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病虫害防治用22页PPT
黄瓜病虫害防治技术
![黄瓜病虫害防治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63af1e6ee06eff9aff807c8.png)
黄瓜病虫害防治技术黄瓜田常发生的病害主要有黄瓜霜霉病、黄瓜枯萎病、黄瓜炭疽病、黄瓜灰霉病、黄瓜黑星病、黄瓜菌核病、黄瓜白粉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八大病害;虫害形成危害的主要有瓜蚜和美洲斑潜蝇,就上述黄瓜病虫害的识别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做以简述,供防治时参考。
一)黄瓜霜霉病黄瓜霜霉病又称“跑马干”、“黑毛”,各地黄瓜产区均有发生,其中尤以保护地黄瓜危害为重,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达30-40%。
此病主要危害叶片,偶尔也危害茎、卷须和花梗。
叶上病斑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黄绿色,后为淡褐色,病斑连合成片,全叶卷缩干枯,潮湿条件下病斑背面长出灰黑色霉层。
该病由黄瓜霜霉病菌侵染致病。
黄瓜霜霉病菌为专性寄生菌,离开黄瓜植株不能长期存活。
省为北方寒冷地区,可在冬季温室生产的黄瓜植株上越冬。
冬季没有黄瓜生产的地区,最初菌源来自于邻近早发病的地区。
孢子囊借风、雨传播,高湿是发病的有利条件,从中心病株形成到扩展全田,只需10-15天,形成暴发流行,故有“跑马干”之名,形容其叶片发病和枯死速度之快。
防治方法:1.选种抗病品种:选用适合当地栽培条件的抗病品种。
2.生态防治:对保护地黄瓜,利用黄瓜霜霉病发病要求的湿度和温度条件,通过通风换气,进行人为调节加以控制,使环境条件不利于病害发生,而有利于黄瓜生长。
3.高温闷棚:保护地黄瓜普遍发病后可采用此法。
选择晴天上午关闭棚室,升温到45℃持续2小时,可控制病害蔓延。
注意在闷棚前一天必须浇透水,温度计必须挂在黄瓜“龙头”即生长点相同高度的位置,摘掉近地面20厘米的重病叶,闷棚结束后应缓慢降温到正常的温度。
闷棚的温度不可随意提高,严格按以上要求操作,防止高温灾害。
4.药剂防治:保护地应采用烟剂,在发病初期,每公顷45%百菌清烟剂3.0-3.75千克熏烟,隔9~10天防治1次,连防4-5次。
露地黄瓜用72%霜脲·锰锌(克露)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722克/升霜霉威盐酸盐(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或68%精甲霜·锰锌(金雷)水分散粒剂800倍液;或64%噁霜·锰锌(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9%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隔7-10天喷一次,连喷3-5次。
《黄瓜病害综合治理》课件
![《黄瓜病害综合治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4cf2fbf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79.png)
06 黄 瓜 病 害 防 治 实 践 案 例 分 析
Part One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Part Two
黄瓜病害概述
常见病害种类
黄瓜霜霉病 黄瓜白粉病 黄瓜炭疽病
黄瓜枯萎病 黄瓜疫病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病害对黄瓜生长的影响
影响黄瓜的生长速 度
降低黄瓜的产量和 质量
增加黄瓜的种植成 本
影响黄瓜的市场竞 争力
识别方法:观察叶片、茎部和 果实的症状,结合田间实际情 况进行识别
白粉病的症状与识别
症状:叶片上 出现白色粉状 物,严重时叶 片卷曲、枯萎
识别:观察叶 片上是否有白 色粉状物,如 果有,可能是
白粉病
防治方法:及 时清除病叶, 喷洒农药进行
防治
注意事项:防 治过程中要注 意防止农药污 染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
识别:病斑中央凹 陷,呈灰白色,边 缘有黄色晕圈,病 斑上有黑色小点
发病条件:高温高 湿,通风不良,土 壤湿度大
防治方法:选用抗 病品种,加强田间 管理,及时清除病 残体,合理施肥, 适时喷药防治
Part Four
黄瓜病害发生规律 及影响因素
气候条件对病害发生的影响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黄瓜的生长和病害的发生 湿度:湿度过大容易导致病害的发生,如霜霉病、灰霉病等 光照:光照不足会影响黄瓜的光合作用,降低其抗病能力 降雨:降雨过多会导致土壤湿度过大,从而引发病害的发生
物理防治措施
合理密植:保 持适当的种植 密度,避免植 株过密,减少
病害发生
通风透光:保 持良好的通风 和光照条件, 降低病害发生
几率
土壤消毒:使 用化学药剂或 高温处理等方 式对土壤进行 消毒,减少病
害发生
黄瓜从苗期到结果期主要病虫害及防治-PPT课件
![黄瓜从苗期到结果期主要病虫害及防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9dd36a60c22590103029d46.png)
唑1500倍液,或32.5%密菌酯.苯甲醚甲环唑(阿米
妙收)悬浮剂1500倍液或5%醚菌酯水分散粒剂
1000倍液喷雾.发生细菌性病害可用农用链霉素、新
植霉素、铜制剂、噻霉铜等药剂交替喷施。
8
温室大棚黄瓜从苗期到结果期主要 病虫害简易处方
9
移栽前1-2天
68%的甲霜灵锰锌50克, 2.5%咯菌腈悬浮剂 40毫升, 25%的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0克,加 水50千克配成药液灌根,没株幼苗灌药20毫 升。叶片上喷75%百菌清(达科宁)可湿性 粉剂600倍液。
11
间隔12天后, 喷68%的甲霜灵锰锌(金雷) 水分散剂600倍液加72%农用链霉素3000 倍液。
间隔7天后, 喷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 600倍液加10%苯醚甲环唑1500倍液。
12
结瓜期
在整个结瓜期用2.5%咯菌腈悬浮剂200300倍液蘸花或喷花预防灰霉病和菌核 病。
13
14
10
移栽后
移栽后大约10天喷施一次药剂;间隔7天左右 再喷一次,药剂为75%百菌清500倍液,或 80%代森锰锌500倍液.
间隔7天后,喷施25%密菌酯(阿米西达)悬 浮剂1500倍液。
间隔12天后, 喷25%双炔酰菌胺2000倍液加 72%农用链霉素3000倍液。
间隔7-10天后,喷施25%密菌酯(阿米西达) 悬浮剂1500倍液。
2
出苗以后
当长出一片真叶时就要开始喷药预防病虫害。 预防病害:可以用75%百菌清(达科宁)可湿性粉
剂6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或56%百菌清—密菌酯悬浮剂1000倍液定期喷雾, 大概每间隔十天喷施一次。
防治虫害:要看到虫子再喷药。一般苗期做可能发 生的虫害有白粉虱、蚜虫等,预防可用25%的噻虫 嗪(阿克泰)水分散粒剂2500倍液喷淋幼苗,每平 方米苗床面积大概喷洒300毫升药液,有效期可达 20天左右。还有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1500 倍液,或25%的噻虫嗪1000-1500倍液。
黄瓜病害图片课件
![黄瓜病害图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5d591f6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12.png)
白粉病的防治案例
总结词
白粉病主要危害黄瓜叶片,可通过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进行控制。
详细描述
农业防治方面,加强田间通风、降低湿度、增加磷钾肥等措施有助于减轻白粉病的发生。化学防治方 面,可选用三唑酮、苯醚甲环唑等农药进行喷雾防治,需注意交替使用农药,避免产生抗药性。
炭疽病的防治案例
总结词
炭疽病主要危害黄瓜叶片和果实,可通 过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进行控制。
细菌性角斑病
总结词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是由细菌引起的, 主要危害叶片和茎部,导致叶片出现 水渍状斑点。
详细描述
细菌性角斑病症状为叶片上出现水渍 状小斑点,逐渐扩大成多角形或近圆 形病斑,严重时叶片枯死。防治方法 包括加强管理、降低湿度、清除病残 体和药剂防治等。
PART 03
防治黄瓜病害的方法
农业防治
详细描述
炭疽病初期症状为叶片上出现淡黄色小斑点,逐渐扩大成褐色或黑褐色病斑,严 重时叶片枯死。防治方法包括加强管理、降低湿度、清除病叶和药剂防治等。
灰霉病
总结词
黄瓜灰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主 要危害花朵和幼果,导致花朵和 幼果腐烂。
详细描述
灰霉病症状为花朵和幼果出现水 渍状软腐,表面产生灰色霉层。 防治方法包括加强管理、降低湿 度、清除病残体和药剂防治等。
2023-2026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REPORTING
生物农药
使用生物农药,如农用链 霉素、多抗霉素等,可有 效防治黄瓜病害。
抗性诱导
通过诱导植物自身的抗性 机制,提高其对病害的抵 抗力。
化学防治
选择合适的农药
注意安全间隔期
根据病害种类选择合适的农药,如百 菌清、甲基托布津等。
黄瓜病害PPT课件
![黄瓜病害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c5ee469ad51f01dc281f1ec.png)
⒎药剂防治重点在预防和发病初期,对灰霉病、
叶霉病可用绿亨5号 (福嘧霉)800~1000倍
液喷雾。对晚疫病等茎、叶、果部病害可有
用绿亨二 号对水800~1000倍喷雾,能兼治
多种病害。对青枯病、软腐病。病毒病等可用
绿亨6号(杀菌王)1000~1500倍加喜逢春,最
好是用诺尔毒克8克兑水30市斤加绿风95’
因、50%速 克灵
10
返回
黄瓜霜霉病
俗称“走马干”、“黑毛”,在适宜发病条件下,流行速 度快,一两周内即可使除顶端嫩叶外的其他所有叶片枯裂
11
一、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子叶被害初呈褪绿色黄斑,扩大后变黄
褐色,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暗淡褐色或黄褐色斑块 后期病斑破裂或连片,致叶缘卷缩干枯,严重的田块一 片枯黄
5
黄 瓜 黑 星 病 病 蔓
黄 瓜 黑 星 病 病 瓜
6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青杂1号、2号、吉杂2、津研7号、中农
11、13
2、选用无病种子:温汤浸种
拌种(50%多菌灵)
3、加强栽培管理:膜下滴灌、合理施肥 4、药剂防治(1)药剂浸种
(2)50%的多菌灵+75%代森锰锌隔7—10天喷 一次,露地黄瓜连喷3-5次、大棚2-4次黑星净
番茄病害的综合防治
4.早春保护地番茄提高地温和气温,开 花结果以后加强通风、降低湿度、减少 结露(灰霉病、晚疫病、枯萎病、溃疡 病、叶霉病)。
⒌秋番茄育苗在防雨、防虫、遮荫的保护 地进行(病毒病、晚疫病、病毒病等)。
17
番茄病害的综合防治
⒍秋大棚番茄加大放风量,降低温湿度(叶霉
病、早疫病、枯萎病)。
(3)发治失时可减产20%-30%以上。
黄瓜病虫害图集 PPT
![黄瓜病虫害图集 PPT](https://img.taocdn.com/s3/m/4fd69a99866fb84ae55c8d34.png)
黄瓜黑星病
一、症状 可危害叶片、茎蔓、卷须和瓜条, 幼嫩部分受害重。幼苗期发病,子叶上产生 黄白色圆形斑点,以后全叶干枯。成株期嫩 茎染病,出现水渍状暗绿色梭形斑,以后变 暗色,凹陷龟裂,湿度大时长出灰黑色霉层; 卷须染病变褐腐烂;生长点染病,经两三天 烂掉形成秃桩;叶片染病,开始为污绿色近 圆形斑点,后期病斑扩大,形成星状破裂; 叶脉受害后变褐色、坏死,使叶片皱缩;瓜 条被害形成暗绿色、圆形至椭圆形病斑,直 径2-4毫米,中央凹陷,龟裂成疮痂状,溢 出琥珀色胶状物。
病症: 黄瓜炭疽病从幼苗到成株皆可发病,幼苗
发病,多在子叶边缘出现半椭圆形淡褐色病 斑,上有橙黄色点状胶质物,茎部发病,近 地面基部变黄褐色,渐溢所,后折倒。 成叶染病,病斑近圆形,直径4---18毫米, 灰褐色至红褐色,严重时,叶片干枯。茎蔓 与叶柄染病,病斑椭圆形或长圆形,黄褐色, 稍凹陷,严重时病斑连接,绕茎一周,植株 枯死。瓜条染病,病斑近圆形,初为淡绿色, 后成黄褐色,病斑稍凹陷,表面有粉红色粘 稠物,后期开裂。
黄瓜灰霉病
症征 主要为害幼瓜、叶、茎,病菌多从开败的
雌花侵入、致花瓣腐烂,并长出淡灰褐色的 霉层,进而向幼瓜扩展,致脐部呈水渍状, 幼花迅速变软、萎缩、腐烂,表面密生霉层。 较大的瓜被害时,组织先变黄并生灰霉,后 霉层变为淡灰色,被害瓜受害部位停止生长、 腐烂或脱落。叶片一般由脱落的烂花或病卷 须附着在叶面引起发病,形成直径 20-50 毫米大型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明 显,表面着生少量灰霉。烂瓜或烂花附着在 茎上时,能引起茎部的腐烂,严重时下部的 节腐烂致蔓折断,植株枯死。
病原: 黄瓜炭疽病是半知菌亚门真菌,葫芦科刺
盘孢菌侵染所致
黄瓜霜霉病
病症: 主要危害叶片。多在开花结果后发生,从
黄瓜病虫害技术详细图文版
![黄瓜病虫害技术详细图文版](https://img.taocdn.com/s3/m/e16b3ef902768e9951e738f5.png)
黄瓜病虫害技术资料详细图文版一、发病规律二、生理病害发生原因:高温强光,当土壤干旱,通风不利,棚内相对湿度低于80%,40摄氏度左右高温时叶片就容易被灼伤。
发生原因:雨后地面长期积水,或长期进行大水漫灌,使土壤含水量过高,土壤缺氧,造成根部呼吸受阻,而叶片蒸腾量大,植株水分不能满足蒸腾需要,就会发生萎蔫。
土壤干旱,也会出现生理性萎蔫现象,在土壤氧气含量很低的情况下,土壤中的微生物会产生有毒物质,使根系中毒,加重病情。
发生原因:①盐害:施用矿质元素化肥过多,而有机肥少,使土壤盐分浓度过高,或盐碱地干旱时易盐害。
②过速失水:在棚室内高温高湿情况下,突然放大风,叶片失水过急所致。
③药害:喷布农药时,药液浓度偏大,药液过多,滴留于叶缘造成药害。
受到化学伤害的叶子边缘一般呈污绿色,干枯后变褐。
发生原因:主要由于碳水化合物运输受阻而在叶片中积累所致。
叶片老化生理抗性低会加重病情,钙、硼不足同样会影响碳水化合物的正常运输。
发生原因:叶片稍有增厚,叶脉间呈淡黄绿色,缺钼、磷、硫等,主脉周围有不规则绿色斑块,铁、锰过剩加重缺钼症。
发生原因:黄瓜缺钙的一种变相形式。
发生原因:黄瓜缺钙的一种变相形式。
发生原因:白化叶致病原因是植株缺镁。
黄瓜植株进入盛瓜期后,对镁的需求量增加,此时镁供应不足易产生缺镁症。
发生原因:当黄瓜缺硼时叶片会出现皱缩。
叶片沿叶脉皱缩,叶脉扭曲,叶片外卷畸形,叶缘不规则褪绿黄化,黄化部位呈线状。
严重时生长点附近的叶片萎缩干枯。
发生原因:黄瓜植株顶端叶片呈匙状是由于土壤中缺铜所致。
黄瓜对铜元素较敏感,一般土壤含铜较丰富,有效铜含量也较高,不易发生缺铜症。
但因土壤中的铜很难移动,粘土和有机质对铜又有较强的吸附作用。
因此,在粘土和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上可能发生缺铜症。
发生原因:①锰过剩症引起的叶脉褐变;②低温多肥引起的生理障碍;③菊苣假单胞病。
发生原因:植株上部茎细,叶小而叶柄长,卷须弱。
生长点叶芽不能分化而生长点形成“秃尖”。
黄瓜病虫害防治 农艺师课件.doc
![黄瓜病虫害防治 农艺师课件.doc](https://img.taocdn.com/s3/m/e98049ea1ed9ad51f11df246.png)
黄瓜病虫害防治农艺师课件黄瓜病虫害防治黄瓜苗期病害猝倒、猝倒、沤根(低温引起的生理病害)是蔬菜苗期的主要病害,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分布不一?阻尼关闭和阻尼关闭之间的区别、阻尼关闭:顾名思义就是站着不动。
换句话说,在根的厘米处有一个细根的小叶子正在不同程度地枯萎。
立枯丝核菌不产生絮状白色霉菌。
、突降病:即使它突然下降也是一种根病,但它的根不会溢出或收缩。
这也是两者之间的重要区别之一,另一个是患病幼苗的叶子不会枯萎。
(差异2)一层絮状白色霉菌可在患病和残疾的身体和周围的床土上生长(差异3)常规土壤处理:床土消毒:福尔马林:播种前数周。
只有将床土耙松几毫升平方米,加入适量的水倒在床面上,用塑料薄膜覆盖床面,揭开薄膜,将床土耙松,让药液充分挥发两周,才能播种。
五氯硝基苯:按每平方米等量与%五氯硝基苯和%甲基硫菌灵混合,与粉~ g干细土~ kg混合,用水淋透苗床,在苗床上撒一层混合药土,约三分之一,播种后覆盖剩余的三分之二。
最先进的土壤处理先正达(雷多米尔和塞莱斯特、阿米什)之星(?????????????)市场上的防治剂、化学防治:如果在苗床中发现少数病苗,病苗移出后可选择福美双。
百菌清抗病毒明矾、prix、利巴韦林、锰锌、安克拉万、金、雷银、费里可佳凯润青岛明星品牌:千美宝标、卡多索、三金、超级雷螨、青枯菌防治方法如果将灭多威与青枯菌混合,可在混合液中喷洒千美水剂双液加卡多索可湿性粉剂双液。
早上使用效果很好。
沤根幼苗的根是褐色和腐烂的,没有新的根被发现。
沤根幼苗的地上叶子颜色较浅或枯萎。
生长缓慢的病秧容易拔起。
由于土壤温度低、高湿度和光照不足而引起的一种生理疾病。
霜霉病靶点角斑:黄瓜角斑和霜霉病鉴别角斑病斑比霜霉病小。
病初叶片上的小白点逐渐扩大,但大角斑病斑并不大。
由于叶脉的限制,角斑病斑一般为多边形,与霜霉病相同,但霜霉病为多边形大斑。
角斑病斑的颜色为白色或灰白色。
这是因为病原菌能迅速破坏叶肉细胞组织。
大棚黄瓜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PPT课件
![大棚黄瓜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8daf2bb1eb91a37f0115c75.png)
交替用
每5-7天1遍,浇水前喷一遍
治疗:用乾程、万兴、升势都有效果,比较严 重的用乾程50g+万兴10毫升兑一桶水,下午 3点后喷药效果好
近期:乾程30g+万兴7毫升一桶水,原因连 续阴天低温,弱
25
1.3黄瓜炭疽病
26
27
1.3黄瓜炭疽病
• 发生原因:高湿 87%以上、温 度24 ℃左右有 利于发病,超过 30℃发病受抑 制
细节决定成败
16
1 主要真菌性病害 的识别与防治
171.118 Nhomakorabea1.1 黄瓜叶斑病
黄瓜叶斑病 发病原因: 黄瓜叶斑 病是一种 真菌性病 害,高湿 易发病
19
黄瓜叶斑病
20
黄瓜叶斑病病原菌
• 防治方法:预 防用易保1000 倍、猛杀生600 倍、百菌清、 可杀得
• 治疗用万兴、 升势,醚菌酯、 吡唑醚菌酯、 乾程等
考虑喷药质量用克露、抑快净、烯酰吗啉、
霜霉威、甲霜灵、银发利等交替或混合喷 雾效果更好
35
黄瓜霜霉病防治技术
• 预防时,克露75g兑水3桶,抑快净25g兑水4桶;
中微量元素 • 施肥建议:每亩施用生物有机肥500kg左右,配
合硫酸钾复合肥或控释肥80-100kg,配合硝酸铵 钙40kg,大颗粒硼1kg • 定植时每亩用生物多抗菌肥2-4kg,兑水300-500倍 浇定植沟,根结线虫严重的地块混阿维菌素20004000倍同时浇沟。
7
黄瓜主要病害
黄瓜主要病害分为: 1 真菌性病害 2 细菌性病害 3 生理性病害 4 病毒
21
1.2 黄瓜靶斑病
黄瓜靶斑病 发病原因: 黄瓜叶斑 病是一种 真菌性病 害,高湿 易发病
黄瓜病虫害防治ppt课件
![黄瓜病虫害防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ed929450029bd64783e2cf7.png)
温室白粉虱(刺吸式口气)原产于北美西南部,其后传入欧洲,现广布世界各地。
病原属于子囊菌亚门,瓜类单丝壳白粉菌。 危害特点:吸食作物汁液,为害症状与蚜虫相似,但叶片向叶背卷缩,被害叶片退绿、变黄、萎蔫至全部枯死,飞虱常聚集为害,因
其分泌蜜液会污染植株及果实,往往会引起煤霉病大发生。 5%氟虫脲EC、灭蝇胺、阿维等、正邦潜尽 一、主要特征区别
黄瓜根结线虫病
根结线虫主要为害各种黄瓜的根部,表现为侧根和须根比正常增多,并在幼 根的须根上形成球形或圆锥形大小不等的白色根瘤,有的呈念珠状。被害株 地上部生长矮小、缓慢、叶色异常,结果少,产量低,甚至造成植株提早死 亡。
10℃以下停止活动,55℃时10分钟死亡。在无寄主条件下可存活一年。
线虫以卵或幼虫在土壤中越冬,靠病土、病苗、浇水传播,由根部侵入。重 茬地发病严重,沙土、沙壤土发病重。
线虫的防治
定植前土壤处理:
益舒宝(丙线磷 ) 又名灭克磷 、米乐尔(氯唑磷 ),撒施后耕翻入土。
也可以在定植行两边开沟施入,或随定植穴施入,施药后混土防止根系直接 与药剂接触。
拌种、 穴施、喷施、灌根: 市面上现在有很多微生物菌肥,我的建议是 用白僵菌(白僵素(大环脂类毒素)和草酸钙结晶 )、绿僵菌。
危并害很时 快期枯俗多死称在。开“花白结毛果之病后”,,发病像初涂期了下部白叶粉片一中午样萎,蔫抹,早去晚白恢粉复正,常可,见以后叶萎面蔫褪叶片绿不,断枯增多黄,变逐脆渐遍。及发全病株,严早重晚时不能,复原, 美洲斑潜蝇 叶斑潜面蝇布又满称鬼白画粉符,,属变于成双灰翅目白潜色蝇,科害直虫至。整个叶片枯死。系常发性病害,是黄瓜中后期的主
黄瓜病虫害PPT课件
![黄瓜病虫害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41c44cd25c52cc58ad6be03.png)
2020/7/31
29
黄瓜靶斑病
• 黄瓜靶斑病是由黄瓜靶斑病菌——半知菌 的棒孢菌引起的病害,温暖、高湿有利于 发病。
• 近年来在温室、露地都有发生,且不断加 重,成为黄瓜主要病害之一。
• 其症状与霜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极易混淆, 防治效果较差,危害损失较重。
2020/7/31
30
靶斑病难防
• 主要原因有三:
38
症状
• 部位:幼瓜、叶、茎。 • 症状:
叶片发病,形成直径20-50毫米大型病斑,近 圆形或 不规则形,后干枯表面生灰霉。 瓜条受害,脐部水渍状,变软、萎缩、腐烂, 表面密生灰色霉层。
39
40
41
42
43
44
灰霉病防治办法
45
?
1、靶斑病是真菌和细菌混合侵染引起的, 单独预防真菌或细菌很难取得很好效果。2、靶斑病Biblioteka 目前一般真菌性药剂产生了很 强抗药性。
3、以链霉素为代表的细菌性病害治疗药剂目 前抗性严重,而对细菌性病害有特效的铜制 剂往往不能混用,且不安全。
2020/7/31
31
另三病害
白粉病:属于高温型病害,一般在春秋气温较高的时候发生。 冬季很少发生。高温闷热的条件下发病严重,喜欢高空气湿 度,不喜欢叶片结露。饱和湿度即叶面有水珠的情况下,该 菌会吸水破裂而死。
• 简单的就三句话 多角大小 叶背区别 再来本质
12
细菌性角斑病,注意,这是一种细菌性 病害,而霜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两 者有着本质的区别,用药当然各不相同。
13
先看看角斑病的照片
14
看不清楚吗?放大一张,仔细看 角斑病的病斑形状大小颜色。
15
角斑病叶片背面,病斑颜色形象 与正面相似。
黄瓜病虫害各类与防治方法.pptx
![黄瓜病虫害各类与防治方法.pptx](https://img.taocdn.com/s3/m/e868266e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75.png)
猝倒病、立枯病、 “沤根”(由低温引起的生理 性病害)是蔬菜苗期的主要病害,全国各地大都有 分布,
立枯病
猝倒病
区别?
立枯病和猝倒病的区 别
1、立枯病:顾名思义站立枯死。在根部出现 溢缩,话句话说就是根部1-2厘米处根部细了 一节,小叶子是有不同程度的萎蔫。立枯病 不产生絮状白霉。
2、猝倒病:就是突然跌倒,它也是根部病害 的一种,但是它的根部不会出现溢缩。这也 是二者的重要区别之一,另外就是猝倒病变 现小苗的叶子并没有萎蔫。(区别之二)病 残体及周围床土上可生一层絮状白霉(区别 之三)
黄瓜主要虫害
黄瓜主要害虫 瓜蚜、白粉虱 斑潜蝇 根结线虫。
09:58
白粉虱难治为什么?
1、繁殖代数多:在北方温室一年发生10余 代,出现世代重叠严重
2、产量高、繁殖时间短:成虫羽化后1―3 天可交配产卵,平均每个产142.5粒。3天若 虫开始危害叶部背面。
综合:白粉虱抗性比较强
09:58
靶斑病症状识别
黄瓜靶斑病又称“黄点子病”, 起初为黄色水浸状斑点,直径 约1毫米左右。发病中期病斑扩 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易穿孔, 叶正面病斑粗糙不平,病斑整 体褐色,中央灰白色、半透明。 后期病斑直径可达10~15毫米, 病斑中央有一明显的眼状靶心, 湿度大时病斑上可生有稀疏灰 黑色霉状物,呈环状。
别缓慢,直接影响其经济效益,使用时要慎 重。
黄瓜灰霉病
目前,黄瓜灰霉病是保护地生产中的 重要病害,发生及其普遍。尤其近年来, 随着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地膜覆盖等保 护措施的改进,黄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加之茬次增多,为黄瓜灰霉病的滋生蔓延 创造了条件,一般损失在30%以上。
症状
部位:幼瓜、叶、茎。 症状:
黄瓜病虫害防治课件
![黄瓜病虫害防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d498609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ad.png)
总结词
了解症状、控制湿度、科学用药
详细描述
炭疽病是黄瓜生长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和茎部。防治炭疽病, 首先要了解其症状,如叶片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斑点,并伴有同心轮纹。其次,要 控制环境湿度,加强通风排湿。在发病初期,可选择咪鲜胺、苯醚甲环唑等杀菌剂进行
喷雾防治。同时,加强管理,合理总结词
预防为主、控制环境、科学用药
详细描述
白粉病是黄瓜生长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和茎部。防治白粉病,应以预防为主 ,控制环境湿度,保持通风良好。在发病初期,可选择晴天上午使用三唑酮、苯醚甲环唑等杀菌剂进 行喷雾防治。同时,加强管理,合理施肥、浇水,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炭疽病防治
物理防治
灯光诱杀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设置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 等诱杀害虫。
色板诱杀
利用害虫对颜色的趋性,设置黄板、蓝板等诱杀 害虫。
防虫网覆盖
在温室或大棚入口和通风口处设置防虫网,防止 害虫进入。
化学防治
科学用药
根据病虫害种类选择合适的农药,掌握最佳防治时期,避免盲目 用药。
合理混配
根据需要将不同农药进行合理混配,以提高防治效果。
03 黄瓜虫害防治
蚜虫防治
农业防治
选择健康种子,轮作换 茬,清除田间杂草和残
株落叶,减少虫源。
物理防治
利用黄色板诱杀蚜虫, 或用银灰色的地膜覆盖
栽培。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如瓢虫、食蚜 蝇等控制蚜虫数量。
化学防治
选用低毒、高效的农药 ,如吡虫啉、啶虫脒等
进行喷雾防治。
红蜘蛛防治
农业防治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 杂草和残株落叶,减少虫 源。
02 黄瓜病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