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部分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市部分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八年级语文
第Ⅰ卷
一、(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2分,共22分)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记载.(zǎi)粗糙.(cāo)锐不可当.(dǎng)
B.炽.热(zhì)倔.强(jué)潜.滋暗长(qián)
C.纤.维(xiān)蝉蜕.(tuì)恹.恹欲睡(yàn)
D.瞥.见(piē)洗涤.(dí)鳞次栉.比(zhì)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自古以来,燕子就是诗词歌赋中的重要角色。

北宋晏殊的《破阵子·春景》以燕子开篇,寥寥数笔,春天的便跃然纸上。

现代作家也一样,对春燕,把燕子刻画得细致入微,惟妙惟肖。

郑振铎先生的《燕子》,流畅,脍炙人口。

在他笔下,燕子在阳光下微风中翩跹起舞的景象,是春天最诱人的风景。

A.勃勃生机刮目相看简单
B.朝气蓬勃情有独钟简单
C.勃勃生机情有独钟简洁
D.朝气蓬勃刮目相看简洁
3.下面一段话有语病的一句是()
近年来,①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老百姓的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

②但城市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改善,也导致市区生活垃圾产生量快速增长。

③垃圾处理问题已成为城市管理领域的重大课题。

④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已是当前的重点任务。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冬天在常人眼里是肃杀寂冷的,但在大师笔下,却美得高贵而深沉,充满韵味。

郁达夫的□江南的冬
日□,就像婉约娴静的江南女子,举手投足间尽显风情□朱自清的《冬天》,描绘父亲为孩子夹豆腐的情景,洋溢着温馨和幸福□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清香。

A.《》;,
B.“”,、
C.《》,、
D.“”:,
5.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A.颔联两句,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B.颈联两句,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

C.“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

D.这首诗角度新颖,艺术构思不落俗套,抒发情感深沉饱满。

阅读《大自然的神功——自净》,完成下面小题。

大自然的神功——自净
①大气、土壤和水受到污染后,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生物等作用,使自己逐渐恢复到正常的状态,这就是大自然的“神功”——自净。

②水的自净能力是非常强大的。

印度的恒河被佛教徒视为圣河,他们认为河水能消灾除难,强身健体。

因此,每一位教徒都爱到河中沐浴,甚至有人在此投水“升天”。

河水中常常漂起尸体,尸体火化后骨灰也被倒入河中。

即便如此,虔诚的教徒仍然一边沐浴,一边开怀畅饮。

奇怪的是,他们并没有因此而生病。

③辽阔的海洋是地球上最大
..的“清理场”。

石油是海洋最主要的污染源。

海上油田的开采以及运输油轮的泄漏,都可以造成大面积的海洋污染。

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科威特有几十万吨原油流入海洋,所到之处生物遭受灭顶之灾。

但是经过10年左右的时间,受害的海域生态大都恢复了正常。

④陆地的自净能力也令人惊叹。

海湾战争中,泄漏的石油在科威特的沙漠里形成了一个50平方千米的“油湖”,清除它们十分困难,且耗资巨大。

就在人们对此束手无策的时候,大自然显示其“自净”的本领:流动的沙粒覆盖了油层,沙层中长出了绿色的小草,沙漠中异常的高温也促使了原油的分解和挥发。

⑤但是,人类不要以为大自然具有自净能力就可以对它们为所欲为。

要知道,大自然的承受能力和自
净能力是有限度的,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人类还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

6.下克对本文的说明对象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水的自净能力是非常强大的。

B.辽阔的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清理场”。

C.陆地的自净能力也合人惊叹。

D.大自然的自净神功。

7.下面对第③段画线句子说明方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使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B.使用了打比方、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C.使用了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D.使用了打比方、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8.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的结构形式是总——分——总。

B.“石油是海洋最主要的污染源”一句属平实说明。

C.第③段中加点的“最大”一词不能删掉,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

D.大自然的自净能力是非常强大的,人类可以对它们为所欲为。

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下面小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9.下面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池.非不深也池:护城河
B.委而去.之去:离开
C.多助之至.至:到达
D.天下顺.之顺:归顺,服从
10.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B.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C.寡助之至.
D.亲戚畔.之
11.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是继老子之后的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被尊称为“亚圣”。

B.本文论述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时,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

C.文章最后将“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突出人心向背对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影响。

D.通过学习本文,我们能够体会到孟子的文章气势充沛,逻辑严密,说服力强的特点。

第Ⅱ卷
二、(本题共1小题,每空1分,共8分)
12.请将下面诗句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
(2)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
(3)天接云涛连晓雾,___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渔家做》)
(4)___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5)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

(晏殊《浣溪沙》)
(6)月下飞天镜,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渡荆门送别》)
(7)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以禽鸟来表现早春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6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乙】同敞①“有文武材,意气慷慨。

每出师,辄跃马为诸将先。

或败奔,同敞危坐不去,诸将复还战,或取胜,军中以是服同敞。

顺治七年,大兵破严关,诸将尽弃桂林走。

城中虚无人,独式耜②端坐府中,适同敞自灵川至,见式耜,式耜曰:“我为留守,当死此。

子无城守责,盍去诸?”同敞正色曰:“昔人耻独为君子,公顾不许同敞共死乎?”式耜喜,取酒与饮,明烛达旦,侵晨被执,谕之降,不从。

令为僧,亦不从。

乃幽之民舍。

虽异室声息相闻两人日赋诗倡和。

阅四十余日,整衣冠就刃,颜色不变。

【注】①同敞:张居正的曾孙,②式耜(sì):即瞿式耜,和张同敞同为抗清名臣。

13.解释下列字词的含义。

(1)或败奔或:_______________(2)诸将尽弃桂林走走:_______________
14.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军中以是服同敞。

15.文中同敞的事例证明了“威武不能屈”的道理,请结合选文内容说明理由。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4分)
阅读《清水麻鞋》,完成下面小题。

清水麻鞋
秦岭
①一直想脚穿麻鞋,与时光一起走走。

那脚印,该是另一番样子吧。

②在天水城求学时,我隔三差五就要蹭几趟新华书店。

某天,突然发现书店一侧的土特产市场冒出了一家出售清水麻鞋的摊位。

摆摊的少年不仅脚空麻鞋,手里还捧着一部世界名著,眼睛一眨不眨地盯在书页上。

一聊方知,少年来自清水,家中贫困,全靠母亲编麻鞋为生。

为了卖他价,他只好辍学到天水租房卖鞋。

他告诉我,清水麻木鞋自古有名,当年杜甫写过“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的诗句,于右任途经清水时写过《清水麻鞋歌》,吉鸿昌在天水举办武术大赛时,奖品就是清水麻鞋……那一刻,我眼前的麻鞋似乎不是麻鞋了,而是蓄满远古哨音的鸽子,是写满文化符号的信笺,是充满五谷味道的炊烟。

③蓬乱的头发,黝黑的皮肤,稚气未脱的脸。

少年也就十三四岁。

④“大哥,您买一双吧!”少年的热切期待像透明的火焰。

“买,一定买!”我说。

⑤少年蹲下身子,不厌其烦地帮我试穿了至少五六双麻鞋。

一问价钱,每双四元,我顿时窘红了脸。

这价钱在当年至少可以买三部小说的。

为表示歉意,我主动把新买的一本书借给他。

几天后,他还我的书多了一层用旧报纸折的书皮。

“大哥,您是第一个给我借书的人。

很想送您一双麻鞋,可我……送不起……”泪花在他的眼睛里打旋儿,但没有滴下来。

我没见过这样的泪,对!清清如水、如水清清的那种,照得见麻鞋和大地。

⑥终于走进清水,是我参加工作以后。

古老、清澈的牛头河两岸荡漾着一层层碧波绿浪,那便是茂密、修长的麻汇成的无边海洋。

县城的一家店铺里,几位正在编麻鞋的大姐配合默契,有的盘扎鞋底,有的穿扎鞋帮,有的缠扎鞋鼻,有的搓扎鞋带,有的勾扎鞋穗。

那细柔的麻线、麻绳、麻辫在他们手中如白练飞舞。

柜台上的一摞摞成品麻鞋,分明对我发出久违的呼唤。

⑦可是,时过经年,我已习惯了用皮鞋迎合流行与时尚。

麻鞋再好,似乎已沦为不入流的黑白照片。

儿时有关麻鞋的梦想像蒸气散尽的一口老锅,只剩锅底的一片清凉。

我并没买麻鞋,但没忘打听当年那个少年。

大姐说:“连个名字都没有,咋找哩?那一茬人,都外出打工了。

”说话间,柜台上的麻鞋居然被游客抢购一空。

一位来自江南的老者感叹:“我找了半辈子麻鞋,没想会在这里。

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永远是最时尚的。


⑧时光荏苒。

我在几千里之外的天津落脚后,某天应邀赴四川参加一个老乡茶话会,主持活动的是一位甘肃籍成功人士,身着传统直领对襟真丝汉服。

我意外发现,他居然脚穿一双麻鞋。

“先生脚下,可是清水麻鞋?”我试探了一下。

“大哥好眼力!我想告诉您的是,您是我特意安排邀请的嘉宾。


⑨他,正是当年那个卖麻鞋的少年。

他告诉我,甘肃人下四川,真正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啊!可穿上母亲编的清水麻鞋,他发现不管多难的路,都可以走一走的。

“那年去清水,我曾打听过您哩。

”我感叹。

“可归根到底,是我找到了大哥您啊。


⑩那天,他特意送我一双崭新的清水麻鞋。

鞋盒上书有于右任的《清水麻鞋歌》:“老农自矜麻鞋好,并谓麻鞋制作巧。

闻客明日西南行,愿助轻足赴蜀道。

”飞回天津的当天,我就穿上了清水麻鞋,一抬脚,却发现走进了岁月。

1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与“清水麻鞋”相逢的三段经历。

17.结合语境,品析第②段画线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摆摊的少年不仅脚穿麻鞋,手里还捧着一部世界名著,眼睛一眨不眨地盯在书页上。

18.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第②段中,引用杜甫的诗句,只是为了突出清水麻鞋的历史悠久。

B.第③段中,“蓬乱的头发,黝黑的皮肤”既写了少年的样子,也为后文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

C.第⑤段中,少年“泪花在他的眼睛里打旋儿”,表明少年因为贫穷而悲伤,他立志要通过卖鞋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D.第⑦段中,“麻鞋再好,似乎已成为过时的东西。

”“似乎”二字不可缺少,这既为下文再见麻鞋埋下伏笔,也含蓄地写出了作者心中难以割含那份“麻鞋情结”。

E.本文以麻鞋为线索,拾取了匆匆岁月中的点点感慨,揭示了作者对人生的思索,平淡的叙述中蕴含着真
情。

19.联系全文,分析第⑩段中“一拍脚,却发现走进了岁月”这句话的含义。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0分)
(一)综合性学习(5分)
某班开展“推进垃圾分类,我们在行动”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一位同学为活动搜集了四则材料,请按照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某区健全生活垃圾收运体系。

采用车载桶装、密闭运输、压缩直运等收运方式,统筹安排分类运输路线、时段和作业组织,提高运输效率和管理水平。

【材料二】某区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

目前,全区已打造完成3所垃圾分类精品示范学校;完成了7个示范村建设;基本打造完成了20个垃圾分类精品示范小区。

【材料三】某区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截至目前,累计开展活动72次,1400余名党员现场参与,累计发放宣传材料6.1万份,宣传品4.7万份。

【材料四】
2014-2018年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值
20.上面材料中,与“推进垃圾分类,我们在行动”主题无关的一则是_____________。

21.根据上面相关材料,概括在推进垃圾分类活动中所采取的措施。

(二)名著阅读(5分)
22.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它,色彩丰富,身体是棕栗色,但胸部,尤其是内侧是柔和的粉红色;它,看起来天真温顺,实则是
食肉动物,一个打猎时手段毒辣得罕见的猎手;它常用亲吻般的“拧”将猎物麻醉,再享用大餐;它的尾部还会亮起一盏信号灯,让自己闪闪发光……
以上文字描述的“它”是指_______________,它的主要猎物是蜗牛。

这种昆虫在法国昆虫学家
_______________(作者)的《昆虫记》中有详细的介绍。

23.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我住在他设在预旺堡的司令部的院子里,因此我在前线常常看到他。

附带说一句,司令部——当时指挥三万多军队——不过是一间简单的屋子……他同部下一样,只有两套制服,他们都不佩军衔领章。

他有一件个人衣服,孩子气地感到很得意,那是在长征途上击下敌机后用缴获的降落伞做的背心。

这是《红星照耀中国》中描述彭德怀的一段文字,请结合上述情节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六、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24.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场独特的旅行,走着,走着,我们会发现,旅途的经历让我们的思想和行为等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或变得懂事了,或变得自信了,或变得宽容了……
请以“走着走着,我变得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不少于600字。

③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④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