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基础训练易错题集锦
九年级物理基础训练易错题集锦

九年级物理基础训练易错题集锦一、填空题1、柴油机是工农业生产中常见的热机柴油机是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热机。
已知某型号柴油机的效率为η,柴油的热值为q。
将质量为m的柴油完全燃烧,能放出的热量Q=_____,这些热量通过该柴油机的转化对外所做的有用功W=_______2、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3、为体现低碳经济的理念,上海世博会充分利用太阳能发电技术,其主题馆屋面太阳能板的面积达3×104m2,年发电量3×106kW•h.若这些电能由火力发电站提供(煤的热值为3×107J/kg,煤完全燃烧释放的内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是30%),则仅此一项每年可节约煤炭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4、如图11所示的电路中,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不变。
闭合开关S后,滑片P从a端移动到b端,电流表示数I与电压表示数U的变化关系如图12所示,则电源电压为______V,R2的最大阻值为____Ω。
第4题图第5题图5、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V2示数为10V,电压表V1示数为8V,若电源电压为15V,则灯L2两端电压为_____________6、水的比热容是煤油比热容的2倍,若水和煤油的质量之比为1∶2,吸收的热量之比为2∶3,则水和煤油升高的温度之比为_____________7、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所用的量程不明,当电路闭合后,V1和V2的示数分别如图乙所示。
则V1用的量程是 V,V2用的量程是 V,小灯泡L1上的电压第7题图8、如图所示电路中,三个电流表A1、A2、A3的示数分别为I1、I2、I3,它们的大小关系是第8题图第9题图第10题图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R2=3:5,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V1和V2的示数之比U1:U2=___________;R1,R2消耗的功率之比为____________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当开关S由断开到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将__________,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将__________(以上两空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0、小华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已知电源电压为6V,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电阻为20Ω,电阻R1为10Ω.实验过程中,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某一位置时,读出电阻R1两端电压为4V,并读出了电流表此时的示数.紧接着小华想更换与电压表并联的电阻再做两次实验,可供选择的电阻有15Ω、30Ω、45Ω和60Ω各一个,为了保证实验成功,小华应选择的电阻是________Ω或________Ω.3、如图示电路,闭合开关S后,两盏灯都不发光,电流表指针看不出偏转,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
九年级物理易错题120题

九年级物理易错题120题以下是部分九年级物理易错题:1. 甲、乙两个物体质量之比是3:2,体积之比是2:3,它们的密度之比是多少?2. 铁块和铝块的质量之比是2:1,当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是3:2时,升高的温度之比为5:6,则它们的比热容之比为多少?3. 用同一个酒精灯加热水和煤油,哪个更快?从这个实验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4. 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你的根据是什么?5.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小孔成像B.教室黑板``反光''C.大树底下有许多光斑D.看到水池里的水比实际的浅6.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碎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和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同时发现易拉罐的底部外有白霜形成,该白霜的形成是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在形成白霜的过程中会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7. 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3$:$2$,体积之比为$2$:$3$,它们的密度之比为____.8. 小明用薄膜、两个可以紧密配合的针筒,请你再添加一个测量工具____________,测量的物理量____________,就可以测出一个注射器的容积.9. 冬天室外的自来水管容易被冻裂,这是因为水结冰后 _______变小,_______变大,使水管受到的压强 _______。
A. 密度B. 比热容C. 质量D. 体积10. 小丽在海边游泳时发现:(1)在同样的烈日下沙滩上和海水比较,沙滩上热得烫脚,而海水却温度适中.这是为什么?(2)当她从水中起来感到冷时,为什么搓搓身体会有暖和的感觉?11. 某同学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的活动中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begin{quote} \end{quote}序号液体深度/cm 压强计左右液面高度差/cm- - -1 水 52 水 103 水 154 水 205 水 256 水 307 盐水 58 盐水 109 盐水 1510 盐水 2011 盐水 2512 盐水 30。
九年级物理易错题整理集

九年级物理易错题整理集一、选择题:估读:1、下列数据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是A.普通居民楼一层的高度约为3 mB.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NC.一般家庭中电冰箱的额定功率约为180 WD.你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 m/s声现象: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城市街道两旁植树种草,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C.声音在15℃的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D.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能传递能量光现象:1、电影院放映电影过程中涉及到很多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射到银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B.银幕上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C.从放映机射向银幕的光是沿直线传播的D.白色的银幕可以吸收所有的色光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聪选用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
他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当光屏移动到如图所示刻度线处时,在光屏上恰好呈现出烛焰清晰的像。
如果将蜡烛从图中位置移动,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蜡烛向左移动2cm,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B.蜡烛向右移动10cm,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C.蜡烛向右移动2cm,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D.蜡烛移到20cm刻度线处,光屏应移动到70cm刻度线处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物态变化:1、下列物态变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是①春天,冰雪融化;②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③秋天,清晨出现雾;④冬天,在太阳照射下,草地上的霜消失。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2、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是汽化现象B.用冰块来保鲜食品是利用冰块熔化放热C.夏天在地面上洒水会感到凉快些,是利用水在蒸发时吸热来降低温度D.在长期堆放煤的地方,剥去一层地皮,可以看到里面一层仍是黑色,这属于凝华现象分子运动、内能、热量:1、生活中的许多物理现象都与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有关,对下列物理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高压锅容易将食物煮熟,利用了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B.雾霾天气大量极细微的尘粒悬浮在空中,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D.冬天手冷,用嘴向手“哈气”是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2、关于温度、比热容、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一块0℃的冰没有内能,它的分子不会运动B.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C.内能相同的两物体间不会发生热传递D.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散热器的冷却剂,其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较大力和运动:1、如图所示,小车从斜面上某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撞击静止于水平木板上的木块(不计空气阻力)。
初中物理易错题专项训练(含答案),考试前务必吃透!

初中物理易错题专项训练(含答案),考试前务必吃透!初中物理知识主要包括物理事实(物理现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三个方面。
要想在中考前领先,做题训练是必备的考查知识是否掌握的重要环节,但做题既要有量,更要有质。
所以为大家整理了一份初中物理易错题,准初三党务必练习,为中考提前做准备!初中物理易错题1、一辆汽车不小心陷进了泥潭中,司机按图5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安装滑轮,均可将汽车从泥潭中拉出,如果汽车的动力仍小于阻力1000N,则甲图人匀速拉动汽车的拉力至少为,其中比较省力的是图。
(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不计)2、民间有一种表演:用手从滚烫的油锅中捞出铁链,而表演者皮肤没有一点伤痕。
其中的奥秘在于油锅上面是一层油,下面是醋,醋能在油下,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演者从沸腾的锅中取出铁链而不被烫伤,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用的打火机从打火方式上有两种,一种是用一个粗糙的小轮摩擦"火石"打火;一种是能产生高压电的装置打火。
从能量转化角度看,前者是把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后者是把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
4、经过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找到了获取核能的两条途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前者是较轻的原子核结合成为较重的原子核的一种核反应;后者是较重的原子核裂变为较轻的原子核的一种核反应。
氘和氚结合成氦核的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_。
5、今年是中国的"俄罗斯年",2006年3月19日,俄空军特技飞行表演队在我国张家界进行了战斗机空中加油表演。
表演中受油机与加油机的精确对接,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和欢呼声。
此时,加油机飞行员以受油机为参照物,看到大地是__________(填"运动"或"静止")的。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九章生活用电易错题集锦(带答案)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九章生活用电易错题集锦单选题1、由于保险丝更换麻烦,家庭中常用断路器保护电路,当电流过大时可以自动切断电路,如图甲、乙所示为断路器工作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断路器应安装在进户线的火线上B.双层金属片是用不同材料金属制成的C.该断路器是利用电生磁的原理工作的D.当电路断开后,双层金属片逐渐冷却复原答案:CA.为了用电的安全,电路断开时应该使用电器与火线断开,所以该断路器应安装在进户线的火线上,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双层金属片受热时弯曲度不同,说明膨胀系数不同,所以是用不同材料金属制成的,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C.断路器工作原理是不同材料的膨胀系数不同,当电流过大时,产生热量过多,使双金属片形变程度增大,触动簧锁装置,使触点断开,没有利用电生磁的原理,故C错误,C符合题意;D.当电路断开后,电路中无电流,双层金属片不再发热,逐渐冷却复原,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如图所示的电路是家庭电路的一部分,电工师傅按下面的顺序进行检测:①闭合S1,灯L1亮;②再闭合S2,灯L1亮,灯L2不亮;③用试电笔测a、b、c、d四个接线点,试电笔只在c点不发光。
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故障可能是()A.灯L2短路B.c点左侧的零线断路C.灯L2所在支路断路D.c、d两点间断路答案:DB.闭合S1,灯L1亮,电路中有电流,说明电路为通路,从保险丝→a→S1→L1→c以及c点左侧的零线都没有断路,故B错误;A.断开S1,闭合S2,灯L2不亮,灯L2不亮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断路、一个是短路;若灯L2短路时,电路的电流会很大,将保险丝烧断,灯泡L1也不会发光,a、b两个接线点上,试电笔的氖管都不会发光,故A错误;C.若灯L2所在支路开路,d点氖管不发光,故C错误;D.若c、d两点间开路,灯泡L2与零线不能构成闭合电路,电路中没有电流,灯泡不会发光,但d点会通过灯泡L2与火线间接相连,试电笔的氖管会发光,故D正确。
九年级物理电压电阻易错题集锦

(每日一练)九年级物理电压电阻易错题集锦单选题1、LED(发光二极管),是一种能直接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节能环保器件,其主要材料属于()A.导体B.半导体C.绝缘体D.超导体答案:B解析:发光二极管,也就是LED,是一种固态的半导体器件,它可以直接把电能转化为光能,LED的核心是一个半导体晶片。
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演示板上固定有a、b、c、d四根合金丝,长度关系为La=Lb=12L c=12L d,横截面积关系为Sa=Sb=Sc=12S d,其中a、c、d均为镍铬合金丝,b为锰铜合金丝。
将导线P、Q分别接在同一根合金丝两端的接线柱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选用a和b进行实验,可以探究导体电阻跟导体材料的关系B.选用c和d进行实验,可以探究导体电阻跟导体长度的关系C.选用a和c进行实验,可以探究导体电阻跟横截面积的关系D.选用b和d进行实验,可以探究导体电阻跟导体材料的关系答案:A解析:a、b、c、d四根合金丝,a、c、d均为镍铬合金丝,b为锰铜合金丝,长度关系为L a=L b=12L c=12L d横截面积关系为S a=S b=S c=12S dA.选用a和b进行实验,a和b长度相同,横截面相同,材料不同,因此根据控制变量法,可以探究导体电阻跟导体材料的关系,故A正确;B.选用c和d进行实验,c和d长度相同,横截面不相同,材料相同,因此根据控制变量法,可以探究导体电阻跟导体横截面的关系,故B错误;C.选用a和c进行实验,a和c长度不相同,横截面相同,材料不同,因此根据控制变量法,可以探究导体电阻跟长度的关系,故C错误;D.选用b和d进行实验,b和d长度不相同,横截面不相同,材料不同,有多个变量,无法得出结果,故D 错误。
故选A。
3、取一个橙子,把铜片、铁片插入其中,就制成了一个水果电池。
用电压表测量电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片是水果电池的正极B.两个相同水果电池串联后可提供更高电压C.该水果电池的电压是3VD.水果电池将内能转化为电能答案:B解析:A.电压表使用时,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即电压表的正接线柱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接,因此铜电极为正极,故A错误;B.两个相同水果电池串联后可提供更高电压,故B正确;C.由图知电压表的量程为0-3V,分度值为0.1V,水果电池的电压为0.6V,故C错误;D.水果电池工作时,将消耗化学能,产生电能,所以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D错误。
物理九年级易错题有解析

初中物理九年级易错题一.选择题(共30小题)1.(2015•呼和浩特)如图所示,一名运动员投掷铅球的过程示意图.铅球在b点离手,c点是铅球运动的最高点,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在a到b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做了功B.在b到d的过程中,铅球的机械能先增加后减少C.在c到d的过程中,铅球的重力势能减少D.在a到d的过程中,铅球的运动状态在不断的变化2.(2002•海淀区)图所示情景是一种游戏,叫做蹦极.游戏者将一根有弹性的绳子一端系在身上,另一端固定在高处,从高处跳下.图中a点是弹性绳自然下垂时绳下端的位置,c点是游戏者所到达的最低点.对于游戏者离开跳台至最低点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游戏者的动能一直在增加B.游戏者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C.游戏者通过a点之后,绳子具有弹性势能D.游戏者到c点时,他的动能为零3.(2015•河北)用四只完全相同的滑轮和两根相同的绳子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在绳自由端用大小分别为F1和F2的拉力,将相同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1大于F2B.F1和F2做的功一定相等C.甲、乙的机械效率不相等D.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不相等,物体运动的时间可能相等4.(2012•茅箭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绳子通过一个定滑轮悬挂一个重100N的物体,一人拉着绳端从A向B走过6m用了5s,物体被匀速提高2m,若不计绳与滑轮的摩擦和绳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拉绳子做功为200J,平均功率为40WB.人的拉力不知无法求出拉力做的功和功率C.拉力做功为600J,功率为120WD.拉力大于100N,功率为120W5.(2014•顺义区二模)如图是小明利用器械提升重物的示意图.当小明站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p0=2×104Pa;当在动滑轮下挂一个与小明重力相同的(边长为40cm的正立方体)物体甲时,他用力匀速举起杠杆的A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小明对地面的压强p1=4.5×104Pa,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1;当在动滑轮下挂1200N的重物乙时,他用力匀速举起杠杆的A端,当杠杆又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小明对地面的压强p2=5.5×104Pa,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2;已知杠杆OA:OB=1:2(杠杆、绳重和机械间摩擦忽略不计,g取10N/kg),则下列计算结果错误的是()A.小明的质量为80kgB.动滑轮所受的重力为20NC.物体甲的密度为1.25×103kg/m3D.η2:η1=15:146.(2016•铁岭模拟)轮船、火车、摩托车等的动力大都来源于内燃机,它们虽然在构造上略有差异,但工作原理都是一样的.下面对内燃机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内燃机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装置B.内燃机用水来冷却,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C.内燃机靠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做功D.内燃机的废气带走了大量的能量,设法利用废气的能量是提高利用率的重要措施7.(2012•泰州模拟)三个相同的热源分布在一横放着的圆筒内,圆筒的侧壁和一个底部均绝热,另一个底部开口并被导热膜封住,用另两个导热膜在圆筒内隔出两个竖囱,从而将三个热源互相隔开并形成A、B、C三个独立单元区域,假设周围环境的温度恒定,并且传导的热功率与温差成正比,每个独立单元区域内空气的温度均匀,A、B、C三个独立单元区域的温度与周围环境的温度差分别为△t A,△t B和△t C,则△t A:△t B:△t C为()A.3:2:1 B.6:3:2 C.5:3:1 D.6:5:38.(2015•济南)关于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个实验说明物体内能可用来对外做功B.对木塞做功的过程中水蒸气的内能增加C.此过程中蒸气内能转化为木塞的机械能D.这个实验基本反映出了热机的工作原理9.(2015•朝阳区一模)如图是两个演示实验的示意图,甲图是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用力把活塞迅速下压,棉花就会立即燃烧;乙图是给试管里的水加热,水沸腾后,水蒸气推动橡胶塞迅速冲出试管口;根据实验现象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活塞下压过程中,筒中气体的内能减小B.甲图中活塞下压过程的能量转化与热机压缩冲程能量转化相同C.乙图中水蒸气推动橡胶塞迅速冲出试管口的过程中,水蒸气的内能增加D.乙图中水蒸气推动橡胶塞过程的能量转化与热机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10.(2012•梓潼县校级模拟)甲、乙两金属球质量之比是5:3,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之比是1:5,若它们的比热容之比是3:1,则它们吸收的热量Q甲:Q乙为()A.1:1 B.1:3 C.3:1 D.9:2511.某淀粉厂生产车间发生爆炸,造成多人死伤的重大事故.据专家现场勘查初步分析,事故原因可能是车间粉尘爆炸所致.“粉尘爆炸”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悬浮于空气中的粉尘()A.相互电中和时所发生的爆炸B.遇火源燃烧引起的连续爆炸C.自燃而引起的爆炸D.相互摩擦产生电火花而引起的爆炸12.(2014•本溪模拟)下列现象能说明物体带了电荷的是()A.靠近带负电的泡沫小球相吸引B.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箔张开C.靠近带正电的泡沫小球相排斥D.靠近不带电的泡沫小球相吸引13.(2012•青岛)下列关于物理概念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电荷的移动形成电流B.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C.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D.大约每升高10m,大气压减小100Pa14.(2012•宿迁)电视节目中我们看到“特斯拉线圈”表演,表演者通过有关设备造出人工闪电,放出美妙的电火花.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表演者与“特斯拉线圈”构成了闭合回路B.表演者是在安全电压状态下演出的C.表演者的防护服里有金属丝,电流只是经过金属丝D.表演时发生了电能向光能、热能的转化15.(2011春•西城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电流表,它测量的是通过灯L1的电流B.乙是电压表,它测量的是灯L1两端的电压C.丙是电压表,它测量的是灯L1两端的电压D.甲和丁都是电流表16.(2005•桐梓县校级模拟)如图,开关S闭合后,V 1示数为4伏,V 2示数为6伏,A为1安,且将R2和R3互换位置后,发现三表示数均不变,则()A.通过三电阻R1、R2、R3的电流之和为1安B.R1=1欧C.电源电压U为7伏D.R2两端电压为3伏17.(2014•本溪)某同学在只有电流表或电压表的情况下想测量未知电阻R x的阻值,其中电源电压未知,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均已知,下列电路中,可以测出R x阻值的是()A.B. C.D.18.(2011•广宁县模拟)学校兴趣小组结合所学物理知识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计重秤原理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当车辆越重时,称重表的示数越大B.当车辆越重时,称重表的示数越小C.称重表相当于一个电压表D.电路中的R1是没有作用的19.(2010•怀柔区一模)图中R1、R2、R3为定值电阻,现有一个稳压电源,当把该电源接在A,C两个接线端、开关S1、S2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2,电阻R1消耗的功率为P1,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P;当把该电源接在A,D两个接线端、开关S1、S2闭合时,电流表A1与A2示数之比为3:2,电压表的示数为U2ˊ,电阻R1消耗的功率为P1ˊ,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Pˊ,已知P1:P1ˊ=1:9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R2=2R3B.R1=3R3C.U2:U2ˊ=4:9 D.P:Pˊ=1:1120.(2014•抚顺)如图甲,两个灯泡串联在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L1的额定电压为3V,L2的额定电压为2V.通过两个灯泡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至中点时,其中一个灯泡正常发光,另一个不损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正常发光的小灯泡是L2,其额定功率为0.3WB.正常发光的小灯泡是L1,其额定功率为0.45WC.当L2两端电压为1.5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15AD.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是1.5V21.(2014•沈阳)如图是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乙两次实验都应用了控制变量法B.甲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左侧容器内空气吸收的热量更多C.乙实验是为了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D.乙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右侧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比左侧的小22.(2015•平阴县一模)为了得出条形磁铁的磁性两端强、中间弱的特性,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各自设计了一个实验,其中能达到目标的是()A.将实验中的条形磁铁平移靠近三颗小铁球B.将实验中的两根条形磁铁相互平移靠近C.将实验中的条形磁铁从挂有铁块的弹簧秤下向右移动D.将实验中放在一堆大头针的条形磁铁提起23.(2015•朝阳区一模)下列有关电磁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首先发现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B.指南针能够指南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C.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是由放在该点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决定的D.我国宋代学者沈括是世界上最早记录磁偏角的人24.(2014•嘉兴)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中,能确定钢棒具有磁性的是()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5.(2013•乌海)如图所示为一台非铁性物质制成的天平.天平左盘中的A是一铁块,B是电磁铁.未通电时天平平衡,给B通以图示方向的电流(a端接电源正极,b端接电源负极),调节线圈中电流的大小,使电磁铁对铁块A 的吸引力大于铁块受到的重力,铁块A被吸起.当铁块A向上加速运动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电磁铁B的上端为S极,天平仍保持平衡B.电磁铁B的上端为S极,天平右盘下降C.电磁铁B的下端为N极,天平左盘下降D.电磁铁B的下端为N极,无法判断天平的平衡状态26.(2015•朝阳区一模)关于家庭电路及安全用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电路中的插座和电灯是串联的B.新建楼房中的供电线路已经不再使用保险丝,而用起保险作用的空气开关C.家庭电路中总电流过大就是总功率过大造成的D.在正确使用试电笔辨别火线时,试电笔的氖管发光,说明有电流通过人体27.(2015•天门)电磁波是个大家族,图中所示的是其家族成员.下列关于电磁波及其应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可见光是一种电磁波B.在真空中,γ射线传播速度最快C.X射线比无线电波频率高D.电视机遥控器可以利用红外线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28.(2011•安岳县校级模拟)2011年4月10日凌晨4时47分,第八颗北斗导航卫星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成功发射.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而言,这次发射标志着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的基本系统建成,也标志着北斗系统建设和应用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关于正在运行的有美国的GPS系统和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及北斗系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美国的GPS系统和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及北斗系统他们在与地面接收站之间采用的是微波通信方式B.5.12抗震时,北斗系统与手持卫星电话之间可以直接通过电磁波通信C.北斗系统中每颗卫星之间是交换数据的媒介速度是3.0×108m/sD.人类在地面控制中心可以通过电流信号信号直接控制运行中的北斗卫星系统29.(2013•罗江县模拟)当今社会,能源危机日益严重,你认为解决人类能源问题最根本的办法是()A.尽可能少用能源B.依靠科技,制造一批永动机C.培养从小节约能源的意识,开发和利用新能源D.充分利用现有的煤和石油30.(2008•沈阳)关于各种材料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铜的导电性能较好,可以用来制作保险丝B.寒冷的地区常用酒精温度计测气温,因为酒精的凝固点高C.利用半导体材料可以制作二极管D.暖气片中用水作为供暖介质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内能易错题集锦(带答案)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内能易错题集锦单选题1、依据表格中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水和砂石放出相等热量,水的温度降低得较多C.水的比热容表示水的温度升高1°C吸收的热量是4.2×103JD.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等热量,煤油温度升高得较多答案:DA.比热容是物质特有的一种物理属性,只跟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所以一杯水倒出一半,杯内剩余水的比热容不变,故A错误;B.根据Q=cmΔt可知,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放出相等热量,由于沙石的比热容比水小,则沙石的温度降低得较多,故B错误;C.水的比热容表示的是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C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故C错误;D.根据Q=cmΔt可知,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吸收相等热量,由于煤油的比热容比水小,则沙石的温度升高得较多,故D正确。
故选D。
2、下列实例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搓手取暖B.用冷水冷却热鸡蛋C.钻木取火D.磨刀时刀的温度会升高答案:BA.搓手取暖,是两手彼此摩擦,通过做功的方式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A错误,A不符合题意;B.冷水和热鸡蛋之间有温度差,用冷水接触热鸡蛋后通过热传递使鸡蛋冷却,故B正确,B符合题意;C.钻木取火,通过做功的方式即机械能转化内能,故C错误,C不符合题意;D.磨刀时,通过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刀的温度会升高,故D错误,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有甲、乙两个温度和质量都相等的金属球,先将甲球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热平衡后水温降低了Δt。
然后,把甲球取出,再将乙球放入烧杯中,热平衡后水温又降低了Δt,则两种金属的比热容大小的关系是()A.c甲>c水B.c甲=c乙C.c甲>c乙D.c甲<c乙答案:D先后将甲乙两球投入到同一杯水中,水降低的温度相同,水放出的热量相同,由题知Q 吸=Q放不计热损失,甲乙两球吸收的热量相同,而乙球比甲球少升高了Δt,即乙球的末温低,由上述分析可知,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球,吸收相同的热量,乙球升高的温度少,所以乙球的比热容大,即c 甲<c乙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内能易错题集锦

(每日一练)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内能易错题集锦单选题1、如图所示,是我国古代《墨经》最早记述了秤的杠杆原理,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标”“本”表示力,“权”“重”表示力臂B.图中的B点为杠杆的支点C.“权”小于“重”时,A端一定上扬D.增大“重”时,应把“权”向A端移答案:D解析:A.“标”“本”表示力臂,“权”“重”表示力,故A错误;B.杠杆绕着O转动,故O为支点,故B错误;C.“权”小于“重”时,A端可能上扬,因为杠杆平衡原理可知,平衡不仅与力有关还与力臂有关,故C错误;D.增大“重”时,重与OB的乘积变大,在权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增大标,故应把“权”向A端移,故D正确。
故选D。
2、如图所示,用20N的拉力F沿水平方向拉绳子的一端,使重400N的物体A以0.2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左匀速运动了10s,已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则此过程中()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2mB.滑轮组对物体A的水平拉力为54NC.拉力F的功率为4WD.拉力F所做的有用功为120J答案:B解析:A.由图可知,连接动滑轮绳子的股数n=3,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v绳=nv物=3×0.2m/s=0.6m/s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s绳=v绳t=0.6m/s×10s=6m故A不符合题意;B.由公式η=W有用W总=fs物Fs绳=fs物Fns物=f3F可得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f=3ηF=3×90%×20N=54N由于物体A匀速运动,所以滑轮组对物体A的水平拉力等于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54N,故B符合题意;C.因为P=Wt=Fst=Fv所以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P=Fv绳=20N×0.6m/s=12W故C不符合题意;D.拉力所做的有用功,即克服物体A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力做的功为W有=fs=fv物t=54N×0.2m/s×10s=108J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九年级物理错题整理

九年级物理错题整理一、内能错题1:题目: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多B. 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C. 物体的内能增加,它的温度一定升高D. 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答案:B解析:选项A: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等因素有关。
温度高的物体,如果质量小,其内能不一定多,所以A错误。
选项B: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一定增加,B正确。
选项C: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所以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C错误。
选项D: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D错误。
二、比热容错题2:题目:水的比热容为4.2×10³J/(kg·℃),将2kg的水倒掉一半,剩下水的比热容是()A. 1.2×10³J/(kg·℃)B. 2.1×10³J/(kg·℃)C. 4.2×10³J/(kg·℃)D. 8.4×10³J/(kg·℃)答案:C解析: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质的质量无关。
所以将2kg的水倒掉一半后,剩下水的比热容不变,仍然是4.2×10³J/(kg·℃),C正确。
错题3:题目: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甲升高的温度大于乙升高的温度,则甲物质的比热容______乙物质的比热容(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小于解析:根据比热容的计算公式公式(其中公式是吸收的热量,公式是比热容,公式是质量,公式是温度的变化量)。
当公式和公式相同时,公式与公式成反比。
因为甲升高的温度大于乙升高的温度,所以甲物质的比热容小于乙物质的比热容。
三、热机错题4:题目:四冲程汽油机在工作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A. 吸气冲程B. 压缩冲程C. 做功冲程D. 排气冲程答案:B解析:吸气冲程: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吸入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没有能量转化,A错误。
初中九年级物理经典错题100例

初中九年级物理经典错题100例初中物理经典错题100例---物体运动1.⼩明同学测某物体长度时,情景如图,则物体长度________cm.2.⼀同学测量⼀物体长度4次,测得数据如下:18.39cm,18.40cm,18.41cm,18.52cm,他测量的结果是______cm.3.某同学⽤刻度尺测量钢球的直径,测得的四次结果是 1.82cm,1.87cm,1.68cm,1.81cm,则⼩球的直径应取()A.1.83cm B.1.833cm C.1.76cm D.1.759cm4.某学⽣测得物理书内150页的厚度是5.4mm,则每张纸的厚度应是mm5.⽤拉长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是()A 偏⼤B ⼀样C 偏⼩D ⽆法确定6.⼀物体做直线运动,第2秒内的距离是4m,第3秒内的距离是6m,第4s内的距离是8m,这物体是______运动.7.⼀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公式v=s/t可知( )A.v与s成正⽐ B v与t成反⽐ C s与t正⽐ D 以上说法都不对分析及答案1.错误1:3.50cm,没有看清刻度尺开始测量的起点是1cm不是0. 错误2:2.5cm,没有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位错误3:3.5cm,错误1和错误2的合成正确答案;2.50cm2.错误1: 18.45cm,在计算前没有将错误数据18.52cm删除.错误2: 18.4cm,去除了错误后计算的结果没有保留与原数据⼀样的精确度正确答案:18.40cm3.正确答案A.分析同第2题4.错误:0.0036mm,5.4mm÷150=0.0036mm,没有认识到⼀张纸有页.正确案案:0.0018mm 5.4mm÷75=0.0036mm5.错误A:刻度尺被拉长时,刻度度尺的每⼀个分度值相应变⼤,⽤变⼤的分度值测得的同⼀长度变⼩,所以选C6.错误:匀速直线运动.原因是将第2秒\第3秒\第4秒的时间理解为2秒\3秒\4秒正确答案:变速直线运动7.正确答案C初中物理经典错题100例及分析-----密度部分1.盛氧⽓的钢瓶内氧⽓的密度为6kg/m3,,⼯⼈使⽤氧⽓进⾏焊接⽤去了1/3,瓶内氧⽓的密度为( )A 6 kg/m3, B 12kg/m3, C.4 kg/m3, D ⽆法确定2.有三个质量和体积均相同的⼩球, ⼀个为铜球,⼀个为铁球,⼀个为铝球,则_________⼀定为空⼼球.______可能为空⼼球.3.⼀个铜球在酒精灯上烧了⼀会,铜球的质量和密度将( )A 不变、变⼤B、不变、变⼩ C 不变、不变 D 变⼩、不变4.⼀个瓶⼦能装下1kg的盐⽔,它⼀定能装下1kg的( )A ⽔银 B ⽔ C 煤油D酒精5.⼩新和⼩杨同学分别设计了⼀种实验⽅案,请在⽅案中的空⽩处填空:⽅案⼀:(1)⽤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2)向烧杯中倒⼈⼀些⾷⽤油,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则这些⾷⽤油的质量为;(3)再将烧杯中的⾷⽤油倒⼈量筒中,测出⾷⽤油的体积V;(4)计算出⾷⽤油的密度ρ.⽅案⼆:(1)将天平置于⽔平台后,⽴即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2)⽤天平测出装有适量⾷⽤油的烧杯的总质量m1;(3)将烧杯中的⼀部分⾷⽤油倒⼈量筒中,记录量筒中⾷⽤油的体积V;(4)测出烧杯及剩下⾷⽤油的总质量m2;(5)计算出⾷⽤油的密度ρ=.【评估与交流】(1)请分别找出两种⽅案中的不⾜之处:⽅案:;⽅案:;(2)你准备选择⽅案来做实验,为顺利完成该实验,该⽅案中不⾜之处应改为:。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易错题集锦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易错题集锦单选题1、将两个阻值不等的电阻R1和R2按如图(a)(b)所示的方式接入电路中,已知电源电压相同,R1小于R2,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电压表V1的示数等于电压表V2的示数B.电流表A1的示数大于电流表A2的示数C.电压表V1与电流表A1示数的比值等于电压表V2与电流表A2示数的比值D.电压表V1与电流表A1示数的比值小于电压表V2与电流表A2示数的比值答案:D由甲图可知,R1和R2串联,电压表V1测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A1测电路中的电流,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电路中电流表A1的示数为I A 1=UR1+R2电压表V1的示数U V1=I A1R1=UR1+R2R1=R1R1+R2U电压表V1与电流表A1的比值为U V1I A1=R1由乙图可知,R1和R2并联,电压表V2测电源两端的电压,电流表A2测R2支路的电流,则电压表V2的示数为U V2=U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电流表的示数为I A 2=U R2电压表V2与电流表A2的比值为U V2I A2=R2综上所述,电压表V1的示数小于电压表V2的示数;电流表A1的示数小于电流表A2的示数;电压表V1与电流表A1示数的比值小于电压表V2与电流表A2示数的比值。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如图表示阻值不同的两个电阻的电流强度随电压变化的I-U曲线,从图中可知错误的是()A.电阻不变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B.R1>R2C.R1、R2串联后的总电阻的I-U曲线在区域ⅢD.R1、R2并联后的总电阻的I-U曲线在区域Ⅰ答案:BA.两条图线都是过原点的直线,说明在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从图像中可以看出,相同的电压下,通过R2的电流小,根据R=U可得,R1<R2,故B错误,符合题意;IC.两电阻串联后,总电阻等于两电阻之和,总电阻比任一分电阻的阻值都大,由选项B分析可知,R1<R2时,R2对应的I-U曲线在R1对应的I-U曲线的下方,所以R1、R2串联后的总电阻的I-U曲线应在R2对应的I-U曲线的下方,因此其图像在区域Ⅲ中,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两电阻并联后,总电阻小于任一分电阻,因此,R1、R2并联后的总电阻的I-U曲线应在R1对应的I-U曲线的上方,因此其图像在区域Ⅰ中,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内能易错题集锦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内能易错题集锦单选题1、下列说法中能反映物体放出热量多少跟降低的温度有关的是()A.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降低不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不同B.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一般不同C.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不同D.以上说法都可以答案:AA.同种物质比热容相同,由于质量也相同,当降低不同的温度时,由Q=cmΔt可知,由于温度的变化不同,物体放出的热量不同,则物体放出的热量多少跟降低的温度有关,故A符合题意;B.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降低相同的温度,这是研究物体放出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种类的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C.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降低相同的温度,这是研究物体放出热量多少跟物体质量的关系,故C不符合题意;D.BC说法错误,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如图所示,在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关系的实验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本实验研究的动能是指小球撞击木块后,木块具有的动能B.木块在滑行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木块在滑行过程时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减小D.本实验中运用的实验方法有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答案:DA.在该实验中我们用到了转换的方法,即将小球动能的大小转化为其对木块做功的多少来比较,所以探究的是小球撞击木块前的动能的大小,故A错误;B.木块在滑行过程中,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B错误;C.木块在滑行过程时,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变,故C错误;D.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有质量和速度,实验中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故D正确。
故选D。
3、古诗词往往蕴含丰富的物理知识,在下列诗词中能体现“分子在不停息运动”的是()A.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C.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D.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答案:AA.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说明花香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符合题意;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明海拔高度差造成的温度差对生物生长的影响,故B不符合题意;C.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指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D.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故 D不符合题意。
九年级物理高频错题集(后附参考答案)

九年级物理高频错题集1.【题文】一根纱线容易拉断,一根铜丝不容易拉断,这个现象说明了A.纱线内分子不存在引力,铜丝分子间只有引力B.纱线内分子间只存在斥力,铜丝分子间不存在斥力C.纱线内分子间的引力比斥力小,铜丝分子间引力比斥力大D.纱线内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比铜丝间相互作用力小2.【题文】关于物质的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B.原子由原子核和中子组成C.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D.质子和中子还有更小的精细结构3.【题文】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B.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C.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D.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4.【题文】小明在广口瓶内装入一些细沙,用带孔的软木塞堵住瓶口,并在木塞的小孔中插入一支温度计,如图所示,然后用干燥的厚棉布裹住广口瓶,用力迅速上下摇动瓶内细沙。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明会观察到温度计的示数不变B.这一实验证明了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C.这一实验证明了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D.用干燥的厚棉布裹住广口瓶的目的是防止掌心和瓶内的相互传热5.【题文】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C.物体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少D.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6.【题文】有甲、乙、丙、丁四个轻质小球,乙带正电,把四个小球分别两两靠近时,发现乙吸引甲,丙吸引乙,丁吸引丙也吸引甲,则丁球的带电情况是A.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B.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C.不带电D.可能带负电,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7.【题文】如图所示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张开,对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金属箔因带负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B.金属箔因带正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C.金属箔因带异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D.无法确定金属箔带电情况用如图所示电路研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
【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全套精选测试卷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全套精选测试卷易错题(Word版含答案)一、初三物理电流和电路易错压轴题(难)1.小明利用铅笔芯和鳄鱼夹制作了简易调光灯,装置如图甲所示.(1)甲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是;改正后,闭合开关,改变鳄鱼夹M、N之间距离,发现灯泡亮度会发生变化,这一现象说明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有关.(2)小明用一个LED灯替换铅笔芯,与小灯泡串联后接入电路(如图乙).闭合开关S1,发现LED灯亮而小灯泡L不亮.针对这种现象,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小灯泡L处发生短路猜想二:LED灯电阻很大导致电路电流很小为了验证猜想,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一:将一根导线并联在图乙电路中LED灯的两端,此时LED灯,小灯泡L (填“亮”或“不亮”).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说明猜想一是错误的.实验二: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按图丙所示的电路对LED灯的电阻进行测量.闭合开关依次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获得多组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电压(伏)电流(毫安)电阻(欧)11.412116.7 21.614114.3 31.816112.5…………实验二中,某次测量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丁所示,此时电压表读数为 V,实验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逐渐向端移动(填“a”或“b”).经分析,结果支持猜想二,从而导致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太(填“大”或“小”),不足以支持发光.【答案】(1)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长度(2)不亮、亮(3)2.3 b 、小【解析】试题分析:(1)电流表要示正进负出,可以看出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长度越长,电阻越大,长度越短,电阻越小;(2)LED灯亮,说明电路是通路,将导线并在LED两端时,LED被短路,则灯LED不发光,此时灯泡会发光,说明小灯泡没有被短路,猜想1是错误的;(3)由图丁可知,电压表的示数为2.3V,由表格的电流越来越大可知,电路中的总电阻是越来越小的,所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是向b端移动的,由于LED灯电阻很大导致电路电流很小,从而导致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太小,不足以支持发光。
中考物理易错题经典题(含答案)

中考物理易错题经典题(含答案)1.下面哪个不是船运动中的推力?()A.桨划水的推力B.水直接对船的推力C.人对船的推力D.水对桨的推力2.踢到空中的足球,受到哪些力的作用?()A.受到脚的作用力和重力B.受到重力的作用C.只受到脚的作用力 D.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3.一辆汽车分别以6米/秒和4米/秒的速度运动时,它的惯性大小是:()A.一样大B.速度为4米/秒时大C.速度为6米/秒时大D.无法比较4.站在匀速行驶的汽车里的乘客受到几个力的作用?()A.1个B.2个C.3个D.4个5.甲、乙两个同学沿相反的方向拉测力计,各用力200牛。
则测力计的示数为:()A.100牛B.200牛C.0牛D.400牛6.一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力:()A.一定是平衡力B.一定不是平衡力C.可能是平衡力D.无法判断7.体育课上,XXX匀速爬杆,XXX匀速爬绳。
有关他们受到的摩擦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因为爬杆时手握杆的压力大,所以XXX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B.因为绳子粗糙,所以XXX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C.XXX和XXX受到的摩擦力一定相等D.若XXX的体重大,则他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8.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壁上。
当水平力减小为F/2时,物体A恰好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
此时物体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A.减小为原来的1/2B.和原来一样C.增大为原来的2倍D.无法判断9.蹦极游戏是将一根有弹性的绳子一端系在身上,另一端固定在高处,从高处跳下。
a是弹性绳自然下垂的位置,C点是游戏者所到达的最低点。
游戏者从离开跳台到最低点的过程中,物体速度是如何变化的?10.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如图所示的三种情况下:①甲图中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②乙图中水平恒力F 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③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易错题集word版

错题集物理·九年级(全一册)·RJ第十三章内能上册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典型例题: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间存在着一个平衡位置,在此位置时分子间既没有引力也没有斥力B.当物体被压缩时,分子间只有斥力C.当物体被拉长时,分子间只有引力D.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总是同时存在、同时消失的【例题详析】分子间的距离等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相等的,故A错误;物体被压缩时,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平衡距离,引力小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故B错误;物体被拉长时,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引力和斥力都会减小,但都存在,故C错误;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同时消失,故D正确.错因分析:不少同学因误认为分子在平衡位置时没有引力和斥力而错选A.【答案】D易错、易误题1.把85 ℃的水全部汽化成120 ℃的水蒸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水蒸气的内能比水小B.水分子在120 ℃时比在85 ℃时的热运动更剧烈C.液态水分子间距比气态水分子间距大D.水蒸气只能通过热传递途径变为水点拨易错误区内能与物体的温度和质量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固体、液体、气体中,气体分子的间距最大;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从而使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易错、易误题2.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A) A.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B.放入水中的糖使水变甜C.走进花园闻到花香D.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点拨易错误区分子动理论包括: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易错、易误题3.用分子动理论对下列现象解释错误的是(B)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破镜不能重圆——分子间存在斥力C.氧气被压入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隙D.铁丝很难被拉断——分子间存在引力点拨易错误区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分子间作用力消失第2节内能典型例题:下列关于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越高的物体,热量越多B.内能大的物体,具有的热量多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D.热量是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改变量【例题详析】温度越高的物体,分子运动越剧烈,内能越大,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是过程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故A、B错误;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故C错误;热量总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热量只存在于热传递或热交换过程中,因此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的改变量,故D正确.错因分析:热量是过程量,只存在于热传递或热交换过程中,只能说“吸收”或“放出”热量,“热量传递”;热量不是状态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答案】D易错、易误题1.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 A.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B.物体温度升高了,它的内能一定增加C.物体内能增大,它一定从外界吸收了热量D.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一定相等点拨易错误区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等有关;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易错、易误题2.爆米花是将玉米粒放入铁锅内,边加热边翻动一段时间后,“砰”的一声变成了玉米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玉米粒内水分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使其爆开,水分内能不变B.玉米粒内水分受热膨胀,粒壳爆开,对外做功,玉米粒内能增加C.主要通过翻动玉米粒对其做功,使其内能增加D.玉米粒主要通过与铁锅间的热传递增加内能点拨易错误区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易错、易误题3.下列关于功、内能、热量的描述正确的是(C) A.机械能为零的物体,内能也一定为零B.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C.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D.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点拨易错误区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热传递的方向与温度有关,而非内能大小;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内能增大,但温度不变第3节比热容典型例题:1 kg 20 ℃的水吸收4.2×105 J的热量后,它的温度在下列给出的四个温度中,最多有几个可能[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①80 ℃②100 ℃③120 ℃④130 ℃A.1 B.2C.3 D.4=cmΔt可得,水应升高的温度Δt 【例题详析】由Q吸=Q吸cm=4.2×105 J4.2×103 J/(kg·℃)×1 kg=100 ℃,水的最高末温t最高=t0+Δt=20 ℃+100 ℃=120 ℃;因为水沸腾时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所以水吸收热量从20 ℃升高,温度达到沸点后,不再升高,因为水表面的气压不知道,水的沸点不确定,所以水的末温可能是80 ℃、100 ℃、120 ℃,不可能为130 ℃.错因分析:已知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水的初温和水吸收的热量,利用吸热公式求水的末温;再根据水沸腾时的规律(注意:水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不变)分析判断;若不能联系气压的大小会影响液体沸点的高低的内容,就会选错答案.【答案】C易错、易误题1.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同为2 kg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甲物质10 min吸收的热量为(C)A.5.04×105 J B.4.2×105 JC.2.52×105 J D.条件不足,不能计算点拨易错误区比较两个量的大小可根据公式来分析,这样思维严谨些;有图象的要合理利用图象,解答此题的关键就是得出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水需要吸收的热量是甲的2倍易错、易误题2.将质量相同,材料不同的三块金属甲、乙、丙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放到上表面水平的长方体冰块上,一段时间后,冰块形状基本不再变化,最终观察到下图所示的现象,由此说明三块金属的比热容(C)A.甲最大B.乙最大C.丙最大D.一样大点拨易错误区公式Q放=cm(t-t0)的应用,判断时注意结合控制变量法易错、易误题3.将质量是0.5 kg的水加热,使它的温度从20 ℃=4.2×103升高40 ℃,需要吸收的热量是[已知c水J/(kg·℃)](C)A.4.2×104 J B.1.26×104 JC.8.4×104 J D.8.4×107 J点拨易错误区注意物体温度“升高”与“升高到”的区别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内能的利用第1节热机典型例题:关于四冲程汽油机和柴油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吸气冲程中,吸入汽缸的都只是空气B.在压缩冲程末,柴油机汽缸内的气体温度比汽油机低C.在做功冲程初,都由火花塞点火D.在排气冲程时,排气都依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例题详析】汽油机在吸气冲程吸入的是空气和燃料的混合物,A错误;在压缩冲程末,与汽油机相比,由于柴油机将燃料混合物压缩得程度更大,所以柴油机汽缸内气体的温度更高,B错误;在做功冲程初,柴油机是靠喷油嘴喷出雾状柴油而燃烧,C错误;吸气、压缩、排气冲程都是靠飞轮的惯性完成的,D正确.错因分析:汽油机和柴油机在四个冲程中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吸气冲程的吸入物、压缩冲程的压缩程度和做功冲程的点火方式上;若掌握不了这三个方面的区别,很难选出正确的答案.【答案】D易错、易误题1.柴油机上安装了一个质量很大的飞轮,目的是(D)A.使整个机器外形协调美观B.节约燃料C.输出更多的功D.利用飞轮的惯性完成吸气、压缩、排气三个辅助冲程点拨易错误区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知道飞轮可以借助惯性继续旋转,从而起到储存能量的作用,完成吸气、压缩、排气三个冲程易错、易误题2.汽油机工作时,汽缸内温度最高的时刻是(D) A.吸气冲程结束时B.压缩冲程结束,电火花点火的瞬间C.做功冲程结束时D.压缩冲程结束,电火花点火后的瞬间点拨易错误区对内燃机工作时的四个冲程工作过程的理解,并能准确判断每个冲程中的温度变化是解答该题的关键易错、易误题3.下面关于汽油机与柴油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A.汽油机与柴油机使用的燃料不同B.柴油机汽缸顶部有个喷油嘴,汽油机汽缸顶部有个火花塞C.柴油机与汽油机除使用的燃料不同外,在构造上完全相同D.柴油机采用压燃式点火,汽油机采用点燃式点火点拨易错误区柴油机汽缸顶部有个喷油嘴,没有火花塞,汽油机汽缸顶部有个火花塞,没有喷油嘴,两者在构造上不相同第2节热机的效率典型例题:用煤油炉烧水,已知煤油的热值是4.6×107 J/kg,当完全燃烧0.5 kg的煤油时()A.水吸收了2.3×107 J的热量B.水吸收的热量小于2.3×107 JC.水吸收的热量大于2.3×107 JD.煤油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例题详析】完全燃烧0.5 kg的煤油放出的热量Q放=mq=0.5 kg×4.6×107 J/kg=2.3×107 J;在烧水的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并没有全部被水吸收,有热量的散失,因此水吸收的热量小于煤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即小于2.3×107 J.错因分析:除了根据Q=mq求出煤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以外,还要知道放出的热量并没有全部被水吸收,有热量的散失,如盛水的容器吸热、周围的空气吸热等.【答案】B易错、易误题1.某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转速是600 r/mi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1 min内燃机对外做了600次功B.1 s内完成了10个工作循环C.燃气做一次功的时间间隔是0.2 sD.1 s内活塞共来回20次点拨易错误区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四个冲程,飞轮转两周,活塞往复2次,对外做功一次易错、易误题2.煤的热值大于干木柴的热值,这里是指(D)A.煤比干木柴含有的热量多B.烧煤比烧干木柴产生的温度高C.相同质量的煤和干木柴燃烧,煤放出的热量多D.相同质量的煤和干木柴完全燃烧,煤放出的热量多点拨易错误区1 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煤的热值比干木柴的热值大,说明相同质量的煤和干木柴完全燃烧,煤放出的热量多第3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典型例题:右图是某人设想的永动机,他认为轮子中金属球的滚动能使轮子不停地转动.但图中所示的永动机却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A.能量是不可能无中生有的B.该永动机中的金属球太少C.金属不能一直以金属球的形式存在D.该永动机中金属球具有的重力势能会凭空消灭【例题详析】给永动机一个动力后,由于金属球的滚动,永动机在一定时间内能够保持转动,但由于摩擦力的存在,将有一部分能量以热量的形式散失掉.如果不补充能量,那么机器不能永远运动,即能量是不可能无中生有的,所以自然界中不可能存在永动机,它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综上所述,只有选项A说法正确.错因分析:虽然自然界中的能量是守恒的,它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创生,但由于能量的转化或转移具有方向性(如水只能从高处流向低处;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而自然界里无论什么运动都会产生热,热向四周扩散,如不补给能量,任何运动着的机器都会停下来.【答案】A易错、易误题1.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以下情形可能发生的是(D)A.出膛的子弹射穿木板,以更快的速度继续前进B.电水壶里的水沸腾了,给该电水壶断电,水的沸腾却永远不会停止C.孤岛上被人们遗忘的一只机械表,表针可以一直默默地走下去D.两个斜面相对接,小球从左斜面滚下后,继续冲上右斜面点拨易错误区各种能量形式互相转化是有方向和条件限制的易错、易误题2.下列四种现象中,只发生能的转移而不发生能的转化的过程是(C)A.烧水时,水蒸气顶起壶盖B.闭合开关后,灯泡发光C.冬天,用手摸户外的金属杆时手感觉到冷D.给电动自行车的蓄电池充电点拨易错误区自然界的能量既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创生,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电流和电路第1节两种电荷典型例题:A、B是两个轻质泡沫小球,C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A、B、C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由此判断()A.小球A带正电B.小球B带正电C.小球B可能不带电D.小球A可能不带电【例题详析】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C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故C带负电,当C 靠近A小球时,相互吸引,即说明A可能带正电,可能不带电;C靠近B时,发现两者互相排斥,即说明B一定带负电,故将A、B靠近时,A、B相互吸引,说明A 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故选D.错因分析:不能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判断两个物体一定都带电,有可能一个物体带电而另一个不带电.【答案】D易错、易误题1.带正电的甲金属球和不带电的乙金属球接触后,乙球也带了电,这是由于(C)A.甲球上的部分质子转移到乙球上B.甲球上的部分电子转移到乙球上C.乙球上的部分电子转移到甲球上D.乙球上的部分原子转移到甲球上点拨易错误区注意质子是构成原子核的重要微粒,它是不会转移的;固体物质转移的电荷都是带负电的电子,只有酸碱盐的水溶液中带正电的阳离子才是正电荷发生转移易错、易误题2.如图所示,小杜同学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看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在这个过程中(D)A.玻璃棒和验电器都带负电荷B.玻璃棒带正电荷,验电器带负电荷C.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产生了电荷D.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同种电荷相排斥点拨易错误区(1)人们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3)摩擦起电是电荷的转移,不是创造了电荷易错、易误题3.三只通草球分别用丝线悬挂着,其中任意两只球靠近时都相互吸引,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D) A.三球都带电B.有两球带同种电荷,第三球不带电C.只有一球带电D.有两球带异种电荷第三球不带电点拨易错误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同时带电体也可以吸引轻小物体第2节电流和电路典型例题:如图所示,灯泡处于通路状态的是________,处于断路状态的是________,处于短路状态的是__________.【例题详析】A图中的开关是断开的,因此该电路为断路状态;B图中的开关闭合后,导线将灯泡的两端连在一起,因此该电路短路;C图中的电路处处连通,并且灯泡可以正常发光,因此该电路为通路.错因分析:对通路、短路以及断路的概念掌握不够熟练,容易将这几个概念混淆.因此,解答该类题型的关键在于掌握和理解它们的概念:处处连通的电路为通路;某处断开的电路为断路;电源短路是指电源两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连通的电路.【答案】C A B易错、易误题1.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灯泡L1、L2都发光.现将一根导线接在该电路中的某两个接线柱上,会导致两灯同时熄灭的是(D)A.a和b B.c和dC.e和f D.g和h点拨易错误区用电器中有电流通过时,用电器能够工作;将用电器两端用导线直接连接,会造成用电器短路,用电器不能工作易错、易误题2.关于电流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电流方向一定是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B.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就是电流方向C.酸碱盐溶液中正离子的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同D.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同点拨易错误区电流是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自然界中的电荷只有两种——正电荷和负电荷;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第3节串联和并联典型例题:为节省电能,楼道中的照明灯只有同时满足“天黑和有人路过楼道”时,才会自动亮.为满足用户要求,小强设计出了楼道照明灯的“智能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由“光控开关”和“声控开关”组成,请完成电路的连接.【例题详析】由题意可知,居民楼的楼道里灯泡亮的条件:(1)必须是晚上;(2)必须有人经过;因此光控开关和声控开关不能独立工作,故二者应串联在电路中.错因分析:设计电路时,不懂得首先考虑开关和用电器之间的连接,再考虑用电器之间的连接,最后和电源构成通路.【答案】如图所示.易错、易误题1.某同学用导线把一个开关和一个灯泡接在一节干电池的两极上,当他断开开关时,小灯泡亮了;当他闭合开关时,小灯泡就不亮了.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D) A.开关能够控制小灯泡的亮、灭,这个电路是正确的B.电路的连接是正确的,只是因为开关发生短路现象C.电路的连接是正确的,只是因为开关发生断路现象D.开关与小灯泡并联,开关闭合后发生短路,该电路是错误的点拨易错误区电路是通路时,用电器正常工作,电路断路或用电器被短路时,用电器不能工作.关键是知道开关的作用和电路图的正确连接2.(多选)下图是一个简化了的电冰箱内的电路图.是压缩机用的电动机,L是电冰箱内的照明灯泡.关于电冰箱内电动机和照明灯的工作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D)A.电冰箱门打开时,S1就自动闭合B.电冰箱门关上时,S1就自动闭合C.电冰箱门打开时,S2就自动断开D.电动机与照明灯可以不同时工作点拨易错误区串联电路中用电器相互影响工作,并联电路中用电器相互不影响工作3.电冰箱的压缩机(电动机)是由温控开关控制的,冷藏室中的照明灯是由门控开关控制的,即开冰箱门时照明灯亮,关冰箱门时照明灯灭,请在图中用笔代线连接好符合要求的电冰箱工作电路图.如图所示点拨易错误区根据题目要求确定开关和用电器的控制关系,先连接好开关和对应用电器,再和电源相连接第4节电流的测量典型例题:甲、乙、丙三位同学在做“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分组实验中,闭合开关前,他们的电流表指针均指在零刻度处.当闭合开关试触时,发现电流表指针摆动分别出现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三种情况.请分析他们在电流表的使用上分别存在什么问题,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出现甲同学的问题的原因:电流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出现乙同学的问题的原因:电流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出现丙同学的问题的原因:电流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题详析】(1)甲图中的指针反转,说明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2)乙图中的指针偏转角度太小,说明所选量程太大了;(3)丙图中的指针偏转角度太大,说明所选量程太小了.错因分析:学生缺乏分析判断电路故障的能力,无法根据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情况做出相应的判断.【答案】(1)正、负接线柱接反了(2)所选的量程太大(3)所选的量程太小易错、易误题1.有0~0.6 A和0~3 A两个量程的电流表,某次测量中用0~0.6 A的量程,从0~3 A量程的刻度盘上发现指针正指在2.4 A的刻度线上,测得实际电流大小为(C)A.2.4 A B.0.44 AC.0.48 A D.0.8 A点拨易错误区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0.6 A和0~3 A.两个量程使用同一个表盘,大量程每一个大格是小量程每一个大格的5倍;大量程每一个小格是小量程每一个小格的5倍易错、易误题2.某电流表有两个量程,大量程为0~9 A,小量程模糊不清,为了确定小量程是多少.先将大量程接入电路,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然后改用小量程接入同一电路,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电流表的小量程是(C)A.0~0.6 A B.0~2 AC.0~3 A D.0~6 A点拨易错误区大、小量程的电流表接入的是同一电路,示数应该是相同的,首先读出大量程的示数,然后在小量程的指针位置标出电流,由此可以确定小量程.第5节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典型例题:在图甲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两个灯泡都能发光,电流表A1、A2的指针均在图乙所示的位置,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流表A1的示数是0.3 AB.通过灯L1、L2的电流都为0.3 AC.通过灯L1的电流为1.2 AD.电路的总电流为1.8 A【例题详析】由图可知,两灯并联,电流表A1测量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量通过L2的电流,则电流表A1选用的是大量程,I=1.5 A,电流表A2选用的是小量程,I2=0.3 A,故A、D错误;因为I=I1+I2,所以I1=I-I2=1.5 A-0.3 A=1.2 A,故B错误,C正确.错因分析:易对电路的连接方式判断错误,分不清电流表测量哪一部分电路的电流.因此,能分析电路图,确认电路的连接方式和两电流表的测量对象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答案】C易错、易误题1.将两只规格不同的灯泡串联接入电路,可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但是两只灯泡的明亮程度不同,那么通过两灯的电流(B)A.亮的灯电流大B.电流一样大C.暗的灯电流大D.无法比较,本题中有一个干扰因素,就是这两只灯泡的明亮程度不同.这里要弄清楚的是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易错、易误题2.在下图所示的电路中,两个完全相同的电流表均有0~0.6 A、0~3 A两个量程,开关闭合时,两表均有正常示数,且指针偏转的角度相同,则L1与L2中电流之比为(B)A.1∶4 B.4∶1C.1∶5 D.5∶1点拨易错误区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指针偏转的角度相同确定两电流表的量程,且大量程是小量程示数的5倍,进一步求出通过两灯泡的电流之比易错、易误题3.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实验中,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A1、A2示数分别如图乙、丙所示,则通过灯泡L1、L2电流大小的判断正确的是(C)A.通过L1的电流大于通过L2的电流B.通过L1的电流等于通过L2的电流C.通过L1的电流小于通过L2的电流D.无法比较通过L1、L2的电流大小点拨易错误区确定电流表的测量对象;电流表读数要先观察量程和分度值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电压电阻第1节电压典型例题: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测的是()A.L1两端的电压B.L2两端的电压C.L1和L2两端的总电压D.电源和L1两端的总电压【例题详析】根据电压表与被测用电器并联的连接方式进行分析.从电路图中可以看出,电压表并联在L2两端,因此电压表测量L2两端的电压.错因分析:很多学生无法理解电压表的正确使用,错误地认为电压表是测量L1和电源两端的电压.正确的理解应为:电压表并联在谁的两端,就测量谁的电压.【答案】B易错、易误题1.如图所示,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测出的电压是(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物理基础训练易错题集锦—、填空题1、柴油机是工农业生产中常见的热机柴油机是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热机。
已知某型号柴油机的效率为n,柴油的热值为q。
将质量为m的柴油完全燃烧,能放出的热量Q= _____________ ,这些热量通过该柴油机的转化对外所做的有用功W= _________2、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3、为体现低碳经济的理念,上海世博会充分利用太阳能发电技术,其主题馆屋面太阳能板的面积达3X 104m2,年发电量3x106kW?h.若这些电能由火力发电站提供(煤的热值为3X107j/kg,煤完全燃烧释放的内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是30%),则仅此一项每年可节约煤炭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图11所示的电路中,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不变。
闭合开关S后,滑片P从a端移动到b端,电流表示数I与电压表示数U的变化关系如图12所示,则电源电压为_________________ V,R2的最大阻值为______ Q o第4题图第5题图5、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V2示数为10V,电压表V1示数为8V,若电源电压为15V,则灯L2两端电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的比热容是煤油比热容的2倍,若水和煤油的质量之比为1 : 2,吸收的热量之比为2 : 3,则水和煤油升高的温度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所用的量程不明,当电路闭合后,V1和U的示数分别如图乙所示。
贝U V用的量程是V, V2用的量程是V,小灯泡L1上的电压8、如图所示电路中,三个电流表A1、A2、A3的示数分别第7题图为I l、I2、I3,它们的大小关系是第8题图第9题图第10题图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 R=3: 5,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V和V2的示数之比U: U2= ___________ ;R i,R消耗的功率之比为 _________________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当开关S由断开到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将____________ 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将_____________ (以上两空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0、小华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已知电源电压为6V,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电阻为20Q,电阻R i为10Q •实验过程中,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某一位置时,读出电阻R1两端电压为4V,并读出了电流表此时的示数.紧接着小华想更换与电压表并联的电阻再做两次实验,可供选择的电阻有15 Q、30Q、45Q和60Q各一个,为了保证实验成功,小华应选择的电阻是 ____________ Q 或_________ Q .11、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两电压表的示数随电路中电流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线的信息可知:(甲/乙)是电压表V2示数变化的图象,电源电压为V,电阻R1的阻值为Q.二、选择题1、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分别给质量相同的水和某种液体加热,每隔 1 min记录加热时间/min012水的温度/C202632液体的温度/C203448・x (「C)x 3J/ (kg「C)3 3* C. 3.6 x 10J/ (kg •C) D. 1.2 x 10 J/ (kg •C)2、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同为2kg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6所示,据此判断甲物质10min吸收的热量为()5 5A. 5.04 X 10 JB. 4.2 X 10 JC. 2.52 X 105JD.图13、如图示电路,闭合开关S 后,两盏灯都不发光,电流表指针看不出偏转,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
这电路的故障可能是()A.L i 发生短路B.L 2发生断路C.电流表是坏的D.电灯L i 、L 2的灯丝都是断的4、 两台汽油机,甲的效率为35%,乙的效率为25%,这两个数据表示:()A.甲机做的功比乙机的多;B.甲机的功率比乙机的大;C •在相同时间内甲机燃烧的汽油较乙机多;D.在消耗相同的汽油时,甲机做的 有用功比乙机多5、 汽车的手刹车器(简称“手刹”)在拉起时处于刹车制动状态,放下时处于解 除刹车状态.如果手刹处在拉起状态,汽车也能运动,但时间长了会损坏刹车 片.有一款汽车设计了一个提醒司机的电路:汽车启动,开关 S i 闭合,手刹拉起S 2闭合,仪表盘上的指示灯会亮;汽车不启动,开关S i 断开,指示灯熄灭,或者放下手刹,开 关S 2断开,指示灯也熄灭.下列电路图符合上述设计要求的 是6、小明家台灯的插头插在如下图所示的插座上,插座上有一个开关和一个指示 灯(相当于电阻很大的灯泡)。
若插座开关和指示灯用 S 、Li 表示,台灯开关和 灯泡用S 、L 2表示。
小明断开或闭合S i 、S 时,记录现象如下表。
则符合事实的电路图是 ( )开关S1+J•丄十一V 旨示灯Li 」开关状态4 插座指示 灯台灯屮(U )卫 闭合呂“斷开吕2不凫护 闭合懸,断开冏门 不凫户不凫护呂1和血都闭合图9第6题图7、如图所示,几个同学在只有电流表或电压表时,利用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设计了四个测未知电阻R X的电路,其中不可行的是(三、实验题1、有一个封闭的电路盒,盒面上有两个灯泡和一个开关,拨动开关,两个灯泡或一齐亮、或一齐灭.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同学说,这两个灯泡是串联的,你的看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 •②不打开盒子,也无任何辅助器材,如何证明你的上述看法.简要说明你的操作方法及结论:2、现有红、绿两只灯泡和一个电铃,两只开关,一个电池组和若干导线•利用这些材料请为收发室值班人员按要求设计一个电路,画在虚框内.并按设计电路将实物连接好.要求:红灯亮时,电铃响表示前门来人;绿灯亮时,电铃响表示后门来人.(在开关处标明所在的位置)R03、以下是小明写的一份探究报告问题:并联电路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有什么关系?猜想: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设计实验:略进行实验:如图连接电路,闭合开关,记录A、B、C各点的电流值如下表所示(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的实验结果说明他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你分析说明小明同学这一实验方案中的不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的改进方法:.3、要求:用细导线将牛群围住,合上开关后,当牛在圈内吃草时,值班室内灯亮而铃不响,当牛碰断围住的细导线到圈外时,电铃变会响起来.现有下列器材:一个低压电池组,一只灯泡,一个开关,一只电铃,若干细导线, 请你设计一个符合需要的控制电路.冷圏/值班霆14、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来“探究一一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电路中a、b、c、d是四种不同的金属丝。
③ 镍铬合金( ).3 0.5 ④ 镍铬合金( ).3 1.0 ⑤康铜合金( ).3 0.5 ⑥康铜合金( ).80.8现有几根镍铬合金丝和康铜合金丝,其规格如上表所示。
为了便于探究和分析, 实验中要利用控制变量法,要求都相对金属丝 a 进行比较,因此电路图中金属 丝a 应选上表中的 (用编号表示),b 、c 、d 应分别选上表中 的 (用编号表示)。
hIII i ji i Ii i| ||I ■ I] I ]I ■I-------- —— -------------------------------------------------------F b c从1第4题图 第5题图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 S ,灯L 不亮,电压表有示数•已知电路中 各处均接触良好.(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写出发生上述现象的三个可能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 为进一步确定原因,小华同学将一个电流表正确串联在该电路中,闭合开 关S ,观察电流表的示数情况•著电流表有示数,说明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写出一个可能原因);若电流表无示数,说明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是(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同学准备用一根导线并连接在电阻 R 两端,根据灯泡能否发光进一步 确定原因•此操作方案是否可行,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亮在做“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中,所用小灯泡上标有“ 2.5V"字样。
(1) 图17是小亮未连接好的电路,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补充完整:(2) 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 泡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指针几乎不 动,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3) 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小亮分别测出 了小灯泡的几组电压和电流值•记录在表格 中,请计算三种不同电压下的阻值,并将其填 在表格中。
1——S图1?实验次数123U/N 2.0 2.5 2.8I/A0.220.250.26R/ Q(4)利用上面的数据,小亮同学还计算出了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①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 _____________ Q②小亮从数据中发现,小灯泡的电阻是变化的,你认为影响电阻变化的主要因素是(5)完成上述实验后,小亮看到滑动变阻器的铭牌模糊不清,于是想测量变阻器的最大电阻忌。
他找来一个已知阻值为R)的定值电阻替换了灯泡,同时撤去了电流表,并利用余下的器材(电压未知的电源、量程合适的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在不改动电压表位置及连线的情况下,很快测出了R X的大小。
①请你把设计的电路图画在虚线框内。
②简述实验过程中要测量的物理量并用相应的字母表示。
(a)(b)③R=在做“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的实验中,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9甲所示的电路, 请你完成下列问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实验的原理是(2)连接电路时,应将开关___________ ;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滑到最_______ 端(填“左”或“右”)..(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3) 连接完电路后,闭合开关,无论怎样移动滑片,电流表指针均无偏转,电压表的指针有明显的偏转,这可能是由于断路造成的•(4) 调节滑动变阻器,把测量的几组数据描成如图9乙所示的图象,则该电阻的阻值R=__Q.(5) 完成上述实验后,小明还想测量一段电炉丝的电阻Rx,可是在连接电路时, 发现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都已损坏•于是小明就利用刚才已测得的定值电阻R, 重新设计并连接了如图10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未知且恒定不变• 请把下列实验步骤补充完整:①只闭合开关S,②__" --------------------------------------------------------------- ;电阻表达式:Rx= ______________小明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额定电压为 2.5V的小灯泡电阻,图乙是小明未完成连接的实验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