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管网系统规划布置
(完整版)给水管网的布置形式
![(完整版)给水管网的布置形式](https://img.taocdn.com/s3/m/b9e0fbe859eef8c75ebfb37d.png)
给水管网的布置形式
给水管网的布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1)按照城市规划平面图布置管网,布置时应考虑给水系统分期建设的可能,并留有充分的发屉余地;
(2)管网布置必须保证供水安全可靠,当局部管网发生事故时,断水范围应减到最小;
(3)管线遍布在整个给水区内,保证用户有足够的水量和水压;
(4)力求以最短距离敷设管线,以降低管网造价和供水能量费用.
根据要求,配水管网的布置形式有:树状管网、环状管网以及综合型管网。
(1)树状管网
如图所示,从泵站到用户的管线呈树枝状.水流沿一个方向流向用户。
若管网任意节点或管段损坏,则其后所有管线断水。
树状管网虽然管线短、投资省,但供水安全性较差。
(2)环状管网
如图所示,管段互相连接成闭合环状。
水流可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向流向用户。
若管网任意节点或管段损坏,均可关闭损坏两端的阀门检修,断水面积较小。
一般较树状管网管线长、造价高。
(3)综合型管网
树状管网和环状管网的结合.一般在城市中心布置成环状管网,边缘地区布置成树状管网。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7fc8986c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7c.png)
2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构成
2.1 给水管网系统的构成
3. 泵站 泵站是输配水系统中的加压提升设施。 一泵站将浑水提升后通过输水管送入给水处理厂。经处理的清水流入清水池。 二级泵站从清水池内抽水加压后,通过清水输水管送入配水管网。 如果城市面积较大,或专为局部地形较高的区域供水,在远离水厂的管网中另 设加压泵站。加压泵站一般从贮水池内抽水,也有少数直接从输水管中直接抽 水。 泵站内往往设多台水泵机组。 4. 水量调节设施 有清水池、水塔或高地水池。其作用是调节供水与用水的流量差。水厂内清水 池的作用是调节一级泵站和二级泵站的流量差。水塔或高地水池则起二级泵站 供水和城镇用水量不等的调节作用。 5. 附属设施 有阀门(闸阀、调节阀、止回阀、排气阀、泄水阀等)、检测仪表(压力、流 量及水质检测等)和消火栓等。
3.2 远距离引水工程
选线: (1)尽量利用现有河道或渠道,经过适当整治,作为输水管渠的一部分,以降 低工程造价。 (2)利用现有河道或明渠输水,一方面要防止水质污染,另一方面还应考虑沿 河一带农业和工业用水的影响,确保城市所需的水质水量。 (3)由于管线长,管理、维修难度大,安全供水尤其重要。 (4)因管线长,沿途地质、地形条件不同,管道压力也有变化,因此,管道材 质或渠道的选用应根据地质、地形、管渠的尺寸和压力、管道价格和施工条件 等,经过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后确定。
给水管道大中口径用焊接钢管,用于高 压力的输水管道,特点适用于地形复杂 的地区。无缝钢管中小口径,可用于直 饮水管道。
5.1 给水管道材料与配件
1. 管道材料 (2)铸铁管
铸铁管是给水管道系统使用最多的一种管材。 灰口铸铁管,逐渐不再使用。 球墨铸铁管,耐腐蚀性强于钢管量轻于灰口管,搞冲击 和抗震能力比灰口管强,价格低于钢管,高于灰口管。
《给水管网工程设计》课件
![《给水管网工程设计》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8d1df7c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18.png)
质量记录
维护保养
根据管网材质和运行状况,制定合理的维护保养计划,对管道、阀门等设施进行定期保养和维修。
档案管理
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系统,对管网图纸、维修记录等进行归档管理,方便后期查询和使用。
应急处理
建立应急处理机制,对突发性事件进行快速响应和处理,保障供水安全。
运行管理
建立健全的运行管理制度,定期巡查和维护给水管网,确保其正常运行。
功能
定义
给水管网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和生活质量,是保障民生的基础工程。
保障民生
给水管网的建设和维护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城市经济建设提供支撑。
促进经济发展
给水管网的安全运行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一旦发生供水事故,将对社会造成严重影响。
维护社会稳定
给水管网工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给水管网工程的技术和规模也不断发展和完善。
《给水管网工程设计》ppt课件
目录
给水管网工程概述给水管网设计基础给水管网系统规划给水管网结构设计给水管网施工与维护给水管网工程案例分析
01
CHAPTER
给水管网工程概述
给水管网是指由管道、泵站、调节构筑物、水塔等设施组成的系统,用于将饮用水输送到用户家中。
给水管网的主要功能是确保用户能够方便、安全地获得足够的饮用水,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
总结词
05
CHAPTER
给水管网施工与维护
根据管网规模、地形地貌、交通状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如明挖、顶管、盾构等。
施工方法
根据管材、管径、埋深等要求,采用适当的施工工艺,如管沟开挖、管道安装、回填等。
施工工艺
管网设计方案
![管网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7aa715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58.png)
第1篇
管网设计方案
一、项目背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尤其是给排水管网系统的建设与改造日益重要。为提高城市排水能力,确保城市安全度汛,降低内涝风险,完善城市功能,本项目旨在制定一套科学合理、合法合规的管网设计方案。
二、设计原则
1.合法合规:严格遵守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确保项目合法合规。
(2)坡度:确保管道内水流顺畅,避免淤积,同时考虑施工和维护的便利性。
4.管网附属设施
(1)检查井:设置在管道交汇处、变径处、低洼处等,便于管道检查、清淤和维护;
(2)雨水口:根据道路设计,合理布置雨水口,确保路面雨水及时排除;
(3)阀门:在管道关键部位设置阀门,便于管网运行调节和应急处理;
(4)泵站:根据城市排水需求,设置雨水泵站,提高排水能力。
3.资金保障:积极争取政府投资、社会资本等多种渠道,确保项目资金需求;
4.政策保障: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争取政策支持和优惠措施;
5.施工保障: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施工安全、质量、进度。
五、总结
本方案旨在为我国城市管网建设提供一套合法合规、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在实施过程中,需充分考虑项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和调整方案,确保管网系统的高效运行,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第2篇
管网设计方案
一、项目概述
城市管网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城市正常运行及居民生活质量。本方案旨在提供一套全面、科学的管网设计方案,以满足现代城市发展需求,保障城市水安全、提升环境品质。
二、设计目标
1.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确保管网系统的合法合规性。
2.构建高效、稳定、安全的管网系统,提升城市排水能力。
给水排水管路设计(给水部分)讲解
![给水排水管路设计(给水部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e372a1f14028915f804dc27e.png)
给水排水管网设计(给水部分)一、给水系统的布置(1)给水系统的给水布置给水系统有统一给水系统,分系统给水系统(包括分质给水系统、分区给水系统及分压给水系统),多水源给水系统和分地区给水系统。
本设计城市规模较小,地形较为平坦,其工业用水在总供水量所占比例较小,且城市内工厂位置分散,用水量少,故可采用同一系统供应生活、生产和消防等各种用水,即使其供水有统一的水质和水压。
鉴于城市规模小,且管道铺设所需距离较长,本设计选择单水源给水系统。
从设计施工费用等方面考虑,单水源统一给水系统的投资也相对较小,较为经济。
综上所诉,本设计采用单水源统一给水系统。
(2)给水管网布置形式城市给水官网的基本布置形式主要有环状与树枝状两种。
树状网的供水安全性较差,当管中某一段管线损坏时,在该管段以后的所有管线就会断水。
而且,由于枝状网的末端,因用水量已经很小,管中的水流缓慢,因此水质容易变坏,环状网是管线连接成环状,某一管段损坏时,可以关闭附近的阀门是和其余管线隔开,以进行检修,其余管线仍能够正常工作,断水的地区可以缩小,从而保证供水的安全可靠性。
另外,还可以大大减小因水锤作用产生的危害,在树状网中,则往往一次而是管线损坏。
但是其造价明显比树状网为高。
一般大中城市采用环状管网,而供水安全性要求较低的小城镇则可以猜用树状管网。
但是,为了提高城镇供水的安全可靠性以及保证远期经济的发展,本实例仍然采用环状网,并且是有水塔的环状网给水管网。
(3)二级泵房供水方式综合考虑居民用水情况以及具体地形情况,拟在管网末端设置对置水塔,由于水塔可调节水泵供水和用水之间的流量差,二泵站的供水量可以与用水量不相等,即水泵可以采用分级供水的办法,分级供水的原则是:(1)泵站各级供水线尽量接近用水线,以减小水塔的调节容积,分级输一般不多于三级:(2)分级供水时,应注意每级能否选到合适的水泵,以及水泵机组的合理搭配,尽可能满足今后和一段时间内用水量增长的需要。
市政规划中给排水管网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市政规划中给排水管网设计的原则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1d3d83e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58.png)
市政规划中给排水管网设计的原则与方法市政规划中给排水管网设计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城市的供水供排水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城市环境的整体质量。
在给排水管网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以保障城市供水供排水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
本文将详细介绍市政规划中给排水管网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一、原则1. 环保原则在给排水管网设计之初,需要充分考虑环保原则。
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合理安排排水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避免排水污染和水资源的浪费。
2. 经济原则设计给排水管网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经济原则,尽可能地降低建设成本,提高运行效率。
在实际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保设计既符合城市规划的需求,又尽可能节约资源和运行成本。
3. 安全原则给排水管网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安全原则,要确保给排水系统的稳定运行,预防管网爆裂、污水外泄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对于供水管网,需要保证水质清洁、管道坚固,避免发生供水中断和水质污染的情况。
4. 可持续发展原则市政规划中给排水管网设计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综合考虑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需求,确保设计方案具有长远性和可持续性。
设计的给排水管网不仅要满足当前需要,还要能够适应未来城市规模扩大和需求增加的情况。
二、方法1. 选择合适的管道材料在给排水管网设计中,管道材料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场景和环境要求,选择合适的管道材料,如塑料管道、铸铁管道、钢管道等。
在选择管道材料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管道的强度、耐腐蚀性、运行成本等因素。
2. 合理布局管网在给排水管网设计中,需要合理布局管道网,确保管网的畅通和运行效率。
要根据城市规划布局、地形地貌等因素,合理规划管道走向和管网连接方式,避免管网交叉错综、管线重叠等情况。
3. 控制管网水力在给排水管网设计中,需要合理控制管网的水力。
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管道的横截面积和坡度,确保管网的水流速度和水力压力符合要求,避免管网水力过大或过小的问题。
给水管网
![给水管网](https://img.taocdn.com/s3/m/d56369184431b90d6c85c786.png)
7.施工、运行和维护方便;
10
二、布臵形式
树状网:从水厂泵站或水塔 布臵形式
到用户的管线布臵成树枝状
环状网:管线连接成环状
11
主要概念
城镇树状管网
3
12
主要概念
街坊/小区树状网
3
13
主要概念
城镇环状管网
3
14
街坊环状管网
3
15
•下面介绍一下树状 网和环状物的特点
16
三、特点
干管 分配管 二级泵站 连接管 干管 水塔
③接户管(或称进户管) • 从分配管接到用户去的管线,其管径视用户用水的多少决定。 • 一般设一条,重要建筑设两条,从不同方向引入。
23
④连接管:干管之间的连接管。 • 作用:局部管线损坏时,可以通过它重新分配流量, 从而缩小断水范围,较可靠地保证供水。
干管 分配管 二级泵站 连接管 干管 水塔
• 所以,在管网布置时,应考虑:
1、分期建设的可能 • 即先按近期规划采用树状网,然后随着用水量的增 19 长,再逐步增设管线构成环状网。
• 2、结合方式 • 实际上,现有城市的配水管网多数是环状网和树 状网的结合,即 • ①在城市中心地区,布置成环状网 • ②在市郊或城市的次要地区,以树状网的形式向 四周延伸
给水管网系统
管网和输水管渠布置
PPT制作与介绍: 赵硕、吕新成、张黎明、 1 张正强
“水”的旅途
(输水管、管网、泵 站、调节构筑物等)
输水 水源 取水 净水
(水厂)
输水 配水 用户
(取水构筑物、泵站)
取水工程: 从水源取水
给水处理: 按用户要求进行水处理
输配水: 向用户供水
管网和输水管布设
![管网和输水管布设](https://img.taocdn.com/s3/m/2389692e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90.png)
管网可采用树状网和若干环组成的环状网相结合的形式, 管线大致均匀地分布于整个给水区。
干管的间距采用500~800m。 连接管的间距可根据街区的大小考虑在800~1000m左 右。 分配管直径至少为100mm,大城市采用150~200mm。 城镇生活饮用水的管网,严禁与非生活饮用水的管网连 接,也严禁与各单位自备的生活饮用水供水系统直接相连。
树状管网投资较省,但供水安全性较差; 环状管网投资明显高于树状管网,但增加了供水的可靠性。 一般在城镇建设的初期采用树状管网,随着城镇的发展逐 渐连成环状管网。在城市的中心布置成环状管网,郊区布置成 树状管网。
泵站 树状管网
泵站 环状管网
给水管网的布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1.按照城市规划平面图布置管网,布置时应考虑
2)合并
管径较小、相互平行且靠近的管线可考虑合并。如管线 交叉点很近时,可以将其合并为同一交叉点。相近交叉点合 并后可以减少管线数目,使系统简化。在给水管网中,为了 施工方便和减小水流阻力,管线交叉处往往用两个三通代替 四通(实际工程中很少使用四通),不必将两个三通认为是 两个交叉点,仍应简化为四通交叉点。
3)省略
管线省略时,首先略去水力条件影响较小的管线,即省
略管网中管径相对较小的管线。管线省略后的计算结果是
偏于安全的,但是由于流量集中,管径增大,并不经济。
管网图形:根据图论的基本原理,图由“弧”和“顶 点”两部分组成。给水管网的几何图形可以抽象地认为是 由管段和节点构成的有向图,如将管段看成“弧”,节点 看成“顶点”,则管网本身也是一种“图”。
节点合并:距离很近的两个节点计算时可视为一个节点。
管段合并:长度近似相等、彼此几乎平行且
相距很近的两条管段计算时可合并。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第五节城市给水管网规划知识讲解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第五节城市给水管网规划知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3ea005acfab069dc51220121.png)
? 例题:某城镇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为300L/s,要求不间断供水,事 故时供水量为正常供水量的70%,试设计供水干管。
因为要求不间断供水,事故流量为正常流量的70%, 故选用两条
输水干管,管线之间设三条连接管。正常时,每条管线输送的 流量为150L/s,合0.15m3/s,选用经济流速为1.1m/s,可算得管径为
第五节 城市给水工程管网规划
? 给水管网:输水管网;配水管网
输水管:从水源到水厂或从水厂到配水管网的管线,且沿 线不接用户,主要起转输水量的作用。有时,从配水 管网到个别大用户的管线,因沿线也不接用户,所以 此管线也叫输水管。
配水管网:是将水分配供应到各用户的管道系统。
? 输水干管和配水管网的设计,一般应经过以下步骤:
三. 给水管网各管段流量和 管径的初步确定
? 基本概念:节点,管段,管线,管网的环 ? 管段流量确定 管段的水力计算主要针对干管网。 目的在于由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确定管段的流量,确定管段的管 径,在计算管路的水头损失,确定所需供水压力。 在专业工程设计中,还需要确定水塔高度和水泵扬程。
(一)沿线流量 ql:指供给该管段两侧用户所需流量。 (二)节点流量:是从沿线流量计算得出的并且假设水
计算二级泵站所需水泵扬程和水塔高度。 8)计算支管管径。 ? 例7-1
? 作业:某城镇用水人口5.5万人,最高日用水量定额为150L/人·d,各节点要求的最小服 务水头为16m,管网采用24小时供水,节点4接某工厂,该工厂工业用水量为4003/d,二 班工作制。该镇地形平坦,地面标高为5m,管网布置如下图。试确定管网各管段的管 径,各节点水头(水压标高)和水塔高度及水泵扬程。
3. 选择最佳的地形和地质条件,努力避开滑坡、 塌方、岩层、沼泽、侵蚀性土壤和洪水泛滥区, 以降低造价和便于管理。
市政规划中给排水管网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市政规划中给排水管网设计的原则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7845ec4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b6.png)
市政规划中给排水管网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给排水管网设计是市政规划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关系到城市的环境卫生和居民
的生活质量。
下面是关于给排水管网设计的原则与方法的介绍。
一、原则
1. 合理性原则:给排水管网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城市总体规划和发展需求,为城市的
长远发展做好规划,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减少浪费。
2. 经济性原则:给排水管网设计需要在达到规划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设计、
建设和运行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 安全性原则:给排水管网设计需要保证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避免给排水系统发
生故障或灾害。
4. 环保性原则:给排水管网设计需要注重环保问题,在材料选择、施工过程和运行
管理中采取措施,确保给排水系统对环境没有负面影响。
二、方法
1. 数据分析:首先需要收集城市的基础数据,包括区域地质环境、降雨量、地形地
貌等,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确定给排水管网的基本设计参数。
2. 系统规划: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相关政策法规,制定给排水管网的规划方案,确
定管网的布局、容量和运行方式。
3. 设计计算:根据规划方案,进行给排水管网的详细设计,包括管网布置、管径计算、泵站配置等。
通过计算和模拟,确保管网在各种工况下能够正常运行。
4. 施工管理:在管网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工程管理和监督,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和调整,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问题。
5. 运行维护:管网建设完成后,需要进行运行和维护管理,包括定期检查、清洁、
维修和更换管道等工作,确保管网正常运行。
市政规划中给排水管网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市政规划中给排水管网设计的原则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eee640e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2f.png)
市政规划中给排水管网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在市政规划中,给排水管网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以下是一些关于给排水管网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1. 低成本原则:
给排水管网的设计应该力求在最低成本的前提下满足市民生活和工业生产的需求。
设计师需要合理利用现有的地形条件和既有的管道设施,减少工程投资成本。
2. 全面性原则:
给排水管网的设计应该全面考虑城市的各个方面需求,包括人口密度、土地利用、降雨量、排水面积等因素。
设计师需要根据这些因素制定设计方案,以确保给排水管网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
3. 安全性原则:
给排水管网的设计应该注重安全性,包括管道的承载能力、抗震能力、防水能力等方面。
设计师需要通过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等方式来提高管道的安全性能。
4. 可靠性原则:
给排水管网的设计应该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在面对极端天气情况或人为破坏时也能正常运行。
设计师需要考虑到管道的排水能力、阻塞风险、泄漏风险等因素,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管道布置来提高管网的可靠性。
5. 可扩展性原则:
给排水管网的设计应该考虑到城市未来的发展和扩展需求。
设计师需要预留一定的冗余空间和容量,以适应未来人口增加、建筑扩建等因素所带来的需求变化。
6. 环保性原则:
给排水管网的设计应该注重环保性,避免对水源、土壤和空气造成污染。
设计师需要选择环保材料、合理设计排水系统,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给排水管网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市民需求、成本、安全性、可靠性、环保性和经济性等多个因素,以确保管网在运营期间能够稳定运行,并适应未来的发展需求。
市政规划中给排水管网布局设计的合理性探讨
![市政规划中给排水管网布局设计的合理性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85d02edc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1c.png)
市政规划中给排水管网布局设计的合理性探讨摘要: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工业废水排放量迅速增加,污水处理和管理成本也随之增加。
排水管网设计不完善或城镇建设不足,污水直接排入河流,造成水污染等问题;排水管网的系统选择不当会导致污水处理效率低下或增加成本。
本文就城市排水管网规划设计中的几个关键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并进行了研究和讨论。
关键词:市政排水管网;规划;优化设计;探讨引言:城市化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城市建设步伐随之推进,在这一过程中,市政工程规模日益壮大,数量逐渐增多,建设速度不断提升,促使城市给排水网系统得以进一步完善。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功能的完善,传统的给排水管网系统已不能满足当前城市发展的需要。
满足市政规划要求,难以有效发挥给排水系统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因此本文分析了城市规划中给排水系统的要点,以促进给排水系统优化和现代化。
一、资源的优化性配置在市政排水过程中,为了避免水资源浪费等相关课题,有必要不断加强市政给排水工程,提高工程效率和质量。
在具体工作中,相关的设计师必须全面分析整个地区水资源使用和分配的实际情况,并确定最终方案,确保计划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具体项目以城市基本生活和周边农业正常供水为基础。
在保证这一基础的前提下,应充分考虑区域管网的性质、区域管网的数量和其他因素,认真划分管道类型,加强市政给排水工程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加强各地区用水控制,应结合各地区的实际用水需求,开展科学合理的项目。
鉴于农业地区的中心发展状况,应根据实际情况充分整合无污染地下水。
同时,应引入雨水收集技术,以更好地满足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
协调给排水发展,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城市供水的效率和质量,避免对人们日常生活的负面和不便影响[1]。
二、选择正确的设计方案在市政给排水设计过程中,应当对设计方案进行正确、合理的选择,从而能够提升排水设计的实际效果以及质量。
城市给水管网系统规划
![城市给水管网系统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29da470aeff9aef8941e06fc.png)
城市给水管网敷设要求
• 敷设要求
– 一般在人行道或非机动车道下 – 一般深度1米左右 – 考虑冰冻线问题和地下水深度问题
城市给水管网敷设要求
• 敷设要求
– 一般在人行道或非机动车道下 – 一般深度1米左右 – 考虑冰冻线问题和地下水深度问题 – 按照主流向平行布置干管 – 干管尽量避免重要道路下铺设 – 考虑分期建设和发展余地
一区包括: 贵州、四川、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 上海、云南、江苏、安徽、重庆; 二区包括: 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天津、 河北、山西、河南、山东、宁夏、陕西、内蒙古河套以东和甘肃黄河以东的地区; 三区包括: 新疆、青海、西藏、内蒙古河套以西和甘肃黄河以西的地区。
城市给水量估算(总规)
上海的饮用水危机
•2001年,上海的民用废水排放量为2,300万吨 •上海每天产生的污水排放近四成未经过处理 •即使处理过的污水仍低于排放标准
到2010年上海将每天缺水470万立方米。而且,上海被列为全国36个水 质型缺水城市之一,更是联合国预测21世纪饮用水缺乏的世界六大城 市之一。 10个西湖 最大有效库容达5.53亿立方米,设计有效库容为4.35亿立方米。2010 年供水规模达719万立方米/天,黄浦江总的设计供水能力为500万立方 米/ 天
2009年,青草沙水库将实现龙口合龙,龙口水流的瞬时流速可达9米/秒, 常规的水利工程,在流速3米/秒的水流中施工是较为常规的,三峡水库 大坝合龙时的瞬时流速也才7米/秒
中国市政用水的反思
• 固有的分散状态:
– Consumption of drinking water
饮用水的消耗
– Generation of municipal waste water
给排水工程规范要求及管网设计
![给排水工程规范要求及管网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8b31e4c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c1.png)
给排水工程规范要求及管网设计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和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介绍给排水工程的规范要求,并重点探讨管网设计的相关内容。
二、给排水工程规范要求1.设计依据(1)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在给排水工程设计过程中,需遵循国家规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确保工程符合国家要求。
(2)地方性规范: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和环境条件,还需遵守当地制定的地方性规范,确保工程能够适应当地情况。
2.工程布局设计(1)选址布局:根据城市规划和环境要求,合理选择给排水工程的选址,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2)主体工程布局:根据城市给排水系统的需求和功能要求,设计主体工程的布局,包括给水管道、污水管道、雨水管道等的布置。
3.排水管网设计(1)管网结构设计:根据工程要求,设计合理的排水管网结构,包括主管道、支管道和排水口等,确保管网的通畅和稳定。
(2)管径选择:根据设计流量和管道材料的特性,选择合适的管径,以满足流体传输要求。
(3)坡度设计:根据地势情况和流体流速要求,设计适当的管道坡度,以保证排水畅通。
(4)材料选择:根据工程环境和水质要求,选择合适的管道材料,如塑料、铸铁、钢等。
4.给水管网设计(1)供水压力:根据工程用水需求和城市供水系统的情况,确定合理的供水压力,以保证供水质量和稳定性。
(2)供水管道设计:根据供水流量和水质要求,设计合适的供水管道布局和管径,以满足用户的用水需求。
(3)消防给水设计:根据建筑物的消防水需求,设计相应的供水管网和消防水设备,确保消防安全。
5.设备与附件选择(1)阀门选择:根据工程的需求,选择合适的阀门类型和规格,以便进行管网的控制和操作。
(2)排水设备选择:根据排水需求和工程特点,选用合适的排水设备,如泵站、污水处理设备等。
(3)通气装置选择:为排水系统设计合适的通气装置,确保排水过程中的气体顺利排出,避免管道爆破等问题发生。
三、总结通过以上对给排水工程规范要求及管网设计的介绍,可以看出给排水工程设计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给水管网设计说明书
![给水管网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e5135e14f18583d04964592f.png)
1、水厂的位置及管网布置1.1 水厂选址原则厂址选择应在整个给水系统设计方案中全面规划,综合考虑,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在选择厂址时,一般应考虑一下几个问题:①厂址应选择在工程地质好的地方,一般选在地下水位低,承载力较大,湿陷性等级不高,岩石较少的地方,以降低工程造价和便于施工。
②水厂应尽可能设置在交通方便,靠近电源的地方,以利于施工管理和降低输电线路的造价。
并考虑沉淀池排泥及滤池冲洗水排除方便。
③当取水地点距离用水区较近时,水厂一般设置在取水构筑物的附近,通常与取水构筑物建在一起,当取水地点距离用水区较远时,厂址选择有两个方案,一是将水厂设置在取水构筑物附近,另一是将水厂设置在离水区较近的地方。
前一种方案的主要优点是:水厂和取水构筑物可集中管理,节省水厂自用水的输水费用并便于沉淀池排泥和滤池冲洗水排除,特别对浊度较高的水而言。
但从水厂至主要用水区的输水管道口径要增大,管道承压较高,从而增加了输水管道的造价,特别是当城市用水量逐时变化系数较大及输水管道较长时;或者需要在主要主要用水区增设水厂(消毒、调节和加压),净化后的水由水厂送至配水厂,再由配水厂送至管网,这样也增加了给水系统的设施和管理工作。
后一种方案于前者正好相反。
对于高浊度水源,也可将预沉构筑物与取水构筑物建在一起,水厂其余部分主要设置在用水区附近。
以上不同方案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结合其它具体情况,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决定。
1.2 水厂位置的选择该区在南部河流上游,水厂地面标高90.1m,水厂处不受洪水威胁。
土壤为粘土,承载力较好,便于施工。
水厂所处位置不占农田。
水厂距离供水区较近,交通便利,靠近电源,市政管网完善。
1.3 管网布置形式给水管网的布置的布置应满足一下要求:①按照城市规划平面图布置管网,布置时应考虑给水系统与分期建设的可能,并留有充分的发展余地;②管网布置必须保证供水安全可靠,当局部管网发生事故时,断水范围应减到最小;③管网遍布在整个给水区,保证用户有足够的水量和水压;④力求以最短距离敷设管线,以降低管网造价和供水费用。
给水排水管网工程规划ppt
![给水排水管网工程规划ppt](https://img.taocdn.com/s3/m/536bdf16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28.png)
热水管网的布置
![热水管网的布置](https://img.taocdn.com/s3/m/4cffc44b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23.png)
热水管网的布置是一个重要的工程问题,它涉及到热水供应的稳定性、效率和经济性。
以下是关于热水管网布置的一些专业建议:
1. 系统设计:首先,需要对热水系统进行全面的设计,包括确定热水供应的范围、用户数量、热水需求量等。
这将有助于确定管网的规模和布局。
2. 管网布局:热水管网的布局应尽可能简洁,以减少管道的长度和弯头的数量,从而降低系统的能耗。
同时,也应考虑到未来的扩展需求,预留足够的空间和接口。
3. 管道材料:热水管网的管道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腐蚀性,以保证管道的使用寿命。
常用的管道材料有铜管、不锈钢管、塑料管等。
4. 管道保温:为了防止热量的损失,热水管网的管道应进行良好的保温处理。
常用的保温材料有聚氨酯泡沫、玻璃棉等。
5. 水泵选择:热水管网中的水泵应根据系统的设计和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水泵的流量和扬程应与管网的需求相匹配,以保证热水的供应稳定。
6. 控制系统:热水管网应配备先进的控制系统,以实现热水供应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控制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热水需求,自动调节水泵的运行状态,从而节省能源。
7. 安全措施:热水管网应设有必要的安全措施,如泄压阀、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以防止热水系统的压力过大或温度过高,造成安全事故。
8. 维护管理:热水管网的维护管理是保证热水供应稳定的重要环节。
应定期对管网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总的来说,热水管网的布置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系统设计、管网布局、管道材料、管道保温、水泵选择、控制系统、安全措施和维护管理等。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热水供应的稳定性、效率和经济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确定排水区界、划分排水流域 排水区界是污水排水系统设置的界限。它是根据城
市规划的设计规模确定的。 在排水区界内,一般根据地形划分为若干个排水流域。
(1)在丘陵和地形起伏的地区:流域的分界线与地形的 分水线基本一致,由分水线所围成的地区即为一个 排水流域。
(2)环状网: 特点: ●管线长度长,投资大 ●安全可靠性好 ●水力条件较好,不易 产生“死水区”,水 锤 危害轻。
二级泵站
适用:对供水安全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大、中城市和 大型工业企业。
2.4.2 输水管渠定线
1.特点 (1)距离长 (2)障碍物多,地形、地质复杂 (3)易损坏,维修困难 (4)一旦出现故障,易引起供水中断
污水厂 泵站
(5) 分散式: 当城镇中央部分地势高,且
向周围倾斜,四周又有多处排 水出路时,各排水流域的干管 常采用辐射状布置,各排水流 域具有独立的排水系统。
特点: 干管长度短,管径小,管道埋深浅,便于污水灌溉等
但污水厂和泵站(如需设置时)的数量将增多。 适用:在地势平坦的大城市
(6) 环绕式: 可沿四周布置主干管,
适用:地形坡度大的地区。
(4) 分区式: 在地势高低相差很大的地
区,当污水不能靠重力流至污 水厂时采用。分别在高地区和 低地区敷设独立的管道系统。 高地区的污水靠重力流直接流 入污水厂,而低地区的污水用 水泵抽送至高地区干管或污水 厂。 优点:能充分利用地形排水,节省电力。 适用:个别阶梯地形或起伏很大的地区。
(2) 截流式: 沿河岸再敷设主干管,
并将各干管的污水截流 污水厂
送至污水厂,是正交式 发展的结果。
特点:减轻水体污染,保护环境。 适用:分流制污水排水系统。
(3)平行式:
在地势向河流方向有较大倾
斜的地区,可使干管与等高线及
河道基本上平行,主干管与等高
污水厂
线及河道成一倾斜角敷设。
特点:保证干管较好的水力条件,避免因干管坡度过 大以至于管内流速过大,使管道受到严重冲刷或跌水 井过多。
(2)在地形平坦无明显分水线的地区:可按面积的大小 划分,使各流域的管道系统合理分担排水面积,并 使干管在最大合理埋深的情况下,各流域的绝大部 分污水能自流排出。
每一个排水流域内,可布置若干条干管,根据流域地 势标明水流方向和污水需要抽升的地区。
2.选定污水厂和出水口位置
现代化的城市,需将各排水流域的污水通过主干管输 送到污水厂,经处理后再排放,以保护受纳水体。在污水 管道系统的布置时,应遵循如下原则选定污水厂和出水口 的位置。 (1)出水口应位于城市河流下游。当城市采用地表水源
2. 4. 3 给水管网定线
干管
分配管
水塔
二级泵站
连接管
干管
(1)内容: 包括干管和连接管(干管之间),不包括从干管到用户 的分配管和进户管。
(2)管网定线要点
● 以满足供水要求为前提,尽可能缩短管线长度; ● 干管延伸方向与管网的主导流向一致,主要取决于
二级泵站到大用水户、水塔的水流方向 ● 沿管网的主导流向布置一条或数条干管 ● 干管应从两侧用水量大的街道下经过(双侧配水),
送到用户和消火栓。直径由消防流量决定(防止火灾时 分配管中的水头损失过大),最小管径为100mm,大城 市一般150mm~200mm。 2)进户管:一般设一条,重要建筑设两条,从不同方 向引入。
2.5 排水管网系统规划布置 2.5.1 排水管网布置原则与形式 1.排水管网布置原则 (1)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实际布置 (2)先确定排水区域和排水体制,然后布置排水管网, 按从主干管到干管到支管的顺序进行布置; (3)充分利用地形,采用重力流排除污水和雨水,并 使管线最短和埋深最小; (4)协调好与其他管道关系 (5)施工、运行和维护方便 (6)远近期结合,留有发展余地
3.污水管道定线
在城市规划平面图上确定污水管道的位置和走向,称 为污水管道系统的定线。
减少单侧配水的管线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干管之间的间距根据街区情况,宜控制在500~800m 左右,连接管间距宜控制在800~1000m左右;
● 干管一般沿城市规划道路定线,尽量避免在高级路面 或重要道路下通过;
● 管线在街道下的平面和高程位置,应符合城镇或厂区 管道的综合设计要求。
(3)分配管、进户管
1)分配管: 敷设在每一街道或工厂车间的路边,将干管中的水
将各干管的污水截流送 往污水厂集中处理,这
污水厂
样就由分散式发展成环 绕式布置。
特点:污水厂和泵站(如需设置时)的数量少。基 建投资和运行管理费用小。
2.5.2 污水管网布置
主要内容包括:
• 确定排水区界,划分排水流域; • 选定污水厂和出水口的位置; • 进行污水管道系统的定线; • 确定需要抽升区域的泵站位置; • 确定管道在街道上的位置等。
2.原则 (1)尽量缩短管线长度,减少拆迁,少占农田 (2)选择最佳的地形和地质条件,尽量沿现有道路定 线,以利施工和检修 (3)减少与铁路、公路和河流的交叉 (4)避免穿越滑坡、岩层、沼泽、高地下水位和河水 淹没冲刷地区
3.输水方式
重力输水 压力输水 混合输水:重力输水与压力输水结合
单管输水:一条输水管 调节池 双管输水:两条输水管,中间加设连接管
时,应位于取水构筑物下游,并保持100 m以上的 距离。
(2)出水口不应设在回水区,以防止回水污染。 (3)污水厂要位于河流下游,并与出水口尽量靠近,以
减少排放渠道的长度。
(4)污水厂应设在城市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并与城 市、工矿企业和农村居民点保持300 m以上的卫生防 护距离。
(5)污水厂应设在地质条件较好,不受雨洪水威胁的地 方,并有扩建的余地。
2.排水管网布置形式
排水管网一般布置成树状网,根据地形、竖向规划、 污水厂的位置、土壤条件、河流情况以及污水种类和污 染程度等分为多种形式,以地形为主要考虑因素的布置 形式有以下几种:
(1) 正交式: 在地势向水体适当倾
斜的地区,各排水流域的 干管可以最短距离沿与水 体垂直相交的方向布置。
特点: 干管长度短,管径小,较经济,污水排出也迅速。由于 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会使水体遭受严重污染,影 响环境。 适用:雨水排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