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方言总览
汉语方言七大类
![汉语方言七大类](https://img.taocdn.com/s3/m/7ba8ef92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e5.png)
汉语方言七大类
1.官话:官话是中国现代标准汉语的基础,北京话是其代表方言之一。
官话在明清时期成为中国官方语言,其流行范围逐渐扩大,成为今天全国通用的语言。
2. 湖南话:湖南话是中国南方方言的代表之一,也是汉语方言中的主要分支之一。
湖南话在湖南省及周边地区广泛使用,包含多种方言亚类。
3. 粤语:粤语是中国南方方言的另一种代表,主要分布在广东省及周边地区。
粤语有着自己独特的发音、语法和词汇,是香港、澳门和台湾等地的主要方言。
4. 客家话:客家话是中国南方方言的另一大分支,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江西、湖南等省份。
客家话有着独特的文化和历史渊源,是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之一。
5. 吴语:吴语是中国东南方言的一种,主要分布在江苏、上海、浙江等省市。
吴语有着独特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特点,是中国文化名城苏州和杭州等地的代表语言。
6. 河南话:河南话是中国中部地区的代表方言之一,主要分布在河南省及周边地区。
河南话有着独特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特点,是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7. 四川话:四川话是中国西南方言的代表之一,主要分布在四川省及周边地区。
四川话有着独特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特点,是川渝文化的代表之一。
中国地方方言
![中国地方方言](https://img.taocdn.com/s3/m/4eeadc491eb91a37f1115ccb.png)
中国地方方言京腔京韵----繁华都会中的方言一直以来,不少朋友觉得北京话和普通话是一回事,其实不然。
这几年全国普通话大赛上,北京人的名次一直就不怎么好,最差的时候竟然排到了第七名。
可见,京腔京韵其实只是一种繁华都会中的方言,自然是既有它底蕴深厚、幽默悦耳的一面,也有它土得掉渣儿的另一面。
声发于闲散慵懒之间细品北京话,其实最大的特点在于懒洋洋。
地道的北京话总像是在深秋午后的暖阳中,在轻摇的躺椅中,在有一搭无一搭的闲散中悠悠道来的。
再大再急的事情也仿佛都变得无所谓了。
北京人说话很快,但这“快”却全不似南方人嘴皮子上下翻飞的急急叨叨,也不似其他北方人斩钉截铁的干干脆脆,这“快”也是快在了“懒”上——懒得把音发全,懒得把话说完,懒得让你听明白。
一句话本来十个字,北京人能趁你不注意只说了五六个就算把这话说完了(也就是语音学上说的“偷声”),你要是没听懂,他就再把那五六个字飞快得说一遍,你再不懂,对不起,他懒得再说了。
最典型的就是北京人数数,从“一”数到“十”,这是谁小时侯都必须学必须数的,偷懒不得,可是北京人就连这也要偷个懒。
有机会您找个北京朋友读给您听听,读起来只有“一”和“十”至多再加带而过了。
数数再快到是也不误事,可是这样的发音以前还常常会出现在公共汽车上,售票北ㄕ镜氖焙颍鲎忠陨系恼久餐岜弧巴怠弊咭桓錾踔亮礁鲆簦热纭俺倒镜搅恕本捅凰党伞俺礜庄到了”。
住在沿线的北京乘客自然觉得无所谓,可能都没注意过其中的区别,但是这对外地乘客来说就简直太头疼了,只好一站一站的数清楚再不厌其烦地多问售票员几遍才能保证顺利地到站下车。
还好,现在北京的公共汽车都已经改成电子系统报站了,用的是标准的普通话。
有无“儿化音”天壤之别各地人一提到北京话,无不觉得最具代表性的特点就是有大量的“儿化音”。
别小看这小小的“儿化音”,它能把任何凝重消磨至轻松。
比如普通话说的“做官、赚钱、娶亲”这样的大事正经事,在北京人嘴里就成了似乎可有可无的“当官儿、挣俩钱儿、娶媳妇儿”。
汉语的十三种方言
![汉语的十三种方言](https://img.taocdn.com/s3/m/9751b1c4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d0.png)
汉语的十三种方言汉语是中国最常用的语言之一,它分为许多方言。
随着地方的不同,中国各地的方言也多种多样。
据统计,中国共有十三种方言,包括普通话、粤语、闽南语、客家话、湘语、赣语、吴语、徽语、贵州话、四川话、官话、滇语和京语。
普通话是中国最广泛使用的方言,也是官方语言,约有10亿人使用。
它主要流行于北方地区,而且在中国各个区域都有不同的变体。
普通话是最基本、最统一的汉语口音,它是由北方方言为主体,经过多年的整理,形成了一种标准化的国语系统。
粤语也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汉语方言,它主要流行于华南地区,包括广东、香港、澳门和广西。
粤语有很多方言变体,如广州话、香港话、潮州话等等。
粤语的语音、语调和语法都非常复杂,但它也是中国最具魅力和艺术性的语言之一。
闽南语是福建省南部地区使用的方言,主要分布在泉州、漳州和厦门等地。
它有很多变体,但普遍保持着一致的基本音节和语法结构。
闽南语还有丰富的创作性质,可以用于歌曲、戏剧和电影等方面。
客家话是广东、福建、广西和江西等地区使用的方言,主要分布在湘江、岭南和闽南三大文化区域。
客家话还包括几种不同的变体,可以归纳为五大类,它们有广泛的使用范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湘语主要分布在湖南省和湖北省,它也是多种方言和变体的综合体。
与其他方言不同的是,湘语有一种清晰的音调和丰富的表达方式。
湘语还有很多诗歌和民歌,它们可以反映当地人们的生活和思想。
赣语是江西省的官方语言,主要分布在南昌、赣州和宜春等地。
赣语是一种动态、流畅的方言,它有许多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变化形式,使得交流更加丰富多彩。
吴语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和上海等地,它是一种娓娓道来,短句较多,韵律优美的方言。
吴语还有许多大量的方言变体,每个地区的吴语都有其独特的韵味和特色。
徽语主要分布在中国安徽省的南部和西部,它是一种精细复杂的方言,享有江南古典文化中的盛名。
徽语的音调和声调变化非常丰富,徽语文化也是中国特色文化之一。
贵州话是贵州省特有的方言,主要分布在贵阳、遵义和安顺等地。
最全的各地方言,你知道多少?
![最全的各地方言,你知道多少?](https://img.taocdn.com/s3/m/f0053cc8195f312b3169a53d.png)
最全的各地方言,你知道多少?“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方言承载的是人类最草根、最贴近生活的文化。
何为方言从书面上的解释来说,方言是语言的地方变体。
一种在语言中跟标准语有区别的、只通行于一个地区的话。
方言在中国的存在是十分久远的,晋朝葛洪《抱朴子·钧世》中记载:“古书之多隐,未必昔人故欲难晓,或世异语变,或方言不同。
”唐朝皇甫冉《同诸公有怀绝句》中曾书:“移家南渡久,童稚解方言。
”明朝唐寅《阊门即事》诗:“五更市买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
”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在地域上的反映。
举例来说,“妻子”在不同的地域,称呼的方式也不同,这是地域方言最直接的体现。
烧锅的——安徽安庆家主婆——上海、太仓婆子——南昌衰婆——广东婆娘——重庆、成都、云南、绵阳、陕西婆姨——宁夏、陕西婆婆子——天门、长沙戒指婆、架子婆——苏州老婆子、老太婆——年长男人的称呼老布、老不——上海老马(mo)、老母、老嫲——绍兴、杭州、常州、福州老娘儿——成都老妪——绩溪老娘、老姩(nian)——桐乡老妞儿——成都老安人——吴语象山港周边老拧——浙江慈溪老板子——内蒙古乌盟方言、陕西老媪、老约、老佞、老迎——温州老爱——北方俗称、天津老蒯——山东、吉林老嫚子——沭阳,老年男子称呼妻子老妈——莆田女人——盐城女将、女匠——通泰、泰兴、兴化、海安女客——椒江、苍溪女佬——宜兴女们:盐城滨海后屋里:汉川屋人:河南南部、随州屋里头的:河南屋里厢、伲屋里厢个:苏州厝里:闽南、福州家里的:河北家里头:安徽舒城我家里的、旮里:宣城、池州家溜(里)人们:德州我屋里的:江西修水屋里人:无锡媳妇:河南、陕西、徐州娘们儿:天津媳妇子:宁夏堂客:湖南、重庆夫娘:平江娘子:吴语太湖周边马马、马马儿:通泰、赣北、六合、海安、如皋劣魔:龙港蛮内卡:宁波宁海袖的:河北邯郸捞佛:海南马呢:江西湖口阅客:天台馁瓜:浙江永康内子:台湾女古拧:江西鹰潭喜子:日照奶奶(na na):南通新妇:赣北、南湘窝里狗:江苏常熟大娘:四川自贡我家老娘们:东北里疼:九江诸娘人:福州锅舍的:山西古交姑娘:湖北宜城拐仔:广西柳州伙计:湖北随州那口子:山西太原烧火的、做饭的:山东德州内人:四川合江嫁(GA)娘:湖南凤凰细妹姆:广东丰顺客方言老Mu 、财星:江苏常州公喇子:江西右客:湖北鄂西山区方言形成原因汉族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程度不同的分化和统一,因而逐渐产生了方言。
中国七大方言 ppt课件
![中国七大方言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5600f14fe4733687e21aade.png)
分布
闽方言具体通行有福建省、广东省、海南岛、雷州 半岛、等地区。
使用人数
福建、广东沿海平原、台湾和海南四省以及浙江省
南部和江西、广西、江苏三省等地区使用,人口约
8000万。
9
中国七大方言
闽方言又称福建话或福佬话。过去以福州话为代 表,今由于闽方言的闽南居民的人口日益增长,使用 闽南方言的人口也由此增多。故此现今的闽方言中一 般是以闽南方言的厦门话为代表。闽方言内部可分为 5个片。
中国七大方言
中国七大方言
1
中国七大方言
七大方言概述
1.北方话(简称:北语)
2.湖南话(简称:湘语)
3.江西话(简称:赣语)
4.江浙话(简称:吴语)
5.福建话(简称:闽语)
6.客家话(简称:客语)
7.广东话(简称:粤语)
2
中国七大方言
中国七大方言的分布
3
1.北方方言
中国七大方言
又称北方话,以北京话为代表,通行语中国北方 地区各省区,贵州、四川、云南以及华中地区的部份 县市。北方方言分为四个次方言区:
及湖北大部份。湖南、广西北部边沿地区。
(4)江淮方言,俗称下江官话,通行于长江中
4
下游,包括安徽、江苏、江西部份沿江地区。
中国七大方言
2.湘方言
又称湘语或湖南话,是汉语七大方言中通行地域较小 的一种方言。湖南省有多种不同的方言,湘方言是其 中最有影响的一种。
分布 湘方言通行于湖南省大部和广西北部。
(1)以福州话为代表的闽东片 -
(2)以厦门话为代表的闽南片,在闽方言中的闽 南片又被分为几个小片:①、泉漳片以福建厦门话为 准。②、潮汕片以广东汕头话为准。③、雷州片以海 康话为准。④、琼文片以海南海口话为准。
中国各地汉语第一方言表
![中国各地汉语第一方言表](https://img.taocdn.com/s3/m/7f1da01402020740be1e9b50.png)
(基本不使用汉语的地区,本表暂不列入,如青藏高原、新疆腹地、内蒙古边地等) 【边城史地研究峰会】群主边城玫女整理。群号:13948052
省名 北京市 天津市
河 北 省
山 西 省
市县名
北京 怀柔 天津 蓟县 武清 石家庄 赵县 深州 邢台 衡水 清河 保定 霸州 唐山 滦南 昌黎 秦皇岛 抚宁 卢龙 涞源 阜平 沧州 黄骅 承德 廊坊 大名 邯郸 磁县 林县 张家口 灵寿 赞皇 太原 晋中 大同 阳泉 吕梁 兴县 隰县
沧惠片 沧惠片 青州片 青州片 青州片 登连片 登连片 蔡鲁片 蔡鲁片 郑曹片 郑曹片 郑曹片 洪巢片 洪巢片 洪巢片 洪巢片 洪巢片 洪巢片 洪巢片 洪巢片 洪巢片 泰如片 泰如片 泰如片 洛徐片 郑曹片 蔡鲁片 宣州片 太湖片 太湖片 太湖片 太湖片 太湖片 太湖片 太湖片 太湖片 太湖片 太湖片 太湖片 太湖片 太湖片 太湖片 太湖片 太湖片 太湖片 太湖片 太湖片
赣语
大通片
监利
赣语
大通片
长沙
湘语
长益片
株洲
湘语
长益片
湘潭
湘语
长益片
衡阳
湘语
长益片
岳阳
湘语
长益片
邵东
湘语
长益片
洪江
湘语
长益片
绥宁
湘语
长益片
娄底
湘语
娄邵片
冷水江
湘语
娄邵片
安化
湘语
娄邵片
邵阳
湘语
娄邵片
大庆
官话 东北官话 黑松片 嫩克小片
绥化
官话 东北官话 黑松片 嫩克小片
黑河
官话 东北官话 黑松片 嫩克小片
漠河
中国各地客家话集锦
![中国各地客家话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0aa0a7f2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e0.png)
中国各地客家话集锦福建长汀客家话《搞笑配⾳合集》客家圈微信号:kejiaquan1、摇都⽭宜俺衰——傻⽠都没有你这么傻2、⽛西烂灿——指笑得露齿,很灿烂3、好洗⾝——指不认同,与普通话“⼀边去吧”同义4、⾷朝、⾷久、⾷夜——指吃早饭、吃午饭、吃晚饭5、做酒、⾷酒——泛指摆喜酒、喝喜酒6、唔搭宜——不理你,不睬你的意思7、让边?让边办?——怎么样?怎么办?8、唔知——不知道9、耐D?——哪⾥?10、俺样咩?——这样吗?11、⽭变——没办法,只能这样12、麦怪?——什么?13、打⾚膊、打⾚脚——没穿上⾐光着臂膀、没穿鞋⼦14、弃奈D料?——去哪⾥玩?15、好⽭瘾——很不爽16、做买树——有什么事?17、⾕唔春车——想不明⽩18、拨太冷——贬语,程度较轻的责备话19、学咀学⾆——总模仿别⼈说话,略带贬义20、⽆答煞——贬义词,指做事没有交代,没有做好21、娘娘尊——因为害怕或劳累过度⽽抖,发抖22、⽛煞煞——嘴巴过度张⼤露出了⽛齿,贬义23、九5搭⼋——指莫名其妙,下⽂不接上语24、买兜来⾷——指不认同、好去好去25、罗⾷仔——⼩乞丐,沿街讨吃的⼩孩26、咯烁猫——形容⼈不讲卫⽣,很脏27、乌猫公——指男⽣不讲卫⽣28、翻新屋、新屋——新居(晋⼯)⼊伙,农村⼈⽣命中头等⼤事29、啃死喵——背⿊锅,不⼀定有做过的事情却要承担相应责任30、⽼虎哥——⼀种农村屋⾥常见的益⾍,喜⾷蚊⼦↓↓↓31、阴城——放置先⼈⾻灰的地⽅,⼀般筑在效外或⼭上32、和谭——⼀般指⾃家房⼦前⾯的打好的平地,属于⾃家院⼦33、盏盏,盏过罗别板——很好、很不错的意思,带着兴奋语⽓。
盏:妙,罗别板:萝⼘粄,吃的东西。
34、⾓落头——隐蔽、不易寻着的⾓落35、花⾥碧绿——很花俏,有红有绿36、暗么西唆、暗么么——很阴暗、没有光亮37、好架势——了不起、很威风,带贬义38、帅⽬、帅觉——睡觉39、屙壳——语⽓助词,相当于唉呀40、屙尿、屙屎——⼩便、⼤便41、壁蛇仔——⼩壁虎42、细佬哥、焦仔——年轻⼩伙⼦、⼩孩⼦43、黄“檫”——蟑螂44、剁哥蛇——头扁扁,剧毒带攻击性的⼀种蛇类(据说是眼镜蛇?)45、⽵浪江——⼀种体形较⼤的蛇,学名不晓得46、泛S头——也是蛇,和“朵哥蛇”⼀样凶47、草花蛇——据说⽆毒、⽆攻击性,喜⽣活于花⽵间或⽔草⾥48、滑哥——塘虱,现在⼀般指野⽣的塘虱49、负鱼⼦——在⼩渔塘或⼩⽔溪筑个⼟堤,把⽔⽤勺或⼿掏⾛直到现出鱼50、照下、D背——厨房、⾥⾯51、掌⽜——放⽜,监看⽜⼉吃草散⾏52、⽭时停——没有停得下来的时候53、料天光——玩到天亮54、持家⼈——⾃⼰⼈、值得信任的⼈55、转屋卡——回家56、年朝五节——指新年、端午节57、笨箕撬——骂⼈很坏、很没教养58、狗屎拨——也是骂⼈的话,额。
中国方言大全
![中国方言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990f217950e2524de5187eb0.png)
台湾的客家方言主要分布在桃园以南各乡镇和中坜、新竹、竹东、苗栗一带乡镇以及屏东县一部分乡镇、高雄县的美浓镇。
客家方言在海外的分布可分为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五个地区。其中亚洲讲客家方言的共有350万人,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亚、越南、缅甸、印度、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等国家。非洲的客属华侨华人共有万人,分布在毛里求斯、留尼旺、南非等12个国家。在美洲约有46万人讲客家方言,分布在秘鲁、美国等21个国家和地区。欧洲、大洋洲的客属华侨华人有16万和万人。
桂南片,分布在广西的粤语地区,以南宁话为代表。
此外还有一种为平语方言,分布于广西一带,其特点为是北方方言对南方方言地区侵蚀的产物。
1中国方言2汉语方言的形成3七大方言简介
中国方言
汉族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程度不同的分化和统一,因而使汉语逐渐产生了方言。
现代汉语有各种不同的方言,他们分布的区域很广。现代汉语各方言之间的差异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各个方面,语音方面尤为突出。但由于这些方言和共同语之间在语音上都有一定的对应规律,词汇、语法方面也有许多相同之处,因此它们不是独立的语言。根据方言的特点,联系方言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以及目前方言调查的结果,可以对现代汉语的方言进行划分。当前我国语言学界对现代汉语方言划分的意见还未完全一致,大多数人的意见认为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
湘 方 言又称湘语或湖南话,是汉语七大方言中通行地域较小的一种方言。湖南省有多种不同的方言,湘方言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一种。
通行地域湘方言通行于湖南省的岳阳、南县、汨罗、湘阴、沅江、益阳、桃江、安化、宁乡、长沙、望城、株洲、湘潭、湘乡,双峰、涟源、娄底、新化、冷水江、叙浦、辰溪、邵阳、邵东、新邵、隆四、洞口、武冈、新宁、城步、东安、零陵、双牌、祁阳、祁东、衡阳、衡山等地,约占全省面积的一小半。此外,广西北部全州、灌阳、资源、兴安等4县也通行湘方言。使用人口估计在2500万以上。
中国方言分布图
![中国方言分布图](https://img.taocdn.com/s3/m/e20bfe9b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4d.png)
• 北京话:声母少,韵母多,声调平仄分明 • 上海话:声母多,韵母丰富,声调曲折复杂 • 南昌话:声母适中,韵母较简单,声调较为独特
各地方言的词汇和语法特点
词汇差异
• 方言特有词汇:各地方言中有许多独有的词汇 • 古语词:各地方言中保留了许多古汉语词汇 • 借贷词:各地方言之间相互借用词汇
城乡分布特点
• 城市方言:城市地区的方言较为统一,受普通话影响较大 • 农村方言:农村地区的方言较为多样化,受地域文化影响较大
方言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地形地貌影响
• 山地地貌:山地地区的方言较为独特,受地形阻隔影响 较大 • 平原地貌:平原地区的方言较为统一,受地域文化影响 较大
气候环境影响
• 温带气候:温带地区的方言较为保守,受古汉语影响较 大 • 热带气候:热带地区的方言较为开放,受外来文化影响 较大
方言变迁特点
• 方言融合:不同方言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 方言分化:同一方言在不同地区的分化
方言演变与社会历史的关系
社会历史背景
• 历代政治变迁:政治中心的变迁影响方言的发展 • 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影响方言的发展 • 文化交流:地域文化交流的影响
方言演变趋势
• 方言统一:普通话的推广导致方言的逐渐统一 • 方言多样化:地域文化的差异导致方言的多样化
方言在文化交流与传播中的作用
文化交流
• 方言是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各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 • 方言中的民间故事、传说、歌谣等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
文化传播
• 方言具有独特的魅力,增强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 利用方言进行文化传播,扩大文化影响力
CREATE TOGETHER
DOCS
谢谢观看
中国八大官方方言
![中国八大官方方言](https://img.taocdn.com/s3/m/b7a86f75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17.png)
中国八大官方方言官话方言是以北京话为基础定义的北方部分语言统称,即广义的北方话(晋语等除外)。
在汉语各大方言中,官话方言有它突出的地位和影响。
以洛阳为中心的北方话通行地区一直是中国政治的心脏地带,因而有“官话”之称。
现在全国推行的普通话,就是在"北京官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官话方言通行于长江以北各省汉族地区(除山西);长江下游镇江(除丹阳丹徒)、南京北部及皖南部分沿江地带;湖北省除东南角以外的全部地区;广西省北部和湖南省西北角地区;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少数民族区域以外的全部汉族地区。
此外,在非官话方言区中。
还有少数由于历史原因而形成的官话方言岛。
如海南岛崖县、儋县的“军话”,福建南平城关的“土官话”,长乐洋屿的“京都话”等。
使用人口7亿以上。
官话可细分为八种次方言:东北官话、北京官话、冀鲁官话、胶辽官话、中原官话、兰银官话、江淮官话、西南官话。
1、西南官话(2.7亿)亦称上江官话,是汉语官话方言的一种。
西南官话分布在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广西、湖北、湖南、陕西、江西等中国9个省市区及东南亚北部部分地区,下分6个片22个小片,是官话方言里分布范围最广,使用人口最多的方言区。
西南官话在《中国语言地图集》里给出的定义是西南地区以及附近的,入声整体归派到某一声调或者四声调值与成都、武汉、重庆、常德、贵阳、昆明、桂林相近的汉语方言。
但西南官话某些小片仍然有入声的独立保存,例如分布于今四川岷江流域西部及泸州、重庆江津等地区的岷江小片(或称“西蜀片”)。
西南官话在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果敢)、缅甸掸邦第二特区(佤邦)具有官方地位,是仅有的3个具有官方地位的汉语分支之一。
此外江西赣州市区和信丰县城存在西南官话方言岛,东南广东、福建、海南、广西的军话有时也被视为西南官话的一支。
2、中原官话(1.67亿)是中原民系和关中民系的母语,汉语官话的一个分支。
典型中原官话与普通话在声母、韵母和用词上差距较大,严格区分尖团音。
语言的地域特色:了解各地方言的特点与魅力
![语言的地域特色:了解各地方言的特点与魅力](https://img.taocdn.com/s3/m/ae53b7ed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b6.png)
北方方言的特点及魅力
01
02
特点
魅力
• 发音清晰,声调较少。
• 体现了北方人的豪爽、直率性格。
• 词汇简练,表达直接。
• 北方的方言作品,如相声、评书等,具有独特的艺术
• 语法结构较为简单。
魅力。
南方方言的特点及魅力
特点
魅力
• 发音软糯,声调丰富。
• 体现了南方人的细腻、温婉性格。
• 词汇丰富,表达细腻。
• 南方的方言作品,如越剧、黄梅戏等,具有独特的艺
• 语法结构较为复杂。
术魅力。
其他地区方言的特点及魅力
魅力
• 体现了各地区民族的风俗、习惯等特点。
• 各地区的方言作品,如黔剧、川剧等,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特点
• 发音重浊,声调较多。
• 词汇独特,表达生动。
• 语法结构较为独特。
03
方言中的词汇、语法与发音
• 客家方言区:以广东、广西、福建等地为代表,发音清晰,声调较少。
• 闽方言区:以福建、台湾、广东等地为代表,发音软糯,声调丰富。
• 黔方言区:以贵州、四川、云南等地为代表,发音重浊,声调较多。
• 川方言区:以四川、重庆、陕西等地为代表,发音清晰,声调较少。
• 方言特点
• 语音:各地方言的发音特点不同,如南方方言的鼻音、边音等。
方言中的特色词汇及文化内涵
01
特色词汇
• 各地方言中有许多特色词汇,如北方方
言的“爷们儿”,南方方言的“伢子”。
• 这些词汇反映了各地区的历史、风俗、
习惯等特点。
02
文化内涵
• 方言中的特色词汇,蕴含着丰富的文化
内涵,如礼仪、信仰、风俗等。
中国全国各地方言一览
![中国全国各地方言一览](https://img.taocdn.com/s3/m/2d1a5d64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78.png)
中国全国各地方言一览中国全国各地方言一览北京方言:鸡贼—小气,吝啬,暗藏私心。
砸窑—是留着不给别人的意思。
局器—仗义,大方,豪爽。
果儿—是女人的意思。
尖果—漂亮的女孩。
苍果—老太太。
戏果—跟泡妞,嗅蜜一个意思,台湾话叫把马子。
孙儿—被泡的男孩。
尖孙—漂亮的男孩。
傍家儿—情妇,现在官称二奶。
土鳖—形容没见过世面不开眼的人。
小力笨儿---在店铺或车站码头做粗活、杂活的学徒。
水三儿---老北京对送水的称呼,多为山东人。
点卯---北京土话,到那儿报到或看一眼,打个照面儿的意思。
言语---北京的口语,即说话的意思,言语的读音是元义。
翻车---北京土话,即翻脸的意思。
炸了庙---北京土话,惊愕,急眼的意思。
练家子---北京土话,练武术的人。
理门儿---老北京一种禁烟酒的民间社会组织,形式近似reee,有“理门公所“管理事务,加入者称为“在理儿“,对外人推辞烟酒时说“我有’门坎’。
“瞎了---北京土话,即倒霉了、完了的意思。
出现场---gongan人员赶到事发现场,处理问题。
念央儿---北京土话,跟人说自己的意思,但又故意让旁边的人听见。
摔咧子---北京土话,发脾气的意思。
鸡---野鸡的简称,也被称为“鸡婆“,就是暗娼。
这程子---北京土话,这一段时间的意思。
拉了胯---北京土话,服软的意思。
半不---北京土话,半截儿,事情做到一半,尚未完成。
大拿---北京土话,能作主管事的人。
抹不丢地---北京土话,难为情,面子上不光彩。
有时,也说成抹咕丢的。
大限---即寿数。
过去人们迷信,认为人的寿命都是有定数的,“大限已到“就是数已到,快到死的意思。
火筷子---老北京人捅火炉子的铁棍,也叫通条。
末末了儿---北京土话,最后、最终的意思,有时也简化为“末了儿“。
概儿不论---京城新土语,一概不管的意思,论,读“吝“。
颠儿了---撒腿跑了。
勺上---“勺“是北京土话,打,打架的意思。
“勺上“,就是连带着把他也给打了。
横---北京土话“横是“的简化音,“横是“是“横竖“的变读,有大概、反正、也许的意思。
中国方言(全部介绍)
![中国方言(全部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216d9fe1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6b.png)
中国方言(全部介绍)
中国方言是华语的一种,是汉语的一种发展。
它从汉语的发展变形而来的字眼和发音,以及它自身的一些语言特质,使它们成为一种独特的语言,也是我国众多方言的共同特征。
从地域上来说,中国方言主要分为华南地区、华中地区、华东地区的方言、华北地区
的方言等,以及海外华人的方言。
华南地区的方言主要指广府话和客家话,这两种方言在华南地区分布广泛,被当地人
普遍使用,广府话广东广州一带最为流行,客家话又分为闽客、顺客、徽客、潮客四大别,其中闽客话、顺客话广泛运用,而潮客话属于濒临灭绝,因此比较稀少。
华中地区的方言主要包括湖南话、湖北话和河南话。
这三种话不仅肤浅丰富,而且口
音清晰,汉字读音也颇为精准,是我国重要的方言之一。
华东地区的方言有江苏话、浙江话、安徽话,这三种方言口音清晰,重音也特别明显,是当地讲话更加流畅的媒介。
东北话大家都知道,它重音比较重,语速比较快,是我国北方地区保存最好的话。
北京话同样重音比较重,口音也比较清晰,而且语调也比较特殊,很容易让人记住。
新疆的哈萨克话和维吾尔话也是中国十大著名的方言之一,属于古老的语言,口音比
较重,因此新疆的语言种类比较丰富。
这些全国方言之外,还有像上海话、四川话、重庆话、西藏话等也都是中国的普通话,当地居民普遍使用,是汉语语系各地方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海外华人讲的华语也比较多,如新加坡台湾话、马来西亚华语、泰国华语等,
比较独特。
总而言之,中国方言有着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化,每种话语都有自身的特色和文化,让
人们在探索彼此的文化中有所体会。
十大汉语方言
![十大汉语方言](https://img.taocdn.com/s3/m/7edcb221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9b.png)
十大汉语方言汉语方言是现代汉语的地域分支,具体包括以下几种:官话方言官话方言是现代汉语的地域分支,具体包括以下几种:东北官话胶辽官话冀鲁官话燕京官话西北官话上江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湘语粤语闽语吴语吴语,又称吴方言、吴越语、江南话,是现代汉语的方言之一,一般以苏州话为代表,也包括上海话、浙江大部分地区以及安徽部分地区。
粤语粤语,又称广东话、粤方言、粤语、广东话、粤语,也称为广东话或粤语。
七大方言中唯一一个拥有完善文字系统的方言。
闽语闽语,是汉语八大方言之一,包括闽北语、闽南语、闽东语、闽中语、莆仙语。
客家语客家语,简称客语,是汉藏语系下汉语族内一种声调语言,是汉族客家民系的共同语言和进行交流的工具,部分语言学者将其归类为汉语南方方言,而非方言。
晋语晋语是中国北方的唯一一个非官话方言。
赣语赣语,又称赣方言,汉语方言之一,以南昌话为代表。
赣语有25个声母,64个韵母,7个声调。
湘语湘语,也称湖南话,为汉藏语系汉语族声调语言的一支。
徽语徽语,有的语言学者认为“徽语”的名称有误,正确的名称应该是“严州片徽语”或“六安片吴语”,并认为“徽语”的名称容易造成错误的归属,有张冠李戴的嫌疑,因为除徽州外,原严州(今浙江省杭州市的桐庐、建德等地)、衢州、严州、处州(今浙江省丽水市)以及安庆市部分地区(今安庆市望江县东南部地区以及池州市东至县的南山区)、宣州地区(今安徽省宣城市除绩溪县大部分以外的大部分地区以及旌德县)明属于徽州府管辖地区外其他地区没有使用徽语的发言。
但徽语的名称已经广泛被接受和使用。
另外福建也有部分人使用徽语。
平话平话是唐宋时期的官方语言在南方的方言中演变而出的一种语言,最具代表性的有桂南平话、桂北平话桂中平话(即土拐话)等。
汉语方言是现代汉语的地域分支,种类繁多,各具特色。
通过了解汉语方言,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汉语的发展和演变。
汉语方言全集
![汉语方言全集](https://img.taocdn.com/s3/m/122acf8271fe910ef12df846.png)
汉语诸方言在我国现代几大汉语方言中,北方方言可以看成是古汉语经过数千年在广大北方地区发展起来的,而其余方言却是北方居民在历史上不断南迁逐步形成的。
在早期的广大江南地区,主要是古越族的居住地,他们使用古越语,与古汉语相差很远,不能通话。
后来,北方的汉人曾有几次大规模的南下,带来不同时期的北方古汉语,分散到江南各地区,于是逐步形成现在彼此明显不同的六大方言。
现各方言之间差异究其原因有三:一是北方汉语与南方古越语在彼此接触之前,其内部就有各自的地区性方言;二是北方汉语南下的时间不同,自然汉语本身就不相同;三是南方各方言分别在一定独特环境中发展。
(1)北方方言(即官话)北方方言占汉族总人口的四分之三,分布在北南文化线(通州县东—南通市东—长江—靖江县北—长江—镇江市东—丹阳县西—金坛县西—溧阳县西—溧水县南—高淳县北—广德县—郎溪县—宣城市—芜湖县北—繁昌县—南陵县东—铜陵县—铜陵市东—青阳县东南—石台县北—彭泽县—湖口县南—九江市南—瑞昌市—长江—黄石市—武汉市南—长江—临湘县—常德市—沅江—怀化市—靖州县—通道县—永州—郴州—桂林东—贺州—柳州南—河池南—百色)以北的全部汉族居住区。
官话一般分为六大区,即北方官话、秦晋方言、兰银官话、中原官话(中部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
北方官话内部又分为胶辽官话、冀鲁官话、北京官话、东北官话。
胶辽官话分布在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冀鲁官话分布在河北省、山东省西部、内蒙古宁城县;北京官话分布在北京、河北省北部、内蒙古赤峰市;东北官话分布在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北部、内蒙古东北部。
西周分封燕国之前,北京居民操阿尔泰语系蒙古语组东胡语支。
后来由于黄帝的进入、黄帝之后分封于蓟(今北京宣武区广安门),北京开始操天水的陇中方言(黄帝语言);特别是西周建立后,分封宗室于燕(今北京房山区琉璃河),燕逐渐强大,东胡大部分被驱逐,北京开始操宝鸡的关中方言(周族语言,与炎帝语言类似)。
中国八大方言语系
![中国八大方言语系](https://img.taocdn.com/s3/m/fef2947b02d276a201292ebe.png)
• 2.北京人教河南人唱歌:“太阳啊,我伟大的 母亲,你每天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 !” 还没唱完,河南人就说北京人:“你累不 累啊, 看我们是怎么唱的。” 河南人接下来 唱到:“日头啊!俺滴娘,你见天从东边日溜 上去,从西边突路下来……”
• 一上海人来北京出差,在饭店吃饭的时候 ,他想点一瓶椰汁,就叫服务员过来说: 小姐,给我来瓶“压奶”(上海话椰奶的意 思)。结果服务员小姐无辜的说:对不起 先生,我们这的鸭子不产奶!
中国八大方言语系
一、北方方言
习惯上称为“官话”。有东北官话、西北官 话、晋话、西南官话等。以北京话为代表, 包括长江以北,镇江以上九江以下的沿江地 带,四川、云南 、贵州和湖北、湖南两省的 西北部,广西北部一带,使用人口占汉族总 人数的70 %以上。
二、吴方言
吴方言被誉为“吴侬细语”,以上海话为代 表(一说以苏州话为代表)。包括江苏省长 江以南、镇江以东部份(镇江不在内)浙江 省 大部份。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8.4%左 右。
三、湘方言
以长沙话为代表,分布在湖南省大部份地区, 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5%左 右。
四、赣方言
以南昌话为代表,主要分布在江西省(东部 沿江地带和南部除外)和湖北省东南一带, 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2.4%左右。
五、客家方言
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主要分布在广东省东 部、南部和北部,广西东南部,福建省西部, 江西省南部,及湖南、四川的少数地区,使 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4%左 右。
• 2.广东话:不只有自己独特的发音, 还有自己的文字
• 3.闽南话:汉语七大方言中语言最复 杂,内部分歧最大的一支方言
• 4.苏州话:音调很好听,但是意思难 懂
• 5.上海话:和杭州话及宁波话有些相 似
汉语方言概要
![汉语方言概要](https://img.taocdn.com/s3/m/6228c84e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7a.png)
汉语方言概要中国七大方言概述中国七大方言1.北方话(简称:北语)2.广东话(简称:粤语)3.江浙话(简称:吴语):4.福建话(简称:闽语):5.湖南话(简称:湘语):6.江西话(简称:赣语):7.客家话(简称:客语):北方方言中国七大方言又称北方话,以北京话为代表,通行语中国北方地区各省区,贵州、四川、云南以及华中地区的部分县市。
北方方言分为四个次方言区:(1)华北方言,通行于京津两市及东北三省,河北、山东及河南六省。
其中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方言最接近北京话。
[5] (2)西北方言,通行于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宁夏一部分、青海一部分及新疆等六省一区。
(3)西南方言,通行于四川、贵州、云南三省及湖北大部分。
湖南、广西北部边沿地区。
(4)江淮方言,俗称下江官话,通行于长江中下游,包括安徽、江苏、江西部分沿江地区吴方言中国七大方言吴方言又称江浙话或江南话。
过去以苏州话为代表,现今随着上海市的经济发展,使上海话使用的人口不断的增多,通晓上海话也逐渐多。
因此现今吴方言的代表乃是上海话。
[20]通行地域主要是江苏省长江以南、镇江以东,南通小部分,上海及浙江大部分地区,可分为五个片:(1)以上海话为代表的太湖片,通行地域:上海市、常州地区、杭州地区和宁波地区。
(2)以临海话为代表的台州片。
(3)以温州话为代表的东瓯片。
(4)以金华话为代表婺州片。
(5)以丽水话为代表的丽衢片。
湘方言中国七大方言湘方言又称湖南话或湖湘话。
以长沙话为代表,分布在湖南省大部分地区。
湘方言从内部语音差异上看,又有新湘语和老湘语的分别。
[8]老湘语广泛流行于湖南中部宁乡、衡阳等地,新湘语流行于长沙、株州等大中城市中。
[1]赣方言中国七大方言赣方言又称江西话、赣语或溪语。
以南昌话为代表,通行于江西省大部分地区以及福建西部、湖南省部分县市。
因历史上多次北方汉人南迁多从江西为中转,家之地理上与江淮官话、湘方言、棚民话区接壤,就使江西省边缘地区深受其他方言影响,也导致赣方言自身特点被淡化。
中国的七大方言是什么
![中国的七大方言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90896352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cd.png)
中国的七大方言是什么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语言文化的国家,境内有着众多的语言和方言,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中国的七大方言。
这些方言在中国的不同地区得到广泛使用,并反映了中国丰富的历史和文化。
本文将介绍中国的七大方言,包括它们的地理分布、特点和发展情况。
1. 北方方言北方方言是中国七大方言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北方地区,包括北京话、天津话、河北话等。
北方方言以其清晰而简练的特点而闻名,北方人的普通话发音准确而严谨,带有浓厚的唐宋文化的痕迹。
2. 东北方言东北方言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地区,包括辽宁话、吉林话和黑龙江话等。
东北方言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发音疾快而激情四溢,有时带有一些俄罗斯语的影响。
3. 华东方言华东方言包括江苏话、浙江话和上海话等,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华东地区。
华东方言在发音上比较柔和,有一定的江南文化特色,同时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
4. 中南方言中南方言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中南地区,包括湖北话、湖南话和广东话等。
中南方言在音调上多变且丰富,有自己独特的韵律和语音特点。
湖南话还有“尖刀字母”的称号,发音清晰而有力。
5. 西南方言西南方言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四川话、贵州话和云南话等。
西南方言在口音上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发音较重,有时带有一些方言俚语和土语。
6. 闽南方言闽南方言主要分布在中国的福建地区,包括福州话、泉州话和漳州话等。
闽南方言发音清晰而流畅,富有乐感,并且具有独特的音调系统,是中国方言中的瑰宝之一。
7. 广西方言广西方言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广西地区,包括广西壮语和广西粤语等。
广西方言发音独特,有韵律感和抑扬顿挫,与其他方言有显著区别。
以上是中国的七大方言,每种方言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发展历史。
方言不仅仅是语言的一种形式,也是地域文化和历史的体现。
通过学习和了解这些方言,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多样文化和地域差异。
在国内,人们通常使用自己当地的方言进行交流,而在国际交流中,普通话作为中国的统一语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方言(全部介绍)
![中国方言(全部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5753cc69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1e.png)
中国方言(全部介绍)
一:西南官话。
从图中可以看出,以四川为中心的西南官话,在全国占比第一。
西南官话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贵州,以及西藏部分,陕西部分,湖北部分,湖南等部分省份。
二:中原官话。
中原官话以河南,安徽部分,陕西部分,江苏等部分省份。
三:东北官话。
东北官话包括咱们的大东北,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以及内蒙古部分省份。
四:晋语。
晋语,以山西,河北部分,陕西部分以及内蒙古等部分。
五:吴语:
吴语,包括上海,浙江以及江苏部分。
六:江淮官话。
江淮官话包括江苏,安徽等省部分。
七:赣语。
赣语包括江西以及江西周边的省份部分地区。
八:粤语。
粤语包括广东,香港,澳门以及广西部分地区。
九:壮语。
壮语包括广西及广西周边地区。
十:闽语。
闽语包括福建及台湾部分地区。
十一:胶辽官话。
胶辽官话包括山东,辽宁等部分地区。
十二:兰银官话。
兰银官话,顾名思义,就是甘肃兰州,宁夏银川及周边地区的方言。
十三:翼鲁官话。
翼鲁官话,顾名思义,就是河北和山东部分地区的方言。
十四:维语,蒙古语,藏语,彝族语,白族语,傣族语,苗族语,侗族等少数民族语,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方言总览:
总体描述为5+7,即5大北方方言,7大南方方言,依次为--
北方:东北官话、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下江官话
南方:江浙方言、赣方言、湘方言、粤方言、闽南方言、闽北方言、客家方言
以上大类之下又有若干小类,且层次繁杂,数不胜数。
各地方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话?
--谈方言的形成
在外地工作的人,有时候不免会怀念起自己家乡来,互相谈论自己故乡的风土人情和祖国各地的风光。
接着,也常常会谈论到各地的方言,并互相为一些特殊的方言词语及其奇异的发音而哄笑起来。
笑声过后,也许有人会突然发问:为什么各地方会有这样不同的方言呢?方言的分歧是怎样造成的呢?
据说,在宗教故事里有过一个荒诞的解释,说:天下的语言本来都是一样的,后来,人类进化了,互相商量着把烧透了的砖当石头,把石漆当灰土,造起了一座城和一座塔,而塔顶高得一直通到了天上。
耶和华上帝怕了,他说:“看呐,他们成为一样的人民,所说的都是一样的言语,召集既作起这事来,以后他们要做的事,就没有不成功的了。
”于是,他便下来变乱了人们的口音,使彼此之间语言不通,产生了分歧。
在澳大利亚,对这个问题还流传过一个神话,说:东方住着个很凶恶的老太婆布鲁利,在夜晚的时候,她带着粗棒沿着道路漫步,捣毁了周围睡着人们的篝火。
后来凶恶的老太婆死了,人们都很高兴,派遣急使到所有一切种族那里,通知他们这件可喜的事。
然后,纪念老太婆死亡的节日是从吞食尸体开始的,列明杰拉尔种族首先吃了凶老太婆的肉,忽然说起人们不懂的话来;以后来到的其他几个种族,尝了老太婆的肠子,也开始说起新的大家不懂的方言。
一切后到的北方种族,吃了老妇尸体的残余部分,又开始说起不能令人明白的话来。
据说,这样就产生了语言的分歧了。
这两个荒唐的故事,当然不能解决这样一个严肃的学术问题的,谁都会对它置之一笑而判定其为无稽之谈。
但是,这两个故事倒也反映了一个问题,即人们在遥远的古代,就已经在思索这个语言问题了,并对它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那末,语言是怎样造成分歧、方言又是怎样产生的呢?也许有人会从地理环境上来寻找解释,说:苏南和苏北由于隔了一条长江,因此造成了方言的差别。
但是,试想:同一条长江为什么没有把湖北话和四川话再分别成两种不同的方言呢?可见,自然条件不是造成语言分歧的根本原因。
因此,方言的形成只能从社会历史条件中去寻找答案。
从这方面看,我国众多的方言的形成,原因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
的。
大致可以这样说:第一,古代中国由于长期的封建主义统治,国家不是十分统一的,因而随着疆域的日益扩大、人口的日益增加、国家经常有封建割据等等原因,各个地区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这样,处在不断发展变化状态中的语言,也就各自相对独立地演变着,不易获得变化的一致性。
于是,日积月累,时间长了,就使得各个地区的语言逐渐产生了差异,逐渐减少了共同性的因素,形成了各地区各有特点的方言。
我国北方方言系统的各地方言,包括华北、东北、西北、西南、华中和华东的一部分,大致就是这样造成的。
第二,在我国古代,由于社会动荡和战乱所迫而造成过多次的人口大迁移,也是方言形成的一个原因。
例如东晋至隋唐、唐宋至宋、宋末至明初,我国中原一带的居民曾有三次向南大迁移,结果形成为现在分布于广东、江西等地的客家方言。
“因为客家先民南迁后,定居在闭塞的山地,一方面保存了他们固有的传统,另一方面又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不容易受外来影响的渗透,而客家人强烈的宗族观念和保守思想,也增强了他们对外来影响的抵抗;客家住地不但形成了他们自己特殊的社会生活区域,保存了他们固有的文化礼俗,而且在语言上也形成了独立的系统。
”
第三,在人口大迁移的情况下,如果迁入外族居住区域,则必然发生民族的融合和语言的相互影响,以至同化,这也是造成方言特点的一个重要的历史原因。
例如两广地区是有较多的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但自从周秦以来,大批汉族人由北南下,逐渐造成了“喧宾夺主”的状
况,在数量上超过了土著民族的人口,加上汉族在经济、文化各方面又比土著民族日益发达,历代统治者又实行了民族同化政策,结果使土著民族日益汉化。
当然,在民族同化和语言融合的过程中,汉族人的语言也不可避免地要接受外族语言的影响。
因而,“粤方言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地理条件以及民族杂居等原因,一方面继承并发展了许多古汉语中本质的因素,另一方面也吸收了一些非汉语的因素,从而构成它的方言特征。
”
总之,就具体的各别的语言和方言来说,方言的形成和语言的产生地方性分歧,原因当然会是各种各样的。
但是,归结起来,最重要的原因,则是由该语言所依存的社会历史条件造成的;至于高山、大河的阻隔,有时也能起一些次要的作用,尤其是古代。
然而,如果只从自然条件上来寻找根据,那是不可能得到正确的解释的。