 .4 小水线面双体船的总强度要求
小水线面双体船在航行时将遭受到总纵弯矩、
横弯矩、总扭矩的作用,570t 外倾式小水线面双体
船总纵弯矩 MR 、横弯矩 MB 、总扭矩 MT 的具体计 算方法见文献[3 ],其在总纵弯矩 MR 、横弯矩 MB 、 总扭矩 MT 作用下的应力为:
5
5
380
=0
DSP 值 l l l l l l l l l00
l00
l 00
l 00
l 00
l 00
l0
I nitia 优化结果 3 5 6 5 6 3 4 5 5 .76 5 .76 5 .32 2 .97
5
5
380
=l
DSP 值 l l l l l l l l l00
l00
l 00
l 00
l 00
!0 ;G(15 ):W14- x 14 !0 ;G(16 ): 1- s 1 !0 ; G(17 ):2- s 2 !0 ;G(18 ):3- s 3 !0 ;G(19 ):Z- s 4 !0 ;G(20 ):h- s 5 !0 ;G(21 ):t- s 6 !0 。
确定好设计变量和约束条件之后,然后确定设
);
P
为横向加强构件间距(m);f MB 、f MR 、f MT 为有关系数。
小水线面双体船总强度标准:
P = MB + MT + d !f gO · s 式中f gO 为系数,取0 .82 。
2 混合离散变量优化方法(MDOD法)
目前在工程优化设计中,所采用的方法多数还 是借用数学规划中的连续变量的约束非线性最优化 方法,因而只是提供连续变量的最优解。然而在本 文的研究问题中,遇到的却是设计变量只能取限定 数值的混 合 设 计 变 量 问 题,属 离 散 设 计 变 量 问 题。
优化结果表明:对本文的570t 外倾式小水线面 双体 船 结 构 优 化 问 题 而 言,指 定 设 计 变 量 初 始 值
纵向构件截面积(m2 )、Li 为第i 根纵向构件的长度 (m )。 1 .4 劳氏船级社特种船舶入级规范中关于小水线
面双体船结构尺寸的规定
1 .4 .1 小水线面双体船最小板厚要求 劳氏船级社特种船舶入级规范对小水线面双体
船提出了最小板厚要求,其具体的最小板厚要求见
表1 。 1 .4 .2 小水线面双体船外板厚度规范要求
荷,横向强度为其主要强度,因此选择570t 外倾式 小水线面双体船48 !- 60 !舱段结构重量最轻为目标 函数。设目标函数为:
N
" F(x )= A0L 0 + Ai Li i =1
式中 F(x )为目标函数、A0 为给定尺寸构件截面积 (m2 )、L 0 为给定尺寸构件的长度(m )、Ai 为第i 根
小水线面双体船结构优化
尹群 朱安庆 朱克强 张家新
工学硕士/副教授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212003 ]
讲师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212003 ]
教授/硕士生导师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212003 ]
副教授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212003 ]
支柱板
#K ms(0 .38 #L R + 1 .2 )$3 .0 3 .60 mm
湿甲板板
#K ms(0 .38 #L R + 1 .2 )$3 .0 3 .60 mm
水密横舱壁板 #K ms(0 .33 #L R + 1 .0 )$2 .5 3 .00 mm
深舱横舱壁板 #K ms(0 .38 #L R + 1 .2 )$3 .0 3 .60 mm
将影响小水线面双体船总强度和局部强度的主要构
件尺寸 以 及 一 些 构 件 的 布 置 选 为 设 计 变 量(见 图
1 ),而其横向强构件(如二甲板强横梁、湿甲板强横 梁等)和纵向强构件(如纵桁等)视为已知的尺寸进
行处理,则其设计变量为:O1 为主甲板壳板的厚度 (mm);O2 为二甲板壳板的厚度(mm);O3 为湿甲板
5
5
380
=l
DSP 值 l l l l l l l l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l0
注:表中剖面模数为 mm3 ,厚度为 mm
"(!) 3 .472 3 .l425
3 .l425
3 .l426
3 .l426
通过优化,该外倾式小水线面双体船48 !- 60 ! 舱段结构重量是24 .5l 吨,比母型船的相应舱段的 结构重量27 .08 吨要减少9 .49 % 。 3 .2 优化结果分析
Vol .25 No .4 2003 SHI P ENGI NEERI NG 31
尹 群、朱安庆、朱克强、张家新:小水线面双体船结构优化
范”要求;从 G(19 )到 G(21 )为总强度的约束条件, 其中 Z 、h 、t 分别为在总纵弯矩、横弯矩、总扭矩 作用下 的 应 力,s 4 、s 5 、s 6 为“规 范”要 求。G(1 ): t 1- x 1 !0 ;G(2 ):t 2- x 2 !0 ;G(3 ):t 3- x 3 !0 ;G(4 ):
表中: 为船舶类型系数,取 = 1 .2 ;材料系数 K ms = 635/ ( s + )= 0 . 706 ,s 为 材 料 的 屈 服 强 度, 为 材 料 的 极 限 强 度;L R 为计算船长,L R = 34 .2 m。
1 .4 .3 小水线面双体船骨架规范要求 小水线面双体船骨架的剖面模数要求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