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张之洞实业教育思想发展历程
张之洞实业教育思想发展历程摘要: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朝的大门被打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面对统治危机,以魏源为代表的先进地主知识分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19世纪80年代,张之洞接受了这种思想,并将其发展为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核心的实业思想。
现将张之洞的实业教育思想划分为萌芽期、雏形期、成熟期等三个阶段。
关键词:张之洞实业教育思想发展历程一、萌芽期(1881年以前)探究张之洞的实业教育思想的萌芽首先应从分析他生长环境入手,如上文已论,张之洞出生于官宦世家,曾祖父张怡熊,曾任浙江山阴县知县,祖父张廷深,曾任福建古田知县,父亲张瑛,则曾任贵州兴义府知府。
张之洞有兄弟六人,他是老四,父亲张瑛像其他传统封建官吏一样,非常注重家教。
在对子弟的教育问题上,张瑛花了很大的心血,为的就是使自己的子弟受到良好的教育,接受程朱理学的思想;以便给他们铺平顺利通过科举考试的道路。
据统计,仅张之洞幼年的老师中就有生员6人、举人4人、进士3人,他们都是当时兴义府所能请到的有名望的大儒。
1849年,张之洞师从韩超,韩超当时署理贵州独山州,不久又投于胡林翼门下,胡林翼,出身翰林,湖南益阳人,与曾国落、左宗棠齐名,成为咸同中兴三大名臣,时任贵州黎平府知府。
这两位先生都主张经世致用,对张之洞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很深。
父亲的教诲和名师的指点,加上本人的勤奋好学,张之洞在青少年时期打下了深厚的经学基础,但同时,封建思想深入张之洞内心,把中国传统的经史之学奉为至宝,将封建纲常伦理视为万世不变的道,这就决定张之洞后来虽极力主张经世致用但却无法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
其次,青少年时代的社会环境,同样对张之洞发生了巨大的影响。
张之洞出生时,中国封建社会正处在重大变化的前夜,三年后即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西方列强的入侵加深了社会危机,清政府为了抵抗资本主义入侵巧立名目,征收苛捐杂税,社会矛盾、阶级斗争异常尖锐复杂。
论张之洞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
论张之洞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张之洞是清末民初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和军事家,在教育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
他一直致力于推行中西结合的教育思想,旨在培养有养成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他的教育思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实践教育在张之洞看来,实践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他认为学生应该兼顾理论与实践,学习知识的同时要进行实践,学以致用。
因此,他创办了工艺学堂、巡抚学堂等各种职业学校,在学校设立了很多的实习班,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培养实践能力。
他还注重培养工程实践人才,通过给学生组织赴外考察、建设公路等方式,让学生在切实实践中获得了知识、技能和实践经验。
二、自力更生张之洞十分强调自力更生的精神,他认为中国要振兴必须依靠自己,不能依靠外国帮助。
因此,他在教育中也是秉持这种思想,他提倡学校自主办学,培养自力更生意识,发扬自尊、棄暴、赏誠的校训。
他让学生学会自己动手,例如学生们必须自己种植农作物、制作手工艺品等,学习如何利用自己的力量达成目的。
三、开放思想张之洞重视培养开放的思想,认为学生需要有独立的思考能力,不要轻信一切。
他特别强调学生要具有开放心态,避免封闭思路,不要以自我为中心,要有自我修养和忍耐力。
他引进了西方教育思想,让学生学习科学的知识和文学的作品,提高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能力。
四、关注细节在教育管理方面,张之洞强调细节管理,他认为细节是非常重要的。
他在学校管理中注重训练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吃饭、穿衣、卫生等基本细节方面,这是培养学生自我修养和敬业精神的重要过程。
总之,张之洞的教育思想旨在培养自力更生、思想开明、实践能力强的人才,他的教育思想体现了中西结合的理念,为推进中国现代化教育进程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张之洞的留学教育思想探析
生 中 的所 有奏 议 、 牍 、 奏 、 札 等辑 录而 成 的文集 。 公 电 书
丁 丑 五 月 ( 9 7 g) 本 , 甘 鹏 云 校 印 , 2 8 。 13  ̄ 印 由 共 2卷
笔 者 所研 究 的《 文襄 公 全集 》 北 平 开雕 楚 学 精庐 藏 极 张 是 张 之洞 的 留学教 育 思想 主 要集 中于 奏议 五 十 二 《 变
功” 2 。【 _ 之 洞 在 光 绪 二 十 四 年 ( 8 8 F) 月 著 成 的 《 ㈣张 19  ̄ 四 劝
的一 生都 与 教育 结 下 了不 解 之缘 。 曾任 十 年学 官 , 后 他 先
在 湖 北 和 四 川 任 学 政 时 整 顿 过 学 风 与 考 风 :在 近 三 十 年 的巡 抚 和总 督任 期 内 , 建 或改 建 过 不 少 书 院 . 办 过新 兴 兴 式 学 堂 ; 年 入 枢 军 机 处 。他 曾 促 成 了科 举 制 度 的 废 除 , 晚 参 与 了新 学 制 的建 立 , 留学教 育 有 独到 见 解 。 对
学 篇 》 指 出 :出 洋 一 年 , 于读 西 书 五年 , 赵 营 平 百 中 “ 胜 此
闻不 如一见 之 说也 。 外 国学堂 , 年胜 中国学 堂三年 . 入 一 此 孟 子 置之庄 岳 之说 也 。[ 他在 光绪 二十 七年 (9 1g上 ” 3 10  ̄ )
奏 的 《 通 政 治 人 才 为 先 遵 旨 筹 议 折 》 指 出 :学 堂 固 宜 变 中 “
、
张 之 洞 及 《 文 襄 公 全 集 》 介 张 简
愿 望 有 关 。在 当 时 国家 贫 穷 落 后 、 遭 外 国欺 凌 的 危 难 时 屡
刻 , “ 国士 民至 今 安 于 固陋 者 尚多 , 球 之 大势 不 知 . 而 中 环 国家之 经制 不 晓 , 国兴学 立政 、 兵 制器之 要不 闻” l ) 外 练 。E  ̄3
浅析张之洞教育思想的影响
聚焦教育JUJIAOJIAOYU浅析张之洞教育思想的影响胡 琴(重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1331)摘 要:张之洞作为清朝晚期政坛上一位重要的政治人物,一身成就无数,也饱受争议。
世人提到张之洞,评价褒贬不一,大多数人看到的是张之洞一生的政治成就,但张之洞的教育思想在许多史学家的眼中容易被忽视。
基于此,从张之洞教育思想的表现以及评价来论述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关键词:张之洞;教育思想;借鉴一、张之洞教育思想的表现1.早期“通经致用”的教育观。
早期,张之洞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根植于传统的教育思想当中,表现为忠君、爱国,呈现出一定的保守主义。
在这一时期,他任职四川学政等职务,主张新办书院,大力求经讲学,整顿学风,提拔有真正实学的人。
早期“通经致用”的教育观最早体现在他的《书目答问》《輶轩语》两本书中,他主张用“通经致用”的教育思想整改当时汉学、宋学互相争论的教育现状。
他提倡汉、宋两学各有所长,应互相正视并以儒经为据点互相补充,主张在儒学内部进行调和,并提出一切学术“要其终也,归于有用”。
前期清朝的书院只注重考课而非讲学,提倡“经世致用”的学问,与实际脱节,因此他开始引导书院讲学,提出:“经义以通大义为主,不取琐屑;史学以贯通古今为主,不取空论;性理之学以践履笃实为主,不取矫伪;经济之学以知今切用为主,不取泛滥”。
他主张书院教育培养“体用兼备”人才,“令守道之儒兼为识时之俊”。
2.中期洋务教育思想。
中法战争后,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张之洞的教育思想逐渐转化为“中体西用”。
他主张将国外的教育方式与旧的科技制度相结合,这一阶段的教育思想被称为典型的洋务教育思想。
中法战争爆发后,张之洞开始意识到“通经致用”的教育思想并不能挽救清王朝的衰落,也不能使国家致富,他的教育思想开始由“经世”向“中体西用”转变。
所谓的“中体西用”就是维持清王朝统治的封建体制不变,学习西方的技术取长补短,增强自身国力,弥补封建体制的不足。
张之洞教育思想浅析
张之洞教育思想浅析张梦彤张之洞是清朝末年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在长期兴学、办校、推广新学的实践活动中,张之洞形成了独具特色、意义深远的教育思想,如经世致用;革故鼎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这些教育思想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具有启迪意义。
张之洞(1837-1909),直隶南皮人,字孝达,号香涛,又号香严。
张之洞生于贵州兴义府,出身封建官僚家庭,从小饱读诗书,接受的是正统的儒家教育,研读儒家经典,二十七岁中进士,任翰林院编修。
张之洞是晚清“四大名臣”(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之一,是请流派首领,他不仅在政治和实业两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而且也在清末教育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张之洞十分注重教育,站立朝堂的40多年中,他一直认为兴学育才是立国自强的首位。
他经常说:“人皆知外洋各国之强由于兵,而不知外洋之强由于学。
夫立国由于人才,人才出于立学,此古今中外不易之理。
”在教育立国思想的指导下,他将一生中巨大的精力投入到兴学育才中,为清末教育事业做出突出的贡献。
清末管学大臣张百熙对张之洞在清末教育事业中所做的贡献大加赞赏,盛赞他为“当今第一通晓学务之人”。
张之洞在长期兴学育才的实践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内容丰富,有建设性意义的教育思想。
张之洞的教育思想特征鲜明。
1 经世致用张之洞自幼受到儒家学说的熏陶,接受严格的正统儒家教育,学的是儒家经典,读的是宋明理学。
长期的儒学教育为张之洞儒家内圣外王、经世致用观念打下基础。
他自由研习儒家经典,十四岁的时候中状元,十六岁中举人,二十七岁金榜题名高中进士,出任翰林院编修。
按部就班的读书参加科举考试入朝为官走入朝堂成为国之重臣。
但是张之洞对当时的科举制度颇有不满。
张之洞通过科举入仕之后,提出自己的主张“经世致用”。
他认为读书人要“经世致用”要“通晓经术,明于大义,博考史传,周悉利病,此为根柢。
尤宜讨论本朝掌故,明悉当时事势,方为切实经济”(《蝤轩语》)。
张之洞以经世致用为根本,对教育的目的和标准进行阐述,认为通晓儒家经典是必要的基础。
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张之洞的教育思想张之洞,是清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
为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大力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成为晚清“四大名臣”。
张之洞中国近代教育家、清末洋务派首领之一。
他重视兴学育才, 在40 多年的仕官生涯中, 没有中断过兴学育才的教育活动。
他在1898年著成的《劝学篇》中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纲领, 强调“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极力提倡学习西学西政、西艺、西史 ,倡办的各级各类学堂多具有资本主义近代学校的一般特点,教学内容增加外国语和天、地、兵、算、声、光、化电等近代科目。
他注重师范教育,提出“师范学堂为教育造端之地, 关系至重”。
晚年受命同张百熙、荣庆主持制订了中国第一个正式颁布的近代学制癸卯学制。
他倡办新式学校的活动及其教育思想对近代中国教育产生了很大影响。
一、生平教育活动张之洞生平从事过的教育活动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整顿、改革传统教育;二是创办新式学堂;三是厘定近代学制体系;四是建立完善的教育行政机构。
(一)整顿、改革传统教育张之洞早年针对当时政治上的积极无能,学校教育与科举制度的腐败积弊,提出了整顿、改革传统教育的主张。
首先,他主张改革乃至废除科举制度。
在清末从变科举到废除科举制度的过程中,张之洞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
其次,张之洞主张改革书院管理制度。
他先后颁布《两湖书院各分教规程》及《两湖书院学规课程》,对书院教学制度、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学生管理等方面都作了详细的规定。
(二) 创办新式学堂1884年张之洞担任两广总督后,一跃成为洋务派的后起之秀,积极创办新式学堂。
他兴办新式学堂是从创立军事学堂开始的。
同时积极创办各类实业学校。
设立湖北自强堂进行外国语教育。
张之洞认为“师范学堂为教育造端之地”,又创办了师范学校。
(三) 厘定近代学制体系张之洞是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制度的重要奠基人。
他在1898年的《劝学篇·设学第三》中,就勾勒出近代学制的初步蓝图:“各省各道、各府各州县皆宜有学,京师省会为大学堂,道府为中学堂,州县为小学堂。
中国教育史——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中国教育史——张之洞的教育思想教育活动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整顿封建传统教育,二是兴办洋务教育,三是制定和推行新教育制度一、“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这个思想集中反映在张之洞1898年发表的《劝学篇》中。
他说:“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
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
” [1] 这个思想,是洋务教育的中心,以后成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制度的纲领。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基本思想,是说教育首先要传授中国传统的经史之学,这是一切学问的基础,然后再学习西学中有用的东西,以补中学的不足。
他认为,中学的作用在于“固其根柢,端其识趣” [2]。
学中学的具体要求。
“必先通经以明我中国先圣先师立教之旨,考史以识我中国历代之治乱,九州之风土;涉猎子集以通我中国之学术文章,然后择西学之可以补吾阅者用之,西政之可以起吾疾者取之,斯有其益而无其害” [3]。
他把中学的内容概括为经、史、子、集。
其中,尤其强调“明纲”,认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五伦之要,百行之原,相传数千年,更无异义,圣人所以为圣人,中国所以为中国,实在于此” [4]。
这是针对维新派提倡民权,反对君权,主张男女平权等主张的。
张之洞指出:“知君臣之纲,则民权之说不可行也”,“知夫妇之纲,则男女平权之说不可行也” [5]。
张之洞认为,西学包括“西政、西艺、西史”三类,并着重分析了西政和西艺。
“学校、地理、度支、赋税、武备、律例、劝工、通商,西政也;算、绘、矿、医、声、光、化、电、西艺也。
” [6]学习顺序,小学堂应先学西艺,再学西政;大学堂则先西政后西艺。
西艺主要指西方近代科学技术,西政则涵盖了教育、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等领域。
西史,则指西方各国历史。
他强调:“今欲强中国、存中学,则不得不讲西学。
” [7]即学习西学是为“强中国”、“存中学”服务的,实质是抵御外侮入侵,维护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
从《劝学篇》看张之洞的教育改革思想
从《劝学篇》看张之洞的教育改革思想摘要:《劝学篇》是张之洞对洋务教育改革思想的系统阐述。
张之洞的教育改革思想是以“致用”为灵魂的“旧体新用”论。
他在《劝学篇》中主张以“变科举”来推动新式教育,以“守约”来改革“旧学”,分类型、分层次地“广实学”,鼓励多层次的“游学”来促进中国教育近代化。
关键词:《劝学篇》张之洞教育改革思想《劝学篇》是张之洞“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以下简称“旧体新用”)[1](P41)洋务思想的系统总结,也是张之洞的教育改革思想从“经世致用”转为“旧体新用”后的系统总结。
在《劝学篇》的24 篇文章中,或多或少涉及到教育的有12 篇,分别是《内篇》中的《正权》、《循序》、《守约》、《去毒》,《外篇》中的《益智》、《游学》、《设学》、《学制》、《广译》、《阅报》、《变科举》、《兵学》。
这些文章反映出了张之洞系统、全面的教育改革思想。
一、对“旧体新用”的教育改革指导思想作了总结张之洞从踏上仕途即与教育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长达40余年的官宦生涯中,张之洞一直都从事着教育事业。
为了挽救清王朝“贫弱废弛”的“国势”,张之洞认为必须从教育入手。
“人皆知外洋各国之强由于兵,而不知外洋之强由于学。
夫立国由于人才,人才出于立学”,[2](P684)“中国不贫于财而贫于人才”。
[3](P908)他将国家、王朝的兴衰与教育直接联系起来,将兴学育才作为国家富强的第一要义,认为教育是立国的基础,国家的强盛要靠教育。
“自强生于力,力生于智,智生于学。
”[1](P35)他还特别强调“古来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1](P1)“学术造人才,人才维国势”。
[1](P4)因此,他一生也始终把兴学育才作为立国、强国的重大举措,致力于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张之洞意识到中国“人才之贫由于见识不广,学业不实”,[3](P908)即学不适用是中国人才贫乏之因,所以中国的教育必须改革。
在《輶轩语》中,张之洞说:“国家养士,岂仅望其能作文字乎?通晓经术,明于大义,博考史传”,“尤宜讨论本朝掌故,明悉当时事势,方为切实经济”。
关于张之洞教育思想研究的述评
高等教育理论“述评”一词何意?“述”,从辵,术声。
《说文》:“述,循也”。
“述”字今天多为述说、叙述的意思。
“评”,字从言,从平。
《广雅》:“评,议也”,《广韵》:“评,评量”,从中可见“评”的意思为评价议论。
“述评”一词意思为叙述并评价。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晚年自号抱冰老人,是洋务运动的后起之秀。
从张之洞的生年与卒年可以看出,他的一生是伴随着晚晴政府走向没落的一生。
张之洞的教育活动颇丰。
在传统教育方面,他主张改革甚至废除科举制和改革书院管理制度。
科举制在当时已经演变为八股取士,走向僵化,无法选拔出经世致用的人才;在创办新式学堂方面,从1884年担任两广总督开始到1906年,张之洞在不同地方创办了不同的新式学堂;在厘定近代学制体系方面,张之洞在《劝学篇》中勾勒了一幅初步的蓝图。
从小学到大学,不同阶段所授课的内容不一样,培养人才的模式也不一样;在教育行政机构方面,张之洞认为要有中央跟地方教育行政机构来专门管理学员,以便更好培养人才。
张之洞怀抱着教育救国的理想。
面对救亡图存的困境,教育救国曾做为一种方法。
在戊戌变法时期,教育救国的观念就已经盛行:“亡国亡种,人人不必居其罪,惟教育者之罪;强国强种,人人不得居其功,惟教育者之功。
无他,教育者进化之的也”。
在张之洞之后,教育救国的观念又被许多人接受。
爱国华侨陈嘉庚说:“民智不开,民心不齐,启迪民智,有助于革命,有助于救国,其理甚明。
教育是千秋万代的事业,是提高国民文化水平的根本措施,不管什么时候都需要。
”1971年,美国学者威廉·艾尔斯在《张之洞与中国教育改革》中写道:“在张之洞的一生中,中国教育的形态发生了根本变化,对此他的努力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台湾学者苏云峰认为张之洞使得“中国教育开始走向近代化”。
可以看出,两人都肯定了张之洞在促成中国教育从传统走向近代做出的巨大贡献。
张之洞的教育活动体现出他的开明,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第八讲 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辜鸿铭(曾多年任张之洞幕僚)说:张之洞‚知
有国而不知有身,知有国而不知有民‛;只知 ‚敬事‛不知‚有信‛,终于‚百事俱废,徒劳 而无功‛。
梁启超:‚李鸿章实践之人也,张之洞浮华之人
也。李鸿章最不好名,张之洞最好名,不好名故 肯任劳怨,好名故常趋巧利。之洞于交涉事件, 著著与鸿章为难,要其所画之策,无一非能言不 能行。鸿章尝与人云:不图香涛作官数十年,仍 是书生之见。此一语可以尽其平生矣。至其虚骄 狭隘,残忍苛察,较之李鸿章之有常识有大量,
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 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 这个思想,是洋务教育的中心,以后成为中 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制度的纲领。
中学为体
他认为,中学的作用在于‚固其根柢,端其
识趣‛ 。 学中学的具体要求,‚必先通经以明我中国 先圣先师立教之旨,考史以识我中国历代之 治乱,九州之风土;涉猎子集以通我中国之 学术文章。
张之洞的教育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
用‛,这也是清代咸丰状元孙家鼐任学务 大臣时提出的‚中体西用‛论。
但是张之洞对此作了系统的理论阐述,并
利用权力加以贯彻实行,所以成为中体西 用的代表人物。
张之洞其人
/his/200811/967c78ef-
8be8-4f3b-8ffc-23fc3713db5f.shtml
第八讲 洋务教育与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2011年6月2日
近代中国的教育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中与
西、旧与新、传统与现代教育体制和教育 观念冲突和交融的历史。1840年的鸦片战 争以及此后西方列强的步步进逼,使中国 遭逢‚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 面临深重的民族危机,逐渐陷入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著作及历史评论。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 《通鉴纪事本末》,刘知几的《史通》,王夫之的 《读通鉴论》,郦道元的《水经注》等。
张之洞“中体西用”教育思想评析
张之洞“中体西用”教育思想评析摘要:张之洞一生都在致力于国民教育,为培养既能精通洋务又能恪守古训,既知“新”也知“本”的“中体西用”式人才而努力。
他一方面积极倡导变革科举制度,另一方面又在科举制度废除之后,大力倡导尊经。
张之洞试图通过废除科举制度来对传统社会体制进行自我调节,不可能在根本上突破传统的藩篱,这是张之洞本人的历史局限和阶级局限。
关键词:张之洞;教育思想;科举考试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3)02-0105-05张之洞一生都在致力于国民教育,从1869年在武昌创办经心书院,到1908年奏请创办存古学堂,他一直都在为培养既能精通洋务又能恪守古训,既知“新”也知“本”的“中体西用”式人才而努力。
他所办的书院和学堂,北起太原,南到广州,西起成都,东到金陵,遍布大半个中国,而他在20世纪初主持中国的教育改革,制定了全国性的“癸卯学制”,被誉为“当今第一通晓学务之人”,[1]对科举制度的废除也起了关键性的作用,而这些又使其对中国近代儒学的尴尬处境,产生了独特的影响。
一、张之洞对西方实业教育的倡导张之洞到任两广总督之后不久便发现,”粤东官吏,结识洋人者甚多,而讲求洋务者甚少。
向来号称熟习洋务者,非学识粗浅,即品行猥杂。
”[2]这也坚定了张之洞开设洋务学堂,培养经世干才的决心,所谓“善俗之道,以士为先;致用之方,以学为本。
”[2](585)事实上,张之洞很早就发现,“学校之盛,近推泰西,合计英、法、德三国幅员不及中国之半,而所设初学、中学、大学三等学堂凡二十余万区,所收学生在堂有额可稽者共一千七百八十余万人之多”,而“其专门小学堂尚不在此数”。
[2](1140)有感于西洋诸国人才之盛在于设学之广,1887年,张之洞创办水陆师学堂,在考察了“外洋诸国于水、陆两军皆立专学,天文、海道、轮算、驾驶、炮械、营垒、工作、制造,分类讲求,童而习之,毕生不徙其业,是以称雄海上”之后,坚信“若欲应时制变,固非设学不可”,[2](574)遂设计了一整套聘请洋教员训练水师和陆师的方案。
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2)
张之洞的教育思想引言张之洞(1837年-1909年),字葆真,号石泉。
是清朝末年的政治家、教育家、经济学家、思想家。
他是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详细介绍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1. 教育的目的张之洞认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他主张教育应从人的整体发展出发,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智力水平、身体素质和审美能力,使其成为有用之才,能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2. 教育的内容2.1 道德教育张之洞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他认为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是教育的首要任务。
他主张通过启发和引导学生,使其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培养正确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品德。
2.2 知识教育张之洞主张注重知识教育的传授。
他认为只有通过学习各种知识才能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他主张培养学生的综合知识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2.3 体育教育张之洞提倡体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体育活动对学生身体的发展和健康至关重要。
他主张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体魄和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2.4 艺术教育张之洞强调艺术教育的作用。
他认为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他主张通过艺术教育,提高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
3. 教育方法3.1 启发式教学法张之洞提倡启发式教学法。
他认为教学应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他主张教师要以启发的方式引导学生,帮助他们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3.2 实践教学法张之洞主张注重实践教学。
他认为学生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他主张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个性化教育张之洞主张个性化教育。
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特点和潜能,教育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别差异化教学。
他主张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和个性发展。
张之洞“中体西用”教育思想
张之洞“中体西用”教育思想作者:王瑞来源:《消费导刊·理论版》2009年第03期一、张之洞简介张之洞(公元1837-1909年),字孝达,号香涛,晚年号抱冰,河南南皮人,同治二年进士(1863年)。
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历任翰林院侍讲学士、湖北学政、四川学政、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军机大臣兼管学部等要职,是晚清著名的政治家、实业家和教育家。
张之洞一生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先后开办了武昌经心书院、成都尊经学院、山西会德堂、广州广雅书院、湖北方言学堂、江南铁路学堂、湖北自强学堂、矿业学堂、农务学堂、武备学堂、师范学堂、女学堂、湖南育婴堂等等,并多次派遣学生及官员出国留学或考察教育。
张之洞参与终止科举制,还参与制定了我国第一个正式颁布实行的全国性系统学制癸卯学制。
张之洞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结合社会思潮,总结了早期洋务派的办学经验,逐步形成了自己“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
“中体西用”教育思想,对我国的教育进现代化和教育理论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中体西用”的产生最早提出“中体西用”思想的是早期维新思想家冯桂芬,他在1861年写的《校邢庐抗议》中指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可以说这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最初框架。
后来,身处中西交际之局的李鸿章、郭篙煮、薛福成、王韬、郑观应等人也先后以不同的言词表达了同样的见解。
甲午战战后,张之洞于1898年5月发表了《劝学篇》一书,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加以理论概括和系统阐发,他详细地论述了中学与西学的内涵和关系。
他认为:“知外不知中,谓之失心;知中不知外,谓之龙骨”,指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不使偏废;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张之洞的论述,标志着“中体西用”思想的成熟和正式形成,“中体西用”也成为当时社会上的流行语。
正如梁启超所说:“甲午丧师,举国震动,年少气盛之士,疾首扼腕言‘维新变法’,而疆吏若李鸿章、张之洞辈,亦稍稍和之。
张之洞与我国近代的学校教育
张之洞与我国近代的学校教育张之洞是我国近代教育的奠基人。
他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以培育立国强国的新式人才为目的,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的近代学校制度,改变了中国的学校教育形式。
他的办学思想和实践,从客观上也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标签:张之洞;近代;学校教育在中国教育史上,张之洞无疑是近代教育的先驱。
他从创建书院、改造书院,到兴办各类新式学堂,积极策动留学生出国留学,以后发展到制订新教育制度,直到最后倡议废除科举制,开近代教育之先河,在我国近代学校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辉的足迹。
一、教育目的:以立国强国为人才培养要求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朝政腐败,外侮日盛。
清政府中许多有识之士,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练兵方法。
张之洞继林则徐、魏源等人之后,扛起“洋务运动”的大旗。
他历任湖北学政、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等要积。
他在创办我国一系列新式工业的同时,非常注意人才的培育。
1867年出任湖北学政,即捐资创办湖北经心学院。
1882年—1884年期间,张之洞任山西巡抚。
为培育人才,他设令得堂,“选通省高材生肆业其中,专治经史古学”,为山西培养了大批“通省人才”。
1889年,张之洞任湖广总督。
他深感国弱民贫,仅靠八股文科举取士,不足致国家于富强,必须改革教育制度,改革教育内容。
次年,他创办两湖书院。
两湖书院于1891年3月开学,学生名额200人,另因汉口茶商捐款兴学,商籍40人。
学科分经、史、文、理四科,偏重经史。
以梁鼎芬为监督,老师亦多一时精英,如杨锐、汪康年等人。
学生食宿衣着,全由官费供给。
1893年创办自强学堂,4年后改为方言学堂,这是湖北设立的第一个独立的专业学堂,是今天武汉大学的前身,较之北京的京师大学堂还早5年。
初设方言、算学、格致、商务四科,有专课英、法、俄、德四国语言。
1898年,他设开办将武备学堂—弁学堂,考选文武生员,對下级军官进行轮训。
1901年,为培养农业、工业科技人才,张之洞办了农务学堂,设有动物、植物、物理、化学、生物、国文、日文、养蚕等课;还创办了工艺学堂,分汽车、车床、绘图、翻砂、打铁等门类工艺。
中国近现代的教育思想-PPT课件
举足轻重的地方大员。在督理地方期间,张之洞尤其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创办了
一批著名的书院和新式学堂,并大力提倡留学教育,对中国地方教育的发展和近 代化起到一定的作用。其著作由许同莘编为《张文襄公全集》。
(二)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张之洞的基本教育思想。此一思想在他的代表 西学应世事”。所谓“中学”, 张之洞认为主要是《四书》、《五经》、中国 “今日学者,必先通经以明我中国先圣先师立教之言,考史以通我中国历代之治 乱、九州之风土,涉猎子集以通我中国之学术文章”,然后,“择西学之可以补
2、“尚自然”、“展个性”的教育原则
民国元年7月,他在全国临时教育会议的开会词中指出,“封 建旧教育以成人之自存成见强加于儿童,不顾儿童自身的特点,阻
碍儿童个性的自由发展;民国之新教育,则立于儿童之地位,按照
儿童的兴趣和特点,使儿童自然地自由地发展”(《蔡元培教育论 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5页)。民国七年(1918
科举但取词章,其品谊无从考见;学堂兼重行检,其心术尤可灼知”。学堂虽好,
育史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上册)第60-63页)。
二、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一)蔡元培的生平及哲学思想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山阴人,出身
于钱庄经理家庭。自幼聪颖好读书,17岁中秀才,18—20岁曾在家
年),他又作了《新教育与旧教育之歧点》的演说,指出:教育要
深知“儿童心身发达之程序,而择种种适当之方法以助之”。进而 提出教育“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蔡元培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55页)。
一、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中体西用的实践
中体西用的实践
“中体西用”是清末洋务派的教育指导思想,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在维护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挽救封建统治。
以下是“中体西用”的实践案例:
- 创办新式学堂:张之洞为了推广“中体西用”教育思想,创办了一系列新式学堂,如江南储才学堂、湖北方言学堂等。
这些学堂不仅教授西方科学技术知识,也注重传统文化教育,以培养出既具备传统文化素养又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 推行癸卯学制:张之洞参与制定和推行了癸卯学制,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正式颁布的教育制度。
癸卯学制明确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其中,“中体西用”教育思想被贯彻到癸卯学制中,成为当时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
“中体西用”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但也存在局限性。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科学的扬弃。
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张之洞的教育思想如下是有关张之洞的教育思想:张之洞是晚期洋务派的主要代表,对清末教育思想和实践都产生过重大影响。
1898年著成《劝学篇》,提出“中体西用”的理论体系,并由此受到朝廷的重用。
张之洞的《劝学篇》是对洋务运动的理论总结,并试图为以后的中国改革提供理论模式。
《劝学篇》共24篇,分内篇和外篇。
内篇9篇,外篇15篇。
内外篇各有主旨:“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
”而通篇主旨归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内篇专从“中学”发题,外篇专从“西学”发题,但所论常兼及中、西学的关系。
《劝学篇》还提出了一系列教育改革的策略和措施,成为张之洞规划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
其教育思想积极作用如下:(1)“中体西用”启动了中国近代教育改革、催发了新式教育的产生、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新式学堂的兴办、留学教育的开展等,打破了单一的传统教育格局。
(2)“中体西用”促进了资本主义文化在中国的传播,给僵化的封建教育体制打开了缺口。
(3)“中体西用”使教育领域可以较为充分地引进西方近代学科、课程及制度措施,对清末教育制度的改革既有思想层面的启发,又有实践层面的推动。
(4)“中体西用”思潮的扩展,极大冲击了传统教育的价值观,逐步改变了封建士大夫对于新式教育的看法,为新式教育的推广扫清了障碍。
(5)“中体西用”固守“中学”为体,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专制传统和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意识形态。
消极作用为:(1)在没有克服中、西学内在矛盾的情况下直接嫁接,引起两者的排异性反应。
(2)这种简单拼凑中学西学而不涉及中国传统文化和政体的改造,必然表现出严重的局限性。
(3)抑制了维新思想的更广泛传播,不利于近代刚开始的思想启蒙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之洞的教育思想浅析
摘要:作为晚清名臣重儒,张之洞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重要影响。
张之洞把兴学育才作为安邦强国的一大举措,并创建了中国近代教育的新体制。
在此意义上,张之洞对中国近代教育的贡献尤其突出。
本文拟就其师范教育思想加以阐述。
关键词:张之洞师范教育师范学堂近代教育新体制
引言
关于张之洞对于中国近代教育的贡献,国内外许多学者已经进行了较为充分的研究。
其中,很多专题研究性的论文多集中在其政治、经济、军事和教育等方面的具体活动。
本文试图就张之洞对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的创新改革着手,考察其究竟如何从一个封建官员逐步认识到师范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其对师范教育的教学实践管理等的贡献作一下阐述。
一
清末,当时的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备受列强的欺凌,内忧外患使清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作为晚清重臣,张之洞可谓是忧国忧民。
在中法战争时,由于人才的匮乏,不得不起用七十有余的冯子材为国效力,而中国不败而败的遭遇对时任两广总督张之洞的刺激之大可想而知。
作为封建官僚的张之洞已感到必须要改良当时的社会,并与他的幕僚们一致认为:中国缺少西方的“坚船利炮”,更缺乏懂西方、明西政、会洋务的人才。
他认识到:强国之道在于得人才,“中国欲图自强,舍培植人才更无下手之处”。
①培
养人才就要广兴学校,但是“学堂必有师”的条件又难以兑现。
于是,张之洞便从最根本的入手,把眼光转到了师范教育的领域。
由此,张之洞即把兴教育作为作为立邦强国的重大举措,设立学校以造就人才,其一生便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此背景下,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即开始在湖北大规模的举办新式教育——实业教育、师范教育和国民教育。
1902年,张之洞将在湖北教育的情况向朝廷写了《筹定学堂规模次第兴办折》,他认为“师范学堂为教育界造端之地,关系至重。
”“宜首先急办师范学堂。
”创办师范学堂成为张之洞师范教育观的核心。
张之洞创办师范教育的目的就是为其他新式的学堂培养合格的师资队伍。
他说“设定初级师范学堂,今拟派充高等小学堂及初等小学堂入焉,”“设优级师范学堂,……以造就初级师范学堂及中学堂之教员管员为宗旨”。
②在此思想指导下,1902年,张之洞在武昌开办了湖北师范学堂;1904年,将两湖高等学堂改为两湖师范学堂;1904年,又开设了湖北师范传习所。
1906年,张之洞于武昌柴刚湖畔创建了湖北女子师范学堂,开创了我国女子做教师的先例。
这些新式学堂的兴建,不仅使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在中国得以更好地传播,也为中国近代新学制的确立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堪称中国教育由旧转新的转折点。
二
张之洞对师范教育许多方面的创新改革很有现实意义,是值得现在我们借鉴的宝贵资源,下面拟就其创新改革思想作一下论述。
首先,张之洞重视师范教育的独立性,具体明确了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
在张之洞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构想和实践中,师范教育始终居于一个基础的地位。
因而他认识到发展教育在于普及国民教育,而国民教育基础在于普及小学,而普及小学则要大学教员:“查各国中小学教员都取材于师范学堂,故师范学堂为教育界造端之地,关系至重”。
这也是发展教育的先决条件。
1902年,除选派两院学生赴日本专学师范外,张之洞又在武昌设立湖北师范学堂,专门培养中小学教师。
张之洞的这种独立设置师范的思想实属是难得的--当时的封建社会任何新事物思想刚一开始并不是为大众所接受,其所创办的师范学堂就是在很多人的诘难声中起步的。
其次,张之洞重视师范学堂的教育理论学习,突出了师范性。
在张之洞开设的师范学堂里,除普通中学堂所开设的学科之外,另外又开设了教育学、卫生学、教授法和学校管理法等课程。
譬如在其制定的《奏定优级师范学堂章程》中规定:优级师范学堂的分科为三节:公共科,加习科,分类科。
其中加习科是根据学生的专业表现以及学生自已个人的意愿所选择的课程,相当于现在大学生在学校期间的选修课。
加习科分为十科:人伦道德、教育学、教育制度、美学、实验心理学、教育演习、学校卫生、专科教育。
其中有些课程于当今的师范学校也有未涉及的,足见当时的师范学堂里开设课程的全面丰富。
结语
综上所述,张之洞一生热衷于教育事业,并创建了一种完备系统
的中国近代新式的教育制度。
尤其是师范教育对当时乃至后世的作用都是勿庸置疑的。
为中国的学校教育体制开辟了一条重视师范、兴办师范的新路子,更为近代师范教育奠定了基本的格局,从而开创了我国新式教育的先声。
注释:
①许同莘:《张文襄公年谱》,台湾商务印书馆1969版……
②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6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