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论论文电子信息技术论文

合集下载

电子信息工程论文(5篇)

电子信息工程论文(5篇)

电子信息工程论文(5篇)电子信息工程论文(5篇)电子信息工程论文范文第1篇依据高等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培育目标,围绕学校人才培育目标定位,“方案”从始至终体现“具有创新意识、高素养、应用型”的人才培育思路,体现以同学为本,以毕业生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的价值观,加强同学思想品德等通用素养和力量教育,注意培育同学的社会责任感,培育方式逐步体现精细化,差异化、共性化的特征。

我校电信专业明确了自己的的培育目标:本专业培育德、智、体、美全面进展,具有扎实的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等方面基本学问,把握分析、设计、应用电子设备及信息系统的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沟通力量和团队精神等基本素养,能在电子信息行业及各级企事业单位从事设计、应用开发以及技术管理等工作,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养应用型人才。

2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育方案修订遵循的基本原则2.1充分的调查论证(1)召开同学座谈会,征集毕业班级同学及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同学对“方案”的修订看法,了解同学自身需求。

坚持以同学的学为中心,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2)邀请用人单位参加“方案”的修订。

了解行业最新进展动态,邀请用人单位参加修订论证,充分考虑行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尤其是行业协会制定的人才质量标准。

(3)参照执行教育部的专业规范标准,确保专业完整性。

2.2德、智、体、美全面进展,处理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本着“通识教育为体,专业教育为用”的思想,通识素养类教育贯穿始终,德育工作与通识类课程考核结合,学术讲座日常化,引进并开设高质量的艺术类通识教育课程。

针对全国各地生源基础教育水平差异,对外语、数学、计算机课程进行分级教学。

专业教育逐步向产学研合作的模式靠近,专业课程开设以业界需求为主导,鼓舞与业界建立长期、稳定、互动的合作关系,鼓舞“方案”的部分课程以合作教育的形式开展,包括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进展等。

2.3大力开展其次课堂教育,“方案”反映培育同学创新意识的要求设置6学分区间,赐予参与学科竞赛、参加老师教、科研课题讨论,参与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技、军事、历史、艺术类通识课程修读,开展创业,参与职业资格认证考试、英语四、六级考试,参与计算机等级考试等同学的学分嘉奖,该模块是同学毕业必要条件之一。

人工智能议论文(2)

人工智能议论文(2)

人工智能议论文(2)人工智能议论文篇二论人工智能与自然智能的关系摘要:人工智能从其产生开始,就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已成为人类科学认识和社会实践活动不可缺少的工具,它开拓了解放人类智能的道路。

但与人类智能相比,其局限性也非常明显,只有在人类智能的配合下,它才能真正发挥预先设定的功能。

不论从人工智能与自然智能的关系以及能动与被动的关系看,还是从认识论的基本原理看,人工智能超过人类智能、甚至统治人类智能都是不可能的。

延长和增强人脑的智能,提高主体认识能力,是研究人工智能的目的。

在某些局部功能上,人工智能已经可以代替甚至超过人类智能,但从全局看,造出一个与人一样能够思维的机器来,是不可能的。

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发展的,人的智能水平处于进化之中,作为人类认识工具的人工智能也在不断发展,但人工智能与人的智能的差距始终存在,人的主体地位是改变不了的。

当我们对智能机器作哲学分析时,应当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评价,否则,对人工智能这门新学科的发展是不利的。

实际上,人工智能的重大突破,还有待智能科学、思维科学的发展。

现在距离真正的智能系统尚很远,尽管就其潜力而言,人工智能是2l世纪的科学。

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工智能是相对人类智能而言的,它是指用机械和电子装置来模拟和代替人类的某些智能,也称“机器智能”或“智能模拟”。

人工智能的发展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利用电子技术成果和仿生学方法,从大脑的结构方面模拟人脑的智能活动,即结构模拟;二是以控制论、信息论为理论基础,采取黑箱的方法,用电子计算机从功能或行为方面模拟和代替人的某些智能,即功能模拟。

人工智能作为具有高度综合性的学科范畴,包含着非常丰富深广的内容。

它是系统论、控制论、信息集约论、电子学、仿生学、心理学、语言学、机器人学、数理逻辑学、模糊数学、神经生理学等多学科横断跨界、交融结合的产物,其包罗各门学科的广泛性,可以说除哲学之外,任何一门科学都不能与之相比。

概括地说,人工智能是自然科学技术、社会科学技术和思维科学技术三大领域有机综合的产物,其诞生和发展将促使人类认识改造客观世界及主体自身升华到一个划时代的新高度。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导论论文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导论论文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导论论文中国计量学院题目: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导论论文专业:班级:姓名:学号:专业导论课程论文信息与计算科学13信算一班朱雨戈2022年4月9日一.摘要与概述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以信息领域为背景,数学与信息,管理相结合的交叉学科专业。

该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数学基础,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初步具备在信息与计算科学领域的某个方向上从事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设计开发有关软件的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体现了在扎实的数学基础之上,合理架构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的专业基础理论。

通过信息论、科学计算、运筹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教育和建立数学模型、数学实践课、专业实习各环节的训练,着重培养学生解决科学计算、软件开发和设计、信息处理与编码等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能胜任信息处理、科学与工程计算部门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信算专业的前景在几位老师的专业导论课的学习中,我了解到信息与计算科学是当今科学前沿领域,是除理论研究与实验以外的第三种科学研究手段,是我国科技发展观规划中的重要学科。

今天,虽然许多人能够完成大量计算机应用的任务而并不需要很多的数学训练,但这不等于说计算科学不需要高深的数学。

对比计算机专业人才,信算专业人才通过对实际问题数学化进而解决该问题的这种思维过程更受人们青睐。

对从事计算机具体应用的人员来说,只需要懂得怎么使用各种计算机软件资源,如编译程序、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有关的硬件接口、各种软件工具和应用软件程序包的使用就可以了,因而不可能从事较高起点的计算科学专业技术工作。

信算专业毕业生未来发展多样化,可报考研究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也可直接就业。

考研方向:计算机类:计算机系统结构、微型计算机系统、并行分布/处理与智能计算机系统、计算机软件、人工智能与智能控制、计算机图形学及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信息处理与应用、计算机设计自动化与计算机科学理论自动化控制类: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模式识别,测控,精密仪器,导航制导。

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结课论文

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结课论文

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结课论文电子信息工程 1.学科工学2.门类电气信类息3.专业名称电子信息工程4.知识和才能4.1 可以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根底理论知识,适应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广泛的工作范围;4.2 掌握电子电路的根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具备分析^p 和设计电子设备的根本才能;4.3 掌握信息获取、处理的根本理论和应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设计、集成、应用及计算机模拟信息系统的根本才能;4.4 理解信息产业的根本方针、政策和法规,理解企业管理的根本知识;4.5 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新技术的初步才能;4.6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根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才能。

5.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6.主要课程:电路理论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息理论与编码、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理论、自动控制原理、感测技术等。

主要理论性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验、计算机上机训练、课程设计、消费实习、毕业设计等。

一般要务理论教学环节不少于30周。

- 1 -7.修业年限:四年8.授予学位:工学学士9.专业简介9.1 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展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

如今,电子信息工程已经涵盖了社会的诸多方面,像交换局里怎么处理各种信息,手机是怎样传递我们的声音甚至图像的,我们周围的网络怎样传递数据,甚至信息化时代军队的信息传递中如何保密等都要涉及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技术。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根底知识的学习认识这些东西,并可以应用更先进的技术进展新产品的研究和创造9.2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集现代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于一体的专业。

本专业培养掌握现代电子技术理论、通晓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和相应工程技术应用才能,面向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和智能控制、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等电子、信息、通信领域的宽口径、高素质、德智体全面开展的具有创新才能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开发。

通信的数学基石——信息论

通信的数学基石——信息论

通信的数学基石——信息论引言1948年,美国科学家香农(C. E. Shannon)发表了题为“通信的数学理论”论文,这篇划时代学术论文的问世,宣告了信息论的诞生。

文中,香农创造性地采用概率论的方法研究通信的基本问题,把通信的基本问题归结为“一方精确或近似地重现出另一方所选择的消息”,并针对这一基本问题给予了“信息”科学定量的描述,第一次提出了信息熵的概念,进而给出由信源、编码、信道、译码、信宿等组建的通信系统数学模型。

如今,信息的概念和范畴正不断地被扩大和深化,并迅速地渗透到其他相关学科领域,信息论也从狭义信息论发展到如今的广义信息论,成为涉及面极广的信息科学。

信息论将信息的传递看作一种统计现象,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方法,给出信息压缩和信息传输两大问题的解决方法。

针对信息压缩的数学极限问题,给出了信息源编理论;针对信息传输的极限问题,则给出了信道编码理论。

《信息论基础与应用》在力求降低信息论学习对数学理论要求下,加强了信息论中基础概念的物理模型和物理意义的阐述;除此这外,该书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增加了在基础概念的理解基础上信息论对实际通信的应用指导,并给出了相关应用的MATLAB程序实现,以最大可能消除学生对信息论学习的疑惑。

全书共分7章,第1章是绪论,第2章介绍信源与信息熵,第3章介绍信道与信道容量,第4章给出信源编码理论,第5章给出信道编码理论,在此基础上,第6章、第7章分别介绍了网络信息理论和量子信息理论。

什么是信息论什么是信息论?信息论就是回答:1)信息是如何被度量?2)如何有效地被传输?3)如果接收到的信息不正确,如何保证信息的可靠性?4)需要多少内存,可实现信息的存储。

所有问题的回答聚集在一起,形成的理论,称为信息论。

总之,信息论是研究信息的度量问题,以及信息是如何有效地、可靠地、安全地从信源传输到信宿,其中信息的度量是最重要的问题,香农首次将事件的不确定性作为信息的度量从而提出了信息熵的概念。

信息论论文

信息论论文

信息科学技术概论课程报告姓名: 葛坤专业: 11级电子信息工程A班学号: 1115102016日期2013年3月1日—2013年4月26日一、研究内容信息科学信息科学是以信息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信息的运动规律和应用方法为主要研究内容,以计算机等技术为主要研究工具,以扩展人类的信息功能为主要目标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

信息科学由信息论、控制论、计算机科学、仿生学、系统工程与人工智能等学科互相渗透、互相结合而形成的。

信息科学技术主要研究信息的产生、获取、存储、传输、处理及其应用。

其中以微电子、计算机、软件、通信讯技术为主导,微电子是基础,计算机及通信设施是载体,而软件是核心,是计算机的灵魂。

信息,既是信息科学的出发点,也是它的归宿。

具体来说,信息科学的出发点是认识信息的本质和它的运动规律;它的归宿则是利用信息来达到某种具体的目的。

信息概念信息是人类对自然世界的了解的物化形式,信息的概念可以在两个层次上定义:1、本体论意义的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状态变化的方式,即事物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的状态和方式。

2、认识论意义的信息是认识主体所感知、表达的相应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包括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形式、含义和效用。

信息并非事物本身,而是表征事物之间联系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或信号。

信息的主要特征有:可量度、可识别、可转换、可存储、可处理传递、可再生、可压缩、可利用、可共享、主客体二重性等。

信息的产生、存在和流通,依赖于物质和能量,没有物质和能量就没有能动作用。

信息可以控制和支配物质与能量的流动。

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数据是未加工过的“信息”;信息通过将事实和给定的语境关联而导出;知识将某语境中的信息和在不同语境中得到的信息相关联;智慧是从完全不同的知识导出的一般性原理。

信息论概念信息论是研究信息的产生、获取、变换、传输、存贮、处理识别及利用的学科。

信息论还研究信道的容量、消息的编码与调制的问题以及噪声与滤波的理论等方面的内容。

信息技术论文范文

信息技术论文范文

信息技术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论文2000字类惊速度走工业文明步入信息代信息代临仅改变着产式式且改变着思维式习式二十世纪我毫犹豫说:信息技术改变着我信息技术社发展着深刻影响仅提高社产力发展速度且社总体结构式全位影响引发史前例革命使我视野变更加阔沟通更加便捷类进入知识经济信息化社步伐加快随着现代社发展信息、知识已经社基本资源信息产业社核产业信息素养已每公民必须具备基本素质信息技术逐步渗透社面面信息选取、析、加工、利用能力与传统听、说、读、写、算等面知识技能同重要些能力信息社新型才培养基本要求何快获取信息效析信息何利用信息形决策现代管理核商业及获信息效利用信息更企业存事信息技术改变我各面同使我教育教发翻覆变化于工作校园教师习、校园同说我亲身经历、亲自创造着信息技术引起教育模式变化信息代知识爆炸科技新月异才需求提更高要求般应用型才书架型才、工匠型才已难适应代发展习型、创造型才培养今教育工作核充利用信息技术应该说培养新型才第步信息技术普及发展能帮助我较代价获较收获用较少间精力获较教育习效获取专业知识同掌握定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具备定信息意识、信息观念能够灵应用信息处理工作习、现问题我教育重要面同信息技术发展教育产深刻影响给教育注入新机力同给教育提更高要求于转变陈旧教育思想观念促进教内容、教、教结构教模式改革加快建设教育手段管理手段现代化起决定性作用尤其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效益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创新才更具深远意义由难看:展信息化教育培养信息意识信息能力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已前高等教育应该着重加强面信息技术800字论文我是一名幸运儿,生活在高科技发展迅速的二十一世纪。

我漫步在平坦的柏油马路上,穿梭于鳞次栉比的摩天高楼之间,身边一辆辆轿车飞驰而过,令我眼花缭乱。

信息技术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我喜欢信息技术,更喜欢它走进了我家。

在众多的信息技术中,电脑显然是芸芸众生中的佼佼者,倍受人们的青睐,走进了千家万户。

数字通信中的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精选文档】

数字通信中的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精选文档】

数字通信中的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摘要:如今社会已经步入信息时代,在各种信息技术中,信息的传输及通信起着支撑作用.而对于信息的传输,数字通信已经成为重要的手段。

本论文根据当今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对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进行了概述性的介绍。

关键词:数字通信;通信系统;信源编码;信道编码Abstract:Now it is an information society。

In the al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transmission and communication of information take an important effect。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Digital communication has been an important means。

In this thesis we will present an overview of source coding and channel coding depend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today’s communica tion technologies.Key Words:digital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source coding; channel coding1.前言通常所谓的“编码”包括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

编码是数字通信的必要手段。

使用数字信号进行传输有许多优点, 如不易受噪声干扰,容易进行各种复杂处理,便于存贮,易集成化等。

编码的目的就是为了优化通信系统.一般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主要是有效性和可靠性.所谓优化,就是使这些指标达到最佳。

除了经济性外,这些指标正是信息论研究的对象.按照不同的编码目的,编码可主要分为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

在本文中对此做一个简单的介绍.2.数字通信系统通信的任务是由一整套技术设备和传输媒介所构成的总体—-通信系统来完成的.电子通信根据信道上传输信号的种类可分为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最简单的数字通信系统模型由信源、信道和信宿三个基本部分组成.实际的数字通信系统模型要比简单的数字通信系统模型复杂得多。

《信息安全技术》课程论文-广东海洋大学

《信息安全技术》课程论文-广东海洋大学

《信息安全技术》课程论文课程信息安全技术学生姓名学号所在学院信息学院所在班级任课教师提交时间年月日《信息安全技术》课程论文1、信息安全的重要意义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网络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

信息网络涉及到国家的政府、军事、文教等诸多领域,存储、传输和处理的许多信息是政府宏观调控决策、商业经济信息、银行资金转账、股票证券、能源资源数据、科研数据等重要的信息。

其中有很多是敏感信息,甚至是国家机密,所以难免会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人为攻击(例如信息泄漏、信息窃取、数据篡改、数据删添、计算机病毒等)。

通常利用计算机犯罪很难留下犯罪证据,这也大大刺激了计算机高技术犯罪案件的发生。

计算机犯罪率的迅速增加,使各国的计算机系统特别是网络系统面临着很大的威胁,并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

网络信息安全是一个关系国家安全和主权、社会稳定、民族文化继承和发扬的重要问题。

其重要性,正随着全球信息化步伐的加快越来越重要。

网络信息安全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密码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数学、数论、信息论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学科。

它主要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因特网已遍及世界180多个国家,为亿万用户提供了多样化的网络与信息服务。

在因特网上,除了原来的电子邮件、新闻论坛等文本信息的交流与传播之外,网络电话、网络传真、静态及视频等通信技术都在不断地发展与完善。

在信息化社会中,网络信息系统将在政治、军事、金融、商业、交通、电信、文教等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社会对网络信息系统的依赖也日益增强。

各种各样完备的网络信息系统,使得秘密信息和财富高度集中于计算机中。

另一方面,这些网络信息系统都依靠计算机网络接收和处理信息,实现相互间的联系和对目标的管理、控制。

以网络方式获得信息和交流信息已成为现代信息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

《信息论》(电子科大)第1章 概论

《信息论》(电子科大)第1章 概论
电子科技大学
信息论导论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陈伟建
电子科技大学
第1章 概论
什么是信息(information)? 什么是信息(information)? 什么是信息论(information 什么是信息论(information theory, informatics)? informatics)? 什么是信息科学(information science)? 什么是信息科学(information science)?
三,信息科学及其研究内容
电子科技大学
1,信息科学的概念 一般认为,信息科学是研究信息的度量, 一般认为,信息科学是研究信息的度量, 获取,传递,存储, 获取,传递,存储,处理和施用的技术 科学. 科学. 进一步, 进一步,可以从信息科学的研究对象和 研究内容两个方面来理解信息科学的概 念.
①信息科学以信息为研究对象 维纳曾指出:信息既不是物质, 维纳曾指出: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 能量,信息就是信息. 能量,信息就是信息. 维纳揭示了信息具有与物质 了信息具有与物质, 维纳揭示了信息具有与物质,能量不同 的属性. 的属性. 辞海》对信息的解释中也明确提出: 《辞海》对信息的解释中也明确提出: 信息, 信息,物质和能量被称为系统的三大要 素.
从通信的实质意义来讲,如果信宿收到 从通信的实质意义来讲, 的消息是已知的, 的消息是已知的,则等于没有收到任何 消息. 消息. 因此, 因此,人们更感兴趣的是消息中所包含 的未知成分,用概率论的术语来讲, 的未知成分,用概率论的术语来讲,就 是具有不确定性的成分, 是具有不确定性的成分,香农将该成分 称为信息,并进行了数量描述. 称为信息,并进行了数量描述. 三者的关系:通信系统传输的是信号, 三者的关系:通信系统传输的是信号, 信号承载着消息, 信号承载着消息,消息中的不确定成分 是信息. 是信息.

信息论论文——精选推荐

信息论论文——精选推荐

信息论及其应用摘要信息论是在人们长期的通信工程实践中,由通信技术和概率论、随机过程和数理统计相结合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数学学科,能够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方法来研究信息、信息熵、通信系统、数据传输、密码学、数据压缩等问题。

本文主要介绍信息论的一些基本知识以及它在数据压缩、密码学、统计及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关键字:信息论三大定律应用一信息论的产生及发展信息论是20世纪40年代由当代伟大的数学家、美国贝尔实验室杰出的科学家香农提出的,他在1948年发表了著名的论文《通信的数学理论》,为信息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信息论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信息论即香农早期的研究成果,它以编码理论为中心,主要研究信息系统模型、信息的度量、信息容量、编码理论及噪声理论等。

广义信息论又称信息科学,是以信息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信息及其运动规律为主要研究内容,以信息科学方法论为主要研究方法,以扩展人的信息器官的功能为主要研究目标的一门新兴的横向科学。

它把各种事物都看作是一个信息流动的系统,通过对信息流程的分析和处理,达到对事物复杂运动规律认识的一种科学方法。

它的特点是撇开对象的具体运动形态,把它作为一个信息流通过程加以分析。

信息论与编码研究的是整个通信的最基本的问题,可以说信息论是我们专业的大纲,从香农1948年发表《通信中的数学原理》到现在60余年的时间,信息论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指导意义。

信息论中最著名的是香农的四大定理(国内一般称三大定理),第一定理信源编码定理,是解决通信中信源的压缩问题,也是后来图像和视频压缩的基本定理;第二定理信道编码定理,是解决通信中数据能够在特定信道中传输的最大值的问题,即最大数据速率小于信道容量,容量问题是通信中研究最活跃的问题之一;第三定理有损信源编码定理解决了在允许一定失真的情况下的信源编码问题,比如jpeg图像编码,mp3音频编码,都是有损的编码,其都是在香农第三定理的界之下得出的;第四定理信源信道分离定理,解决了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能够分开来解决的问题,所以现在做信源编码的可以是一部分人,做信道编码的可以是另一部分人。

计算机前沿技术论文

计算机前沿技术论文

计算机前沿技术论文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是当代发展最快、对人类生活影响最大的学科。

计算机已成为21世纪的象征之一,其应用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被称为“计算机文化”和“计算思维”。

计算机科学围绕信息、知识、智能等主题迅速发展。

本文将详细介绍计算机科学前沿热点问题,并提出未来的发展趋势。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其已成为我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短短60年里,计算机科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观念上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将人类社会带入了信息时代,加速了社会的发展。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将越来越多地影响人类社会的进步。

近年来,计算机科学中前沿的问题主要围绕信息、知识、智能三大研究领域展开讨论。

知识与信息不同,它是人们对信息经过大脑的加工与处理后形成的规律、规则、方法及认识。

智能是指大脑从历史信息、知识的基础之上形成的对现有信息、知识的推理、演绎、判断的方法。

根据研究分析表明,在三大研究领域中,主要有以下前沿热点研究:信息方面主要研究信息处理、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生物信息学;知识方面主要研究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智能方面主要研究人工神经网络、机器证明、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遗传算法、代数逻辑学等。

信息处理技术是当今计算机科学发展的重点,目前计算机处理的信息可分为符号和数据,因此一切要由计算机处理的对象首先是符号化和数字化。

信息科学正在形成和迅速发展,主要研究课题集中在信息源理论和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输、存储、检索、转化和处理、信号的测量、分析、处理及显示以及模式信息处理等方面。

其中模式信息处理研究对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的处理、分类和识别,研制机器图像和语音识别系统等。

知识科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动力,知识经济是推动其他经济发展的原动力,知识产权关系国家命运。

在计算机科学中,知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计算机科学与数学、逻辑学、语言学、认知科学、心理学、哲学等学科密切相关。

目前,知识科学的研究领域主要表现在知识模型研究、常识性知识研究、非规范知识研究、知识获取理论和技术、知识科学和软件科学、基于知识的计算机艺术等方面。

精选计算机应用技术毕业论文3篇(最新)

精选计算机应用技术毕业论文3篇(最新)

[关键词]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日益提升,计算机应用技术得到的迅猛发展,在各个行业中均已广泛应用。

计算机应用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许多便利,需要提升具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安全保护意识。

计算机应用技术水平的提升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

文章首先介绍了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概况,分别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用途和发展现状进行讨论,再次讨论了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从而详细的论述了我国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情况。

[摘要]计算机应用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当今社会,计算机应用涉及到了数据处理、家庭和办公自动化、远程信息控制和信息系统构建等多中领域,分别需要不同的技术支撑和技术应用范围。

而如何有效的掌握知识,促进能力,拓展创新,是推广和使用信息技术的必由之路。

从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看,也是知识和技术应用不断推陈出新和过程,随着多媒体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技术的出现使用,计算机的功能更大的被发掘出来,甚至在某些方面取代了人工,成为重要的角色。

一、全面掌握应用知识,提高应用技术能力所有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是以掌握相关的知识为前提的,这种知识可以使理论的,也可以是操作的,可以集中学习,也可以边学边做。

在当前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关乎到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有很多,像计算机教学、平面设计、软件开发与应用、信息工程师和系统管理等,除了要求掌握基本通用的知识外,专业方面的知识也甚为关键。

每个计算机工作的技术应用人员,需全面系统的掌握计算机知识应用的理论体系,以完整夯实的基础带动应用能力的发展,遵照社会需求,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复巩固基本的应用知识,反复操练应用技能,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运用,在实际工作中,会面临到很多新的情况,这就需要能融会贯通,随机应变,通过知识的变式和创新,能力的在发展去解决工作中的问题,计算机知识和能力的变通性和替代性很强,没有单一的要求,需要计算机应用操作人员触类旁通。

二、以重点为核心,以多元化发展为方向计算机的应用技术的分工日渐细密,而且各个工种是相互配合和合作的形势展开,每个人只需重点掌握一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就可大有作为,成为自己的关键,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情况当确立重点,在不同的工作领域确定不同的自我应用技术。

量子计算机的发展论文2800字_量子计算机的发展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量子计算机的发展论文2800字_量子计算机的发展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量子计算机的发展论文2800字_量子计算机的发展毕业论文范文模板量子计算机的发展论文2800字(一):量子计算机的发展及应用前景论文【摘要】作为量子科学的重要应用之一,量子计算近年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量子计算机的实用化方面,研究人员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

首先阐释了量子计算机的基本原理,相对于传统计算机的优势;然后综述了量子计算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众多研究机构和企业聚焦于量子计算领域的热点;继而介绍了量子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和应用前景,如云计算和生物医学领域等;最后对量子计算和量子计算机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量子计算机;量子计算;量子纠缠;叠加态1.引言毋庸置疑,计算机已凭先进的计算能力占领了21世纪科技的制高点,通讯手段与信息传递媒介也都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而这便依赖于高度发达的数学与逻辑运算,集中体现在计算机的运算能力上。

对高效的追求,使人们在提升计算机水平上投入大量精力,这也使量子计算机脱离设计图纸逐步走向现实。

量子计算机所体现出的优势吸引了诸多科研学者与电子工程技术人员,也为物理学,生物科学,材料科学等大量学科注入新鲜血液[1]。

量子计算结合了量子力学与信息科学的先进技术,在不远的未来,量子计算将利用量子力学为电脑运算注入新的活力,大幅提速,现存问题将迎刃而解。

随着量子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在大数据交叉分析,实验的模拟,复杂数字因数分解,密码破译等方面,量子计算机已用事实证明其作用无可替代。

2.基本原理与优势2.1基本原理量子计算机是一种基于量子理论而工作的计算机。

追根溯源,是对可逆机的不断探索促进了量子计算机的发展。

量子计算机装置遵循量子计算的基本理论,处理和计算的是量子信息,运行的是量子算法。

1981年,美国阿拉贡国家实验室的PaulBenioff最早提出了量子计算的基本理论[2]。

(1)量子比特经典计算机信息的基本单元是比特,比特是一种有两个状态的物理系统,用0与1表示。

在量子计算机中,基本信息单位是量子比特(qubit),用两个量子态│0>和│1>代替经典比特状态0和1。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基于压缩感知的SAR成像算法研究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基于压缩感知的SAR成像算法研究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基于压缩感知的SAR成像算法研究学院:信息与电子学院专业:信息工程班级姓名指导教师:摘要压缩感知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颖的理论,该理论指出如果信号在某个变换域是稀疏的或可压缩的,就可以利用一个与变换基不相关的观测矩阵将变换所得的高维信号投影到一个低维空间上,根据这些少量的观测值,通过求解凸优化问题实现信号的精确重构。

合成孔径雷达(SAR)是一种高分辨的成像雷达,它不受气候和昼夜影响,能够全天候、全天时、远距离的进行成像,具有大范围观测、可变视角以及良好的穿透能力等特点,在军用和民用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随着对雷达图像分辨率的需求不断提高,以香农采样定理为基础的信号处理框架对采样速度和数据处理速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给数据存储和传输系统带来了沉重负担。

压缩感知理论能够降低数据量,因此对于稀疏场景的SAR成像,可将其与压缩感知相结合,有效的减缓了数据量大所导致的存储压力大的问题。

本文介绍了压缩感知的概念与原理以及脉冲压缩的基本原理,研究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的基本原理,并将其压缩感知相结合。

最后进行了仿真实验,实现了基于脉冲压缩的SAR成像和基于压缩感知的SAR成像。

关键词:压缩感知;合成孔径雷达成像;脉冲压缩AbstractCompressed Sensing (CS) is a novel theory in recent years. The theory suggests that if the signal is sparse or compressible in a transform domain, we can use an observation matrix which is not related with transformation basis to project the high-dimensional transformed signal to a low dimensional space. According to these few observations, the signal can be accurate reconstructed by solving a con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is a sort of high resolution imaging radar.Using SAR we call obtain radar images independent of all time,all weather, and long distance conditions,it provide multi-bands,huge-range observation and high resolution image.So it has a wide application in the fields of military and civilian.With the increasing demand in radar image resolution, signal processing framework based on the Shannon sampling theorem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demanding the sampling speed and data processing speed, thereby bringing great difficulties to storage, transmission. CS theory can reduce the amount of data, so for sparse scene, we can combine it with SAR imaging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storing pressure caused by the amount of data.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concept of CS and pulse compression, studie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SAR imaging and combines it with CS theory. Finally, the simulation experiment is conduct to realize the SAR imaging based on pulse compression and CS theory.Keywords:Compressive Sensing;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maging;Pulse Compression目录第1章引言 (1)1.1应用背景 (1)1.1.1压缩感知简介 (1)1.1.2雷达发展简介 (2)1.2本文安排 (6)第2章压缩感知理论基本原理 (7)2.1压缩感知的基本知识 (7)2.2压缩感知的主要原理内容 (8)2.2.1信号的稀疏表示 (9)2.2.2测量矩阵的设计 (10)2.2.3信号的重构算法 (10)2.3压缩感知的主要应用 (11)第3章脉冲压缩基本原理 (14)3.1雷达工作原理 (14)3.2线性调频脉冲信号的特性 (17)3.3线性调频脉冲信号的脉冲压缩 (19)第4章合成孔径雷达成像 (24)4.1合成孔径雷达(SAR)简介.............................错误!未定义书签。

计算机信息论文:信息论与编码本科教学改革实践

计算机信息论文:信息论与编码本科教学改革实践

计算机信息论文:信息论与编码本科教学改革实践摘要:本文在分析信息论与编码课程本科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实践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教学实践结果表明,通过教改,提高了教学质量,实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能够掌握必要的信息理论、编码技术的基础知识,更有利于指导今后的工作和继续学习。

关键词:信息论与编码;本科教学;教学改革1课程的重要性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无时无刻都离不开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再生、控制和利用。

尤其是在21世纪这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信息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学习和掌握信息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也变得尤为重要[1-2]。

在这种形势下,各高校都先后将信息论与编码列为电子信息、通信类本科生和研究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甚至,在一些高校的物理学、光学以及生物学等专业的研究生培养中也增设或选修有关信息论的课程。

因此,信息论与编码课程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这些相关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同时也将影响相关专业自身的建设。

2本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尽管信息论与编码课程在电子信息、通信等专业有着及其重要的地位,但是它的课程建设却相对落后,教学效果不理想。

纵观信息论与编码课程的教学工作,结合以往的教学实践,发现该课程在本科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学生未能正视课程的重要性。

很多本科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信息论与编码课程与其他的专业课程进行横向比较,发现该课有相对的独立性,与其他所学的专业课联系不大;有些学生认为这门课对今后大四毕业找工作未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也有学生认为该课程纯粹是理论研究,是搞科研的人学习的内容,觉得没必要学习这么深奥的理论知识。

长此以往,学生头脑中就形成了“信息论”是“无用论”的概念,教学效果也就自然不会理想。

2) 教学内容抽象,重点不突出。

信息论是一门应用概率论、随机过程和数理统计等方法来研究信息的存储、传输、处理、控制和利用等一般规律的学科[3-4],需要用到大量的数学知识,尤其是运用概率论与随机过程的知识较多,而这些数学类基础知识本身就比较复杂、抽象,再加上有些课程并未在本科教学中开设,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显得非常抽象、枯燥,接受起来比较困难。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导论论文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导论论文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导论论文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导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简称ICS)是一门研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工程等相关领域的学科。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ICS专业的核心内容及其发展前景。

一、ICS专业的核心内容ICS专业的核心内容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工程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ICS专业的基础学科,主要研究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设计、开发和应用。

学生需要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知识,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2. 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科学与技术是ICS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

学生需要学习数字信号处理、信息论、编码与解码、数据挖掘与分析等内容,掌握信息处理与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通信工程通信工程是ICS专业的重要分支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传输与通信。

学生需要学习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无线通信、光纤通信等知识,掌握通信系统的设计和调试技术。

4. 电子工程电子工程是ICS专业的关键学科之一,主要研究电子设备与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学生需要学习电路与电子元器件、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内容,掌握电子产品设计和测试的基本能力。

二、ICS专业的发展前景ICS专业在信息时代发展迅猛,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良好的就业前景。

以下几个方面展示了ICS专业的发展前景。

1. 信息技术广泛应用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在各个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ICS专业的学生具备计算机编程、数据处理、网络管理等技能,可以在IT、电子商务、金融、医疗等行业找到就业机会。

2.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作为ICS专业的重要研究方向,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学生在学习ICS专业的过程中,掌握了人工智能领域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能够参与到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中。

人工智能论文3000字

人工智能论文3000字

人工智能论文3000字一、人工智能的定义解读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也称机器智能。

“人工智能”一词最初是在1956年的Dartmouth学会上提出的。

它是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信息论、神经生理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多种学科互相渗透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从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角度出发,人工智能是研究如何制造智能机器或智能系统来模拟人类智能活动的能力,以延伸人们智能的科学。

二、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事物的发展都是曲折的,人工智能的发展也是如此。

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人工智能的兴起和冷落。

人工智能概念在1956年首次提出后,相继出现了一批显著的成果,如机器定理证明、跳棋程序、通用问题s求解程序、LISP表处理语言等。

但是由于消解法推理能力有限以及机器翻译等的失败,使人工智能走入了低谷。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重视问题求解的方法,而忽视了知识的重要性。

第二阶段:60年代末到70年代,专家系统出现,使人工智能研究出现新高潮。

DENDRAL化学质谱分析系统、MYCIN疾病诊断和治疗系统、PROSPECTIOR探矿系统、Hearsay-II语音理解系统等专家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将人工智能引向了实用化。

并且,1969年成立了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议(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s onArtificial Intelligence即IJCAI)。

第三阶段:80年代,随着第五代计算机的研制,人工智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日本在1982年开始了“第五代计算机研制计划”,即“知识信息处理计算机系统KIPS”,其目的是使逻辑推理达到数值运算那么快。

虽然此计划最终失败,但它的开展形成了一股研究人工智能的热潮。

第四阶段:80年代末,神经网络飞速发展,。

1987年,美国召开第一次神经网络国际会议,宣告了这一新学科的诞生。

计算机信息数据隐藏论文

计算机信息数据隐藏论文

计算机信息数据隐藏论文计算机信息数据隐藏论文计算机信息数据隐藏论文【1】【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信息隐藏技术是一门将秘密信息隐藏在非秘密信息(例如:音频、视频、静止图像以及文本)当中,从而不引起人们对信息隐藏载体的感知的改变。

现在信息隐藏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多媒体信息的版权保护及信息安全等领域。

【关键词】信息隐藏;不可检测性;数字水印1.信息隐藏简介1.1基本概念信息隐藏是一门具有渊源历史背景的新兴学科,涉及感知学、信息论及密码学等多个领域。

它是利用人类感觉器官对数字信号的感觉冗余,将信息隐藏在普通信息中,隐藏后信息的外部表现的只是普通信息的外部特征,不改变普通信息的本质特征和使用价值。

1.2发展历史信息隐藏的发展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匿形术(Steganography)”的使用。

“匿形术”一词来源于古希腊文中“隐藏的”和“图形”两个词语的组合。

虽然“匿形术”与“密码术(Cryptography)”都是致力于信息的保密技术,但是,两者的设计思想却完全不同。

“密码术”主要通过设计加密技术,使保密信息不可读,但是对于非授权者来讲,虽然他无法获知保密信息的具体内容,却能意识到保密信息的存在。

2.信息隐藏要求信息隐藏的目的不在于限制正常的资料存取,而在于保证隐藏数据不被侵犯和发现。

因此,信息隐藏技术必须使机密信息对正常的数据操作具有免疫能力。

成功的信息隐藏通常需要满足以下技术要求:(1)透明性(Invisibility)或不可感知性(Imperceptibility):指载体在隐藏信息前后没有明显的差别,除非使用特殊手段,否则无法感知机密信息的存在。

(2)鲁棒性(Robustness):指隐藏对象抗拒常用的信号处理操作而带来的信息破坏能力。

(3)安全性(Security):指隐藏算法具有较强的抗恶意攻击能力,即它必须能够承受一定程度的人为攻击,而使嵌入对象不被破坏。

(4)不可检测性(Undetectability):指隐藏对象与载体对象需要有一致的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践实验教学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第28期 总第179期传统实验教学一直被人们认为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和补充,是从属于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并不令人满意。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是一门融计算机科学、电子科学、通信技术、传感技术、测试技术于一体的交叉学科,是一个理论与实践联系很紧密的专业。

因此,实验教学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构建合理的实验教学体系,不仅让学生受到系统的实验技能训练,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科学实践问题的能力,特别是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相适应的综合能力。

[1]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课程建设的全面展开,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实验教学改革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1.对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把实验教学看成理论教学的附属品,表现为重理论、重知识,轻实践、轻工程。

实验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学生被动地按教师的演示方法或实验教材规定的步骤进行实验结果的验证。

不考虑专业培养的发展需要,忽略培养对象的个人兴趣,致使学生很大程度上处于被动学习的状况,扼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缺乏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2.实验教学内容单调现在各课程的实验设备大多数为组合实验箱,这种实验箱对学生的开放程度都比较低,一般只能做一些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应用性、设计性、研究性实验相对较少,学生只是记录实验数据。

这种通过实验箱完成的以验证型实验为主的实验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实验室管理模式单一由于各门课程的实验内容封闭,每个实验室对应一门课程,学生学完相应课程后基本上不再进入该实验室。

实验室开放程度不高,不利于实验设备充分利用。

4.实验考核手段呆板传统实验教学中实验成绩的评价是完全由教师按实验预习、实验操作步骤的完成情况、实验结果、实验报告完成情况来考核,导致学生处于不假思索的被动实验状态,甚至学生之间相互抄袭,没有留给学生发挥创造思维的空间,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

目前,全国各高等院校正在开展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这场改革的核心是实施素质教育,其特点之一就是注重能力培养。

所以,这场改革极大地触动了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的实验教学领域。

[2]事实上,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教学理论的出现以及教学改革的深入对实验课程冲击极大。

实验教学应成为学习的重要环节,并通过实验教学改革,让学生通过实验具备自我学习和自我知识结构更新的本领。

二、实验教学改革实验教学改革的主要研究内容是针对实验课程独立性的设置、实验教学方法、实验内容的重构、实验室建设等方面进行改善。

近年来,我们从社会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培养要求出发,突出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构建与理论课教学体系相对独立的、开放式的实验课程体系。

1.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实验主动性和积极性实践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学内容的改革,应该把教学内容的优化放在改革的首要位置。

教学内容的确立,除应符合课程体系的要求外,还要与学科专业教学体系相吻合、相配套,要有层次,避免重复。

从实验教学入手,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创新”的宗旨,编写既符合实验教学规范又结合实验室现有仪器设备实际的实验指导书。

按理论教学开设的先后顺序安排实验内容,在保证基础性实验的同时,增加应用性、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

[3]对于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由学生自己进行资料查询、收集、整理,仪器设备的准备,学生可以选择新器件来完成自己的设计,真正培养学生的动脑与动手能力、独立工作和科研能力。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引入计算机辅助分析、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魏安静 凤 权摘要:本文针对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和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改革实验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实验室建设、培养创造性思维等几个方面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有效的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改革创新作者简介:魏安静(1977-),女,安徽舒城人,安徽工程大学安徽省电气传动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实验师,工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实验教学改革与研究;凤权(1975-),男,安徽舒城人,安徽工程大学安徽省电气传动与控制重点实验室,讲师,工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新专业建设与研究。

(安徽 芜湖 241000)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工程科技学院(现安徽工程大学)教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08YJY18)、安徽工程科技学院(现安徽工程大学)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08YQ024zd)的研究成果。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7-0079.2010.28.055实践实验教学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第28期 总第179期设计手段,使学生贴近现代工程技术实际,以适应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的需要。

针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特点,提倡方案的多样性,给学生充分的创新机会。

指导教师变指导为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实验内容及时更新,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内容的安排仔细斟酌,认真考虑。

针对不同对象,实验内容的深浅有不同的侧重和取舍。

实验不能形式单调,内容贫乏,处于应付状态,这样会挫伤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以科研为引领,实施启发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能根据不同的学生给予相应的指导。

使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提出问题让学生与教师一起进行讨论、研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手段上,注意融合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手段各自的优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单位学时的教学容量。

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主要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都配套相关的课程设计或综合实验。

[4]改革实验内容与方式,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

同时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实行个性化教育和创新教育。

实验室对学生开放,使学生有好的想法就能到实验室来验证,想进行某些方面的研究便可到实验室来做实验。

将科研工作和实验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科研工作的内容、手段和目的融合进实验教学,并鼓励学生参与一定的科研工作,使学生能够接触到学科发展的前沿。

3.整合资源,优化方向,建设开放式实验室良好的实验条件是开展实验教学的基本保证,也是影响实验教学发展的重要因素。

首先,本着整合资源、优化利用的原则,对专业基础实验室和综合实验室采取与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专业协同建设的方案:对于“信号与系统”、“高频电子线路”、“通信原理”等课程加大建设力度,保证实验的每个学生人手一台实验设备。

其次,加强热门研究方向实验室的建设,如重点加强DSP、FPGA、CPLD、SOPC实验、数字图像处理与传输系统、信息理论与编码系统、数字电视原理、嵌入式系统、单片机开发技术实验室的建设。

鉴于学生的就业压力,加强了应用能力的培养,而上述实验的开设,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了就业竞争力。

再次,在建设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基础实验室与专业实验室时,教学与科研并重,统筹考虑教学设备与科研设备,这样可用实验室建设资金同时推动学校在教学和科研两方面的发展。

最后,改进管理模式,建设开放式实验室。

为能让学生自由支配实验时间,灵活掌握自己的实验进程,我们采取开放式实验教学方法。

[5]实验项目采用单个实验项目+设计实验项目+综合实验项目的方式,为便于学生答疑,每个实验室都有专职教师负责。

为了避免实验室出现瓶颈现象,实验时间采取预约方式,提前一周上报每个实验室的实验周计划。

三、 改革的效果建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课程的全新教学模式和课程内容体系,使实验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各学科的课程设计与综合的毕业设计、集体的实践学习与个人的实践体验、专业实验与社会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它们整合成为一个统一的、科学的实践体系。

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制作实验教学课件并使其网络化,使学生随时随地都能查阅实验的相关内容,不必固定在一个实验室里。

在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教学上,引入计算机仿真技术,提高设计效率。

实验室实现开放式管理,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索式的教学方法,使开放教学达到应取得的良好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

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实验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到工厂进行生产实习,参加全国电子设计大赛、仿真大赛等,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四、结语以上是笔者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中所进行的一些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

然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教学改革只是手段,其根本目的是培养综合性、创新性的技术人才。

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创新人才,使高校学生能更好地面向社会是值得我们关心和深入探讨的课题。

参考文献:[1]马廷奇.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定位与教学改革方略[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3):89-94.[2]顾凌明,骆雅琴,游春豹.电工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9,26(3):134-135.[3]宛明高,张慧敏,王长春.本科电子信息与科学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研究[J].科技信息,2009,(5):24-25.[4]罗正祥.理论基础与工程实践并重,培养创新型人才[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2):1-4.[5]魏安静.工科院校实施研究性实验教学的探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6):123-125.(责任编辑:苏宇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