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姬松茸栽培技术
姬松茸栽培技术
福 尼 亚 州 、 罗 里 达 州 和 南 美 北 部 的 巴西 、 鲁 等 佛 秘 地 .9 2年 福建 农 科 院引 进该 品种 栽 培研 究 。姬 松 19
茸 是一 种 名贵 的食 用 兼药 用 真菌 ,尤 其 是抗 癌 活 性
经 过 堆 积 、 酵 、 堆 , 成 适 合 姬松 茸 生 长 发 育 的 发 翻 制 培 养料 。
应保 持 牛粪 厚 层覆 盖 , 部堆 成龟 背 形 , 顶 增加 上 层压
力, 水分 应掌 握在 堆好 后有 少量 水流 出为 准 。
姬 松茸 最适 合 的栽 培 材料 是 甘蔗 渣 ,也 可 以用
②翻堆
建堆后须翻堆 3 ,翻堆 目的是通过 次
稻草 、 牛粪 、 秆 、 籽 壳 、 麦 棉 玉米 秆 、 草 、 屑等 作 为 茅 木
高 。 有 降低 血脂 、 低胆 固醇 、 具 降 降血 糖 、 神 和改 善 安 动 脉硬 化 症 等药用 功 能 ,具有 极 高 的 营养 价值 和 药
用 价值 。
一
、
季 节 安 排
姬 松 茸 菌 丝 发 育 温 度 为 l — 7 ,适 温 2 ~ 0 3℃ 3 2 ℃。 7 子实 体 发生 温度 2 — 3 适 温 2 ~ 5 姬 松 0 3 ℃, 2 2 ℃。
排 在 2月 下 旬 ~ 3月 上 旬 堆 料 , 上 旬 出 菇 ,0月 5月 1 下 旬结 束栽 培 。新 疆 可安排 在 3月下 旬~ 4月 上旬 堆 料, 6月上 旬 出菇 , 9月下旬 结 束栽 培 。
二 、 房 建设 菇
1地 点 选 择 .
五 、 养料 发酵 培
1 发 酵 . 前
原料 。
每 次对 粪 草 的翻动 , 变料 堆 各部 位 发酵 条 件 , 改 调节 水分, 增加 养分 , 发废 气 , 加新 鲜 空气 , 进 有 益 散 增 促
姬松茸的栽培技术
姬松茸的栽培技术与摘要:姬松茸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而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保键功能。
本文首先阐述了姬松茸生长发育所需的环境条件,然后从生产季节、培养料制备、原料处理、菌种选择、菇棚栽培、进料播种、管理采收等方面介绍了姬松茸的栽培技术。
实践证明,只要周到安排、科学管理,栽培姬松茸是可以成功的。
关键词:姬松茸、生理特征、生长条件、栽培技术、功能。
一、姬松茸的介绍1、姬松茸: Agaricus blazei、中文学名:巴西菇别称:百氏蘑菇界:真菌界门:担子菌门纲:伞菌纲亚纲:伞菌亚纲目:伞菌目科:伞菌科2、分布区域:原分布于北美洲南部和南美洲北部部分地区。
目前,仅在中国、日本、巴西等少数国家实现了人工栽培。
我国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云南、黑龙江等地。
二、姬松茸的生理特征菌盖直径6~11cm,半球形——馒头形,平展,中部平坦,表面被淡灰褐色后褐色的纤维状鳞片,边缘有菌幕的碎片。
菌盖中央厚达11mm,边缘薄、白色,受伤后橙黄色。
菌褶离生,宽8~10mm,从白色、后肉色、变成嘿褐色。
菌柄6~13cm,上下等粗后基部膨大,表面近白色,手摸后表黄色。
菌环以下最初由粉状——棉屑状小麟片,后脱落成平滑,中空,菌环上位,大行膜质,带白色,后带褐色,膜下有带褐色棉屑状的附属物。
孢子暗褐色、光滑、阔椭圆形与球形,5.2×6.6um,没有芽孔,菌丝没有锁状联合。
生长在PDA斜面培养基上似草菇菌丝,气生菌死多,较草菇菌丝白而浓密,长满斜面后在管壁与斜面接触处形成许多乳白色扭结。
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时,初期较稀疏,后逐步浓密,白色。
随着菌丝量的增加,在瓶壁上出现许多乳白色的扭结团。
姬松茸(又名巴西蘑菇),原产巴西、秘鲁。
它是一种夏秋生长的腐生菌、生活在高温、多湿、通风的环境中,具杏仁香味,口感脆嫩。
姬松茸菌盖嫩,菌柄脆,口感极好,味纯鲜香,食用价值颇高。
新鲜子实体含水分85%-87%;可食部分每100克干品中含粗蛋白40-45克、可溶性糖类38-45克、粗纤维6-8克、脂肪3-4克、灰分5-7克;蛋白质组成中包括18种氨基酸,人体的8种必须氨基酸齐全,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麦角甾醇。
姬松茸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姬松茸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摘要姬松茸病虫害一旦发生,其速度快,往往难以控制,即使及时采取控制措施,也已不同程度影响产量和质量。
为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产品,防治姬松茸病虫害,应以农业防治为主,合理配以生物、物理方法,以化学防治为补救措施。
关键词姬松茸病虫害;防治;原则;方法新度镇是食用菌主产区,常年栽培蘑菇、姬松茸等在150hm2左右,食用菌生产成为当地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支柱产业。
但姬松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同样适合病虫害的发生与发展,病虫害一旦发生,其速度快,往往难以控制,尤其是侵染性病害。
发生病虫害后,即使能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也已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产量和品质,加之当前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不断增强,各地都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安全产品,对一些常用的农药做了严格控制。
因此,在栽培中要遵循“以农业防治为主,合理配以生物、物理方法,以化学防治为补救措施”的综合防治方针,充分发挥各种防治方法的优势互补,对姬松茸的优质高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建造规范化菇房选择交通方便,近水源,水量充足,水质卫生,排水良好,环境干净,远离污染源的地方建造菇房。
整体布局要求菇房坐北朝南,菇房排列和堆料场地布局合理。
每座菇房栽培面积按130m2设置,占地面积10m×5m。
菇床两侧操作,床架宽度1.5m,菇床5层,底层离地20cm,层间距离55~60cm,顶层离房顶1m 以上,菇床两边及中间设通道3条,两边为60cm,中间80cm。
菇房南北墙面设开关纱窗(规格30cm×40cm,采用防虫网)20个。
屋顶设置拔风筒3~4个,筒高50cm左右,内径30cm(采用防虫网)。
进口处设缓冲间(规格2m×2m×2.5m)。
如建造联体式菇房,则菇床架为南北向,每2个床架之间用塑料薄膜分隔(栽培面积130m2),其他规格与单体菇房相仿。
菇房和床架用毛竹搭盖,外披塑料薄膜,再覆盖草帘。
床架也可用塑料渔网,它是在搭好的床架框上用塑料渔网绷紧即可。
第五章 姬松茸栽培技术
第五章姬松茸栽培技术第五章姬松茸栽培技术一、概述姬松茸又名小松菇、巴西蘑菇或柏拉氏蘑菇、ABM菇,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蘑菇(黑伞)科蘑菇(黑伞)属,原产于巴西、秘鲁。
1965年,日裔巴西人将其孢子菌种送给日本,经蕈菌工作者数年的试验性栽培,获得成功,10多年后开始进行商业性栽培,并按照日本人喜爱的松茸而命之以“姬松茸”的美名。
实际上,姬松茸是白蘑菇的近亲,与松茸无论从分类地位和性状风味上都有很大差别。
姬松茸菌盖嫩,菌柄脆,口感极好,带有杏仁味,味道鲜美,食用价值颇高。
新鲜子实体含水分85%~87%;可食部分每100克干品中含粗蛋白40~45克、可溶性糖类38~45克、粗纤维6~8克、脂肪3~4克、灰分5~7克;蛋白质组成中包括18种氨基酸,人体的8种必需氨基酸齐全,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麦角甾醇。
此外还含有钾、磷、镁、钙、钠、铜、硼、锌、铁、锰、钼、锗等多种矿质元素。
姬松茸营养极其丰富,而且组配合乎人体健康要求,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医药保健价值。
据报道,其多糖含量为食用蕈菌之首,为香菇的2倍以上,特别是所含甘露聚糖对抑制肿瘤(尤其是腹水癌)、医疗痔瘘、增强精力、防治心血管病、抗癌、降血糖、降血脂、防止动脉硬化、抗血栓、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强体力、抗衰老、美容等都有神效。
姬松茸含10多种抗癌物质,长期食用抗癌作用明显。
所以是一种美味兼药用的食用菌。
正是由于有如此诱人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功能,所以近年来在日本掀起食用姬松茸热。
二、生物学特性1.形态特征(1)菌丝体姬松茸菌丝在不同培养基上,其菌落形态有比较明显的差异。
在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上,菌是呈白色绒状、纤细、无明显色素分泌。
在粪草培养基上,菌丝呈葡匐状,而且菌丝整齐粗壮。
两种培养基上,菌丝在前期有的会形成细索状。
而后期呈粗索状,并形成菌皮。
菌丝的爬壁力很强。
菌丝无锁状联合。
(2)子实体姬松茸子实体的个体形状与大小差异较大;菇体前期呈浅棕色至浅褐色;菌盖光滑园整。
姬松茸工厂化栽培关键技术
宁夏农林科技,作者简介:任怡莲(1977-),女,宁夏中宁人,高级经济师,在职农业与种业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经济、农学园艺(食用菌)研究。
收稿日期:2021-08-06修回日期:2021-08-12Agaricus blazei Agaricus 姬松茸工厂化栽培关键技术任怡莲宁夏农林科学院,宁夏银川750002摘要:姬松茸是名贵食用菌,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其栽培方式与双孢蘑菇完全相同,只是生长发育所需的温湿度不同。
姬松茸为中、高温食用菌,可与双孢蘑菇实现倒茬,较为适宜在北方高温时期栽培。
本文介绍了姬松茸的食用价值、生长特性,总结了姬松茸工厂化栽培堆料、发酵、播种、覆土、出菇管理等关键技术。
关键词:姬松茸;工厂化栽培;关键技术中图分类号:S64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04X (2021)10-0031-03doi:10.3969/j.issn.1002-204x.2021.10.008Key Technology of Industrial Cultivation of Agaricus blazei MurrillAbstract Agaricus blazei Agaricus blazei Agaricus blazei Agaricus blazei Agaricus blazei Key words Agaricus blazei 3162卷10期1菌种选择2培养料配制与发酵2.1原种、栽培种培养基配制2.2培养料预湿堆料2.3培养料一次发酵2.4培养料二次发酵3铺料与播种4菌丝体培养5覆土任怡莲姬松茸工厂化栽培关键技术3262卷10期任怡莲姬松茸工厂化栽培关键技术6出菇管理6.1温度调控6.2湿度调控6.3通风管理7采收与转潮管理8病虫害绿色防控9小结参考文献:[1]黄毅.食用菌栽培[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2]黄年来,林志彬,陈国良,等.中国食药用菌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3]郭卫华,李凯,李玉,等.姬松茸栽培料配方筛选及栽培工艺的研究[J].菌物研究,2007,5(4):240-243.[4]张雄森姬松茸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J].河南农业,2021(2):14-15.责任编辑:李晓瑞实习编辑:周慧33。
姬松茸大棚栽培技术
姬松茸大棚栽培技术姬松茸别名小松菇、柏拉氏蘑菇,属于层菌纲、蘑菇(黑伞)科、担子菌亚门类别,具备一定的防癌、降血糖和血脂的功效。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姬松茸市场潜力巨大。
作为食药兼备的食物,人们对姬松茸的需求量不断提升。
因此,如何提升姬松茸产量、质量成为菇农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应用大棚栽培技术可以促进姬松茸高产,降低姬松茸栽培成本,实现菇农增收,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1姬松茸大棚栽培的效益1.1提高种植效益现如今姬松茸的市场潜力巨大,因此姬松茸种植成为新兴特色产业,且具备周期短、效益高等特点。
相关调查研究表明,姬松茸大棚使用周期为3年,其中第1年投资为2.013万元(包括大棚造价),第2年和第3年投资为1.163万元,共计投资成本为4.339万元。
而在实际栽培过程中,单个大棚的3年产菇量为16.5t,以姬松茸收购价计算,可以获取13.2万元的经济利益,经济纯利润8.86万元。
可以看出,姬松茸种植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新兴产业。
1.2 促进资源综合利用种植姬松茸可以分解秸秆、动物粪便,实现当地利用农业废弃物料进行姬松茸的有效种植。
例如,以水城县低热地带为例,每年产生大量的皇竹草、秸秆以及甘蔗叶。
针对这些废料的处理多为火烧、还田处理。
而通过种植姬松茸可以实现对废料资源的有效利用,起到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其他农作物经济价值的作用。
此外,姬松茸种植充分利用水、光、热等自然资源,而对化学农药产品的使用极少,可降低环境、土壤的污染,确保姬松茸成为真正无公害的绿色有机食物。
通过种植姬松茸不仅可以起到林菌协调的作用,还可以丰富人们的食用蔬菜种类,促进当地生态发展,同时提升农民的经济效益。
2姬松茸大棚栽培技术要点2.1 栽培时间选择姬松茸属中高温菌类,其菌丝发育的最佳温度为10~30℃。
其中,子实体的最佳生长温度在20~28℃。
所以,针对姬松茸种植需要基于当地实际温度情况进行分析与判断,明确是否适合种植姬松茸。
以水城县鸡场镇为例,该地区具备高原季风气候,且受到海拔差异的影响,呈现出立体气候明显的状态。
无公害食用菌质量控制措施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食用菌生产过程中的生产环境、菌种、原辅材料、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要求。
本标准合用于无公害食用菌的生产。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合用于本标准。
GB 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NY/T 528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NY 5010—2002 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 5099-2002 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216 号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3.1 生产环境要求3.1.1 生产场地选择生态环境良好,水质优良,无有毒有害污染源,诸环境要素综合指标较好的场所作为生产场地。
环境空气质量、灌溉水质量、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 NY 5010—2002 无公害食品产地环境条件的规定。
3.1.2 生产区的布局生产区与生活区应分离,且生产区的堆料场、制种、发菌及出菇区、产品加工区、仓库区合理分区。
3.1.3 菇场卫生要求每季栽培结束后应及时清理残料或者废菌棒,并对菇场进行消毒。
3.2 菌种应选用通过国家或者省级以上农作物品种认定或者推荐,并经当地适应性栽培示范成功的食用菌品种,菌种生产单位具有《食用菌菌种生产经营许可证》。
3.3 原辅材料原辅材料应符合 NY5099-2002 的要求。
3.3.1 主辅材料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主辅材料,如杂木屑、秸秆及农林下脚料、棉子壳、麸皮等,力求新鲜、干净、干燥、无虫、无霉、无异味,无有害污染物污染。
秸秆、棉子壳等作食用菌生产主辅材料的,作物在收获前 1 个月不能施高残毒农药。
某些食用菌如姬松茸类具有富集重金属镉的特性,对主辅材料的选用要谨慎。
3.3.2 覆土材料采用覆土栽培的可用天然的、未受污染的河土、泥炭土、草炭土、稻壳、林地腐殖土及农田耕作层以下的土壤,应符合 GB15618 中二级标准的要求。
对具有富集某些重金属特性的食用菌,选择其覆土材料时,其中易富集的重金属含量必须控制在使该食用菌产品不超标的范围内。
食用菌类—姬松茸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食用菌类—姬松茸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王则僖;刘桂联
【期刊名称】《农业科技通讯》
【年(卷),期】1997(000)007
【总页数】1页(P15)
【作者】王则僖;刘桂联
【作者单位】南京市江宁县农业局;南京市江宁县农业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46.190.4
【相关文献】
1.姬松茸的高产栽培技术 [J],
2.姬松茸高产栽培技术 [J], 沈雪玲;王雪梅
3.食用菌类--姬松茸及其高产技术 [J], 黄文娟
4.姬松茸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J], 武秀华
5.姬松茸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J], 张雄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姬松茸种植栽培技术
姬松茸种植栽培技术一、培养料可选择以芦苇、五节芒、象草、稻草、麦草、玉米轩、棉子壳、煎渣等为碳掘,以干牛羊鸡粪等为氮源。
培养料要求新鲜、洁净、无虫蛙、无霉变、无异昧、无超标农药残留、元重金属残留。
二、堆制与蒸煮方法培养料按比例混合均匀,边搅拌混合边加水,也可按一层草一层棉子壳、牛粪加水模式建堆,应尽量垂直堆放,建成宽、高各1.5米的大料堆。
每隔3~5天进行一次翻堆,一般堆温达到60℃即可翻堆。
共翻3~4次,每次翻堆均需添加石灰调酸碱度,适量加水。
翻堆时要注意将堆料上下内外互换。
堆料发酵时间掌握在15~18天,堆温控制在50~60℃为宜。
将堆制好的培养料移入预先建好的管棚内,用塑料农用薄膜将大棚密封。
通入蒸汽进行二次发酵,使棚内温度上升到65℃以上保持5小时,之后维持棚内温度55~60℃两天。
三、栽培将冷却至30℃的培养料均匀地堆在睦面上,料厚17厘米,待料温冷却至25℃以下播种。
将栽培种挖入用酒精消毒干净的塑料桶中,采用撒播法播种。
菌种用量为每平方米1~2蘑菇瓶。
播种后,经7~10天菌丝在培养料中生长蔓延。
特别在初夏和秋季接种后,更要注意通气降温。
当菌丝在培养料中充分蔓延定植后进行覆土。
覆土材料为距菇场较近并检测合格的天然阔叶林表土(腐殖土)等,经阳光充分暴晒后备用。
覆土厚度3~3.5厘米,覆土湿度25%为宜。
覆土后30天左右,菌丝爬上覆土层,在覆土中下层形成菌丝束,这时要喷一次重水,之后在25℃左右,菇蕾破土而出。
菇蕾破土时期要保持菇棚相对湿度达90%~95%,直至子实体成品。
姬松茸(又名巴西蘑菇),原产巴西、秘鲁。
它就是一种夏秋生长的腐生菌,生活在高温、多烫、通风的环境中,具有杏仁香味,口感爽口。
姬松茸菌盖嫩,菌柄多汁,口感极好,味氢铵鲜香,食用价值颇高。
新鲜子实体含水分85%-87%;可食部分后每克干品中不含粗蛋白40-45克、可溶性糖类38-45克、粗纤维6-8克、脂肪3-4克、灰分5-7克;蛋白质共同组成中包含18种氨基酸,人体的8种必需氨基酸齐全,还所含多种维生素和麦角甾醇。
姬松茸栽培PPT教案
第31页/共40页
6.箱式栽培 箱式栽培同前两种栽培方法相比,优点是管理
灵活,可因气候条件变化而灵活选场,亦可在室 内培养菌丝,移到室外出菇,哪里条件适宜就在 那里出菇。较适用于试验性栽培。缺点是花工较 多,成本较高。
向料内蔓延。2-4天内不揭膜(保湿保温),7天后 将薄膜用竹片弧形撑起,检查发菌情况,如有不 萌发、不蔓延的及时补种,以后可视气温高低每 天揭膜通风1-次,早晚进行,每次30-60分钟, 控制膜内温度20-30℃,空气相对湿度70%左右。 若料面干燥可适当喷水调节。
第20页/共40页
(5)覆土调水 播种后15--20天菌丝蔓延至料厚等时即可覆土
第32页/共40页
三、问题讨论
目前姬松茸栽培产量的高低尚不稳定,除菌种 质量的因素外,还与不同栽培季节采用的栽培 方法有一定关系。栽培实践表明,春季床栽产 量比大田畦栽高,秋季大田畦栽比床栽高。
第33页/共40页
原因分析:春季气候多变,湿度大,床栽温度 较稳定,培养料透气性好,而大田畦栽容易受气 候影响,使料透气性差,湿度过大。秋季气候干 燥,菌丝培养阶段气温高,床栽培养料容易失水, 菌丝易老化,而大田畦栽保湿性好,通气性好, 不易持续高温,菌丝牛长较适宜。
第8页/共40页
2、温度 姬松茸是一种中温性菇类,菌丝生长温度为1532℃,最适宜温度为22-23 ℃;子实体生长最适 宜温度为18-21 ℃。
第9页/共40页
3、湿度 姬松茸菌丝生长要求培养料含水量为65%,空气 相对湿度为70%左右;子实体形成要求空气相对 湿度在85%-95%。 4、酸碱度 以pH6.5-7.5较适宜。
珍稀食用菌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的研究
40安徽农学通报,A nhui A gr i.S ci.Bul l .2008,14(08)珍稀食用菌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的研究米青山王尚堃*(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北校区生物工程系,河南周口466001)摘要:该文以白灵菇为例,阐述了珍稀食用菌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研究进展的有关情况。
根据白灵菇的生物学特性,从接种期的选择、培养料配方、品种的选择、出菇方式等十大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标准。
关键词:珍稀食用菌;白灵菇;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质量标准中图分类号S646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7731(2008)08-040-05珍稀食用菌是指那些数量较为稀少而风味口感较好,具有很好市场前景的食用菌。
但就食用菌栽培、生产环节而言,珍稀食用菌通常指已驯化并可人工栽培的那部分[1]。
各种珍稀食用菌或具有独特的口感,或营养、保健价值高,或二者兼而有之。
其具有营养、嗜好、生理等功能,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 )和世界卫生组织(WH O )对新食品资源开发“天然、营养、保健”的要求。
因此,其本身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2]。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食品求新、求异的心理使得市场对食用菌产品呈现出多样化的需求。
这也为珍稀食用菌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周口市珍稀食用菌的开发研究有二三十年的历史,而进行大面积栽培则在近几年。
据调查,我市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栽培真姬菇,90年代初期开始栽培鸡腿菇,90年代中期开始栽培灰树花,90年代末期引进白灵菇、茶薪菇、姬松茸(巴西蘑菇)、杏鲍菇等珍稀食用菌进行栽培。
据不完全统计,1999年全市栽培白灵菇10万袋,茶薪菇20万袋,鸡腿菇1.2万m 2;2000年栽培白灵菇230万袋,茶薪菇60万袋,杏鲍菇10万袋,鸡腿菇2万m 2,姬松茸2万m 2;2001年茶薪菇则突破了200万袋。
发展速度之快、规模之大是空前的。
但是,珍稀食用菌栽培没有统一的无公作者简介:米青山(1961~),男,河南沈丘人,硕士,副教授,主任,从事食用菌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和推广工作。
姬松茸栽培及加工技术
姬松茸栽培及加工技术姬松茸栽培技术一、栽培参数1、营养姬松茸是草生粪生腐生菌,能分解利用多种草本植物秸秆,如麦秸、稻草、玉米秸等。
其最适碳源为7%蔗糖;最适氮源为0.3%的硫酸铵,不能利用蛋白胨。
与双孢菇不同的是它能利用木屑。
2、温度发菌期最适温度为22~27℃子实体发生和生长最适温度为18~25℃,但不能低于14℃。
3、湿度(1)栽培料水分控制在55~60%。
(2)出菇期菇蕾发生时菇棚相对湿度控制在85~95%,子实体发育时则以80%~85为宜,稍低于多数食用菌。
4、酸碱度、栽培料最适pH值为6.5~7.5覆土最适pH值为6.8~7.85、光线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都不需要光线。
6、覆土姬松茸为覆土出菇型,子实体的形成需要覆土。
7、发菌出菇期姬松茸从接种到采菇的天数为45~50天,出菇期可持续3~4个月,收5~6潮。
8、采收标准菌盖扁圆型至半球型,含苞未放,表面淡褐色,有纤维状鳞片,菌膜尚未破裂时采摘。
9、栽培种稻草种最好,木屑种次之。
往下依次为麦粒种、谷粒种。
二、栽培及管理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姬松茸总的栽培工艺与双孢菇相同,栽培技术路线为:培养料发酵→二次发酵→播种→发菌→覆土→出菇及采收。
1、栽培季节及场所设施以4~7月和8月下旬到11月为姬松茸适宜出菇季节,依此推算较适播期为2月下旬、7月。
姬松茸可以利用一切可栽培双孢菇的设施及场所,可床架式立体栽培,也可大棚内畦栽。
2、栽培料及配方常用的主料有稻草、麦秸、玉米秸、木屑、棉籽皮等,辅料有麦麸或米糠、鸡粪、牛粪、硫酸铵、尿素、复合肥、石灰粉、石膏粉等。
常用配方有:(1)稻草700千克,棉籽壳120千克,干牛粪150千克,石膏粉10千克,磷肥10千克,尿素5千克。
(2)玉米秸350千克,棉籽壳360千克,麦秸120千克,干鸡粪150千克,石膏粉10千克,硫酸铵(或尿素)5千克。
(3)稻草750千克,木屑700千克,磷肥10千克,石膏粉30千克,硫酸铵10千克,尿素10千克。
姬松茸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姬松茸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王永庄;刘建华
【期刊名称】《天津农林科技》
【年(卷),期】1998(000)002
【摘要】姬松茸是我国近年引种的一种珍稀菇类,生长发育需要合理的营养及适
宜的温度,水分,空气,pH,光照等条件:在我市适合春秋温室栽培,可用稻草,粪肥等料合理配制,经过一次发酵或二次发酵处理后,方可播种,覆土出菇,管理上要注意温度,湿度,空气和光照强度的调节。
【总页数】2页(P41-42)
【作者】王永庄;刘建华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46.19
【相关文献】
1.昌吉州姬松茸栽培技术要点 [J], 杨淑云
2.昌吉州姬松茸栽培技术要点 [J], 杨淑云
3.姬松茸无公害栽培技术要点 [J], 林进路
4.江苏丰县姬松茸设施化优质高效轻简栽培技术要点 [J], 李德志; 周前锋; 史海军
5.江苏丰县姬松茸设施化优质高效轻简栽培技术要点 [J], 李德志; 周前锋; 史海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姬松 茸 又名 巴西蘑 菇 、 阳光蘑
拉纤维即断时发酵完成。
菇 ,属伞菌 目,蘑菇 ( 黑伞 ) 。姬 科 松茸的营养丰富,富含蛋 白质 、 脂肪 、
多糖及多种矿物质元素 ,具有很高的
3播种 与发苗 :将 发酵好 的培养 .
8 %左 右 。 0
式大 Hale Waihona Puke 栽培。栽培 姬松茸 的场地 ,要
求既要地 势平坦 、 干燥 、 背风 向阳、 近 水源 ,又要便 于排水 ,环境清洁 ,交
通方便。 1培 养料 配 方 :①稻 草 7 %,干 . 6
牛粪2 %, 0 尿素0 5 过磷酸钙 15 .%, .%, 棉子壳 3 %, 6 麦秆 1 .%, 15 干禽粪1 %, 5 碳酸钙 1 %,尿素 0 5 .%。③麦秸 4 %, 3 棉子壳 4 %, 0 千鸡 粪 l%, 酸钙 1 5 碳 %, 硫酸铵 1 %。以上 三种 可以任选一种 。
柔软 、手
使菌 丝迅
曹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
一
③⑤
卫 广 厄 子 H H 口 . t 上 1  ̄ OI木 厶 , , 里
月初至 8 月初 均可播种 。早豇 2 ,该品 号
葛,栽培技术简易 , 营养丰富 , 尤其通过 种为 中晚熟豇豆新品种 , 荚绿白色, 嫩 荚 0 0厘米 ,荚面光滑 ,肉质密,耐 西 、 干 腌制可制成多种 风味的菜肴 , 很受 长 7 ~8 £产者和消费者 的欢迎 ,下面谈谈 豆角 贮运 ,鲜荚商 品性 极好 。主侧蔓均 可结 允 质高产栽 培技术。 荚 ,开花 采荚期 比之豇 2 - 早 ,产量比 82 1 . 合理选 用良种 。 种植豆角要根据 自 之豇 2 -2 8 高。早豇 3 ,该品种为早熟 号 的需要 , 用不 同熟期 的品种 。目前生 豇豆新品种 , 选 植株长势强 , 主侧蔓均 可结 上 表现 较好 的豆角新 品种 有 :早 豇 1 荚 ,始 花节 位 低 ,着 荚 率 高 ,比之 豇 2 - 8
,
该 品种为极早熟豇豆品种 , 荚淡 绿 2 嫩 增产 2%~3%。 5 0 嫩荚绿白色,红嘴, 荚
鱼, 荚面平滑 匀称 , 荚长 6 ~6 厘米 , 0 5 纤 长 7 ~8 厘 米,荚面光滑 ,耐老 ,耐贮 0 O
隹 ,荚肉鲜嫩 ,味浓稍甜 ,肉质致密 , 运,商 品性好 。耐热 、耐涝 、抗逆性 强。 少
2 月初至 3 月底播种育苗 ,露地栽培 4 厘米 以上 , 耕后耙平 ,并开沟做畦 ,力求 做到能灌能排。 播种 前还要精选种子 , 选
饱满 、 色泽好而无病虫害的种 基 转向生殖生长。喷水后要加强通风 , 降 择子粒大 、 子 ,选择 晴天晒种 2 天 。豆角播种主 ~3 毛 土表 湿度 ,以防土表再度 出现大量 气 E 菌丝 。此时 ,室温应控制在 2 ~2  ̄ 要采用条 播和点播 两种方法 ,条播 即按 0 6C, 定 的行 距开播种 沟 ,将种子 均匀撒在 气相对湿度 应提高 到 8 %~9 %。现蕾 5 0
或在室外搭简易棚栽培 ,也可采用畦
平 ,床料厚 1 厘米左右 , 8 并调节培养
料 的p H值到 6 5 . , . ~6 8 含水量 6%, 5 然后播种 。 播种 采 用点 播 、条播 或撒 播 方 法 ,播种后床面再铺 1 厘米厚的培养 料 。当菌丝发白并向料 内生长时 ,增 加通风量。当菌丝基本封面 ,应加大 通 风量 ,菇 房 空气相 对湿 度控 制在
厘米。覆土前料 面喷 1 次水 ,覆土后 2天 内要多次喷水 ,用水量 以土粒 不 干为宜 , 床面要覆膜保湿 2 天 , ~3 促 菌丝爬上土层 ,见床面有均匀的绒毛 状气生菌丝时,揭去薄膜 ,加大通风
量。
5 出菇管理 :从覆土到 出菇 l ~ . 8 2 天 ,在这期间主要做好温度 、湿度 O 管理 ,气温控 制在 2 ~2 ℃。当覆土 2 8 层 中菌丝长成绒毛状 、末端
2发酵 :先将稻草 、麦秸等或棉 .
子壳 打碎浸水预湿 ,然后在室外水泥 地上 与畜禽粪充分拌匀建堆 ,料堆上 宽 8 ~9 厘米 ,下宽 10 5 厘米 , 0 0 2 ~10 高 8 ~10 0 0 厘米 , 料堆 中要设通气孔 。 堆后约 7 , 天 料温上 升至7 ~7 此 0 5C, 0 时进行第 1 次翻堆 , 并加入尿素 , 天 5
易老 ,耐贮运 。平均每花序 结荚 2~3
2精 细 整地 播 种 。 角 适 宜 在 土 层 深 . 豆
卜,主侧蔓均可结荚 ,结荚集 中,每 6 7 厚 、 6 疏松肥沃的土壤 上生长。 播种前要精 F 方米 ( 亩 ) 1 产量 20 ~2 0 千克 , 00 50 早 细整地 , 收获完前茬作物后, 要立 即清理 田 产量 占总产量的4 %左右 。 8 设施栽培可 茬 口及枯枝烂 叶 ,及时翻耕 ,耕 深在 2 0
量 分 枝 呈 扫帚状 ,
后进行第 2次翻堆 ,再按 4天 、4天 、
3 的间隔时间进行第3 4 5 翻堆 , 天 、 、次 翻堆 时应将 中间的料堆在 外
面 , 外 层
到 中间 ,
确 保 发 酵
并有 少量 扭结 成原
基 时 ,要 喷 水 ,迫
均匀 。当
培养料呈
咖 啡色 、
石膏粉 1 石灰粉 1 ②玉米秸 3 %, %, %。 6
无一 害一 松l 栽一 技一 公一 姬一 { 亘 培一 术
4 覆土 :在正常情况下 ,播种后 .
1 ~2 8 0天菌 丝蔓延至料的 2 3 / ,即可 覆土。覆土时 ,先覆粗 土,厚约 2 厘 米 ,3 ~5天后再 均匀覆细 土,厚约 1
料搬进事先用敌敌畏和甲醛密 闭熏蒸 消毒过 的菇房加温到 5 ~6 " 保持 8 2C, 1-l小时, 0 2 然后将温度降到4 ~5℃, 8 2 保 持 2~3天。将培养料分 床翻松整
营养价值 ,还具有抗癌 、降血脂 、安
神和改善动脉硬化症等功能 。
姬松茸可 采用菇房 床架式栽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