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教学大纲(精)

合集下载

电视剧编辑与制作教学大纲

电视剧编辑与制作教学大纲

电视剧编辑与制作教学大纲
一、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电视剧编辑与制作方面的专业能力,使其具备独立编辑和制作电视剧的能力,并能适应电视剧制作行业的需求。

二、课程内容
1. 电视剧编辑与制作的概述
- 介绍电视剧编辑与制作的背景和发展历程
- 分析电视剧编辑与制作的重要性和挑战
2. 剧本分析与改编
- 研究如何分析剧本的结构和情节
- 掌握剧本改编的技巧和方法
3. 摄影与摄像技术
- 研究摄影和摄像的基本原理
- 熟悉摄影和摄像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4. 影像剪辑与后期制作
- 掌握影像剪辑软件的基本操作和技巧- 研究影像后期制作的过程和方法
5. 音频制作与后期处理
- 研究音频录制和后期处理的基本原理- 掌握音频处理软件的使用和技巧
6. 导演指导与团队协作
- 研究导演的基本职责和技巧
- 掌握团队合作和协调的方法
7. 前期筹备与后期整理
- 熟悉电视剧制作的前期筹备工作流程- 研究电视剧制作完成后的后期整理工作
三、课程效果评估
1. 课堂参与度和作业表现
2. 项目实践成果展示
3. 毕业设计评审
四、参考教材
1. 《电视剧编辑与制作导论》
2. 《电视剧制作技术手册》
3. 《电视剧导演指南》
4. 《影像剪辑与后期制作实用指南》
以上为《电视剧编辑与制作教学大纲》的概要内容,详细教学安排请以课程教师的具体要求为准。

(整理)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

(整理)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

《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教学大纲一、课程属性说明适用专业:教育技术学课程代码:11100611课程类别:专业限选课所属学科:艺术学授课学期:第6学期学时:课堂讲授54学时,实验创作12学时学分:4教材:《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李运林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参考书:《教育电视节目制作教程》,南国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电视制作》(技艺类),武海鹏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教育电视节目制作》,乌美娜等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考核方式:考试评分方法:理论考试占70%,实验考试占15%,平时操作能力占15%前导课程:电视原理,磁记录基础,摄影构图,教育电视系统。

二、大纲制定依据电视教材是教育、科技和艺术的结晶,是影视艺术科教片中的一个样式,是现代教育最富有表现力的信息传播手段。

《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是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教育技术(电化教育)专业的一门主干课。

该课程对培养具有创造性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三、课程概要与目的任务1.课程概要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中除系统讲述有关电视教材编导的理论、技巧外,要求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较多的影视作品观摩分析,并要求在课堂讲授之外安排一定量的电视节目创作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实际制作的能力和技巧。

2.课程的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视教材编导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的影视制作技巧。

从了解电视教材制作的全过程入手,掌握摄、录、编的基本技巧和基本要领以及摄录设备的性能特点,掌握电视教材的文字稿本、分镜头稿本的编写、熟练利用专业设备根据分镜头稿本拍摄、编辑完成一部完整的电视教材专题;熟悉各阶段各人员的职责和任务分工,为今后电视教材的编导制作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四、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第一章彩色电视摄像机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电视节目制作系统分为视频和音频两大部分。

其中视频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有各种设备综合而成的系统,摄像机使视频系统的第一环节,是节目制作系统中最主要的信号源。

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

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

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绪论本课程系统介绍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总论概括介绍电视教材的特点、类型、缴制过程以及编制电视教材的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编导介绍电视教材文字稿本与分镜头骗本的编写与创作,重点介绍与电视教材编制有关的电祝手法及导演工作。

第三部分制作全面且扼要地介绍电视教材的制作技术,包括电视摄像技艺、摄像用光、电视编辑、特技与动画、配音等。

第四部分评价介绍电视教材评价的意义、标准与方法。

第1篇总论第1章电视教材概述1.11.1.1教材的本质教材作为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思想的材料,就其本质来说是有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信息,二,符号,三,媒介。

1.1.2教材的发展从符号与媒介来看,教材的发展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一、一、口头语言媒介阶段:二、文字媒介阶段:三、印刷媒介阶段:四、电子媒介阶段。

1.21.2.1电祝教材的含义电视教材是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的培养目标要求,用电视图像与声音去呈现教学内容,井且用电视录像技术进行记录贮存与重放的一种视听教材。

1.2.2电祝教材的特点教学特点:一、明确的教学日的,以大纳为依据,与文字教材相配合:二、特定的教学对象;三、严格的科学性,艺术性要为科学性、教育性服务:四、要贯彻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电视特点:一、以视觉形象为主,以活动图像为主:二、视听结合,多唯度传递信息内容;三、利用电视表现手法呈现事物现象的本质特征;1、变小为大,变大为小:2、化快为慢,化慢为快:3、变远为近,变内为外:4、化繁为简,化难为易;5、化虚为实,化实为虚。

四、贮存再现,克服时空局限;五、传送方式多样化,适宜多种教学方式。

1.2.3电视教材的主要类型电视教材的表达形式:一、讲授性:1、课堂式讲授型:2、外景式讲授型,图解型:二、戏剧性;三、综合性。

电视教材的分类:一、按教学目的分类:1、思想教育片;2、知识教学片:3、技能教学片:4、体育教学片。

二、按内容长度分类:1、整门课程的电视教材:2、章节课程的电视教材:3、专腿内容的电视教材:4、片段性内容的电视教材。

电视编导教学大纲

电视编导教学大纲
开发视听媒体(电视教材)
课程分目标——制作篇
掌握摄像构图、摄像技巧和摄像特技 掌握镜头编辑原则、方法、技巧和技术 掌握稿本的编写方法 掌握音乐的选择和配乐方法、技巧
授课章节——制作篇(36学时)
影电电电 视视视视稿电电现 导镜采镜本视视场 演头访头编照音直 艺摄节编写明响播 术制目辑
2 14 2 6 2 4 2 4
课程学习方法——PBL
PBL: Project-based Learning,基于项目的学习 PBL要素组成 PBL评价方法 学习要求
PBL要素组成
学习情景Βιβλιοθήκη 建构活动学习项目协作策略
学习成果
PBL评价方法
档案袋评价方法(Portfolio Assessment)
个人学习日志、个人符号簿、小组反思表、活 动记录表、调查表、访谈表 、项目计划表等
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
主 讲:郑晓丽
tilly222@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教育技术教研室
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
为什么要设置这门课 课程目标 授课章节 课程学习方法 学习期望 课程考核形式
为什么要设置这门课? 为视听媒体开发 为提高教学质量 为历史存档

target
课程总目标
立足学校,挖掘题材 基于电视节目制作知识(制作篇) 基于教学设计和编导知识(编导篇)
学习契约(Learning Contract)——项目协议 量规表(rubrics)
学习要求
每小组以4人组成,要求异质构成。 每小组与教师协商一起确定合适项目(如撰写
节目策划方案)。
每小组与教师签订项目协议书。 每小组在ftp://10.65.1.190/PBL上建立小
组,并确定组长和组内分工.

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

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

《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教学大纲一、课程属性说明适用专业:教育技术学课程代码:11100611课程类别:专业限选课所属学科:艺术学授课学期:第6学期学时:课堂讲授54学时,实验创作12学时学分:4教材:《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李运林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参考书:《教育电视节目制作教程》,南国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电视制作》(技艺类),武海鹏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教育电视节目制作》,乌美娜等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考核方式:考试评分方法:理论考试占70%,实验考试占15%,平时操作能力占15%前导课程:电视原理,磁记录基础,摄影构图,教育电视系统。

二、大纲制定依据电视教材是教育、科技和艺术的结晶,是影视艺术科教片中的一个样式,是现代教育最富有表现力的信息传播手段。

《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是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教育技术(电化教育)专业的一门主干课。

该课程对培养具有创造性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三、课程概要与目的任务1.课程概要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中除系统讲述有关电视教材编导的理论、技巧外,要求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较多的影视作品观摩分析,并要求在课堂讲授之外安排一定量的电视节目创作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实际制作的能力和技巧。

2.课程的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视教材编导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的影视制作技巧。

从了解电视教材制作的全过程入手,掌握摄、录、编的基本技巧和基本要领以及摄录设备的性能特点,掌握电视教材的文字稿本、分镜头稿本的编写、熟练利用专业设备根据分镜头稿本拍摄、编辑完成一部完整的电视教材专题;熟悉各阶段各人员的职责和任务分工,为今后电视教材的编导制作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四、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第一章彩色电视摄像机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电视节目制作系统分为视频和音频两大部分。

其中视频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有各种设备综合而成的系统,摄像机使视频系统的第一环节,是节目制作系统中最主要的信号源。

《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教学大纲

《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教学大纲

《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教学大纲一、总体目标与要求《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课程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电视教材编制作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同时能掌握电视节目制作常用设备的使用操作,了解电视节目制作流程,并能独立或合作编制电视教学片和电视专题片。

本课程的必修项目共设计了八个单项实验项目和两个综合实验项目,其基本要求是掌握专业摄像机的各项调整和使用操作;掌握固定画面和运动画面的拍摄方法和要领,画面构图规范;掌握电视照明设备的使用,能运用三点布光法进行照明;熟练使用电子编辑设备,镜头编辑点选择准确,组接流畅;熟练使用音响设备,掌握电视配音与合成的方法;掌握特技切换台的使用操作,能实现快切、混合、划像和键控效果;掌握文字稿本和分镜头稿本的写作方法,编制完成一个B类教学片和一个专题片(技能学分选修)。

演播室节目录制和DV 短片创作项目,主要是为对电视节目制作有兴趣和特长的学生设立,为各类电视节目大赛提供支持。

本课程共70学时,其中理论课54学时,实验课16学时。

二、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设计(一)理论课内容和方法本课程分为四个模块:影视基础知识(包括:电视的发展、分类及特性;教育电视的发展、分类及特性);电视教材编制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包括:电视教材的含义、特点、类型、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和艺术、美学的理论);电视教材制作技术(包括:摄像技术、电视画面构图、电视照明、电视特技技术、镜头组接原理、电视编辑、电视音乐音响、电视字幕、非线性编辑);电视教材编导知识(电视教材编制过程及人员、电视教材文字稿本编写、分镜头稿本的编写、电视导演的工作过程和艺术)。

具体各部分对应学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如下:绪论(2学时)教学目标:1、理解教育电视的概念2、了解教育电视的主要发展阶段3、分析、理解教育电视的发展原因4、了解教育电视的主要内容和研究领域5、了解本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与方法教学内容:第一节教育电视概论第二节课程学习方法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课外使用天空教室教学教学平台和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库网站自学并完成作业和测试。

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

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

镜头类别
镜头功能
景别 角度的变化
空镜头
指画面内没有主题事 物的镜头,也称为景物 镜头。
运动变化
主、客观镜头 长、短镜头 空镜头
顺序号)
首页
文字稿本
镜头
稿本格式
镜头类别
镜头功能
镜头 摄法
固定 镜头
(仰、俯)
分镜头及依据
稿本格式
运动 镜头
(推、拉、摇、 移、跟)
注:摄法与景别的变化紧密相关。
首页
文字稿本
镜头
稿本格式
镜头类别
镜头功能
镜头
(切变)为无技巧组接
切换
分镜头及依据
淡变
一镜头渐暗(黑)另一镜头 渐亮,也叫淡出淡入(又称V 淡变)
跟镜头
是推、拉镜头 和摇镜头的不固定 的组合,一般是摄 影机跟随运动的主 体拍摄。
运动变化
主、客观镜头 长、短镜头 空镜头
作用
展示空间环境和 位置关系,展示人与 物的空间关系,使任 务的活动与空间环境 结合起来表现。
突出表现运动 的事物,突出表现 一些技术性的操作。
首页
文字稿本
镜头
稿本格式
镜头类别
主要包括
3
4
形式特点
首页
文字稿本
镜头
稿本格式
镜头类别
镜头功能
含义
形式
这通身 纯绿的蛇 是竹叶青吗?
主要包括
它叫翠青蛇,是无毒的。 你看,它的头部不是三角 形的,体侧没有纵纹, 尾巴和尾端不呈焦红色, 这些都可以和竹叶青区别 不, 开来。
不是竹叶青。
形式特点
首页
文字稿本
镜头
稿本格式
镜头类别

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课程提纲

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课程提纲

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课程提纲绪论1、课程特点分析(1)文理交叉(理论、技术);(2)“软、硬”结合;(3)理论与实践并重;(4)技术与艺术相融。

2、电视空间是电视观众通过电视屏幕而认知的、有别于现实的、虚构的“视觉空间”。

3、电视时间:(1)电影放映时间(影片的延续时间)(2)剧情展示的时间(故事叙述时间)(3)观看时间(观众产生印象的延续时间)4、教育电视的发展:A:闭路教育电视的出现;B:广播电视设备系统;C:闭路教育电视的迅速发展;D:卫星教育电视的发展E:网络教育电视的出现和应用5、教育电视的发展原因:(1)科技进步,电视技术迅速发展;(2)社会需要;(3)电视具有优越的教学功能。

第一章1、电视教材的含义(1)信息根据教学大纲的培养目标有适当的深度和广度(2)符号主要是活动图像符号和语言符号少量文字符号和静止图像符号(3)媒介硬件设备:摄像机、录像机、放像机、电视接收机或投影软件:记录有教学信息内容的录像带2、电视教材的表现形式:(1)讲授型讲授型电视教材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节目。

课堂式讲授型外景式讲授型特点:制作简单,成本较低,教学效果差。

(2)图解型图解型是通过能说明教学内容的图像画面,加上旁白解说去传递教学信息。

(3)戏剧型电视教材是一种利用了电视特点的比较生动活泼的电视教材,通过戏剧,游戏,访问与讨论等表演形式表现教学内容3、电视教材的特点:有着与其他电视节目不同的特点与规律——受科学性与教学性制约)4、电视教材的主要类型因内容和呈现的手段不同可以构成不同类型的电视教材。

第二章1、编制电视教材要体现教学方法:(1)讲授型电视教材采用了“讲授法”(2)图解型电视教材常采用“演示法”(3)戏剧型电视教材中常采用“谈话法”和“戏剧表演法”编码:包括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

信源编码将信息转换为符号,相应于编导编写文字稿本与分镜头稿本的工作。

译码:包括信道译码和信宿译码。

信道译码是将信号转换为符号,这时观看电视的受者――学生,用眼睛、耳朵接收电视呈现出的图像光信号与声音信号;这些信号传至大脑,学生按已有的知识经验将它转换为相应的符号,然后学生再将符号转换为相应的信息意义,这也就是信宿译码。

课程名称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精)

课程名称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精)

课程名称: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一、实验目的与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电视画面拍摄技巧,掌握电视教材制作技巧,掌握画面构图技巧,学会基本编辑语言,掌握线性编辑实际操作技能,掌握目前流行的非线性编辑软件Premiere 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加深多电视节目中的结构安排、时空处理、编辑原理、镜头组接原则、及有技巧组接与无技巧组接等知识的理解。

实验的基本要求如下:1.掌握摄像机、录像机、编辑机和特技机的实验操作应用技巧,同时掌握各种电视节目制作硬件设备的系统配制、系统的连接。

2.熟悉编辑软件Premiere的操作界面、窗口和菜单命令。

3.掌握Premiere的基本操作,如窗口中查看和选择镜头;在Timeline窗口中编辑影片。

使用转换和创建字幕:使用叠加和滤镜;滤镜和运动的动画设置等。

4.使学生能熟练运用后期合成手段制作字幕和其他高级影视特5.通过综合实验,独立完成一个节目片头的编辑制作。

6.每次写出相应的实验报告。

二、实验项目与提要:三、成绩考核方法:1.学生实验总成绩=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综合实验。

2.教师对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核内容:学生的实验结果、实验报告、考勤情况。

3.学生实验报告的要求:每一个实验完毕后,学生认真撰写出一份简洁、明了、工整、有见解的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验名称、简要的实验目的、仪器设备、实验主要任务、实验总结和讨论等。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李运林等高等教育社出版2004年《电视摄像艺术新论》周毅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5年11月《电视画面编辑》何苏六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Premiere6.0教程》郝兵等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撰写人:徐明审定人:陈琳。

《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二)》教学大纲分析

《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二)》教学大纲分析

《电视编导与制作(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二)课程代码:111012103S课程性质:专业拓展课总学时:72学分:4适用专业: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先修课程:艺术基础、教育传播学、摄影基础、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一)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二)》课程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专业拓展课程,是专门研究电视创作中最基本环节之一——镜头组接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理论的课程。

在系统讲述镜头语言表达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突出实践操作性,结合电视的大众传播特性,规范化地总结了电视片的编辑特点和剪辑技巧。

使学生能够掌握电视剪辑的基本原理和技巧,树立电视编辑意识。

本课程通过对电视画面编辑基本理论和技巧的讲述,使学生全面了解电视编辑的工作流程,认识画面编辑对于电视制作的重要意义,了解电视语言特点及其对节目编排的影响;从理论高度认识镜头语言的组合特点及原理;掌握各种电视剪辑技巧和方法,并能够应用于实践。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第一章电视画面编辑概述(10学时)1. 教学内容第一节电视后期编辑第二节 Premiere的基本使用第三节电视画面编辑概述2.教学要求了解电视后期编辑掌握Premiere的基本使用了解电视画面编辑的概念。

了解电视画面编辑阶段的划分。

掌握编辑电视节目与大众传播规律与结合的方法。

第二章电视语言:一种新的思维(2学时)1. 教学内容第一节蒙太奇:作为一种叙事语言的由来和发展第二节蒙太奇:作为一种形象思维第三节电视画面的表意特性2.教学要求能够说出蒙太奇的特性。

了解形象思维与文字思维的异同。

了解电视屏幕造型的意义。

理解能够说出电视画面的表意特性。

第三章电视叙事中的时间和空间(4学时)1. 教学内容第一节电视叙事中的时间第二节电视叙事中的空间第三节长镜头:一种特殊的蒙太奇2.教学要求了解电视作品中的时间和空间的各种变化形态。

掌握它们的构成形式和应用方法。

培养正确的电视时空观念,掌握用剪辑创造电视时空的技能。

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实验教学大纲

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实验教学大纲

《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的性质:介绍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的基本理论与技术。

系统的介绍了电视教材制作的整过程。

是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必修主干课程之一。

本课程的任务:1、介绍电视教材的特点,类型,编制过程,以及编制电视教材的理论基础。

2、介绍电视教材文字稿本与分镜头稿本的创作编写,以及拍摄电视教材有关的电视手法和导演工作。

3、全面介绍电视教材的制作技术,包括摄像用光、摄录像技巧、以及电子特技、动画和编辑等。

4、介绍电视教材评价的一些方法。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电视教材的含义,特点,类型。

2、掌握电视教材编制的教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传播学基础、艺术与美术基础等理论基础,并能在实践中应用。

3、了解电视教材的编制过程以及编制人员的任务和要求。

4、掌握文字稿本的编写与创作。

具有选题、选材、选型以及编写文字稿本初步能力。

5、掌握电视手法和分镜头稿本。

具有镜头组接的初步能力和依据文字稿本改写分镜头稿本的能力6、了解电视教材的导演工作7、熟悉摄像用光。

具有实践中正确布光、采光的初步能力8、熟练掌握摄像与录像的操作技巧与方法。

具有正确摄像,录像的能力9、了解特技和动画的制作方法10、熟练掌握编辑与配音的方法与技巧,了解非线编辑系统特点。

具有编辑与配音的能力。

11、了解评价电视教材的标准和方法三、课时分配本课总课时72学时,2学分,其中理论课36学时,实验课36学时,分配如下:四、教学内容理论教学绪论1、教育电视的发展;2、了解教育电视科学的研究领域。

电视教材概述1、电视教材的定义;2、电视教材的特点;3、电视教材的类型。

电视教材编制的理论基础1、电视教材的教育学基础;2、电视教材的心理学基础;3、电视教材的传播学基础;4、电视教材的艺术与美学基础。

电视教材编制过程及人员1、电视教材的编制过程;2、电视教材制作人员。

文字稿本的编写与创作1、文字稿本概述;2、文字稿本的选题;3、文字稿本的选型;4、文字稿本的选材;5、人员和事物;6、形象与抽象的有机结合;7、文字稿本的结构8、解说词;9、文字稿本的撰写。

《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资源共享课教学大纲

《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资源共享课教学大纲

《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资源共享课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与任务《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课程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中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目标就是让该专业的学生在掌握影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掌握电视教材编制的理论与技术,培养学生编导与制作电视教材的能力。

华南师范大学作为广东省属的重点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始终是其优势,多年来为广东省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培养了大批高质量人才。

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不但是全省教育体系中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师资力量,而且也是现代教育教学资源的主要开发者。

在现代教育教学资源形式中,电视教材以其声画结合,形象生动、突破时空传递教学信息的特点,成为重要的现代教育资源。

因此,对于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培养学生编制电视教材能力是其专业能力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二、教学内容结构本课程共48个学时,讲授和实验39个学时,作品创作9个学时。

第一章电视教材概述(2学时)第一章第1节电视教材的含义与特点第一章第2节电视教材的类型第二章文字稿本的编写与创作(3学时)第二章第1节文字稿本的特性与作用第二章第2节电视教材的选题与选材第二章第3节电视教材的结构第二章第4节文字稿本的创作第三章电视手法与分镜头稿本(6学时)第三章第1节镜头的表现性第三章第2节镜头组第三章第3节蒙太奇第三章第4节镜头组接的作用第三章第5节镜头组接原则第三章第6节电视教材分镜头稿本第四章电视摄像(11学时)第四章第1节摄像机的构成第四章第2节摄像机的操作第四章第3节摄像要领第四章第4节单机外拍实验第四章第5节单机外拍实验作品点评第四章第6节摄像机位第四章第7节画面布局第四章第8节静态构图第四章第9节动态构图第四章第10节机位三角型原理1第四章第11节机位三角型原理2第五章电视摄像用光(4学时)第五章第1节照明器材第五章第2节摄像布光第五章第3节摄像采光第五章第4节摄像布光实验第六章电视编辑(5学时)第六章第1节图像编辑点选择1第六章第2节图像编辑点选择2第六章第3节电视摄像特技第六章第4节电子特技第六章第5节数字特技第七章非线性编辑实验(3学时)第七章第1节视频素材的剪接第七章第2节特技编辑第七章第3节字幕编辑第八章电视教材评价(3学时)第八章第1节电视教材评价概述第八章第2节国内优秀电视教材评价第八章第3节国外优秀电视教材评价第九章新媒体与电视(2学时)第九章第1节新媒体第九章第2节电视新媒体第十章电视教材作品创作(9学时=3周)1、电视教材作品创作要求2、电视教材作品内容创作3、电视教材作品创作点评三、各章节教学目标与任务第一章电视教材概述1、掌握电视教材的含义2、掌握电视教材的教学特点和电视特点3、掌握电视教材的四种表达形式4、掌握按照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长度分类的电视教材第二章文字稿本的编写与创作1、了解文字稿本的特点和作用2、掌握电视教材选题的原则与过程3、掌握电视教材选型的依据与程序4、掌握电视教材选材的原则与方法5、掌握电视教材结构的规律与类型6、掌握电视教材解说词的作用、特点与写作要求7、掌握电视教材文字稿本写作的要领第三章电视手法与分镜头稿本1、镜头的含义2、镜头的各种分类(表现形式、作用)3、镜头组的概念4、镜头组的作用5、区别镜头和镜头组6、掌握蒙太奇的含义7、掌握蒙太奇的依据8、掌握蒙太奇的作用9、掌握蒙太奇的形式10、掌握镜头组接的作用11、掌握镜头无技巧组接和有技巧组接的作用12、掌握镜头组接的原则13、掌握分镜头稿本的格式、要求14、掌握电视教材分镜头稿本的编写第四章电视摄像1、了解摄像机的分类2、了解摄像机的组成与原理3、掌握摄像机的构成4、了解摄像机的主要性能5、掌握摄像机的执机方式6、了解可以用来固定摄像机的设备7、掌握摄像要领8、了解在使用摄像机过程中常见的错误9、理解机位三角形的概念10、了解机位三角形的原理11、理解掌握内反拍三角形布局、外反拍三角形布局、平行三角形布局的拍摄12、理解掌握利用机位三角形原理拍摄对话场景13、理解掌握利用机位三角形原理拍摄运动场景14、摄像机拍摄方位15、摄像机拍摄高度16、摄像机拍摄距离17、掌握画面布局主体,陪体、前景,背景及空白各个成分的相互关系18、掌握对画面中的主体,陪体、前景,背景及空白安排19、掌握黄金分割构图20、掌握中心构图21、掌握线条会聚构图22、掌握色块对比构图23、掌握拍摄主体运动的动态构图24、掌握摄像机运动的动态构图25、理解机位三角形的概念26、了解机位三角形的原理27、理解掌握内反拍三角形布局、外反拍三角形布局、平行三角形布局的拍摄28、理解掌握利用机位三角形原理拍摄对话场景29、理解掌握利用机位三角形原理拍摄运动场景第五章电视摄像用光1、常用照明器材的认识2、灯光控制与光影规律3、掌握布光光型及布光基本方法4、了解布光程序5、掌握静态布光和动态布光的方法6、认识自然光7、掌握外景光线处理8、掌握利用反光板采光的方法9、掌握处理混合光的方法10、了解演播室摄像照明灯具及其作用11、掌握照明灯具的使用方法12、掌握主光、辅光、轮廓光的基本效果13、掌握演播室人像三点式布光的方法第六章电视编辑1、掌握主体运动编辑点选择的方法。

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

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

《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制作篇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师范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分两个学期进行学习。

制作篇总学时为54学时,其中理论36学时,实验18学时。

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课程是电视节目制作知识在教学媒体开发中的具体应用。

其制作篇是使学生掌握电视节目制作的基础知识,熟悉电视节目制作的工作流程、创作方法。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系统地掌握一部电视专题片的整体编制过程,提高学生影视作品创作能力,培养他们的视频媒体开发能力。

二、预备知识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学习了“影视媒体写作”、“摄影技术”等课程。

三、课程特点1、理论与实践结合。

2、艺术、文学与技术整合。

四、教材和参考书1、教材:《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李运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学生参考书:1)《电视节目制作》张印平谢毅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2)《电视摄像艺术》刘荃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3)《电视编辑思维与创作》张晓锋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五、课程学习方法分小组学习,以4人为一组,主要采用基于项目的学习方法(PBL),即一个学期围绕一两个项目开展学习,通过项目的完成,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六、课程考核方法本课程主要采用基于表现的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主要根据小组及个人的电子学档进行评价。

电子学档中包括学生的个人反思表、个人符号簿、小组活动记录表、调查表及完成作品的一系列作业和最终作品。

课程考核方法主要是采用风光专题片、人物专访、PBL学习过程的评价和理论考试成绩。

最后的总评成绩=[风光专题片(40%)+理论考试(40%)+人物专访(20%)]*90%+PBL学习过程(10%)。

第二部分课程学时分配本课程共54学时,其中理论36学时,实验18学时。

具体安排如下: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第一章影视导演艺术(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导演的历史第二节导演的素养与任务第三节导演的地位[教学要求]了解影视导演的才能与任务;了解导演的历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教学大纲
绪论教育电视概述(2学时)
一、教育电视的含义
二、教育电视的发展
三、教育电视科学的研究领域
四、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学习方法与学习要求
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电视教材概述(2学时)
第一节电视教材的性质
一、教材及其发展
二、电视教材的含义
第二节电视教材的特点
一、电视教材的教学特点
二、电视教材的电视特点
第三节电视教材的类型
一、电视教材的表达形式
二、电视教材的分类
作业:1、观摩一电视教材,分析其在教学性和电视性上的表现
2、分析讲授型、图解型电视教材的特点
第二章电视教材编制的理论基础(6学时)
第一节编制电视教材的教育学基础
一、电视教材与教育目的
二、电视教材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三、电视教材与教学原则
四、电视教材与教学方法
第二节编制电视教材的心理学基础
一、电视教材与注意
二、电视教材与感知
三、电视教材与记忆
四、电视教材与思维
第三节编制电视教材的传播学基础
一、电视教材与传播过程模式
二、电视教材与信息
三、电视教材与符号
四、电视教材与编码、译码
五、电视教材与噪声
六、电视教材与反馈
第四节编制电视教材的艺术与美学基础
一、电视教材与艺术
二、电视教材与美学
作业:1、课堂讨论:如何运用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艺术与美学来指导电视教材的
编制工作。

2、看一录像片段,分析图声效果对视听心理的影响作用
第三章电视教材编制过程与人员(2学时)
第一节电视教材编制过程
一、系统课程电视教材的编制过程
二、专题电视教材的编制过程
第二节电视教材编制机构与人员
一、电视教材制作机构与人员组成
二、电视教材编导的职责与要求
三、各制作人员职责简介
作业:请叙述电视教材编制的工作程序。

在其中,编导的职责是什么?你认为电视教材编导应具备那些素质?
第二篇编导
第四章文字稿本的编写与创作(18学时)
第一节电视教材的选题与选材
一、电视教材的选题
二、电视教材的选型与选材
第二节电视教材文字稿本概述
一、文字稿本及其作用
二、文字稿本的格式
第三节电视教材的结构
一、结构的含义与意义
二、结构的要素
三、结构的基本要求与常见的结构方法
第四节电视的画面形象
一、电视画面的特点与作用
二、画面的写作要求
第五节电视节目解说词
一、电视节目解说词的地位和作用
二、解说词的特点与写作要求
三、解说词的形式与风格
作业:1、请在你学习过的专业课程内容中,考虑一电视教材的选题,并写出选题报告
2、将你的选题,具体设计为一个电视教材的文字稿本。

第五章电视手法与分镜头稿本(22学时)第一节镜头的类别与作用
一、镜头的概念与划分
二、镜头的表现性
第二节镜头组与蒙太奇
一、镜头组与蒙太奇句子
二、蒙太奇概述
第三节镜头组接
一、镜头组接的作用
二、镜头组接的方式——技巧与无技巧组接
三、转场
四、镜头组接原则
第四节声音
一、声音的作用
二、声音的组接
三、声画关系
第五节电视教材的节奏
一、内容情节节奏与表现形式节奏
二、电视教材的节奏特点
第六节分镜头稿本
一、分镜头
二、分镜头稿本的格式与写作要求
作业:1、根据教师提供的情节内容,设计镜头或镜头组
2、分析电视节目在镜头表现上的特点
3、根据表现内容,设计一份画面说明
4、将上一章要求完成的文字稿本改写为分镜头稿本
第六章电视教材导演工作(2学时)
第一节导演的录制前期工作
一、组成摄制组和讨论分镜头稿本
二、拍摄材料的准备
三、拟定拍摄录制计划
第二节导演的现场拍摄工作
一、现场
二、导演的现场录制指挥要求
三、导演的现场指挥制度与工作方法
第三节导演的录制后期工作
一、检查素材,整理修改稿本
二、指导画面编辑与配音合成
三、编写完成稿本和教学指导书
作业:参观一电视演播现场,观察导演的工作
第三篇制作
第七章摄像用光(7学时+实验5学时)
第一节照明器材
一、电光源
二、照明灯具
三、灯架装置
四、调光设备
五、灯光控制
第二节摄像布光
一、布光的光型
二、布光程序
三、静态布光
四、动态布光
第三节摄像采光
一、自然光
二、日光的光位
三、反光板采光
四、混合光
第八章摄像与录像(8学时+实验5学时)第一节摄像机与录像机的操作技巧
一、摄像机与录像机的调整
二、摄录程序
三、摄像要领
四、摄录注意事项
第二节摄像构图
一、摄像机位
二、画面布局
三、线与色彩
四、静态构图
五、动态构图
第三节特殊摄像
一、特殊物体摄像
二、特殊环境摄像
三、特殊天气摄像
第九章特技与动画(8学时+实验5学时)第一节摄像特技
一、镜头操作特技
二、镜前加工特技
三、特殊效果镜特技
第二节电子特技
一、录像重放特技
二、模拟电视特技
三、数字视频特技
第三节动画的地位与作用
一、动画的地位与作用
二、动画的表现形式
三、动画的设计原则
第四节动画制作
一、绘制动画制作
二、技巧动画制作
三、特技动画制作
第十章编辑与配音(8学时+实验5学时)第一节编辑方式
一、编辑要求
二、编辑方式
三、编辑程序
第二节图像编辑点
一、选择图像编辑点
二、稳定图像编辑点
第三节录音技术
拾音技术
二、录音方法
三、调音与混音
第四节配音艺术
一、解说配音
二、效果声配音
三、配乐技巧
第四篇评价
第十一章评价(2学时)
第一节电视教材评价的意义与施行
一、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二、电视教材评价的施行
第二节电视教材评价的标准
一、教育性
二、科学性
三、思想性
四、艺术性
五、技术性
第三节电视教材评价的方法
一、调查统计法
二、模糊综合评判法
三、测试成绩统计法
四、S-P表分析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