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史的复习方法
怎么背中国历史知识点呢
怎么背中国历史知识点呢
要背诵中国历史知识点,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来提高效率和记忆效果:
1. 时间线法:首先,了解中国历史的大致时间线,将历史事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这样可以帮助你建立起一个宏观的历史框架。
2. 主题分类法:将历史知识点按照不同的主题进行分类,例如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成就、重要人物等,这样可以帮助你系统地掌握每个主题下的关键信息。
3. 故事串联法:将历史事件编织成故事,通过故事情节来记忆历史人物和事件。
这种方法可以让历史知识更加生动,易于记忆。
4. 关键词记忆法:对于每个历史事件,提炼出关键词或关键句,通过重复记忆这些关键词,来加深对事件的理解和记忆。
5. 图像联想法:利用图像来帮助记忆,比如将历史事件与某个图像联系起来,通过视觉记忆来加深印象。
6. 反复练习法:通过反复阅读和背诵,加强记忆。
可以设置每天背诵一定的量,逐步增加,直到能够流畅地复述整个历史脉络。
7. 互动学习法:与同学或朋友一起学习,通过讨论、问答等方式,增加学习的互动性,提高记忆效果。
8. 应用实践法:将学到的历史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比如写作、演讲或辩论,这样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9. 定期复习法:定期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复习,避免遗忘。
可以制定复习计划,确保每个知识点都能得到巩固。
10. 利用辅助工具:使用历史年表、时间轴、思维导图等工具,帮助自己更好地组织和记忆历史知识。
通过这些方法,你可以更系统、更有效地背诵中国历史知识点,从而在考试或日常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答题技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答题技巧
1.熟悉历史人物和事件,了解其背景和影响。
2. 掌握历史概念和术语,例如革命、改革、现代化等。
3. 关注历史的演变和趋势,例如中国近代史的三个时期: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4. 着重学习革命和改革的历史事件,例如太平天国、义和团、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等。
5. 学会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和结果,例如南北战争导致了清朝的倒台,文化大革命导致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停滞。
6. 考虑历史事件的多重影响,例如辛亥革命不仅导致了清朝的倒台,还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7. 了解历史事件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例如开放政策和改革开放的出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8. 学会比较历史事件和现实生活的联系,例如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对现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影响深远。
9. 注意历史事件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例如文化大革命是建立在中国特有的革命思想和文化传统上的。
10. 总结历史事件的经验和教训,例如从中国近代史中可以得出发展经济、政治和文化必须坚持改革和开放的结论。
- 1 -。
怎样复习中国现代史
怎样复习中国现代史中国现代史既是一部屈辱的列强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探索史。
中国近代史的复习是要紧紧围绕这两条线索,紧扣课标与课本进行复习。
复习的任务是依托课程标准,对已经完成的新授教学内容进行复习。
在复习中,根据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对前面学过的知识进行总体复习,巩固基础,提升能力。
一、合理制定复习计划,安排复习进度期末复习的时间是比较短暂的,进行复习时需要教研组全体成员共同参与研究,协商制定复习计划,合理地制定复习进度,确保复习有质有量有序地顺利结束。
二、科学运用复习方法,编制复习提纲复习中运用科学的复习方法,编制复习提纲,才能保证复习的效率。
复习的流程可以是这样的。
1、编制提纲,明确复习目标。
编制复习提纲时,要从学生的学习水平出发,突出重点、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确立复习目标,结合知识点的分布让学生分析、理解复习目标。
目标制定要体现出知识性智能性。
2、自主复习教材,构建知识网络。
复习过程中,学生要借助提纲,通过读书、看笔记把要复习的知识进行梳理,画出知识网络图。
这一过程重在理清知识内在体系与联系,明确哪些是重点知识、主干知识和相关联的知识。
在梳理的过程中,把存在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以方便小组讨论时合作解决。
3、组内交流,互助落实。
把自主学习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组内合作交流,解决不了的问题,准备在组间交流。
4、组间交流,合作达标。
由各组展示在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展示构建起来的知识网络图、小组合作的成果。
对于共性的问题,由教师重点点拨、讲解,归纳出一些学生不易掌握的解题方法和规律。
5、总结规律、拓展提升。
教师针对问题和重点知识设计练习题,要注重知识,兼顾能力。
通过有针对性地练习,使学生在巩固中掌握知识,在运用中转化能力,在能力展示中有所创造。
使学生通过练习能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6、巩固训练,达标测评。
教师要根据复习目标,编制有针对性的巩固训练题,一般以5—8个为宜,限定时间完成,组内交换批阅。
高考中国现代史的复习计划
高考中国现代史的复习计划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以下是搜索整理的关于2017中国现代史的复习计划,供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网!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中国现代史的四个阶段1. 1949年----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2. 1956----1966文化大革命开始,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和开始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时期;3. 1966----1976年文革结束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受挫时期;4. 1976----至今,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
高三复习时间规划第一轮复习:7月到12月,第一轮复习主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
具体的步骤和安排可以按照课本的顺序,新课标之后采取专题史的形式也没有必要打破,主要是为了唤起高一高二学习历史的记忆。
由于高中两年学的知识量多所以第一轮的复习都是比较详细的所以大家第一轮复习要跟的上杰节奏。
这段时间尽可能的弄清这两个东西,第一,这个时期历史发展的主线是什么?第二,要注意尽量全面掌握知识点,所以这些细节的考察需要大家在第一轮复习的时候就夯实自己的基础,让知识体系尽量的全面。
这个时期知识点为主,可以适当的做一些真题,培养做高考题的感觉以及对于难度的把握。
要先在第一轮复习扎好根,以便于后面的复习进度。
第二轮复习1月到3月,就是我们利用第一轮复习的知识点进行列出整体的框架,对知识点进行重新的整合。
例如:教材使用专题史的形式,我们就转而采用编年史的角度,将整个历史的知识通过另外一条线索穿起来。
这么做还可以让原本因为编写的体例而不得不分散在各本教材的知识重新整合在一起,从而有利于我们看到具体到某一个具体的时间段的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先后发生的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构建起来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
初三学习中的历史知识点与记忆方法
初三学习中的历史知识点与记忆方法历史学科作为中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不仅对学习者的历史观念和人文素养具有重要影响,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然而,对于初三学生来说,面对繁杂的历史知识点,如何高效地掌握并做到记忆牢固成为了一个问题。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初三学习中的历史知识点与记忆方法。
历史知识点的分类和整理在面对众多历史知识点时,合理分类和整理是初中学生记忆的基础。
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地理位置、历史事件的原因与结果等多种维度进行分类和整理。
下面以“中国近代史”为例,简单介绍分类和整理的方法。
首先,按照时间顺序分类,可以将中国近代史分为鸦片战争前、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辛亥革命至新中国建立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分别介绍其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其次,可以按照地理位置分类,将中国近代史分为南方抗击侵略、北方抵制外来侵略等几个部分,分别介绍南方和北方在近代史中的角色和贡献。
此外,还可以根据历史事件的原因与结果进行分类,比如分析鸦片战争的原因、结果及其对中国带来的影响,分别探讨各自的相关内容。
记忆方法的选择与应用在分类和整理历史知识点之后,初三学生需要选择和应用合适的记忆方法来帮助他们更好地记忆历史知识。
1. 关联记忆法:通过将历史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事物进行关联,帮助记忆。
比如,通过将鸦片战争与战争的起因、战争的结果、战争的影响等关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帮助记忆。
2. 图表法:利用图表来整理历史知识点,比如时间轴、思维导图等,可以清晰地展示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和发展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3. 讲故事法:通过编写历史故事的方式来记忆历史知识点。
将历史知识点中的人物、事件等搬上一个个历史舞台,讲述一个个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记忆。
4. 口准记忆法:通过反复的朗读、背诵等方式来记忆历史知识点。
可以将关键信息写在卡片上,每日反复背诵,逐渐扩大记忆范围,提高记忆效果。
5. 多样化记忆法:根据自身的学习特点和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多种记忆方法进行综合应用。
中国近现代史5大记忆方法
中国近现代史5大记忆方法确记忆基础知识是学好历史的第一步,但对于没有入门的同学来说,历史知识纷繁复杂,千头万绪,简直无从下手。
其实这里边是有很多巧法的,用后可以既记得准、又记得狠。
以下介绍几种方法,如果学会用活,做到举一反三,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字头法抽出核心字(多为首字),串在一起,押韵更好,然后多念几遍即可。
例1.清朝最后的九个皇帝依次为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记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
例2.1842年签定的中英《南京条约》中开放的中国第一批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由南向北),记为广厦福宁上。
例3.戊戌六君子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记为谭刘林,杨杨康。
例4.1931年中共的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可记为靠贫联中限富,保中小灭地主二、谐音法基本方法同字头法,只不过要精选核心字及其谐音,使其既押韵,又有一定生动的意义。
例1.洋务派在中央和地方的代表共八人一-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沈葆桢、丁日昌,编为新(訢)翻(藩)译(李)坐(左)洞审(沈)日昌。
三、奇特联想法联想越奇特,记忆越深刻,因人而异,因事而异。
例1.民主革命思想家陈天华有两部着作《猛回头》、《警世钟》,记法为一边想一个叫陈天华的人猛回头撞响了警世钟,一边做转头动作,同时发出钟声响。
例2.军阀割据时,曹锟、段祺瑞控制的地盘及其支持者可联想为曹锟靠在一棵日本梨(直隶)树(江苏)上,饿(鄂湖北)得快干(赣江西)了。
段祺瑞端着一大碗(皖安徽)卤(鲁山东)面(闽福建),这(浙江)也全靠日本撑着呀!。
中国近现代史立体复习指导
中国近现代史立体复习指导“立体复习”是针对初四文科历史复习教学阶段,指导学生采用以某一历史现象为原点,对历史现象人物的活动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归纳以获得整体认识,并进而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本质的复习方法。
运用此方法可减小知识难度,增强理解能力综合能力提高复习效果,以达到复习目的。
中国近现代史的立体复习,首先,把中国近现代史划分为若干个历史阶段来复习,即:晚清史,北洋军阀史,南京国民政府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每一个历史阶段又根据发展特征再分为几个小阶段。
阶段复习史应重点剖析历史的阶段性特征,并举例说明。
其次,把本部分内容整理成六个专题史复习。
①1840—1842年鸦片战争,签订中英《南京条约》及附件,此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爱珲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③19世纪60—90年代,资本主义侵略加剧,清朝中央机构半殖民地化,中国海关管理权丧失,中国社会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④19世纪60—70年代,中国边疆地区出现新的危机。
⑤1883—1885年中法战争,签订《中法新约》,打开中国西南门户,法国不胜而胜。
⑥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⑦19世纪以来,帝国主义对华贷款和投资、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⑧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签订《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沦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⑨20世纪初,帝国主义干涉破坏辛亥革命,帮助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成果。
⑩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纷据割争,帝国主义加紧侵华,美日争夺激烈。
⑾1931—1945年,日本法西斯由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
⑿抗战结束后,美蒋勾结,发动了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国统区成了美国的殖民地。
⒀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继续与中国人民为敌。
中国近现代史复习教案:
中国近现代史复习教案:中国近现代史复习教案:第第1 1 课时: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单元知识内容目标要求识记理解运用过程与方法:在复习中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串联记忆、因果记忆等掌握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侵略与反侵略的历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近代史是一部列强的侵略史,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通过学习林则徐、左宗棠、邓世昌的英雄事迹,使学生认识到“抗击外国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要学习民族英雄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四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和签订的条约这一时期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教学难点:理解中国社会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原因以及从中得出的认识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观看视频,教师导入:同学们,看过视频,我们感受到了:古代中国是泱泱大国,文明源远流长,文化灿烂辉煌。
然而,走进近代,我们却逐渐落后于世界,饱受列强的侵略与奴役,经历了任人宰割的百年屈辱历史。
那这段历史从什么事件开始,到什么事件结束呢?对,这就是中国近代史,它从1840 年的鸦片战争开始,至1949 年的新中国成立结束,经历了旧民主主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这一时期中国一直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当中,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中国现代史开始。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林则徐虎门销烟及图√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和《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及圆明园残迹图√俄国侵占中国北方150 多万平方千米领土√左宗棠收复新疆√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中日《马关系约》的主要内容及危害√1900 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国人民的抗争史。
今天咱们就来复习第一课时: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板书课题)二、明确考标:三、学生自主学习:请同学们对照考标自主学习,完成导学案“考点梳理”的填空,分小组订正,再自主梳理一遍。
中国现代史复习教案
中国现代史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中国现代史的基本知识,包括重要事件、人物、现象等。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中国现代史的发展脉络,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2.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3.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4.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5.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 教学难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述、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资料等教学资源,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直观性。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进程1. 第一课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2. 第二课时: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3. 第三课时: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4. 第四课时:文化大革命的十年5. 第五课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六、教学内容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创与发展7. 21世纪初期的中国社会主义事业8. 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10.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七、教学重点与难点6. 教学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创与发展,21世纪初期的中国社会主义事业。
7. 教学难点: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八、教学方法1. 采用讲述、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资料等教学资源,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直观性。
现代中国历史知识记忆方法
现代中国历史知识记忆方法现代中国历史的学习和记忆的知识点相对来说是比较简单的,大那是很多同学还是觉得很难记,其实,只要我们注意记忆方法,就可以记住的。
下面由店铺给你带来关于现代中国历史知识记忆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现代中国历史知识记忆方法—对中国现代政治建设的认识(1)两种社会形态: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2)两个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两部宪法:《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
(4)四大制度: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基础。
②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是指导思想,政治协商是主要形式,政治协商会议是基本组织形式。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民族平等互助,团结在祖国大家庭内,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的制度。
④基层民主选举制度:改革开放新时期出现,直接民选,落实“依法治国”方针。
现代中国历史知识记忆方法—“一二三” 理解现代中国的外交(1)一个政策和宗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2)两大贡献: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3)三个时期:①奠基时期(50年代):“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方针,步入国际舞台;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②拓展时期(70年代):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
打开外交新局面。
③创新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全方位外交,积极参与联合国活动,致力于地区合作。
现代中国历史知识记忆方法—现代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阶段线索(1)过渡时期(1949~1956)①含义:从新民主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
②三项举措: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三大改造。
③一个创举: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政策。
④两个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生产力)和改造(变革生产关系)并举。
中国现代史复习知识点
中国现代史复习知识点筑波千鸟整理前言:本复习知识点,根据《中国现代史(上册)》(王桧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4月第3版),分类整理。
第一章北洋军阀统治的继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始名词解释:《新青年》: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思想史上最重要的刊物。
1915年创刊于上海,原名《青年杂志》,陈独秀主编。
“五四”前后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同时进行了新文化运动和文学改革运动。
1917年1月发表了胡适《文学改良刍议》、1917年2月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正式掀起文学革命。
1918年5月,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其上。
该刊还广泛译介外国文学。
1920年9月,它成为上海共产主义机关小组机关刊物,1926年7月终刊。
列举题: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华转播的表现:1、各地出现了一大批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进步刊物;2、宣传和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团体在全国各地陆续出现;3、大量马克思主义著作被翻译出版;4、涌现出一批积极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先进分子。
简答题: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改良派有哪些主张?1、好人政府。
社会上的“优秀分子”出来和恶势力奋斗,组织“好人政府”。
2、省自治和联省自治。
实行“省民自决主义”,各省制定宪法,实行自治,然后在省自治的基础上,建立一个“联省自治的共和国”。
3、制宪救国。
通过制定一部民主宪法,达到救国治国的目的。
4、废督裁兵。
进行裁兵运动。
裁撤下来的兵,去从事农、工矿业生产。
第二章国民革命北洋军阀的末路名词解释:北京政变:北京政变是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1924年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奉军精锐张学良、郭松龄部与吴佩孚在山海关一带激战正酣,北京城空虚之时,直系将领冯玉祥从前线倒戈回师,发动了北京政变。
结果使战局发生急剧变化,直军很快被奉军打败。
11月初吴佩孚率残军南逃,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
材料分析题:根据孙中山遗嘱,分析其中“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国民党一大决定的国民党三大政策、国民党一大的意义、国民党在国共第一次合作中的举措。
高三怎么记现代历史知识点
高三怎么记现代历史知识点现代历史是高中阶段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即将参加高考的高三学生而言,怎样高效地记忆现代历史知识点是一个关键问题。
下面将介绍几种方法,帮助高三学生记忆现代历史知识点。
一、建立概念框架在学习现代历史知识点之前,首先要建立一个概念框架。
可以参考历史教科书的章节内容,将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思想等归类整理。
例如,可以将战争事件、革命运动、社会变革等作为大的类别,然后在每个类别下详细列举相关的具体事件或人物。
这样做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整体的知识框架,有助于记忆和理解。
二、拓展阅读阅读是扩大知识面和深入理解历史的有效方法。
在学习现代历史知识点时,可以选择阅读相关的历史书籍、专题文章、历史杂志等。
通过拓展阅读,可以了解更多的历史事件细节、人物背景以及历史背后的社会背景和影响。
同时,拓展阅读也可以帮助建立对比和联想,使记忆更加深刻。
三、制作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机结构的图形化表达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整理和记忆知识点。
可以将现代历史知识点以一个中心主题为出发点,分别列出相关的子主题,再以此类推,形成一个有机的思维导图。
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图形、颜色和关键词等方法来标记和强化记忆。
同时,可以通过思维导图中的联想和关联来帮助记忆。
四、制定学习计划高三是紧张的备考阶段,时间宝贵而又不容许浪费。
为了高效地记忆现代历史知识点,建议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
可以将现代历史知识点分成若干个模块,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来复习和记忆。
同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时间,避免长时间的死记硬背,要注重理解和运用。
在学习计划中也要合理安排休息,保证身心健康。
五、小结复习学习的过程中,经常进行小结复习是巩固记忆的有效方法。
每天结束学习时,可以做一个简要的复习总结,梳理和回顾当天学习的内容。
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将重要知识点叙述一遍,加深印象。
通过反复的小结复习,可以巩固记忆,防止遗忘。
加分建议:- 利用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进行在线学习或查找相关历史知识,但要注意筛选可信的信息源。
中国现代史复习提纲
中国现代史复习提纲第⼀单元⾛向社会主义之路第1课中华⼈民共和国成⽴⼀、筹建新中国(第⼀届政治协商会议)(⼀)时间:1949年9⽉地点:北平(注:不能写成北京)(⼆)内容:1、制定《中国⼈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
临时:从1949年-1954年](1)新中国的名称:中华⼈民共和国(2)新中国的性质:中华⼈民共和国是⼯⼈阶级领导的、以⼯农联盟为基础的⼈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民是国家的主⼈。
2、选举中央⼈民政府领导----⽑泽东为政府主席3、确定:国旗为五星红旗;代国歌为《义勇军进⾏曲》;⾸都为北京;采⽤公元纪年。
(三)作⽤:为新中国的成⽴作好准备⼯作。
⼆、开国⼤典(新中国成⽴的标志)(⼀)中央政府第⼀次会议(1949,10.1下午2时)1、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针;2、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朱德为解放军总司令。
(⼆)⼤典盛况1、时间:1949年10⽉1⽇地点:天安门⼴场2、⽑泽东宣称:中华⼈民共和国中央⼈民政府今天成⽴了!3、54门礼炮28响(54门:象征五四运动;28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民英勇奋⽃28年的历史。
1921—1949)(三)新中国成⽴的意义1、标志新民主主义⾰命已经取得胜利,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2、中国⼈民站⽴起来,成为主⼈;3、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
三、解放⼤陆1951年10⽉西藏和平解放。
(标志祖国⼤陆获得统⼀,除港澳台外)第2课为巩固新中国⽽⽃争⼀、⼟地改⾰1、时间:1950--1952年底⽂件(法律依据):《中国⼈民共和国⼟地改⾰法》2、作⽤(意义):彻底废除了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地的主⼈;解放了农村⽣产⼒,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
⼆、抗美援朝(1950---1953年7⽉)1、为保家卫国(⽬的),中国⼈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
2、总司令:彭德怀英雄⼈物:黄继光邱少云3、结束:1953年7⽉《朝鲜停战协定》的签定4.意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提⾼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赢得了⼀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5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命英雄主义精神,⾰命乐观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三.补充:问答题:1.近年来,中央连续出台了指导农业和农村⼯作的⼀号⽂件。
考研中国近代史刚要的复习方法
考研中国近代史刚要的复习方法在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几门政治理论课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分值一般不到20%,偏低,试题的难度也不大,只要考生的复习方法到位,这是一门可以拿高分的课,正常情况是12至15分。
下面教育政治教研室王老师来和大家谈谈这一科目的复习。
一、注意把握复习要点中国近代史纲要的理论体系建立的比较严格,历史脉络比较长一些,需要记得东西比较多,所以体系特征必须把握好,学生才能灵活的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路、观点来认识、分析和说明现实生活中的方针政策。
对有较大调整的知识点和新增的知识点要多看、多掌握。
根据以往的经验,每一年考试大纲中新增和调整的知识点往往是当年考试命题的重点。
因此如果想政治理论课考好的关键在于详细分析大纲,把大纲中的内容都吃透,这样才能拿住分数。
这门科目的内容是2010年政治考试大纲中修订较多的部分,大家一定要特别重视这部分知识,特别要注意新增加和重新调整的知识点。
一定学会总结,并且一定要学会背诵。
大家都知道,知识点比较多和比较散,尤其领导的著作和比较重要的话都比较多,因此要多看多总结,不然的话,乱了再想理清思路就比较难了。
同时这些领导人的理论政策不是作为普通学生想理解就能理解到位的,因此很多知识点必须学会背诵,只有你真正背下来,你才能理解的更深刻,在答题的时候才能表述的更明白,都说“凡事预则立”,所以前期的梳理很重要,梳理明白了,背诵只是个体力活,比较好做。
二、大量记忆,多做题纲要的特点就是需要大量的记忆。
这个时候需要反复的拿出讲义来背。
本身它的知识非常琐碎,最好是通过大纲来记忆,以免有遗漏。
在背的同时,要有个心理准备,并不是说背过些重要的知识就可以得高分。
复习的重点是新民主革命的总路线,这是最最重要的重点,第二个重点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这部分有很强的现实性,考生只要把这两部分内容掌握清楚,那么对这门课就掌握了80%。
另外还要看一些理论性的东西,因为它比较抽象,一些基本的史实可以适当放一放,在考前两三个月背下来就可以了。
浅谈中国现代史复习
浅谈中国现代史复习目前,中考复习已经全面展开。
对于历史这门学科,应该结合其特点,找到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复习,以提高学习效率。
下面我简单的谈谈中国现代史的复习。
一、本册知识概览和复习要求中国现代史包括整个八年级下册,在中考中占百分之十五的分值,其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
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由此揭开了现代史的新篇章,中国现代史的基本内容实际上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史、奋斗史。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和土地改革运动等,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
从1953年开始,我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对农业、手工业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到1956年,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初步奠定了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文化基础。
但是,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也出现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化运动等急躁冒进的错误,甚至出现了“文化大革命”那样全局性的、长时间的严重错误。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逐步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成为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民主法制、科学技术、国防建设、民族团结、文化教育、对外交往各方面取得显著成就。
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家日益繁荣富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一国两制"由构想变为现实,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取得历史性进展。
整个八年级下册的内容,可分为四个阶段。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
考研如何备考中国现当代史纲要
考研如何备考中国现当代史纲要考研备考对于每一个考生来说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特别是对于中国现当代史纲要这门科目更是如此。
本文将从准备资料、学习方法和答题技巧三个方面介绍考研备考中国现当代史纲要的方法和技巧。
一、准备资料备考中国现当代史纲要,首先要有一套全面的教材。
常用的教材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通史纲要》,《中国现代史纲要》等。
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其中一本或者多本教材进行学习。
另外,还可以结合一些历史文献、历史专著以及相关学术论文进行深入研究,以提高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
除了教材外,考生还可以使用一些辅导资料来帮助备考。
例如,历年的考研真题和模拟试题可以帮助考生了解考试的命题方式和出题规律,同时也可以帮助考生进行针对性的复习。
此外,一些历史类考研辅导书籍和学习指南也可以作为备考的参考资料,提供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
二、学习方法在备考中国现当代史纲要过程中,合理的学习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学习方法供考生参考:1.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详细的备考计划,包括每天的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和学习方法等。
合理安排时间,合理安排学习内容,可以提高备考效率。
2. 系统性学习:中国现当代史纲要是一个庞大的学科系统,考生要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学科框架。
可以按照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逐个学习,形成一个完整的历史脉络。
3. 多角度思考:在学习过程中,考生要注重多角度思考问题。
要善于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去分析历史事件和人物,形成一个全面的历史认识。
4. 理论联系实际:将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分析历史事件对当今社会的影响和启示,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答题技巧中国现当代史纲要的考试形式一般为选择题和简答题,以下是一些答题技巧供考生参考:1. 要理解题意:在答题过程中,要仔细阅读题目,确保自己理解题意。
可以将题目中的关键词标出来,帮助理解和把握题目要求。
2. 注意选项排除:在选择题中,可以通过排除法缩小选项范围。
陕西省考研复习指南中国现代史纲要梳理
陕西省考研复习指南中国现代史纲要梳理中国现代史是考研历史学专业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历史学专业学习的基础和核心。
在陕西省考研中,中国现代史的复习备考往往是许多考生的难点。
为了帮助考生顺利备考,本文将为大家提供陕西省考研中国现代史的复习指南及纲要梳理。
一、复习目标:1. 掌握中国现代史的基本时间线和重要事件;2. 理解中国现代史的发展脉络和历史背景;3. 熟悉中国现代史的重要人物和他们的思想观点;4. 掌握历史学术语汇总和概念定义;5. 培养分析和解读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内容:1. 清末民初时期的历史背景与中国近代化思潮;2. 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3.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4.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5. 新中国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6. 改革开放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三、复习方法:1. 整理知识框架:根据考纲和教材内容整理知识框架,将历史事件和人物脉络形成清晰的思维导图,便于复习时查找和记忆;2. 制定复习计划: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规划复习时间和进度,合理分配时间,保证每个部分都有充分复习和复习深度;3. 多方面获取资料:阅读教材以外的历史书籍、论文、文献资料和相关研究成果,了解不同学者对历史事件的观点和解读,形成全面的知识体系;4. 制定笔记和总结:在学习和复习过程中,及时整理和归纳复习资料,制作笔记和总结,方便日后查阅和记忆;5. 做题和模拟考试:通过做历年真题和模拟考试,熟悉考试形式和考察内容,增强应试能力和时间管理技巧;6. 互相讨论和交流:与同学和老师进行讨论和交流,互相分享学习心得和复习方法,共同提高。
四、重点难点:1. 清末民初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思潮:了解晚清末年中国面临的历史问题和社会现象,掌握中国近代思潮的发展和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观点;2. 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和动因,掌握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和社会的影响;深入了解五四运动的发展背景、主要活动和思潮,理解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的重要意义;3.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了解国共合作的历史背景和动因,掌握国共合作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深入了解北伐战争的历史过程和重要战役,理解北伐战争对中国政治局势的影响;4.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熟悉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主要战役和重要意义,理解抗日战争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掌握解放战争的历史过程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了解解放战争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推进;5. 新中国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了解新中国的成立背景和历史意义,掌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和新中国的基本国策;深入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政策和实践,理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和成就;6. 改革开放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熟悉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改革政策的推进,了解改革开放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掌握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主要特点和阶段,理解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动态。
历史的备考要点与复习方法
历史的备考要点与复习方法历史作为一门学科,在备考过程中需要掌握一定的备考要点和灵活的复习方法。
下面将从时间安排、知识点梳理、图书利用以及历年试题分析等方面,为你详细介绍历史的备考要点与复习方法。
一、时间安排备考历史需要合理安排时间,将复习的内容分配到每天的学习计划中。
建议在备考前的三个月内进行复习,每周安排大约15-20小时的学习时间。
1.每天的备考时间段分配:早晨:30分钟的时间用于温习昨天的内容,进行大致复习和思考;上午:2小时的时间集中精力,进行重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下午:1小时的时间进行知识点的总结归纳和整理;晚上:1小时的时间进行历年试题的练习和分析。
2.合理利用周末和假期:周末和假期可以安排更长的学习时间,可以重点复习难点知识和做详细的题型训练。
二、知识点梳理备考历史需要对各个历史阶段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掌握每个阶段的重点内容。
以下是历史备考的三个要点。
1.掌握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关系,了解事件的起因和结果,建立事件框架。
2.整理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和人物,建立时间轴和人物关系图,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3.掌握历史发展的脉络和演变过程,了解历史的原因和影响。
三、图书利用备考历史需要合理利用历史书籍,以下是几点图书利用的建议。
1.教材是备考历史的基础,应细心阅读教材,重点理解教材中的核心知识点和观点。
2.参考书是备考历史的辅助工具,可以借助参考书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深入研究。
3.历年真题是备考历史的重要资源,可以通过做历年真题了解考试形式和命题思路。
四、历年试题分析备考历史需要进行历年试题分析,以下是几点分析的要点。
1.分析历年试题的命题特点和重点关注的考点,了解考试的出题思路。
2.分析历年试题的解题技巧和答题方法,总结解题的套路和规律。
3.分析历年试题的得分点和易错点,了解命题人员的出题风格和考察重点。
通过以上的备考要点与复习方法,相信你能更好地备考历史。
坚持每天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掌握历史的核心知识点和时间脉络,并通过历年试题的练习和分析,相信你一定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国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1950——1952年 土地改革
1953——1956 对农业的社会主
义改造
1958
人民公社化运动
1978年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事件之间的对比
饼状图反映我国的经济成分发生了怎样 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意义是什么?
1952年底各种经济成分 1956年各种经济成分
公有制经济
中国现代史(1949——至今) 现代史的含义
中国现代史的主题
• 中国现代史既是一部社会主义发展史,又 是一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
• (结合目录)
划分阶段的典型题
• 简述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在领导 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出现的挫折以及如 何走向民族复兴的?
1949
1956
1966
1976
1978
考查重点: 改革开放巨大成就、外交成就。
角度预测: 建国70周年。 改革开放40周年(2018)。 中美建交40周年 澳门回归20周年。 列表对比联产承包与国企改革,并阐述其 内在联系。 一五计划与国企改革(市场经济体制)的 对比和联系。
文革时期 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 改革开放
(1966—1976)
(1978)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城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 (1992年十四大)
对外开放(1980年开始)
新时期(1978—今)
专题: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 国防与外交成就 科技教育与文化 社会生活
现代史的三大阶段
• 1949——1953政权的建立和巩固(恢复经 济)
现代史的社会形态(两大社会阶段)
新中国成立之前的社会形态
新民主主义 社会
社会主义
新民主主义的两个时期 社会主义社会的两大时期
现代史的五大线索
• 政治 • 经济 • 民族团结 • 外交成就 • 科技文化 • 社会生活
中国现代史结构框架
开国大典 巩固 1949-10-1西藏和平解放 (1951)
抗美援朝 (1950—1953)
资本主义工商业 个体经济
多种经济
实质: 成分并存
生产资料私有制
生产资料公有制
公有制经济 其它经济成分
公有制经济占 绝对优势
1984年刚上任青岛电 冰箱厂厂长的张瑞敏说: “欢迎我的是53份请假 报告,上班八点钟来, 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 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 榴弹也炸不死人。”
家庭联产承包与国企改革
1956——1976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两个历 史时期) • 1978——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特色
是什么)
道路自信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是谁开创的, 道路具体内容是什么?有什么特色)
把握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一五计划与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的内在联系?
抗美援朝为新中国经济建设创造了相对 稳定的国际环境,土地改革促进农村生 产的恢复和发展,它们都促进了新中国 政权的巩固,为一五计划准备了条件。
一五计划是在新中国获得独立自主后实行的, 行业上重点发展重工业,奠定工业化和国防现 代化基础,布局更为合理,沿海、东北、华北 、西北都得到新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启示:国家独立是发展的前提。重工业是国家 工业化的基础。
改革的方向实际上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 经济体制转变。
计划经济:计划经济,是国家对生产、资源 分配以及产品消费事先进行计划的经济体制。企 业完全按国家指令性计划进行生产活动。 市场经济: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等由市场引 导。
共同点:都是协调国家、集 体和个人的关系,调动劳动 者的生产积极性;实质都是 调整生产关系。
联系:家庭联产承包为国企 改革提供了借鉴。
一五计划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对比及启示。
近代民族工业受三座大山压迫,行业上以轻工 业为主,分布于沿海沿江大城市,导致资产阶 级力量薄弱,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失败的重 要原因。
土地改革 奠基 (1950—1952)
三大改造 (1953—1956)
1954年宪法
一五计划 (1953—1957)
“一化三改 造”
过渡时期(1949—1956)
失误
中共八大(1956) (良好开端)
成就
1958年总路线 指引
失误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
石油工业、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
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