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方案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式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式水稻是我们中国人的主食,可是每年都要面对水稻病虫害的困扰。
这不仅影响了我们的粮食安全,还给农民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那么,有没有一种既环保又有效的方法来防治水稻病虫害呢?答案是肯定的!今天,我就来给大家介绍一种绿色防控技术模式——“以菌治虫”。
我们要了解什么是“以菌治虫”。
简单来说,就是利用某些有益微生物来控制害虫的数量。
这种方法既能减少农药的使用,又能保护环境,真是一举两得!那么,这种方法具体是怎么操作的呢?下面,我就来给大家分步骤讲解。
第一步:选择合适的微生物菌剂。
市面上有很多种菌剂,我们要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
比如,如果你想防治稻飞虱,就可以选择含有苏云金芽孢杆菌的菌剂;如果你想防治稻纵卷叶螟,就可以选择含有短稳杆菌的菌剂。
不同的病虫害需要选择不同的菌剂,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关键是要选对菌剂,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第二步:正确施用菌剂。
施用菌剂的方法有很多种,有土壤撒播、水田喷洒、稻秆喷雾等。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
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施用方法。
在施用菌剂时,要注意按照说明书上的用量和方法来进行,不要随意增加或减少。
另外,还要注意施用的时间,一般来说,最好在水稻生长的关键时期进行施用,这样才能发挥最好的效果。
第三步:加强田间管理。
除了使用菌剂外,我们还要做好田间管理工作。
比如,要及时清除杂草、疏松土壤、保持适宜的水分等。
这些措施都能为微生物菌剂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而提高防治效果。
第四步:观察病情变化。
在施用菌剂后,我们要密切观察水稻的病情变化。
如果发现病虫害得到了有效控制,就可以适当减少菌剂的用量;反之,则要加大菌剂的用量。
这样才能让微生物菌剂发挥最大的作用,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以菌治虫”是一种非常环保、有效的绿色防控技术模式。
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就能轻松应对水稻病虫害的困扰。
这也需要我们广大农民朋友们共同努力,共同维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及推广对策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及推广对策水稻病虫害是水稻生产中的严重问题,其严重威胁着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稳定性。
为了保护水稻作物,降低农药的使用量,采用绿色防控技术及推广对策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绿色防控技术及推广对策。
一、绿色防控技术1.抗病虫水稻品种的选育:通过选育抗病虫的水稻品种,可大大减少病虫害对水稻的危害。
对高抗性水稻品种的选育应重点关注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等主要病害,以及稻飞虱、稻螟等主要害虫。
2.生物防治:通过引入天敌、天然杀虫剂等生物制剂来控制水稻病虫害。
引入寄生性昆虫来控制稻飞虱和稻螟等害虫的繁殖,以及利用昆虫天敌来控制稻瘟病等病害的传播。
3.培育健康土壤:通过保护土壤生态系统,提高土壤的健康度和肥力,可增强水稻的抗病虫能力。
采用有机肥料替代化肥,减少农药的使用,同时注重土壤调理和土壤水分管理,以提高水稻的生长条件和抗病虫能力。
4.机械防治:采用机械方法来控制水稻病虫害的传播。
定期清除田间杂草,清除病害虫的滋生环境;利用粉碎机粉碎田间废弃物,以减少病原菌和害虫的栖息地。
5.无公害农药的应用:采用无公害农药来防治水稻病虫害,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应注意合理使用农药,严格按照使用说明和用量使用,避免滥用和误用农药。
二、推广对策1.加强科技培训:通过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和示范,向农民传授绿色防控技术的知识和操作方法,提高农民的防病虫技术水平。
加强科技人员和农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广优良品种和绿色防控技术。
2.建立病虫害监测体系:建立稻田病虫害的监测体系,及时了解病虫害发生情况,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使用遥感技术、生物学识别技术等手段,提高病虫害的监测效率和准确性。
3.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农民采用绿色防控技术,提供资金支持和农业保险,降低农民的防病虫成本和风险。
4.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农业节目、农业网站、传统媒体等方式,对绿色防控技术进行广泛宣传。
加强与农民的沟通,解答他们在使用绿色防控技术时遇到的问题,提高农民对绿色防控技术的认可度和使用率。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分析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分析【摘要】水稻病虫害是水稻生产中一大挑战,传统的防控方法往往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一定的危害。
绿色防控技术逐渐受到重视。
本文从病害防控技术、虫害防控技术、绿色防控技术、综合防控技术和技术应用案例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在病害防控方面,采用生物防治、耐病品种培育等技术有效控制了水稻病害的发生。
在虫害防控方面,引入天敌昆虫、合理种植结构等方法可以减轻虫害对水稻的危害。
绿色防控技术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如有机农药的使用、生物防治等。
综合防控技术则是将多种技术手段结合应用,提高防控效果。
最后通过技术应用案例的介绍,展示了绿色防控技术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中的实际效果。
绿色防控技术是未来水稻病虫害防控的发展方向,对保障水稻生产的安全和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病害防控技术、虫害防控技术、综合防控技术、技术应用案例、分析、结论1. 引言1.1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分析水稻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质量受到病虫害的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防控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
绿色防控技术是指采用生物、生态、遗传、物理等无污染、低毒、高效、安全的技术手段,综合调控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针对水稻病害的防控技术主要包括种植抗病品种、合理施肥、间套种植、轮作等措施。
而针对水稻虫害的防控技术主要包括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等手段。
综合防控技术则是将病害和虫害的防控方法相结合,制定综合防治措施,提高防治效果。
通过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案例可以看到,采用这些技术手段能够有效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保障农产品的安全。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将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2. 正文2.1 病害防控技术病害防控技术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水稻生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类病害问题。
绿色优质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绿色优质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水稻生长过程中经常会受到病虫害的侵害,给产量和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
为了有效防治水稻的病虫害,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绿色、优质的防治技术措施。
本文将从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以及综合防治等方面介绍绿色优质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的要点。
一、生物防治技术要点1. 合理利用天敌。
水稻生长过程中,蜘蛛、蝴蝶、蚜虫等一些天敌对水稻病虫害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因此要合理利用天敌,维护天敌的种群平衡,减轻病虫害的危害。
2. 引入天敌控制病虫害。
在水稻田中引入一些对害虫具有天敌作用的昆虫或者其他生物,比如斑茎蜂、瓢虫等,通过建立生态平衡来控制水稻生长中的害虫。
3. 选择抗性品种。
培育和选择抗病虫性强的水稻品种,采用抗性品种是预防病虫害的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通过育种选育出具有抗病虫性的优质水稻品种,可以降低化学防治的次数,减少病虫害对水稻的损害。
二、物理防治技术要点1. 适时而充分的灌溉。
保持水稻生长田间对水分的适应性,通过适量的灌溉来保持水田的湿润环境,减少病虫害在水稻田中的传播。
2. 合理施肥。
合理施用化肥、有机肥,提高水稻的抗逆性,增加植物的抵抗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3. 合理设计田坎。
田坎的高度和宽度要适当,控制水位,使水稻生长适应环境条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三、化学防治技术要点1. 选择合适的农药。
根据水稻病虫害的传播和发展规律,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化学防治,切实减少对水稻环境的影响。
2. 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施药。
农药的使用要根据使用说明书来进行,避免过量使用,避免过度使用农药对水稻产生副作用。
3. 定期清洗和更换喷药设备。
定期对喷药设备进行清洗,保持喷药设备的清洁,延长其使用寿命。
四、综合防治技术要点1. 科学合理的轮作。
通过科学的轮作,合理利用农作物之间的联防效应,从而减轻病虫害的传播与发展。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及其推广应用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及其推广应用水稻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但是在种植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严重影响着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传统的病虫害防控方法常常使用化学农药,但是这些农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一定的危害。
绿色防控技术逐渐受到关注和推广。
本文将重点介绍水稻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及其推广应用。
一、水稻病虫害及其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水稻病虫害主要包括纹枯病、白叶枯病、纹枯病、褐飞虱、稻纵卷叶螟等。
这些病虫害的侵害会导致水稻产生凋萎、变黄、减产等现象,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质量,甚至导致严重的减产甚至歉收。
二、水稻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1. 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是利用天敌、寄生菌、杀菌菌剂等对水稻病虫害进行防治的一种方法。
利用寄生菌对白叶枯病进行防治,利用天敌对稻蝗进行防治等。
这种方法对环境友好,不会对农作物和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2. 植物抗病虫育种技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培育出对病虫害具有抗性的水稻品种,这种方法能够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减轻环境污染。
3. 配套栽培技术通过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如合理施肥、密植、轮作等,使水稻植株能够保持生长繁茂,增强自身的抗病虫能力,从而减少病虫害的侵害。
4. 诱导抗病防治技术通过在水稻生长过程中添加诱导抗病物质,如病原菌、病虫害信息素等,使水稻植株在遭受侵害后能够迅速产生对抗病虫害的物质,从而提高水稻抗病虫害能力。
1. 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包括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等手段,培育出抗病虫害的水稻新品种,并将其推广到水稻种植的各个地区。
2. 宣传教育通过开展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宣传教育活动,向农民普及绿色防控技术的重要性和方法,引导农民逐步改变传统的化学农药防治观念,提高他们对绿色防控技术的认识和使用意愿。
3. 政策扶持加大对绿色防控技术的研发和推广的政策扶持力度,为农民提供经济和技术上的支持。
4. 网络平台的建设建立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网络平台,提供病虫害防控的技术资讯、案例分享、专家咨询等服务,帮助农民更好地了解和应用绿色防控技术。
水稻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
加强水稻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 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提高技术
的普及率和应用效果。
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水稻病虫害全程 绿色防控技术的政策支持和资 金投入,推动技术的广泛应用 。
培训与宣传
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宣传,提 高他们对水稻病虫害全程绿色 防控技术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内外技术合作与交流, 引进先进技术和经验,推动我 国水稻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
绿色防控技术是指以保护环境、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采取生态
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非化学防治手段,对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控
的技术体系。
02
技术特点
绿色防控技术具有安全、有效、经济、简便等优点,可以减少化学农药
的使用量,降低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
03
实施意义
实施绿色防控技术可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农产
品质量安全,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02
水稻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 体系
农业防治技术
01
02
03
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对病虫害抗性较强的 水稻品种,减少病虫害的 发生。
健身栽培
通过合理的施肥、灌溉、 除草等措施,提高水稻的 抗逆性和抗病虫害能力。
轮作换茬
实行轮作换茬制度,避免 同一种病虫害在同一地区 连续发生。
术的发展。
05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是保障 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
。
综合应用农业、生物、物理和化 学等防控措施,可以实现水稻病
虫害的有效控制。
绿色防控技术具有环保、高效、 安全等优点,对提高农产品质量 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及推广措施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及推广措施一、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1、农业防治(1)选用抗病虫品种选择具有良好抗病虫特性的水稻品种是预防病虫害的基础。
在选种时,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状况和病虫害发生情况,选择经过审定或推广的优良品种。
(2)合理密植合理的种植密度可以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降低湿度,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一般来说,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每亩种植 15 万 25万穴为宜。
(3)科学施肥合理施肥可以增强水稻的抗病虫能力。
要根据土壤肥力和水稻生长需求,平衡施用氮、磷、钾等肥料,避免偏施氮肥,增加磷、钾肥的用量。
同时,适量补充微量元素,提高水稻的免疫力。
(4)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田间的病株、残叶和杂草,减少病虫害的越冬和越夏场所,降低病虫害的基数。
(1)灯光诱杀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在田间设置频振式杀虫灯或太阳能杀虫灯,诱杀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害虫的成虫。
一般每 30 50 亩设置一盏灯,开灯时间为害虫发生高峰期的夜间。
(2)色板诱杀在田间悬挂黄色或蓝色的粘虫板,诱杀稻飞虱、蓟马等害虫。
色板的高度要与水稻植株顶部平齐,每亩悬挂 20 30 块。
(3)性诱剂诱杀利用性诱剂诱杀雄性害虫,降低害虫的交配率,从而减少害虫的种群数量。
性诱剂要定期更换,一般每 30 45 天更换一次。
3、生物防治(1)利用天敌保护和利用稻田中的天敌,如蜘蛛、青蛙、蜻蜓等,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虫的发生。
同时,可以人工释放赤眼蜂等寄生性天敌,防治稻纵卷叶螟等害虫。
(2)使用生物农药生物农药具有低毒、低残留、对环境友好等优点。
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中,可以使用苏云金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井冈霉素等生物农药,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
(1)精准用药根据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和监测预报,选择合适的农药品种和剂型,按照推荐剂量和施药方法进行精准施药,避免盲目用药和过量用药。
(2)轮换用药为了延缓病虫害抗药性的产生,要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品种。
优质常规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优质常规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常规稻病虫害防治是稻米高产和优质稻米生产的关键环节之一。
绿色防控技术是指通过生态环境调控、优质农艺管理、生物防治等手段,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稻米品质。
本文将详细介绍几种优质、可行的绿色防控技术,帮助农民朋友实现绿色防治。
1. 灰质霉病防治技术灰质霉病是水稻一种常见病害,它会导致稻米品质下降,甚至使稻米变质。
传统灭菌剂是控制灰质霉病的有效手段,但长期使用化学农药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残留物问题。
因此,以生物防控为主要手段的灰质霉病绿色防治技术备受农民朋友的欢迎。
主要措施如下:(1)覆盖清洁田间垃圾,保持田间湿度适宜,以防止病菌的滋生和传播。
(2)种植抗逆性强、优质的稻种,降低植物感病性。
(3)使用生物菌剂,如无芽孢杆菌、链格孢等,与土壤混合后施入灰质霉病防治田中,稻田内的有益微生物可以增加,对灰质霉病具有一定的阻断作用,还可以提高土壤质地,改善作物生长环境。
水稻纹枯病也是水稻的一种常见病害,会导致水稻连根死亡,使产量大减。
以生态防控技术为主要手段的水稻纹枯病防治方法有:(1)适宜的农艺管理促进稻株的生长,提高稻株的抗病能力。
(2)通过生物防治,可以有效地防治水稻纹枯病。
例如,利用腐殖质会生产一些具有抗病性的有机酸和物质,可以增加土壤有益细菌和真菌的数量,抑制病原体的生长和繁殖。
3. 水稻螟虫防治技术水稻螟虫是稻米生产的主要病虫害之一,对稻米生长发育及产量都有很大的影响。
传统农药的长期使用,导致环境严重污染,应用经济昂贵,积累大量化学残留物,对消费者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绿色防控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1)采用农艺措施,如合理的增施有机肥料和提高田间气温,充分利用天敌自然杀虫。
(2)使用生物制剂辅助防治,如芹菜赤眼蜂、蜜蜂等一些有益昆虫。
总之,绿色防控技术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能够缓解稻米生产所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提高稻米品质,更符合当代人们健康、环保的需求,可谓是一项大有前途的技术。
水稻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绿色防控技术
水稻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绿色防控技术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
了解水稻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并采取有效的绿色防控技术,对于保障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水稻病虫害的发生特点1、病害(1)稻瘟病稻瘟病是水稻最常见且危害较大的病害之一。
在水稻的整个生育期都可能发生,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等。
稻瘟病的发生与气候条件、品种抗性、栽培管理等因素密切相关。
高温高湿的环境有利于病菌的滋生和传播。
(2)纹枯病纹枯病多在水稻分蘖末期至抽穗期发病。
主要侵害叶鞘和叶片,严重时可引起植株倒伏,导致减产。
该病在高温高湿、田间郁闭、氮肥过量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和流行。
(3)白叶枯病白叶枯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通常在水稻分蘖期开始发病。
叶片上出现黄绿色或暗绿色斑点,随后逐渐扩展成条斑,严重时整叶枯死。
病菌主要通过水流、风雨传播,在台风暴雨过后易大面积爆发。
2、虫害(1)稻飞虱稻飞虱是水稻上的重要害虫之一,主要有褐飞虱和白背飞虱。
它们以刺吸式口器吸食水稻汁液,导致植株生长不良,严重时可造成“冒穿”倒伏。
稻飞虱具有迁飞性,其发生与气候、水稻品种、田间小气候等因素有关。
(2)稻纵卷叶螟稻纵卷叶螟以幼虫卷叶为害,影响水稻光合作用,导致稻谷千粒重降低。
该虫具有趋嫩性,在水稻生长旺盛、嫩绿的田块发生较重。
(3)二化螟二化螟幼虫蛀食水稻茎秆,造成枯心、枯鞘和白穗。
二化螟在温暖湿润、寄主植物丰富的地区发生较为严重。
二、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1、农业防治(1)选用抗病虫品种选择具有抗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等病虫害的优良品种,是预防病虫害发生的基础。
(2)合理密植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合理确定种植密度,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降低病虫害发生的风险。
(3)科学施肥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肥料,避免偏施氮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提高水稻植株的抗病虫能力。
(4)水层管理采取浅水勤灌、适时晒田等措施,促进根系生长,增强植株的抗逆性。
水稻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示范执行方案
水稻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示范执行方案在现代农业中,水稻可是咱们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主角,真是个好家伙。
但是,种水稻可不是件轻松的事,特别是要对抗那些烦人的病虫害。
于是,绿色防控技术就应运而生了。
听说这个技术,简直就是水稻的“超级英雄”,能让水稻在田间地头自由生长,不用担心虫子来捣乱,也不用过多依赖化肥和农药,真是个好办法啊。
大家都知道,水稻是个娇气的植物,怕病怕虫,种着种着就能被小虫子咬得不成样子。
可如果我们用一些绿色防控技术,像是引入天敌、轮作、种植抗性品种等等,就能让水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健康成长,谁还敢来捣乱?真是让人觉得心里暖暖的,仿佛水稻跟我们一起在阳光下撒欢。
说到具体的执行方案,那可得认真对待了。
咱得选一个合适的示范区,找个风水宝地,阳光好、土壤肥,水稻就像找到了好朋友一样,长得特别快。
而在这个示范区里,我们要把绿色防控技术用得淋漓尽致。
比如,咱可以引入一些益虫,像瓢虫、小鸟,它们可是虫子的天敌。
等这些小家伙来帮忙,水稻就能在它们的护航下健康成长。
此外,轮作也是个好主意。
大伙儿都知道,种同一种作物年复一年,土地可受不了,虫子也会渐渐习惯,成天来捣乱。
换个口味,种点别的,比如大豆、小麦,土地休息了,虫子也没了目标,水稻再上场时,简直就是“无敌”状态,打得那些害虫落花流水。
咱得关注水稻的抗性。
现在不少育种专家在研究抗病虫的品种,真是让人眼前一亮。
这种水稻就像是给自己穿上了盔甲,抗击病虫害的能力直线上升,心里那个踏实劲儿,简直无法言喻。
还得考虑田间管理。
灌溉、施肥都得讲究。
咱们可以选择有机肥料,既环保,又能提高土壤肥力,水稻可得好好享受这一番待遇。
别小看这些细节,做好每一步,水稻才能在田间肆意生长,给我们带来丰收的喜悦。
沟通也是关键。
农民们、科研人员、相关部门部门要形成一个“铁三角”,互相合作。
搞个宣传活动,告诉大家绿色防控的好处,谁不想让自家的水稻长得好、卖得贵呢?大家一齐努力,真是有劲儿,就像打了一场团体战,合作默契,胜利就在眼前。
减少稻田用药的病虫害绿色防控策略与措施
减少稻田用药的病虫害绿色防控策略与措施稻田病虫害是稻作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使用化学农药一直是减少病虫害的主要手段之一。
化学农药的使用不仅会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破坏,还会对人类的健康产生潜在影响。
减少稻田用药的病虫害绿色防控策略与措施备受关注。
以下将介绍几种有效的绿色防控策略和措施。
1.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和寄生菌等生物方法对病虫害进行控制。
引入天敌昆虫如寄生蜂和捕食性昆虫,它们可以捕食害虫的卵和幼虫,从而减少害虫数量。
利用某些寄生菌如绿僵菌对病原菌进行感染和杀灭。
2.农艺措施:通过合理的农艺措施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这包括良好的田间管理、合理施肥和灌溉等。
适时深耕、轮作和翻耕可以减少害虫的栖息地并扰乱害虫的生活史。
选择适合的稻作品种,适量施肥,并合理浇水,可以增强稻株的抵抗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生物技术:利用生物技术手段来改良和选育抗病虫害的新品种。
通过选择和培育具有抗性基因的稻株,可以提高稻田的整体抗病虫害能力。
基因编辑技术等新兴技术也为创造更强大的抗病虫害品种提供了新的机会。
4.生态调控:通过调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促进益生菌和益虫的发展,在稻田生态系统中建立稳定的生态平衡。
利用植物间作和复种种植方式,增加农田的植物多样性,吸引不同种类的益虫和益生菌,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5.科学施药:在使用农药进行防治时,采取科学施药措施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和频次。
遵循农药的正确使用方法和使用剂量,选择低毒、高效和环境友好的农药品种。
在施药前进行病虫害监测,根据害虫种类和密度制定合理的防治方案。
6.农民培训与宣传:加强农民培训与宣传,提高农民对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通过组织培训班和技术交流会等形式,向农民传授绿色防控技术与措施的知识,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意识。
在减少稻田用药的病虫害绿色防控中,综合采取上述策略和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农药的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破坏,提高稻田的抗病虫害能力,为可持续农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水稻是江西省婺源县的主要粮食型作物,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水稻种植面积呈现缩小趋势,为了保证水稻产量和品质,就需要采取综合有效的措施,切实做好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
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了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帮助。
标签: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1、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1.1农业防治农业防治措施是水稻病虫害防治的常用手段,目前所采用的农业防控手段,主要包括了推广优质高抗品种,推广应用先进的水稻栽培技术,通过深翻土地、深水灭蛹等措施,调控田间的病虫害种类,维护田间生态系统平衡。
对于水稻二化螟危害较为严重的种植地,在二化螟越冬代化蛹高峰期通过灌溉水,水层灌溉深度在10cm以上,持续5~7天,能够淹死土壤中的大部分高龄幼虫和虫蛹。
在二化螟羽化高峰期,通过及时的翻耕土地,在化蛹之前适当降低田间水层,化蛹高峰期之后适当提高田间水层,能够大大减少田间害虫基数。
1.2生态调控生态调控技术主要是利用生物链的原理,结合稻田中生物多样性特点,通过利用害虫天敌降低田间害虫基数,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增强农田自身抵抗能力和抗病虫害的能力。
通过在田间种植大豆、芝麻、绿肥等作物,能够建立天然的诱集带和保育带。
在对稻田进行春耕或夏收作业时,田埂当中的杂草不要全部去除,可以适当保留一部分雜草,这样能够为蜘蛛等害虫天敌繁殖生长提供场所。
通过在水稻田间种植香根草能够诱集水稻螟虫,减少稻田中水稻螟虫的数量,同时还能够为天敌繁殖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1.3物理防治物理防治主要包括了使用振频式杀虫灯、性诱导剂杀灭二化螟、稻纵卷螟稻飞虱成虫。
在水稻田间安装振频式杀虫灯,高度控制在1.5米,每3.3公顷安装一盏,能够有效诱杀田间的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害虫成虫。
另外,当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虫蛹羽化进入初期之后,通过在田间放置诱捕器,羽化末期回收诱捕器能够有效减少田间成虫数量。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及推广对策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及推广对策水稻病虫害是影响水稻生长和产量的重要因素,传统的防治方法主要依赖化学农药,不仅污染环境,也容易造成农产品残留问题。
绿色防控技术成为了目前水稻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方向,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绿色防控技术及其推广对策。
一、生物防治技术1.生物防治菌剂的研发与推广生物防治菌剂是利用有益菌阻击和杀灭病原菌和害虫的一种绿色防控技术。
如福美净等水稻病害防治菌剂、三环素等水稻害虫防治菌剂。
对于这些菌剂的研发与推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科研力量,加大投入,提高菌剂的研发技术水平。
(2)建立健全的生物防治菌剂推广体系,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农民对生物防治的认识和使用意识。
2.利用拮抗作用进行生物防治拮抗作用是指一种微生物或生物体通过竞争、抑制病原菌生长繁殖能力,达到控制病害的目的。
尼韦拉菌和琼脂溶菌酶可以有效抑制水稻丛枝枯病。
推广这种生物防治技术可以通过以下途径:(1)加强对拮抗菌的筛选与鉴定,提高其抑菌效果与适应性。
(2)推广利用拮抗菌进行种子处理,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
二、生物工程和基因改造技术利用生物工程和基因改造技术培育抗病虫水稻品种,具有防止病虫害的优点,提高了水稻的抗病虫性、耐逆性和产量。
推广这种技术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研发适应不同地区的抗病虫水稻品种,提高其适应性和广泛应用性。
2.加强对农民的政策宣传和技术培训,提高其对基因改造水稻的理解和接受度。
三、组合防控技术组合防控技术是指将多种防治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系统化的防治技术体系。
具体措施如下:1.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包括病虫害监测与预测、防治时间、防治措施等。
2.加强综合治理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如草坪控制、生态调控等。
3.加强农田管理,提高水稻的生长水平和抗病虫性。
四、农业生态系统调控技术农业生态系统调控技术是指通过调整农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达到抑制病虫害的目的。
以下是其具体措施:1.优化种植结构,合理轮作、间作,减少病虫害发生机会。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及推广对策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及推广对策水稻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但是由于水稻生长周期长、种植面积广等特点,所以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为了保护水稻的生长并提高产量,绿色防控技术成为了解决水稻病虫害问题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详细介绍针对水稻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及推广对策。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是利用有益生物对水稻病虫害进行控制的一种方法。
可以利用寄生性昆虫或寄生性真菌来控制养殖蚜虫、水稻螟等虫害;也可以利用细菌或真菌来控制水稻白叶枯病、纹枯病等病害。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降低农药的使用量,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是一种比较环保的防控技术。
2. 高效微生物肥料的使用:高效微生物肥料不仅可以提高水稻的养分利用率,还可以增强水稻的抗病虫害能力。
可以使用含有富营养土壤微生物的有机肥料,如牛粪堆肥、菌肥等,来改善土壤环境,提高水稻的抗病虫害能力。
3. 种植抗病虫害品种:选育抗病虫害的水稻品种是防控水稻病虫害的关键。
通过传统育种方法或基因工程技术,选育出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可以大大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降低病害发生的风险。
4. 环境调控技术:通过调整水稻生长环境,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可以合理调整水稻的种植密度,增加通风和光照,减少病害的发生。
还可以利用微灌技术、温室栽培技术等手段,优化水稻生长环境,提高抗病虫害能力。
1. 宣传教育: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对绿色防控技术的认识和了解。
可以通过举办水稻病虫害防控知识培训班、制作宣传册等方式,向农民传播绿色防控技术的理念和方法。
2. 政策支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提供保障。
可以通过财政补贴、优惠税收等方式,鼓励农民使用绿色防控技术,降低投入成本。
3. 示范推广:通过建设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基地,并进行示范推广,帮助农民掌握和运用绿色防控技术。
可以邀请专家进行指导,提供技术指导和示范种植方案,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
2024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
2024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2024年我国水稻病虫害将呈偏重发生态势,发生面积12.4亿亩次。
二化螟总体偏重至大发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水稻纹枯病总体偏重发生,稻瘟病、稻曲病总体中等发生,大螟、稻蓟马、三化螟、稻秆潜蝇、黏虫、稻叶蝉、稻瘿蚊、跗线螨、稻粉虱、白叶枯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细菌性基腐病、水稻线虫病等病虫在局部稻区发生。
为做好2024年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保障水稻生产绿色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一、防控目标重大病虫防治处置率达到90%以上,总体防治效果达到85%以上,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5%以上。
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52%以上。
二、防控策略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推进绿色防控、统防统治,实现控害保产、提质增效。
以选用抗(耐)病虫品种、建立良好稻田生态系统、培育健康水稻为基础,落实生态调控和农艺措施,优先应用昆虫信息素和生物防治等非化学的绿色防控措施,合理安全应用高效低风险农药,保障水稻生产绿色高质高效。
三、防控重点(一)华南稻区。
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省(自治区)的传统双季稻种植区,重点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白叶枯病,密切关注台湾稻螟、锯齿叶矮缩病、橙叶病、稻秆潜蝇、稻瘿蚊、跗线螨、稻粉虱、水稻线虫病。
(二)长江中下游单双季混栽稻区。
包括湖南、江西、湖北、浙江、福建等省的单双季稻混合种植区,重点防治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穗腐病、恶苗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白叶枯病、细菌性基腐病,密切关注水稻线虫病、大螟、稻蓟马、稻秆潜蝇、稻瘿蚊、稻叶蝉、三化螟、跗线螨。
(三)长江中下游单季稻区。
包括湖北、江苏、上海、浙江、安徽等省(直辖市)的单季稻种植区,重点防治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大螟、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白叶枯病、黑条矮缩病,密切关注细菌性基腐病、水稻线虫病、条纹叶枯病、穗腐病。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1)稻田耕沤灭螟技术:在螟虫越冬代化蛹高峰期(赣南3月20日、赣中4月1日、赣北4月10日前),翻耕冬闲田、绿肥田,灌深水浸沤,使螟虫不能正常羽化,达到杀蛹灭螟、降低发生基数的目的。
冬种田在收获后及时耕沤,也有一定灭螟效果。
(2)选用抗病品种防病技术:选用抗(耐)稻瘟病和稻曲病品种,淘汰抗性差、易感病品种,及时轮换种植年限长的品种,是预防稻瘟病和稻曲病的根本措施。
(3)种子消毒预防病虫技术:早稻预防恶苗病和稻瘟病,用25%咪酰胺乳油2000~3000倍液间歇浸种24~36小时,直接催芽播种;中晚稻预防秧苗期稻蓟马、稻飞虱和稻瘿蚊,用吡虫啉拌芽谷,用量为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克拌稻种2.5公斤。
(4)秧田超级送嫁药预防大田病虫害技术:秧苗移栽前2~3天,喷施超级送嫁药,预防或减轻大田病虫的发生为害。
早稻亩用40%三唑磷乳油100毫升或5%氟虫腈悬浮剂60毫升加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60克对水30公斤喷雾,预防螟虫和稻瘟病等;中晚稻亩用40%三唑磷乳油100毫升或5%氟虫腈悬浮剂60毫升加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克对水30公斤喷雾,预防稻蓟马、螟虫。
(5)稻鸭共育治虫治草技术:在水稻分蘖盛期,每亩稻田放养15日龄鸭子12~15只,破口前收鸭。
通过鸭子的取食和活动,减轻纹枯病、稻飞虱和杂草等发生为害。
(6)性引诱剂诱杀二化螟技术:使用二化螟性引诱剂诱杀二化螟雄蛾,使雌蛾不能正常交配繁殖,减少下代基数,减轻发生危害。
在二化螟主害代蛾期,亩放一个诱捕器,内置诱芯1个,每代放一次,诱捕器应高出水稻30厘米。
(7)灯光诱杀害虫技术:每30~50亩稻田安装一盏频振式杀虫灯,杀虫灯底部距地面1.5米,诱杀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多种水稻害虫。
在4月中旬~l0月上旬,每晚天黑至夜间12点开灯。
(8)生物农药应用技术:推广使用生物农药防治水稻病虫害,用井冈霉素或井冈霉素和蜡质芽孢杆菌的复配剂防治纹枯病、稻曲病;用枯草芽孢杆菌或春雷霉素防治稻瘟病;用农用链霉素防治细菌性条斑病;用苏云金杆菌、阿维菌素防治螟虫、稻纵卷叶螟。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及推广对策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及推广对策水稻病虫害是制约我国水稻生产的重要因素。
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往往依赖于化学农药,但农药的过度使用造成了环境污染和农产品安全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绿色防控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一些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并提出推广的对策。
一、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是利用自然界中的天敌、病原体、寄生物等对水稻病虫害进行防治的方法。
常用的生物防治技术包括昆虫防治、真菌防治、细菌防治、病毒防治等。
昆虫防治技术主要利用昆虫天敌对水稻害虫进行控制,如利用寄生蜂对水稻三化螟进行控制;真菌防治技术则是利用真菌病原体对水稻病原菌进行控制,如利用拮抗真菌对水稻纹枯病进行控制。
生物防治技术具有环境友好、不会产生抗药性等优点,但其防治效果相对较差,需要大量的投入和耐心。
二、多线抗性品种选育多线抗性品种是指在一个品种中同时具有多种病虫害的抗性。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和传统育种方法,可以培育出多线抗性品种。
多线抗性品种可以减少对病虫害防治的依赖,从而达到绿色防控的目的。
多线抗性品种还能提高水稻的抗逆性和产量,提高农民的收益。
三、区域化病虫害监测与预警技术区域化病虫害监测与预警技术是指对特定区域内的病虫害进行连续监测和预测,以便及时采取防控措施。
通过分析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气象条件等因素,可以准确预测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趋势,及时进行防治。
区域化病虫害监测与预警技术可以帮助农民科学合理地利用农药,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提高防治效果。
四、土壤改良技术土壤改良技术是通过改变土壤性质和增强土壤肥力,提高水稻抗病虫害能力的技术。
常用的土壤改良技术包括有机肥的施用、土壤修复、有机物覆盖等。
土壤改良技术可以改善土壤的结构和肥力,增加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数量,减少病原菌和害虫的发生。
土壤改良技术还可以提高水稻对抗逆境的能力,提高产量和品质。
针对以上绿色防控技术,应制定相应的推广对策,以确保其在实际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应加强科研力量的支持,提高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水平和推广能力。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式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式1. 引言水稻,咱们的“米饭之父”,在中国可是不可或缺的主食。
可别看它外表平静,实际上,它可是个多病多灾的小家伙。
各种虫子、病菌时刻伺机而动,想要把它们的美味大米搞得“鸡飞蛋打”。
不过,今天咱们不聊“悲惨”的故事,而是来聊聊那些绿色防控技术,帮助咱们的小水稻们轻松过关,继续为咱们提供美味的米饭。
2. 绿色防控的概念2.1 什么是绿色防控?哎,绿色防控听起来高大上,其实就是用一种环保、健康的方法来保护咱们的水稻。
说白了,就是让水稻和虫子、病菌斗智斗勇,既不伤了大米的“体面”,也不让环境受污染。
像什么化学农药,那是要让水稻不知不觉中吃了“药”,对人和自然都有害,所以咱们得找更聪明的方法。
2.2 为什么选择绿色防控?那么,大家可能会问了,绿色防控到底好在哪里呢?首先,咱们的米饭更加安全。
用化学药剂的话,吃到嘴里的大米可能就被污染了,谁敢说吃了没事?其次,绿色防控让咱们的土地也能休息一下,环境友好,人人有责呀。
再说,虫子们也是有家有口的,不想让它们饿肚子。
选择绿色防控,咱们的水稻才会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
3. 绿色防控技术模式3.1 生态防控说到绿色防控,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生态防控。
简单来说,就是利用自然界的力量来“打败”虫子和病菌。
比如,咱们可以引入一些有益的昆虫,比如瓢虫,专门吃那些“捣蛋”的害虫。
听起来像是“打小报告”的好办法,结果却能让稻田里变得“安静”多了。
另外,还可以在稻田旁边种些花草,吸引鸟儿和其他小动物来捉虫,简直是个“自然捕手”。
这就好比请朋友来聚会,大家一起“打猎”,保证丰收的同时,咱们的稻田也热闹非凡。
3.2 生物防控接下来是生物防控,这玩意儿就有点像“医生”的角色了。
咱们可以使用一些天然的生物制剂,比如某些细菌、真菌,来对付病虫害。
这些“医生”不仅安全,还能有效地让水稻远离那些烦人的虫虫和病菌。
就像是给稻田打了疫苗,健康又放心!比如,有些微生物可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就像是打了个强心针,水稻自己就能抵抗病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方案一、目标示范区总体防控效果达80%以上,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
二、防控策略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以稻田生态系统为中心,将防控关口迁移,空出预防性。
优先采用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等非化学防治技术措施,养活病虫害发生基数,突出种子处理、带药移栽、破口抽穗期保护等预防性措施,协调应用高效、环保药剂防治技术。
保障水稻产量、质量和稻田生态安全。
三、主要技术措施(一)防控重点重点预防稻瘟病、稻曲病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控稻飞虱(白背飞虱、褐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和纹枯病,注意防治粘虫。
(二)非药剂预防技术1、农艺措施。
(1)选用抗(耐)病虫的水稻品种,避免种植高(易)感品种。
(2)健身栽培。
加强水肥管理,适时晒田,避免重施、偏施、迟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水稻抗逆性。
(3)清洁田园。
在秧田期以前彻底处理田间及周边的病稻草,不能用病稻草做盖种、催芽、保温的覆盖物,养活病原菌。
2、生态调控。
采用生态调控和农艺措施提高稻田的生物多样性,发挥自然控制作用。
(1)示范区田边和田埂不使用除草剂,也不进行人工除草,保留禾本科杂草和显花植物,为天敌提供过渡寄主和栖息地,可以显著提高寄生蜂等天敌的控害能力。
(2)示范区田埂种植万寿菊、凤仙花、芝麻、大豆等显花植物,保护和提高蜘蛛、寄生蜂、黑肩绿盲蝽等天敌的控害能力。
(3)示范区田边种植诱集植物香根草,间隔3-4 米种植1 丛,诱集二化螟和大螟产卵,在香根草上的卵可以孵化,但不能完成幼虫历期,这样可逐步减少螟虫的种群基数。
3、生物防治。
因地制宜。
选择稻蛙共生、稻鸭共育、稻鱼共生、人工释放天敌等生物防治技术。
(1)稻蛙共生。
建立稻蛙共生生态系统,稻田为蛙提供生存场所,蛙通过捕食水稻害虫减少虫口基数,通过活动实现抑草控草,改善稻田小气候,促进水稻健康生长,形成食物链的良性循环。
①蛙苗投放时间及数量:选择在插秧结束秧苗返青成活后进行。
放养密度10000 只/ 亩左右;②蛙池建设:蛙池根据稻田的形状来建设,宽80-100 厘米,深20-50 厘米,安好围网、天网、进出水管,注意防范蛇、鼠、鸟的攻击,勤换水,保持蛙池水清洁;③食堂建设:食台要高于稻田10-20 厘米,食盘上有变质的饲料要及时处理,围网和天网有破损的立即修复,食盘要定位,不能随意变动,冬季要注意防冻,加盖稻草;④定时投料:定时早晚投料。
(2)稻鸭共育。
水稻分蘖初期,将15-20 天的雏鸭放入稻田,每亩放鸭10-30 只,水稻齐穗时收鸭。
通过鸭子的取食活动,减轻纹枯病、稻飞虱、福寿螺和杂草等病虫草的发生为害。
(3)稻鱼共生。
按照当地习惯进行,养鱼稻田早放水、早整地、旱插秧、早放苗种,在插秧后3-5 天,即水稻插秧苗开始返青时放鱼即可。
4、理化诱控。
(1)性信息素诱杀。
从稻纵卷叶螟迁入代蛾始见期开始,示范区集中连片使用性诱剂,通过群集诱杀或干扰交配来控制害虫基数。
选用干式飞蛾诱捕器和持效期2 个月以上稻纵卷叶螟性诱剂诱芯,平均每亩放置1 个,放置高度以水稻分蘖期距地面50cm、穗期高于植株顶端10cm为宜。
(2)害虫诱捕器、杀虫灯诱控鳞翅目害虫。
(三)药剂防治技术首先必须明确,化学防治是基于上述非化学技术仍难以控制病虫发生为害时采取的最终措施,而不应在病虫发生的初期就喷药。
药剂防治遵循四个原则:一是普及种子处理技术。
二是优先使用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生态友好型药剂,提倡不同作用机理药剂合理轮用与混配,避免长期、单一使用同一药剂。
三是注重施药技术,提倡不同作用机理药剂合理轮用与混配,避免长期、单一使用同一药剂。
三是注重施药技术,提高防治效果。
四是严格按照农药使用操作规程,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稻鱼、稻蛙、稻鸭等农业生态种养区域必须慎重选用药剂,水稻扬花期慎用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等),减少对授粉昆虫的影响,禁止使用含拟除虫菊酯类成分的农药,慎重使用有机磷类农药。
重点推行“一浸二喷、叶枕平定时”施药防控水稻主要病虫害的技术。
一浸:种子药剂浸种(或包衣)处理;二喷:在水稻生育后期打两次药,即田间1/3 ——1/2 的植株到达“叶枕平”时打第一次药,破口期(5%始穗,或第一次打药后7——14 天)打第二次药;“叶枕平”:剑叶叶枕与倒数第二叶叶枕持平。
1、种子处理技术。
重点针对稻瘟病(黄、叶瘟)、恶苗病、稻飞虱、稻水象甲等。
(1)针对稻瘟病(苗、叶瘟)、恶苗病的处理技术。
①处理药剂:280 克/ 升异噻菌胺·肟菌脂悬浮种衣剂(毒性为低毒)+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碧护)。
对稻瘟病的持效期约70 天。
②药剂剂量:按每公斤干种子拌280 克/ 升异噻菌胺·肟菌脂悬浮种衣剂(入田)4 毫升+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碧护)1 克。
③拌种液配制:按每公斤干种子计算,拌种药剂兑水40 毫升混合均匀,配成拌种液。
④干种子拌种,在水稻浸种前2 天进行,将配制好的拌种液与种子充分搅拌混合,使药液均匀分布在种子上,彻底阴干后,再按常规方法进行浸种催芽。
(2)针对稻飞虱(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稻水象甲等的种子处理技术。
①处理药剂:600 克/ 升吡虫啉悬浮种衣剂(高巧)+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碧护),对稻飞虱、稻水象甲持效期较长。
②药剂剂量:按每公斤干种子拌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高巧)+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碧护)1 克。
③包衣液配制:按每公斤干种子计算,拌种药剂兑水5 毫升混合均匀,配成包衣液。
④拌种方法:将催芽后的种子摊在塑料薄膜上(或放在塑料盆中),将配好的包衣液倒在种子上,搅拌均匀,放在通风处摊开阴干(放置8 小时左右)后播种。
或按常规方法进行浸种催芽,在催芽露白时用配制好的搅种液与种子充分搅拌混合,使药液均匀分布在种子上,彻底阴干后播种。
2、本田期药剂防治技术(1)提高稻株抗逆性,增强水稻功能叶的光合作用,减轻病虫害发生。
水稻移栽后5-7 天叶面喷雾;①采用“菌盾”每亩250 毫升300-500 倍液;②或用30%甲霜·噁霉灵水剂(瑞苗清)1875 倍液+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碧护)7500 倍液;③或5%氨基寡糖素水剂(海岛素)1000 倍液。
破口期叶面喷雾:①亩用“苗盾” 250 毫升+“水稻宝”250 毫升,稀释300-500 倍;② 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碧护)7500 倍液+210 克/ 升单硅酸水溶液(融地美)1000 倍液+安融乐助剂5000 倍液;③或5% 氨基寡糖素水剂(海岛素)1000 倍液。
(2)预防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根据田间调查监测结果进行。
①突出稻瘟病,兼治稻曲病和纹枯病。
水稻分蘖期田间发现叶瘟急性病斑时挑治叶瘟,叶面喷施可选用1000 亿孢子/ 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5%氨基寡糖素水剂(海岛素)等生物农药控制病害扩展;水稻后期采用“二喷” 技术、叶面喷施可选择10%丙硫唑悬浮剂(温纳洛)、40% 稻瘟灵乳油(富士一号)、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拿敌稳)等药剂。
②突出稻曲病,兼治稻瘟病和纹枯病。
水稻后期采用“二喷”技术,叶面喷施可选择10%丙硫唑悬剂(温纳洛)、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拿敌稳)、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爱苗)、43%戊唑醇悬浮剂(好力克)、12.5%氟环唑悬浮剂(欧博)等药剂。
(3)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水稻主要害虫等,根据田间调查结果进行。
①稻飞虱:重点防治褐飞虱和白背飞虱。
药剂防治重点在水稻生长中后期,孕穗抽穗期百丛虫量1000 头、穗期百丛虫量1500 头时对准稻丛基部喷雾,喷雾选用醚菊酯、烯啶虫胺、吡蚜酮、呋虫胺、70%烯啶、噻嗪酮水分散粒剂等药剂。
②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均可通过非化学措施进行防治,尽量不喷施化学农药。
水稻分蘖期植株对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为害具有一定的补偿功能,当卷叶率50%以下时,可以弃治,利用自然天敌控害和植株补偿作用,只有当稻纵卷叶螟大量集中迁入,水稻处于拔节孕穗末期时,需要采取药剂防治保护功能叶片。
防治药剂选用甘蓝夜蛾NPV、金龟子绿僵菌、Bt 、短稳杆菌等微生物农药,避免喷施化学药剂。
(4)施药器械:采用高工效、低容量静电喷雾器,实施精准施药,提高农药利用率。
五、防控效果调查(一)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调查1、调查区域。
有代表性示范区、完全不防治区和农民自防区。
2、调查时间。
分别于水稻分蘖末期、乳熟期调查2次。
3、调查方法:5 点取样,每点查5 丛稻,共查25丛稻。
(1)稻瘟病:调查叶瘟的病叶数、发病级数、计算叶瘟的病叶率和病情指数;调查穗瘟的病穗数、发病级数,计算穗瘟的病穗率和病情指数。
结果计入表1.(2)稻曲病:调查病穗数、发病级数,计算病穗率和病情指数。
结果计入表2.(3)纹枯病:调查病株数、发病级数,计算病株率和病情指数。
结果计入表3.(4)稻飞虱:采用盆拍法调查白背飞虱、褐飞虱成虫和若虫的百丛虫口数量。
结果计入表4.(5)稻纵卷叶螟:调查百丛成虫量和卷叶率。
结果计入表5.(6)二化螟:调查枯鞘率和枯心率。
结果计入表 6.(二)测产验收在水稻成熟收获期,对示范区和农民自防区按照水稻测产验收办法进行理论测产和田间实割实测,结果填入表7 和表8.(三)稻米农药残留检测水稻收获后,将绿色防控区域的稻米抽检送相关检测机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