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夫之
中国古典美学在明末清初进⼊了⾃⼰的总结时期。
作为这⼀时期的标志,是王夫之和叶燮的美学体系。
王夫之,《姜斋诗话》、《古诗/唐诗/明诗评选》三本。
王夫之建⽴了⼀个以诗歌的审美意象为中⼼的美学体系。
情景说。
对诗歌意象的基本结构进⾏了分析。
诗的本体乃是审美意象。
现量说。
对审美观照、审美感兴的基本性质作了深刻的分析。
在情景说和现量说的基础上对诗歌意象的整体性、真实性、多义性、独创性等特点作了深⼊的分析。
情景说
王廷相指出,诗歌之所以动⼈,就在于意象。
审美意象乃是诗的本体。
王夫之继承并发展了王廷相的这⼀说法。
对“情直致⽽难动物”的发展:
王夫之明确区分了“诗”和“志”、“意”。
⼀⾸诗好不好,不在于“意”如何,⽽在于审美意象如何。
诗⼈把⾃⼰有限的、确定的“意”强加于读者,是不可能使⼈感动的。
对“⾔征实⽽寡余味”对发展:
王夫之明确区分了“诗”和“史”。
诗虽然可以叙事,但并不等于写史,是要创造意象。
写诗虽然也要剪裁,却是从实落笔。
⼆者有本质的不同,所以王夫之对与杜甫的⼀些诗“于史有余,于诗不⾜”。
(唉其实就是站在⾃⼰⾓度上的理解啦。
王夫之认为的诗已经是⼀个⾼度凝结的艺术了,诗的本体就是审美意象了。
但是王所处的时代和杜所处的时代是截然不同的。
在唐代,诗是⼀种主要的⽂体,不仅是艺术,更多的是为政治所⽤,批判社会、表达⾃⼰的政见、警戒统治者等等,不是为了美⽽作的诗。
)
王廷相提出“⾔征实则寡余味”、“情直致⽽难动物”的命题,归结到⼀点,就是诗的本体是“意象”。
但是他对诗歌“意象”的基本结构并没有进⾏分析。
王夫之则总结了宋、元、明 美学家的成果,对诗歌“意象”的基本结构作了具体的分析,这就是他有名的情景说。
诗不同于志、不同于史,诗是审美意象,那意象是什么?意象就是情与景的内在统⼀。
情景的统⼀乃是诗歌意象的基本结构。
诗歌的审美意象不是孤⽴的景、也不是孤⽴的情,景离开了情就成了虚景,情离开了景就是虚情,情景必须是内在的统⼀,⽽不是⼀联景、⼀联情这样外在的拼合。
诗歌意象的两种特殊类型:情中景,如”诗成珠⽟在挥毫”、“今⽇同堂,出门异乡”,只有情语,但情中显出了景;景中情,如“长安⼀⽚⽉,万户捣⾐声”、“池塘⽣春草”,只有景语,却景中藏情。
除了这两种类型外,还有“⼈中景”、“景中⼈”。
由此可见,情景结合的具体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只要这种结合是内在的统⼀,⽽不是外在的拼合,就可以构成审美意象。
这种情景的内在统⼀是在直接审美感兴中实现的。
在直接审美感兴中,情景⾃然契合⽽升华,从⽽构成审美意象。
这直接审美感兴,也就是现量说。
现量说
诗的审美意象必须从直接审美观照中产⽣,这是诗歌创作的根本规律,也是审美意象的最基本的性质,他⽤“现量”这个概念来加以概括。
“现量”本来是古代印度因明学中的术语,佛教法相宗⽤来说明“⼼”与“境”的关系。
在因明学中,“量”指知识,“量”分现量和⽐量。
现量:⼈们通过感觉器官直接接触客观事物,把握事物的“⾃相”,现量是纯感性知识。
⽐量:以事物的“共相”为对象,是由记忆、联想、⽐较、推度等思维活动所获得的知识。
王夫之把“现量”引进了美学领域,不仅⽤来说明审美意象的基本性质,还⽤来说明审美观照的性质。
“现量”有三层涵义:“现在”义、“现成”义、“显现真实”义。
这三层涵义与“⽐量”相对。
现在义:现量是当前的直接感知⽽获得的知识,不是过去的印象。
现成义:现量是瞬间的直觉⽽获得的知识,不需要⽐较、推理等抽象思维活动的参与。
显现真实义:现量是真实的知识,实现现客观对象本来的体性、实相的知识,是把客观对象作为⼀个⽣动的、完整的存在来加以把握的知识,不是虚妄的知识,也不仅仅显⽰对象某⼀特征的抽象的知识。
这三种含义是对于审美关照的⼀种分析。
审美观照必须具有现在、现成、显现真实这三种性质:审美观照是感觉器官接触客观警务室的直接感性,排除过去的印象;审美观照是瞬间的直觉,排除抽象概念的⽐较、推理;审美观照中所显现的是事物的完整的“实相”,不是脱离事物“实相”的虚妄的东西,也不是事物的“共相”(事物的某⼀特征、某⼀规定性)。
王夫之的审美观照理论强调直觉性,但同时又强调审美观照是对客观存在的⾃然美的真实反映。
这样,他就把审美感性、审美直觉和唯物主义反映论统⼀了起来。
(承认美的客观存在,又承认美感的直觉性、瞬间性、⽆利害性。
)
⽽审美关照的实现,⼀⽅⾯客观上以⾃然美的存在为根据,另⼀⽅⾯也要求审美主体具备⼀定的条件。
这个条件就是审美的⼼胸。
庄⼦、宗炳、郭熙都强调审美的⼼胸,王夫之继承了这⼀传统思想。
审美的⼼胸就是纯洁、宽快、悦适的⼼胸,是充满勃勃⽣机的⼼胸。
诗歌意象的特点
⼀、诗歌意象的整体性
朱熹:欣赏诗歌应该长时间地涵泳,不必多引外来道理⾔语。
因为诗歌意象内部有⾎脉流通,必须长时间地涵泳才能把握。
如果多引外来道理⾔语,就会卡断诗的⾎脉。
但朱熹并没有指出“贯通这⾎脉”的是什么?在这⼀点上,王夫之作了说明,并把朱熹的思想从理论上推进了⼀步。
王夫之指出,⼀⾸诗的意象不是靠词、意的连接成为整体,⽽是在直接审美感兴中⾃然连接成为整体。
这种直接审美感兴中的连接就是诗歌意象的内在⾎脉。
因此读诗要反复涵泳、设⾝处地,不能依靠引⽤外来道理⾔语,也不能依靠逻辑的分析、词句的分析,才能充分体验诗⼈审美感兴的⾎脉。
这才是“以诗解诗”。
⼆、诗歌意象的真实性
审美意象既然必须在直接审美感性中产⽣,那么“现量”就是其基本性质。
⽽“现量”的⼀层涵义就是“显现真实”,所以王夫之⼗分重视审美意象的真实性。
“显现真实”有两层涵义,这两层涵义也就是审美意象真实性的两层涵义。
第⼀层涵义:直接审美感兴中所产⽣的审美意象,不仅限于显⽰客观事物的外表情状(“物态”),⽽且要显⽰事物的内在规律(“物理”)。
但是这个“理”,并不是儒家教条,也不是逻辑概念,⽽是在直接审美感性中把握的理。
“于理则幻,寓⽬则诚”,这种理是以真实的直接感受为基础的。
严⽻说“诗有别才,⾮关书也;诗有别趣,⾮关理也。
然⾮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
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荃者,上也。
”严⽻竭⼒要把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区分开来,强调“不涉理路”是在“多读书、多穷理”的基础上才能达到的,“唐⼈尚意兴⽽理在其中”,严⽻意识到了审美感性和理是可以统⼀的,但并没有做出论述,所以兴趣、妙悟和理在他那⾥并没有得到统⼀。
王夫之解决了这个问题,即,审美意象所显⽰的“理”,并⾮逻辑思维的理,⽽是在直接审美感兴中把握的理,这样兴趣、妙悟和理就统⼀了起来,这在美学史上是个飞跃。
叶燮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说明王夫之这个思想带有时代特点。
第⼆层涵义:直接审美感兴所产⽣的审美意象,应该显⽰客观事物作为⼀个完整存在的本来⾯⽬,“如所存⽽显之”,⽽不应该⽤主体的思想、情感、语⾔的框框去破坏客观事物的完整性。
(前⽅⾼能)任何客观事物作为⼀个完整的存在,本⾝都具有多⽅⾯的规定性,它和⼈的⽣活也有着多种联系。
“现量”的⼀个特点就是能保持客观事物的这种完整性。
“⽐量”则不然,“⽐量”是⽤⼈的概念、语⾔把⼀个完整的存在加以分割,(这⼏句我编的)将⽣动的不⼀样的事物归类,抽取出物与物之间相同的部分,将特殊都归于⼀般,将其秩序化、规律化、标准化、稳定化。
(这和法兰克福学派理论中的“同⼀性”、“总体性”是相通的,但法兰克福学派的视野在于现实中的⼀切,王夫之的视野限于诗歌艺术的创作。
)情必然通过景来表现,另⼀⽅⾯,客观景物又具有多⽅⾯的规定性。
⼈不同⽤⾃⼰特定的情意去局限、分割、破坏客观景物作为多⽅⾯规定性的统⼀的完整的存在,由此“⾬雪霏霏”、“杨柳依依”为佳,⽽“良苗亦怀新”、“花柳更⽆私”等就是枉⾔,诗⼈以⼀⼰“偏得”去缩减、分割,从⽽破坏了客观景物的完整的存在,这样的诗不是从直接审美感兴中产⽣的,不符合“如所存⽽显之”的要求。
(王夫之⼤概也是反对“⽐徳”的观点的,那其理论就与儒家美学相对。
)
三、诗歌意象的多义性
“诗⽆达志”,诗的含义具有宽泛性和某种不确定性,也即,诗歌的审美意象具有多义性。
诗歌欣赏中的美感差异性,不仅是欣赏者的具体条件所造成的,其根据还在于诗歌审美意象所具有的多义性的特点。
由于多义性,诗歌得以兴观群怨。
不同的欣赏者由于性格、⽣活经验、思想情趣不同,对同⼀⾸诗的侧重点就不同,引起的想象联想共鸣也不同,在思想上获得的感受和启⽰也不同。
这种美感的差异性,不如说是艺术欣赏中美感的丰富性。
因此更不能⽤外来道理⾔语,就是概念去穷尽诗的意象。
这种多义性是由“现量”的性质决定的,“如所存⽽显之”。
在“现量”中,诗⼈并不⽤⾃⼰特定的情意去分割、缩减、破坏客观景物的完整的存在,另⼀⽅⾯,审美意象是诗⼈直接⾯对景物时瞬间感性产⽣的。
因此,审美意象蕴含的情意就不是有限的、确定的,⽽是宽泛的,带有某种不确定性。
由于审美意象的多义性,王夫之主张把诗和议论区分开来,因为议论所包含的思想是确定的、有限的,那不如直接“著论辩”。
四、关于诗歌意象的独创性
因为诗⼈有直接的审美感受⽽引发瞬间的灵感,从⽽产⽣审美意象,并且诗⼈的每⼀次审美感兴都是具体的、独特的、不可重复的,因此这样的意象就必定是新鲜的、独创的。
也正因此,所以不能⽤固定的“法”去限制、去模仿。
王夫之尖锐的批评了在诗歌创作中中⽴门庭、讲死法的风⽓,批评了诗歌创作中公式化的倾向。
诗的意境
没有直接⽤“意境”这个词,但实际上谈了很多。
“规以象外,得之圜中”,就是虚实结合的意境。
(司空图原话其实是“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王夫之抄错了)。
王夫之推崇虚实结合的意境,表现于他对于影、声的强调,他指出了⼀种“善于取影”的构思。
想象是虚,在诗中化虚为实(今夜鄜州⽉,闺中只独看,杜甫写想象,却意在⾃⼰的相思),就是取影。
这种取影,实际上就是取之象外。
取影的构思,就是意境的构思。
但如果脱离实际的审美感兴⽽追求这样的意境,只有虚⽽没有实,就可能⾛向歧途。
(是否是在说阳明⼼学后学的理论与实际的脱离,⼀味追求内⼼,是否可以理解为清代实学的体现。
)王夫之强调直接审美感兴,有虚有实,不即不离,才是诗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