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传统文化测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传统文化测试题
学校班级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内容分别为、、三部分。
2、“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著作,“五经”指、、、
,“四书”指:。
3、来到瀑布脚下,捧着清澈的泉水,舒服极了。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溅起了朵朵美丽的水花。望着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
“”。
4、人们常用杜甫的诗句“,”来赞美老师对学生默默无闻的培育,潜移默化的熏陶。
5、每逢佳节,我们会给远方的亲人写信或发邮件,可以引用
“”这句诗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6、要写好作文,不光要看书,还要多参加实践活动,正如古人说的
“”或“”
7、《白雪歌送武判断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名句是
“”
8、《天净沙·秋思》中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9、生活中既要善于学习他人好的方面,又要善于从不好的方面吸取教训,这正如孔子《论语》的一句话“”
10、《题西林壁》一诗中传诵千古的蕴含哲理的名句“”。
11、《赠汪伦》一诗中,李白用“”来表达他与汪伦之间的深厚情谊。
12、“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称别号。古人往往以住地和志趣等位自己取号(包括斋名、室名等)。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是青莲居士,苏轼是居士,白居易是居士,欧阳修是居士,李清照是居士,袁枚是居士。13、时间稍纵即逝,我们要珍惜时间。关于珍惜时间的诗句有
。
14、《示儿》一诗中,写作者心事的诗句是
“。”
15、教育节约粮食,珍惜农民劳动成果的诗句:
“”
16、“良药苦口利于病”的下一句是“。”
17、“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是代诗人写的诗句。
18、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19、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20、下面的成语与那个历史人物有关:手不释卷精忠报国
二、单项选择题(每个2分,共30分)
1、唐代岑参、高适擅长写作何种类型的诗作?()
A田园诗 B 送别诗 C 边塞诗
2、北宋年间,因“乌台诗案”获罪的诗人是谁?()
A 苏轼
B 欧阳修 C王安石
3、在《三国演义》中,过五关,斩六将的猛将是谁?()
A 张飞 B黄忠 C 关羽
4、“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是谁的词?()
A 温庭筠
B 柳永
C 李清照
5、千古名篇《滕王阁序》写在哪个季节?()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6、“五十步笑百步”的典故出自哪部著作?()
A 《论语》
B 《孟子》
C 《左传》
7、“人生七十古来稀”出自谁的诗?
A 李白
B 王维
C 杜甫
8、“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是谁的名言?()
A 孔子
B 荀子
C 孟子
9、“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是在感慨哪位英雄的经历?()
A 萧何
B 项羽
C 韩信
10、“诗佛”指的是谁?()
A 杜牧
B 李贺
C 王维
1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作者是谁?
A 晏几道
B 柳宗元
C 晏殊
12、“诗狂”是指唐代哪位诗人?()
A 李白
B 李贺
C 贺知章
13、“君子惠而不费”的下一句是什么?()
A 恩而不忘
B 劳而不怨
C 知而不惑
14、“三苏”中哪位诗人辈分最高?
A 苏洵
B 苏轼
C 苏辙
15、“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出自哪首诗歌?()
A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B《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C《塞下曲》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三分,共30分)
1、“大李杜”指的是谁?()
A 李白
B 杜牧
C 杜甫
D 李商隐
2、我国古代诗歌史上被称为叙事诗“双壁”的是()
A 《孔雀东南飞》
B 《孟姜女哭长城》
C 《西厢记》
D 《木兰诗》
3、下面那些诗句是出自李白的诗?()
A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B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C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D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4、下面诗人,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
A 曾巩
B 欧阳修
C 柳宗元
D 王安石
5、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有()
A 李贺
B 李商隐
C 岑参
D 王昌龄
6、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文化发展高潮,出现了许多有代表性的人物,其中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 庄子 B孔子 C 孟子 D 老子
7、下面成语和项羽有关的是()
A 胯下之辱
B 四面楚歌
C 破釜沉舟
D 十面埋伏
8、“三孔”指的是()
A孔庙 B 孔堂 C 孔林 D 孔府
9、下面属于“托物言志”诗的是()
A 《竹石》 B《石灰吟》 C 《示儿》 D 《七步诗》
10、下面哪部书属于“四书”
A 《论语》
B 《周易》
C 《大学》
D 《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