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民间环保组织

合集下载

我国民间环保组织的现状及未来发展问题探讨

我国民间环保组织的现状及未来发展问题探讨

强。环保既是 时代要 求 ,也是我 国构建和谐社会 ,全面发展建设 良好 的经济 生态文明大 国的重要 因素 ,面对环境 问题 ,我 国
的 民间环保组 织对 于环境 的保护发挥 了重要作 用。但 我 国民间的环保 组织 多为 自发 形成 ,没有 官方认 可的法律地位 ,环保作 用的发挥 又受到法律限制 。针对现 状 ,我 国应 出台政 策相应的政策 法律 赋予 民间环保 组织应得 的权 利来保护环境 。民间环保 组织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 方向值得 我们 关注研 究。 【 关键词 】民间环保 ;发展现状 ;问题 ;未来方 向

因为管理不善 , 人员制度混乱 , 有些员工工作积极性不 高等 。 这些都严重 地影 响了民间环保组织发展 的前景 ,因而民间环 保组织想要长久 发展 就必须采取更高效且适 当管理 和方法对
机构体制进行改 革和完善 ,促使组织结构 、组织制度 向合理
化和规范化 的方 向发展 。 3 . 国家相关政策法规 的不健 全。我国关于环保政策的法 律法规还不 够健 全完善 ,这让 民间环保组织 的发展 没有明确 的法律依据 。在 我国想要建立一个 民间的组织并不 是很 容易 能够做 到 ,主要是 因为组织很那找到可 以挂名 的企业单 位没 有挂名 的企业单位 ,有关 部门的审核是就无法成功过关 。因 而有很 多 民间组织 因为没有注册 而法律程 序上是 不合 法 的 , 让环保活动 的开展难 以顺利进行 。 三 、 民间 环 保 组 织 发 展 趋 势 分 析


( 一 )民 间环 保 组 织 的 发展 特征
1 . 从 活动的服务对 象来看 ,民间环保组织 的对象是广大 人民群众 ,光靠政府与一些环保组织力量还不够强 大 ,人民 群众的力量才是无穷 的,积极动员每一个人都参 与到环境保 护中来 ,让群众都切身体会到环保 的意义 ,也 只有越来 越多 的人理 解了环保 的重要性 ,才会 自发的维护 环境 。 2 . 从组织 成员构成来 看 ,因为是 民间 自发组成 的 团体 , 所以人员的构成 比较 广泛 , 包含里各个领域各个 阶层 的人士 , 除了具有环保专业相关背景 的专业人 才 ,也有 许多学生 ,企 业职工 , 政府 部门的人 员等还 和其他 的一些机构进行 了合作 , 是环保的团体 日益扩大 ,传播 力 、影响力 日益增 强。 3 . 从组织的具体运作方面来 ,多数环保 团体 宣传 活动 往往采取现场活动宣传 , 日常派发传单宣传环保 ,进行 公益 演 出等各种方式多样性结合 ,来 吸引公众 的关 注 提升他们 的环保意识 ; 在与政府 的合作方 面 ,大多数环保组 织都依照 配合政府行动 ,以政府为主导进行 活动 ,遵循 政府 的规章制 度办事 ,市政府的后盾而不是阻碍的原则。 ( 二 )民 间环 保 组 织 发 展 中遇 到 的 问题 1 . 资 金问题 。大部 分的 民间团体资金方 面都 较为短缺 , 目前政府方 面对 于民间的环保组 织还没有资助政策 ,民间环 保组织 的资金来源大多数靠 自发筹集 或热心人士捐赠 ,商务 企业方面 因为环保组织 的非 营利 性而很少同意赞助 ,各种捐 助基金对于环保组织 的扶持项 目也很 少甚 至几乎没有 ,这使 得环保组织的发展举步维艰。 2 .自律机制还不健全 。我 国的民间环保组织 因为 尚位于 起步 阶段 ,各方 面发展还不 够健 全和完善 ,在一些组织 内部

论我国环保民间组织与政府的互动与合作

论我国环保民间组织与政府的互动与合作

1 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伴生着 日益凸显的环境问 . 题, 这给政府带来极大的压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的深入发展, 社会运作中的环境问题 日益复杂化, 传统的 政府垄断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模式已不能适应新时期 的环保要求与社会进步的需要 , 而环保民间组织通过自
行政资源。从环保民间组织成立情况来看 , 相当一部分
环保民间组织是一种 自上而下的政府选择行为。截至
2 0 年 l 月, 国共有各类环 保民间组织 3 3 家, 08 0 我 5 9 总
数比 2 0 年增加了 7 1 05 7 家码 : 文章编号 : 0 — 9 72 1 )1 0 2 - 3 C3 A 1 8 5 4 (0 0 - 04 0 0 1
及对策, 理帅 保民间组织与政府的关系, 不 有助于国家更
好 的开展环 保工作 , 也有助 于更好 的发挥环保 民间组织
的作用, 从而促进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


我国环保民间组织与政府互动合作的必然性
( ) 的公共 治理失灵 需要 环保 民间组织 弥补其 一 政府
不足
要综合考虑社会 自 已有的基础和社会吸纳管理能力。 治 环保民间组织是一种 自我约束的社会 自治组织 , 是可以
环保民间组织在国外被称做环境非政府组织 (N E—
G) O。在我 国 , 民间组织 的定 义是 “ 环保 以环境 保护 为主
筹资金、 主治理以及合约等方式, 自 能够有效应对一系列 社会环境问题 , 是一种较好的社会利益整合机制。 2 政府职能转换要求将一部分政府职能移交社会 .
旨, 不以盈利为目的, 不具有行政权力并为社会提供环境
承接部分政府环保职能的重要社会载体。 ( 环髁 民间组织离不开政府的资源与制度支持 二)

浅析健全我国环保民间组织的法律保护

浅析健全我国环保民间组织的法律保护
力 的不 足 。
三、 健 全 我 国 环 保 民 间 组 织 法 律 制 度 的 建 议
1 . 完善环 保 民间组织生 存 的法律环境 环 保 民间组织作 为公众 参与 环境保 护 的一 种 组织 形式 , 要 想 参 与 环 境 法 治 建 设 的作 用 能 够 充 分 的 发 挥 , 就 必 需 有 合 理、 健 全 的法律环 境 的保 护 。首先 , 需 要 国家 放 宽 和减 少 对 环保 民间组织 设立 的条 件 , 减 少 程 序上 的 限制 , 更 有 利 于 环 保 民间组织 的健康 发展 。其 次 , 需要 国家进 一步 完善 公众 参 与 的立 法 , 促进公 众参 与 的法 律 意识 , 提 供 公 众 参 与 环 境 保 护可操 作性 的法律 法规 , 为 创 造 以 公 民 社 会 为 理 念 的 法 治 环 境打造 基础 。第 三 , 需 要 国家 完 善 民 间组 织 的立 法 , 科 学 规 划 环 保 民 间 组 织 的 发 展 。这 就 需 要 国 家 针 对 民 间 组 织 进 行 专 门立 法 , 逐步完 善 民间组 织 法 律 体 系 , 也是 对 环 保 民 间组 织 的发 展 提 供 了法 律 保 障 , 为 环 保 民 间 组 织 的科 学 发 展 规 划 提供 了法律 依据 。 2 . 完 善 环 保 民 间 组 织 的 权 利 保 障 机 制 要 完善 环保 民间组织 的权利 保障 机制 , 需要 赋予 环保 民 间组织 充分 的环境 知情 权 、 环 境 决 策权 和 环 境 纠纷 参 与权 , 使其 能对各 类环保 公共事 务进行 深度 参与 。 3 . 完善 环保 民间组织 的义务 监督 制度 第一, 完善 和改进 政府部 门对环 保 民间组织 的监 督 和管 理 。政 府 对 环 保 民 间 组 织 的 监 管 重 心 要 以 规 范 和 引 导 为 主 , 改进监 督和 管理 的方式 , 制定 专门 的规章 制度来 确定 权 力使 用 的限度 , 从控 制型管 理 转 向服 务 型 管理 , 在必 要 时 给 予行 政指 导 , 以免侵 害其环 境保 护参与 权 。 第二, 改进我 国环保 民间组织 的社会监 督 机制 。环 保 民 间组织 应 当 由被 动接受 监督 转 为 主 动构 建 社会 监 督 自身 的 机制 , 这 不仅能 够通过 机制创 新来促 进公众 对环 境监 督 的意 识 的提高 , 而 且 能 够 加 强 与 社 会 的联 系 , 主动 接受 社会 监 督 , 对社会 负责 , 还 能够加 强公众 对 自身 的理解 度 和信任感 。

浅析环保非政府组织

浅析环保非政府组织

浅析环保非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又称非营利部门,第三域,市民社会组织,民间社团,志愿者团体等,广义的非政府组织可被理解为国家、政府、政府间国际组织之外的各种盈利企业和非盈利部门。

狭义的非政府、组织是在广义概念上去掉盈利企业。

而环保非政府组织的概念以保护全球环境或特定环境因素或解决特定环境问题为目标,不以盈利为目的,具有一定章程,具有民主决策程序的有组织系统性的民间社会团体。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整个社会越来越趋向多元化。

特别是在一些社会问题比较突出、尖锐的领域里,非政府组织的活动尤为活跃和集中,它们往往发挥着政府和企业所没有或难以充分发挥的作用,推动了社会进步。

一、环境保护领域的非政府组织活动在中国的环境保护领域里,活跃着一大批形形色色的非政府组织。

其中较为著名的包括:自然之友、北京地球村、绿色家园志愿者、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中华环保基金会、北京环保基金会、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等等。

“中国正在经历从高消耗、高污染的增长模式向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转型。

在这个过程中,包括非政府组织在内的社会公众将成为重要的推动力量。

”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潘岳潘岳说。

据统计,中国约有2000多家环保非政府组织,主要分为学生环保组织和民间环保组织两类。

近年来,这些组织日渐积极地活跃于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

由这些组织开展的环境保护活动,为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提供了政府和企业所难以提供的许多公共物品,推动了中国环境保护运动的发展:1. 环境意识的普及、教育、宣传活动。

许多非政府组织都在积极地开展这方面的活动,其内容包括开展各种形式的环保倡议活动和实践活动,举办各种形式的研讨会、经验交流会、座谈会等。

2. 推动和促进环境保护领域的公众参与活动。

在全国的许多城市,特别是北京,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作为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合作的一个重要机制正在得到积极的培育。

3. 对环境保护的资助活动。

主要由一批热心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国际或海外的NGO和资助机构,以及中国有关环境保护的基金会等非政府组织参与这方面的活动。

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发展概述

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发展概述

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发展概述一、发展历程我国最早的环保民间组织是由政府部门发起的,成立于1978年5月的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从此,我国各环保民间组织相继成立。

中国环保民间组织的发展共经历了3个阶段:兴起阶段:自1978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成立到上世纪90年代初;发展阶段:95年到本世纪初;成熟阶段:本世纪初开始二、基本情况概述1、宗旨:我国环保民间组织以环境保护为主旨,不以营利为目的,是不具有行政权力,为社会提供环境公益性服务的民间组织。

2、人数:从人数上来看,截止2005年,我国环保民间组织现有从业人员总数22.4万人,其中全职人员6.9万人,兼职人员15.5万人3、类型及数量:①由政府部门发起成立的环保民间组织1382家,占49.9%;如中华环保联合会、中华环保基金会、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各地环境科学学会、环保产业协会、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等;②由民间自发组成的环保民间组织202家,占7.3%;,如自然之友、地球村,以非营利方式从事环保活动的其他民间机构等;③学生环保社团及其联合体,包括学校内部的环保社团、多个学校环保社团联合体等1116家,占40.3%;;④国际环保民间组织驻华机构68家,占2.5%。

4、地域分布:地域分布我国环保民间组织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及东部沿海地区;其次是湖南、湖北、四川、云南等生态资源丰富省份;其他地区的环保民间组织相对较少。

三、社会作用1、近10年来,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环保事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他们通过组织环保公益活动、出版书籍、发放宣传品、举办讲座、组织培训、媒体报道等方式进行环境宣传教育,为提高我国公众的环境意识做出了突出贡献。

2、倡导环境保护,提高全社会环境意识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倡导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提高全民环保意识,这是我国环保民间组织开展最普遍的工作。

2000年,“自然之友”启动了我国第一辆环境教育流动教学车——“羚羊车”。

我国环保民间组织的发展路径探析-环境生态论文

我国环保民间组织的发展路径探析-环境生态论文

我国环保民间组织的发展路径探析-环境生态论文我国环保民间组织的发展路径探析文/丁国军环保民间组织是以环境保护为主旨,不以营利为目的,不具有行政权力并为社会提供环境公益性服务的民间组织。

生态文明建设已列入“十三五”规划的十项目标之一,公众的环保热情日益高涨。

有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0月,我国的环保民间组织已达到几千家,尤其是新《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环保法》)实施以来,环保民间组织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并一直活跃在环保第一线。

然而,环保民间组织参与环境治理尚未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不仅资源及政策的支持力度不够,而且各相关部门间的协调配合也十分有限。

如何认清局限、打破限制,使环保民间组织走出一条稳扎稳打的发展之路,本文对此进行了探析。

我国环保民间组织的发展阶段及重要作用环保民间组织的发展阶段我国环保民间组织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1978年起到20世纪90年代初,环保民间组织走过了诞生和兴起阶段。

在这一阶段,几家时至今日仍颇有影响力的环保民间组织开始崭露头角。

例如1978年5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由政府发起并组建成立;1984年中国环境保护工业协会(后更名为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成立;1986年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成立;19 92年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成立;1993年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成立。

第二阶段从1995年至21世纪初,此时环保工作向社区和基层延伸,进入了发展阶段。

1994年,著名学者梁从诫成立“自然之友”,此后北京地球村、绿色江河、保护母亲河行动专项基金、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阿拉善SEE生态保护协会等耳熟能详的环保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截至2005年年底,据中华环保联合会调查统计,我国共有各类环保民间组织2768家,共计22.4万人。

第三阶段为21世纪初至今,环保组织的活动逐步发展到组织公众参与环保、为国家环保事业建言献策、开展社会监督、维护公众环境权益等领域,环保NGO进入了成熟阶段。

环保民间组织的运行模式

环保民间组织的运行模式

携手并进,共创绿色未来——浅谈环保NGO运行模式乐清市绿色志愿者协会张良好随着粗放型经济的飞速发展,资源危机和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一些有志之士首先开始觉醒,并自发性地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行列中来,他们或单打独干,或在自己的学校、企业组建小团体开展活动,同时为发动更多的人参与环保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他们深刻地体会到少数人的力量是单薄的,环境保护需要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的基础和动力在于广大民众的觉悟和主动参与。

于是一种新生的力量开始在各地崛起,这就是民间环保组织,或者说环保NGO。

在中国当前,环保NGO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仍然处于摸索阶段,其运行模式有待于进一步健全,其社会价值有待于进一步挖掘。

但有一点,毋庸置疑,环保NGO是公益性社会团体,它不属于任何个人、任何单位,而是属于全人类。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有必要关注和支持环保NGO的成长,每一个环保NGO都应该是合作伙伴,都应该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成功的作法,吸取其他环保NGO有益的经验,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我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和理想!在此,我希望能够借“青少年生态环保论坛”的机会,以乐清市绿色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绿协)为例,与在座的各位一起探讨环保NGO的运行模式。

实践证明,一个成功的环保NGO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和灵活的运行机制;有牢固的社会基础和高素质人才;有多渠道、多层次的宣传网络;有良好的社会公信度;有一定的资金保证。

针对上述条件,下面与大家一起分享环保NGO的两个关键问题:1、规范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民间组织不同于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它的人员构成比较复杂,大多来自民间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志愿者,所以一个民间组织必须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建立一套系统和制度来整合人力、物质、资金、知识等各种资源。

使系统内各部分能为组织整体目标做出贡献,同时又与系统中其它部分发生作用和联系,相互依赖,共同实现组织目标。

绿协正式成立于2002年9月28日,而在成立之前,绿协的发起人却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多次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讨协会章程,编辑《绿色志愿者手册》,设计会员登记表、会员证、徽章、会旗,落实日常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和岗位制度。

浅谈中国民间环保组织

浅谈中国民间环保组织

浅谈中国民间环保组织摘要:中国民间环保组织是推动中国和全球环境保护事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力量。

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主要的民间环保组织及其作用,阐明了中国民间环保组织的发展现状,并针对其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对我国民间环保组织的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民间环保组织;作用;现状;特征;问题;建议Briefly discussing about Non-governmental environmentalorganizations in ChinaAbstract: Non-governmental environmental organizations in China is the important power on promoting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China and the world. The major Non-governmental environmental organizations in China and its function is introducted in this article,and its development status is talked about ,then its development advice is put forward against its feature and problems in its development process.Key words: Non-governmental environmental organizations; function; status; feature; problem; advice1前言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益加深的全球生态环境危机是人类社会所面对的史无前例的挑战,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威胁,从根本上改变着人们对发展、当前与未来的关系、以及发展与环境之间关系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改变着人们的态度和行为。

中国的环境保护民间组织

中国的环境保护民间组织

论文摘要:本文介绍了中国环境保护民间组织发展的基本情况,阐明了中国环境保护民间组织在社会、经济和环境领域的作用和影响,研究了中国环境保护民间组织的政策和法律,重点分析了有关环境保护民间组织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一般政策和专门政策。

关键词:非营利部门,环境保护民间组织,环境保护,民间组织,环境政策,环境法律当代中国的环境保护民间组织是非营利部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保护环境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重要力量。

研究、掌握环境保护民间组织的现状、性质、特点、作用和发展规律,制定适当的环境保护民间组织的政策和法律,对于发挥环境保护民间组织的积极作用,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一、环境保护民间组织发展的一般情况中国的环境保护组织性活动,绝大多数由中国政府直接支持、赞助、组织和发动,主要是各种形式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如环境保护宣传月活动、环境日活动;也有少数由部分公民自发形成的反污染活动和环境保护义务活动,但这些活动一般规模较少、声势不大。

例如,早在1964年,因湖北省武汉市葛店化工厂的严重环境污染导致工厂周围居民自发组织群众活动,忍无可忍的农民曾堵死工厂的出水口,当时的湖北省省长急忙派武装人员将带头“闹事”的农民逮捕入狱才平息这次事件[2].1986年至1987年间,河南省信阳地区接连发生3次特大污染事故,造成农民直接经济损失100多万元;由于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一部分农民便自发地开始“抗粮”、“抗税”;拖到1987年夏,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致使罗山县10个村的上千农民联合要求上访行署以表示对那些践踏农民利益者的抗议,经过县乡干部苦苦相劝,才暂时平息了风波[3]. 在中国,按照西方标准的纯民间环境保护组织虽然很少,但近几年已屡有所闻。

例如,辽宁师范大学学生、生物系团委书记许岩于1985年发起成立了“爱鸟协会”,这个协会以“传、带、帮”的形式一级一级地流传至今[4].据1989年1月31日《中国环境报》报道,安徽一批有志于环境美学研究的美学专家及其他社会科学工作者成立了一个“绿色文化与绿色美学研究会筹委会”。

关于我国民间环保组织的发展困境分析

关于我国民间环保组织的发展困境分析

关于我国民间环保组织的发展困境分析【摘要】中国民间环保组织是以保护环境为宗旨而非以营利为目的的为社会提供环境公益性服务的民间组织。

近年来不断发展壮大,具有较强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但目前我国民间环保组织的巨大作用未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往往是处于夹缝中求生存的状态,很难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与作用。

文章从对中国民间环保组织的定性入手,分析了其面临的发展困境,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民间环保组织;公益性;非政府;发展困境近些年来,政府的决议往往只着眼于国际利益和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问题被永远抛在脑后,不受重视,甚至,有些政府为了追求经济的增长和短期的经济效益,滥用资源、破坏资源,使得生态环境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由此,民间环保组织作为保护环境的重要主体应运而生,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组织团体、个人以不同的方式加入到环境保护的行列里,为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但目前我国民间环保组织尚处于发展的初期,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起不到其应有的作用。

一、中国民间环保组织的界定(一)内涵。

中国民间环保组织是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的不具有行政权力并为社会提供环境公益性服务的民间公益性组织。

其是由许多热心于环境保护事业的人自愿组织而成,自我管理,只服从于法律,以环保利益为核心的组织。

民间环保组织既是非政府组织(简称“NGO”),在人事、财务、机构设置、内部管理及环保工作等方面享有自主权;又是非营利性组织,不以盈利为目的,具有社会公益性。

(二)类型。

我国民间环保组织共有4种类型。

一是由政府部门发起成立的民间环保组织,如中华环保联合会、中华环保基金会、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各地环境科学学会、环保产业协会、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等;二是由民间自发组成的民间环保协会,如自然之友、地球存、以非营利方式从事环保活动的其他民间机构等;三是学生环保社团及其联合体,包括学校内部的环保社团,多个学校环保社团联合体等;四是国际民间环保组织驻华机构。

二、民间环保组织的发展困境(一)资金链断裂,无法维持正常活动。

农村环保意识的民间组织与社区治理

农村环保意识的民间组织与社区治理

农村环保意识的民间组织与社区治理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增强,农村环保意识的提升已成为当下社会发展的热点话题。

在这一背景下,民间组织的兴起和社区治理的优化成为了实现农村环保的有效途径。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农村环保意识的民间组织与社区治理的关系。

一、农村环保现状农村地区的环保问题主要表现在水质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等多个方面。

很多农村地区存在着污水直排、乱倒垃圾、乱烧秸秆等现象,环境质量严重下降,给当地居民的健康带来了威胁。

二、农村环保意识的觉醒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开始关注环保问题。

他们意识到要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保证子孙后代有一个美好的家园。

三、民间组织的作用在农村环保领域,一些环保组织正在崛起。

这些组织由热心公益事业的志愿者组成,他们通过开展环保宣传教育、组织环保实践活动等方式,引导农村居民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

四、社区治理的重要性农村社区作为农村治理的基本单元,在环保工作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社区治理的规范化和民主化程度,直接影响到环保工作的开展效果。

五、民间组织与社区治理的协同作用在推动农村环保工作方面,民间组织和社区治理可以相互促进、相互配合。

社区治理提供了组织运作的基础,而民间组织则能够为社区治理提供更多的参与主体和创新思路。

六、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民间组织可以通过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

这种基层工作的开展,可以最大程度地触达到每一个农村居民,影响他们的行为习惯。

七、推动环保项目实施通过发起环保项目,组织居民参与环保实践,可以有效提升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

例如,开展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活动,可以为农村环保工作凝聚更多力量。

八、倡导理念转变民间组织可以倡导农村居民树立“绿色生活,低碳出行”的理念,引导他们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积极参与到环保工作中来。

九、强化社区治理社区治理需要建立健全的机制,形成科学的管理模式。

只有做好各项制度的规范,才能有效地提升社区居民对环保工作的认同感。

国内环保组织

国内环保组织

国内环保组织国内环保组织:守护绿水青山的先行者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环境问题逐渐引起了重视。

作为地球的居民,我们需要思考并采取有效的行动来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国内环保组织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守护绿水青山的先行者。

本文将介绍几个国内著名的环保组织,探讨它们在环保事业中取得的成就和所面临的挑战。

首先,中国环境保护基金会是国内最大的民间环保组织之一。

成立于1989年,该组织致力于环境教育、公众参与、项目资助等方面的工作。

他们的工作涉及到水资源保护、气候变化、野生动物保护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例如,他们在唐山开展的水土保持项目,通过改善农田的水土流失问题,有效治理了土壤侵蚀,帮助当地农民增加了百分之二十的农作物产量。

然而,中国环境保护基金会所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

在募捐方面,公众对于环境问题的认知与投入仍然存在差距,这给组织的资金来源带来了困扰。

此外,腐败和不透明的治理也是该组织所面临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

其次,中国绿色和平是国内最为知名的环保组织之一。

他们以和平和非暴力的方式进行环保行动,呼吁全民参与环境保护。

该组织致力于解决污染、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等问题。

他们通过调查、科学研究、倡导和直接行动等手段,在环保领域取得了较大影响力。

例如,中国绿色和平通过调查揭示了一些大型企业的违法排污行为,并通过舆论引导和法律手段促使这些企业进行整改。

同时,该组织也在中国推动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推动了政府加强对煤炭消耗的监管。

然而,中国绿色和平也面临一些困难。

由于其直接行动的性质,他们在一些环保行动中受到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干预和打压。

此外,中国绿色和平也需要加大对公众参与的宣传和培训,以提高整体环保意识。

此外,中国自然保护基金会也是国内重要的环保组织之一。

该组织成立于1985年,旨在保护中国的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他们的工作主要包括生态保护、物种保护和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方面。

中国自然保护基金会的一个著名项目是“中国繁殖种源基地”,该项目致力于保护重要濒危物种的繁殖地,帮助改善这些物种的生存环境。

农村环保社会组织的发展与作用

农村环保社会组织的发展与作用

农村环保社会组织的发展与作用农村环保社会组织的发展与作用一直备受关注。

近年来,随着中国农村地区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各种环保社会组织应运而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农村环保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作用及未来展望。

一、发展现状目前,我国农村环保社会组织的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从传统的环保NGO到基层的村级组织,再到志愿者团体,农村环保社会组织层出不穷。

这些组织通过各种方式,如开展宣传教育、组织环保活动、开展环保项目等,积极参与农村环保工作。

二、意识提升农村环保社会组织的发展不仅仅是数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意识的提升。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步增强,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开始关注环境保护问题,积极参与到环保组织的活动中来。

环保组织的发展也在不断激发人们对环保问题的关注和行动。

三、资源整合农村环保社会组织在环保工作中,不仅能够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还能够整合资源,提高工作的效率。

通过各种途径,如募捐、赞助、合作等,农村环保组织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推动环保事业的发展。

四、助力政府农村环保社会组织的发展也为政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助力。

政府在环保工作中难免存在资源和人力不足的问题,农村环保组织的发展填补了这一空白,为政府的环保政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配合。

五、推动乡村振兴农村环保社会组织的发展有助于推动乡村振兴。

环保工作不仅能够改善农村环境质量,提升农民生活质量,还能够促进农村产业发展,推动乡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六、培养人才农村环保组织的发展也为培养环保人才提供了平台和机会。

通过参与环保工作,更多的人能够了解环保知识,培养环保意识,促进环保科普,推动环保事业的长远发展。

七、净化乡村环境农村环保组织的发展不仅能够净化农村环境,还能够改善农民生活品质。

通过开展各项环保活动,如垃圾分类、清洁行动等,农村环保组织积极推动农村环境的改善,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八、激发创新意识农村环保社会组织的发展也有助于激发人们的创新意识。

我国民间环保组织的现状及未来发展问题探讨

我国民间环保组织的现状及未来发展问题探讨
关键 词 : 间环 保 组 织 ; 营利 性 ; 督 ; 信 力 民 非 监 公
Ab t a t I ef l f n i n na r tc in E sr c :n t i d o vr me tlp oe t , NGOsi h n n e g v r me t e a t n a e s p rie n o lme td h e e o o n C ia a d t o en n p r h d me t v u e vs d a d c mp e n e h
20 年 7 1 月 , 05 — 2 中华环保联合会首次在全国
范 围 内组 织开 展 了 “ 国民间环 保组 织现 状调 查研 中
我国民间环保组织的现状 出发 ,深入剖析制约民间 环保组织健康发展的法律不完善、 资金筹集不畅、 人
员 稳定 性不 足等 问题 ,探 求从 制度 层 面消 除上述 障 碍, 以充 分 发挥 民间 环保 组 织在 促 进 “ 型 ” 会 建 两 社 设 中的独特作 用 。
e c t e . h s r lt n hp p a s a s e i c r l n a t i e u h a asn u l n io me tla a e e s a d e c u a i g p b i a h o h r T i eai s i ly p cf oe i ci t ss c s r i g p b i e v r n n a w r n s n n o r gn u l o i vi i c c p rcp t n a t ia i .Ho e e ,t u l s i e h mp re t lg l s s m,s o a e o a i l a d p ro n l i sa i t h v h mp r d t e i o w v r r b e l t e i e f c e a y t o k e h r g f c p t n e s n e n t b l y a e a e e h t a i d v l p n fENGOss ro sy F rt , h h e h l o e it t n s o l e l w r d c a gn h u le a n t n a d a p o a e eo me to ei u l . is y t e t r s od frr gsr i h u d b o e e , h n ig t e d a x mi a i n p rv l l ao o s se i t i ge o e S c n l , t so g i c n et r aeaf v r b es c a n i n n , h c r vd sa xe n a tr o r e y tm no sn l n . e o dy i i f in f a c c e t o a l o i e vr me t w i h p o i e n e tr a f co r u t r s i o a l o l f f h

小学作文范文环保组织-民间的力量与贡献

小学作文范文环保组织-民间的力量与贡献

《环保组织:民间的力量与贡献》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然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峻。

在这场保护地球的战役中,环保组织作为民间力量,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引言当我们仰望蓝天白云,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漫步在绿树成荫的公园时,或许很难想象,我们的地球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环境挑战。

气候变化、水污染、森林砍伐、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如同沉重的枷锁,束缚着地球的未来。

然而,在这一片阴霾之中,有一群充满热情和使命感的人们,他们自发地组织起来,成立了各种环保组织,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地球的热爱和责任。

他们或许没有强大的权力和雄厚的资金,但他们却有着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成为了推动环保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环保组织的类型和活动1. 自然保护组织自然保护组织致力于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

他们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开展野生动物保护行动、推广生态旅游等方式,努力维护生态平衡。

例如,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就是一个著名的自然保护组织,它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了许多保护大熊猫、老虎、北极熊等珍稀物种的项目。

2. 环保教育组织环保教育组织主要通过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他们走进学校、社区、企业,举办环保讲座、展览、比赛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激发人们的环保行动。

例如,自然之友是中国最早的民间环保组织之一,它通过开展环境教育课程、自然体验活动等方式,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环保志愿者。

3. 污染防治组织污染防治组织专注于解决各种环境污染问题。

他们通过监测环境质量、推动污染治理、倡导绿色生产等方式,努力改善环境质量。

例如,公众环境研究中心通过收集和分析环境数据,推动企业公开环境信息,促进企业加强环境治理。

三、环保组织的贡献1.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环保组织通过各种宣传教育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提高了公众的环保意识。

他们让人们认识到,每个人都可以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如节约用水、用电、减少垃圾排放等。

环保民间组织_建设生态文明的生力军

环保民间组织_建设生态文明的生力军

一、环保民间组织概述环保民间组织在国外被称做环境非政府组织(ENGO)。

在我国,环保民间组织的定义是“以环境保护为主旨,不以盈利为目的,不具有行政权力并为社会提供环境公益性服务的民间组织”。

随着环保民间组织的不断发展壮大,中国的ENGO已经逐渐发展成为继政府、企业之后最重要的第三方环保力量,日益成为一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社会力量。

中国的环境非政府组织起步较西方以及亚洲其他国家来说要晚得多。

20世纪60年代《寂静的春天》发表之后,许多国家的环保志愿者就开始了旨在保护生命健康的各种环境运动;而中国直到1972年以前,无论官方还是民间,环境保护的意识都不够明显。

1978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成立,这是第一家由政府部门发起的环保民间组织。

1994年,“自然之友”成立,这是中国第一家由民间发起的环保民间组织,是迄今中国最为著名的ENGO之一。

1996年,北京地球村成范》以及《绿色社区指导手册》《绿色之声环保歌曲集》和环境教育培训的系列光盘,对宣传绿色理念、促进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自然之友”的绿色希望行动、自然讲堂等,都对推进环境保护、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三,科学性。

在环保组织的活动中,善于运用科学语言、科学力量会为环保民间组织活动的展开增分不少,在26度空调行动、圆明园防渗工程等案例中,科学性都是ENGO环保活动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而当前中国的ENGO 所紧缺的也正是具备专业知识的科学人才。

中国的环保民间组织具有很强的本土性和开放性,尽管起步晚,但是发展迅速。

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环保民间组织作为第三方力量将会越来越多地在公共环境问题上发挥自身的作用,促进中国环保事业的发展。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性文明作为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和环保民间组织——建设生态文明的生力军立,成为中国民间环保的又一支重要力量。

尽管起步晚、发展慢,但中国的民间环保事业在不断地蓬勃发展。

根据中华环保联合会的调查,截至2008年10月,中国各类民间环保组织超过3500家,从业人员达到30万人。

环保民间组织

环保民间组织

环保民间组织目前,我国农村仍有2365万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环境与贫困之间存在紧密的因果关系:贫困导致环境破坏,环境恶化也会造成贫困加剧。

近年来,我国环保民间组织深入农村,积极帮助贫困农民发展绿色经济,在保护环境中实现扶贫开发。

陕西妈妈环保志愿者协会围绕政府西部开发战略部署,在10个试点县一万户农户中开展“绿色家园环保示范户”创建工作,引导农村妇女发展无污染无公害生态农业和建设以秸杆、人畜粪便综合利用的农村庭院沼气再生能源,走出了一条贫困家庭依靠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经济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目前,已表彰树立了300户典型示范户,其中30户被树立为“绿色家园十佳户”。

湖南岳阳市环保志愿者协会组织退耕农户植树造林,每亩付给农户100元补贴,成林后全部效益归农民所有,极大地调动了退耕还林农民的积极性。

云南省丽江拉市海地区生态资源丰富。

拉市海鱼的市价高,刺激当地居民过度捕捞,资源急剧衰退;当地居民无以为计被迫上山砍树,进一步加剧了生态恶化。

2000年5月,“绿色流域”启动了拉市海水环境和水资源保护项目。

与当地政府、村民和国外专家四方携手共同制订了流域管理规划,建立了村级流域管理小组,对流域的渔业、农业和旅游开发等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当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目标。

2003年3月,在日本召开的世界水论坛上,拉市海项目被评为全球150个“最佳水资源保护项目”之一。

云南省西北部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当地农户的炊事和取暖主要依靠薪柴,滇西北15个县每年薪柴消耗量约达360万立方米,对当地森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造成了较大的压力。

2004年10月,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在云南实施了绿色乡村信贷项目,发展生物能替代薪柴模式。

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协会和农户合作,在当地创建绿色乡村协会,并为绿色乡村协会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开发沼气等生物能。

绿色乡村协会把愿意使用替代能源的农户组织起来,走出了一条村民自愿参与、自我管理、良性发展新路。

生态足迹知识:生态足迹和民间环保组织的重要性

生态足迹知识:生态足迹和民间环保组织的重要性

生态足迹知识:生态足迹和民间环保组织的重要性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和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

生态平衡被打破,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这种状况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为了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生态足迹和民间环保组织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话题和工具。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生态足迹和民间环保组织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以及其作用和影响。

一、生态足迹生态足迹是一个用来评估及量度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消耗程度的概念。

简单来说,它是指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所造成的影响。

它包括了一个地区或者国家所有消费者的资源需求,以及生产和废物的容纳需求量。

生态足迹包含了许多不同组成部分,这些组成部分包括耗水量、耗燃料量、耗电量等等。

生态足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当我们能够量化这些影响时,我们就更容易制定出正确的环境政策,并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环境的需要。

通过使用生态足迹,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评估资源的使用情况,从而更好地控制资源的浪费,减少环境污染,并推动可持续发展。

二、民间环保组织民间环保组织是由一群关注环境保护问题的人组成的团体。

他们通过行动来促进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他们通常在大型媒体渠道上宣传他们所关心的问题,为公众提供信息,并在政府和商业组织中寻求支持。

民间环保组织通常是非盈利性质的,主要依靠自愿捐款和志愿工作的支持。

民间环保组织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他们通常是最早觉察环境问题的组织之一,可以促使政府和大众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工作。

他们能够提高大众对环境保护问题的关注度,挑战潜在危机和缺陷,并监督政府和企业的环境责任。

民间环保组织还可以帮助推动重大环境政策,并为公众提供信息。

三、生态足迹和民间环保组织的联系生态足迹和民间环保组织在环保方面有着相互联系的关系。

生态足迹可以为民间环保组织提供环境问题的评估分析和信息分析。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民间环保组织制定他们的宣传战略,并全面了解环境问题的影响。

专题(四)民间环保团体

专题(四)民间环保团体

民间环保团体(ENGO) 社区力量 环保产业 公众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 环境抗争与运动力量
专题四
民间保团体
1、民间环保团体是民间环保力量的组织化表 现形式。 2、中国民间环保团体的特征: • 半草根性; • 行为理性; • 与其他环保力量的关系以合作为主流; • 体制内运作
专题四
ENGO与政府的关系
环境利益相关者专题(四) 民间环保力量
专题四
什么是民间环保力量
• 指非政治、非经济领域致力于环境保护的 社会力量。民间环保力量实质是一种社会 力量,其基础是公众的环境意识与环保行 为,其凝聚机制是民间环保组织、社区和 大众传媒,其作用形式体现为敦促和协助 政府推动环境保护工作。
专题四
• • • • •
专题四
关系图(未完成)
公众
中 央 政 府
地 方 政 府
企 业
环 保 部 门
ENGO
专题四
1、政府对待ENGO态度的依据: • 低政治性的生态议题; • 行动方式:温和or激进 • 自我管理:是否规范
专题四
• 2、政府影响ENGO的 方式 • 行政管理 • 资源配置 • 法律监控 • 媒体宣传
• 思考:ENGO影响政 府的方式有哪些?
专题四
• ENGO与公众的关系? • ENGO与企业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民间环保组织摘要:中国民间环保组织是推动中国和全球环境保护事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力量。

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主要的民间环保组织及其作用,阐明了中国民间环保组织的发展现状,并针对其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对我国民间环保组织的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民间环保组织;作用;现状;特征;问题;建议Briefly discussing about Non-governmental environmentalorganizations in ChinaAbstract: Non-governmental environmental organizations in China is the important power on promoting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China and the world. The major Non-governmental environmental organizations in China and its function is introducted in this article,and its development status is talked about ,then its development advice is put forward against its feature and problems in its development process.Key words: Non-governmental environmental organizations; function; status; feature; problem; advice1前言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益加深的全球生态环境危机是人类社会所面对的史无前例的挑战,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威胁,从根本上改变着人们对发展、当前与未来的关系、以及发展与环境之间关系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改变着人们的态度和行为。

随着环境资源的过渡利用以及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一系列环境生态问题接踵而至,水资源短缺、水污染、荒漠化、温室效应、赤潮、固体废物污染、生物物种加速灭绝、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国家和民众关注的焦点[1]。

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不但妨碍了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使得人类的栖息地千疮百孔。

在这种情势下,全球各国各界人士积极关注环境保护事业,从人类自身的根本利益出发,想方设法弥补人们对环境的破坏,促使人与自然达到一种相对平衡状态,80年代以来,各国结社运动——民间环保组织随之兴起,并随后蓬勃发展起来了。

面对全球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势,民间环保组织逐渐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同时在弥补政府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能力不足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而在我国,近些年来环境保护事业的建设有了较为显著的进步,这突出表现在民间环保组织的迅速发展以及在其成长过程中日益体现出来的广泛影响力上。

2 民间环保组织的定义民间组织,在国际上称为NGO(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其定义为“志愿性的以非营利为目的的非政府组织”[2]。

民间环保组织是公民社会组织中的一类,它是由许多热心于环境保护事业的人士志愿组织而成,自我治理,只服从法律,独立于政府之外,以环保利益为宗旨的组织[3]。

3 我国主要的民间环保组织3.1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英文名称:Chinese Society For Environmental Sciences;英文缩写:CSES)于1978年5月批准成立,是中国国内成立最早、专门从事环境保护事业的非盈利全国性非政府科技社团组织,是中国科协所属的全国一级学会,具有跨部门、跨行业、横向联系广泛的优势和特点。

业务主管单位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它是一个学术性社团,主要是由全国环境科技工作者、环境工程技术人员、环境教育工作者和环境管理工作者志愿结合组成。

专门从事国际、国内的环境问题学术交流、调查研究及现场考察。

为政府部门制定环保发展战略、方针政策、规划计划提供咨询报告,开展民间国际环境科技交流、组织国际环保产品展览会、展示会及技术交流会,提供技术中介服务,组织策划有利于中国环保及全球环保的大型公益性、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

3.2 文化书院绿色文化分院(自然之友)“自然之友”(Friends of Nature),全称为“中国文化书院·绿色文化分院”,会址设在北京,是中国民间环境保护团体。

作为中国文化书院的分支机构,于1994年3月经政府主管部门批准,正式注册成立。

自然之友以开展群众性环境教育、倡导绿色文明、建立和传播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文化、促进中国的环保事业为宗旨。

截止到2008年,自然之友累计发展会员一万余人,其中活跃会员3000余人,团体会员近30家。

各地会员热忱地在当地开展各种环境保护工作,多位会员荣获各级嘉奖;由自然之友会员发起创办的NGO(非政府组织)已有十多家。

自然之友累计获得国内国际各类奖项二十余项,如“亚洲环境奖”、“地球奖”、“大熊猫奖”、“绿色人物奖”和菲律宾“雷蒙·麦格赛赛奖”等。

历经十几年的创立与发展,自然之友成为中国具备良好公信力和影响力的环境非政府组织,为中国环保事业和公民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并已成为标志性组织之一。

3.3 实际民办非企业机构——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北京“地球村”成立于1996年,现在办公地点位于朝阳区北苑路86号嘉铭园内。

地球村现有15名全职工作人员,正式注册的志愿者上千人。

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是一个致力于环境教育公益活动的民间环保机构,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和多种形式的社会活动来提高中国公民的环境意识,推动大众对环境保护的参与。

“地球村”的主要关注点是在大众中倡导5R(Reduce节约资源,Reevaluation绿色选购,Reuse重复,Recycle回收利用,Rescue wildlife保护野生动植物)为特征的有利于环境的生活方式,使环保成为人人可以参与的行为和时尚,由此推动中国绿色技术、清洁生产以及环保政策法规的完善和实施。

“地球村”现已成为国际国内知名的民间环保机构,1998年7月在桂林参加了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期间会见中国民间环保人士座谈会,其创办人廖晓义女士被挪威基金会授予苏菲环境大奖[4]。

3.4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世界自然基金会(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于1961年9月11日成立于瑞士小镇莫尔各斯(Morges),创始人为英国著名生物学家,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任总干事朱立安·赫胥黎先生。

其基本目标是保护地球的生物资源。

世界自然基金会是世界最大的、经验最丰富的独立性非政府环境保护机构。

在全球拥有520万支持者以及一个在100多个国家活跃着的网络。

从1961年成立以来,世界自然基金会在6大洲的153个国家发起或完成了约12000个环保项目。

世界自然基金会在中国的工作始于1980年的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保护,是第一个受中国政府邀请来华开展保护工作的国际非政府组织。

1996年,世界自然基金会正式成立北京办事处,此后陆续在全国八个城市建立了办公室。

发展至今,共拥有80多名员工,项目领域也由大熊猫保护扩大到物种保护、淡水和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森林保护与可持续经营、可持续发展教育、气候变化与能源、野生物贸易、科学发展与国际政策等领域。

截止2009年,世界自然基金会共资助中国开展了100多个重大项目,投入总额超过3亿元人民币[5]。

4 我国民间环保组织的作用我国民间环保组织异于政府和个人的社会角度,以独立的地位接受政府、私人的资源,用于社会公益的目的,并发挥出培养社会公众的环境意识、促进环境领域的公众参与以及实现环境权利的救济等作用,发挥着政府与公众之间、国内国际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以及监督和维权的作用,我国民间环保组织已成为普及环境教育和倡导公众参与环保的重要力量,为环境保护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6]。

4.1 传播绿色文明中国民间环保组织在倡导绿色文明方面真正走在了全社会的前面。

今天我们所熟悉的许多环保理念、环保知识都是由他们首先在中国传播的。

以下是“地球村”成立后推动的环保活动,这些活动在2000年以后发展为全国民间环保组织的共同行动。

1997年:垃圾分类;1998年:绿色消费;1999年:“以自行车族为荣,支持发展公共交通”;2000年:绿色社区;2001年:绿色电力;2002年:可持续消费;2003:宣武区绿袋子工程;2004年:26℃空调节能行动、7·13自行车宣传行动[7]。

透过以上活动,我们可以看出民间环保组织从生活方式入手,传播绿色文明,动员公众参与,这正好弥补了政府行为的不足。

民间环保组织透过大众媒体和现场活动,一直在传播这样一个道理:环境问题与生活方式直接相关,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拯救环境。

4.2 力行绿色生活民间环保组织的成员,特别是领导者本身就是绿色生活的实践者。

“骑行北京”是“自然之友”发起的一项旨在推广北京自行车文化的绿色出行活动。

“骑行北京”希望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活动,鼓励大家在市内更多地使用自行车。

同时也倡导一种环保、健康、便捷的骑行文化。

十多年来“自然之友”累计发展会员8000多人,其中活跃会员3000余人,团体会员近30家。

他们举办了多次的活动、会议,每次结束后现场都是干干净净的。

如今,“自然之友”已成为中国具备良好公信力和影响力的民间环保组织。

各地民间环保组织在力行绿色生活方面也是如此。

2007年11月,多家民间环保组织的代表应邀到中国台湾访问,他们一行12人,全部自备洗漱用品、餐具、拖鞋等物,在台湾几乎没使用过一次性用品,表现了良好的环保素质[8]。

4.3 影响政府决策民间环保组织倡导的一系列活动,在当时看都是很超前的,但后来大都逐渐被社会所接受,其中一些还演化成政府的决策。

4.3.1 “26度空调节能行动”“26度空调节能行动”,就是一个从民间行动到政府行动的典型事例。

2004年6月26日,6家民间组织联合在北京共同发起“26度空调节能行动”,向全社会发出倡议:在夏季用电高峰期间将空调温度调至不低于摄氏26度,以减少能源消耗,缓解夏季电力供应紧张局面。

2005年6月26日,9家民间环保组织再次提出节能倡议,发起了“26度空调节能行动———2005我们承诺”活动。

“26度空调节能行动”被媒体广为宣传,被公众所熟知,到2007年终于成为政府的行动。

2007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严格执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标准的通知》,其中要求,所有公共建筑内的单位,包括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除医院等特殊单位以及在生产工艺上对温度有特定要求并经批准的用户之外,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26摄氏度,冬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高于20摄氏度[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