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名碑荟萃》语文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下册《名碑荟萃》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中词语的含义。
2、联系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我国历史上几位有代表性的书法家的艺术特点及其书法作品。
3、感受我国书法艺术的辉煌成就,受到古典艺术的熏陶,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掌握了不少学习和阅读的方法,具备搜集、提取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有一定的语文水平和自学能力。
我校有开设书法兴趣班,一部分学生有软笔书法的基础,单仍有一部分学生接触不多。
三、教学重难点:
1、了解我国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书法家和他们的书法艺术特色。
2、引导学生感受我国书法艺术的辉煌成就,受到古典艺术的熏陶,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
课件
2、预习要求:
(1)给课文标注自然段。
并借助工具书,把课文读正确、
读通顺。
(2)搜集我国古代书法名家的资料(作品代表作、艺术
特色、小故事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游客们,大家好!欢迎参加北小,六三旅游团。
今天我
们将前往陕西西安,游览我国最大的书法艺术宝库----西安碑林,这里不仅是我国古代文化经典刻石的云集之地,也是历代
著名书法艺术珍品的荟萃之所。
真可以称得上是“名碑荟萃”。
2、“碑”宋代以前的碑字没有那一撇。
书法中的碑“字
少了一撇,结构看起来对称美观。
并不是错别字哦
那么碑字到底何意呢?字典中理解,图片理解。
3、”荟萃“
字典中理解
(联系上下文理解)那么,你能用文中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名碑荟萃“吗?
(二)初读整体
1、参观之前,请各位游客先默读”旅游资料“,提炼信息。
(三)小组品悟
1、通过刚才的阅读,相信游客朋友们已对西安碑林有了初
步的了解,接下来你还会听到更多有趣,有意义的介绍。
由请”书圣“导游团,为我们开启今天的参观之旅。
2、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王羲之书法展区,我是导游
小源,下面由我来带领大家进行参观。
王羲之,字逸少,汉族人,东晋时期的大书法家,创立了一种潇洒清秀的书体,有”
书圣“之称。
”唐太宗是王羲之的脑残粉,一手把王羲之推到“书圣”的位置,唐代著名书法家米芾,评价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不过很可惜真迹已经失传。
下面请听一个故事,来感受王羲之的书法技艺--入木三分。
下面请大家自由参观。
相信各位游客已经深入感受到王羲之炉火纯青的书法技艺
了吧。
3、接下来,由小于带大家来参观欧阳询的作品。
欧阳询,
字信本,今湖南长沙人。
他的字“骨气劲峭,法度严整”,人
称“欧体”。
欧阳询学书十分刻苦。
相传有一次,他外出看到
西晋书法家索靖书写的碑石,初看印象不深;后来他又去看,
才觉出妙处。
于是,他在碑石下整整待了三天,仔细观摩学习。
这是他年轻时的代表作《皇甫诞碑》。
皇甫诞是隋朝官僚,此
碑是其子皇甫无逸为纪念父亲而立。
这是欧阳询七十六岁时书
写的《九成宫醴泉铭》,此铭记述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发现
醴泉之事。
自古以来,此铭被誉为“楷书之极则”。
4、hello,我是颜真卿书法展区的小卓。
颜真卿是一位书
法革新家。
为了学书,他两次辞官不就,拜师大书法家张旭。
其书法风格,人称“颜体”。
颜体的楷书端正雄伟,行书遒劲
郁勃。
颜真卿用笔匀而藏锋,内刚劲而外温润,字的屈折处圆
而有力。
《多宝塔碑》反映的是他早期的书法风貌,是后人初
学楷书最通行的范本。
《颜勤礼碑》是他71岁时的作品。
颜勤
礼乃颜真卿曾祖父。
颜真卿纪念馆位于南京市,有兴趣的游客,可前去参观。
下面请看一段视频。
楷者模也,法也,颜公不仅
是大书法家,更是一代名臣!
5、柳公权是唐代著名书法家、诗人。
他初学王羲之,后来
遍观唐代名家书法,认为颜真卿、欧阳询的最好,就吸取了颜、
欧之长,自成一体。
他的字骨力遒劲,结构严谨。
世人有“颜
筋柳骨”的说法。
那时,“大臣家碑志,非其笔,人以为不孝”。
就连不习汉字的外国使臣,每次入京,也必重购柳书以去。
“柳公权用笔之道,富有深刻哲理。
穆宗李恒问他用笔之法,他回答”心正则笔正,笔正则可法矣“。
一语双关,寓意
深刻,穆宗听了,顿时政容,悟其笔谏之意。
这是他的代表作《玄秘塔碑》。
碑额篆字三行,每行四字。
碑正文楷书28 行,每行54字。
虽历经千年,字画仍清晰完好。
6、通过刚才几组导游的介绍,我们认识了东晋的王羲之、
唐朝的欧阳询、唐朝的颜真卿、唐朝的柳公权,这些不同朝代
的书法名家,艺术风格独特,各有千秋,有的潇洒清秀,有的
骨气劲峭,有的端庄雄伟,有的结构严谨,真可谓名碑荟萃啊!
师:我们刚才欣赏了四位大家的书法作品,你们知道还有
哪些书法名家吗?生汇报。
真可谓是名家荟萃
7、游客朋友们,今天的”西安碑林“之即将结束,能说一
说你们的收获吗?
(四)升华情感
难怪作者这样赞叹(生读)生朗读第六自然段。
师:这位同学真会读书,将自己的感情溢于言表,你读得
这么好,说说你的体会。
生抓住”美不胜收“”瑰宝“这俩重
点词谈体会。
师:面对碑林,你会怎样赞叹--生读;
面对书法名家,你会怎样赞叹--生读;面对外国游客,你
会怎样夸耀--齐读。
(五)迁移运用
师:这些书法名家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他们的艺术
风格独特,各有千秋。
他们的楷体字是我们小学阶段学习的最
佳典范。
今天我们来临摹欧体:方正学生习字,教师巡回指
导。
展示,采访学生体会。
(六)教师总结。
我国有句古话说得好”字如其人“。
我国汉字造型的最大
特点就是方方正正,方方正正的汉字就是我们做人的最基本参照。
希望同学们能像这几位书法名家一样,书写方方正正,人
品堂堂正正!
你们知道还有哪些名家名碑?欣赏图片。
1同学们看,这就是王羲之的《兰亭序》局部图,它被誉
为是”天下第一行书“,虽然真迹已经早已失传,但仅从后人
临摹的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兰亭序》”潇洒清秀“的笔法。
2欧阳询的《皇甫诞碑》是作者晚年的作品,它的字骨气
劲峭,法度严整。
3颜真卿的楷书作品《颜勤礼碑》端庄雄伟,肌肉丰满,
每一个字看去都仿佛都像一尊大佛。
《祭侄文稿》是作者的行
书代表作,被誉为是”天下第二行书“。
4柳公权的《玄秘塔碑》骨力遒劲,骨干挺拔。
颜真卿
书法作品的饱满和柳公权书法作品的骨干,合起来被后世美誉为”颜筋柳骨“。
遒劲郁勃(qiú jìng yù bó):雄健有力,具有生气。
法度严整:规范严格。
骨气劲峭:通常形容书法的雄健气势。
峭:qiào,本义是指
山尖尖。
在这里比喻文笔不凡、言词脱俗的。
形容字体或笔墨
雄健挺秀。
遒劲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qiú jìng,形容雄健,有力量的。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
使人应接不暇。
瑰宝:意思是贵重而美丽的宝物;稀世之珍宝。
特别珍贵的物品。
王羲之出身于魏晋名门琅玡王氏,他七岁就
擅长书法。
传说晋帝当时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词写
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
刻字者把木板削了一层又一层,发现王羲之的书法墨迹一直印到木板里面去了。
他削进三分深
度才见底,木工惊叹王羲之的笔力雄劲,书法技艺炉火纯青,
笔锋力度竟能入木三分。
主词条:东床快婿
16岁时,王羲之被郗鉴选为东床快婿。
郗鉴有个女儿,年
长二八,貌有貌相,尚未婚配,郗鉴爱女故要为女择婿,与丞
相王导与情谊深厚,又同朝为官,听说其家子弟甚多,个个都
才貌俱佳。
一天早朝后,郗鉴就把自己择婿的想法告诉了王丞相。
王丞相说:“那好啊,我家里子弟很多,就由您到家里挑
选吧,凡你相中的,不管是谁,我都同意。
”
郗鉴就命心腹管家,带上重礼到了王丞相家。
王府子弟听
说郗太尉派人觅婿,都仔细打扮一番出来相见。
寻来觅去,一
数少了一人。
王府管家便领着郗府管家来到东跨院的书房里,
就见靠东墙的床上一个袒腹仰卧的青年人,对太尉觅婿一事,
无动于衷。
郗府管家回到府中,对郗太尉说:“王府的年轻公
子二十余人,听说郗府觅婿,都争先恐后,唯有东床上有位公子,袒腹躺着若无其事。
”郗鉴说:“我要选的就是这样的人,走,快领我去看。
”郗鉴来到王府,见此人既豁达又文雅,才
貌双全,当场下了聘礼,择为快婿。
“东床快婿”一说就是这
样来的。
巧补春联
大书法家王羲之每逢除夕都要亲手写春联贴之于门。
因为
他的字号称“天下第一行书”,很多人都想得其字而又难得。
所以每年除夕他的春联一贴出,不到半夜,就被人偷偷揭走。
这一年,除夕又至,王羲之照旧写了“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八个字的春联,留下了下半截。
想偷对联的人一看此八个字太
不吉利,便扫兴而归。
到了寅时,王羲之补了后半截,变成了“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
”第二天一大早,想偷
春联的人见春联变了样,皆赞叹不已,拍手叫绝。
他秉性正直,笃实纯厚,不阿于权贵,不屈意媚上,刚正
有气节,以义烈闻名于时,最终以死明志。
欧阳修:①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
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
其见宝于世者有必多,然
虽多而不厌也。
(《集古录跋尾》)②颜公忠义之节,皎如日月,其为人
尊严刚劲,像其笔画,而不免惑于神仙之说。
(《集古录跋尾》)爱新觉罗·玄烨:史称颜真卿立朝正色,
刚而有礼,非公言直道,不萌于心。
天下不以姓名称,咸曰
“鲁公”,而独为权奸卢杞所忌,遣谕
李希烈,竟被贼害。
观其赴火骂逆,何其烈也。
生平善正、草书,宋祁称其“笔力遒婉”,今披阅遗迹,凝重沉郁,奇正
相生,如锥画沙,直透纸背,觉忠义之气,犹勃勃楮墨间。
朕
重其人,益爱其书,不啻逾于球璧矣。
(《跋颜真卿墨迹后》)。
颜真卿的行书遒劲郁勃,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
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
结合的典例,故而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正如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所说:“初唐的欧、虞、褚、薛,只是二王书体的继承人,盛唐的颜真卿,才是唐朝新
书体的创造者。
”颜真卿的楷书,尤其是印岁以后的楷书,已
形成一种范式,后世学习者极多,甚至有“学书当学颜”的说法。
欧阳询不仅是一代书法大家,而且是一位书法理论家,他
在长期的书法实践中总结出练书习字的八法,欧阳询所撰《传
授诀》、《用笔论》、《八诀》、《三十六法》等都是他自己
学书的经验总结,比较具体地总结了书法用笔、结体、章法等
书法形式技巧和美学要求,是中国书法理论的珍贵遗产。
柳公权是楷书书体的总结者和创新家,他在研究和继承钟繇、王羲之等人楷书风格的基础上,遍阅近代书法,学习颜真卿,溶汇自己新意,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楷书,为后世百
代楷模,成为“唐书尚法”的突出代表之一。
他的字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
骨力遒劲,结体严紧。
“书贵瘦硬方通神”他的楷书,较之颜体,则稍均匀瘦硬,故有“颜筋柳骨”之称。
柳公权工诗,有出口成章之才,文宗称其“子建七步,尔
乃三步焉”。
唐穆宗荒淫,行政乖僻,他曾向柳公权问怎样用笔才能尽
善尽美,柳公权回答说:“用笔的方法,全在于用心,心正则
笔法自然尽善尽美。
”穆宗为之改容,明白他这是借用笔法来
进行劝诫。
宋代苏轼在诗中曾说:“何当火急传家法,欲见诚
悬笔谏时。
”
由于唐楷是带着这样一个目的,所以法度森严也就是必然
的了。
发展到柳公权到达顶峰,再发展就成美术字了。
法度森严,一是给人刻板的印象,另外就是十分不利于个性的发展和
创作,因为限制太多。
加上后人学唐楷方法不得当,包括现在
很多人,一笔一画的死临,临到死也没搞明白书法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