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
论文提要:
在对学前幼儿进行教育的实践活动中发现,幼儿自控能力的发展对于其养成认真、专注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毅力、能坚持等良好的个性品质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游戏寓教于乐的特点并结合自控能力培养的四个要素,从自控能力形成的内部动机、自控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几方面着手。主要围绕:“1、对游戏浓厚的兴趣是幼儿形成自控能力的内在动机;2、游戏中的规则是培养幼儿自控能力的基石;3、游戏中的角色扮演是发展幼儿自控能力的有效途径;4、游戏中的适当等待是培养幼儿自控能力的契机。”这四个论点,并通过几个在游戏中培养幼儿自控能力的实例加以简单阐述。
正文:
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对于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优秀的个性品质和社会交往能力都极为重要。然而,自我控制能力并非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孩子在后天的生活、学习环境中,随着其认知的发展、教育的影响而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培养孩子的这种素质,能使他们在没有外界限制的情况下,自觉克服困难、排除干扰、采取合适的方式控制好自己的行为。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它寓教于乐的特点能吸引幼儿在快乐而不知疲倦的参与过程中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几年来我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的游戏,并且结合“自制力、坚持性、自觉性和延迟满足”这四项自控能力培养的要素,在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方面得出以下几点经验。
一、对游戏浓厚的兴趣是幼儿形成自控能力的内在动机。
游戏都具有趣味性,孩子对游戏的兴趣越浓,自控水平表现得就越明显。因为在一些规则简单的游戏中,幼儿专注于身体动作和材料本身,自控坚持性表现得比较强。但有时遇到有一定难度和技巧性强的游戏时幼儿常常会因为动作的失误或他人的影响而中断游戏。这时,如果教师能及时地发现并给予有效的指导,帮助幼儿克服困难,完成游戏,就会使幼儿就在感受成功喜悦的同时明白了坚持的价值。如:建筑区新添了一套积木,一开始,幼儿都抢着拼搭,但没过几天,就发现大家都不爱玩了。经调查才发现,原来,幼儿以前从来没有搭过类似的积木,缺少相关的经验和技能,多次尝试,搭不出自己想要的东西,就失去了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我自己先用新积木搭出一张桌子和四把椅子来请幼儿观看并模仿,然后,鼓励幼儿迁移经验,自己搭出造型相仿的其它物品(沙发、床、麻将
桌等)。渐渐地幼儿的思路打开了,搭出的东西越来越多,有各种各样的房子、汽车、兵器和家用电器。看着自己的作品展览在展示台上,他们有了成就感,自信心得到了满足,玩新积木的兴趣更浓了,完成游戏的坚持性当然也增强了。
二、游戏中的规则是培养幼儿自控能力的基石。
许多游戏都有着一定的规则,而游戏规则与幼儿自控能力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互相发生着作用。在游戏中,孩子必须具有规则意识并遵守规则,才能玩好游戏。而只有有了一定的自控能力才能有规则意识并且自觉遵守规则,当然规则也在不断地培养着孩子们的自控能力,因为这时候的规则意识和自控能力正在相互沟通、互相螺旋式地进展。所以在选择游戏时,我就会适当地选择一些锻炼孩子自控能力的游戏。比如说《熊和石头人》这一体育游戏。在游戏中,只要“熊”一回头,所有的孩子都要变成石头人避开“熊”的捕食,有时候“熊”还去碰碰他,若是在平时,孩子们没有一定的自控能力,难免会咯咯的笑,但是在游戏中,孩子们很快进入角色,他们的眼前仿佛真的有只熊,所以都屏住不动,竟然是没有一点声音。孩子们在游戏中很容易就接受了规则,当然他的自控能力也就逐渐提高。又如:玩音乐游戏《猫司令》时,游戏规则是听到“猫司令”的一声“喵呜”后,“小老鼠”要四处逃开,躲避猫的抓逮。但扮老鼠的幼儿因为担心被抓住总是提前逃开,后来,我抓住了幼儿争着当“猫司令”的心理用语言激励他们,让他们比一比谁能遵守游戏规则,听完最后一句歌词后才开始跑,就让谁当“猫司令”。接下来的游戏中幼儿开始有意识地控制起自己的行为,在对游戏规则遵守的过程中幼儿的自控意识得到了培养。所以我觉得游戏的规则是培养孩子自控能力的基石。
三、游戏中的角色扮演是发展幼儿自控能力的有效途径。
幼儿在游戏中可以获得控制与影响环境的能力,能体验到获得成功的喜悦及克服困难、达到目标的快乐。而快乐作为强化物,能使幼儿对游戏本身产生兴趣。因此,可以通过让幼儿在游戏中扮演各种社会角色,承担各种“责任”,学习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学习建立和维护秩序,提高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例如:小班幼儿在玩“娃娃家”游戏时,我创设了逼真的生活化游戏环境,提供菜篮、菜刀、案板、锅、碗、盘、水池等基本生活用具,引导幼儿模仿成人买菜、切菜、烧饭、为宝宝吃饭甚至洗碗的生活情节来当好娃娃家的“爸爸”或“妈妈”。这样幼儿在角色意识形成的同时自控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又如中班幼儿在玩“点心店”游戏时,调皮好动的陆哲煜做了老板,但没过几分钟他就控制不住自己,四
处跑开去看热闹,游戏讲评时许多幼儿提出来说:“点心店的老板总是不在,他们想吃点心都没人招待,希望他以后不要随便离开工作。”陆哲煜接受了大家的意见,保证下次会好好工作,果然,在以后的几次游戏中经过我的提醒和表扬鼓励,陆哲煜渐渐变得有责任心了,不但能自觉坚守岗位,并且还提出了再请一个老板和他轮着上班的想法。这样,在游戏角色的扮演中,幼儿的责任感增强了,自控的自觉性也提高了。
四、游戏中的适当等待是培养幼儿自控能力的契机。
等待是游戏中培养孩子自控能力的又一契机。受游戏人数和游戏设施的限制,某些游戏进行时会使得一部分孩子处于等待状态。但专家认为:等待和轮流是社会生活中人际交往的伴随因素之一,也是锻炼幼儿延迟满足能力的好机会,不能单纯追求孩子发展而刻意在游戏中加以回避,应该让等待变成实验因素之一。因此,在许多游戏中,我巧妙地把组织游戏进行和观察孩子等待状态结合起来,同一游戏中对不同幼儿提出不同的自控要求。如:在玩打击乐器游戏时,教幼儿学习根据现有乐器的数量分组轮流演奏;玩唱歌类游戏时,请幼儿一个一个轮着唱,并且引导其余幼儿用轻声伴唱或拍手打节奏伴奏的方法来减少等待时的烦躁感;玩谈话类游戏时,教幼儿认真倾听别人的讲话,不随便插嘴,等别人讲完了你再讲;玩体育竞赛类游戏时,教幼儿学会与同组的小伙伴在等待中相互提醒鼓励、探究取胜的技术和策略。适当的等待激发了幼儿对游戏的更大兴趣,让幼儿学会了合作、学会了欣赏别人的同时更发展了自控延迟满足的能力。
总之,各类型规则游戏都蕴含着丰富的培养孩子自控能力的教育潜力,教师可以不受游戏类型的限制,但绝对要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充分体现游戏的趣味性,将自控能力构成的四个因素即:自觉性、自制力、坚持性和延迟满足有机的贯穿于游戏当中,根据孩子的不同水平将目标指向不同的自控因素,提出恰当的要求,让调皮好动的幼儿在老师充满爱心和耐心地教育下变得自觉、自立、自省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