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质之争presentation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支谶(chèn)(支娄迦谶) 中国佛教史上翻译大乘经典的第一人。支谶的译经,首将“一切皆空”的思想传入中国 特点:“凡所出经,类多深玄, 贵尚实中, 不存文饰。”(晋支敏度《合首楞严经》) “辞质多胡音”,多用音译
释道安 “东方圣人” 提出 “五失本、三不易”的主张 道安把删削原文的翻译看成是“掺了水的葡萄酒” , 不可称为好的翻译。
出处不同 研究对象不同 内涵和侧重点不同
Thank you!
文质融合
慧远: “则知圣人依方设训,文质殊体。若以文应质,则疑者众;以质应文,则悦者寡” “或文过其意, 或理胜其辞, 以此考彼, 殆兼先典。后来贤哲, 若能参通晋胡, 善译方言, 幸复详其大归, 以裁厥中焉。” 僧祐: “文过则伤艳,质甚则患野,野艳为弊,同失经体” 唐玄奘 梁启超评他说:“若玄奘者, 则意译、直译圆满调合者, 斯道之极轨也。” “五不翻”
“文质之争”的产生
公元224 年(三国时期)支谦的《法句经序》
夫诸经为法言,法句者,犹法言也。近世葛氏传七百偈,偈义致深,译人出之, 颇使其浑漫。唯佛难值,其文难闻。又诸佛典,皆在天竺,天竺言语与汉异音,云其 书为天书,语为天语,名物不同,传实不易。唯昔蓝调、安侯世高、都尉、弗调,译 胡为汉,审得其体,斯以难继。后之传者,虽不能密,犹尚贵其实,粗得大趣。始者 维祗(zhī)难出自天竺,以黄武三年来适武昌。仆从受此五百偈本,请其同道竺将炎 为译。将炎虽善天竺语,未备晓汉,其所传言,或得胡语,或以义出音,近于质直。 仆初嫌其辞不雅,维祗难曰:“佛言‘依其义不用饰,取其法不以严。’其传经者,当 令易晓,勿失厥义,是则为善。”座中咸曰:“老氏称‘美言不信,信言不美’; 仲尼 亦云‘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明圣人意深邃无极。今传胡义,实宜径达。”是以自 竭,受译人口,因循本旨,不加文饰,译所不解,则阙不传。故有脱失,多不出者。
—— 《法句经序第十三》
“文质之争”产生的原因
• 是佛经翻译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历程决定的。 • 是佛教广泛传播的需要。
• 受译者个人因素的影响。
质派主要代表人物:安世高、支娄迦谶、释道安等
安清(安世高) 我国有史可证的佛经翻译第一人, 也是翻译史上最早的质派译家。 特点:“义理明析, 文字允正, 辩而不华, 质而不野。”(梁皎慧《高僧传》) 总的来说, 偏于直译, 有些译文也有不达之处,如“受”译为“痛” 、“正命”译为“直业治”等令 人费解。
“文质之争”的结果
这场中国翻译史上第一次大论战中,“质派虽然在理论上获得胜利,实 际结果却是由文派最后成书”。 ——任继愈《中国佛教史》
玄奘新译:文质之争的结果
问题:
“好文好质,隐表南北气分之殊。虽谓直译意译两派,自汉 代已对峙焉耳”。 ——梁启超
“文”“质”概念是否等同于“直译”“意 译”概念?为什么?
文派主要代表人物:支谦、鸠摩罗什
支谦(约三世纪) 特点:“曲得圣义,辞旨文雅。” “以季世尚文, 时好简略, 故其出经, 颇从文丽。然其属辞析里, 文而不越, 约而义显, 真 可谓深入者也。” 他把胡音改为汉意, 用意译取代音译, 而且做得比较彻底。 如他的《大明度无极经》中把“须菩提” 、“舍利弗”等人名都译为“善业”、“秋露子” 等。 鸠摩罗什(343—413) “有天然西域之语趣” 认为“改梵文为秦, 失其藻蔚, 虽得大意, 殊隔文体, 有似嚼饭与人。” 《正法华· 受决品》 竺法护版:“天见人, 人见天” 僧睿和鸠摩罗什版:“天人交接,两得相见”
“文质之争”
--SWU Abby
主要内容
一 二 三 四
“文”“质”概念的由来 “文质之争”的产生及原因 “文”“质”两派代表及其思想 “文质之争”的结果
文质概念的由来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论语:雍也》 “文”:是“礼”、“乐”之类外在的文明表现 “质”:是“仁”、“义”之类内涵的道德修养
释道安 “东方圣人” 提出 “五失本、三不易”的主张 道安把删削原文的翻译看成是“掺了水的葡萄酒” , 不可称为好的翻译。
出处不同 研究对象不同 内涵和侧重点不同
Thank you!
文质融合
慧远: “则知圣人依方设训,文质殊体。若以文应质,则疑者众;以质应文,则悦者寡” “或文过其意, 或理胜其辞, 以此考彼, 殆兼先典。后来贤哲, 若能参通晋胡, 善译方言, 幸复详其大归, 以裁厥中焉。” 僧祐: “文过则伤艳,质甚则患野,野艳为弊,同失经体” 唐玄奘 梁启超评他说:“若玄奘者, 则意译、直译圆满调合者, 斯道之极轨也。” “五不翻”
“文质之争”的产生
公元224 年(三国时期)支谦的《法句经序》
夫诸经为法言,法句者,犹法言也。近世葛氏传七百偈,偈义致深,译人出之, 颇使其浑漫。唯佛难值,其文难闻。又诸佛典,皆在天竺,天竺言语与汉异音,云其 书为天书,语为天语,名物不同,传实不易。唯昔蓝调、安侯世高、都尉、弗调,译 胡为汉,审得其体,斯以难继。后之传者,虽不能密,犹尚贵其实,粗得大趣。始者 维祗(zhī)难出自天竺,以黄武三年来适武昌。仆从受此五百偈本,请其同道竺将炎 为译。将炎虽善天竺语,未备晓汉,其所传言,或得胡语,或以义出音,近于质直。 仆初嫌其辞不雅,维祗难曰:“佛言‘依其义不用饰,取其法不以严。’其传经者,当 令易晓,勿失厥义,是则为善。”座中咸曰:“老氏称‘美言不信,信言不美’; 仲尼 亦云‘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明圣人意深邃无极。今传胡义,实宜径达。”是以自 竭,受译人口,因循本旨,不加文饰,译所不解,则阙不传。故有脱失,多不出者。
—— 《法句经序第十三》
“文质之争”产生的原因
• 是佛经翻译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历程决定的。 • 是佛教广泛传播的需要。
• 受译者个人因素的影响。
质派主要代表人物:安世高、支娄迦谶、释道安等
安清(安世高) 我国有史可证的佛经翻译第一人, 也是翻译史上最早的质派译家。 特点:“义理明析, 文字允正, 辩而不华, 质而不野。”(梁皎慧《高僧传》) 总的来说, 偏于直译, 有些译文也有不达之处,如“受”译为“痛” 、“正命”译为“直业治”等令 人费解。
“文质之争”的结果
这场中国翻译史上第一次大论战中,“质派虽然在理论上获得胜利,实 际结果却是由文派最后成书”。 ——任继愈《中国佛教史》
玄奘新译:文质之争的结果
问题:
“好文好质,隐表南北气分之殊。虽谓直译意译两派,自汉 代已对峙焉耳”。 ——梁启超
“文”“质”概念是否等同于“直译”“意 译”概念?为什么?
文派主要代表人物:支谦、鸠摩罗什
支谦(约三世纪) 特点:“曲得圣义,辞旨文雅。” “以季世尚文, 时好简略, 故其出经, 颇从文丽。然其属辞析里, 文而不越, 约而义显, 真 可谓深入者也。” 他把胡音改为汉意, 用意译取代音译, 而且做得比较彻底。 如他的《大明度无极经》中把“须菩提” 、“舍利弗”等人名都译为“善业”、“秋露子” 等。 鸠摩罗什(343—413) “有天然西域之语趣” 认为“改梵文为秦, 失其藻蔚, 虽得大意, 殊隔文体, 有似嚼饭与人。” 《正法华· 受决品》 竺法护版:“天见人, 人见天” 僧睿和鸠摩罗什版:“天人交接,两得相见”
“文质之争”
--SWU Abby
主要内容
一 二 三 四
“文”“质”概念的由来 “文质之争”的产生及原因 “文”“质”两派代表及其思想 “文质之争”的结果
文质概念的由来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论语:雍也》 “文”:是“礼”、“乐”之类外在的文明表现 “质”:是“仁”、“义”之类内涵的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