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合集下载

(NEW)刘祖洞《遗传学》(第3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NEW)刘祖洞《遗传学》(第3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目 录第一部分 考研真题精选一、选择题二、填空题三、判断题四、名词解释五、问答题第二部分 章节题库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孟德尔定律第三章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第四章 孟德尔遗传的拓展第五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第六章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第七章 连锁交换与连锁分析第八章 细菌和噬菌体的重组和连锁第九章 数量性状遗传第十、十一章 遗传物质的改变第十二章 重组与修复第十三章 细胞质和遗传第十四章 基因组第十五章 基因表达与基因表达调控第十六章 遗传与个体发育第十七章 遗传和进化第一部分 考研真题精选一、选择题1以下哪种性染色体-常染色体套数,会出现雄性果蝇( )。

[中山大学2019研]A.XX:AAB.XXY:AAC.XXXA:AAAD.X:AA【答案】D【解析】果蝇的性别由X染色体数目与常染色体组数之比决定,与Y无关。

X:A的比值≥1时发育为雌性,≤0.5发育为雄性。

ABC三项错误,X:A的比值等于1,出现雌性果蝇。

D项,X:A的比值小于1,出现雄性果蝇。

2基因型为aaBbCcDd个体自交后代中,出现aaBbccDd的概率是( )。

[湖南农业大学2018研]A.1/4B.1/8C.1/16D.1/32【答案】CaaBbCcDd个体自交,将各基因分开考虑,后代aa的概率为1,【解析】Bb的概率为1/2,cc的概率为1/4,Dd的概率为1/2,因此出现aaBbccDd 的概率为1×1/2×1/4×1/2=1/16。

3对于拟南芥短径突变,己分离到纯合的品系并获得短径与长径的个体数目分别为62与38,则该突变的外显率为( )。

[中山大学2019研]A.0.62B.0.38C.0.613D.0.387【答案】A外显率=62/(62+38)=0.62。

【解析】4细胞减数分裂终变期能产生四体环的是( )。

[沈阳农业大学2011研]A.易位纯合体B.易位杂合体C.四分体D.四合体【答案】B易位杂合体是两条非同源染色体间互换片段,另外两条不发生【解析】互换,从而形成十字形结构的四体环。

第三章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第三章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生物的变异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区别
有丝分裂
分裂细胞类型 体细胞
减数分裂
原始生殖细胞(孢母细胞)
细胞分裂次数
子细胞数目 染色体数目变化 DNA分子数变化 染色单体数目变 化 同源染色体行为 可能发生的变异 意义
复制一次分裂一次
2 2n→2n 2n→4n→2n 0→4n→0
不联会、无四分体形成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一套染色体(n)。

核型分析(analysis of karyotype)
把生物细胞核内全部染色体的形态特征(染色体长度、着丝点位置、 长短臂比、随体有无等)所进行的分析,也称为染色体组型分析 (genome analysis) 。
例如,人类的染色体有23对(2n = 46),其中22对为常染色体,另一 对为性染色体。 人类的染色体组型分析,对于鉴定和确诊染色体疾病具有重要 的作用。
(2)高等植物的受精



授粉 pollination:成熟的花粉粒落到柱头上并 开始萌发的过程。 自花授粉 异花授粉(风媒、虫媒) 常异花授粉 受精 fertilization:雌雄配子融合成为合子的过 程。
被子植物的双受精

1898年俄国科学家纳瓦兴发现了被子植物的双受精现象 double fertilization。
着丝粒
后期(anaphase)
4、末期(telophase)
在核的四周核膜重新形成,染色体又变为均匀的 染色质,核仁又重新出现,又形成了间期核。细胞质被 新的细胞膜分隔为两部分,结果产生了两个子细胞。
末期(telophase)
早前期
晚前期
中期
间期
末期
晚后期

遗传学课后习题与答案

遗传学课后习题与答案

第二章孟德尔定律1、为什么分离现象比显、隐性现象有更重要的意义?答:因为1、分离规律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遗传现象,而显性现象的表现是相对的、有条件的;2、只有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重组,才能表现出性状的显隐性。

可以说无分离现象的存在,也就无显性现象的发生。

2、在番茄中,红果色(R)对黄果色(r)是显性,问下列杂交可以产生哪些基因型,哪些表现型,它们的比例如何(1)RR×rr(2)Rr×rr(3)Rr×Rr(4)Rr×RR(5)rr×rr3、下面是紫茉莉的几组杂交,基因型和表型已写明。

问它们产生哪些配子?杂种后代的基因型和表型怎样?(1)Rr × RR (2)rr × Rr (3)Rr × Rr 粉红红色白色粉红粉红粉红4、在南瓜中,果实的白色(W)对黄色(w)是显性,果实盘状(D)对球状(d)是显性,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

问下列杂交可以产生哪些基因型,哪些表型,它们的比例如何?(1)WWDD×wwdd(2)XwDd×wwdd(3)Wwdd×ww Dd (4)Wwdd×WwDd1/8wwDd,1/8wwdd1/8黄色、盘状,1/8黄色、球状5.在豌豆中,蔓茎(T)对矮茎(t)是显性,绿豆荚(G)对黄豆荚(g)是显性,圆种子(R)对皱种子(r)是显性。

现在有下列两种杂交组合,问它们后代的表型如何?(1)TTGgRr×ttGgrr (2)TtGgrr×ttGgrr解:杂交组合TTGgRr × ttGgrr:即蔓茎绿豆荚圆种子3/8,蔓茎绿豆荚皱种子3/8,蔓茎黄豆荚圆种子1/8,蔓茎黄豆荚皱种子1/8。

杂交组合TtGgrr × ttGgrr:即蔓茎绿豆荚皱种子3/8,蔓茎黄豆荚皱种子1/8,矮茎绿豆荚皱种子3/8,矮茎黄豆荚皱种子1/8。

6.在番茄中,缺刻叶和马铃薯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C控制缺刻叶,基因型cc是马铃薯叶。

遗传的染色体理论

遗传的染色体理论
遗传的染色体理论
X0型性别决定 ♀: A(X)+ A(X) →AA(XX) ♂: A(X) +A(0) → AA(X0) • 蚱蜢,蝗虫,蛛蝽属的昆虫。
遗传的染色体理论
2、XY型性别决定
▪ XY型性别决定:这种雄体体细胞中含有2
个异型性染色体,雌体细胞中含有2个同型 性染色体。
♀: A(X) + A(X) → AA(XX)
♂: A(X) + A(Y) → AA(XY)
▪ XY型性决定的生物: 全部哺乳类、某些两
栖类、鱼类、昆虫(果蝇)、♀♂异株的 植物(女娄菜)。
遗传的染色体理论
人类的性别决定
• 2n=46,♀:44+XX,♂:44 + XY
• X染色体:中等大小,已发现有基因 200多个。
• Y染色体:很小,包含基因数目少;主 要是睾丸决定基因,毛耳基因等强烈致 雄的基因(男性特征)。
• 结论1:自花授粉植物的天然混杂群体中,可分离出许 多稳定遗传的纯系。
• 结论2:在一个混杂群体中选择是有效的(最开始试验的 群体)。在纯系内继续选择是无效的(在建立的19个系 内)。
• 纯系:一个基因型纯合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其后代 群体的基因型也是纯合的。
遗传的染色体理论
纯系的概念( Pure Line)——一般就指纯合
自交
黑、 黑、 灰
纯系 纯系纯系杂种
纯系 纯系 杂种41页11题
P: 红♀ 白♂ A_pp aaPp
A_——有色 A_P_——紫色
A_pp——红色 aa__——白色 P(亲本)——纯系
F1 紫♀ 红♂ AaPp Aapp
杂交
F1——只有紫♀、红♂
P: 红♀ 白♂ A_pp aa__
A population that breeds true for (shows no variation in) the particular character or phenotypes being considered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讲义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讲义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讲义在生命的奥秘中,遗传现象一直是人们探索和研究的重要领域。

而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的提出,为我们理解遗传的本质和规律提供了关键的理论基础。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染色体。

染色体是存在于细胞核中的线状结构,由 DNA、蛋白质和少量 RNA 组成。

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可以清晰地被观察到,它们呈现出特定的形态和特征。

那么,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究竟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它认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这一学说的提出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众多科学家的研究和探索。

早在19 世纪末,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的基本规律,但当时人们并不清楚基因在细胞中的位置和作用方式。

随着显微镜技术的发展,人们能够更清晰地观察到细胞的结构和染色体的行为。

在这个过程中,萨顿通过对蝗虫生殖细胞的研究,观察到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行为与孟德尔遗传定律中基因的分离和组合规律十分相似。

他由此提出了染色体学说的初步想法,即染色体在遗传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摩尔根则通过果蝇杂交实验,为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他发现果蝇的某些性状与特定的染色体相关联,进一步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那么,染色体是如何实现遗传功能的呢?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进行复制,然后在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配对并发生交换,这使得遗传物质能够重新组合,增加了遗传的多样性。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不同的基因位于不同的位置。

当染色体传递给子代细胞或个体时,其上的基因也随之传递,从而实现了遗传信息的传递。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对于我们理解生物的遗传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它解释了为什么子代能够继承亲代的特征,以及遗传变异是如何产生的。

例如,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双亲的染色体通过配子的结合传递给子代,使得子代获得了双亲的遗传信息。

同时,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交换和随机组合,子代又具有了不同于双亲的新的遗传组合,这就是遗传变异的来源之一。

此外,遗传的染色体学说也为遗传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遗传的染色体理论

遗传的染色体理论

第二节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图示
第三节
伴性遗传
一、果蝇作为遗传材料的优点和伴性遗传:
1) 双翅目昆虫,体型小,容易饲养。 25℃时12天就
可以完成一个世代,生活史短,后代多。(不要忘 了,经典遗传学是统计遗传学,多的后代很有必
要;群体大,便于选择突变体)
2) 只有4对染色体,容易发现连锁现象。
挑选(家系内)
黑鼠♀ 黑鼠♂若干组 挑选若干代 line1 黑、 纯系 、 line2 灰 杂种 、 line3…… 黑、 纯系
红♀ 白♂ A_pp aaPp A_——有色 A_P_——紫色 F1 紫♀ 红♂ A_pp——红色 aa__——白色 AaPp Aapp P(亲本)——纯系 杂交 F1——只有紫♀、红♂ F2 3紫 :3红 :2白 A_P_ A_pp aa__ P: 红♀ 白♂ P: 红♀ 白♂ A_pp aa__ 自交←AApp aaPp→自交 F1 紫♀ 红♂ F1 紫♀ 红♂ A_P_ A_pp AaPp Aapp 杂交 杂交 F2 3紫 :3红 :2白 F2 3紫 :3红 :2白 A_P_ A_pp aa__ A_P_ A_pp aa__
3、X连锁的显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型佝偻病:
X连锁显性遗传的特点
• 患者双亲中必有一方患有此病,女性患者多于
男性,但女性患者病情较轻。
• 男性患者的后代中,女儿都是患者,儿子正常。
• 女性患者的后代中,子女各有1/2可能患病。 • 未患病的后代,可以真实遗传,不会患病。
4、Y连锁遗传
• 控制性状/疾病的基因位于Y 染色体上,基因 随Y染色体而传递,由父 子 孙,这种遗 传方式称为Y连锁遗传/限雄遗传/全男遗传。 • 在Y染色体上已发现的基因:毛耳基因、睾丸 决定基因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对细胞分裂和发育的研究
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
染色体学说对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包括染色体的复制、分离和重组等过 程。这些过程对于理解细胞分裂的机制以及发育过程中基因组的重排和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细胞分化与染色体的关联
染色体学说揭示了细胞分化过程中染色体的关联和变化。这有助于理解细胞如何从原始的胚胎细胞分 化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成熟细胞,以及这些过程中染色体的作用和变化。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发现
孟德尔的豌豆实验
孟德尔通过对豌豆进行的一系列 实验,揭示了遗传的基本规律, 包括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孟德尔定律的贡献
孟德尔的定律为理解遗传物质的 传递和分布提供了基础们发现了染色体的存在,它们承载了遗传信息。
染色体与遗传
课堂讨论总结
通过课堂讨论,我们深入探讨了遗传 的染色体学说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理 解了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以及基 因在世代传递中的规律。
学生们积极发言,对一些经典案例进 行了深入剖析,加深了对遗传学基础 知识的理解。
下节课预告与预习内容
• 下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和变化, 以及DNA复制和转录的相关内容。请大家提前预习相关的基础 知识,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染色体上的基因定位:染色体上定位的基因可以影响个 体的表型和特征,如人类的基因定位可以解释不同的遗 传特征和疾病易感性。
染色体数目异常:如唐氏综合征是由染色体数目异常引 起的,患者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导致智力低下、面 部畸形等症状。
染色体多态性:一些染色体的微小差异,如X染色体的 长短臂比例、Y染色体的有无等,可能会影响个体的表 型和特征。
THANKS
[ 感谢观看 ]
略,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第三篇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第三篇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2. 2. 2 真核类的有丝分裂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迁是这样的:从 间期的S期前期中期,每个染色体具有两 根染色单体(即具两条完整的DNA双链);从后 期末期下一个细胞周期的G1期,在这些 阶段中,所谓的染色体实质上只有一根染色单 体(即只有一条DNA双链)。
2.3 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的行为
图2—27 减数分裂过程示 意图
1 细线期 2 偶线期 3 粗线期 4 双线期 5 终变期 6 中期I 7 后期I 8 末期I 9 前期II 10 中期II 11 后期II 12 末期II
(1) 前期I:
第一次减数分裂的前期特别长,包括细线期、 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浓缩期。
(1) 前期I:
中期开始时,核膜崩解,核质(nucleoplasm) 与胞质混和。纺锤体的细丝——纺锤丝 (spindle fibers)与染色体的着丝粒区域连接。 染色体向赤道面移动,着丝粒区域排列在赤道 板上。这时最为容易计算染色体的数目。
(3) 后期(anaphase):
每一染色体的着丝粒已分裂为二,相互离开。 着丝粒离开后,即被纺锤丝拉向两极,同时并 列的染色单体也跟着分开,分别向两极移动。 这时染色体又是单条了,也可叫做子染色体。
图 染色体复制后含有两条纵向并列的染色单体
2. 2 染色体在有丝分裂中的行为
像细菌、蓝藻等原核类生物,体细胞和生殖细 胞不分,细胞的分裂就是个体的增殖。而高等 生物是通过单个细胞即合子(zygote)的一分为 二、二分为四的细胞分裂发育而成的具有亿万 个细胞组成的个体,譬如说人就是通过单个细 胞即受精卵的细胞分裂发育而成的具有1014个 细胞组成的。
(1) 前期I:
粗线期:到了粗线期的最后,亦可看到每一染 色体的双重性,即每一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 体(姐妹染色单体),因此,双价体就含有4条 染色单体了,每一双价体中4条染色单体相互 绞扭在一起。

遗传学第三版答案第3章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遗传学第三版答案第3章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第三章遗传的染色体学说1 有丝割裂和减数割裂的区别在哪里?从遗传学的角度来看,这两种割裂各有什么意义?那么,无性生殖会发生分离吗?试加以说明。

解:有丝割裂和减数割裂的区别:(1)有丝割裂是体细胞的割裂方式,而减数割裂一样仅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2)有丝割裂DNA复制一次,细胞割裂一次,染色体数由2n-2n,减数割裂DNA复制一次,细胞割裂两次,染色体数由2n-n。

(3)有丝割裂在S期进行DNA合成,然后通过G2期进入有丝割裂期。

减数割裂前DNA 合成时刻较长,合成后当即进入减数割裂,G2期很短或没有。

(4)有丝割裂时每一条染色体独立活动,减数割裂中染色体会发生配对、联会、交叉、互换等。

(5)有丝割裂进行的时刻较短,一样为1-2小时,减数割裂进行时刻长, 例如人的雄性配子减数割裂需24小时,雌配子乃至可长达数年。

有丝割裂的遗传学意义:通过有丝割裂维持了生物个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组织及细胞间遗传组成的一致性);而且保证了物种的持续性和稳固性(单细胞生物及无性繁衍生物个体间及世代间的遗传组成的一致性)。

减数割裂的遗传学意义:(1)通过减数割裂和受精进程中的染色体数量交替(2n-n-2n),保证了物种世代间染色体数量的稳固性。

(2)在减数割裂进程中,由于同源染色体分开,移向两极是随机的(染色体重组) ,加上同源染色体的互换(染色体片断重组) ,大大增加了配子的种类,从而增加了生物的变异,提高了生物的适应性,为生物的进展进化提供了物质基础。

无性生殖不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而是由生物体自身的割裂生殖或其体细胞生长发育形成个体进程一样没有和其他个体或结构发生基因交流,自身也不发生减数割裂,因此在正常情形下可不能发生分离,但由于外界环境条件的阻碍通过无性生殖方式产生的个体也有可能会发生变异。

2 水稻正常的孢子体组织,染色体数量是12对,问以下各组织的染色体数量是多少?(1)胚乳;(2)花粉管的管核;(3)胚囊;(4)叶;(5)根端;(6)种子的胚;(7)颖片;解析:(1)胚乳3n=36(2)花粉管的管核n=12(3)胚囊8n=96(4)叶2n=24(5)根端2n=24(6)种子的胚2n=24(7)颖片2n=243 用基因型Aabb的玉米花粉给基因型AaBb的玉米雌花授粉,你预期下一代胚乳的基因型是什么类型,比例如何?解析:基因型Aabb的花粉产生的雄配子Ab,ab基因型AaBb产生的极核为AB,Ab,aB和ab胚乳基因型为AAABBb,AAAbbb,AaaBBb,Aaabbb,AAaBBb,AAabbb,aaaBBb 和aaabbb,比例相等。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⑵该昆虫一个初级精母细胞所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 型为 AbD、abd或Abd、abD 。 ⑶该昆虫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 因有 A、a、b、b、D、d 。
Hale Waihona Puke ⑷该昆虫细胞分裂中复制形成的两个D基因发生分 离的时期有 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 ⑸为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可用来与该昆虫进行 交配的异性个体的基因型分别是: aabbdd、aaBBdd、AabbDd、AaBBDd
内容: 细胞核内的 染色体 是基因的载体。
人的体细胞只有23对染色体,却 有3~3.5万个基因,基因真的在染 色体上吗?基因与染色体可能有怎 样的对应关系呢? •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生物的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吗? 不一定 ①真核生物的的细胞核基因都位于 染色体 ,而细
:F1产生2种或4种比例相当的配子,是否就是说
雌雄配子的数量是相当的? 不是, 在这里出现的1∶1实际上是指雌雄生物各有两种
配子,它们的比例都是1∶1,一般来说雄配子的
数目 远多于 雌配子的数目。
【典例精析】 例 四个豌豆品系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在染色体上 的关系如图所示,两对性状均为完全显性。有关叙述错误 的是( B )
胞质中的基因位于 叶绿体 和 线粒体 的DNA上。
②原核生物无染色体,原核生物的基因在 拟核 的 DNA或
质粒 上。
【题组训练】
听课手册P060
1.下列关于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描述中,正 确的是( C ) A.基因就是染色体
B.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基因 C.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D.一对等位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依据: 基因 的行为和 染色体 的行为存在一致性

刘祖洞遗传学课后题答案

刘祖洞遗传学课后题答案

刘祖洞遗传学课后题答案第⼆章孟德尔定律1、为什么分离现象⽐显、隐性现象有更重要的意义答:因为(1)分离规律是⽣物界普遍存在的⼀种遗传现象,⽽显性现象的表现是相对的、有条件的;(2)只有遗传因⼦的分离和重组,才能表现出性状的显隐性。

可以说⽆分离现象的存在,也就⽆显性现象的发⽣。

9、真实遗传的紫茎、缺刻叶植株(AACC )与真实遗传的绿茎、马铃薯叶植株(aacc )杂交,F2结果如下: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绿茎缺刻叶绿茎马铃薯叶247908334(1 (2)进⾏2测验。

(3)问这两对基因是否是⾃由组合的解: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绿茎缺刻叶绿茎马铃薯叶观测值(O ) 247 90 83 34 预测值(e ) (四舍五⼊) 255858529454.129)2934(85)85583(85)8590(255)255247()(222222=-+-+-+-=-=∑e e o χ当df = 3时,查表求得:<P <。

这⾥也可以将与临界值81.7205.0.3=χ⽐较。

可见该杂交结果符合F 2的预期分离⽐,因此结论,这两对基因是⾃由组合的。

11、如果⼀个植株有4对显性基因是纯合的。

另⼀植株有相应的4对隐性基因是纯合的,把这两个植株相互杂交,问F2中:(1)基因型,(2)表型全然象亲代⽗母本的各有多少解:(1) 上述杂交结果,F 1为4对基因的杂合体。

于是,F2的类型和⽐例可以图⽰如下:也就是说,基因型象显性亲本和隐性亲本的各是1/28。

(2) 因为,当⼀对基因的杂合⼦⾃交时,表型同于显性亲本的占3/4,象隐性亲本的占1/4。

所以,当4对基因杂合的F1⾃交时,象显性亲本的为(3/4)4,象隐性亲本的为(1/4)4 = 1/28。

第三章遗传的染⾊体学说2、⽔稻的正常的孢⼦体组织,染⾊体数⽬是12对,问下列各组织的染⾊体数⽬是多少(1)胚乳;(2)花粉管的管核;(3)胚囊;(4)叶;(5)根端;(6)种⼦的胚;(7)颖⽚;答;(1)36;(2)12;(3)12*8;(4)24;(5)24;(6)24;(7)24;3、⽤基因型Aabb的⽟⽶花粉给基因型AaBb的⽟⽶雌花授粉,你预期下⼀代胚乳的基因型是什么类型,⽐例如何答:雄配⼦雌配⼦极核Ab abAB AABB AAABBb AAaBBbAb AAbb AAAbbb AAabbbaB aaBB AaaBBb aaaBBbab aabb Aaabbb aaabbb即下⼀代胚乳有⼋种基因型,且⽐例相等。

(整理)第三章+遗传的染色体理论及性连锁遗传

(整理)第三章+遗传的染色体理论及性连锁遗传

第三章遗传的染色体理论及性连锁遗传第一节染色体的形态是细胞核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着丝点:在光学显微镜下,每个染色体都有一个着丝点,细胞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对染色体向两极移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若染色体由于某种原因发生断裂,势必成为两段,一段有着丝点:有着丝点的片段可以正常地移向两极,另一端没有着丝点:无着丝点的片段则不能正常地移向两极,常常会丢失在细胞质中着丝点将染色体分为两个臂(arm)。

用碱性染料对染色体进行染色,当两个臂被染色时,着丝点不着色,在光镜下,好象染色体在此区域是中断的。

于是又称着丝点区域为主缢痕(primary constriction)。

次缢痕和随体有些染色体上除了主缢痕区之外,还有一个不着色或着色很淡的区域,通常位于短臂上,称为次缢痕(secondary constriction)。

次缢痕的外侧还有一部分染色体,这一部分可大可小,有时其直径与该染色体相同,有时较小,称为随体(satellite)。

次缢痕的位置和随体的大小,在一个物种内是相对固定的,这些也是识别特定染色体的重要的形态标志。

有的物种则有两对或两对以上的染色体带有次缢痕和随体。

次缢痕与核仁的形成有关。

带有随体的染色体称为随体染色体(satellite chromosome)。

着丝点的位置决定染色体的形态,将染色体分为两个臂。

臂比(arm ratio):染色体的长臂与短臂的长度之比,长臂/短臂表染色体形状与臂比染色体名称臂比中期后期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etacentric chr.)≈1X字形V字形近中着丝粒染色体(submetacentric chr.)1~1.7似X L字形近端着丝粒染色体(acrocentric chr.) 1.7~3.0似X 棒状端部着丝粒染色体(telocentric chr.) >3.0 倒V 棒状或点第二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有丝分裂中期后期有丝分裂(mitosis)的遗传学意义:从遗传学的观点看,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其分裂产物都是相同的,它们精确地含有和亲代细胞核完全相同的遗传物质。

[3]第三章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3]第三章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二)染色体的形态
每一物种的染色体都有其特定的形态,结构, 每一物种的染色体都有其特定的形态,结构, 数目。其形态,结构,数目具有稳定性,连续性。 数目。其形态,结构,数目具有稳定性,连续性。 在高等动植物中体细胞染色体具有成对性。
1 2 3 1.中间着丝粒染色体或亚中间着丝粒染色体 1.中间着丝粒染色体或亚中间着丝粒染色体 (metacentric chromosome or submetacentric chromosome M or SM ) 2.近端着丝粒染色体 近端着丝粒染色体(subtelocentric 2.近端着丝粒染色体(subtelocentric chromosome ST) 3.端着丝粒染色体 端着丝粒染色体(telocentric 3.端着丝粒染色体(telocentric chromosome T )
教学难点: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 三 教学难点: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植物雌 雄配子形成过程。 雄配子形成过程。 本章主要阅读文献资料: 四 本章主要阅读文献资料: 1、P.C. Winner, G.I. Hickey & H.L. Fletcher,Instant Notes in Genetics, BIOS Scientific Publishers Limited,1998.12 王亚馥, 主编: 遗传学》 2、王亚馥,戴灼华 主编:《遗传学》,高 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月版。 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版。 编著: 现代遗传学教程》 3、贺竹梅 编著:《现代遗传学教程》,中 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 月版。 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版。
核基质 (Nuclear Matrix) The Organization of 30nm fiber into chromosomal loops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自由组合定律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 非等位基因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 同源染色体上的 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 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 等位基因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 组合。 位基因
E d
e
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能自由组合吗?
学习收获:
自花(闭花)传粉 相对性状明显 繁殖周期短 后代数量多
杂交实验的好材料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分离定律
a A
a
A
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自由组合定律
A
B
B b A b a
A b
a
B
a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三、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分离定律
杂合体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 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 等位基因 等位基因 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 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减数分裂的核心
孟德尔分离定律的核心
Dd
D
减数第一次分裂时, 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平行关系
d
杂合子在形成配子时, 等位基因的分离
Dd
D
看得见 染色体 看不见 基因
d
类比 平行关系 推理
科 学 研 究 方 法 类 比 之 推 一

——
假说: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时间:1910年 人物:摩尔根
易饲养 相对性状明显 繁殖周期短 后代数量多
1902年,萨顿和鲍维里各自比较研究了减数 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与遗传因子之间的平行关 系,由此提出了著名的“萨顿—鲍维里假想”: 他们认为孟德尔的“遗传因子”与配子形成和受 精过程中的染色体传递行为具有平行性,认为孟 德尔的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体。

《连锁与交换》PPT课件

《连锁与交换》PPT课件
1. 实验结果
表型
实得数
ec + +
810
+ sc cv
828
ec sc +
62
+ + cv
88
+ sc +
89
ec + cv
103
合计
1980
精选课件ppt
21
四 三点实验与基因直线排列
(三)实例——果蝇三点实验
2. 计算过程
① 计 算 ec-sc 的 重 组 值 。 不 看 cv/+ 的 存 在 , 只 考 虑 ec-sc 这 一 对 。
(+) sc + 89
图 距 是 17.3
(ec) + cv 103 1980
精选课件ppt
24
四 三点实验与基因直线排列
(三)实例——果蝇三点实验
3. 连锁图
精选课件ppt
25
四 三点实验与基因直线排列
(四)基因直线排列定律 三点实验中,两边两个基因
对间的重组值一定等于另外两个 重组值之和减去两倍的双交换值。
精选课件ppt
10
精选课件ppt
11
交换现象
精选课件ppt
12
二 连锁和交换
(二)连锁和交换的遗传机制
精选课件ppt
13
精选课件ppt
14
(三)连锁率和交换率
P
有色饱满
×
CCShSh
无色凹陷 ccshsh
新组 18+ 4 合 1 395 = 6= 36 .8 6% 亲本 1组 0 3.6 0合 9.4 6 %
+(sc)cv 828
重组合是 89+103=192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优质PPT资料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优质PPT资料

三.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Morgan 的果蝇杂交实验 如何选择果蝇进行测交?
2.现代分子生物学 技术将基因定位在 染色体上
——用特定的分子与 研究发现基因和染色体存在明显平行关系。 染色体某座位上的基 成对,不融合,保持各自的独立性。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与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Morgan 的果蝇杂交实验
因结合。 如何选择果蝇进行测交?
或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
——该物质分子能被 (3)X和Y染色体均带有控制眼色的基因。
Morgan 的果蝇杂交实验
带有荧光标记的物质 或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
果蝇的XY型性别决定:
识别。 ——荧光显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该物质分子能被带有荧光标记的物质识别。 研究发现基因和染色体存在明显平行关系。
或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与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于1PX)染控色制XW体眼XW上色。的×基因XwY只位
配子 XW
Xw Y
(位F21于)控Y染制XW色眼Xw体色×上的。基因XW只Y
配(3子)XX和W Y染X色w 体均X带W 有 Y
控制眼色的基因。
F2 XWXW XWXw XWY XwY
体细胞
形 成 配 子 时
基因
染色体
A a
成对
A 分离
a
A B Ab

自由

组合
a b aB
体细胞
形 成 配 子 时
感谢观看






果蝇的性别决定:XY型
果蝇的XY型性别决定: P ♀XX × ♂XY
配子 X X Y
F1 XX 雌性

2.2《遗传的染色体学说》ppt

2.2《遗传的染色体学说》ppt
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时间: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结果:形成含AB、Ab、aB、ab基因
的四种类型的配子,并且比 例为1∶1∶1∶1。
F2出现9∶ 3∶ 3∶1 比例的原因:
F1 产生AB、Ab、aB、ab四种类 型的配子且比例为1∶1∶1∶1, 在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时,雌雄 配子结合是随机的,所以F2出现 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
P ♀ 红眼 XX F1 XX
×
♂ 白眼 XYw XYw 白眼
果蝇体细胞染色体
常染色体
性染色体
3对:ⅡⅡ,Ⅲ Ⅲ,Ⅳ 雌性同型:XX 雄性异型:XY

性染色体遗传病
3、右图示果蝇的原始生殖细胞,
图中1、1′……4、4 ′表示染 色体,B、b、W、w分别表示控制 不同性状的基因。果蝇的红眼 和白眼分别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 W、w控制,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雌性 (1)该果蝇的性别是___________ 。
卵原细胞。 (1)该细胞是__________
尝试分析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基因的行为
体细胞中的 存在形式
染色体的行为
成对
成单
成对
配子中的存 成单 在形式 在体细胞中 一个来自父方,一 的来源 个来自母方 形成配子时 自由组合 的组合方式
传递中的性 质
一个来自父方,一 个来自母方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 组合 杂交过程保持完整 在配子形成和受精 性独立性 过程中保持稳定性
同源染色体的存在和行为与以上基因的 存在和行为有一致现象,具体表现为:
① 同源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一 个来自母方,一个来自父方 ② 同源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在生殖细 胞中成单存在 ③ 在原始的生殖细胞形成配子进行减数 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 ④ 在原始的生殖细胞形成配子进行减数 第一次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表现出自 由组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N3N2NN Nhomakorabea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表示染色体变化
表示DNA变化
植物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比较
相同点:
1、都有间期和分裂期。分裂期都有前、中、后、末四个阶段。 2、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组成完全相同且与母细胞完 全相同。染色体在各期的变化也完全相同。 3、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分子数目的变化规律。动物细胞和植 物细胞完全相同。
次级缢痕: 核仁形成区 随体
同源染色体(homologous chromosome):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 对染色体,称为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不仅形态相同,而且 它们所含的基因位点也相同。但在许多物种中有一对同源染色 体(性染色体)其形态和所含基因位点往往是不同的。 非同源染色体(non-homologous chromosome)
2 染色体的数目
各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都是恒定的,而且它们在体细胞 中是成对的,在性细胞中总是成单的,通常表示为体细胞 (2n)、性细胞(n)。
例如,水稻2n = 24,n = 12;普通小麦2n = 42,n = 21;家蚕2n = 56,n = 28;人类2n = 46,n = 23。 例: 蚕豆 2n=12 n=6
有丝分裂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数目变化
问题:仔细观察下面各图,判断是哪个时期?再完成下表。
A
间期 染色体 数目 DNA含 量 染色单 体数目 4 4→8 0→8
B
前期 4 8 8 中期 4 8 8 后期 4→8 8 0
C
末期 4 8→4 0
D
E
F
有丝分裂中染色体与DNA在细胞分裂中的数目 变化可用曲线表示为
纺锤丝 染色体
姐妹染色单体
着丝点 赤道板
(与纺锤体中轴相垂直的平面)
后期
①着丝点一分为二,
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成为两条染色体。 并分别向两极移动
纺锤丝牵引着子染 色体分别向细胞的 两极移动。这时细 胞核内的全部染色
体就平均分配到了
细胞两极
染色体特点: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数目加倍。
末期
①染色体变成染
第二节 细胞分裂
细胞分裂的方式: 有丝分裂 无丝分裂 减数分裂
细菌的有丝分裂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区别
1 原核细胞缺少某些细胞器 2 细菌染色体位于细胞内的核区中,核区外
面没有核膜
真核类细胞分裂
一、细胞周期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
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二、两个阶段:
(T.Boveri)各自独立地认识到,染色体从 一代到一代的传递方式与基因从一代到一代 的传递方式有着密切的平行关系。为了解释 这种相关性,他们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的假设,即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遗传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正是由于接受了这一 概念,即细胞学提供的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的 染色体的行为与杂交实验的遗传因子的行为相 关联,它标志着遗传学与细胞学的结合
孟德尔定律重新发现后,有大量的杂交实验
证明他的理论是正确的,这样就迫使人们去 思考、去研究孟德尔的遗传因子究竟是什么, 它的结构是怎样的,它们在细胞的什么地方, 细胞中什么样的结构与假设的遗传因子(基因) 是相一致的等等
1903 年 , 萨 顿 ( W . Suntton ) 和 布 维 里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真核生物遗传物质存在的
两种不同形态,两者不存在成分上的差异, 仅反映它们处于细胞分裂周期的不同时期的 两种状态
1、染色体一般形态结构

分裂期出现,复制在间期,所以每条染色体含并列的两条染色单 体——姐妹染色单体。
初级缢痕:染色体一定部位、向内凹陷、着色 较浅且狭窄的部位叫初级缢痕;将染色体分两 部分,染色体的长、短臂。 着丝粒:在初级缢痕处把两条姐妹染色单体连 一起的颗粒状的结构,其位置固定。
特点①出现染色体、出现纺 锤体 ②核膜、核仁消失
染色体特点:1、染色体散乱 地分布在细胞中心附近。 2、每个染色体都有两条姐 妹染色单体
中期
①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 排列在赤道板上 ②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 清晰
染色体特点:染色体的形 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 晰。故中期是进行染色体 观察及计数的最佳时机
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 分裂间期: 到下一次分裂之前。分为G1 期、S期、G2期 分裂期: 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三、特点:分裂间期所占时间长
分裂间期
①特点:完成DNA 的复制和有关蛋白 质的合成 核膜 核仁 染色质 ②结果:每个染色 体都形成两个姐妹 着丝点 染色单体,呈染色 质形态
前期
第一节 细胞
第二节 细胞分裂
第三节 染色体周史
第四节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第一节 细胞
细胞质 细胞核
染色体
一、真核细胞一般结构
一般的细胞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 胞核
细胞壁:(植物细胞特有)全透性
细胞膜:也叫质膜,具有选择透性。
细胞质中重要的细胞器:
植物细胞特有:质体
③在赤道板位置
色质,纺锤体消
失。②核膜、核仁 重现
出现细胞板,并
扩展成分隔两个 子细胞的细胞壁
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主要特点总结如下表
间期
①变化:完 成DNA的复制 和有关蛋白 质的合成② 结果:每个 染色体都形 成两个姐妹 染色单体, 呈染色质形 态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①出现染 色体, ② 核膜、核 仁消失, ③出现纺 锤体
不同点:
植物细胞 前期纺锤体 由两极发出的纺锤丝直接产生 的来源 动物细胞 由中心体周围产生的 星射线形成。
末期细胞质 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形成新细胞 的分裂 壁将细胞隔开。
液泡
动物细胞特有:中心粒
细胞核:由核膜、核仁、核液和染
色质组成
二 细胞核
三 染色体
染色质:在细胞分裂间期细胞核中分布一些
能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网状结构叫染色质
染色体(chromosome)是染色质在细胞分裂过
程中经过紧密缠绕、折叠、凝缩、精巧包装 而成的具有固定形态、易被染料染色的短粗 小体
①所有染 色体的着 丝点都排 列在赤道 板上。

①染色体变 ①着丝点分 成染色质, 裂,姐妹染 ②核膜、核 色单体分开, 仁重现,③ 成为两个子 纺锤体消失, 染色体。并 ④在赤道板 分别向两极 位置出现细 胞板,并扩 移动 展成分隔两 个子细胞的 细胞壁
简记为:间期复制,前期四体,中期排队,后期分家,末期反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